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侠本窈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文


………………………………

第一章: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南飞的雁儿在天空排成一字的长队飞过,一阵风起,寂静的官道上纷纷扬扬的带起一阵尘土。

    躲在大石头后的几人,看着官道上寥寥无几衣衫褴褛的难民,再看看身旁叼着半根稻草,躺在阴凉里微微眯着眼睛的人,问道,“老大,过去这么多人了,都不能劫,再不打劫,我们兄弟几个可真没钱了。”

    闭着眼睛的人,乍一看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做着简单的男子装扮,细看下来,那人却比却比周遭几个一起的少年,颈肩腰身细弱上许多,皮肤白皙细腻,正好的年纪,仿佛一朵刚沾了露水的蔷薇,又好比一块透着亮润的白玉,一双眼睛轻阖着,长长的睫毛被风吹的微颤,听到身旁人的抱怨,嚼着稻草的动作一停,睁开眼来,一双眸子清澈透亮,满是精明。开口了,果不其然是一副少女独有的好嗓音,却又不带一丝娇柔扭捏。

    “我说大奎,劫那些个人,你倒是能给我劫出几个子儿来?再者说了,先生教过,“盗亦有道”,他老人家教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叫大奎的少年身材高大,看上去老实憨厚,抓抓脑袋道:“大奎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我要是能有你们一半儿的学问,也不至于把先生气成那样。”

    老老实实,本是谦逊的一句话,却让其中一个书生气的少年噗嗤一声笑了,不过笑归笑,却没有下文了,另一个看上去顽皮些的,凑过去挑拨道:“老大老大,大奎的意思是,书都读到你肚子里去了。”

    这话刚刚说完,耳朵就被人拧了起来,边使力边出言反驳道:“臭唐折,读书没你的份吗?”

    顽皮的唐折被拧的耳朵疼了,连连求饶,“我错了老大,我的好钰姐姐,放过我吧!”

    苏钰松了拧着唐折的手,顺手折下一截枯草重新放进嘴里,叉腰看着那书生气的少年道:“书生,你方才笑什么?”

    书生把眼睛看到了天上,向上指了指,装模作样的道:“今天的天气真好,你看那大雁,飞的真好!”

    苏玉刚刚抬头看去,却见那排成一字的大雁中,有一只飞的低了,忽的身子一顿,如失了羽翼一般,直直的往下坠。

    “啪嗒”一声,随着众人的目光,大雁直挺挺的跌了下来,摔到了几人藏身的大石头上,急速的掉落撞上坚硬的石头,将大雁摔的血浆崩裂,飞溅而起。

    一瞬间,苏钰的身形轻巧些,躲开的最远,衣服上只零星沾染了几处,其次是唐折,也稍稍沾了些许,书生生的体弱了些,虽未曾跳开,手中的折扇也为他挡下不少,而血迹沾染最多的,当属身材高大的大奎了。

    大奎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滴,开口骂道:“他奶奶的腿儿,这年头不仅人不好过,连大雁都要寻死腻活了吗?”

    书生离的近些,朝那大雁看去,却见那大雁身上,稳稳当当的插着一把锋利的弩箭,那精铁的箭头打磨的尖锐无比,还带着几根弯弯的倒刺,在太阳底下泛着隐隐的寒光。

    和书生对视一眼,苏钰吐掉口中的稻草,朝着官道的不远处看去,这一看,面色奸诈的笑笑,道:“兄弟们,大活儿来了。”

    话音落下不过片刻,就听见不远处车马碌碌的声音传来,众人扭过头一看,只见那马车前套着匹毛色油量的高头大马,马车的车辕连带着帘子都是一色的鲜亮崭新,这光景,与这官道,和这官道上偶尔经过的穷困不堪的难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那马车前面,一匹马已经跑近了跟前,骑马的人身着窄袖收腰的武服,手里举着一把小巧的弓弩,正四下寻找着,那大雁落下的位置。

