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猛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宗实与赵宗汉两人对视一眼,赵宗实又看了看头前的张大家,赵宗汉却也明白过来了,嘿嘿在笑:“道坚如今这酒量,越来越差了。”

    赵宗实大手一挥,借着酒意,开怀喊道:“走,回家。”

    赵宗汉还转头与张大家说道:“劳烦张大家安排一下道坚。”

    说完兄弟俩扬长而去,一边走一边笑。

    张淑媛本是一脸欣喜的,却是这两人一走,厅内只有她与甘奇了,这回她倒是没有多少欣喜了,反而成了手足无措。

    待得许久,张淑媛才蹑手蹑脚走到甘奇身边,站了许久,从左边看了看甘奇,又从右边看了看甘奇,一个大男人在面前不省人事,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

第二百零六章 你不懂,你还小

    拿这个男人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问题,张淑媛虽然的青楼女子,男女之间的那些事情她也懂得,甚至理论知识上,还能算是很懂。

    但是,张淑媛毕竟不是那卖身的妓女,反而她还是靠着洁身自好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说白了,她可以算是一个理论高手,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参与过实战。

    再说,有些事情,终究是男人主动的事情,张淑媛也压根没有想过要与甘奇直接来一次鱼水之欢,洁身自好才是她的人设。

    所以,张淑媛是真不知道拿面前这个男人怎么办?难道现在叫人来把甘奇抬出去,然后找个地方洗洗睡了?

    难得独处一次,就这么安排了?

    张淑媛犹犹豫豫起来。

    忽然,忽然不省人事的甘奇,竟然抬起了头,对着张淑媛嘿嘿一笑,问道:“他们走了?”

    甘奇突然的动作,把张淑媛吓得一跳:“啊?走了……走了。”

    甘奇慢慢站起,还伸了个懒腰,说道:“张大家也早些歇息,我先回去了。”

    张淑媛缓过神来,问道:“甘先生要不要吃杯茶水再走?”

    甘奇闻言,正准备拒绝,看得张淑媛那带着希冀的眼神,开口说道:“那,那就吃杯茶再走。”

    张淑媛连忙转头喊道:“春喜,快来给甘先生泡茶。”

    春喜,甘奇倒是认识,就是张大家身边的那个小丫鬟,颇为傲娇不懂事的小丫鬟,也是那个喝了甘奇泡的茶之后,说了一句“真香”的丫鬟。

    小丫鬟十三四岁,端着茶具进来给甘奇泡茶。这种小丫鬟,说是丫鬟,其实也是跟在张淑媛身边学艺的,学那些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的手艺,来日兴许又会是这樊楼里的花魁大家。

    小丫鬟长得挺漂亮,对着甘奇微微一笑,两个小梨涡微微一凹,露出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微微一撩额头前的发丝,再也不傲娇了,甜甜一笑,说道:“甘先生,奴家给您泡茶,您尝尝,看看奴家这泡茶的手艺是不是有长进。”

    甘奇坐正身形,左右整理了一下衣衫的大袖,说道:“好,我尝尝。”

    一旁的张淑媛连忙落座,问道:“甘先生可有想听的曲子?”

    “霓裳羽衣曲,张大家可会?”甘奇问道。也是想起来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那么一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但是甘奇似乎还从未听过真正的《霓裳羽衣曲》。

    还不等张淑媛回答,不傲娇了的小姑娘就已经答道:“甘先生你也太小看我们家姑娘了,衣裳羽衣曲,虽然如今早已不全,但是现传的曲调,连奴家都在姑娘那里学会了。”

    张淑媛便说道:“甘先生,此曲本该配有舞蹈,独独听曲反而少了许多乐趣,不若就让春喜来奏曲,奴家为先生起一舞蹈如何?”

    甘奇嘿嘿傻笑着:“好好,这般极好。”

    “先生稍等,容奴家到厢房里换一身衣裳。”张淑媛说完话语,一福之后就往外而去。

    乡巴佬甘奇还疑问道:“这么讲究的吗?”

    小丫鬟答道:“甘先生,此曲本是唐玄宗以仙人而作,上元点环招萼绿,王母挥诀别飞琼。若是寻常衣裳衣带,如何飘飞得起来?”

