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显今年四十岁,原来是京营的一个副指挥佥事,后来被排挤到涿州做了守备,副指挥使和守备相比,虽然级别一样,但比在京营里操心多了,责任也重多了。

    唐镇北看着空寂无人的道路,担心的问道:“大人,你说这鞑子会不会来打咱涿州?”

    “唉!”的长叹了一口气,李显说道:“这不好说,鞑子在咱大明是来去自由,想打哪就打哪,如果他们要来打涿州,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语气中充满了凄凉和无奈。

    唐镇北道:“但愿鞑子不要来涿州……”刚说到这里,城楼上“梆梆梆梆”的瞭望哨敲响了警戒的讯号,原来瞭望哨看见远处的土路上开来了一支人马。

    坐在城楼休息的士兵听见这讯号,急忙紧张的站了起来,手执刀枪站在城墙垛口后看着越走越近的那些人。

    “这些人看衣服不是鞑子啊,他们来此做什么?”唐镇北边观察边狐疑的说道。

    守备李显说道:“不要慌,看看再说。”边说,边仔细观察城下这队人马。

    来到城下两箭之地的距离,赵国华指挥队伍停住了脚步,看着城头一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样,为了避免误会,他说道:“陈士美,你过去联络一下,这是公文,你一并带过去让你的上司看看。”说完,把卢象升写的公文交给了他。

    “好的。我这就去。”陈士美讨好的笑着说道。

    带了手下的十几个弟兄,走到了城下,陈士美大喊道:“李大人,我是斥候队的陈士美,我们哨探鞑子的情况回来了,请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见是自己的手下,李显心情一下子放松了,知道城下这些人是友非敌,于是下令打开城门,放陈士美等人进来说话。

    进了城,见陈士美等人衣甲上沾了许多的血肉,李显吃了一惊,一把揪住陈士美,问道:“陈百户,你们遇到鞑子了?”

    眼睛咕噜一转,陈士美道:“是的,我们遇到几十个鞑子,被包围了,正在危急时刻,正好这些人赶到,一番拼杀之后,杀死了五十多个鞑子,其余的鞑子见势不妙,就骑马逃跑了,因此他们也分了我们五个鞑子的人头。”

    “他们这么多的人,打死了五十多个鞑子,倒也算不了什么,你们几个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了。”唐镇北羡慕的说道,口气里带着一丝酸溜溜的味道。

    五个鞑子的脑袋,可是值一百两银子,搞不好还要官升一级。。

    听完了陈士美说的事,李显问道:“这些功劳,我会为你们报上去的,只是,他们是什么人,你问清了吗?”

    “这里有公文,大人看了就知道了。”说着,陈士美拿出赵国华交给的公文递了过去。

    接过公文打开,仔细看过,李显说道:“原来他们是jx吉安府的民团,名字叫吉安义勇大队,人数有五千多人,是奉总理五省军务大臣卢象升之命来京师勤王的。”

    “这卢象升真是的,怎么派一支民团来勤王,这不是开玩笑吗?鞑子的战力,就是九边精兵也不是对手,派支民团来,这不是存心推脱吗?”唐镇北不高兴的说。

    李显没有说话,卢象升的为人他还是听过一些的,他知道卢象升不是那种不顾大局的人,他心想:“卢象升之所以没有派军队来京师,可能是围剿流寇的战斗,正处于关键时刻难以抽身前来,再一个是这支民团有可取之处。”

    想到这他问道:“陈百户,你和他们接触过,你认为这支民团战力如何?”

    仔细的考虑了一下,陈士美说道:“据我观察,这支民团的士兵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壮汉,行动迅速,行军时队列整齐,显然是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最奇怪的是这支民团里有一半多人持的都是鲁密铳。”

    听完了陈士美的介绍,李显考虑了一会,又问道:“他们要去哪,你问过了吗?”

    “他们就是来我们涿州打鞑子的。”陈士美回答道。

    “为何他们不去别处,而要来我们涿州?”唐镇北口气不善的问道。

    看了他一眼,李显问道:“唐千户。他们这么多的人,来了正好帮我们守城,这是件好事啊,怎么听你口气,你好像是怕他们来似的,难道他们来了会给我们带来灾祸吗?”