    忽的,那死亡的大雁又“飞”了起来,在天空划出一道流利的弧线,坠落到那骑马的人身前,刚刚有些凝固的血液,又朝着那人甩了出来。

    骑马的是个中年的男人,乍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飞来,下意识的以为是什么夺命的暗器,忙抬起一只胳膊护住脑袋,骑着马,后退了几步。

    待放下眼前的胳膊,那已经死去的大雁后面,已经凶神恶煞了站了几个人,刀剑棍枪的武器人手一只,那站在中间的,穿着少年衣衫的小姑娘,将自己有些歪斜的发髻往后一撩,理直气壮的道:“这位兄台,你射中的大雁,脏了我们兄弟的衣服,你看看,该给个什么说法?”

    “大胆!”那骑马的男子怒目圆瞪,朝着苏玉几人喊道:“小小毛贼,竟敢拦我等去路,你可知道马车里坐的是谁?”

    “我管你是谁?”苏钰轻啐一口,“如今兵荒马乱,各省各郡暗地里自立为王,就是天王老子,也管不到我这青云岭来,我管你是老几!”

    “不知好歹!”那骑马的男人似是怒了,拔出手中大刀,便朝着苏钰等人砍来。

    大奎一见对方动手,也扛着刀冲了上去,两个人来回交手几个回合,大奎胳膊上竟被那男子的刀气划出了一道浅浅的口子,而那骑马的男人,虽没有什么皮外伤,但他藏在身侧,那被大奎的力道震到有些微微发抖的手,却没能逃过苏钰的眼睛。

    唐折过去看了看大奎的伤口,见没什么大碍,也就放下了心来,握紧手中的长枪,向前一步迎了上去。

    那骑马的男子本以为不过是几个不成气候的毛贼,没想到一交手,还真有些本事,见唐折上前,也重新握紧了手中的刀,打算迎上去,刚欲动手,却听那停在一旁的马车里,一道不阴不阳的声音,悠悠的道:“冯侍卫,莫要在这里费了功夫,赏他们些金银,带上大雁走吧。”

    那姓冯的男子看看苏玉等人,内心还有些不服气,但仍旧服从的回了声是,从腰上解下钱袋子,朝着苏玉扔了过去。

    苏钰向前一步,伸手接住,拿在手里掂量了掂量,呵呵一笑道:“是个懂规矩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兄弟也不会不讲道理。”说着,一挥手让同伴儿们让出一条路来,大方的道了一句,“请!”

    那姓冯的男人骑在马上瞪了苏玉一眼,踢了踢马腹,领着马车朝着远处走去。

    见得了手,唐折高兴的拿过苏钰手里的钱袋子,打开看了看,哈哈一笑道:“这次,这么容易就得手了啊。”

    苏钰半眯着眼睛,望着那马车离开的方向,扯了扯身旁书生的袖子,道:“让孟叔多留意留意,近期有什么变化。”

    书生点点头,面色同样不见轻松,“知道了。”

    那被抢劫的马车碌碌远去了,马车里的人朝着骑马的冯侍卫问道:“最近人手,准备的怎么样了?”

    冯侍卫朝着马车恭敬的回道:“回公公,已经就绪。”

    “呵呵。”

    马车里的声音忽的笑的有些阴森,“这青云岭,早就该清了。”
………………………………

第二章:江湖一游

    青云寨,坐落在青云岭诸峰怀抱的一处平地上,简朴的民宅错落有致的分布在那里,梯形的田里已经丰收了饱满的粮食,地里余下的秸秆,被寨子里的村民围捆起来,扎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草人。吹过山谷的风来时,那草人随着摇摆几下,等着来年好做那吓唬鸟雀的工作。

    头顶的树木高大茁壮,苏钰几人在林荫密布的小路上,边往寨子里走,边天上地下的吹嘘着将来几个人闯荡江湖的伟大计划,甚至于以后要做出哪般光荣而英勇的事迹,都吹呼的头头是道有模有样,其中吹嘘的最离谱的,是唐折那个家伙,吹的最靠谱的,还是一向稳重内敛的书生。

