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末年-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率,你就瞧着吧,这回我亲自操炮,一准给你打开!”那炮手的什长挤开了一个炮位,头也没回的直接紧张的拉着火绳。
“好,要是打开了府门,我给你记头功。”二柱子奋力的点了点头,看着围墙高耸的王府,咬牙切齿的道。
由于韩王府外墙实在太高,而且里头还有残余的王府三卫兵马把守,轻易之间,乞活军也打不进去,但凡从围墙准备过去的兵丁,大多都被当场杀死。
实在是由不得不气了,打整个城池,才伤亡了不到二十个人,但是攻打王府,才这么点时间,居然就伤了四十几个,死了十几个,这惨重的伤亡让第四营全体官兵都急了,势要冲杀进去,将这伙王府的卫所兵马斩杀一空,以求报仇雪恨!
“放!”随着再一次装填成功,两声巨响之后,炮子离膛而出,朝着府门飞速接近。
这一次,这大门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巨大的正面冲击力,让它再也不能维持原来的模样,滋呀滋呀的声音响了一会,就再也坚持不住了,重重的向后头砸去,顿时露出了好大一个空隙来。
里头的王府护卫,顿时紧张万分,甚至有的绝望的往后头狂奔,可是还是晚了,能退守到王府的护卫,本就是少数,而围城的第四营主力外加临时加强的第三十四营,足足有三千人马,还有收拢来的义军残兵败将,在兵力上占据着彻底的优势,小小的一个王府,安能抵抗。
“杀!”二柱子一马当先,手持腰刀,奋力一挥,他身上顿时喊杀声震天,有冲在前头的两个火铳什,刚过大门,就朝着里头胡乱开火,打的留在原地想要坚守的王府侍卫,好一阵鸡飞狗跳,甚至连阵型都保持不住了。
可是为了护卫大明韩王的最后尊严,这些侍卫甘愿以身赴死,纷纷大吼着冲杀上来。
两支军队,顿时拼杀到了一块,刀兵碰撞声,嘶吼声,惨叫声不绝于耳,鲜血在大门内外流淌一地。
虽然王府侍卫人少,但是此刻却如困兽犹斗,作临死一击,最是要人老命,但乞活军也不是吃素的,长期的训练下来,让他们相互结阵,又用火铳不断射击,仗着人多,以平压的方式不断挤压王府侍卫的生存空间。
“休要走了一人,活捉韩王着赏银五百两!”陈达此刻安排妥当,吩咐各路人马将王府围的水泄不通,然后吩咐左右从各处进入王府,并高声命令着。(未完待续。)
………………………………
第259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杀啊~”
乞活军第四营的兵丁,如潮水般朝着残破的王府大门杀去,不断涌入的将士凭借着人多势众,渐渐挤压起王府侍卫本就不多的空闲之地。
再加上不断有从围墙上爬进来的将士从后偷袭。
很快,王府的侍卫在临近外院的几个区域,全部失利,仓促间腹背受敌,即便有些勇武之士想要奋力抵挡,也无力回天了。
按说韩王驻地,有兵三卫,可是自从靖难之后,历代帝王都着重削弱王府兵权,只将王爵当猪一样圈养,而那些个王爷们,也乐得如此,反正皇位指望不上,那就多多享受吧。
以韩王为例,到此历经第十一代孙,长期以来,平凉地区,便是韩王兼并土地的重灾区,甚至在更东边的庆阳府也占有一部分的土地。
即便没有李璟大军进犯,韩王也与当地军民矛盾重重,可是碍于他王爵的身份,一时也奈何不得他,毕竟朱家对王爵还算客气,即便有些不法事,只要不是太出格,一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然而这次,李璟麾下陈达率两营兵马,围困平凉府,韩王竟然不发一兵一卒,并且直言谢绝当地文武守备请求协守城池的要求,开什么玩笑,本来王府三卫就是吃空饷的情况严重,韩王可不敢犯这个险。
毕竟兵权是朝廷容忍的底线,再说了,西边是甘肃镇,北边是宁夏镇,南边是陕西镇,又有延绥,榆林等军镇的护卫,足足在册二十七八万兵马,周边有谁能够威胁到韩王府的存在呢
