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末年-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贝勒爷,你怎的了?好些了没有?”
却说鞑子兵,一路奔走到山阴城下,已经是人仰马翻,不得不进入山阴军营休整片刻,等主持围城的萨哈廉闻讯过来时,间济尔哈朗已经病重,顿时吓得手足冰凉,怎的大军南下不过数日的功夫,就变成了这副模样了?
济尔哈朗干枯的嘴唇,苍白的面孔,似乎在密道的那把大火,彻底烧垮了他,现在他心中,只留下无尽的悔恨和愤恨,可惜,多说无益,他现在最关键的,也是最在意的,就是把这支大军的主力,平安的带回关外,于是挣扎着起来,
紧紧的握住萨哈廉的双手道,
“我如今身子不行,你代我统帅全军,务必星夜北归,出新平,汇合德格类,速速带兵回归化,请大汗定夺。”
萨哈廉事到如今,连些许消息都不知道,他只是通过斥候,不断联系在雁门关下的济尔哈朗,准备随时进驻雁门的,对于岳托和阿巴泰率领的那支偏师,他是一点都不了解。
于是疑惑的问道,“贝勒爷,不等岳托他们了吗?”
“我叫你快走~!”
济尔哈朗无心解释太多,顿时咆哮着说了一句,可惜很快就连带着剧烈的咳嗽出来。
萨哈廉再蠢,此刻也知道情况的紧急了,连一向视南蛮子于无物的济尔哈朗,都这般急了,那肯定是那支偏师出了问题,可惜,他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啊!
“主子,南面和西面,皆有明军游骑出没,正与我军斥候交战,请主子速速定夺。”
萨哈廉本要再问,可是见济尔哈朗已经昏昏入睡,他只能回转回来,准备寻镶蓝旗管事的问问,正巧一出门就遇到来报的斥候,他顿时一惊,什么时候,南蛮子的骑兵,也敢来挑战战无不胜的女真勇士了?
可是很快,等他打发斥候出营,又派整整一百骑前去追杀南蛮子的骑兵后,才得到了关于在密道的惨败消息。
“什么?!我哥呢?!”
自努尔哈赤时代起,代善的几个儿子,就因父虐而脱离代善的抚养,包括岳托,硕托,萨哈廉在内,全部与父几乎如路人一般,但兄弟手足之间,还是有些情分,故而他未曾关心大军的安危,而是先问岳托的下落,这要是他死了,自己怎么办?
如果没有岳托的镶红旗顶在前面,没有岳托和黄台吉之间的特殊情分,他凭什么在正红旗里立足?就凭他是代善的儿子?
最差的结果,就是两红旗里反对代善的势力,被连根拔起,代善重新执掌两红旗,但是这势必遭受到来自于黄台吉的打击,但是代善要是退位让贤,萨哈廉自认为自己和硕托的才能和资历,都无法掌控两红旗,难道坐视这两旗被外人夺走?
连带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但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带着这支保存相对完整的大军,迅速的赶回去,最不济,要和德格类会兵一处,他们已经失败了,就必须要承认,而且南蛮子胆敢出动出击,摸不清他们的虚实的情况下,最好是先退兵。
于是,在骑兵镇整整六个营的尾随追击下,萨哈廉以贝子的身份,暂时统辖大军北归,但是这条路,也不是那般好走的,至少彻底腾出手来的乞活军主力,整整四个镇二十几个营,已经从后面急速追赶上来,或许,一场新的大战,即将开始!(未完待续。)
………………………………
第346章 丰厚的赏赐,振作的军心
“让各军随时向我报告位置,骑兵镇尾随追击,但是不得浪战,鞑子现在还有拼死一战的能力,我们断断续续歼灭了万人规模的鞑子兵,已经大获全胜,没有必要继续死战了,传令下去,以送客似的行军,驱赶鞑子出关,各部要乘机占据大同镇的隘口,城池!”
