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末年-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股部队监视,以大军返还山西,依托城池先行消耗鞑子的锐气,然后在寻找有利的战机,如何?”

    张廷祖想了一会,点了点头。“如今看来,鞑子的确不怎么好打,如果强行决战,无非是葬送了咱们骑兵镇的精锐主力,平添伤亡罢了,大帅高瞻远瞩,下官佩服。”

    “行了,吩咐下头迅收拾战场,一件衣裳也不要给鞑子兵留下,所有的尸。不要收拾,直接弃之荒野,留给他们那支所谓的主力去看吧,最好要他们恼羞成怒。去攻打雁门关吧。”

    梁四九终于缓解过神经紧张,开始露出战胜着的喜悦来了,然后招来几个营正,一一吩咐起来,

    “我估摸着,这一次算是把鞑子给打疼了。他们拢共才多少部族人丁,这一下丢了二三百人,必定要疯狂报复的,俗话说,打不死的豺狼,要吃人哟,咱们还是等鞑子这阵疯狂的劲头过了,再狠狠的给他们来一下。”

    王古宗也配合着点头,“大帅,咱们应该立即走,这伙鞑子兵,肯定要报复的,主公都说了,鞑子拢共也就三四万的主力,咱们东敲西打的,零零碎碎能****上千人,他们就该哭着喊着求饶了,哈哈!”

    “现在山阴和马邑,各有咱们一个都的人马驻守,可是我担心鞑子兵会攻城,所以我已经派人通知第二镇的兵马,最好是各自加强一下守备,另外,第一营作为全军的主力,应该主动承担起一些责任来,邱老实,你怎么看?”

    按梁四九的意思,就是把骑兵镇分散集于马邑和山阴境内,偏西一些,先暂时避开鞑子的主力兵锋,等他们前队如果攻打雁门,那就出来袭扰他们的后方,恢复大同镇东边和北边的统治,夺回被他们劫掠的人口和物资。‘

    然后等到鞑子兵在雁门关下碰个头破血流之后,然后再迅集中,切断鞑子的后路,将他们围而歼之!

    “我都听大帅的,大帅叫俺往东,哪怕是去碰鞑子的主力,俺也觉得不皱一下眉头!”

    邱老实这次也着实肉疼自己重装骑兵的损失,拢共就三百来骑啊,一下子丢了四十几个,他心里堵得慌,但是一听梁四九的吩咐,他就绝无二话,丝毫的抱怨声都没有了。

    “那就好!”

    梁四九每次下令,都以第一营为标杆,只要掌握住了下头的营头,也不怕有人翻天,于是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第四营王古宗,应该主动积极一些,向西靠拢,沿着马邑附近的河流北上,走平虏和云川,去侧击鞑子的后路,劫回咱们被俘的军民,但是这一路,切记要小心,要提防朝廷官军和鞑子驻扎在新平的主力,你们到了后方,要千万小心,遇到鞑子主力,要立即收缩。”

    然后又想了一会,“咱们驻扎在大同镇各城各堡的暗探,会给你们提供准确的消息,而且主公临行前,已经严令,不得浪战,你们要以保存实力为主,在云川卫天河堡里,有咱们收买的地方百户,随时准备接应你们。”

    王古宗想了想,觉得如果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自己领兵北上,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就是手头的兵力少了点,于是挠着头道,“大帅,能不能给我部补充些人马,到是遇到战机,也好有个照应。”

    梁四九沉吟一会,“前出到雁门的第九营,现在正在关外休整补充,我给你军令一道,你从第九营里头,抽调两个都,加强配合给你,切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你只要夺回被俘的军民,便是大功一件!”

    “末将领命!”

    王古宗这是在给自己拉资历啊,不然整整十个营,大家都是营正,功劳什么的,只要参战,几乎都不会跑,那他凭什么去晋升?还不是凭手里过人的资历和战功打底?

