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汴梁城的人,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
一个个目瞪口呆看着樊楼门楼的一个小台子,小台子上摆着一个五层格子的大转盘,转盘分成是个区域,这就是甘奇新打造出来的“五弟”幸运大转盘了。
小台子上还有一个告示栏,游戏规则写得很清楚。尤其是那一赔五千的字样最醒目。
台子上也有不少人在忙碌,有人吆喝着招呼顾客,有人负责填写票据与票根,有人负责账房,也有人负责不断去读那告示栏上的游戏规则。还有几个大汉手持兵刃,负责看管钱财。
台下聚集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只是一个个目瞪口呆,一脸的怀疑。
谁他妈能信一贯钱能变成五千贯?
汴梁城里还能有这样的傻子?
那自然是没有的。
就如几个台下指指点点的泼皮无赖口中的话语:“这他娘骗谁呢?”
“如今这骗子的脑袋也越来越蠢了,这般岂能骗到钱财?”
台上之人苦口婆心在解释:“我们不是骗子,当真能中奖的,一钱就能中五贯,十钱就能中五十贯,一百钱中五百贯,若是买个两贯钱,家财万贯不是梦!”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喊出这句话的人,脸上有些羞涩,因为这句话是在有点那个啥,也听不出什么意思,想来是甘奇发明的。
“什么玩意?什么世界多大的?你们可骗不到我!”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话就接地气了。
“是不是还要骗死脑袋傻的?”
台上在喊,台下在接,哄堂大笑。
这般来去几番,台上的人,都有些泄气了。
终于有人从怀中掏出了几个钱,大声喊道:“三五七九八,买十个钱!”
这个人不是汴梁城里的人,而是从汴梁城外来的。
“嘿,还真有脑袋被驴踢了的。”
这个汴梁城外来的人,是真正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昂起头,直面嘲笑:“你们城里人是没见过世面,老子可是中过三弟彩票的,十个钱中了五贯钱,三个月的工钱呢,如今有了这五弟彩票,不买就亏了。”
中过奖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
“小子,请你当托多少钱啊?”这也有一个看透事情本质的,人人都不受骗,来一个甘愿受骗的,这不是托是什么?
“乡巴佬!你们不买,老子买。”这话有点傲娇。
忽然从不远又跑来一个人,气喘吁吁喊道:“什么时候把转盘搬到了城里来了?也不说一声,若不是有人知会了我,我还不知道呢?来来来,一百钱,五九八。这个号,老子守了一个多月了,此番一定要中。”
“五九八买不了。”
“五九八怎么买不了?”
“这是五弟彩票,一赔五千,得买五个数字。”
“什么?一赔五千?五九八九八,快快快,填票填票。”
“这他妈又是哪里来的一个傻子?如今帮人演戏都这么认真的吗?”这人还是把本质看得透透。
那人交了一百钱,签字画押填了票,飞奔而去,口中还在大喊:“你们晚点开奖啊,我回码头去喊人,一赔五千,也不早说。”
几个泼皮,倒是无事,看着乐趣,有人笑道:“看戏看戏了啊,都好好看戏,热闹了,这他娘的新鲜事,老子倒是要看看怎么一赔五千。”
还真是满场看戏的,而且看戏的人越来越多。热闹非凡,就是不见有几个人掏钱出来受骗的,只见得时不时有几个演戏的托在尽情表演。
过得半个多时辰,忽然见得道路远处乌泱泱来了无数的人,几百上千之多,其实多是城外码头上营生之人,有摆摊的,有撑船的,有苦力汉,也有小店的东家或者掌柜,也少不了那些伺候人的伙计。
大宋朝赌博之风,已然深入社会所有阶层,从贩夫走卒,到达官显贵。甚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就是个赌神,为何这么说?
因为在李清照的《打马图经序》中有一段原文: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
意思就是:我李清照天性喜欢赌博,只要是赌博的游戏,我都会沉迷其中,废寝忘食,我李清照赌了一辈子,不论彩头多少,我就没有输过,为什么我是赌神?因为我精通罢了。
而且李清照诗词传下来的不少,但是李清照的文章却传下来很少,只有三篇,三篇都是关于“打马”的内容,打马就是赌博,李清照写这三篇文章,就是在详细总结自己这一辈子赌神生涯的体会与感悟。
赌神李清照,服不服?人设崩塌了没有?大宋之高进,出场自带背景音乐的那种!