坐镇山阴的李璟,亲自号司令,现在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经过一系列战斗,他已经彻底的打疼了鞑子,光是女真鞑子在这里丢下的尸体和俘虏,就过了两千多人,这差不多已经是十二个牛录的总兵力了。 ‘
换在后金鞑子一个旗,小点的也就二十几个牛录,等同于一次消灭了黄台吉半个旗,鞑子拢共才多少人马,丢了这批,难道还能继续南下和自己作战?他辽东的老家不需要人防守了吗?
“喏~!”
虽然不知道李璟心中什么意思,但是明面上,大伙都表现的极为克制,毕竟轻兵冒进可不是说着玩的,先前丢了一个营正,那就是下场,所以各军只以斥候监视鞑子退兵,如果其有小股部队胆敢逗留,他们到不介意派骑兵上去乘机占点便宜,可是要进行主力决战,就没那个本钱了。
梁四九可是牢牢跟着李璟走的老人,没有他的肯,骑兵镇可不会派出一个骑兵前来增援,没有骑兵,如何追赶包围鞑子的主力?
办妥了追击鞑子的事,李璟倒是带人巡视起打残了的山阴县城来,这一次,山阴守备都和骑兵第二营都算是拼废了,守备都原本有5oo多人,如今算上轻伤还能动弹的,一共也就18o人了。
整整伤亡了一半,看着休整地残存的部队,已经失去校尉指挥,只有一个幸存的队率。看着已经不成建制的队伍,已经是欲哭无泪了。
“你叫什么名字?”
对于下头这种队率,李璟不可能全部认全,哪怕是亲卫队里。8小 说‘他也有些不认识的,这是双方的地位差距太大了,
“小人郭大福,参见大都督!”
作为原属第二镇第五营的一个都队率,郭大福这次也算因祸得福了。一跃成为这个都的临时校尉,而且守城有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可惜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好样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许哭,大家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而战死的,都是英雄好汉!你作为他们的队率,理应感到欣慰才是。”
李璟见他不断哽咽着,顿时心底也有几分难受,可常言道。慈不掌兵,为了这个天下也罢,说为了社稷苍生也好,他都注定要继续走下去,直到天下太平的那一日到来,所以这样的杀戮,注定在短时间内不会终结。
他必须要硬起心肠,将这些活生生的人命,当做纸条上的性命,随着一次次大战。不断的消失一些,再补充一些,周而复始,直到染红了自己的椅子。他必须无视,不然的话,身后跟随他的几十万将士,就会离心离德!
“从今日起,擢升郭大福为都校尉,该都。授予山阴善守都,幸存着每人赏银十两,家中授田五亩,凡属战死着,皆妥善安置,不得有误!”
既然来了,李璟就是要将这个幸存的都,树立成为全军的典范,他要让所有人看到,他李璟,是不会亏待为他卖命的弟兄。
“小人代战死的弟兄,谢主公隆恩!”
不要怀疑郭大福一介草民出身,如何能说出这番话来,在李璟到来之前,早就有人准备妥当了一切,到了他这个地位,底下人是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好好干,不要辱没了这方旗帜。”
将早就准备好的山阴善守都的旗帜交到郭大福手中之后,李璟就准备继续巡视第二营去了,毕竟他的公务繁忙,不可能为了一个都而大动干戈。 ‘
“主公,小人有几句话,憋在心底,一直想讲,今日斗胆进言,望主公停留一下。”
郭大福见李璟要走,顿时一急,捧着旗帜就跪了下来,
“哦?什么事只管说来。”
李璟拦下身边想要阻止他的亲随,直接开口说道。
“主公,繁峙窝山村,投效大军八员,如今一道战死,举村皆亡,小人请主公抬爱,将我都赏赐,尽皆转于此村,以表我等袍泽一份苦心。”
郭大福几乎是一字一句咬牙说出了口,这样的村子,该如何凄苦啊~他们都里,皆是人人闻着落泪,见着伤心啊。
“可有尸遗骸在?”