    往往这个时候,苏钰总会点出几处他们大话里安排不妥的地方,比如擒拿采花贼,定要在那贼人裤子脱了一半儿的时候动手,一招制敌,以他的狼狈衬托我方的潇洒,如果对方功夫高于我方,那他提着裤子不好追逐,也能有个逃跑的时间,再比如遇到他派高手过招时,动手前摆的架势一定要多加练习,输赢不论,风度要有。

    胡天海地吹到这些的时候,大奎则总是笑的傻呵呵的,一脸向往,对身旁几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觉得无比正确。

    当然,他们这一群人里面,也不尽然都是这般没有正形的,比如当年桃园里一起结拜的老五竹临,就是他们这里面的一个奇葩,从来都懒得同苏钰他们胡扯这些,也不屑他们之前所做的,那拦路抢劫的勾当。

    不过用苏钰的一句话来形容竹临道,那就是个疯子。

    刚到了寨子门口,就有人跑过来朝着苏钰喊道:“钰姑娘,竹临今早上又不行了,差点断气!”

    “哦。”苏钰听了,淡定的点了点头。

    一 旁的唐折正口若悬河的讲着自己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听到来人这么说,停了一瞬,接着道:“等我以后在江湖上有了名气,就天天去买那果仁的酥糖,吃不了就枕在枕头底下,睡觉都闻着香味儿。”

    书生插言道:“也不怕掉了你的牙。”

    一旁的大奎倒有些担忧了,提议道:“咱们去看看竹临吧,别有什么危险。”

    苏钰脚下的步子一转,改了方向,有一搭没一搭的继续聊着,朝着竹临的住处走去。

    竹临的院子如他的名字一样,齐整整的竹子搭成的院墙,院子里开了块儿地,种着各色的药材,竹临的小师妹衣衣坐在院子的井边,守着个盆洗洗涮涮,看见苏钰几人进来,忙站起身来,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害羞的道:“钰姐姐好,几位哥哥好。”

    苏钰平时最喜欢衣衣那红红的小脸,每次这个时候,路过衣衣身旁,总会伸手在她那细腻粉嫩的脸蛋儿上捏上一把,然后如那地痞流氓一般,吹上一声口哨。

    这声口哨明明白白,就是吹给剩下的几人听的,因为苏钰摸的清楚,这几个心里也是想这样干的,但他们自认虽不是什么善人,却也不想落下个流氓的名声,更何况衣衣是竹临的小师妹,即是竹临的小师妹 ,那就是他们兄弟的小师妹,自己的人,是不能欺负的。

    但她苏钰就不一样了,她可是个真真正正的女人。虽然大多时候,苏钰自认貌若天仙温柔不凡,但唐折书生一帮人坚持的评价,则是女中流氓,铁血汉子!

    进了门去,苏钰往屋里一瞧,竹临正立在桌子前,倒腾着他的那些瓶瓶罐罐,来回找药材的时候,两条腿儿迈的飞快,哪里还有之前那人所说的,奄奄一息的模样。

    主人没有搭理,苏钰一行人熟络的自行找了个位置坐下,刚坐下,唐折就安奈不住,第几百回的抱怨道:“我说疯子,倒腾药材就罢了,你比黄叔还缺心眼儿,迟早得把自己毒死了。”

    竹临看看苏钰几人,也不言语,伸出胖胖的手,把头上冒出的汗擦了擦。

    话说这竹临名字里虽然有个“竹”字,人长的可全然同那细高的竹子没有沾上毫毛的关系,整个人的身形,只能用浑圆来形容,而且胖的趋势,愈发明显起来,这是外形,若论起秉性,以弥勒佛祖为例,大多胖胖的人都是心胸开怀,乐呵呵的,而竹临却不然,用苏钰一行人的评判就是,这是一个冷酷的胖子。

    “你是不是又胖了?“苏钰这话问的有些无语。

    竹临放下手中的活儿,异常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端起一旁的茶壶,为苏钰几人斟了一杯茶。