    “大人说的不错,这些人如果进了涿州,涿州就完了……”唐镇北说道。

    听他如此一说,李显和陈士美都怔住了,愣了一下,李显这才说道:“唐千户,你说的话我们怎么听不懂,为何这些人进了涿州,涿州就完了?你能否说明白一点……”

    咬了咬牙,唐镇北这才说道:“大人,如果这些人没和鞑子打过战,他们来涿州,这当然是件好事,毕竟人多了,守城也容易些,但是就因为这些人和鞑子打过战,所以我们才坚决不能让他们进来,而要让他们去别处。这样说不定可以避开一场城破人亡的大祸。”

    “我怎么还是听不懂,你再说清楚一点。”李显急躁的说道,

    说了半天还没说出不许这支民团进城的原因,李显听的不耐烦,口气里已带几丝不满。

    “大人,这些人不是打死了几十个鞑子吗,但还有些鞑子逃跑了,这些鞑子一定是去搬救兵去了,按照鞑子的习性,他们一定会带兵来报复,如果鞑子的大队人马,顺着印迹找到了涿州,那你认为涿州的后果会如何?”唐镇北分析着说道。

    听完唐镇北的话,李显和陈士美禁不住“嘶!嘶”的吸了口冷气。

    两人知道唐镇北说的事是极可能发生的,一个处理不好,将会把鞑子的大队人马引过来,到时候大家都得死在这里。

    仔细的想了一阵,李显说道:“唐千户,你说的事,确实很有可能发生,但是有了援兵不让进城,这事我也不敢做主,这样吧,你俩跟我一起去见范知州,这涿州数他的官最大,听听他的意见再说,你看怎么样?。”
………………………………

第七十七章 知州范进的心思

    “好!我们去州衙。”唐镇北一口赞同。

    涿州州衙里,五品知州范进正在二堂看着地图发愁,范进人,今年五十岁,宽鼻厚嘴,略微有些驼背,短须,小眼睛,方脸圆下巴。做事谨慎、迟缓、精明。他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初在县当知县,任期满调县后来又调县前年才升到这号称京畿南大门的涿州,原来以为皇城根儿应该是富裕而又安全,谁知这又闹起了鞑子。

    “唉,我怎么这么倒霉,也不知道鞑子会不会打这涿州的主意,如果鞑子看上了涿州,那就完了。”范进看着地图哀叹道。

    他知道凭涿州的三四千守军,无论如何也不要想抵挡的住鞑子的攻击。

    李显和唐镇北来到涿州州衙,李显对守门的差役说,有急事要见知州大人,差役急忙进去报告:“禀大人,守备李显有急事要见您。”

    听说李显有急事要见自己,范进心里不由得一咯噔:“这李显来此有什么事,难道是探听到了鞑子要进攻涿州的消息了?”

    前段时间,他就听说了有鞑子来涿州烧杀抢掠,但慑于鞑子的凶名,他不敢派官兵出去察看,现在听说李显要见自己,他不由得往这方面上想。

    想到这里,他急忙说道:“快请李大人进来。”

    “下官见过知州大人。”李显和唐镇北说着,躬身打拱。

    范进抬了抬手,微笑着说道:“两位将军不必多礼,涿州能不能守住,可就看你们的的,你们找本官有什么事?可是有关鞑子的消息?”

    “正是,而且是一件有关涿州生死存亡的大事。”李显郑重的说道。

    “啊!”的一声,范进浑身一哆嗦,颤声道:“是涿州城外发现了大队鞑子?”

    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李显说道:“这倒也不是,是城外来了一队民团,要进涿州城。”

    “原来是城外出现了民团”说到这里,范进松了一口气,顿了一下,才又问道:“这些民团是哪里的,他们来涿州做什么?有多少人?”

    李显答道:“这支民团名叫吉安义勇大队,是从吉安府来的,说是奉了总督五省军务大臣卢象升的命令,前来京师勤王的,有五千多人”

    “哦,原来是这样。”说完范进口气一转,问道:“那他们是来涿州,是路过还是来支援的?”