李璟愣住了,此事下边人都未曾报告上来,想来也是,区区八个普通军士阵亡罢了,还惊扰不到手握十万重兵的大都督,可是深知后世那一套的李璟,却不这么看,这代表着他在基层村落,已经统治到深入人心了,这是绝佳的宣传手段啊!
“小人已命人收敛尸骨,如今俱在~”
郭大福见李璟动容,顿时说的更急了。
“传令下去,派人取巧匠制举族忠烈牌,置于此村村口,叫永世传扬!地方修志,务必加上!”
又急道,“此八人忠烈无双,取户籍,各赏纹银百两,锦缎十匹,牛一头,良田二十亩,举家免税三十年,地方官府,每年忠烈诞辰日,就义日,务必派人慰劳!另将此八位忠烈遗骸,厚葬入我先王陵寝,永世庇佑,不得有误!”
这就是赤裸裸的收买人心了,在这个年代里,能够入葬李璟这等通天大人物,何况还是他们效忠对象的先主陵寝,这就是对一个武人来说最高的荣耀,
这年头,当兵为了啥?还不是为了祖宗亲族过上好日子?如果能混上青史留名这等美事,恐怕这个都,都得疯了,整个乞活军都要疯了,要是让下头的兵丁知道战死的这个村子袍泽,能混上这样的荣誉,恐怕他们都恨不得死的是自己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荣耀啊!
凡县官下乡慰劳,村口有举族忠烈牌坊,家中赏赐无算,最夸张的就是能入葬先主陵寝,充作地底亲卫,继续为李璟一脉先父服侍,这就是最普通的兵丁最为羡慕的是,往后,各军作战,无不奋勇拼杀,大多源自于此,哪怕全军阵亡,也要拼杀到底,直至最后一人!
后世有史官,亦将此记载于太祖实录,曰八忠烈号:赵天王(赵狗剩的名字,史书能记载这么掉档次的名字么?)等,山西地方巡抚,知府等,后于窝山村,改忠义镇,镇口便是举族忠烈牌坊,甚至不惜以铲平山脉建镇,赵氏后人,荣耀无双,经悠悠四百载之后,仍旧传扬美名,为繁峙赵氏最为称道的荣耀不提。
……
“记住咯,往后再有此等事,务必优先上报,各军各营,不得懈怠!”
深知宣传重要性的李璟,可不会任由这种能收买军心的事溜走,故而冲底下人郑重的吩咐着。
“喏,主公吩咐,往后再有这等事,必然立刻去办。”
李璟身为主公,都做到这个地步了,下面人要是再不醒转,那脑子就白长了,而且从后续的反应来看,这一招简直是绝了,军兵各个闻讯感动异常,叫嚣着要随时准备为主公卖命,他们才顿时惊醒,主公不愧是神恩天降,生而知之的人啊!
抚恤了山阴善守都,李璟又乘马到西门城外临时休整的骑兵第二营驻地。
这次第二营也算拼残了,陈明泉更是默不作声,虽然仗打赢了,但是他的营也拼光了,除开留守在外的一个蒙古都二百人,他其余四个都,几乎都是残破不堪的,有一个都甚至只有1oo人不到了,全营14oo将士投入战场,到现在,还剩下不足一半。
“打起精神来,哭丧个脸怎么继续统帅全军?难道你不想要继续报仇了?”
李璟看着强撑着精神的陈明泉,他对这个人的期望可是很足的,骑兵镇说穿了,当时都是抽调的全军最优秀的营正担任的指挥,他怎么能不看重呢?
加上连守卫的步军都都被他拔的那般高,剩下的这个主力守备骑兵营,怎能不被他打造成全军的焦点?
