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末年-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说只等李璟回了营地,也没与旁人商议,自个单独呆在大帐里久久思索一阵,到叫他彻底想明清楚了,不管朝廷是否答应自家的条件继续招抚,还是自家决意一条道走到底,这些日子,也不该全部浪费在阳曲这里才是啊。

    自家的优势,便是能够快速发动底层的农民,给他们一条活路。然后不断壮大实力,按照这个方法,一直走到如今,自家已经坐拥数十县。麾下兵马数万,便能让朝廷畏惧的三番五次的寻求招抚,那若是他日席卷全省,号军马数十万,那便是朝廷。也得无奈的瞧自家眼色行事了。

    如此,愈发想的通透,忍不住起身在营帐里来回渡步,过了半响,更是直接开口叫人,传来各部将领副参将以上前来议事,只将整个中军大帐,挤得是水泄不通。

    底下如今两个旅又亲兵营与第六营兵马,不提副将,光参将都有八个。再加上原属四个守备营的署领参将,十余人挤在帐中,一双双眼睛,都紧盯着他,叫李璟好不得意。

    “今日叫大伙来,是有一事要宣布。”李璟只等众人到齐,一个个瞧了过去,以示亲近,等扫视一周完毕,这才开了口继续道。“我这些日子,一直在与朝廷商谈招安一事,不想今日到叫出了个结果,不知尔等想听不想听?”

    只这一句。顿时底下就如同翻滚的油锅里丢入一记石子,顿时沸腾开来,只不过这些个将领,大多都是李璟亲手从白丁提拔起来的,各个都是亲信,加上李璟起兵时神佛的形象深入人心。

    更加上起兵后他亲自指挥作战和大局战略。从未出错,已经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便是李璟所做,必定有其深意,大伙是从不怀疑李璟会出卖大家。

    但骤然听闻之下,难免惊慌一阵,其中一个将领更是直言开口,“主公,咱们若是求了招安,恐怕朝廷日后难免清算啊。”

    李璟定眼一瞧,乃是赵默笙第二旅麾下第十二营参将许同光,乃是赵默笙旗下第一猛将,自五台起兵加入,端的有勇有谋,一路厮杀下来,他手中沾染的大户和官军的血不计其数。

    如果一旦招安成功,他这等人,昔日越是杀的狠,就越是想要一条道走到黑,压根不寄希望于招安,加上李璟一向表露出来超人一等的志向,他怎能不心动?

    叫他怎能不憧憬有朝一日能够改朝换代,自己混个从龙之臣,从此封侯拜相,不过眼下李璟所言,居然叫祈求招安,顿时叫他不能接受,他可不是寻常的苦哈哈。

    不仅有幸识字通晓道理,而且读过诗书,水浒大传,亦瞧过,里头梁山诸位好汉的下场,不就是招安之后都叫赵宋朝廷给祸害了吗?如今大明朝廷手段如何,他可不想拿自家的性命去试试深浅。

    如此,只能面带希冀的劝慰,满心只求李璟收回成命,实在是不能理解他为何要受招安,忍不住高声说道,“主公,咱们如今兵强马壮,三军用命,如何鸟那狗朝廷啊?若是主公一心求招安,请恕先让我死在前头。”

    “许兄弟何出此言?”李璟眼见众位将领都是心有戚戚,仿佛身同感受,顿时觉得要遭,赶紧开口解释,“我此举并非马放南山,刀兵入库,实乃权宜之计也。”

    又见众位兄弟默不作声,似乎都没听懂,遂逐一解释道,“你们可能不知,朝廷虽然在山西没甚兵马可以调动了,但是本朝素有九边,山西镇不过其一也,据我说知,宣府大同一线,就有朝廷兵马数十万。

    西边的三边军镇,也有不下此数的大军,若是一意与朝廷作对,彻底惹怒了朝廷,只怕届时咬牙叫各路官军汇聚,凑出大军前来征讨,咱们决计不是对手,只能平白丢了性命罢了。”

