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大忽悠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卖组织,就找一个很远很远的山窝窝,把她嫁给那里最丑最矮,最穷最挫的老头!因为之前的高低贵贱言论,使得刚刚对刘汉少产生一丝感激之情的翠女又差点被吓尿了。

    走在皇宫门前,刘姠忽然转身,对刘汉少柔声地说:“大弟,你说的对。”

    刘汉少很欣慰。

    刘汉少很有成就感。

    刘汉少满足地呵呵傻笑。

    …………

    月明如镜,繁星点点,六月头的天,白日里已经有了开启烧烤模式的节奏,也只有这个时候,凉风习习,引人欲睡,要不是马车“吱扭”的厉害,刘汉少早呼呼上了。

    送完刘姠回来,刚转过一个街角,就看见有一匹马旁若无人,一溜小跑地蹿过去。刘汉少还纳闷,怎么汉末就已经有无人驾驶了?闷归闷,反应还是挺迅速的,只眨巴了两下眼睛,马上对车边的高大尚说:“抓住那货!”

    高大尚不在,自然是韦光正在车边护卫,要是高大尚在的话,韦光正也得站远点,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其实刘汉少觉得这俩人都挺顺手,首先,俩人肯定都不是傻子,但是高大尚年长一些,眼里有水,而韦光正则百分百属于“直男”。所以,假如是让高大尚去踹刘姠身边的老太监,高大尚脑袋里可能会闪过该不该踹啊,有啥后果之类的念头,而韦光正根本不需要刘汉少吩咐,只要明白他的心思就好了。再所以,平时可以让高大尚坐镇史侯府,姑且算“独当一面”,而韦光正只能紧跟在身边,寸步不离。

    高大尚刚离开,就听到在前边引路的韦光正喝道:“什么人?”紧跟着,似乎又是踹人的动静。卫士们立刻分成了两拨,一半护住刘汉少的马车,一半向前围了上去。说句话的工夫,韦光正已经押着一个人走过来,手里还拎着缴下的剑。难怪会挨揍,半夜持械,满街溜达,这要是搁在熹平年间,曹操当洛阳北部尉那会儿,逮着了非活活打死不可。

    “汉少。”

    韦光正将缴下的剑呈给刘汉少,也不多言,退在旁边盯着那人。刘汉少就着灯火一看,那人已经被打的冠斜髻散,蓬头垢面,个头不高,脸黑脑袋大,说他像漫画《老夫子》中的大番薯?人家大番薯可比他白净多了。

    “你娃什么人呐?大半夜不睡觉,扛着家伙满大街溜达,是想溜门撬锁,还是半道打劫?快快从实招来,不然打你屁屁!”

    “吾乃……”

    这位矮又黑的哥们刚一张嘴,立刻大吐特吐起来,几乎要吐到刘汉少的车上去。围着他的卫士们四下躲闪,刘汉少更是夸张地向后一个趔趄,差点一跟头从车那边折过去,拼命地用小手在鼻子前边呼扇。

    此时正巧追马去的高大尚回来,看了那人一眼,俯身在刘汉少近前悄声说:“汉少,此人是曹议郎。”

    刘汉少惊讶地问:“操一狼?这么禽兽,连狼都不放过?”

    高大尚脑门黑线,只得又说:“是大鸿胪曹巨高之子,曹孟德。”

    刘汉少当场石化。

    …………

    曹操的太监爷爷曹腾,伺候了四个皇帝,举荐不少贤达人士,搁在太监堆里,名声好到爆。之后,他爹曹嵩曹巨高,承袭了曹腾“费亭侯”的爵位。所以曹操二十岁就能官拜洛阳北部尉,基本相当于前生后世的京都北城区公安局长。

    当然了,曹操现在还不算大神,他爷爷曹腾的名声好,可不代表他爹曹嵩的名声也好,认宦为父嘛。所以,曹家父子在士人的眼中很是不堪。曹操唯一闹出的动静就是当公安局长的时候,一棍一棍,活活敲死了蹇硕的叔叔蹇图,之后就局长变县长,明升暗降,调任顿丘令。后来更是因为受到从妹夫宋奇的牵连,直接免官回家,去年才又被征召为议郎。

