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末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也就是这四万人,又要对付兵力高达三万五千步骑的登莱辽东叛军,又要分兵对付已经南下,且在徐州卫附近,拉起了足足一万人的孔有德,双方兵力甚至相差无异,而且东江镇余孽,甚至在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方面,还要略强于官军。

    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后勤增援。朱大典甚至都怀疑,到底是谁在围剿谁,反正指望这么一支部队,打完登莱,剿灭孔贼,再回师去河南解决流寇,最后进入山西和李璟决战,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话了,除非这四万大军,还是洪武永乐年间的王牌铁骑。不然,人手三头六臂也不中用了。

    总之,山东的乱局,非数百万钱粮和数万的精兵。花费甚至过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平定,起码在八月之前,山东还要增兵,而不能抽调兵力增援别处。

    山东云集了朝廷最后的主力精锐,尚且如此。那就更别提河南了。

    反正巡抚官樊尚禇(取谐音chu,通假字吧。)已经别无所求了,任谁来做这个官都成,反正别找他,他宁愿去锦衣卫蹲大牢,也不愿意当这个巡抚官了,崇祯帝也不强求,当即革除他的职务,以大名兵备卢象升,官升三级,

    以都察院佥都御史领巡抚河南等地,住持在河南的剿匪。

    但是河南也同样局势严峻,以紫金梁王自用,闯王高迎祥,其余如罗汝才,李自成,张献忠等各部,或曰数万,或曰万余,总计已经有二三十万人。 ‘

    当陕西和山西动乱时,一省之隔的河南省,动辄上书弹劾山陕两地的官员剿匪不力,甚至别有险恶之心者,满心以为,山西和陕西的民众,都是良心坏透了。

    可是等轮到他们自己的时候,才现,其实河南的百姓,比山陕的也强不到哪区,为国尽忠,开什么玩笑?朝廷给了他们什么?灾害年自己逃荒,丰收年胥吏下乡,这可都是明摆着的,谁肯为朝廷卖命啊。

    所以等流寇数十万之众裹挟巨大的威势而来,那些平日里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员们,顿时傻眼了,千百万的农民,不堪重负,纷纷起来反抗,反而加剧了局势的混乱,甚至连新上任的河南巡抚卢象升,都望贼兴叹。

    比完河南山东,就更被提宣大了,反正无论是宣府巡抚沈啓也好,还是大同巡抚张廷拱也罢,无他,坐等听参便是,反正丢城失地的多了去了,也不在乎这点头上的虱子了,债多不怕愁,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

    甚至大同镇总兵高勋,已经开始和南方改成天策军都督的郑仁宝部,开始眉来眼去的暗地里勾结了,并通过骁骑将军梁四九麾下的陈明泉,暗地里给骑兵镇一些必要的支援。

    武将可不同于文官,文官犯罪,只要朝中有人,说和一番,迟早混个革职,日后还有起复的希望,但是武将,那就抱歉了,一旦渎职犯罪,最轻的也是戍边,搞不好就要开刀问斩。

    这前两年的下场,还摆这示警呢。

    “高总兵的意思是,想与我家主公?”

    借口从阳和和高平返回大同府城的高勋,又用调兵收复失地的借口,出大同驻地,往云川卫驻地去,终于叫他派人找到了北上的陈明泉带的两千多骑兵,于是在某个夜黑风高的日子,他亲自动身,带着两个族里的亲信,在一处明军的堡垒中,见到了陈明泉本人。

    “末将高勋,愿为主公差遣!”

    高勋已经顾不上李璟是朝廷的总兵,他也是朝廷的总兵,位置一样的事实了,甚至在见到陈明泉之后,他就摇身朝南面拜倒,磕头三次之后,才口称末将拜服。

    “何故如此?”陈明泉也是出身山西大族,眼下身为骑兵镇营正,头一遭遇到朝廷的总兵归附,于是震惊着询问道。

    “无他,为活命也!”