    真讲究!古人比后人讲究。

    甘奇期待着,小丫鬟也把茶泡好了,甘奇端起慢慢在喝。

    待得张淑媛再进小厅,似盛唐宫装,衣袂飘飘,长带左右,上前微微一福,还有柔糯的话语:“还请先生观赏。”

    甘奇还是嘿嘿傻笑:“好好好,请。”

    小丫鬟坐到头前,乐音一起,柔美空灵。

    身段柔美,还有那一颦一笑,当衣袂当真飘起,还真有一点神仙下凡的味道。

    或是轻柔,或是迈步欲飞。

    有时眉黛微蹙,似有伤感。

    有时含笑而张,似有喜悦。

    腰肢后弯,腾出两条长带,带子打在甘奇面上,带着阵阵香气。

    待得甘奇下意识伸手去抓那股香味,香味却又随着带着飘走,唯有甘奇一手空空,酒酣之中泛着些许笑意。

    难怪,难怪有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么一说。

    今夜的甘奇,才真正第一次体会到身为一个古代男人的快乐。

    尽管甘奇以往有许多想象,但是这种快乐,以前好似还真有些想象不到。

    曲好。

    舞更好。

    一舞而罢,张淑媛剧烈运动之后带着轻微的娇喘,脸还含笑,慢慢向甘奇走来。

    小丫鬟兴奋得走到甘奇身边,急着夸奖:“姑娘今日这一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舞得好呢,定是因为甘先生当面,所以才舞得这么好。”

    “是吗?”甘奇笑问。

    小丫鬟点头如捣蒜:“是呢,是呢。姑娘近来总是念着甘先生,说甘先生的词最能动女儿家的心思,也说不知何日,甘先生才能再为姑娘填词。”

    张淑媛似乎被人说中的心事,连忙作了怒意,说道:“小丫头最喜欢搬弄是非,甘先生别听她胡说。”

    甘奇慢慢站起,问道:“听闻昔日杨贵妃就是因为此曲才见到唐玄宗的?也不知这故事是真是假。”

    张淑媛答道:“确有其事,当时还有大臣张祜在侧,他还因为这件事情,作了一首诗,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甘奇点了点头:“茶也喝了,曲也听了,舞也观赏了,那就给张大家留一曲吧。”

    小丫鬟听得甘奇要为张淑媛填词,高兴不已,似乎比张淑媛还要高兴,立马转身去拿早已备好的笔墨,准备记下来。

    便听甘奇慢慢读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小丫鬟春喜闻言,疑问道:“甘先生,不是说好了填一曲的吗?怎么变成了首七言诗了?姑娘最想要先生的词呢,如此姑娘也好唱啊,唱出去,别人就会羡慕姑娘又有好词了,到时候汴梁城里的那些花魁们,都会学着我们家姑娘唱呢。便是那些文人士子们,也能知道我们家姑娘的名声。”

    甘奇微微一笑,不答。

    却听张淑媛答道:“你这小丫头,叫你多读书,你却是不听。甘先生所作,就是词。当真是好,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知道尽了多少恩爱事。甘先生之大才,这汴梁城无出右者了,堪称第一。”

    小丫鬟还不乐意,嘟着嘴,轻声自言自语:“明明就是律诗,每一句都七个字……”

    “今夜到此,我走了,下次再来。”甘奇起身欲走。

    张淑媛下意识往前走了一步,口中说道:“甘先生要不……”

    “要不什么?”甘奇倒是答得也快。

    “要不……要不明日还来?奴家等着先生。”张淑媛刚才差点脱口而出的话语,终究是收回去了。

    也不知道甘奇是否失望,却听甘奇说道:“明日就不来了,过几日再来。”

    “那……甘先生慢走。”张淑媛似乎又自己失落了起来。

    甘奇点点头,往外而去,刚出门槛,就听得身后张淑媛又道:“先生稍慢,奴家送您几步。”

    甘奇脚步微微一停,张淑媛跟了上来,一直把甘奇送到外楼的门口。

    外楼之处,二十多个持刀大汉等候多时,簇拥在甘奇身后,夜深而回。

    张淑媛站在门口目送许久,也引得来去之人侧目去看。

    再回闺房,伺候的小丫鬟似乎看出了自家姑娘的心事,心直口快说道:“姑娘为何只把话语说到一半呢?若是奴家,那就说出来,把甘先生留下来就是。”

    “你不懂。”张淑媛轻声答道。

    “姑娘别看我小,我都懂,在这樊楼里,我还有什么不懂的?”

    “你还小。”张淑媛又道。

    。m。


………………………………

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杀人,要杀许多人!

    第二日,相扑场上午拳赛,下午梨园春队与盛兴牙行队的球赛,梨园春队也就是草上飞所在的队伍,甘奇一个人手上就有两支队,还有一支是巧儿成衣队。

    还有一支甘家村队,甘奇还在筹建之中,等着去与族中那些宿老们商量一番。

    上午的甘奇,在梨园春的戏院里讲课,在梨园春里讲了一堂预决算的课之后,甘奇便又往城内太学去讲了一堂管理学。

    中午在城内的宅子里吃了一顿饭之后,便出城来看球赛。

    草上飞自然不会让甘奇失望,拿着球满场飞奔,闪转腾挪,鲜少有人能阻挡他的脚步,得分得到手软。

    大胜之后,草上飞来到甘奇面前,拱手复命,没有让甘奇失望,也没有对不起他草上飞的名头。

    甘奇的目光却在草上飞那一身铁甲之上,这身铁甲是甘奇花钱打造的,式样上就是步人甲的模样。

    这一回甘奇一共在码头的好几个铁匠铺里打造了几十套铁甲,一套就要上百贯的价格,金属制品,即便是铁,在这个时代也是贵重物品,几十斤的铁加上人工费用,上百贯还真不贵。这大宋朝一年花几千万贯的军费,还真是很正常的事情。