待得那些从码头上赶来的人到得台前,便是一片拥挤吵杂。
“一赔五千?”
“当真一赔五千?”
“怎么搬到城里来了?”
“童叟无欺,一赔五千!”
“十钱!三八二七四。”
“两钱!一六三五九。”
“老子买五百钱,买双数,二四六八……零”
“一个一个的来,不要挤,慢慢来,签字的签字,画押的画押……”
看戏的这些城里人,开始目瞪口呆了。
看着所有人都挤上小台子去买彩票,这一赔五千的事情,似乎是真的?难道真的不是诈骗?
一个泼皮犹豫了很久,从怀中掏了掏,掏出了七八个铜板,开口喊道:“我他娘就是不信,不信还有这等事情,所以我他娘亲自去试试!”
。
………………………………
第三百零七章 这事,做得又不亏。
汴梁城内,第一次五弟彩票开奖,下注者一千四百余人,若是简单认定每个人买的号码都不一样的话,如此计算,开出头奖的几率大概是百分之一十四。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一十四的可能,这一次开奖,能有头奖产生。
这百分之一十四的概率,其实不低,有人中得头奖也不在意料之外。
当开奖的那一刻,立马就看到一个人高举手中的彩票跃起,开口大喊:“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五百贯,五百贯!!!!我要兑奖,快快给钱,我要冲上去,给我让路,我发财了!!!我……我……我要回家买田地,我要娶妻!生儿子!我要辞职……我要……呜呜呜……快给我让路啊!”
“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慢慢过来,上台来,都不要挤!”
“那不是对面茶楼的跑堂吴老三吗?”
“吴老三他娘的也敢一次买一百钱?”
“吴老三,你赶紧回家去看看吧,看看祖坟是不是冒青烟了。”
“吴老三也能发财?”
吴老三上台了,手中的彩票正在对应签字画押与票根。
不得片刻,一个大箱子打开了,五百贯钱,一个一个的数啊!
台上的小厮还好心问了一句:“要不要帮你抬一下?”
吴老三傻傻的站着,看着箱子里的钱不断往外搬,都忘记了回答别人的话语。
台前,有人开始大喊:“今日第二场,开始卖了,一赔五千,童叟无欺。”
“我我……”
“这里……”
“老子买两百钱!”
“诸位不要挤,一个一个的来,人人都能买得到,选好数字,人人都买得到。”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快报官,快去报官!”
“快去报东家,让东家多派些人手来。”
五弟彩票,在汴梁城火了!
因为已经有那种出手就是用贯来算钱的人,也开始下注了。
要发财了,皇帝赵祯要发财了。
当甘奇迫不及待第一次去给赵祯分红的时候,不过就是几日之后,皇帝赵祯,看着眼前的十几个大箱子,目瞪口呆问甘奇:“这……这是多少钱?”
“回禀陛下,这是四万贯。”甘奇之所以这么着急给赵祯送钱,那是因为甘奇知道赵祯是真的穷得叮当响了,再不给赵祯送钱来,他就真得去找度支衙门的王安石借了。就在几天钱,赵祯出个一千贯,都出得咬牙切齿。
董事长当成赵祯这样,实在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的股东没有选好。
“四万贯?这才几日啊?当真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赵祯不敢相信,甚至怀疑是不是甘奇为了讨好他,故意自掏腰包。也不怪赵祯如此想,到了他这个年纪了,岂能想不到这些门门道道?
甘奇早有防备,直接打开一个箱子,拿出厚厚一叠账簿,呈在赵祯的桌案之上。说道:“陛下请看,这几日,一日开几场,每场卖出多少彩票,共多少钱,中奖几日,姓名籍贯,皆有记录。学生岂敢欺瞒陛下!”
赵祯当真翻起来,翻得很是认真。翻着翻着,口中还有话语:“这……这般赚钱,也太骇人了,这哪里是赚钱啊,这是抢钱呐!”