“主公,我~”
陈明泉努力支撑着自己的身子,可惜入眼尽皆是绑着白布的残破军兵,他是怎么也精神不起来。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可是他们都是死得其所,是为了咱们身后数百万百姓,为了我汉人江山而牺牲的,是死的其所,你应该要振作起来,继续领导这支精锐,继续征战,迟早有一天,我们的铁骑,会踏破辽东,取来鞑子贼酋的级,告慰弟兄们的在天之灵!”
李璟继续说着,可能看着入眼的将士,心底有些感触,于是就挥手让身后的兵丁上去,张贴对骑兵镇第二营的封赏,或许,他们也只有借这个,来告慰自家的良心了。
“从今日起,骑兵镇升格为骁骑军,你要好好干,这次你损失的人手,我给你再补充五千人,拿下大同镇,一并封赏,大男儿,功劳自在马上取,只问有没有这个胆子!”
对于这种上阵就能杀敌的好汉,多余的话是没有必要的。(未完待续。)
………………………………
第347章 只问明廷,许是不许!
“主公,末将~”
陈明泉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泪奔如柱了,可是很快,军人的作风让他无法在旁人面前痛哭。l 乐文移动网
“好了,振作一点,全旅的将士还等着你去统帅,继续带领他们征战呢。”
这句话,就算为陈明泉未来的道路打开了大门,起码,他在骑兵镇的内部竞争中已经占据了先手,在其余九个营正尚未升迁时,他已经当上了一旅旅率。
“后方已经招募一千余人的蒙古人,全部交给你,组建一个蒙古骑兵营,作为全旅的先锋,你要好好待他们,另外四千新兵,是从陕西三边降兵之中抽调两千,这部分人,你也要好好给他们树立榜样,切勿将以前明军中的陋习带进来,不然我可饶不了你。”
李璟对这位历经血战的大将,可是尤为看重了,各军之中,能打成这样的人可是不多,对陈明泉自然多有照顾,还想着以后让他在立新功呢。
“末将一定竭力去办,决不让主公失望”
陈明泉得如此看重,安能不下定决心以死想报,故而神情激动的说了一句。
李璟点了点头,稍微拍打着他的肩膀,“各军在十日之内于你补足,就以山阴,马邑,朔州等地训练新军,等成军之日,再行北上,届时我可要见到一支新的第二营,记住了吗”
“末将领命”
陈明泉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奋力的点头应是。
在处理完山阴守备军的升迁奖赏之后,李璟于是坐镇山阴,发令第三镇全师驻扎太原府,接手雁门兵备的命令,用空出来的天策军和骑兵镇主力九个营北上。攻略大同镇各地,同时严命高勋,暂代大同总兵。协助全军接手防务,此举无异于置朝廷于无物。
于是。放开了手脚,目送鞑子兵北上的各军,以天策军第一旅为西路,出马邑,奔朔州,至威远和玉林一线,全盘接受原属明军大同镇防区,各地明军。在兵强马壮兼辖大胜之威的天策军面前,丝毫不敢抵抗,哪怕有企图为朝廷卖命的将官,
也会在黑漆漆的炮口下吓的瑟瑟发抖,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敢死的决心,一是收了银子让路,二是吃炮子,丢全族的性命,谁不开眼,敢在这个档口和李璟作对那可是连鞑子都一口气消灭了一万人的狠人啊
再说了。高勋的亲笔命令,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卫所的指挥使并不比总兵小。但是好歹师出有名,这叫南面的明军同僚前来接手防务,各地的指挥使只需要让开城池就行,以后背黑锅,也有人接手啊