可惜这次,韩王府是彻底的栽了,李璟可不管你什么身份。反正就只有一条,平凉府就只有韩王的家产最多,杀掉了他,劫掠的粮草足够支撑大军作战数月之久
“陆荣。你带人抄左边近道,带上炮,给我轰开几个院墙,切记,遇到胆敢抵抗的。一律杀掉”陈达此刻也随着大军入了王府,早就得到李瑁嘱咐的他,对所谓的王爵虽然还抱有畏惧,但是军令难违,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陆荣此刻带了整整一队兵马,护卫着两门虎蹲炮,缓缓进了王府,听闻这话,顿时高声应道,“营正只管放心。我定然叫打开几个缺口,无论是谁,都跑不出来”
“第二都的,朝右边去,团团围住,休要走掉一人”陈达居中,不断指挥着入内的兵丁,将韩王府团团围住。
“将军,第二都第三队来报,侧后的内院敌人。拼死向北突围,弟兄们快要抵挡不住了。”一个兵丁踹息着粗气,飞奔而来。
“亲卫队,跟我上”情知韩王府的敌人已经开始狗急跳墙了。陈达就是欣喜,这里头必定有大鱼,不然王府的侍卫不会拼命向北边突围了。
果然,行不过数百步远,期间绕过数间阁楼院落,就听到一阵阵厮杀声不绝于耳。陈达抹了一把脸,才持刀欺身杀上,他身后的那些亲卫,顿时也跟随着嘶吼着杀了上去。
本来第二都第三队的人马,本就没到齐,乱糟糟的杀入城里,建制也被打乱了些,此刻只有不到八十人的队伍,被安排从后院外的围墙杀入,正好碰见韩王亲卫朝这边死命突围,后头还护卫着大批女眷和财货。
不过好在,这批韩王府的侍卫,本就是护卫家眷和王爷本身的安危,在没有杀散堵截的兵马之前,轻易不敢让天潢贵胄犯险,第三队人马虽然只有七八十人,但是久经战阵,配合起来十分熟练。
以三人一组,一人穿着盔甲在前抵挡,而后二人一人手持腰刀,专攻下路,一人手持长矛,作为接应,而反观王府的侍卫,一开始并不熟悉这种战阵的打法,他们要么是王府的亲信人物的后代,要么是附近农家的后代。
编入韩王府侍卫之后,好生好吃的养着,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厮杀,而且训练的时间也不是十分充足,毕竟一家被当成猪养的王爵,日夜操练兵马,不是平白给自家惹麻烦吗。
所以这批王府的侍卫,虽然有两三百人之多,但是一时却无法冲破第三队的包围圈,反而在第一波接触厮杀下,狼狈的丢下了十几具尸体,仓皇撤退。
等到韩王朱亶塉本人现身,大声呵斥麾下侍卫时,才彻底激发了这批侍卫的战意,开始拼死突围,这下乞活军的将士可就挡不住了。
毕竟身为一任王爵,家资巨万,给身边亲信侍卫的装备,自然差不到哪去,这些侍卫几乎人手一套盔甲,而且手中持着的也是上好的精钢所制,与乞活军普通制式的兵器不可同日而语。
这下拼死突围之下,第三队在兵力上也处于绝对的下风,只结阵厮杀片刻,就有些吃力不住,赶紧向大队人马求援,此刻陈达率亲卫队百来人加入战场,很快就稳住了局面,甚至开始反身追杀起王府的侍卫来。
可是朱亶塉也是急了,因为四面八方的喊杀声是越来越近,显然其他院子安排阻击的人马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一旦等叛军的主力合围,那就没有什么生路了,一想到身为明王朝的王爵,被叛军拿住的下场,他就不寒而栗。
只能硬着头皮上去嘶吼一声,“诸位王府侍卫听令,今日些许叛军围城,但无足挂齿,我乃皇明王爵,若是得亏诸位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保全富贵,他日必定不敢忘怀,今日为韩王府战死着,赏银百两,家中父母,孤王以后一并养之。”
又乘势蛊惑着说道,“但凡能助孤王脱离险境着,封千户,世袭罔替”
不得不说,他到此刻,仍旧抱有杀出重围的希望,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千户的职务,就足以让这些投靠韩王府,本就想借机出头的将士拼死一击。