    他心里暗想:“如果是来支援的就放他们就来,就算是路过的也要把他们拉进城来,多了五千多精壮守城,就是大股的鞑子来攻涿州,涿州也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

    李显说道:“是来支援涿州的。”

    “那不正好吗?快放他们进来啊,这事还要和我说吗,难道多了五千人守城不好吗?”范进发着火斥责道。

    李显和唐镇北互相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李显说道:“唐千户,你说吧。”

    “好吧。范大人,您说得对,多了五千人守城,的确是件好事,可是如果这些人进了涿州城,那么鞑子大军一定会追到涿州,涿州就大祸临头了。”唐镇北说道。

    听了这些话,范进糊涂了,他不解的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鞑子盯住了这支民团?这怎么可能,他们从几千里外的吉安来到这里,鞑子又怎么可能知道呢?再说了,一支小小的地方民团也值不得鞑子动脑筋。”

    苦笑了一下,唐镇北说道:“大人,你不知道,这支民团可不寻常,今天早上,他们在路上和几十个鞑子遭遇,一家伙就打死了五十几个鞑子,剩余的鞑子逃跑了,鞑子报复心极强,你说,这些人如果进了涿州,鞑子追过来,涿州那就危险了。”

    说完这些话,唐镇北和李显两人看着范进,等他做决定。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范进连声说道。

    在屋里来回踱着步,他边走边寻思:“让他们进来不好,不让他们进来也不好。这支民团,真是让人难以取舍啊。”

    在屋里来回踱步的走了好一阵,还是难以做出决定。

    涿州城外,赵国华率领着义勇大队正在城外等待着城里打开城门。

    看着紧闭的城门,程冲皱着眉头说道:“大队长,这陈百户已进去一阵子了,怎么城里还不打开城门,迎接我们进去?”

    “不要急,我们这么多的人进去,要吃要喝的,人家商量一下也不奇怪,再等一下就会有结果了。”赵国华神态轻松的说道。

    看着眼前高大的城墙,他心想:“叫花子还需要一根打狗棍呢,自己这五千多人,是绝对不能和鞑子几万大军去硬拼的,就算火力再强,拼到最后也是两败俱伤。而进了城就不一样了,可以依托涿州坚固高大的城墙,消耗鞑子的有生力量,在遭遇到重大的伤亡后,鞑子就是不想退兵也不行了。”

    乾清宫里,崇祯皇帝朱由检心情烦躁的走来走去,屋里一个五十多岁的白胖老太监不错眼珠的看着不停走动的皇帝,这个老太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深得崇祯信任,李自成攻入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兵部尚书张凤翼,手握十几万大军却胆小怯战,坐拥重兵任由鞑子纵横京畿,屠戮百姓,朱由检对张风翼已经彻底失望。

    “不是调卢象升带兵进京勤王么,他怎么到现在还没来?”朱由检阴着脸问道。

    国危思良将。崇祯二年,皇太极首次破关南下,兵临大明各路援军却畏缩不前,登基两年的皇帝朱由检,面对外敌,第一次感到了憋屈和心寒。可不到30岁的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却招募了一万多民团,千里迢迢到京城来勤王。

    面对凶悍的满洲八旗,卢象升非但毫无惧色,反而群情激昂,多次积极请战。

    从此,崇祯记住了卢象升,记住了他的热血与忠诚。并给予提拔重用,卢象升也不负他的期望,展现出一系列的优异战绩,现在他对卢象升已有了充分的信任。

    高迎祥去年攻陷凤阳,焚毁了他的祖先朱元璋的皇陵,他深恨之,发誓要把高抓住,孙传庭和洪承畴在西北围住了流寇高迎祥部,为了防止高贼跑掉,他不能调他们进京。仔细考虑后,他调了在南阳围剿流寇的卢象升进京勤王,可是卢象升至今还没赶到,这让朱由检心里有些恼火。

    “陛下,也许战事处于胶着,卢象升难以脱身吧”王承恩小心的说道。

    朱由检恼怒的说道:“再紧,有京师重要吗?京师被鞑子占了,联就完了,大明就完了,难道他卢象升分不清轻重吗?”

    他刚说到这里,就见一个太监气喘吁吁跑的了过来,手里举着一份用红色绸缎裹着的的锦盒,来到门口,跪下说道:“陛下,大捷。”

    “大捷?难道是”朱由检想到这,心脏剧烈跳动起来,急忙说道:“大伴,快拿进来我看。”

    “遵旨。”王承恩答应着,冲了出去,从那太监手里拿过锦盒,转身进了屋,双手高举递给了崇祯。

    扯去封套,打开奏折,崇祯急忙看了起来,连看了两遍,看完后,他哈哈大笑起来王承恩看着崇祯在大笑,也不敢多问。

    “贼魁高迎祥在黑水峪被孙传庭和洪承畴活捉了。”崇祯一脸笑容的说道。

    听了这消息王承恩呆住了,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急忙跪地磕头,“此乃是大明中兴之兆啊,奴才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老奴祝大明江山永固,万代绵延。”