    话说这个宋奇与何进一样,也是外戚,宋皇后的哥哥,和曹操还是好哥们。只是后来宋皇后被废,自致暴室,忧郁而死,括弧,就是打入冷宫,难过死了的意思。宋奇和父亲兄弟也都倒了霉,同被诛杀,弃尸城外。还是一群大小太监感念宋皇后的恩德,也觉着可怜,大家凑了点钱才给收敛安葬的,由此也可见灵帝刘宏的无情。

    当年宋皇后失势,主要是因为有中常侍王甫的诬陷,后宫内斗的结果,可也不能说和刘辩的出生没有一点干系。尽管刘汉少是刘辩三岁的时候才鹊巢鸠占,接了这个皇子的班,但是来回牵扯,拐着弯算,怎么着和曹操也算不到一个战壕里。

    …………

    远处灯火渐明,人影重重,向这边追赶过来,高大尚迎上前询问,刘汉少忍着嫌恶对韦光正说:“把他弄上来。”

    韦光正像拎着口猪似的把曹操扶上车,而曹操一上车倒头便睡,甚至还扯起了小呼噜。就着月光,刘汉少仔细打量着曹操。要说这娃长的也真够喜剧的,那么大的脑袋那么大的脸,偏偏眼睛咋就不能再大一点呢?这要是换身行头,把头发剃光了,头顶上再来一桃心,那活脱脱的就是说相声的郭巨侠呀!

    曹孟德长的讨喜,刘汉少浮想太多。一时没忍住内心的“小鸡冻”,乐呵呵地拍着曹操的大脸蛋儿问:“小黑胖子,给哥说说,刚才干啥去了?”

    双眼微睁,曹操好像瞪了刘汉少一下。也不知道是月光形成的反光,还是真有所谓的杀气,刘汉少突然觉得背后发冷,一屁墩坐倒在马车上,似乎浑身的寒毛也都竖了起来。然而刘汉少并不是害怕,第一反应竟然是“宰了他!”

    自然,刘汉少不可能有什么杀气,那个念头也仅仅在自己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再看曹操,他已经又扯起了呼噜,偶尔还长长地吐一口酒气,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哥当年让车磓的时候,人没落地,魂就吓飞了。现在更好,你娃瞥一眼也能把哥下一跟头。”刘汉少忿忿地想着,站起身,借着转身的动作打掩护,狠狠踹了曹操一脚,嘴里还小声嘟囔:“牛叉啥啊?知道从这儿往西边,走多远能到头吗?”

    而后,刘汉少就拄着曹操的剑站在马车上,假装自己威风凛凛地说:“去曹府。”而曹操则睁开了眼睛,从背后偷偷地打量着这个小小的大人儿。
………………………………

北邙卷 第015章 差一个字三千七

    第015章差一个字三千七

    ……………………………………

    前生不是三国迷,或者曾经迷过,到了后来那样的年纪,也就不会再迷了。在刘汉少看来,所谓猛将,就是杀人的技术好;所谓谋士,就是鼓捣别人去杀人的技术好;所谓能臣,就是别人杀人,他递家伙,完事还能帮忙擦屁股的技术好;所谓明主,就是杀人杀的最多,杀完了还能让大家磕头作揖,狂竖大拇指说:“给你点一百个赞!”