    高勋可不是什么文绉绉的文人,可总不能说我特娘的被崇祯二年,蒙古鞑子破大同,他前任那位总兵的下场,把他给吓唬住了吧。

    “总兵也来了?”

    陈明泉身边,正好召集军将商议,有那大同本地出身,被收买的千户,原本躲藏在暗处,深怕被高勋给觉了,现在见总兵大人也投降了,顿时欣喜,出来笑道。

    “你这泼皮,不也在此吗,”

    高勋没好气的说了一句,然后凝视陈明泉,就想要个确定的答复。

    陈明泉沉思一会,将那率先投诚的千户唤到一边,细细一问,倒也听出些明细来了,高勋这人,是瞧见李璟已经有统一天下的本钱,准备换层皮来投效了,一则运道好,指不定日后混个开国王侯,二来,他在明廷这边,丢弃了大同的罪责,立马就没人追究了,岂不快哉。

    可是滋事甚大,他不敢擅自应承,故而以言语先行稳住高勋,然后以飞鸽传书,南下迅报给李璟,一日一夜之后,李璟回信即到,擢升高勋为山西都司衙门指挥使,同二品列,加奋威将军,等鞑子事后,立即赴任。

    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高勋手里,还掌握着大同镇大约一千多人的精锐,同样,他身为大同总兵,可以节制大同镇境内的野战正兵和奇兵营,好歹也是一尊大佛,拿下他,就等于拿下了大同的一半。

    没人会嫌弃自家阵营里的人少,哪怕高勋本人不足用,但是大同镇何其重要,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大同,就等于节省了兵力,可以空缺出更多的兵马,用于京师方向,甚至顺带拿下宣府,都不是什么难事。

    加上他是第一个投靠李璟的朝廷总兵官,所以李璟更要千金买马骨,让天下人看看,李璟是何等宽广的胸怀。

    等高勋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陈明泉的大部队,已经在大同镇的腹地,四处出击,去打击鞑子的运输队和劫掠队了,但是这丝毫不会打击高勋的信心,他捏着这一纸文书,心中欣喜若狂,事成了。

    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山西都司衙门指挥使,加奋威将军,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职务,起码比大明朝给他的待遇,要好的多!

    “走,咱们回大同府去,召集兵马,配合主公麾下的骑兵镇作战,杀光鞑子!”

    为人臣子,就要有个榜样,高勋以前是不敢出战,因为他没底气,要是战败了,指不定朝廷如何收拾他呢,可现在,后头李璟这么一尊大神扛着,要的就是战功,他还想乘着这个功夫,多几分功劳,以后也好见面不是?

    就在高勋回到大同,以自家家财散尽,鼓舞三军出城寻鞑子后队开战时,东西两路对进南下的鞑子兵,集中了正红,正蓝,镶蓝旗主力和两白旗一部,位列应州以南,雁门关以北的地区,准备随时和神策军进行决战!(未完待续。)
………………………………

第328章 军镇的内部竞争和处罚

    “雁门关隘,乃重中之重,鞑子扫平山阴,必全师而来,但以辽东之报,鞑子若遣派兵马,取小道偷袭后路粮道,则请将军率师平定,雁门雄关,必叫鞑子碰个头破血流!”

    新任神策军都督郑仁宝,于雁门关隘城楼之上,与梁四九笑着分说,别看他现在提了一级,已经为一军都督,但是在梁四九面前,仍旧提不起什么傲气,毕竟主公有言在先,这一仗,谁在关键时候拉稀,就敲谁的脑袋。 ‘

    而且上头传来的风声,现在山陕的兵马,以镇为建制,全部要升级一格,也就是说,等这一仗打完了,曾经的九个镇就变成了九个军,也许还要加一个驻守山西的军,每个军都是下辖两个镇外带一个整编旅,二万五千人。

    这里头的学问也大了,按照李璟的意思,以后世甲乙丙来划分军阵,甲等镇优先配各种精良武器装备,而且全军的如同人力,后勤支援也优先保证,全军划归三个甲等军,不必去想,教导镇和骑兵镇扩充起来的,肯定要占去两个名额。