    哈哈一阵大笑后,崇祯脸一板,咬牙切齿的说道:“孽贼高迎祥攻破凤阳,毁我太祖皇陵辱联太甚,联要把他碎尸万段。传旨孙、洪二人,把孽贼高迎祥押送京师,联要告祭太庙,把他明正典刑,以警其他流寇头目。”

    很快,几十个锦衣卫和一个太监,随三个来送信的士兵悄然出城,向着而去。

    再说必可塔带着剩余的六七个马甲往县逃跑,到了半路,正好遇到了甲喇章京多隆敖带着一千三百多士兵往涿州而来。前面是七百多汉军,后面是六百多骑兵。原来公爵扬古利带着二万人马一路向京师以南扫荡而来,把定兴,房山,文安、永清、固安等县占领后,正在固安短暂休整,听说涿州未下,便指派多隆敖带着人马前来探探虚实。

    见了自己的军队,必可塔才勒住了马,回头看了看剩下的几个士兵,说道:“下马,我们过去请罪。”

    牛录章京阿尔哈图也在这支清军队伍中,见了下属必可塔等人,一副败军的样子,他便从行军的队伍中骑着马走了出来,疑惑的问道:“必可塔,你怎么了?其他人呢?”
………………………………

李广利的故事

    见了上司,必可塔等人“噗通”跪地:“回禀牛录大人,我等被明军打败了,只回来了这几十个人,其余的都战死了。”

    “啊?是哪里的明军?有多少人?”阿尔哈图问道,他心想:“派出去的这个小队有百多人,足可以对付七八百明军,现在却只有五十个人回来,要想造成如此损失,除非明军有千人以上才行。”

    听阿尔哈图问明军的人数,必可塔实在不好回答,因为他只隐隐看见十多个人,为了减轻罪责,眼珠一转,他说道:“足有七八百人,后面可能还有大部队。”

    “哦?有这么多?”阿尔哈图吃惊的问道。

    点了点头,必可塔说道:“七八百倒是见了,后面的大部队属下是猜测的。”

    沉着脸盯着他看了几眼,阿尔哈图说道:“好吧,我带你过去见甲喇额真多隆敖大人,你自己向多隆敖大人禀报吧。”

    “喳!”必可塔恭敬的答应。

    四十岁的甲喇章京多隆敖身着精良的蓝色镶红盔甲,骑马行进在队伍中间,多隆敖,出身于镶蓝旗,因战功一步步从牛录额真提升为掌管五个牛录的甲喇章京,必可塔等人走来时他早就看见了,但他一个堂堂的甲喇章京,是不会去迎接几个普通士兵的。

    牛录章京阿尔哈图和必可塔等人骑马过来,见了他,急忙下了马,半跪行礼后,阿尔哈图说道:“禀甲喇大人,属下前锋必可塔有军情要报。”

    看了他一眼,又瞟了瞟必可塔,多隆敖传令队伍停下来,这才说道:“必可塔你有什么军情要报,就说吧。”

    “大人,我奉牛录章京阿尔哈图大人的命令带了百多个个弟兄前去涿州打谷草,不想在离涿州城十几里的西南方向遭遇了一股明军……”

    听完了必可塔的叙述,多隆敖勃然大怒,挥手一马鞭抽在他的脸上,大骂道:“一班蠢材,怎会被的无能明军用火铳杀死了我们五十多个满洲勇士,打不过还跑不了吗,来人,拖下去,逃回来的这几个人,每人重打二十军棍。”

    十几个士兵冲过来,把必可塔等人按倒在地,“劈哩啪啦”一阵暴打……

    行刑完,多隆敖阴着脸看了看必可塔,这才说道:“必可塔,你带路,我们去你说的战场看看,我倒要看看,这些可恶的明狗是如何用火铳打死我满洲勇士的。”

    “喳。小的这就带甲喇大人去。”必可塔说着,一瘸一拐的上了马,带着一千多清军步骑向涿州城十几里的西南方向而去。

    涿州州衙里,来回踱步了一阵,经过仔细盘算,范进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守备李显说道:“李将军,你派人带一批粮草和帐篷出城,尽力稳住这支民团,就说城里正在为他们整修住处,让他们在城外住几天,等房子搞好后,就请他们进来。”

    听了范进这话,李显问道:“大人,你这是何意啊?既不放他们走,也不让他们进来?”