    他这一手,就抽空第九营的主力,配合给第四营之后,说穿了,只要他在北路,小心翼翼的维持,不出大的意外的话,事后论功行赏,第九营肯定得并入他的麾下,届时一个旅率或者副帅的位置,是跑不掉了。

    “好了,第一营要进驻到马邑,你们要随时留意雁门和北方的消息,准备随时增援和切断鞑子的退路。”

    “第二营进驻山阴,等候我的军令!”

    邱老实和陈明泉相互看了看,没有多说,就领命了,毕竟相比于第四营来说,他们的任务相对要困难一点,而且功劳也不一定有王古宗那样的出彩,可是谁让梁四九已经决定了呢,他们也只能遵从了。

    “留在北方的骑兵队,以邱老实为督军,留张廷祖为随军参议,同时指挥协调第一,第二和第四营主力及第九营一部,你们要同心协力,一起抗敌,千万不要给我出什么岔子。”

    末了,梁四九又提了一句,眼睛只盯着陈明泉扫了一眼,顿时让他不敢有所懈怠。

    只是在心底,他却暗自下定决心,此一战,必定要立下大功,不然看梁四九这般做派,事后组建营头时,第一和第四营外带第九营估摸着,是要编成一个旅,甚至加上第二营,可能编练成一个新的骑兵镇。

    那如果自己在北线,不能出彩,功劳压不住邱老实,那一镇总兵和副总兵就没有念想了,如果再压不住王古宗,那他甚至连旅率的职务都混不上,这叫骑兵镇天字第二号主力营的陈明泉,如何能够忍得?!

    而张廷祖,则是面带喜色,虽然名义上,他仍旧只是骑兵镇的文书,但是现在,梁四九给了他一条出路,那就是驻扎在关外的整整三个半营的随军参议官,这个位置,可大可小,虽然没有实权,但只要他辅佐邱老实,立下功劳,迟早就能转正。

    想想便是激动啊,到时候一镇督导,或者转任其他文职,都是一步登天啊!

    “好了,各部都下去准备把,我也要带兵回山西向主公当面汇报去了,切记,要以保全全军为上,杀敌为下,谁敢轻兵冒进,丢了部队,我就拿他的脑袋给全军示警!”

    “喏!”

    梁四九笑嘻嘻的看着这群眼光里透露精光的下属,然后满足的上马离去。

    只有这样一支底层充满了信心和朝气,将领充满上进的心思的部队,才是乞活军问鼎天下的根本啊,主公果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骑兵镇作为主力,扩编成一个军,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自然不会轻易外调将领出缺。

    既然大多都是内部选拔,那竞争肯定就激烈了,大家求战的心思必定爆棚,只要强压住不让他们胡乱出战,那鞑子,就势必碰到一群热血求战的疯子,想不死,都难!(未完待续。)
………………………………

第325章 战死沙场,传令三军

    正所谓战局突变,有得必有失,乞活军骑兵镇,前出大同镇的五个骑兵营,凡属第一,二,四,七营四个营头,战之全胜,歼灭鞑子并蒙古阿哈军计千人以上。‘

    可谓大获全功,上述四个营接战了,剩下的一个兵出应州和浑源州中间的,整编骑兵第五营,也同时撞上了鞑子的前锋兵马,可惜这一次,却没有那样好的运气了。

    “营正,快走!”

    第五营营正赵人杰,此刻已经要疯狂了,可惜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去反败为胜。

    整整四百弟兄啊,就因为他的贪功冒进,结果迎面撞上了鞑子的主力,一朝被咬死,现在他身后,还足足跟着七八十个鞑子的骑兵,紧追不舍,显然也现他是一条大鱼。

    他原本在应州东北处,截杀鞑子的前锋,结果部署到位之后,一番苦战,歼灭鞑子兵三十多人,其余蒙古骑兵百来人,但是由于部下仓促上阵,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让一个鞑子马甲带着两个白甲冲出了包围圈。

    后头还跟着十几个蒙古鞑子和阿哈,他就直接带一整个都紧紧追赶,可惜追了十几里地,竟然碰到了满洲萨哈廉亲自率领的四个满洲牛录主力,刚一接战,就迅崩溃下来。

    一路连赶带跑,麾下的骑兵越战越少,可是鞑子却紧紧追赶,不肯松口,还有些许蒙古骑兵,已经绕道他的先头,去围追堵截去了。

    “我昔日乃一介大头兵,得主公起于微末,提拔简进,今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何苦拖累弟兄!”