    打劫回来,大奎渴的极了,端起面前的杯子一饮而尽,然后认真的听着,苏钰几人对以后的计划和打算。

    唐折将手里打劫来的钱袋子倒在桌上数了数,朝着苏钰和书生问道:“这里是二十两,加上我们之前攒下来的,一共有七十两了,差不多了吧。”

    书生握着扇子算了算,点点头,“省着点儿花,按我们计划的路线走上一圈再回来,差不多了。”

    唐折一听,一拍桌子哈哈一笑,道:“那我们改日就去闯荡江……”

    话未说完,便听见噗通一声,大奎口吐白沫,爬在了桌子上,不省人事了。

    说时迟那时快,大奎倒下 的时候,苏钰已经一伸手,将桌上的银子揽了起来,生怕大奎再将那白花花的银子砸坏了。

    书生和唐折看了看银子无恙,也就放下心来,继续谈论着闯荡江湖的伟大计划。

    唐折边谈论,边可惜的拍了拍大奎的脑袋,啧啧道:“疯子这里的水也能喝?傻老四。”

    竹临听到了唐折的话,难得的嘿嘿一笑,然后拿着个本子,到大奎面前,又是翻眼睛又是扣嘴巴的查看了半天,快速记下了些东西之后,才从怀里掏出一个白瓷的小瓶,从中倒出一颗红色的药丸喂到大奎嘴里,自豪的道:“这是我新研制的毒药,服用之后可以让人有暂时的头脑麻痹昏迷不醒,老样子,大家帮我起个名字吧。”

    竹临虽平日里做事非常细致,但在起名字这件事情上,倒没有太挑剔过,例如书生起的什么“鬼魅”“痴良”“绝情”之类的,大都是比较文艺的,苏钰走的一般都是纪实路线,比如说蒙汗药就叫“睡大觉”腹泻药就叫“拉肚子”,而最有特色的是唐折,一般“糊里糊涂散”“一泻千里丹”“两腿一登丸”都是唐折的手笔。

    现如今,新药又要他们起名,唐折正因凑够了路费,还在兴头上,灵感比较充足,想想方才大奎口吐白沫的样子,一拍桌子就道:“就叫吞云吐雾露!”

    苏钰与书生对视一眼,表示不反对,竹临则赶紧拿下夹在脑袋上的笔,飞快的在本子上记了两笔。

    此时一旁的大奎悠悠转醒,用直线般的脑袋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见怪不怪,一听说凑够了路费,又开始呵呵傻笑起来。
………………………………

第三章:离家出走

    自古月黑风高夜,杀人夺命时,不对,应该是逃跑开溜时。

    寂静的寨子里,几个贼眉鼠眼的人背着包袱,悄悄的混到了一起,比划了半天奇奇怪怪的手势,结果对方没有看懂,于是出声悄言道:“小折,你爹爹没发现吧?”

    “没有。”唐折摇摇头,“他和你娘亲睡在一起。”末了,唐折又问,“苏姨没发现吧。”

    苏钰看看唐折,沉默了片刻,一本正经的道,“没有,她和你爹爹睡在一起。”

    说完,两人相视一眼,借着不太亮堂的月光,都从对方眼睛里读出了些无语。

    待到午夜子时,一,二,三,四,五。

    兄弟几人集合完毕,猫着身子,悄悄从寨子的一个狗洞处,轮番钻了出去。

    钻狗洞这个决定,是整个“江湖大计”,计划中的一个小细节,当初因“要不要钻狗洞”这个问题,几人还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觉得这个方法虽然能很好的避开寨子里其他人的耳目,可说起来,到底也有些丢了颜面,但是夜里寨子的大门是紧闭的,若从墙头翻过去,苏钰唐折没有问题,书生体质不好武功稀薄,大奎和竹临那体型,说不定将大地都能震上三震,势必更逃过不过几位师傅的耳朵,可别的地方又没有太好的出路,所以左右衡量之下,几人还是决定钻狗洞出去,毕竟知道钻狗洞的人只有他们几个,而知道了的人,也都钻了,所以大家默契的略过这个话题,假装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连夜下山出了青云岭,天将将亮的时候,几个人围在一个三岔路口,书生从包袱里将画好的地图拿出来打开放在地上,研究了半天,指着地图上一个画圈圈的位置,道,“青云岭属于两国两郡交界处,咱们所在的地方是大梁,东边是北狄,往南是青州往北是卞安,按照我们计划中的路线,我们应该走朝北的一条路,去卞安。”