这就是三弟与五弟的区别,这更是码头上贩夫走卒与汴梁城内居民的差距。
甘奇略显尴尬,答道:“陛下……这可不是抢钱。之所以这几日就赚了这么多,也是因为汴梁城里许多人图个新鲜,待得过了一段时间,新鲜劲过去了,生意趋于平稳了,盈利就不会这么大了。到时候还请陛下多多见谅。”
赵祯慢慢合上账簿,口中说道:“区区一个概率之法,一年就能在汴梁城里赚得几百万贯的钱财,道坚你居功至伟啊,没有你最初冒着风险去试此法,哪里有朕今日获利如此。道坚,你说说,你想让朕如何赏赐与你?你只管说就是。”
皇帝赵祯,一年从甘奇这里赚百万贯的钱财,这钱可不是国家公款,这可是赵祯私人的钱,赵祯当了几十年勤俭节约的皇帝,当了几十年的穷屌丝,一跃成为了高富帅。
暴发户的气质,此时在勤俭节约的赵祯身上显露无疑。
“学生不敢居功,学生只愿为陛下分忧,学生在其中也赚得了不少钱,赚得这些钱之后,学生那免费的书院,当可以付清材料款项,还能招收更多的学生入学,如此已然心满意足。拜谢陛下。”甘奇这人设,又进一步巩固了一下。
“那怎么行,有过要罚,有功要赏,你帮了朕如此一个大忙,岂能不赏赐?”赵祯的话,发自内心。若是甘奇不趁着赵祯这股暴发户的劲还在,过来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因为赵祯,真的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很是抠门。当了三十七年的皇帝,实在给穷怕了。
甘奇还是推辞:“陛下,学生些许小功劳,不敢受赏。”
“嗯……那这四万贯,朕就留个三万贯,剩下的一万贯,算是补充之前投入的差额,如此朕也不占你的便宜。”果然,赵祯暴发户的劲头,已经退去了不少。
“陛下,学生当真不要陛下的钱,学生万万不敢受。”甘奇要把这人设贯彻到底。
“如此……那……怎么能行呢?”赵祯犹豫了一番,又道:“那便算是你把钱存在朕这里的,若是来日你要用,朕在补你一万贯。”
穷怕了的赵祯,暴发户的气质,大概只维持了两分钟。
“谢陛下!”
赵祯摆摆手:“不必谢朕,如今你娶了宗兰,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了,不必如此拘礼。”
成了一家人了?甘奇抬头看了看赵祯,这话,没毛病,真是一家人了。
不过赵祯能说出这种话,也是意料之外的,赵祯其实是一个不怎么苟言笑的人,身为皇帝,更不会喜欢有人跟他攀什么亲戚。这回倒好,主动跟甘奇攀亲戚了。
甘奇心中有一语:这事,做得又不亏。
“学生再谢陛下。”甘奇又道。
“诶,你还是与朕这么生份,朕作为长辈,别的话就不多说了,回去之后,一定要抓紧所有的时间,好好读书备考,来年一定要榜上有名。”赵祯又叮嘱一语,其实也是赵祯心中有些愧疚,他明明知道甘奇马上就要会考了,还让甘奇忙前忙后为他去赚钱。所以叮嘱甘奇这一句,心里的愧疚也能少一点,也希望甘奇能抓紧所有的时间去考试。
当然,赚钱的事情也还是要做的。暴发户的感觉如此美妙,暴发一时爽,一直暴发一直爽。
甘奇看了看赵祯,说道:“那,那学生现在就回去看书了。”
“嗯,快去快去,回家好好看书,一定要考上。”赵祯作为长辈,似乎对于甘奇备考的事情很是着急。
甘奇拱手而退,回家头悬梁锥刺股。
。
………………………………
第三百零八章 韩大相公与钱
回家,出了宫门的甘奇,忽然使劲伸了个懒腰,上了车。
甘奇靠在车内斜躺着,闭目养神。
甘奇有些累了,人总是会累的。
书院还没有走向正轨,需要甘奇操持许多事情。甘奇还要应付别人的为难,又要赚钱,还要帮皇帝赚钱,还要读书备考,还要当大儒。
能不累吗?
甘霸是不会累的人,赶着车,嘴巴也在喋喋不休:“大哥,我娘终于给我说好了一门亲事,隔壁郭家村一个穷书生的女儿。”
“挺好,到时候成亲了,大哥给你包一份大礼。”甘奇有气无力答着。
又过了一会,甘霸又说道:“大哥,你还记得樊楼的韩四娘吗?”
“记得。”甘奇自然记得,韩四娘是甘霸在樊楼的相好,是甘霸处男之身。
“大哥,你说四娘……”
“怎么?还没成亲呢,就想着给人家赎身了?”