    这样说,到叫几个懂些事理的明白过来,纷纷低头沉吟,与身边将领交换着看法,但无人肯出来先开口,李璟只得又道,“我求招安,并非真心,实乃争取时日而已。

    朝廷各路兵马虽众,但其中不能上阵的军户便占去七八成,能出城野战的,不过两三万兵马而已,但即便如此,咱们也不能战而胜之,你们要知,朝廷占据全国,地大物博,有江南米粮长远运送支持,可以五年,十年的打下去。

    但咱们呢,不过初占州县城池十余罢了,民不过百万。军不过两三万,且皆是放下锄头匆忙上阵的农民,此番与阳曲城里尤家军作战,你们也瞧见了。其部不过六七百人,便在我数万军中横行无忌,若是更为精锐的关宁骑兵前来,咱们需要多少人马才能抵挡?”

    这一席话,可叫下边将领都困惑住了。若叫李璟这个说法,岂不是只有招抚一条活路可走了?要知道朝廷按照这个数字算下来,怎么着也得有个精兵三四万。

    而自家兵马撑死了,也就这个数字,一旦朝廷怒而兴全师而来,如何抵抗?要知道前边只有七百人的官军精锐,自家都得用万人去攻,还不能取胜,那要是来了七千人马呢?那岂不是自家只有败亡一条路了?

    于是,每一个听闻的将领。都沉默下来,再也不作声了,连赵默笙与郑仁宝都是面带担忧,不住的瞧着李璟,有心想要开口,却不知该如何说起。

    李璟眼见大伙都被吓住,顿时知道自家言语奏效了,但光吓唬住自家人,算不得什么本事,自家前世作为连队指导员。口才是没的说的,叫这帮人往东走,就绝不能让他们往西去,于是继续说道。“不过诸位弟兄也无须担心。

    朝廷的对手,并非只有我们一部而已,九边的官军,也不能全部调到山西来打咱们,眼下,东边的鞑子挥师数万。围攻辽东的大凌河,朝廷蓟辽边镇精锐,都叫拖在辽东,我看啊,朝廷恐怕还不是建州鞑子的对手,恐怕迟早落败。

    而咱们临近宣府大同的边镇,其麾下兵马,大多都是些临时凑数的,哪怕真有些精锐,也叫抵挡蒙古鞑子的入侵,根本不能轻易南调,山西镇兵马就更别提了,眼下都叫咱们打的不成建制,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

    唯今只怕西边陕西三边的官军过来打咱们,不过他们自家驻守之地也闹的厉害,好些军队都是长年累月没发饷了,根本无心作战,所以,咱们眼下,就是争取些时日,操练精兵,便能自保有余了。”

    等细细听完李璟所说的一切,众人中聪明的,脑海中有个大致印象,反而觉得前途一片光明,若是朝廷束手束脚和自家开战,每次都是一部而来,胜上个两三场,岂不是山西任由自家纵横了?

    如此,许同光率先反应过来,更是眼冒精光,出身兴奋的道,“主公,若是如此,咱们更当即刻挥兵,先行打垮山西镇的官军,以图大事啊!”

    李璟闻言,却摇了摇头,心想毕竟还是时代眼光局限,不能通盘考虑全局,不过眼下自家麾下将领,能做到这点,也算人杰了,故而有心栽培,于是耐心的出口道,“这世上的事,没有这般简单的。

    你们瞧我先前,一直强令各部不得全力进攻阳曲,就是怕打破了省府,叫朝廷丢了颜面,震怒之下再也不肯让步,要知道朝廷统治天下,全看这人心民心,不然即便有百万精兵,也得早晚丢了江山。

    而咱们一旦攻破了阳曲,无异于自绝于朝廷,从此再无妥协的可能,即便朝廷再缺兵马,也要从各地咬着牙派兵前来围剿,届时就是个鱼死网破的时局,咱们志向远大,何必做此自掘坟墓之事呢?!”

    又有那将领仿佛懂了,面带期盼的开口,“主公的意思是,给朝廷留下几分颜面,叫有个反转的余地,也好在朝廷无力对付咱们的时候,趁机发展一会,肆意招募青壮,编练成军,坐等时机成熟,再行讨伐朝廷?!”