果然,听完这话,那些正在厮杀的侍卫,突然焕发出一股无穷的力量来,手中的精铁所制的战刀,更是连连劈砍,将身前的乞活军将士打的连连后退,甚至连陈达都心生纳闷,怎么对面仿佛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了。
“诸位将士听令,诛伪明朝廷王爵者,封校尉,赏千金,战死着,两倍抚恤,是非成败,在此一举,随我死战,杀”
“死战死战死战”
多亏了往日乞活军良好的军纪和信誉,让这些将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都十分高,这一场恶战,虽然打的极为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人返身逃跑,现在听到这样的赏赐,也是人心振奋,开始奋力与王府的侍卫拼杀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人回头张望。
“哈~给我死来”陈达虽然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在几个亲卫的紧身跟随下,不时抽冷子放倒一人,持着的兵刃也粘上了不少的鲜血,他也是杀红了眼,眼见泼天的功劳就在眼前,他哪里愿意放弃啊。
不说他现在的地位,李瑁早就暗示过他,乞活军一旦骗过朝廷之后,肯定要大肆扩充在陕西地界的大军,届时空出来的旅率位置,迟早是下头这些营正的,陈达想要升官,单凭李瑁的举荐是决计不够的,得有自己的功劳。
但攻城陷地的功劳,谁人都有,想要脱颖而出,则必须拥有让众人心服口服的巨大功劳,而眼前这位王爵的身份,最是适合,李瑁将他安排到这,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他可不愿意丢掉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好在,乞活军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第五营主力基本肃清了王府里其他地方的抵抗,开始想这边急速增援过来,眼前的王府侍卫,又被抽调出一批前去护卫家眷,这些正面战场上的压力顿时缓解。
乞活军将士开始依托战阵的优势,慢慢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不时将一两个支撑不住的侍卫砍倒在地,然后腾出手来帮助其他还在苦战的兵丁。
这样,整个战场的局面就被彻底的扭转过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兵马投入战场,这片园子里的王府侍卫越战越少,剩下的眼见无法顺利突围,就护卫着那些个家眷开始向园子的深处撤退。
一时间,喊杀声,哭泣声震天,陈达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才发现右手胳膊上被拉了一条血印,好在伤的不深,定是刚才拼杀时被人砍的,他也没在意,指挥着兵马包围上去,然后才避让一地的尸体,开始巡视起整个战场的局势来了。
这片区域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现在挤进来五百多的乞活军将士,就显得有些拥挤了,再加上地上整整一百多具的尸体,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几乎让人作呕。
“调集火铳队上来解决他们,不要再伤亡咱们自己的弟兄了。”陈达看着跃跃欲试的陆荣等几个校尉,心知活捉韩王的功劳,让他们各个争先,但是这种困兽犹斗,最是凶险,他做不出拿自家弟兄的性命,来换取功劳的事。
至于活着的韩王,和死去的韩王,对他来说,有什么区别吗未完待续。
………………………………
第260章 庸才和良才有区别吗?