“大哥,我这不是跟你学的吗?四娘一直都念着我等着我呢,我也与他许诺过的。”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了,大哥不正,小弟歪。
“没出息的玩意。”甘奇骂是骂,不过又道:“明日,明日去把她赎了吧,赎身之后不要急着带回家,让她在樊楼继续住一段时间,待得你成亲了,再领回去。”
“哦。但是,大哥,我没那么多钱。”兴许这是重点,不是甘霸真没钱,是他的钱都在他老娘那里。
“我也没有。”甘奇答道。
“大哥,你有。”甘霸聪明得紧。
“我真没有。”甘奇兴许是在皮。
“大哥,你真有。”甘霸不皮。
“行吧行吧,我有我有。不过说好,成亲之后,此事你还是得与你家娘子好好说一说,说好了之后,还要多多安慰,待得她气消了,你才能把人带回去。”甘奇这是真在教甘霸,家宅不宁是一定要避免的。
“嗯,都听大哥的,若是娘子不同意,我就拖一拖,待得娘子同意了,再把四娘带回家去。”甘霸是真的很听话,听话得有些可爱。
回到家里,甘奇走进书房,是真要头悬梁锥刺股,累是累,书还是得看。
院子之中,一众女眷,正在打马。战况激烈,却是声音极小,大概是怕吵到了读书的甘奇。
这种风气,是赵小妹带来的。兴许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张淑媛与春喜,出身樊楼,对这种游戏太擅长不过,如今赵小妹来了,算是有了组织者。
如今这家中的女眷是越来越多了,张淑媛与春喜且不说,赵宗兰陪嫁的丫头就有四五个,都是精挑细选的,还有李一袖与萧九奴两个梨园大明星。还有之前吴巧儿买的两个小丫头,当真是莺莺燕燕一大群。
倒是吴巧儿忙着自己的事业,没有打马的时间。吴巧儿真是个女强人了,一天到晚,一门心思都扑在那个成衣店里。
兴许,这也是吴巧儿在逃避某些事情,逃避一种尴尬的处境。只是甘奇是个无心人,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只以为吴巧儿是从小忙碌惯了,闲不下来。
陪着甘奇读书的,是小针针这个倒霉孩子。院子里在打马,倒霉孩子哪里还有心思读书,脖子伸得老长,眼巴巴去望着院子里打马的人群。打马是类似于麻将的一种牌类游戏,但是玩法上与麻将大相径庭。
甘先生何等威严,开口一声怒喝:“看什么呢?”
“先生,我能不能出去打一会马,再回来读书?”小针针摆着可怜的模样。
“什么?打马?行!”甘奇站起身来,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柄戒尺,走到小针针面前,喝道:“把手伸出来,让先生我先打一打你,如此你也好去打马。”
小针针连忙把手藏到了背后,连连摇头:“先生,我不打马了,我看书。”
“手伸出来。”甘奇又是一声呵斥。
一只小手慢慢伸了出来。
甘奇是个恶人,啪!就打了下去,小针针眼眶含泪,低头翻书,再也不说打马了。
如今甘大先生,甘大帝师,威严了得,倒霉孩子小针针,早已服服帖帖,真正倒霉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
甘奇一边头悬梁锥刺股,一边教导着未来的神宗陛下,还得抽空安排着书院的运作,又要复核各处送来的账本,还得每过几天就给皇帝赵祯送点分红去,受一些攀亲戚的夸奖,受一些好好读书的叮嘱。
时不时还有抽空在书院里开讲,王安石也会时不时上门来取经,有了甘奇的帮助,王安石这个财政部大佬,工作越来越出色了。
晚上,甘奇还有传宗接代的大事业要忙。
甘奇的日子过得很充实。
甘正最近回家的次数也很是频繁,每次回家,都会路过甘奇家门口,甘正就会往里面打量几番。心中也在纳闷,纳闷这个甘奇怎么还没有被官府抓去?
所以过几天,甘正又会回来,又会再次失望,失望甘奇怎么还在家里过得好好的。
甘正纳闷是纳闷,但是他一个枢密院文员,也不敢直接去找枢密院使田况问个清楚明白。
那就只能自己纳闷着了,这种郁闷,别人也帮他解除不了。
还有一件事让甘正很郁闷,那就是自从上次田况说他前途无量之后,甘正等着重用,也等了许久了,这重用迟迟不来,连田况的面都没有再见过了。
难道领导说话都是放屁?说要重用的呢?怎么这么久了,一点动静没有?田况身边也有许多差事职位,品级低的也有,比如副承旨什么的,甚至编修也有在田况身边当差的,其实就是类似秘书的职位,怎么也不见田况把他甘正调动一下?