    赵人杰是知道鞑子兵看中了自己这个所谓的大将,必定是不肯放过的,而身边紧紧跟随的三十多骑。奔走到此时,已经人仰马翻,不能继续逃了,跟着自己。就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了。

    于是等过了山丘,寻了一地竟然直接翻身下马,然后冲身后惊愕万分的部下狂吼道,“为主公尽忠,就在近日。8小 说‘我赵人杰位列大军统帅,拖累三军,罪该万死,请诸位弟兄替我带个话给我主,我甘愿受死,请主公善待我的家人!”

    于是,又怕他身边那些亲兵上来拉扯,耽误时间,又看自己胸膛一侧,被弓弩射穿的伤口。惨笑了一声之后,遥望南面,口中凄苦的叹息了几声,然后举刀架于脖颈之处,狂吼道,“休要我这等罪人,各自逃命去吧,鞑子要的是我!”

    那些亲随骑兵,眼见他竟然如此做派,纷纷动容。可是一个领头的队正,翻身下马却被赵人杰逼退,心知他已经必存死志,于是回头看着麻木的三十余骑。已经各个麾下战马踹息不止,若折一人活三十人,他也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于是大手一挥,“尔等只管回去报信,我在此与诸位弟兄阻敌!”

    也拿着刀上来,站立在赵人杰五步之外。脸上竟然还带着笑。

    “尔等快走,不然我愿自戮于此!”

    赵人杰心知他也存了死志,于是跟着笑了一阵,才对剩下的骑兵狂吼一声,那些个骑兵,若说不感激,必定是假的,可是有心想留下一起全忠义之礼节的,却被赵人杰一个个盯着不敢下马。

    “营正保重!”

    下头一个排正,心知多说无益了,就忍住心头的悲愤,狂吼了一声之后,却不再看他,只是脸上被烟雾熏的漆黑,两道清晰可见的泪痕,止不住的滑落下来。

    “你我兄弟,今日要在此战死了,得乞活军选中,此生何其幸运,愿我主他日问鼎江山,匡扶社稷,不再叫天下人受苦受难矣!”

    赵人杰目送这些骑兵离开之后,冲着留下的亲兵队正笑了笑,然后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以刀驻地,支撑着往山丘坡顶上来。‘

    那队正眼见他走的踉跄,于是赶紧上来扶住他,一道往山丘上走。

    女真鞑子前锋,追的甚急,不过一会的功夫,就奔走到山丘近处不足百步的距离上,眼见两人居于山丘之上,于是惊讶,怎的南蛮子不跑了?

    转念一想,此必困兽犹斗,曰三十人马,拼杀起来,也必有伤亡,于是不敢怠慢,于原地驻守,并呼唤周遭企图包围的蒙古骑兵慢慢上来。

    但见蒙古鞑子丢了其余三十多骑,只往这边来,赵人杰心知自己走到最后一步了,于是哈哈大笑一声,于原地突然出刀,自戮脖颈处而死。

    那亲兵队正,眼见如此,亦无落泪伤感,只是叹息一声之后,以刀刃加身,亦随营正身侧倒地而亡。

    明崇祯五年六月初十,乞活军骑兵镇第五营营正赵人杰并亲兵队正赵井田,于应州东北一处未知名的小山丘处英勇就义,时年三十有二,同样,他也是乞活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的第一位营正以上的将官。

    ……

    “第五营去一大将也。”

    当回到雁门关,负责指挥协调关内剩余的五个骑兵营的梁四九,接快马来报时,忍不住叹息了一声,第五营这一战,算是丢掉了精气神了,不仅最精锐的一个都被打残了,阵亡了一百三十人,伤了九十几个,还一口气丢了一位营正和一个都校尉。