    “对。”李璟终于见人想通了,顿时兴奋,重重的接口道,“正是这样,咱们现在求招抚,就是要趁机壮大,等到实力够了,再行一举推翻朝廷,建立新朝,咱们弟兄,各个封侯拜相,共享荣华富贵,恩泽子孙!”

    这段话成功的激起每个人心中隐藏的**,此时是各个带着渴望的眼神,紧紧的盯着他,他这才趁热打铁的说道,“但咱们眼下的实力,并不足以推翻整个朝廷,贸然行事,只有失败一途。

    故而要趁机休整,等东边的建州鞑子,西边的蒙古鞑子和秦晋之地的流贼,去不断消耗朝廷的实力,此消彼长,终有一日,叫咱们的实力超过朝廷,则大事可期也!”

    这番话,通俗易通,几乎在场每一个人都听懂了,说白了,就是趁着眼下朝廷没能力剿灭自家的时候,趁机寻求招安,借机稳定下来,壮大实力,等到哪天羽翼丰满,便再给朝廷狠狠的一击。

    最终实现推翻朝廷的目的,想想便是激动啊,若真有那么一天,那么眼下受点委屈也算值当,主公真是有勇有谋在,不仅精于战阵,还能有如此远大的眼光,跟着他,准能飞黄腾达。

    于是一个个仿佛瞧见神人一般的目光瞧见李璟,是内心拜服,再也无人胆敢质疑李璟!

    又有赵默笙寻了空档出来,高声赞叹道,“主公,只管干吧,咱们必定以性命辅佐,叫迟早有一日推翻这狗日的朝廷,叫主公也登临大宝,咱们也混个开国功臣做做,也叫青史留名啊!”

    他一直是明白李璟的,心知他胸中有大抱负,可没曾想,居然是推翻朝廷,自家做皇帝的理想啊,只是到了如今,李璟的理想越大,他就越是开心兴奋,反正都走到这个地步了,想要中途放弃,可没那么简单了。

    “就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就该主公上去做皇帝,叫普天下的农民也有个盼头。”见赵默笙领头开了口,余下的将领更是一个个不敢怠慢,纷纷开始鼓噪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夸的李璟简直世间少有。

    “如此甚好。”李璟却没被眼下这些鼓动的言语冲晕了头脑,他虽高声叫好,但心底永远知道一个事实,那便是军权!

    要是手里没有一支死忠于自家的精锐大军,想要推翻朝廷,保全自身,谈何容易。

    不过眼下,见军心可用,遂趁热打铁道,“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招抚,还是直接推翻朝廷,都需更多的人手,眼下,阳曲不可久围,我欲以主力监视阳曲,其余各部,分散到外围,四处发动民众,壮大实力,尔等以为如何?!”(未完待续。)

    ps:马上就要过年了。

    大家过年好啊!

    。。。
………………………………

第176章 众将商议,请曹文诏

    p:祝大家新春快乐,新年第一章,求订阅,嘻嘻~~

    “报~~~禀告总督大人,榆次县急报,今日贼兵打赵字旗号,其众不下万人,正沿北而南霍乱乡里,屠戮乡绅,榆次知县请总督速速发兵平贼啊。》し【鳳/凰/ 更新快请搜索】”

    平阳府临汾宣大总督临时驻地内,张宗衡苦恼的听闻着堂下一个报信的夜不收,听他紧迫的声音,却丝毫不为所动,实在是今日仿佛叫撞了邪,居然叫一府十来个县同时往临汾报信,都说辖区闹了匪患,这里数千,那里千余,实在叫他头大分辨不出真伪来。

    原本瞧着日头即将落下,暗想今日得亏坚持下来,等会去再慢慢计议,不想最后来的这个,反而一口气说万人贼寇霍乱州县,实在叫张宗衡彻底无语了,光统计下今日贼寇的数量,就不下数万之众,况且都在北面祸乱,不是乱贼李璟麾下是谁?