    有时想想,人真是一帮贱货!历史上所谓的明君圣主,哪个不是杀人狂魔?结果却是越狠越追捧,越杀越敬仰。能够活人救命的好人也会被纪念,但是肯定都没有杀人狂魔们的名气大。

    当然,这样的想法很偏颇,很极端。也许和刘汉少前生的时候不得志,只能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性格有关。

    汉末乱世,没有所谓的好人或者坏人,有的只是能够算计得过别人,打得过别人的人,和那些被别人算计,被别人打的人。括弧,也许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简单武断地给人贴上个“好人”或者“坏人”的标签,那样很不科学,很黄很暴力。

    然而对于曹操,刘汉少还是另眼相看的。这个“另眼”既不是盲目崇拜,也不是排斥贬低,仅仅是假设他能够活的再久一点,有生之年能够一统并且“镇守”些年头,也许华夏历史就会完全变成另外一副样子,虽不敢断言如何如何盛世,至少能够减去三国两晋、五胡乱华这好几百年的黑暗苦难。

    孙文台被一石头……哦,是被玉玺砸肿了脑袋,刘备备一个走街串巷,投机倒把的小贩子,所以,曹操是唯一的……有前途的混蛋!

    再所以,当曹孟德活生生地出现在刘汉少面前,或者更恰当地说,应该是刘汉少莫名奇妙出现在曹操面前的时候,可真是又喜又怕,又爱又恨哪!

    …………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那晚……曹议郎因谏言无果,怀着悲愤之情与有志之士一同喝着花酒,针砭时事。喝麻之后,返家途中,听到一高墙之内传出“嗯嗯啊啊、咿咿呀呀”的声音,还以为有贼人行凶,便站在马背之上,扒着墙头向内查探。

    “你丫平时骑我还嫌不够,现在居然还踩我,还有没有点尊重,讲不讲点马权了啊?”马曰。

    孟德曰:“你当我愿意踩你呢?我这个个子要是能自个儿扒上墙头,我至于带你一块玩么?”

    “你走不走?我都困了,赶紧回家睡觉去啊。”马又曰。

    孟德又曰:“别着急,再看一会,你站稳了别晃。”

    “得,你玩,我走先,咱们家里见。”马再曰。

    于是,随着巡城士卒的喝喊,就出现了那匹无人驾驶的马。孟德平沙落雁,爬将起来,虽紧追慢赶,奈何腿短步幅小,慌忙之中,冲撞了刘汉少的车队……

    后来刘汉少很厚道地把曹孟德送回家门口,又很不厚道地把他往他们家门口一扔,还顺手牵走了他的马和剑。前生后世对于这个套路叫什么来着?对了……摸死狗!反正高大尚和韦光正喊的都是汉少,而“汉少”之名仅限内部流传。

    想把东西要回去?先找着哥再说吧!

    …………

    在刘汉少殚精竭虑的努力与蔡邕小小帮衬之下,北邙山上出现了一部字典,当然,把两个人调过来说也许更恰当一点。

    这部《北邙字典》只有三千六百九十九个字,用尽了刘汉少认知的所有简体字,还加上了一些当下的常用字。括弧,不包括简繁对照,意思就是说,简繁两体的同一个字,只算作一个字数。

    字是已经出来了,拼音、释义、词组、例句,全都交给蔡邕忙活去,又不拿他当老婆使,凭什么养着白吃饭?

    按照蔡邕的说法,这根本就是一部残卷,他还很谦虚地说,虽然自己不敢说认识天下所有的字,但是也能补充数倍。

    数倍!

    麻辣隔壁!

    前生后世,一个大学生能够认识四千字左右,而对于日常用字,这已经是绰绰有余。都说仓颉造字,但是汉字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频频出新,就像一个越塞越重的大包袱,全都加起来,十万也挡不住。别说造了,就是让仓颉学,恐怕一辈子也学不完。

    如蔡邕一般,还是海内大儒咧,照样不敢说自己认识所有的字。而那些“造字砖家”为了显得自己有学问,还在前赴后继,不断地造字,好像能造出一个新字,就能用自己的名字占领一个星球。全然不顾汉字在实用的道路上,严重超载,被他们越造越偏轮。

    一个字说不清楚,那就组一个词;一个词说不清楚,那就用一个成语;一个成语还说不清楚,那就句子,段落,节、章、卷……

    要是这些都不能把话说清楚,那就干脆吃一顿麻辣小龙虾,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麻辣小龙虾解决不了的。

    一顿不行?