    其余队正,排正,什长等十余人,这等损失,乃是乞活军骑兵镇建军以来,头一遭一个王牌主力都,被彻底打垮的例子。

    “交代县,呈给主公过目吧。”

    眼下李璟坐镇代县,负责指挥前线作战,他不敢将这种消息隐瞒,于是差人先行上报。

    只等了一日,李璟文书就到了,许第五营残部汇合第七营,走小石口入关休整,以第七营副营正赵普,暂代第五营营正一职。

    ……

    “鞑子的主力,已经云集到应州一代了,根据各堡垒传递的消息,有真鞑子8ooo人以上,蒙古鞑子约一万五千人,其余阿哈随从等各万人上下。”

    李登高卸任宁武总兵官,重新担任李璟身边的乞活军都督,专职负责钱粮和情报等后勤工作,魏小宝和刘天文,亦由他直接统辖,如今,在代县的乞活军驻地之中,往来的文书参议,络绎不绝,不时就有新的情报送来。

    李璟更是打起了精神,连新婚的苏婉,也被他抛弃在淳县,并一度有将苏婉和李采薇等家眷往岢岚州送的打算,可是担心影响三军士气,倒一时没有成行。

    “鞑子损失不起的,这三次前哨接战,虽然咱们也丢不少人马,但是鞑子的伤亡,计千人上下,哼!我倒要看看,鞑子能承受多少这种损失!”

    李璟心烦第五营突然的损失,可是又无可奈何,要是他的部队整训完毕,装备了新式的武器装备,改良了大炮,还怕什么鞑子,还守什么雁门关,早就直接带着大军出关迎战去了。

    “对了,孙元化如今可曾愿意出门造炮了?”

    “回禀主公,他被朝廷锦衣卫送来之后,一时不肯开口说话,亦不见人,但是闻鞑子兵入寇之后,倒还正常了些,眼下正指挥岢岚州工匠,摸索铸炮,只是一时难以成型,咱们派去南方的人马,也未归来,只怕要耽搁下来,赶不上与鞑子的作战了。”

    李登高事事都要记在心里,以防李璟问。

    “无妨,此乃长久之计,非一日之图,只要他肯住持铸炮,便是一大功劳,往后用他的时候可不会短少。”

    李璟点着头,突然看见桌上的一封奏本,遂冷笑一声,“怎样,朝廷还未给予明确答复么?”

    他问的是自个在五月底,向朝廷上奏的一道奏本,大意是鞑子入侵宣大,兵锋直指山西,他愿起麾下十万将士,北上抗敌,但请朝廷册封,给予名义上节制宣大的名义,这名义,自然就是直指宣大总督了。

    “未有丝毫动静,咱们在京里的暗线,也无回报。”

    李登高苦笑一声,本朝开国以来,除了那些勋贵们,到后来,有哪个武将是通过一路战功升迁一任总督的?闻所未闻啊,他宁愿相信李璟自立为王,也不愿相信朝廷会答应这个条件。

    “不肯?”

    李璟冷笑着,随意翻了翻奏本,

    “保定总兵麾下整整一个正兵营,囤积在阜平,既不北上打鞑子,又不西进来增援咱们,我看就是朝廷的一手棋子,准备随时和鞑子剿杀我们吧。”

    又气愤的说道,“但凡建军以来,朝廷每日便落后半步,一不许我钱粮,二不许我官职,真乃欺人太甚也!”

    李登高摸准了他的脉络,加上下边人天长日久的鼓噪,于是乘机上来进言道,“主公!今天下兵马,居于主公一人之手,兼山陕秦晋之地,俯视中原,更得三军用命,无不感恩戴德,地方安居乐业,皆是主公雨露恩德!”

    说完之后,他身后的那些参议文官和驻守武将,皆懂!