    不过打赵字旗的,倒叫张宗衡瞬间反应过来,莫不是贼军中最是顽固赵默笙一部?要知道李璟这部贼兵,与往日其他贼军都不相同,他们各个都以真实姓名示人,丝毫不顾忌朝廷的反应,真是气煞个人,别的贼人好歹也混个名号作为遮掩啊。

    这部乞活军倒好,不仅立了军头,还各个生怕朝廷不知晓领头造反的是谁,若不是这些叫出姓名来的贼寇要么祖籍在其起兵之处,要么便在晋南流寇肆虐之所,都是朝廷一时无法触及之地,恐怕张宗衡眼下连将他们祖坟刨了的心思都有了。

    原本山西就够乱的了,全仗着太原府的税赋勉强支撑着晋兵与流贼作战,眼下李璟差不多叫太原府祸害了个遍,东起代州,北到保德,西至永宁,南达平定,手中还攥着山西首府阳曲。端的是整个太原府都叫其占住了,哪里有一丝一毫的粮饷能接济啊?

    “大人,这样下去,恐怕不是个办法。若叫贼人彻底占住太原府,往后宣大的兵马粮饷过不来,南面又有贼寇数十万众,若是李贼不肯招安,一旦南北对进。与流贼夹击我大军,则必定叫首尾难顾,恐有全军覆没之危啊!”

    叫一路败退到此的神木参将艾万年,是一心想要报仇,要知道在阳曲一战中,他的本部一千五百兵马,几乎丢的个干干净净,事后清点,只逃出来骑兵一百七八十人,步军逃出来也不足一百人。其余全部叫李璟杀死或者俘虏。

    他本人更是被朝廷斥责,叫连降三级留原任暂且听用,但好在朝廷计议正乃用人之际,仍叫他司职本位,又有张宗衡咬着牙拨给银两二千,许他在平阳府重新募军,总算凑足步军千人,不过这批人马,哪里还是先前那批精锐,恐怕连上个阵都勉强。

    再者。他的本部亲信家丁,在阳曲一战中,几乎叫丢在干净,麾下又战死都司两员。守备姚进仁也不知下落,许是被贼兵俘去,这样,他如何不深恨李璟,自打出兵平乱至今,也有两三年的工夫。从未遭此败绩,这一败,算是彻底葬送了前程。

    他可再也没有足额的钱粮去养活一支精锐的马队了,往后与贼人作战,以何为屏障啊!

    “我也素知如此,可如今哪有兵马抽调北上啊?!”张宗衡闻言,几乎想要不再理睬,这般话语,他这些日子耳边听了不下数百次,可从哪变出兵马来呢?眼下山西镇哪里还有能够与李璟数万兵马作战的精兵?

    就提山西总兵尤世禄麾下的精锐家丁,如今都陷入在阳曲城中,苦苦支撑着省城不破,就算万幸,而宁武总兵孙显祖,更是连败于南面贼人,所部两千五百精兵,丢的只剩下不足千人了,而且这部新败之军,闻贼讯则十余里外自行溃败,更别提上阵作战了。

    其余张应昌,李卑,猛如虎等,各个麾下兵将不足千人,前番救援阳曲,均被各个击败,只能退守汾州,平阳,而再也不敢继续北进,如此一来,自家统辖的各部兵马,均不能再战,而求援于山西巡抚许鼎臣,可惜此刻,宣大山西督抚素来的矛盾便暴露出来。

    按说张宗衡乃宣大总督,直接管辖山西镇,而山西镇总兵尤世禄却原任保定总兵,得保定总督推荐,调任山西,初来乍到,也只能依附张宗衡作战,而许鼎臣则不然,他自光禄寺少卿外放,在山西虽也无根基,但好在以文制武,前番又在保德州亲自指挥镇压流贼,颇有几分威信,总算立足下来。

    而其在朝中,多有同科同年帮衬,一时也不惧怕张宗衡的权威,而其到任之后,更是得朝廷明文规定,其领兵协守山西晋中等地的剿匪一事,与张宗衡几乎并无统属,再加上山西总兵尤世禄在张宗衡麾下。

    他底下只有个宁武总兵官孙显祖带兵,况且失利于阵,屡遭弹劾,已有去官罢职戍边之危,他哪里还能抽调多余的兵马增援张总督啊,反而因为其管辖之地多有匪患,反而一直朝自家要兵。