    看完球赛,甘奇也并未离开,而是等在相扑场外。

    因为今天甘奇要见几个人。

    待得下午半晌,甘奇要见的人就来了。皇城司的押官李明带着禁军的几个军将从城外来见。

    李明与甘奇一一介绍起来:“甘先生,这位是捧日军下游击将军庞敢,这位是捧日军下昭武校尉朱干,这位是天武军振威校尉庞勇,这位是天武军游骑将军刘兆。庞敢与庞勇可是兄弟俩。这几位都是我的把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一个个都是铁铮铮的汉子。”

    甘奇拱手一一致意,满脸是笑说道:“有劳诸位将军跑一趟了,在下甘奇甘道坚,见过诸位将军。”

    游击将军,游骑将军,听起来都是将军,其实也不过从五品,五品的军将,放在地方,那就是一个州府的主将了,甚至狄青因屡立战功升为一路兵马都总管的时候,也不过是五品。像游击将军庞敢,此时也能是从五品,大概也是因为在京城里,升迁比较容易许多。

    至于昭武校尉,这就是六品武官,与皇城司押官李明,差不多的品级。但是李明显然比这四人混得好上不少,就算庞敢是从五品,品级上比李明要高。但是李明任了那个勾当皇城司公事,就远远不是庞敢能比的。振威校尉品级就更低了,从六品。

    但是别小看这几人品级都不高,但都是实打实的京城禁军里面的实权人物。真正的武官阶层,其实五品就升到头了,再上去,就算有武官官职的,也不是纯粹的武官阶层了,大多都是读书阶层了,到最顶上枢密院这种机构,那就几乎没有一个武官了。

    狄青是个例外,只因为狄青在这大宋朝功勋实在太高。然后极为憋屈的当了四年枢密院副使,若是没有甘奇,狄青现在早已死了几个月了。

    也就是说,一个武将在大宋朝,五品官就当到头了。但是一般五品的武将,看到一个七品的文官,都得低眉顺眼,恭恭敬敬。就像一个道路兵马都总管,看到一个知县,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语,都得恭恭敬敬,有商有量。

    说到这里,便把大宋朝的地方行政划分略微说一下,从中央朝廷而下,各地先分出“路”,“路”大概就是后世的省,比如有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等等,此时大宋,一共分了十八路,也就是十八个省。

    路下面,就是州,州是统称,有些也称府,比如河南府,有些称军,就是军州,以往大多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多是军事要冲地带。当然也还有州,州是最普遍的,秦州渭州杭州类。

    这一级可以类比为后世的地级市。监一般比较小,下面管理的地方也不大,但是又比县要大,可以不严谨的类比为较大的县级市。

    州府下面,自然就是县了,这就不用多谈了,只说说县与县还有区别,按照户数多寡,还分为望县、紧县、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

    下县自然是户籍数最少的县,往往在五百户之下,什么概念?就是一个县的人口数,比甘奇所在的甘家村的人口多了不多少,一个县的人口只有五千人以下。但是这么少的人口,为何又要设县呢?因为地盘大,比如戈壁地带,比如山林地带,地广人稀。

    所以知县,也并非就一定是七品。其实七品知县,只有开封府地界才有。其他地方的知县,一律只是八品官,甚至从八品。真要算起来,绝大多数知县是从八品。

    常言道七品芝麻官,七品其实在宋朝,还真不是芝麻官。

    甘奇今日让李明把这几个将军找来,自然是有事,具体事情,李明倒是也与他的几个兄弟说过了。

    甘奇客气一番,是个军将自然也客气几番。

    客气之后,李明开口说道:“甘先生请放心,天武捧日两军,此时已然在遴选汉子,不得多久就有队伍前来参与球赛。”

    “多谢四位将军了。”第一次见面,自然少不了客气。

    “不敢不敢,我等都是粗鲁汉,能与甘先生这般的人物结交,乃是我等的荣幸,也是听得李明说甘先生对我等军汉甚是看重,我等自然也该鼎力支持甘先生之事,此番球赛,也是我等军汉为自己争名头的时候,以往我等军汉,在这汴梁城里哪里能有出彩的机会?说起来还要感谢甘先生。”庞敢大概是这几个人的头面,话语大多由他来说。