    两顿!

    幸亏刘汉少够黠慧,不敢跟蔡邕引经据典地去争论,事实上他也根本不会引经据典,到现在连个先生都还没有呢。刘汉少就是哄着蔡邕,说这只是初级版的,仅仅让小娃们认识个日常用字,他们现在都还小嘛,讲多了也学不会。等将来您了觉得哪些是好苗子,可以收徒弟,再教更多的字,讲更高深的学问。

    如此,蔡邕便乐乐呵呵地给刘汉少卖老命,白天上课,晚上编书,偷空还得练习拼音检索,偏旁检索,加深对简体字的学习。

    …………

    北邙学校依然像是个幼儿园,乱糟糟,闹哄哄,尽管有蔡邕这个大神坐镇,但是面对着几百个大小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的男娃女娃们,老头也麻爪。后来,还是刘汉少有急智,或者说能凑合也行。他和蔡邕一人只带两个班,蔡邕带的是俩“大大娃”班,五年级;刘汉少带的是“二大娃”班,四年级。

    蔡邕给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另一个班就去向工匠们学习,女娃学女红啊,学做饭啊之类的,男娃就学木匠、铁匠和泥瓦匠什么的。关于这一点,蔡邕起初也很有意见,说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够再去学习那些……他倒是没敢说什么贱不贱业的话。

    于是刘汉少只能接着忽悠,说做学问啊,是需要天赋的,您了以为这些娃们将来各个都能像您蔡大家一样满腹经纶,名达海内?别说咱们山里这些娃娃,就算满天下去找,赶得上您的能找出几个?再说这些女娃,将来总是要找婆家嫁人的吧,难道您能让她们连洗衣服做饭都不会?还有那些男娃,如果不是读书的材料,也总得给他们找口饭辙,将来让他们能自力更生吧?

    于是,蔡老憨娃的脸上又绽放起满是褶皱的菊花。

    刘汉少的二大班也好理解,给其中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另一个班全都撒出去带小班和小小班们,每个班分上三五个,六七个不等。刘汉少的课,主讲内容就是讲故事,等于是二大班的先听了故事,再去讲给小小班们听。一个班配好几个“老师”,一个讲的不够完整或者有差错了,其他的一起跟着补充纠正。偶尔还会出现讲着讲着,老师们就打起来的情况。

    不过大大班和二大班都用上了纸墨和蘸水笔。工匠们基本都不识字,但是刘汉少要求大大班们去学习的同时必须做好记录,工艺流程,数据资料,既是他们的作业,也有可能就是将来的教材。而二大班们就记下汉少讲的故事,遇到不会写的字,现教;随口说的故事,润色,然后再严肃认真地去给小小班们上课。

    纸和墨都很珍贵,即使刘汉少不说,也不会有谁拿着随写随画,他们都会先用自己的“小黑板练习本”记录、写算,确定准确无误了,才很小心,很认真的沾着墨写在纸上。但是,小黑板练习本能记的东西有限的很,兴许几句话的字就占满一板了,所以刘汉少不仅增加了大大班和二大班小黑板练习本的配额,除此之外,还当作奖励,成绩越优异,奖励的越多。

    再所以,在北邙学校里,如果看到哪个娃像抱着一摞砖头似的从身旁溜达而过,不用问,那肯定是个学霸!

    纸和墨变成了激素,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里注入了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责任感。

    先凑合吧,等过个一两年,大大班的娃们基本出师的时候,就可以一边深造一边教学。到那时候学校不仅有了稳定的师资力量,所谓的二大班也可以光荣下岗,专心学习或者疯玩去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聘这个五道杠大队长,以最小的年纪成功地混入了大大班,但是他不愿意去跟工匠学习,不上课的时候,就跟着韦光正或是史阿派来的体育老师学武术,再不然就和卫士们一起操练。假如还有空闲,就会整天跟在刘汉少的屁股后边,做个“编外保镖”。这使得韦光正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经常还没看到汉少,先看到文聘,就会说:“你杵这干吗?滚蛋!”于是文聘就滚远几步,但依旧杵着。

    娃们犯错,刘汉少会往上纠,十回有七八回得打到文聘的屁屁上;因为和韦光正像师徒,但更像兄弟,文聘也从未在他那里得到过客气,十回得有七八回是以骂的方式打招呼的。所以,文聘是北邙学校遭受打骂最多的娃,没有之一。

    哎……依旧可怜哪!