    即便是有些空闲,他也不会放任自家防区流贼肆虐,而以兵马来西援张宗衡,胜了无他一丝功劳,败则平白丢失自家兵马,一旦问责,反而有错,这样赔本的买卖谁会干,索性以孙显祖新败为借口搪塞过去,自去举荐马士麟为新任宁武总兵官不提。

    所以眼下绝了山西地界的官军,张宗衡实在无奈,他虽已知艾万年所提兵马出处,必定是正在平阳府石楼县围剿贼兵点灯子的那部官军,不过曹文诏乃是临兆总兵官,压根就不归自家统辖,况且其官职还有山,陕剿援总兵官的加衔,是来去自如,全凭自行判断。

    自家也没法强令他来替阳曲解围啊,遂先开口道,“艾参将若能请动曹总兵麾下精兵,则平定流贼,易如反掌。”

    提起曹文诏,张宗衡倒是有着深刻的印象,自家从巡抚擢升总督,正是河曲保德州之战,那日陕西兵马渡过黄河,与原任山西总兵王国梁击贼于保德,大败之。

    这场败绩,可是震怒朝廷,直叫宣大总督并山西巡抚,山西总兵官都叫下狱问罪,自家与许鼎臣,尤世禄,均是此战之后方才提拔起来的,而贼军势大,他们当日赴任之后,均赶赴保德,可惜战之不能胜,全依仗陕西曹文诏与张全昌两位三边军镇的统兵大将,率兵平定叛乱,这才有了如今稳固的地位。

    曹文诏部的战力,实在叫张宗衡叹为观止,暗想,不愧是关宁辽东铁骑出身,端的是精锐不凡,世间少有啊。

    又想,艾万年久在陕西地界,就多次跟随曹文诏部作战,几乎逢战必胜,也许有些交情,倒也不是不能试上一试,果然,艾万年一心就想击败李璟,以报自家心头之恨,此刻闻言,更是直接出列,“我与曹总兵素来交好,此去书信一封,通晓军国大事,必定叫总兵官星夜而来。

    我观军中仍有余部,届时以大兵跟随,以壮声势,径直北上,趁贼兵分兵各路,只管去解阳曲之危,直扑贼军本队便是,只叫拿住贼首,则敌必然溃散,总督再以俘虏之贼,广挑精壮,重新编练成军,如此又得强军一部,晋北之地,则片刻可定。”

    不得不说,艾万年真乃将才,领兵打仗不说,这眼光也是独一份的看的长远,只一席话,顿时说的张宗衡顿时兴奋起来,想想若是曹文诏击败贼兵主力,则山西态势一朝改变,届时无论如何,自家位置总归保住,故而有心一试!

    直言开口道,“便依将军所言,此刻去信请来曹总兵挽救晋北局势,本督自当亲出十里迎接总兵大驾。”

    为了自家的地位,他是什么脸面都不顾了,以堂堂三镇总督的名号,居然叫说出这番话来,屈尊去求一任总兵不提,竟然还说出出城十里迎接,简直是开国以来,闻所未闻啊。

    不过,眼下各位军将,都深深懂得,凭借自家的实力,是不足以平定山西的,若想要保全自家的地位与富贵,则势必请来曹文诏,眼下只有他能挽救局势了。

    但也有瞧不上曹文诏的,毕竟同为武将,谁人不想挣个第一?眼见各路将领如此推崇一人,左良玉就是不爽,他也本关宁辽东铁骑出身,麾下三百家丁,端的精锐,此番虽未北上,但在南边,镇压流贼,若是拼尽实力一战,谁人是他对手?