    于是各将各官无不跪倒在地,口呼主公之后,无不劝进。

    李璟这次可不再任由朝廷戏弄,于是传令三军,只击退鞑子之后,克日称王建制,兵锋遥指京师!(未完待续。)
………………………………

第326章 自领三军大都督,决裂!

    “今朝廷无道,君臣失仪,致使奸臣当道,霍乱朝纲,涂炭生灵,几近置黎明百姓之悲惨境地于不顾,社稷苍生苦楚,无处泄,今总督秦晋兵马大元帅李璟,在此告慰苍天,克师北伐,鼎定中原,匡扶汉家雄风!”

    李璟于崇祯五年六月十二,高举匡扶汉人旗帜,亲自领秦晋兵马大元帅,起麾下马步水6等,虎狼之兵计十五万大军,称八十万,于山西代县,高设旗帜。‘

    并设炎黄二祖像,随即领文武大臣等参拜,而后,在代县预演称王建制。

    改乞活军为天策军,新设神策军和羽林禁军,李璟自领三军大都督,加征西大将军,节制山陕总督,实质上走到这个地步,已经开始列土封疆,与朝廷决裂无异。

    这是李璟招来各处将官文臣,一道商议之后的结果,此刻高举旗帜,与朝廷分庭抗礼,一则,

    现在肆虐在宣大的鞑子兵,堵住了朝廷朝东面调集京营和辽东兵马主力的通道,至于从保定方面出兵,攻打山西,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是一条死路,现在的朝廷,生怕鞑子兵从宣府直扑京师,那所谓的二十万京营,能动弹的有几个?

    守得住京师附近的怀柔和密云等地,就算明王朝历代祖宗烧高香了,还能抽调兵力平乱?李璟没出偏师把京师给平定了,就算给崇祯和大明王朝,最后几分薄面了,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了。

    而在中原地区,被李璟推波助澜,虐的欲死欲生的河南府,就差指点鼻子狂吼,陛下啊,李璟这贼子,在山西剿匪不力,把数量高达一二十万的流贼。都往河南府赶过来了。

    此刻朝廷在河南府,西北是保定总兵麾下的兵丁,可是这部兵力,被原属乞活军。现改神策军的两个营死活给拖拽住了,想要南下平贼吧,又怕后路被神策军给堵了,所以只能处于紧张的对峙之中,不敢有丝毫南下的意思了。 ‘c om

    在河南府西南。是临危受命的大名兵备道卢象升,带着他匆匆召集起来的三千天雄军的雏形部队,赶赴前线,镇压流贼,但是他的后路,也处在流贼的时刻威胁下。

    还有一部,就是被李璟逼得在山西站不住脚,败退进入河南的山西巡抚许鼎臣带的那支部队,麾下以昌平副总兵左良玉为,还有四五千人。但是这支部队,没脸见人啊!

    领头的叫山西巡抚,眼下都跑到河南府去作战了,山西他是一刻也没呆立住,丢人啊!朝廷不问罪,许鼎臣都有自己罢官去职的意思了,反正爱谁谁去吧,山西估摸着,这辈子他是回不去了。

    在河南府的官军,大致就是这三股了。地方或许还有些军户兵,但是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天雄军和昌平兵马,这时候也在朝廷一道比一道严厉的斥责声中。开始奋力的堵截流贼,但是想要决战?那就是糊弄朝廷,把朝廷当泥菩萨对待了。

    别以为现在的军将,还是以往那些被文官节制,大气都不敢出,受了委屈不敢说的武将了。朝廷不给饷银,军队就不能开拨,勉强上阵,就是冲对面胡乱放几枪,短兵相接是不用想了,反正给一分银子,干一分的活。

    还有朝廷的天使,敢下来逼迫军将吗?或许有,但是河南府这地方,你敢来,军将就敢埋,反正几十万的军队和流贼混在一起,随便找个机会把所谓的监军坑死,简直不要太容易,反正李璟的做法,恶果出来了,这些朝廷的将领,只要处在这种混乱的局势里头,就或多或少的被影响了。