    “不必多问,以后你会知道的。”范进莫测高深的说道。

    不悦的看了他一眼,守备李显和千户唐镇北,只得闷闷不乐的走出了州衙。出了州衙走出一段距离,李显说道:“唐千户,这范进他是什么意思?”

    “这个,我也猜不出……”千户唐镇北摇着头说道,确实,他也弄不懂范进如此做的缘由在哪。

    李显悻悻说道:“算了,老子们也不猜了,他是知州,他叫我们如何做,就如何做吧。反正涿州守的住,大家都有好处,守不住,鞑子进了城,大家一起完蛋。”

    回到守备府,叫陈士美来吩咐了一番,然后派他去州库领了二百顶帐篷和五十车粮草,车队出了城,来到义勇大队的军营,通过哨兵的通禀,陈士美见到了赵国华,见了他,赵国华微笑着说道:“陈百户,来此有何事?是否来接我们进城?”

    讪讪一笑,陈士美说道:“赵大队长,范知州和李守备正在城里修缮房屋准备迎接贵部进城,他们派我先来为贵部送一批帐篷和粮草,请先收下,待过几日房子修好后,再欢迎贵部进城。”

    “如此,那就多谢了。”赵国华笑着说道,然后对大帐外面大声喊道:“来人,收下这些东西。”

    收下这些东西后,赵国华说道:“陈百户,目前鞑子纵横京畿,我军在城外暂住,风险太大,为了安全,需要一些修建营栅的木材和工具,还请你回去把我的这个要求转告范知州和李守备,尽快为我们筹措一批木材来。”

    “好的!好的!这是应该的,我一定转告,争取尽快办好这事。”陈士美热情的答应。

    告辞了赵国华,陈士美回了城,把赵国华的要求告诉了范进和李显,考虑了一下,范进说道:“答应他们,在城里买一批木材送给他们,费用由州里出。”

    “好。我这就去办。”李显高兴的出去了。

    甲喇章京多隆敖带着一千多清军跟着必可塔来到了涿州城西南方十几里的地方,经过一番搜寻,找到了埋在土里的五十五具无头尸体。

    看着这些无头的尸体,多隆敖气的脸色铁青,什么时候满洲的勇士,也成了懦弱的明军的猎物了,他咬牙切齿的说道:“卑鄙的明狗,居然如此羞辱我满洲的勇士,我决不放过他们,快,快给我找出这些明狗的去向来,老子要带兵灭了他们,把他们的狗头一个个砍下,祭奠我满洲的勇士。”

    手下听令后,便分散开四下找这股明军的去向。

    蒙古人善于寻找动物的足印,很快,牛欢等人的行踪就被几个蒙古骑士找到了。

    “甲喇额真大人,这些人向涿州城而去了。”蒙古骑士乌日塔那顺过来报告。乌日塔那顺是个猎人,擅长分辨和追踪动物的足迹。

    “不能让他们逃跑了,追过去,灭了他们。”多隆敖大声说道,于是一千多满汉军队杀气腾滕的向涿州追了过来。

    有了钱就好办事,很快,一车车木料,上百个工匠和几百个农民跟着车子出了涿州。

    见了这些木料和工匠及农民,赵国华大喜,指挥着大家开始动手修建营栅,挖沟的挖沟,锯木头的锯木头,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看着干活的工匠及农民,赵国华说道:“牛欢,你去把李广利请来,我有话要问他。”

    没多一会,李广利来到了赵国华的帐篷里。

    倒了一碗水递给他,也许是口渴了,李广利接过水来几口就喝光了,等他喝过水后,赵国华才微笑着问道:“李广利,你知不知道我找你来做什么?”

    “这个,小人不知。”李广利低着头说道

    看了他一眼,赵国华说道:“你来自于辽东辽阳,那你一定见过鞑子的暴行了?”

    “见过。我还亲眼见过鞑子屠杀我大明百姓,连老弱妇孺也不放过,真是畜生不如。我恨不得杀尽这些畜生。”李广利咬着牙恨恨地说道,眼中闪着一股炽热的光芒。

    赵国华又问道:“那你杀过鞑子吗?”

    “杀过,想当年,我跟着赵率教将军在辽东和鞑子厮杀,要不是赵将军他战死……”说到这里,李广利停住不说了,眼中炽热的光芒又黯淡下去。

    沉默了一会,赵国华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不会勉强你说出自己的过去,但是,我们就要和鞑子交手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既然和鞑子打过仗,就比我们了解鞑子,我需要了解鞑子的情况,我希望你能帮助我。”

    “你们真的要和鞑子打仗?”李广利抬起头来问道。

    赵国华郑重说道:“当然了,否则我就不会找你来了,再说,前面的那五十多个鞑子尸体,你不是也看见了,难道你还不相信我说的?”