明崇祯五年六月十七日,李璟率羽林军万余兵马,走怀仁地界至大同府驻地,巡抚张廷拱,被迫十里出迎。以答谢李璟出兵驱鞑,抗敌守土之恩。
“你便是大同巡抚张廷拱”
李璟颇带玩味的神色微笑的看着车驾前的大明巡抚。真是时来运转,一年之前。自己别说巡抚,就当年淳县的知县,都能将自己玩弄于鼓掌之间,只可惜啊,这个世界,世事无常啊现在,巡抚这样的大员,见了自己,都要诚惶诚恐的迎接自己了。
“本,下官正是”
张廷拱本还想打着官语,不过一看他身后的虎狼之将,顿时不敢造次,只能以下官礼拜见,说来心底也是憋屈,自己乃是朝廷钦命巡抚大同参赞军务,虽然管不到李璟头上,但他一介朝廷的陕西总兵,安能如此托大啊
陕西总兵,就是李璟如今的职务了,全称是大明朝陕西剿援总兵官领征西前将军,可惜没啥大用,甚至现在都没人称呼这个职务了,反正叫大都督,主公的都有,就是没人叫总兵,实在是这职务太过于掉档次了。
按说朝廷一介总兵,如聚集在山东平乱的那些个总兵,一人带个两三千兵马,就是一镇,可是换在李璟这儿,一介营正就给打发了,还总兵旅率都带五千人马呢。
“那就请张巡抚,一道入城吧。”
李璟不可置否的说了一句,现在对于这些大明的文官,他已经不再是彻底的仇视了,毕竟地盘大了,摊子铺开了,总不能全用地方的武将管理民政吧张二麻可是一连发了十道奏本给自己,要求将陕西的民政全部移交陕西亲民官,他可是在是承担不了。
况且日后争夺天下,总不能自己一个人打下天下,还一个人治理国家吧所以张廷拱这种明朝的官员,势必是被争取的对象了。
“来~来来五位再饮一杯吧。”
原属大同巡抚衙门,如今已经被李璟当作临时驻地,大厅正中一道席面上,但有宁佑,高勋,陈达等大军将领作陪,而对面五位,如果换作明朝鼎盛时期,李璟甚至连站在一边端菜的资格都没有,盖因为来人的身份确实很高,高到整个明王朝,都没有比他们更高的了。
从左至右,乃明王朝驻太原晋王朱求桂,驻大同代王朱传火齐火和齐作剂,但是不知道是否正确,没有具体出处和记载,十七年被李自成所杀的末代代王,驻汉中瑞王朱常浩,驻潞安府沈王朱效镛等四位大明亲王,按例超一品俸禄,享王府三卫,
而末端作陪的最次者也是大明大同巡抚张廷拱,可是现在这五位,算阶下之囚吧,也不算,起码李璟可没打算养着他们,并且连带他们的家属,除开自愿脱离的,现在可一并送到大同来了,也算全了他们这一系从未见过的相思之苦了,亲戚嘛,就得多走动,不然的话,还谈什么亲情呢。
李璟甚至打算,等过段日子,和战报一起送到紫禁城,交给那位对宗室好的不得了的崇祯帝呢,说不定他们亲戚见面,得抱头痛哭一下才是。
四位王爵,从超然的地位,突然一下跌落到谷地,现在连生死都不能把控,哪还有心思喝酒,但有道是君辱臣死,张廷拱也算半个臣子,故而先开口恳求道,“总兵亦乃食朝廷俸禄,何至于此啊”
“我这辈子,可没拿过朝廷半分俸禄,巡抚慎言啊”
别说李璟这辈子真没拿过大明朝廷的俸禄,就算拿过,他也得面不改色的反驳,取江山还谈感情
“再说了,这四位我可是平平安安的交到巡抚手中,就等着转交天子,如此做派,安能不算臣子所为也”
“这。”
要不是身边都是李璟的亲卫,张廷拱现在都想破口大骂了,可是架不住情势比人强啊,现在占据了陕西和山西,外带裹挟着大同镇的李璟,声势已经壮大到足以将明王朝不放在眼里的地步了,朝廷更加抽调不出平定他的兵力,如果撕破脸皮,那才是真的走到绝路了。