“安东中护卫并数个守御千户所,万余精锐竟连区区数日都没挡住,就被贼人一举击溃,真是家国之大不幸也。”
马世龙拿着手头有限的战报,叹了口气,无语的望着东面,只是微微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此刻内心剧烈的挣扎。
“总兵,眼下咱们该如何是好”大难临头的紧张气氛,让洪承畴麾下的标营参将也是苦恼,毕竟朝廷一旦问罪,首当其冲的就是三边总督,而他身为督抚标营的参将,届时如何自处
马世龙摇了摇头,声音有几分消沉,“局势糜烂至斯,尽人事听天命吧。”
说实话,他已经对稳定局势不抱有任何希望了,无论是东面还是南面的贼寇,数量都在数万以上,就他带着不过三千人的督抚标营,根本就不足以平定任何一路,贸然投入战场,无非平白消耗朝廷最后的实力罢了。
“那咱们也不能什么也不做啊。”那参将有心想要混些功劳,在大难临头之际作为自保的资本,岂肯坐视风云变幻,就忍不住出口催促。
“糊涂,”马世龙哪里看不出他此刻心中的盘算,但是对这等人,他就是瞧不上,是非大局都瞧不出来,只为自己打算,正是这等尸位素餐,只求钻营之辈在朝中太多,故而才至于地方不靖,流贼四起啊。
可是眼下他手头无兵,只是名义上节制督抚标营,遂好言劝慰道,“贼军势众,而我兵少将寡,若一意孤行,则势必损兵折将,此刻一动不如一静,有我等三千兵马威胁贼军侧翼,叫他们不能放手去攻略城池,若敢全师而来。我等只管且战且走,拖住便行。”
只是这个战法,没有得到参将的认可,如此消极。朝廷问罪,肯定跑不掉了。
所以这参将态度坚决,甚至不惜搬出洪承畴来压制他,“总兵大人,总督严令。即刻东进,阻击贼军主力,若是咱们在这耽搁时日,必定坐视贼寇坐大,届时朝廷问罪,你我都要难做啊。”
话已露骨,说的通透,就是一心想要凭借督抚标营的三千人马建功立业,以求将来问罪的时候,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至于马世龙这样临时节制的总兵,他可不放在眼里,要是强来,他宁愿自己带人前去平定叛乱。
“诶,那便依你,”马世龙心中盘算一会,叹了口气,只能妥协了,他手头又没兵,洪承畴事先的军令。也是要求东进,他还能有别的法子吗
不过还是小心组织了一下语言,才慢悠悠的开口,“贼军四五万之众。又有骑军接应,不知将军欲往何处击贼”
既然不能劝阻,那便小心选择战场,避免将手头有限的兵马带入绝境吧。
见马世龙同意了自己的间接,那参将显然十分自得,不过想着他还是名义上的主帅。顿时先行赔了个不是,“末将一心为朝廷办公,方才言语多有得罪,还请总兵大人恕罪。”
“无妨,”马世龙面上带着笑容,轻轻揭过,只是对这参将,心中已经给他打上庸才的标签,“将军心中可曾有些计议不妨说出来,或许某也能与你一道参详参详。”
“末将的心思是这样的,贼军主力盘踞庆阳,平凉两府,”那参将指着地图上的大概轮廓,自信的说道,“安边处两地交界,但闻贼军无主力兵马把守,我欲以精骑突袭,先行切断守军之后路,然后一举拔之,引以为站脚之基。”
见马世龙不可置否,他的信心就更足了,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拿下安边所,无论东进西出,咱们都握有绝对把握,我意乘敌未稳,西出收复平虏,镇朔,然后拿下西安所,与甘肃镇连成一片,在北面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不知总兵以为如何”
“狗屁。”马世龙在心里哼哼了两句,可是面上却带着笑容,“不知将军有兵几个”
“精兵三千人马,”那参将有些糊涂,可是并不妨碍他自信的说道,要知道这三千督抚标营,可是杨鹤在时,从招抚的贼兵群里,好生挑选出来的精壮大汉,各个是勇武不凡,交到洪承畴手里之后,更是大力武装,此刻任谁看了,都得伸出一只大拇指,称呼一声精锐。
马世龙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没好气的提了一句,“东西百里之地,敌有数万之众,以骑兵之利,中间切断,我必首尾不能相连,再以精锐围困,将军如何自处”