    剩下的一个,不是郑仁宝自夸,也就是在他和李瑁之间选一个了,谁让他命好,现在正直面鞑子的主力,打赢了,顺利升迁,别人也没闲话可讲,打输了,那就一了百了,乘早滚蛋。

    “必然不叫郑都督失望,哈哈。”

    梁四九也是知道其中内情的,故而哑然失笑,他对郑仁宝也是极为佩服的,这种能在主公起家时,毅然率青壮投奔,并且一直不离不弃的元老派,他是放低了身姿,努力结交,以防日后有变不是。

    “如此甚好,兄必记下情谊。”

    郑仁宝得到满意的答复,心头乐得开怀,又许是想起一事,惬意的说道。“梁兄弟代我守着后路,届时见了赵兄弟,可要悠着点,他这脸色,最近估摸着不太好。‘”

    岂止是不太好,赵默笙就差没当着他的面表示自己的嫉妒了,特娘的,当初满心以为守着山西太原府西边,能得入陕增援李璟,好歹混一份功劳,三国演义不是说了吗,先主带兵入蜀,遣大将镇守荆州,

    然后在益州被困。又派大将增援,一路势如破竹,他做不成诸葛亮,好歹也混个张飞的功劳吧,可惜陕西的官军,真心不经打,竟然比当日暗弱刘益州还差,说是一触即溃都算高看一眼,反正可没把他气坏了,那可是连郭胜也混了一份功劳啊。

    不过看到郑仁宝守着东边。也没混上鸟毛功劳,他就心满意足了,反正难兄难弟的混着呗,就这样。两个主公起兵时的左右哼哈大将,就在山西老巢里呆着没动。

    后来大军回师山西,赵默笙又抖露了威风,主力南下攻击临汾等地,打的山西官军和流寇抱头鼠窜,满心以为。这次总算要出彩了吧,可惜天不遂人愿,好死不死的,鞑子又入关了,这次,他没气死算肚量大。

    可恶的郑仁宝,又一次占得先机,不仅以第二镇主力直面鞑子兵锋,而且这次军改,特么的摇身一变成了都督,还混了神策军的威风名字,虽然李璟话里话外的意思,大伙打完了这仗,都要晋升为军,可是架不住先来后到啊。

    “特娘的,郑仁宝现在是家了,都跑到我这里抖露威风了,都督,都督!哼,”

    赵默笙心里苦啊,第三镇摆在原平,淳县这一带,准备随时增援,说白了,就是个打下手的,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可是他心底也明白,他的主力位置决定了,他南北大战两个战场都赶不上,

    北线几万人的大决战,他是预备队,南线李瑁连续攻克官军把守的城池,他也赶不上,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三个甲等主战军,他眼瞅着没戏了,李璟规划的五个乙等野战军,他到是能凑合一个,可无论如何,他都排不上位了,无论是郑仁宝和李瑁中间的哪一个,被淘汰下来,那都是第一位的野战军,说出去,名字起码得排他上头。

    甚至搞不好,谭武那小子,现在听说在湖广和四川的交界地带,也狠狠的打了两仗,说不定自己这位曾经的主公左右手,连前五的位置都保证不了,真是气煞人也。

    这不,叫来镇里旅率顾朴,两人就混着酒水,取了只烧鸡,胡天胡地的干了起来,不过好在没耽误军务,一应大小事,现在可是有山西提督李富贵在帮忙操持着,

    “大帅,咱们这日子过的,简直也没谁了,前面的弟兄,都在拼死拼活抢着功劳,眼瞅着都升官财啦,就专门守着这苦哈哈的地方,真特娘的丢人丢到姥姥家了啊!”