    又沉默了一会,李广利这才说道:“将军既然如此说,在下也没什么隐瞒的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这才说道:“在下是辽东军赵率教将军麾下的一个百户,崇祯二年十一月,赵率教将军在遵化(今属hb战死,剩下的队伍群龙无首各自突围。我和一些弟兄被冲散后,在外面躲了一阵。本想再回辽东寻找旧部,听说督师袁崇焕被朝廷所杀,因此心灰意冷,就带着家小来到了固安,不想才勉强安定了几年,鞑子又来了,我们只得逃到了涿州。”说完自己的经历,他长长的舒了口气。

    赵率教(1569年-1629年),字希龙,号明善,sx人,生于靖虏卫,明朝将领,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袁崇焕爱将。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今属hb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的大军激战,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殉国。
………………………………

第七十九章 民团是用来干什么的?

    听完了他的故事,沉默了一会,赵国华说道:“李百户,鞑子就是一个杀人放火的强盗集团,躲不是办法,只有奋起抵抗才有出路,赵率教将军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你还想为赵将军报仇,就和我们一起战斗,共同打击鞑子。”

    考虑了一下,李广利说道:“将军你说的对,说吧,要我做些什么?”

    “我需要了解鞑子一个旗的兵力数量以及士兵的情况。”赵国华说着,拿起了纸笔。

    回忆了一下,李广利说道:“鞑子的基本作战编成称为牛录,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每牛录中有100人为披甲战兵,披甲战兵又分为步甲50人,马甲40人。马甲兵明盔暗甲,箭五十只,弓刀各一,由两名称为分得拨什库的鞑子军官统领。步甲由两名步兵拨什库带领,拨什库皆是盔上黑缨。身上都有方二尺的背旗一杆。”

    说道这里,顿了一下,他要等赵国华记一下这些资料。

    记好了这些资料,赵国华道:“你继续说。”

    点了点头,李广利又说道:“不论马甲步甲,每数人或十人皆设什长一人,鞑子称之为专达的小头目。余者是辅兵。分有马的跟役与无甲的徒步跟役。除此之外,每个牛录还有铁匠、鞍匠十数人到数十人不等。一般作战,每牛录只有几十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

    “这样说来,鞑子一个旗有7500?”赵国华说道。

    点了点头,李广利道:“不错,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很多哦但是还分战兵和辅兵战兵大约是34成多点的5成但绝不超6成其他的都是辅兵辅兵是什麽呢其实就是安营扎寨的苦力打仗的时候摇旗呐喊壮声势顺便推推橹车,吸引火力什麽的,肉搏还是战兵,真要打到要派辅兵上去的时候,战局算是比较糟糕了”

    听过了李广利对清军的基本情况的介绍,赵国华沉思了一下,说道:“鞑子也许很快就要来了,时间紧迫,你去把家小安顿好,就来我这里帮忙。”

    “是。我这就去。”李广利说着,拱手施了一个礼,就走了。

    见李广利走了,赵国华开始整理着鞑子的资料,

    哨兵跑过来道:“报告,发现有鞑子正在向这里赶来,看样子估计有一千多人。”

    “啊!”的一声惊呼,工匠和农民们停住了手里的活。

    他们脸色发白,惊惶的看着赵国华,有的人眼转四处乱看,已准备跑路了。

    看了大家一眼,赵国华语气轻松的说道:“也就千多个鞑子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家继续干活。”

    见他这样,多数人镇定了下来,但还是有少数人,一面干活一面往远处看。

    “全体集合!”赵国华一声号令,很快义勇大队就列好了阵。

    看着面前的队员,赵国华喊着口令:“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队员们依令手执刀枪和火铳,目光炯炯的看着赵国华

    看着大家,赵国华说道:“兄弟们,我们就要和鞑子单挑了,大家怕不怕?”

    “不怕。鞑子也是,一枪打过去同样见阎王。”牛欢大声说道。

    “鞑子也是普通人,一刀砍到脖子上,同样也要砍掉他的狗头。”程冲大声道。

    满意的点了点头,赵国华说道:“好,你们说得对,鞑子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