甘正在各种郁闷的氛围里,日子也一天一天的过着,或者说一天一天的熬着。本来在枢密院当个文员,暂时而言甘正并不觉得难熬。奈何忽然看到了希望,每天憧憬着那份希望,日子就难熬了。
政事堂的班房里,韩琦也在焦头烂额,原因无他,又没钱了。
什么叫作入不敷出?那就是跟欠了债一样,钱才来,债一还,还没缓过劲来,讨债的又来了。
一个国家政府,入不敷出,这件事情看起来很不正常。其实也是很多见的,不说这大宋朝,哪怕是后世,政府破产的事情都屡见不鲜。
执政者能力的高低,有时候真不能互相比。有些政府蒸蒸日上,有钱有粮,有些政府负债破产,卖港口度日。
“原武河决之事还未罢,夔州又大旱,一个个来讨钱,本相就算是制钱,也制不得这么快!”韩琦也在发火,怎么这个宰相这么难当呢?没当宰相的时候,见得文彦博当宰相,也没有这么难啊?怎么他韩琦当了宰相之后,就难成了这个样子?
韩琦身旁,是参知政事曾公亮,参知政事大概就是副宰相之意。曾公亮听得韩琦之语,答道:“韩相,此事当在大朝会之时商议一番,如今国库无钱,但是这大旱之灾也不能不管,当集思广益,一起来想解决之道。”
韩琦点点头,说道:“也唯有如此了,劳烦曾相公派人四处通传一下,明早加一朝会。”
宰相,是真没有那么好当的,特别是新上任的宰相,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不是无可奈何,谁又愿意在皇帝面前显出自己无能呢?
这也穷给闹的。谁叫这个朝廷这么穷!韩琦真的想回家找个神像,一日三炷香,每天祈求国泰民安,不要出事,不要花钱,不要花钱!
。
………………………………
第三百零九章 韩大相公召见
夔州大旱,夔州在哪里?在重庆,夔州大旱可不仅仅是一个州府,而是说的夔州路,一路之地,州府十几个,全部大旱。就是一个省都有旱灾,受灾人口几百万之多。
这是仁宗晚年最大的旱灾。
所以韩琦才无可奈何要在朝会上来说这件事了,实在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了,这要花的钱真不是一星半点。
董事长赵祯,听得韩琦一通禀报,脸上的担忧就出来了,菩萨心肠的赵祯,连忙说道:“诸位卿家速速议论一下,想想办法,几百万人受灾,定要赶紧赈济,一定不能闹出事来。”
总经理韩琦也连忙说道:“诸位同僚,若是能有好的应对之策,请快快说出来。”
好的应对之策,这不是想办法的事情,这就是要钱要粮。要钱才能解决的事情,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谁能变出钱来,这才是办法。
但是满朝文武,谁能凭空把钱变出来?
变不出来钱,那就不要开口了。
朝堂之上一片沉默。
总经理韩琦着急不已,又道:“各个衙门里,是否还有没有用出去的钱?而今赈灾事大,其他事小,能拖一拖的事情,那就拖一拖,先把灾先赈济了再说。”
韩琦显然是知道各个衙门里应该都有钱,因为前不久刚拨下去的,甚至许多是“还债”用的,所以各个衙门或多或少应该是有一些现钱的,如今韩琦是想再把这些钱收上来,拿去先赈灾再说。
但是韩琦话语说出,却没有人接话。
进了口袋的钱,再拿出来?哪里有这么容易,哪个大佬麾下没有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巴?哪个衙门不是一大堆人等着吃饭?拿出来了,下个月吃什么?
这是为难总经理韩琦?韩琦回头看着所有人,所有人都低着头。
韩琦又抬头去看董事长赵祯,大概是等着董事长发话了。
董事长赵祯想了一想,开口说道:“韩卿,朕的内库之中,有十一万贯,且先拿出十万贯给你,速速在各地购买粮食,送到夔州去,以解燃眉之急。”
董事长就是倒霉,公司的钱不分红给他不说,还得拿自己的钱去贴公司。其他股东分红了,也不会拿出来一分钱来帮助公司发展,更别说无偿救灾了。甚至连公司部门的公款,也不肯拿出来。
大宋董事长,真不是人当的。
赵祯忽然出手就是十万贯,把韩琦都搞懵了,韩琦看着赵祯,竟然下意识问出一语:“陛下当真有这么多钱吗?”