    顾朴虽然是他的属下,但是自从在天牙五峰山投奔李璟之后,他也勉强算的上元老派了,加上一直跟着赵默笙,从都到第三营,第三旅,再到第三镇,他都一直在,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向深厚,说话也没啥顾忌。

    “你特娘的,难怪一直跟在老子的队伍里没升过,真是没点眼力劲,哪壶不开提哪壶,你瞅瞅人家陈达,都马上要当上一军都督了,当初,你是队正,他还没投奔呢,你是校尉时,他才是个大头兵,你当副营正时,他才校尉,怎么人家摇身一变,都比得上老子了,你还是个旅率。”

    许是喝了酒,连赵默笙都是一口一句痞话了,说真的,他心里苦啊,眼瞅着别人一个个的升官了,就他,功劳有,资历有,就是运气不好,没赶上好时候啊,而且顾朴这人,真心才能和对主公的一片心意,都不差啊,就是坏在特娘的运道。

    要是当时外放一介**营甚至是**都的官职,顾朴也该起来了,而不是跟着自己瞎混,加上从第一到第六镇,当时都没编练啥副帅和副总兵的职衔,他的位置,也就停滞不前,至今也就当上旅率。

    “末将能跟着大帅,便是荣幸,何来委屈一说!”

    顾朴笑着摇了摇头,举杯又与他碰了一个,然后毫无形象的撕了一支鸡腿,也没顾得上照顾赵默笙,就自己给咬了起来,

    “要我说啊,这年头,我是享福了的,本来一介强人,躲避官府的追击,能得主公搭救,就是三生有幸了,如今手里握着五千精兵,眼瞅着新朝当立,我这样的,封个伯爵没问题吧?”

    “我看不成,你这样的,封个伯爵都嫌过,就封个将军终老到死吧。”

    赵默笙正嘻嘻哈哈的准备接口时,突然听到一个带着怒气的声音响起,顿时一愣,手中酒杯一倒,洒在衣裳上,可他顾不得擦拭了,直接就和顾朴一道起身,瞧见来人,顿时惶恐的拜倒在地。

    “主公。”

    来人正是李璟,自从骑兵镇和鞑子接战之后,他连忙商定了前线的部署,然后才从代县赶回淳县,结果一瞧办公的衙门,居然只有李富贵为的山西留守司的人马,而第三镇旅以上的大将,居然不知去向,他如何不动怒?

    大战将起,自家一个总兵,一个旅率,居然在家吃酒?

    “菜还搞的不错,日子是越混越好了,没闯劲了?”

    李璟冷着脸坐在桌子边上,一扫桌上的饭菜,心里止不住的怒,他对赵默笙和顾朴,何其看重,以后路托付之,结果就换来这等回报?!

    “末将等不敢!”

    赵默笙深知他已经到了怒的边缘,最是这番模糊不定的话语,这还是念着旧情,没火山爆呢。

    “不敢都是如此,那你敢了,岂不是连我也不放在眼里了?!”

    李璟见他看重的二人,竟然在如此时候玩忽职守,岂能不气,越想越是觉得心思不舒服,便重重的一拍桌面,震的碗筷都跳动起来,一脸的寒霜逼问道。

    此话就有几分诛心之言了,赵默笙吓的连连磕头不止,过了会,便将脑子里的酒意给吓醒了,更是几乎落泪道,“主公何出此言啊,我这一生,惶恐不定时,得亏主公指引前程,给予富贵安身,如今许功成名就,如何敢行忤逆之事啊!”

    “你如今都是一镇总兵了,身份尊贵了,心思也活络了,算了,先起来吧。”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虽然为李璟以前所批判,但是等真走到了这个地位,现还真心下不来手,毕竟起家时跟随的大将,能轻易折辱?可是这顿处罚是肯定逃不脱的。

    “主公不罚,末将不敢起。”

    赵默笙现在看着威严日盛的主公,是不敢轻易放肆了,要是被记挂在心底,伤了往日的情分,那可不得了,还不如当面说清,受了处罚了断。

    “哼,你有这个心思便好,身为军镇总兵,当为表率,值此大战之际,你居然玩忽职守,何其伤我军心士气?叫第三镇全体兵丁瞧见,指不定认为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还能上阵杀敌吗?”