    所以,卢象升在稍微北部一点堵截流贼,三战三捷,打的流贼几支部队抱头鼠窜,又缩回河南山西交界处去了。

    在中线,许鼎臣总算还有几分朝廷巡抚的样子,指挥麾下的猛如虎,李卑部三千余人,还是针对流贼狠狠的打了几次,总算稳定了防线,没让流贼突入河南府东部肆虐。 ‘

    但这两部打的辛苦,架不住有队友在背后卖队友,打着打着,两支部队都现身后也出现了大股的流贼,开始肆虐内地了,一探查,顿时傻了。

    “泼皮的左贼,枉顾圣恩啊!”

    当卢象升在自己的大营里,得知后方的大名府已经出现上万的流贼时,才恍然大悟,他说怎么的,当面的流贼都没什么动静了呢,搞了半天,全跑到自己后头去了。

    没法子,回师继续追吧,等追到大名又打了一仗,可能流寇也没想到他回师的度这般快,触不及防被他斩了八百,俘了上万,叫的上字号的义军领也丢了三四个,等卢象升逮住几个被俘的义军领一问,顿时气的跳脚。

    好家伙,他在彰德府前线,和几万的流寇打生打死,连军饷都凑不齐,咬着牙硬是把流寇给顶了回去,结果呢,左良玉带着他所谓的两千昌平镇主力精锐,在南线玩养寇自重。

    要知道许鼎臣在怀庆和卫辉府,可是布下了重兵把守的,流寇往这里过,也够呛。

    可是架不住左良玉卖队友,守着河南府和开封府等地,就是不出来,任由大股的流贼向东,肆虐地方,流寇可不蠢,那动起来就如同潮水一般的。

    原本以王自用,高迎祥和李自成,张献忠,曹操,罗汝才等为的流贼,在修武这个地方碰头的时候,大伙都要绝望了。

    背后的山西,是当时乞活军整整一个旅的兵力,后续还不知道有多少的大军,乞活军可不同于一般的明朝军队,不仅拥有大规模的骑兵,可以迅追击作战,还拥有更为精锐的步军,那厮杀,一百个流寇,也不一定打得过。

    既然打不赢,那就跑呗,可是跑到河南府一看,特么的卢象升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硬是在彰德打的他们溃不成军,高迎祥还稍微好点,他选的是修武走卫辉府这条路,虽然和猛如虎这些人交过手,但是损失不大。

    好歹也能凑合的过,但是这样不行啊,他们加在一起,现在可是足足有二十几万人,没吃的,迟早要崩溃玩完,怎么办?抢呗,继续向东,离开两省的交界地带,跳出官军的包围圈,才有活路。

    可是许鼎臣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如果他们向东,肯定会被截击,除非抱团走,让官军小心对付,也许还能闯过去。

    但是等到南方来的流寇兄弟,告诉他们,在河南府和开封府周围的荣阳,登封等地,驻扎的昌平镇左良玉的兵马,似乎在偷偷放水,他们一听,顿时乐了,连准备工作都没做,呼啦啦的一圈,就直接从修武南下,直奔荣阳去了,到时候取道郑州和新郑,去开封府讨食总比在这里好。

    而其中最精锐的部分之一,则在高迎祥和李自成的率领下,途径新郑,尉氏,直奔河南山东交界去了,这模样,显然是准备进入山东和南直隶去的。

    天下的局势,似乎在这一刻已经被彻底的扭转了,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似乎一下子走到了尽头,明朝中央,一方面死盯着漕运的畅通,寄希望于入关的关宁军和关门铁骑,迅击败孔有德,平定山东的辽兵之乱。