参将摇了摇头,立即反驳了一句,“不怕,总督大人精兵就在北边,而我打通西安所,则与甘肃镇数万精兵连成一线,届时贼兵虽众,却也奈何不得我。”
“甘肃镇哪有兵马”马世龙几乎气的没跳脚喝骂,这到底是什么脑子,朝廷选派军将,竟然都是这等废物吗
直接胀红了脸,“若如此,三千精锐,一朝葬送,如将军一意孤行,我便修书一封,去信总督,叫将军独自领兵去吧。”
“总兵大人为何如此”那参将愣了一愣,语气也是不善,暗想敬你三分,无非是你先前左都督的身份,可是大家互不统属,安能如此欺辱,想着也是动怒了,可是又不敢发火,只能暗忍着。
“出去”马世龙眼见他毫无悔改之意,又想三千兵马,何其无辜,竟然叫这样一个庸才带着去死,可惜阻扰不住,只能发泄在他身上。
等着参将怒气冲冲的甩了帐子离开,马世龙跌坐在大帐虎椅上,闭目养神好一会,才舒缓过气来,“马伏波,进来”
“总兵大人,有何吩咐”马伏波乃是他的帐下亲卫,虽然是叔侄关系,但是军中规矩森严,自然该规避的还是要注意的。
马世龙瞧着自家人,总算语气缓解下来,“磨墨”
然后就着墨水,在桌上快速书写起来,看的马伏波在一边皱着眉头不语,将帅想合,三军用命,将帅离心,三军崩兮啊
“立即命人,快马加鞭送到宁夏镇洪总督处,要快”马世龙眼见自己阻挡不住这参将的行为,就只能依靠洪承畴的手来制止了,可是他心里也没底,毕竟这参将乃是洪承畴的亲信啊。
马伏波将这书信吹干,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正要出去,却见一将奔走闯入,直接跪在地上,瞧他满脸是血,顿时一惊。
“马总兵,完了啊”那将一进屋,便扑倒在地,大声嚎哭起来。
马世龙瞧着跟随进来的亲兵,凝视这将,大声喝问道,“何事如此无礼”
又见那参将也一同进来,就是不喜,心中盘算着该如何拖延时日时,就听到那来将哭诉的声音,“总兵大人,快快发兵搭救啊,韩王殿下,韩王殿下被贼人捉住了啊”
“什么”马世龙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几乎站立不住,重重的跌坐在椅子上,浑身仿佛被抽空了,整个人再也提不起一点精气神来。
实在是这个消息太刺激人的大脑了,亘古未闻的祸事啊,皇明二百多载,除开土木堡那等羞于外人提及的丑事,其余任何一事都比不上这个了,堂堂朝廷治下,一任王爵被贼军抓获,这天大的丑闻,一旦朝廷知晓。
自总督以下文武百官,都要问罪
一瞬间,马世龙竟然有辞官称病归去的念头,别说他心有报国的雄心,但是这副小肩膀,也扛不住这样的事啊。
剧烈的刺激之下,让他几乎站立不住,竟然直接挥手呵斥道,“何等奸细,竟然敢诓骗于我,来人啊,打将出去。”
只是大伙都被这个消息震得晕晕乎乎的,没人敢动。
马伏波此刻也是神魂移位的,但是骤然听令,心里一琢磨就立即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将此人拖出去。”
眼见没人动手,更是亲自上来拖拽,他是算的上看明白了,族叔这是要洗刷自己的责任啊,韩王被贼人捉住,这可是天大的罪责,一旦马世龙确认这个消息,那就势必要孤军深入,拼死救援,不然朝廷绝不会放过一个坐视不理的左都督。
哪怕他地位再高,也难逃一死,而以三千兵马南下,一头撞入贼军群里,恐怕也是难逃一死,就算运气逆天,侥幸未死,难道贼军不会以韩王的性命威逼吗届时,还是个死字。
不如一开始就否认这个消息,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别说马世龙还有层致仕的左都督职务顶着,就算真议论问罪了,马世龙大可推脱,我可是临时差遣,被拉了壮丁的,何事
“大人,我说的可是~呜~呜~”那将还要继续说着,却被马伏波眼疾手快,直接不管不顾的狠狠抽打了一下,然后就着身上的衣裳,直接堵住。
那看门的亲兵,这才反应过来,纷纷上来拉扯着这将,就往营外拖拽,那参将在门口看的真切,可是也不敢上来过问,如果是假的,马世龙处置就没有任何问题。
那要如果是真的,他得蠢成啥样,才会去戳破这个马蜂窝啊未完待续。
………………………………
第261章 军户兵还有战斗力吗?