    也只有任红昌因为和文聘相熟,又比他年岁大一些,能够在他每次受欺负的时候,好言安慰一番,照顾照顾情绪。也许这就是文聘唯一能够获得的温情了。至于他那个嫡亲妹妹文徽,早已拐带着蔡琰一起,堕落成了校园恶霸,除刘汉少之外,再无一人能够降服!

    韦光正?玩去!

    蔡伯喈?玩去!

    史老道?玩去!

    杜娘?哦,好吧,这俩恶霸还是不敢跟杜娘炸毛的,不过好像每次逞凶,都是杜娘在给她们撑腰壮胆啊。

    任红昌?

    “嗯,这是我们的老大!”恶霸如是说。

    如此看来,这两个恶霸也不算无法无天,无药可救。

    还有还有,杜娘的儿子,已经上了小小班了,跟着史老道的姓,刘汉少亲自赐名:史努比!意思就是,一定要让这娃努力学习,将来比史老道和杜娘更大更强……
………………………………

北邙卷 第016章 把棉花的根留住

    第016章把棉花的根留住

    ……………………………………

    史老道现在不再用男娃女娃的心肝为皇子作法,皇子辨也不喜欢打杀小娃玩了,因为北邙学校的小娃们眼看着就要突破千人大关,女娃三百出头,男娃接近六百,而他们的口粮大多数都要摊在那些开荒种地的工匠农家上。

    为了不打消工匠农家种地的积极性,刘汉少规定,谁家开的地,打下的粮食都归各家所有,刘汉少收四成。并且还不能由着他们乱开,因为要注意适当的隐蔽性,只能在指定区域开垦。

    收四成绝对不算少,各家剩的粮食也不敢保证能让自家人吃饱,但是他们非但没怨言,反而打下粮食,自己就乐呵呵给刘汉少送来了。为毛?因为送来的粮食越多,代表着汉少的赏赐越多。

    做工给工钱,打柴给柴钱,就是谁猎了个野兔啥的,自己家里不舍得吃,给刘汉少拿来,也能换“赏钱”。不得不说越是底层的人越是质朴,又或者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机会经历尔虞我诈。住着自己盖的房子,种着自己开的荒地,可是他们从来不认为这些是属于自己的,反而认为连自己也是属于汉少的,就是因为当初求活无望的时候,汉少把他们招拢在一起,用粮食养活了他们。所以做工得工钱这样天经地义的事,在他们眼里也都变成了汉少的赏赐。

    人应该学会感恩,存着念善之心,但是不应该变成奴仆。于是刘汉少让人在学校旁边弄了两间房,开起了大汉首家“供销社”,也可以说成是小卖部。卖些盐啊布啊,灯油针线之类的日常杂货。工匠农家钱少,汉少也没那么多工给他们做,但是可以用各家多余的东西先来作价换钱,再买回各需的东西。

    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卖部的作用,自家端自家的饭碗,差距虽然不太大,但是猎到野猪的肯定比猎野兔的吃肉多,所以大家也都各出其力,各尽其才,能给老婆多扯块麻布回去,也显得有本事不是。

    除此之外,刘汉少还让人挖坑开塘,蓄上山泉雨水,既可养鱼,又可防旱,还有养鸡养鸭养猪崽的,几户专门种蔬菜的。起初这些副业都是汉少选派专人来干,慢慢的也就算承包给他们各家了。旁人看着眼热,也想养点啥,但是又没钱。没关系,可以先赊欠,抱走鸡仔的,回头还一篮鸡蛋,抱走猪崽的,回头多送俩回来……