    故而对李璟也是藐视,想着若是自家北上,一定能建不世之奇功,挽救山西于水火,可惜自家兵马,只不过两千余人,而贼兵不下数十万,直叫他一人去打,恐怕胜了,也是惨胜,在这乱世,手头无兵,说话都没个卵人听,他可算瞧明白了,只在原座上一眼不发。

    只是冷眼瞧着各自兴奋的军将,心底道,“哼哼,这部流贼人数众多,若是北上交战,指不定损失多少,若是像艾万年这般的,丢了心腹家丁,从此窝囊废一个,苦哈哈的任谁也能欺负他一把,迟早叫朝廷砍了脑袋祭旗,哪有自家轻松自在?!”……(未完待续。)
………………………………

第177章 军歌嘹亮,夜袭大营(新年快乐)

    ps:新春快乐。本文由 。。 首发

    旭日初升,光明重返人间,照射世间万物,显得是生机勃勃,在这朝晖的时光里,本该是各地农民起身出门下地的时间,可是在这阳曲县里,却显得萧条无比。

    自古城池修建的地方,除非作为专门的要塞关隘,否则必定是地处平原,依托河流而建,故而越是接近城池的农田就越是肥沃,但眼下,阳曲城中,竟无一人胆敢出城劳作,任由田土荒废而置之不理。

    今日已经是城外贼军围城的第二十日了,而朝廷的援军则丝毫没有动静,再者贼军将城池牢牢围住,城中本就兵少,自然不能畅通联系外地,对城外的情况,几乎是两眼一摸黑,全然不知晓。

    “诶,贼军愈发的猖狂了,眼下竟然叫在清晨嘶吼不断,又能搭锅造饭,显然足见其士气高涨,粮草充足啊。”尤人龙难得今日上了城墙,瞧见乞活军大帐里开始集结唱响嘹亮军歌的兵丁,又有那骑军例行公事的往来奔驰训练,顿时心情烦闷。

    只冲着身边一个守备官王克凡说着,又侧耳去倾听下边整齐嘹亮的歌声,似乎有几分疑惑的说道,“这贼兵之中,必有高人啊,我听闻此曲,虽叫粗鄙不堪,往常只有妓子才肯翻唱,但其通俗而易懂,最是能够打动这群没见识的农民啊。”

    王克凡陪着笑脸,此刻听闻耳边传来的。“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心中也是诧异。自古军中,适合普通军士所唱又能这样肤浅易懂的军歌,就没几首,这贼人,真是厉害啊。

    “将军,这部贼军。与咱们往日打的。颇有几分不一样啊!”王克凡自问与尤世禄南征北战,纵横沙场,却从未见过这样一支军队,明明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有些火器战马,但毕竟大多都是普通农民出身,为何别的地方,都叫流贼,稍微上阵。遇到官军就是个崩溃的下场。

    而这次自家接近七八百精锐家丁,居然不能彻底打垮这支贼人,实在叫他难以接受,往日不说七八百骑军精锐。就是自家单独领军,有个二百来人,就敢朝着数千流贼发起进攻,并且无一例外,全部大获全胜,只有这部贼军,竟然还能反复拉锯作战。真叫他不能理解。

    眼下这股贼军不仅围城半月,而且其中熟悉的旗帜,先后叫调走了,补充的是一批批不知哪里寻来的民夫,瞧着到是还有七八千人马,可实在是太小瞧人了,这部贼军,竟然将阳曲视作新兵训练场所?胆敢肆意戏弄自家不成?

    可这个念想,也叫瞬间打破,尤人龙并非浪得虚名之辈,身为虎将山西总兵尤世禄的儿子,他算得上是将门世家,自小精通武事,自然不会放弃这等难得的时机,只说了句,“贼军主力已走,今夜便叫搬空南门堵塞,出城去劫营便是。”

    如此,夜间三分,取民壮疏通南门,亲自点了四百精锐骑兵,半夜偷袭贼军大营,可李璟哪里是个好相与的,虽然他一直派遣身边的主力精锐,开始陆续南下攻伐各县,又临时征召民夫,分发田土,叫各地选派精壮成年男子服役,如此每日三五百人速度开始轮换阳曲大军主力。

    进来补充的,几乎都是些没见过血的新兵,有些甚至连一天的训练都没经过,但李璟自然有后世学来的防备妙招,虽然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官军毕竟精锐些,若是偷袭,恐怕自家还一时难以抵抗。