“洪承畴!哼,也就是个笑话。 ‘”
李璟拿着手头的战报,用尽全力的挥了挥,大明一位王爵在自己手里,这陕西地界,还有能活下去的官员?
洪承畴,见他的鬼去吧,同为历史上杨鹤之子杨嗣昌,贵为当朝辅,领数省剿匪总理,结果被贺人龙和左良玉联手坑了一局,放走了张献忠,屠了襄阳,杀了一位王爵,结果呢,还不是乖乖的气急而亡?
洪承畴虽猛,但却只是个历史了,他现在手头有一位韩王,西安城里还住着一位秦王,兰州城里有位肃王,宁夏镇里有位庆王,加上平凉府现在活捉的这位韩王朱亶塉,想着若是手头有三位王爵,一朝将他们屠尽,那是否能够逼死洪承畴呢?
不过手头的韩王朱亶塉,毕竟还是养着为妙,等破了西安府,再行一道屠杀来的好。
“主公,洪承畴此人,不可小视啊。”点灯子赵胜,眼下已经彻底被李璟乞活军的威势收服了,开始一心一意的为李璟办差起来,此刻闻言,却是不赞同的摇头道。
李璟扫了他一眼,“你不知其中内情也。”
赵胜原本正待劝解一句,暗想洪承畴此人,身为陕西参政时,就能够带兵杀贼,等任归绥巡抚,更是创下了诺大的名头,出了名的反复无常和对贼寇心狠手辣,听闻此言,顿时惊讶,“主公,请恕末将嘴拙。”
李璟就笑了笑,“大明宗律,守土之责,丧师之辱,皆比不得封地王爵被俘,若是韩王被俘的消息,传递到京城,恐怕那位龙椅上端坐的天子,非得拔了洪某人的皮不可,届时都无需你我去动手了。”
“啊?”赵胜哪里想过这等借刀杀人计。‘顿时拜服,可是过会又疑问道,“主公,那为何不赶紧下手。逼死了洪承畴,陕西三边去,不是更加容易攻打么?”
“此一时彼一时也。”李璟不可置否的提了句,“眼下,关外的蒙古鞑子。日夜攻打长城甚急,拖住了陕西三边的主力精锐,让他们无力南调对付咱们,趁着这段时间,咱们先在平凉和庆阳府站稳脚跟,动民众均分田产,然后再派一支偏师南下,进攻西安和汉中府。”
“只等这两地拿下,便可放出消息,逼迫朝廷裁定洪承畴自尽。届时三边动荡,咱们再趁机北上,歼灭朝廷最后一支可战之军,坐拥秦晋之地,俯视中原!”李璟说完这句,重重的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再细看战报几眼。
似乎下定了决心,才让一个书吏上来记录,“第五营营正陈达。素有战功,今更俘伪明朝廷王爵,传我将令,擢升步军第六旅旅率一职。令在平凉府招募兵马,定员五千之数,可期完备。”
“是!”那书吏快的记载之后,然后捧着上来给李璟过目,等用了印才退下。
只是看的一边的赵胜颇为眼热,可惜他投靠的时日尚短。再加上贼寇的身份让他一时难以融入乞活军的氛围,只是暂时在李瑁的麾下当个参议,看的人人争先立功,他也想分润一二啊。
可能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加上这些日子李瑁对他的看重,李璟就思考一会,然后才道,“赵胜何在?”