    “好!”几人异口同声,点了点头。

    苏钰望着眼前宽广的大道,眸中露出了无比向往之情,正打算带领大家奋勇向前的时候,却听见身旁唐折“哎呀”一声,又道了句,“糟了!”

    话说,无风不起那大波浪,苏钰心里咯噔一下子,心想这唐折虽然一惊一乍惯了,但向来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属于那太阳塌了,他都自认能顶着的人,如今能从他嘴里说出一句糟了,那证明,事情真的糟了。

    赶紧后退一步,苏钰还未开口,便听大奎急着问道:“怎么了折子?”

    唐折两手空空,攥了攥身上的衣裳,难得有些发憷的看了看身旁的四双八只眼睛,恬着脸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道:“我,我忘了拿银子……”

    话音落了,唐折赶紧用胳膊抱住了头,生怕大家一恼火,将他打的脑袋开花,可等了片刻,仍旧不见拳头落下来,放下胳膊一看,见那四双八只眼睛,正在一脸懵的互相对望,直到枯树上扑棱棱飞过了几只乌鸦,才打破 了这尴尬的宁静……

    又过片刻,唐折心里开始痛恨那只乌鸦,顺带心里记下,过后一定问问,眼睛上的一拳是谁打的,也忒疼了些。

    事已至此,几人又蹲在路口,围成一个圈,商量了半天,本打算着一路行侠仗义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呢,如今看来,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

    这时,大奎提议道:“要不,我们还干打劫的老本行吧?”

    未等苏钰开口,书生首先否认了这个计划,“这里在卞安地界,虽然如今天下有些纷乱,但这里到底是有官府管辖的,不能打劫。”

    大奎不死心,“那我们还回青云岭打劫。”

    苏钰伸手将大奎的脑袋打了一记,道:“此时回青云岭,你大伯他师傅我娘大寨主,估计都已经拿了家法棒槌等着我们呢,横竖回去都逃不了一顿揍,还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哪天走投无路了再回去。再者说了,我们不在家,他们第一天第二天想揍我们,等到过些日子,他们就想我们盼着我们回去呢,到时候我们也玩儿够了,回去说不定,还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烧鸡呢。”

    大奎一听,觉得甚有道理。

    唐折打心里,也并未将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个难题,挺起胸脯叉腰道:“想我等英雄男儿,山高水深况且不怕,更何惧那区区身外之物,待我们做几次那行侠仗义的好事,结交各路英豪,还不得让人好酒好肉供着。”

    几人听完,也觉得甚有道理,于是雄赳赳气昂昂,直奔着卞安而去。

    …………

    想象是美好的,或许现实,往往会有些不尽人意。

    当一行几人在卞安的街角蹲守了一天一夜之后,事实证明,虽然世道乱了些,可到底,也并非到处都是需要行侠仗义的事情,所以事到如今,他们只有两个铜板的收入,那两个铜板,还是一个过路 的大爷,可怜他们几人年纪轻轻就出来要饭,定也是家里没人要的孩子,于是哀叹一声世道艰难之后,丢了两个铜板给他们。

    这乞讨来的铜板虽然卑微,但苏钰几人仍旧深感珍惜,毕竟,它还是能换几个馒头出来的。

    啃着馒头的时候,大奎还连连点着头,不住的夸赞道,“这江湖果然不错,我吃着这馒头就比家里的好吃。”