    然后祈求在宣大一线作战的鞑子兵,最好能够和李璟拼个你死我活,但是让朝廷做出暗地里偏帮某一方的事,要都想都别想,最好一起死了拉倒。

    六月十二,李璟于山西代州誓师北伐,驱除鞑子兵的入寇。

    建三军,以三军大都督,征西大将军和山陕总督的名义,先分封了诸将。

    领平北将军,暂代天策军都督郑仁宝。

    领平东将军,暂代神策军都督赵默笙。

    领镇军将军,暂代羽林军都督宁佑。

    加平西将军,第一镇总兵郭胜。

    加平南将军,第五镇总兵谭武。

    加辅国将军,第四镇总兵李瑁。

    加护军将军,亲兵镇总兵陈达。

    加骁骑将军,骑兵镇总兵梁四九。

    加陕甘提督,陕西留守司指挥使张二麻。

    加三军后勤司尚书郎李登高。

    加山西巡抚魏伯安。

    等各地文武大臣,事实上,官职已经任由李璟册封,直接脱离了大明王朝的掌控了,在这个时候,虽然各军已经开始**建军,而各地也同时敞开了门户招收兵丁,准备大举东征西讨了,但李璟仍旧维系着和大明朝廷的最后一丝联络。

    而乞活军大改之后,虽然遭受天下人的非议,但是大敌当前,也无人说三道四,最多就是无关紧要的说上几句自家的看法,难不成暗地里的辱骂,还能叫李璟丢块肉?

    至于底下的黎民百姓,就更别提了,虽然心底将李璟算作半个乱臣贼子,但是一旦乞活军在宣大一线,打败了鞑子的入寇,但情况就不同了,那是辖大胜之威,威逼天下的局势了,朝廷一团乱,地方一团糟。

    天下!有德者居之!何为德!兵精将广,粮草充足,士气高涨,所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未完待续。)
………………………………

第327章 主力决战之前

    **裸的实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深刻的本质。  ‘

    如果朝廷,拥有足以平叛的所谓二十万精锐京营兵马,和宣大纸面上仍旧保存的三十万精锐边军,又或者将现在换成大明朝开国的洪武,永乐年间,打死李璟也不敢做这等形同公然谋逆的举动。

    可惜,左右看看,大明王朝,除了那层最后的掩面衣裳,还能动真格的对李璟造成一指头的伤害吗?

    不能!哪怕崇祯帝当着满朝文武官员的面,在朝会在破口大骂,有失君臣之仪时;当他愤怒的以大明天子的身份,呵斥京营的武将时;当他竭嘶底里的将平日里喜爱的玉器向大殿猛砸时。

    都不能对李璟造成哪怕一丝丝的伤害,起码两者离了千里之地,换成当面,崇祯帝兴许还能吐口唾沫,恶心一下李璟,可惜,他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

    河南,山东,漕运的南直隶,彻底被李璟占据的山陕,鞑子肆虐的宣大一线,防务疏松的蓟辽一线,大明的九边和北方各省,已经彻底的完了。

    九边军镇,到此时此刻,已经形同虚设,蓟辽的主力官军,南下去平定漕运之乱和登莱之乱了,在山东,现在聚集了朝廷的两位巡抚,一任兵部侍郎,外带十二个军镇总兵,七个地方指挥使,总兵力在账册上达到了十万人。

    这十万人马,是大明在北方能够调集出的最后机动野战兵力,可惜崇祯帝不知道的事,纸面上的兵力,终归是哄骗人的,按照指挥山东平乱大局的山东巡抚朱大典的暗地里统计,十二镇总兵,除开从辽东入关的祖宽和吴镶,黄龙部,其余各部都只有两三千人。

    那些个指挥使就更扯淡了,带三五百人前来汇合。‘也敢称呼一整个卫所的精锐,简直没把朱大典给气死,就这等杀才,站个队列都站不稳。也该自称精锐,那大明的天下,岂不是处处精锐?还能闹腾到如此地步?

    按照他本人派出去的亲随和兵丁探查,十二部外带七卫,总兵马不过四万人。可就是这四万人,已经是大明王朝能够动用的最后野战机动兵力了。

    但也就是这四万人,又要对付兵力高达三万五千步骑的登莱辽东叛军,又要分兵对付已经南下,且在徐州卫附近,拉起了足足一万人的孔有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