他一个激灵,看着李璟的眼神,顿时出来拜倒,“赵胜在!”
“你也跟随我不少时日,如今,乞活军各营出缺,我便派你做个代理营正,号第十六步营营正,归属陈达麾下,务必用心办差,不得有误!”
“谢主公隆恩,末将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胜顿时欣喜若狂,这可是实打实的一个营头啊!
李璟郑重的嘱咐一句,“好了,拿此将令,往平凉府汇合陈达去吧,小心嘱咐他,防备北边随时可能南下的三边精锐,好生守着平凉,等我大军攻取了西安,再回师剿灭三边明军。‘”
“末将转告陈旅率,叫全军用命,万死不辞!”赵胜大声吼着,然后拜倒离去。
“帝王之资已成也!”李璟瞧着他出去的步伐,莫名的心中欣喜一阵,然后才转过身来,又给牵制榆林的郭胜下了一道命令,命他部全权防备河曲,永宁,岢岚三州,临时招募乡壮,凑足一万零五百人马。
这些,便是日后扩旅为镇的积累,大军展到今日,旅已经不能作为各军的最高编制了,下一步再着手建立一镇两旅的编制了,五千人一个旅,一万零五百人一个镇,第一到第五旅,只需要稍微补充一些,便能快扩充起来了。
“报~~”一个传令兵拖着长长的尾音,奔走入帐,单膝跪地急促的说道,“报主公,谭将军领本部兵马,前日攻占yan安,破官军两千,俘贼人万余,但手头兵力不足以看押如此之多的俘虏,请报主公,派遣一员大将统兵增援。”
“哦?”李璟一直忙活着其他事,对这些却没怎么放在心上,可是现在一盘算,顿时吓了一大跳,手里官军的俘虏加起来得两三万之众,贼军更是有五六万,这可是好大的一群了,若是再无安置,就要牵制手头有限的兵力了。
“你先暂且下去安歇,”李璟挥手让他退下,然后再叫唤一个亲卫进来,“传令张二麻,宁佑来见。”
“主公。”
“主公。”
亲卫旅和教导旅,一直跟随着李璟进兵,到庆阳府时,两军也捉了不少俘虏,宁佑和张二麻也是忙的不行。
“亲卫旅现在有多少人马在册?”由于亲卫旅留下一个营看守着淳县大本营,跟进到陕西的途中,又有一个一个营被分散驻守在各个县城里,到了庆阳府之后,也有分散,如今李璟都闹不清身边有多少人马了。
张二麻张口便来,“回禀主公,亲卫旅现今还有不满编的第四和第五两个营头在身边,另外第一营也未调拨离开,足足还有三千五百人马。”
“第一营不能轻易调动,务必作为全军的依仗。”李璟稍微合计一下,觉得手头还是得留下一支精锐,作为防备北面的最后手段,然后才道,“你即日率第四第五营南下,走三水在西安城下与谭武大军汇合。”
“是!”张二麻早就有心独领一部兵马征战,陕西地界上到处是功劳任他取用,此刻听闻,顿时有几分意动了。
等安排妥当了他,李璟才扭头对宁佑道,“教导旅本就兵少,入陕更只是偏师,你如今手头一千多人马,即刻北进,占据安边等地,招募流民,先行组建几个**都,我再分化俘虏之后,再给你安排增援。”
宁佑埋头想了一会,才慢慢的开口,“得主公看重,即便教导旅拼光了,也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