    刘汉少这么费劲巴拉地折腾,可不是为了打造小康新农村,还不都是让学校那近千头小猪崽们给闹的么。即使如此,北邙山里想完全自给自足也根本不可能,刘汉少是货真价实地赔本乱吆喝。

    另外,农忙时节,学生们也是要派到各家各户的地里去帮忙干活的,虽然有时候很可能帮忙不成反添乱,但是工匠农家总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包容地笑着,悉心地教着。明明是分开了各家过各家的小日子,可是感觉上又好像从来没分开过。

    马蜂窝里够闹腾,也还有个领头的呢,再乱糟糟的局面也会慢慢地理出些头绪。

    学校方面:刘汉少自领校长,兼代课老师,请注意,是“代课”,这已经为刘汉少随时准备偷懒打下了基础。

    史老道荣任常务副校长,包揽了教学之外的所有杂事以及史侯府诸多事宜,所以很多时候也会下山,基本属于两头跑,而原本他身边那个小道童徒弟,因为认字识数,则火线提拔,一举拿下供销社社长的职位。

    蔡邕蔡伯喈荣任专术副校长,兼第一讲师,兼第一研师,兼第一回答提问师……主管教学,校方后勤给配备了两名女勤务员,照料饮食起居,括弧,送饭洗衣搞卫生,管;铺床搓澡暖被窝,不管。

    杜娘荣任后勤处处长兼职心理辅导员,全面负责学校学生、教职员工的吃喝拉撒问题以及娃娃们,尤其是女娃们成长期间的心理辅导和隐秘教育。

    韦光正荣任教导处处长兼职运输大队长,直白地说,就是护卫之余还专门负责打屁屁,还有往山里运东西的事,全得干。也是因此,不能时刻跟在刘汉少身边,才让文聘钻了空子。

    工匠农家方面,有一个刘汉少的本家,四十多岁的老汉刘大根担任村长,下属有铁匠组组长,木匠组组长,泥瓦匠组……这样人尽其责,一旦刘汉少有什么吩咐,马上能组织好相应的干活队伍。而他们还要有老婆的出老婆,没老婆的出老妈,帮着村里了解各家,调解纠纷,闲时也来学校帮着杜娘她们干干活。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任红昌依然是助教,也还照顾着刘汉少的起居,但是却不再随身,被刘汉少“赶”出了屋,与文徽和蔡琰两位校园恶霸做了舍友,因为她……咳咳,长大了。

    …………

    用刘汉少的话说,他们迎来了一件大喜事,简直可以说是天大的喜事,因为历时一年多之后,搜狐终于完成了第一差,带回了棉花种子。同时也迎来了一件大悲事,因为十人一组,派出的三个搜狐小组,回来的人连一半都不到。这使得刘汉少震惊且无法想象,若是放在前生后世,别说是去交趾,就算是心情不好,坐上飞机去伦敦喂喂鸽子,还不耽误回来吃晚饭,对吧?而现在,派出强干的队伍,还是历时这么久,损失这么大。当然,这也说明目前的搜狐,还有经验不足,训练不足等等缺陷。

    根据史阿回报,第一组在那边得了病,那是疫病,一下子就传死了六个人。第三组有两个人是被毒物咬死的,还有一个摔断腿的,落下了残疾。第二组遭遇了不知是官军还是山贼的大股敌人,仅逃出来一个,在与别组汇合之后,终因伤重,不治身亡。

    那些殉职的搜狐成员,刘汉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所谓历史,大概也不会在意他们这些没名没姓的小人物,但是刘汉少起码知道他们做过什么。

    刘汉少与活着回来的搜狐成员见了面,重重的抚恤,大大的奖励,在他看来不过是聊表心意罢了。那位摔断腿的兄弟已经康复,因为断骨错位生长,所以两腿长短不一,走起路来一点一点的。刘汉少原本想安排他去北邙学校,看看校门,敲敲下课钟,没想到却被拒绝了。他说自己还能做事,想继续留在搜狐,只求汉少别赶他走。果然,多年以后,在众多的搜狐精英之中有一位鼎鼎大名的王牌特工,代号“瘸爷”!