    李璟说了一阵,算是了火气,于是喝门外值守亲兵道,

    “这二人,身为表率,不思进取,来啊,招全军校尉以上,当众观刑,重责十板,以儆效尤!”(未完待续。)
………………………………

第329章 肃清军纪

    “主公,当面打板子,是否太过了?”

    他身边的亲卫队长周虎一下子就愣住了,这可是一镇总兵,要是当众丢了脸面,岂不是让人笑话了去?

    于是有几分迟疑的上来想要劝解,可是他不知道李璟的心意,后世熟读鞑子入关之后的人间惨剧,他如何不怒,等到亲身经历这一切之后,一切如履薄冰,时刻小心不敢松懈,生怕历史的惨剧重演,

    值此关键决战的时机,他更是日夜茶饭不思,生怕在前线传来决定性失败的消息,那对他将是一个怎样的打击啊!

    为了这一切,他准备了多少,心里有多少的倾诉,可是等回过头来查探地方,竟然叫他看到赵默笙与顾朴两个身边亲近的大将,居然忘忽职守,竟在此等时候将公务军事丢给李富贵?

    “住口!”

    李璟一声怒喝,将周虎挥退,然后凝视赵默笙片刻,怒曰,“天可怜见,我以大军后路身家性命托付于你,你却此番对我,试问天地间,有此等事否?”

    赵默笙被李璟从未有过的语气给吓坏了,再看他阴沉的脸,心知此刻若不认错,便要坏事,于是更加磕头不止,口呼赎罪。‘

    顾朴也被李璟这番模样吓到了,要知道李璟这人,最是念旧情,这一年来,对他们这些老兄弟,可是一点含糊都没有,寻常嘘寒问暖就不提了,商队里的银子,足额分润,不曾克扣一分,要知道李璟每月,自个才花不到十两银子啊!

    故而也痛哭出来,嚎叫道,“主公,末将认罚,情愿受死。大帅他,只是想要获得重用,不甘于叫诸位弟兄看轻,先番起事。主公多的大帅左右为臂膀鼎力,可如今,运道不岔,但日思夜想,皆为主公效命啊!”

    “我什么时候清待于你?竟叫你生出如此心思啦?!”

    李璟指着赵默笙的鼻子。‘心底莫名的松了一口气,可还是止不住怒气道,“上天入地,哪里的道理?竟叫我亏待于你啦?”

    他原本以为赵默笙在此时怠慢军务,乃是对他心生不满,如果继续放任,搞不好能在后方生出点什么事来,要知道如今淳县原平一带,可是大军的后勤物资调拨基地,而且军将的家眷都在此地。他如果不信任赵默笙,何至于派他镇守。

    既然只是单纯的争功,他心底也松了口气,于是没好气的看了他二人一眼,一伸手,“来啊,旅率顾朴,不思军务,延误大军兵马调度时辰,念其初犯。罚俸三月,仗责十大板,通报全军!”

    但是对于赵默笙,他也并非轻易放下。而是先让人将屋子清空,许是要叫自家亲自和赵默笙细谈,不然他还不知自家错在哪里呢。

    “你到如今,跟我也有年余时光,如何就是不长进呢?”

    李璟叹了口气,瞧着仍旧跪在地上的赵默笙。摇着头说了一句。

    赵默笙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些,赶紧跪着上来诚恳的说道,

    “主公,我虽贪杯误事,但绝非心中对主公不满啊!”

    又说,“自跟随主公起兵以后,但凡冲杀陷阵,无不拼死向前,今位极人臣,手握重兵,更是战战兢兢不敢懈怠,但实在此次,心有龌龊,对同僚不满,故而借此贪杯,但不敢对主公有丝毫的怨气啊!”