“请总兵念在往日情分上,多多思量,不要自误啊”
张廷拱仍旧不死心,还想在劝,毕竟李璟起兵,必走大同宣府,直接进攻北京,那届时,他如何自处自杀报国还是痛痛快快的从逆将来也换个文官首辅干干
可是变化的太快,他内心底只感觉无法适从啊
“本督自然知道,故而才未曾伤及无辜,尔等宗室,都乃我大明天子手足,我岂敢加害”
对于这些人,查抄了家产就足够了,剩下的,就交给天子头疼去吧,只是这番话,说的是脸色一点都不变,不知情的,还以为大明的秦王,韩王和肃王不是他杀的呢,可是,谁敢问罪
“痛饮这顿,就请巡抚派人送四位王爷回京吧,另我有奏本一道,呈请一并送上,天子许也罢,不许也罢,孤王称雄西面,仍尊天下为尊,若要反复,安问我三十万山陕将士答应不答应”
李璟说道后头,竟以孤王自称,而此刻在代县的李登高,早就着手准备称王建制的礼仪了。
自己不升,麾下的将官就没有名分大义,将来怎么与明王朝争夺天下身在北京的崇祯帝,许也好,不许也好,李璟都打算自立为王,朝廷认可封王,那大家表面上还能维持,若是不许,那就只好此刻直接挥师东进,破宣府,直取京师了。
哪怕朝廷置漕运山东,河南不顾,抽调那所谓的六万主力精锐回援,也得在李璟此刻盘踞在山西大同一线的十万主力面前败退,而且肆虐起来的孔有德,李九成,并三四十万流寇,会给明王朝这个机会吗
封李璟为王,大明朝廷就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如果不封,那就坐等江山易主,朱明改姓了
此乃一遭险棋,是试探大明的最后一步
“国从此将不国也,臣子等无用啊”
张廷拱出了大同府,沿途有自家亲卫三十余人,护送四位王爵家眷共计千人,一路浩浩荡荡走宣府而去,沿途有整整两个营的骑兵护送,几乎在同时,大军收复新平,彻底将鞑子赶出了大同镇,沿途各有截杀不提。
“拜见秦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未完待续。
………………………………
第348章 兴兵讨伐李璟,势在必行
大明崇祯皇帝,如今一日之内接到两件关于国家的大事上奏,却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
喜则宣大一线上奏,鞑子兵于五月底入寇,肆虐宣大内地,截获地方军民无算,茶毒地方百姓,并攻破得胜堡等多地,但近日却仓皇北归,宣府巡抚沈啓登城而望,见鞑子兵形同败绩,狼狈北归,而后有似大军追赶。
他以精骑三百出城浪战,截杀鞑子后队,斩五级,俘获尼堪两人,得鞑子兵在大同应州,朔州一代大败,损失约万人上下,故而仓皇败退,此大胜,亘古未有,故而沈啓星夜上奏听闻,以图举国庆贺。
但忧虑自然也有,那就是这支能打败鞑子的军队,是哪里来的!
“圣上怕是要忧虑万分啊,李璟已经是成尾大不掉之势了。”
已经形同辅的温体仁,刚刚兼任了礼部尚书,借孙元化案,将周廷儒企图拉拢的徐光启给排挤的没边了,又乘着山东刘宇烈督师不利的空档,乘机动朝中羽翼,弹劾周廷儒,企图将他去职。
而且兵部尚书熊明遇出缺之后,兵部事一直暂时由周廷儒代,而河南和山东的战局不利,更让周廷儒在皇帝面前失分,不能为国家出力的辅,还能有什么用?
今日得来召见,一听此消息,温体仁却不敢作声了,因为从山西巡抚许鼎臣的上奏,李璟实质上已经拥兵自重,并且视山西乱局于不顾,坐视官军被流寇赶往河南,连续丢失城池,此等乱臣贼子,本当兵平定,但是眼下的朝廷,还有兵马能去吗?