    …………

    前生当大兴王的时候,对地里的西瓜、甜瓜、老南瓜,红薯、土豆、山药蛋都收过保护费,所以刘汉少对于农活还是有一点常识的。棉花这个玩意,长个的时候爱喝水,结果的时候爱晒太阳,关键是在这之前,得先育苗。

    招来老村长刘大根以及各组组长,种田能手之类的一大群人,刘汉少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棉花的知识都讲给大家。谈到育苗的时候,刘汉少犯了难,他只知道育苗是在温室大棚里,可是现在既没有玻璃,又没有塑料膜,怎么搞温室大棚?种在小黑屋里,不晒太阳不行,种在外面?还育个屁苗,全冻死了。

    后来有人提议,是不是可以像种花那样种在花盆里,外面天气好了就搬出去晒太阳,天气不好赶紧收回屋里来。刘汉少一想,对啊,前生后世育苗也都是把营养土先弄到一个个纸壳子里,育好了苗再拿去田里栽种。问题是花盆好像太大了,弄成千上万个?就算是用纸壳子,现在也不现实。

    “竹……竹……竹筒!”

    “我曹,谁这么有才啊?”

    刘汉少循声望去,看见木匠组长身后站着一个小娃,手里还捧着小黑板练习本,这明显是大大班的学生啊。

    后来事就这么定了,盖两间两头通风的茅屋,架上木板,在山中竹林里选取大小适中的竹筒,底部打上透水孔,挨个放在木板上育苗,天气好了都抬出去晒太阳,天气不好就收回屋,还有注意湿度,摘虫……很繁琐,所谓成本更高,甚至不知道刘汉少究竟是教对了,还是教错了。可这不是刚开始嘛,只要能让棉花在神州大地上把根留住,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神州之民,自然会找到“调教”它的方式。

    散会之后,刘汉少特意留下了那个有才的学生,“和蔼慈祥”地问:“小娃,告诉哥,叫什么呀?”

    那学生看上去大概十三四岁,挺白净,也整齐,个头差不多也长成了,真不知道刘汉少是怎么好意思喊人家小娃的,还能整出和蔼慈祥。

    听到询问,那学生立刻两腿并拢,向刘汉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校长,学生马……马……马……”

    挺好的一娃,就是忽然卡壳了,而且憋的脸通红,越急越说不成话。

    任谁也没想到,刘汉少突然从椅子上蹿下来,跳起来就是一大嘴巴子,看的一屋子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他们的印象里,尽管汉少有时候神叨,有时候神经,但是从来没有打过人的脸,一次也没有过。包括挨打最多的文聘,挨打受罚的部位也仅限于屁屁。

    任红昌捂住了小嘴;史老道咽了咽吐沫;韦光正眉头紧皱,虽然他不知道那娃究竟怎么惹怒了汉少,但是只要汉少有指示,自己一定第一时间杀了他;文聘被韦光正整滚到门口去了,没看见。

    众人再看刘汉少,完全没有一丝发怒的意思,甚至比刚才更加的和蔼慈祥。

    “你别着急,别紧张,心里想好了,慢慢说出来。”

    那娃早被刘汉少一巴掌扇懵了,怎么可能不紧张?

    “学生……马……马……”

    “啪!”

    再一耳光。

    “别着急,再来。”

    “学……学……”那娃更严重了。

    “啪!”

    又一耳光。

    “别着急,深呼吸,呼吸……对,就这样,想好了,慢慢的,慢慢说出来。”

    连挨了三巴掌,那娃连脸都不敢捂,甚至敬礼的手都没敢放下。脸肯定更红了,甭管是打的还是憋的,反正跟猴臀一样。

    “学生马……”

    那娃咬紧自己的嘴唇,拼命地克制着,别秃噜嘴儿,终于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