    李璟叹了口气,终究还是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伸出一只手将他拉扯起来,然后叫他坐下,可赵默笙丝毫不敢逾越,只肯站在一边,低垂着头颅,不敢造次。

    “你可知此次,我已经将身家性命压上去,不仅北抗鞑子数万精锐,而且南面同时进攻流寇和朝廷官军,为的就是给咱们乞活军杀出一条血路,我为臣子,明廷中央占据大义,我非为了自家荣华富贵,而是为我十几万将士争取一条生路啊。‘”

    赵默笙低头不语,但是几次动了动嘴唇,眯了眯没说话,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啊,此刻听完李璟的话,心中更急了,只为自己的愚蠢而后悔。

    “你以为我不看重你?可是你睁眼看看,外头是十几万将士的家眷,是大军的屯粮之地,自古有之,号官渡大战,袁绍谋而无断,致使乌巢失陷,大军进退维谷,一朝失利,丧师河北,进而崩奔离析,皇图霸业一场空,你的位置!何其重要,若非亲信,安敢以十几万大军的安危退路给汝!”

    “主公,我!”

    赵默笙被这一连窜的话说的更加抬不起头,几次想要解释,却迎着李璟失望的眼神,又吞了回去。

    “你亦可知,但凡争霸天下,退无可退!我一身死,乞活军必各自为政,相互攻浒,届时黎民何其惨,社稷如何匡扶?我以后路要道交付你手,你竟只管叫李富贵一人操持,几次关隘调兵屯粮,预警监视,安敢胡乱一气,不加防备焉!”

    李璟是真的心头火气大了,这年月,谁都不能信,谁都要防着,几万主力在北边和鞑子打生打死,最鞑子出兵偷袭后路,一旦后方有变,军无战心,人无战意,一遭崩溃,乞活军便要一败再败,如何能不急?

    “主公,末将知罪了,求主公责罚,但凡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绝无怨意!”

    赵默笙再一次拜倒在地,口呼主公不已。

    “你我名为统属,但实则,我去岁大病初愈,得亏是你搭救才得活命,神灵显圣,叫我茅塞顿开,一朝悔悟,是你不离不弃,跟随我东征西讨,何其手足情深也。”

    李璟回想去岁年华,心中只叹息不已,

    “我待汝,为手足也,汝勿要负我,如今叫第三镇与汝统辖之,何其之重,望汝勿要自误啊!”

    “主公,末将知罪啦,只求主公让我死,休要挂念!”

    赵默笙心中大为惶恐,李璟这番话,让他记起往昔情分,在想今日得拜一镇总兵,挂将军衔,何其恩重情深,今日以要紧处托付,自己竟然玩忽职守,几尽置大军于死地,他何德何能,竟然能得李璟如此看重,故而欲有死意,以全自家忠义之举。

    “糊涂!回来!”

    李璟翻身起身,一拍桌面,寒声冷道,“你这般做派,岂非我良将之选,几欲逼迫于我也!”

    赵默笙本翻转头去,准备引颈自戮,叫李璟一番话叫住,顿时哑然,默默呆在原地不动,可是脑子里净是羞愧,不敢当面。

    “我以手足之情待你,你今日得一小事,安能以生死胁迫之?勿要多言,我之皇图霸业,岂能一人独享之,这天下,乃是尔等与我一道打下,你心何哀,竟留我一人独存于世,良心何安?!”

    李璟这番话,可谓动情至深,赵默笙哪里得听他吐露过这些,顿时惊讶的抬头,不知主公心中,竟然如此看重自家,可自己却荤的不知轻重,连手头的军务都叫懈怠了。

    “我若为王,必以兄为手足,绝不辜负,兄统大军,亦不负孤也!”

    李璟冲他说完这些,上来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膀,然后才道,“可国法军规难容,你此次懈怠军务,延误调拨,许罚俸三月,重责十板,叫你全镇将领一起观刑,望日后多加思忆,如若再犯,必不轻饶!”