    苏钰掰下一块儿放进嘴里嚼了嚼,虽然鄙视大奎的说法,但也觉得,竟不知原来馒头,也是这样香的啊。

    边想着,远处传来飞奔的马蹄声,夹杂着街上人们的尖叫呐喊,极其快速的近了,横冲直撞的模样,丝毫不把街上的行人放在眼里。

    幼小的孩童不知所惧,撒开了母亲的手,晃晃悠悠的往街上走去,母亲反应过来一回头,顿时大惊失色,却听一声长嘶,那强劲有力的马蹄,已经高高的扬起,眼看就要落到那孩子头上。

    这一刻,看到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甚至有几个胆子小的,已经吓的紧紧闭上了眼睛,无可奈何的等待着悲剧的发生。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道褚红的身影快速闪过,抱着那已经吓呆的孩子,跃倒一旁,就地打了个滚儿,利落的站起身来,嘴里叼着的馒头,白花花的,不沾丁点儿泥土。

    那骑马的人吁 的一声将马儿停住,瞪着一双细小的眼睛看了苏钰一眼,本想破口大骂,却该是还有什么紧急的事情缠身,快速离开了。

    苏钰将嘴里的馒头拿下来咬了一口,听着身旁妇女的千恩万谢,看着那离去的男人和他身后的队伍,慢慢眯起了眼睛。

    书生同样也在观察,凑过来道,“钰儿,这人和那日我们打劫的人,所穿的衣服是一样的,该是一伙的。”

    苏钰刚刚咽下一口馒头,却见唐折迟了一步过来,道:“这群人赶过来的时候,我听人群里有人说,这是大梁宦官府和护京卫的队伍,近期到了卞安,就开始横行霸道了。”

    “宦官。”苏钰想想那天打劫时轿子里不阴不阳的声音,心里正有些疑惑,却听一旁唐折不解道,“他们突然来这里做什么?”

    苏钰蹙起眉头,想起那人的眼神,“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一旁的书生道,“想知道他们来卞安干什么,其实很简单。”

    话说到这里,几人对视一眼,心里纷纷有了数,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

第四章:夺命菜刀

    夜深人静,躲在高墙外的阴暗处,苏钰觉得,默契这种事情,若天生没有的话,后期也莫的培养,就像他们几个,性格各异风格各一,除了干正事,其他时候都能拧成一股绳儿,但轮到正经事儿上,各个主意就像那荒地里的麦苗儿,参差错落良莠不齐。

    就眼下而言,苏钰和唐折躲在官衙的外墙处,等啊等,直到那头顶的月亮上了最高的梢头,也没等到剩下几人的到来。

    苏钰恍然了解,翻墙跃院打探消息这种事情,也只有唐折和她意见一致,此时书生该是去了就近的酒店茶楼,套着各路人马的话,大奎该是到了城中巡视,看对方暗中藏匿了多少人马,至于竹临,苏钰想着,那胖子该是在某个安逸的稻草堆里倒腾着自己的那些瓶瓶罐罐,只等着他们其中若有人受了什么伤,他再发挥他那得天独厚慈悲为怀的医术,为大家进行“细致”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苏钰几人有了什么头疼脑热的毛病,定然也不会去求到竹临那里,就算喝口热水硬撑着,也断不会吃竹临开的药,因为谁都说不准,会成为他哪种新药的实验品。

    不过苏钰等人庆幸,起码还有小师妹衣衣这样温柔细心的可人儿。

    夜色愈浓了,苏钰拉了拉唐折的衣角,唐折默不作声,点点头,后退几步,纵身一跃上了墙头,苏钰紧随其后,落地时如那叶子离了枝,踏着细细微风,过不留痕。

    在他们这几个人中,唯有唐折的轻功学的和苏钰不分伯仲,但运用时,苏钰胜在了身形轻盈小巧,所以上房揭瓦爬树摘果子这类事情,总是苏钰要快上一步,这也是苏钰一直暗暗自得的长处。

    进了官衙的院子里,苏钰隐在暗出悄悄观察着,如今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一墙之隔的官衙里,却歌舞升平酒肉飘香,几队侍卫打扮的人,不时在园子里来回巡视着。