“吾皇万岁,此乃国之幸事,当大贺也。”
少詹事文震孟不知内情。但得崇祯帝召见应对,许以其入阁接替徐光启的位置,故而声以示存在,可是马屁却拍在马腿上。引来朱由检的不悦,要是真能庆贺,他早就下旨擢升有功人员入京觐见了。 ‘
“陛下,臣以为,李璟此人。拒不入京,其心可诛,当即刻令有司将其下罪查办。”
周廷儒在此刻,仍旧企图翻盘,那就是只要去了李璟,拿到他手里的那十万精兵,无论河南山东,皆可星夜平定,他的辅位置,也就算坐稳了。
“辅慎言。那李璟乃是朝廷的臣子,有功无过,安能轻易问罪?”
哪怕去了礼部尚书的差事,徐光启仍旧是东阁大学士,何况他的学生孙元化,此刻就在李璟的军中,素有书信来往,他安能不知李璟对于军队的掌控?一旦不好,朝廷就得坐蜡,江山社稷都将不稳了。
“此乱臣贼子也。安能叫他张狂?”
温体仁不悦的应对一句,他当然知道李璟是个什么人,但是此刻,得顺着皇帝的意思去说。而不是和稀泥,装傻。
“诸位爱卿,勿要争论了,且拿出章程来,应对吧,另外。为何大同府的奏本,还未送上?”
说来也怪,战场生在大同镇,可是这一地的文武官员,居然没有丝毫的动静,这不符合常理啊。
“启禀陛下,大同镇奏本,可能由于鞑子肆虐,切断了通道,一时无法送达,还请陛下明察。”
大同巡抚张廷拱,在朝中也素有人脉,礼部右侍郎何吾驺轻声说道,他也是崇祯帝属意的内阁大臣预备人员,故此小规模的朝仪,他也是有资格参与的。
可是看在场诸位,大多都是文臣出身,而主管的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无人到场,更别提京营的一帮勋贵,此刻大多都没有得到召见,可见崇祯帝此刻,还不想走到兵戎相见的哪一步,或许,大明朝廷此刻没有动兵的底气,
但是相信很快,崇祯帝就能气的直接兴兵讨伐了。‘
与此同时,从大同走宣府到京师的送行队伍,也从西直门直接入城,这支拥有三百护军和千余家眷仆人的队伍,顿时引来了城中军民的窥视,各个小声议论着,有那见识不凡着,更是心中震惊,
凡大明历来藩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更不能入京,此时一次四位王爵的旗帜牌匾开道,难道国朝有变,需藩王入京了吗?
一时间,城中谣言四起,传的沸沸扬扬,而等这支队伍到了阜成门,交接了腰牌任务之后,再由京营兵马护卫走到西安门,整个京师就轰动了,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纷纷拥挤而来,查看这国朝2oo年以来从未有过的怪事。
那就是一次四位封地的王爵,竟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股脑儿都跑到北京来了,这不是笑话吗?
当有人认出这四位以晋王为的王爵时,更是唬的不得了,这几个月来,民间多有传扬,实际西北局势已经糜烂不堪,有乱臣贼子占据了西北,准备随时进攻北京,可这等言语,平民一听,也就当听个乐,毕竟他们的三边总督张凤翼,可是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不少城池。
可如今一看,心中顿时一突,这十有**,恐怕是真的了,不然这些个王爵,怎么都逃难到皇宫来了?
“什么?你再说一次!”
崇祯帝闻讯之后,顿时龙颜大怒,什么时候起,大明的王爵都如同这般,被赶出封地了?
何况一连还是四位,这让他这位自诩为圣明天子该如何自处?
“反了~反了!这逆臣贼子,当诛,当诛,素起京营精锐,西进平叛,再宣大精兵,给臣平叛~!”
……
不提京师如何反应,反正这两日京师到宣府的快马增加了不少,可把沈啓给愁死了,无他,宣府没兵,要是真有精兵,至于让黄台吉入寇万全卫?
可是朝廷的严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