    赵默笙早叫他一席话说的无地自容了,一水的动情,心中只有感激不尽,但却更惶恐了,自家做错了事,怎能再得主公如此维护,正要进言自领刑罚,突听李璟出口断言,于是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一抱拳道,

    “请主公放心,末将日后必定肝脑涂地,对公务事无巨细,必不懈怠,若犯下回,直叫天打五雷轰,不必脏污主公之手,末将自羞愧而死也!”

    说完,便大踏步出去,脸上带着泪痕道,“擂鼓巨将,本镇要点兵观刑!”

    ……

    “真打啊?”

    “那可不是,听说大帅都叫主公给训斥了一顿,这会主公还在县衙里呆着,等着回信呢。”

    一众第三镇队正以上,在淳县的山西留守司衙门佥事,同知等一应到场,直接将一处军营占据,正中高台,剥了盔甲的赵默笙和顾朴二人,拍在两根老虎凳上,脸上尽是坚毅,却无半分怨恨,有的只是无尽的懊悔和羞涩。

    李富贵不忍的看了他二人一眼,可是也没办法,毕竟谁叫撞在李璟的气头上呢,不过当着这般多人的面,抽打一镇总兵和一任旅率,终归还是不美,可李璟亲卫队长周虎就在一侧盯着,他也不敢作假。

    又得周虎和赵默笙亲自开口催促,他才手举李璟诏书,上得高台,环视一周之后,才沉声道,“大都督令!第三镇总兵赵默笙,并第一旅旅率顾朴,军务要紧之时,不思报效全军,私自饮酒,念其初犯,特许罚俸三月,当众仗责十大板,望全军引以为戒,如若再有偷奸耍滑着,定斩不饶!”

    于是大手一挥,亲卫队执法队顿时上去,举起大板子重重责打起来,赵默笙与顾朴也算硬气,竟然不一声苦楚,任由挨打,只看得下边的军将,无不动容,纷纷在心底琢磨道,连主公的爱将都被打了,他们若是犯了,指不定被处斩以正军法了,于是气势一变,再也无人敢出口抱怨等。(未完待续。)
………………………………

第330章 山阴县城的前哨战

    “走,回代县去,吩咐亲卫镇兵丁,克日出,兵指雁门!”

    在处理了赵默笙和顾朴两个军镇大将之后,第三镇和山西留守司衙门的将官,无不动容,按说连这两位都被主公责罚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死效命,况且有了个李富贵,这个主公的亲族都有过从主力部队,下放地方守备的前车之鉴在,其余人心底就更加不敢轻慢军务了。 ‘

    李璟在淳县也没停留,见各军积极向前,也无须自家坐镇,又恰逢雁门前线急报,鞑子兵并蒙古大军万余,已围山阴县城,攻打甚急,其余一部四五千骑,布阵雁门关下,随时准备动攻击。

    ……

    陈明泉(之前写错了,那是王古宗的第四营。)率第二营主力14oo余人,进驻山阴县城之后,以主力骑兵下马步战,反而比在马背上战斗更为娴熟,为了预防可能存在的包围,他特意将加强配合给他的二百蒙古骑兵,

    布置在城西南角十余里处的堡垒之中,既有效的预防这些蒙古骑兵可能存在的反水,又给自己安排了一条通往马邑和雁门求援的通道。

    这城中原本驻扎有第二镇一个都外带一个队,约五百余人的步军,领只是一个校尉,等陈明泉进驻之后,理所当然的接过了城池的防守大权。

    他先安排各军,从雁门等内地,抢运了火油和巨木,然后吩咐左右一千余人,四处出城,将能够砍伐的树木,全部砍倒,能够托运回城的就尽量安排运输,甚至连城里的百姓,也被他用五百两银子的代价请出两千男女老幼,一起上阵布置城防。

    后来实在是鞑子的兵锋愈的接近,他干脆命人一把火把十里之内的山野燃烧一空。 ‘这样就能有效的杜绝鞑子兵,企图就近补充攻城器械的木料来援,一水的骑兵南下,谁没事还能拖着大批的攻城器械走啊!

    所以。他对鞑子,一方面是一百个藐视,一方面却充足的作着准备,以应付可能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