    清秀的丫鬟捧着几壶香醇的美酒,步履匆匆的朝着园子的一处走去,边走着,边听见身后的婆子不停的催促着,“死丫头,还不快着些,若耽误了刘公公的兴致,你可担待不起。”

    丫鬟一听,吓的点点头,脚下的步子迈的更快了。

    借着夜色假山的隐蔽,苏钰一抬脚,悄悄跟在了那丫鬟身后。

    转过一个走廊,前方灯火通明,有丝竹之声悠然入耳,苏钰朝里面扫了一眼,一翻身上了房顶,刚刚落稳,唐折紧随其后,紧赶着凑了过来。

    上房揭瓦,这本就是苏钰拿手的事情,屏着呼吸朝着屋内看去,几个腰肢曼妙的舞姬,在有些寒凉的夜色里,穿着单薄的纱衣,尽情的扭动着自己的身体。

    一个身着官服的人低头哈腰的,捧起一把酒壶,毕恭毕敬的给正座上的人斟着酒水,再看那正坐上的人,一身暗红的锦缎衣袍,腰上系着条镶金带玉的腰带,头上的纱帽有些隐住了脸庞,手里翘着兰花小指,摇一摇杯中酒,一开口,声音娘里娘气不阴不阳,朝着一旁的侍卫道:“冯侍卫,看看哪天,是个好日子啊?”

    一旁的侍卫上前,抱拳行了个礼,禀告道:“回公公,明日正值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个大大的好日子。”

    “好。”那太监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拍拍手道:“中秋佳节,确实是个剿匪的好日子。”

    听到此处,苏钰心里咯噔一声,其实这说话的太监和侍卫,和她也算是“老相识”,因为那天在官道上打劫,与大奎动手的,正是这个冯侍卫,而那太监的声音,苏钰也确定,就是那天轿子里坐着的人。

    至于他们说的剿匪,苏钰心里不禁开时担忧起来,如今的朝廷宦官当道外戚干政,以宦官府梁公公为首的人,借着剿匪的说辞,残杀了不知多少个村子的无辜百姓,搜刮的民脂民膏,尽数落到了那些贪官贼人的手中。

    如今他们来到卞安,又要剿匪,一个妄下定论的匪字,不知又要有多少村子遭难了。

    细细观察着,只听那冯侍卫又道:“那青云岭上,怕是要多派些人手了,那日打劫我们的几个毛小子,似乎都有些本事。”

    正坐上姓刘的太监掐着尖锐的腔调,从鼻子里挤出几声笑来,道:“这青云岭,看来还是有些意思,我看也莫等明日了,不如今天夜里,就派人去将那青云岭缴了,若有油水,明日才好乐乐呵呵的过个节。”

    “是。”那冯侍卫听了,利落的领了命,便大踏步下去了。

    屋顶的苏钰与唐折对视一眼,手心都握出了汗,深思一瞬,还是朝唐折使了个眼神,两人一转身,跃下了房顶。

    停在一个角落里,唐折性子急了,拉着苏钰的袖子便道:“老大,这下怎么办,我们赶紧回寨子里给爹爹大伯他们报信吧。”

    苏钰深呼一口气,摇了摇头,“他们都是精兵好马,跑的定然比我们快些,等我们先到了,怕是他们也会很快围住寨子,到时候我们人单力薄,必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那怎么办?”唐折一听,顿时有些慌了神,“难道就这样置之不理,等着寨子里的人被杀吗?”

    话音刚落,那姓冯的侍卫想必已经招了人马,轰隆隆的出了府衙,苏钰知道,这定然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人还在别处等着。

    “不能坐以待毙。”苏钰斩钉截铁道:“趁人马还没有出城,你去找到大奎,他身强力壮,让他劫一匹马,赶紧回去报信,然后你和竹临跟着书生,若有变故,听书生指挥。“

    唐折点点头,随即又问,“那你呢?你不是说他们精兵好马,跑不过他们吗?”

    苏钰回头看看,身后就是府衙的厨房了,坚定道:“虽然一个人力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