    故而在营帐周围大兴土木,仗着自家兵精粮足,硬是里里外外挖了十几道壕沟,这些农民上阵作战是不中用,但是叫他们修筑防线,加上有足够的钱粮保障,各个是干的热火朝天,光是四个大营就是足足挖了三条围营丈许长的土坑,里头多设铁钉竹矛尖头。

    只在关键路口开了条路以供进出,反正城里也没多少兵马可供来战,也不怕趁出营时遭到偷袭,再者每条道路之后,多设土墙土堆,占据制高点,一旦有人马偷袭,则只需以小股兵力占据左右高墙,以弓弩火器射之,就能将来袭兵马打退。

    所以,尤人龙亲自率领的这支所谓劫营精锐,压根就没法靠近南面大营主帐,他们刚刚出城,就叫斥候发现,及时通知了身后的大营戒备。

    那一支叫李璟当做后世战略值班部队操练的亲卫营,即刻人人披甲出战,又叫营里熄灭了火把,叫官军分不清方位,而驻扎在土墙附近的兵丁,即刻在各自排正,什长的率领下,坚守原地,军法队四处戒备,胆敢有趁机在营中嘶吼乱奔着,即刻施行军法,一阵紧急的弹压之后,总算稳住了大营。

    李璟得了消息出营来,听着不明方位数量的骑兵冲营,只是冷笑一声,沉声吩咐左右各营严守本营,不得随意出兵,又带亲卫上了土墙,依着自家夜里的视力,顿时发觉了来袭的官军马队,可惜他们本就是夜袭,没进入营帐之后,根本不敢点火,于是只能抹黑前进。

    可这时代的人,夜盲症严重,本来就是依仗李璟大营的火光引路,此刻却骤然黑下来一片,各个就是心中狂震,一时不知所措,可偷袭的部队,又是严谨开口,只能一路跟随着主将前进,尤人龙此刻早就是进退维谷,眼见李璟所部戒备森严,早有准备,但为防伤了士气。

    只能强令冲击一阵,顿时陷入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壕沟大坑之中,叫摔的个人仰马翻,前部七八骑连人带马,全部陷入坑中,叫传出一阵阵惨叫声,又被四面暴起的怒喝吓了一阵,只在四面八方射击而来的火器弓弩打击下,军心士气顿时大跌,慌乱中勉强集阵,但分不清道路,尤人龙气的是火冒三丈,可惜无法,只能吹号撤退。

    可惜他终究不甘心,要知道偷袭其主阵不成,可还有其他法子,便是沿途袭击其他增援过来的援军,只叫打败一路,驱赶他们逃归大营,再顺势冲杀也能破营,可惜往来城池转了一周,见各部贼军大营都熄灭了灯火,隐约见土墙之上似乎有弓弩手戒备,顿时再也没了法子。

    只能一路败退到南门,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回了城池,也就是李璟麾下,没多少精锐,再者夜战不行,不然就不会叫他只丢下二十来骑,就安然撤回城里了……(未完待续。)
………………………………

第178章 山西现状,束手无策

    “还是决意招抚吧。壹看书・1?k?an?s?h?u?・c?c?”

    还是那处衙门,还是那些个军将聚集,依旧是那一筹莫展的凄苦脸色,惶恐而又低沉的气氛,笼罩在宣大总督府中每一个人的心头,叫他们久久不能平复自家的心情。

    张宗衡眼下也是无法了,陕西三边总督前日传召,言宁镇招抚流贼神一魁复叛,声势浩大,曰五六万敢死之士,秦地之军莫不敢敌,故而急军令召曹文诏星夜率领大军出晋回秦,镇压叛军,曹文诏本临兆总兵官,自当听从三边总督节制,故而星夜回师。

    但他这一走,原本纠集起来的各路兵马,这下顿时抓瞎,他们本企图以大军直逼阳曲城下,与贼军主力决战,所依仗的无非是曹文诏麾下精锐的两千马队,他一撤,其余各部均不敢继续前进,谁人也不能平白送死不是?!

    张宗衡眼见各部将领几乎同时请求停止进军,心知曹文诏一走,哪怕自家严令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