总经理竟然敢怀疑董事长,董事长有些不高兴,面色微微一沉,说道:“朕既然说出来了,那自然就有。这是甘道坚帮朕赚的钱,到时候朕再让甘道坚的那个慈善基金会也出一笔钱。其他的钱,韩卿当想个办法出来。”
“陛下宅心仁厚,古今罕有。臣代夔州路百姓,拜谢陛下恩德。”韩琦知道自己刚才说错话了,此时连忙拍起来马屁,弥补一下。
却听赵祯开口说道:“赈济之事,本该三司度支经手操办,而今三司使空缺,在这紧急之时,当速速把人选定下来,着其立马上任,操办赈济之事。诸位可有人选?”
韩琦刚才还想要赵祯开口让各衙门凑钱出来,却是赵祯并未开口。本还有些着急,此时听得忽然话题到了三司使人选上面,韩琦连忙回头示意一下田况。
田况接了授意,也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陛下,臣有一个人选,益州知府宋祁堪当此任。”
“宋祁?”赵祯默念一语,这个人他还是很熟悉的,宋祁在京城当二三十年的官,办事还是比较靠得住的。但是赵祯却又道:“宋祁在益州,路途遥远,待得他回京,哪里还来得及?”
韩琦连忙上前说道:“陛下,宋祁人在益州,离夔州很近,若是他为三司使操持赈灾之事,与其让他回京来,倒不如直接让他到夔州坐镇,大灾如此,当有钦使坐镇,方可教人放心。”
这话真说得有点道理,宋祁在益州当知府,益州就是成都,夔州在重庆,让宋祁直接去灾区坐镇,那自然是最好的安排。
赵祯自然也觉得这个安排再妥当不过了,立马说道:“擢升宋祁为三司使,立刻赶赴灾区。”
韩琦大喜:“臣这就派人去制诰身与文书,快马加鞭发去益州。”
不仅要送去诰身与文书,韩琦还要送去一封亲笔信,好让宋祁知道,是他韩大相公在朝堂举荐,方才让宋祁能升任这三司使的副宰相之位。
赵祯也说道:“也派人到宫内交接一下,把朕内库中的十万贯钱运出去。还要派人去寻一下甘道坚,让他的慈善基金会也出一笔钱,大灾之前,定要众志成城,能想的办法都要想,能调动的钱粮都要调动。一定不可生出乱事。”
“遵旨。”韩琦拱手拜下。
这朝会也就要散了,办事要紧,赈灾这种事情,就是十万火急,一旦有一些拖延,那就一定会有大贼而起,这是没有一点侥幸的事情。大贼起来了,还要去剿贼,那真是雪上加霜。
倒是出得皇城的韩琦,有些为难起来。要找甘奇要钱,这件事情,在赵祯心中只觉得沟通一下就可以了。
但是韩琦却明白,甘奇那小子,应该是不会好好配合的。
回到政事堂,思虑了一下的韩琦开口说道:“来人啊,去把开封府的解元甘奇召来见本相。”
韩大相公猜到甘奇不会好好配合自己,却也并不是很在意,堂堂宰相,还能治不住一个小年轻?何况这还是皇帝圣旨,让甘奇拿钱出来。
在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甘奇,忽然听得韩大相公派人来召,也是意外非常。
见还是要去见的,好事肯定没有,坏事呢?
兴许与韩琦正面交锋的时候终于到了,甘奇如此想着,牙关一咬,加了一件外套,出门而去,还叫甘霸带着几个人,手持兵刃跟随。
被韩琦暗中弄了这么多次,甘奇早已憋着一股劲,也得弄一弄韩琦了。
之前甘奇压根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找韩琦的麻烦,因为甘奇连解除朝堂之事的资格都没有,更不了解韩琦每天都干些什么。如何下手?
所以这回去见韩琦,在甘奇看来就是机会,看看韩琦想做什么。只要甘奇能了解韩琦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总能找到机会。
………………………………
第一百一十章 韩大相公成功发威
韩琦坐在案几之后,上下打量着甘奇,两人是见过面的,但韩琦是第一次如此认真打量着甘奇。
这也是韩琦第一次把眼前这个年轻人放在了眼里。
甘奇也迎着韩琦的目光,打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