    “将军客气了,我还想举办一个射术比赛,到时候请诸位一定多多支持。”甘奇最近紧锣密鼓要准备射术比赛,其实还有其他目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以往我等都被这汴梁城的人小瞧得紧,此番借甘先生宝地,一定要让整个汴梁的人都好好看看我等军汉的威风。”庞敢稍显激动。

    甘奇却笑道:“将军可不要小瞧了民间高人,我麾下就有一个射术绝佳的好汉,到时候定要与禁军汉子一较长短。”

    “哦?甘先生麾下还有这等高人?不知是哪里的好汉?”庞敢问道。

    “陕西潼关人士,名唤周侗。”甘奇答道,西北那个地方,在大宋算是一个小小的例外,因为那里连年征战不休,那里的军汉在社会地位上,比其他地方稍稍要高上一点。

    强弓硬弩这种东西,在其他地方是万万不敢私藏的,但是在西北却是可以。甚至种家军如今的领头人种愕还规定,犯罪之人,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可以通过射箭免罪,犯罪之后,若是上校场射箭,射中靶心者,可以免罪。所以西北之人,习射者众多,射术好的自然也不少。周侗就是其中一个,周侗晚年的徒弟岳飞,也有一手好射术,能开三石硬弓。

    另外说一句,种家不是军汉世家,种家是读书人家。种家往上数两代,乃是宋朝初期的大儒种放,大儒之家。这也是狄青狄家为何一代就没落了,而种家却世世代代镇守西北的原因所在。

    庞敢听得是陕西人士,立马答道:“西北汉子,射术不凡倒也正常,不过甘先生可勿要小瞧了我东京禁军,我军中好汉多的是,百步穿杨者可也是有的。”

    庞敢是半开玩笑的话语,但是也自信非常,宋朝到底缺不缺少勇武?这个问题其实还真要两说,一说,就是宋朝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英雄事迹,勇武为国者,不在少数。

    二说,自然要说宋朝的统治阶层,这个阶层,普遍缺乏勇武精神。

    甘奇却是说出了自己要举办射术比赛的目的:“倒是有一事需要将军们帮帮忙,我麾下空有射术高人,奈何少了军中的强弓硬弩,到时候还请将军想想办法。”

    庞敢闻言,大手一挥:“这有何难,我禁军皆是好汉,岂能胜之不武?明日,明日我就从军中借些弓弩与先生,让先生麾下高人比赛之前好好练习一番,如此才公平公正。”

    “好,那就多谢庞将军了。”甘奇目的已然达到,强弓硬弩这种东西,可不简单,民间哪里能有?民间最多是一些打猎的软弓,射鹿射兔勉强堪用。但是真要说杀敌用的好弓弩,唯有军中有,不仅是因为这种东西属于管制品,更因为能打造这种东西的匠人,大多都在军中管制。

    大宋的弓,比之西夏或者辽国,质量也好上几个档次,这也是大宋在极度缺少战马的情况下,能与这些虎狼之国抗衡的重要原意之一。从弓弩到甲胄,还有兵刃,乃至其他各种各样的军械,大宋制造的都比西夏与辽国的质量好许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科技生产力优势。

    甘奇如今,先是千方百计弄到的甲胄,又千方百计弄到了弓弩。他要做什么?

    这些东西,自然是杀人用的。

    甘奇要杀人!要杀许多人!


………………………………

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钱多

    河北之地,自古就是中原腹地,这里沃野千里,站在田野之中,天地广大,甚至眼前看不到任何遮蔽视线的物体,一眼望不到尽头,尽显天地苍茫。

    许多地方的人,若是没有真正出过门,都不能想象什么叫作真正的平原。当然也有许多人不能想象什么叫作崇山峻岭。

    从汴梁往西北,距离不到四百里,就是从平原到崇山峻岭的距离。

    一队人,冒着渐渐炎热起来的阳光,走在从汴梁城往西北方向去的路上。

    队伍里都是壮硕的大汉,人数四五十个,还有七八辆劣马与骡子拉的车架,车架里并不坐人,而是堆满了货物。

    若是有同路之人相问,唯一一个骑着劣马的年轻商人便会傻呵呵笑答:“车里都是江南的织绣。”

    发问之人便会一脸震惊问道:“这么多江南的绸缎,得值多少钱啊?”

    年轻的商人好似是第一次出门做生意一般,颇有点人傻钱多的味道,开口答道:“十来万贯而已,算不得什么,我家有的就是钱。你若是要买啊,我吩咐人拿几匹你看看,看看成色,价格好说,不教我亏本就行。”

    发问之人摇了摇头,又道:“公子,看你也是富贵人家,做生意不是你这么做的,你这种汴梁出来,不往大名府河间府这种富庶地方去,反而往西北方向去,这些值钱货,怕是到了地方,卖不完的。”

    年轻商人自信非常:“我大宋何其富庶,岂能卖不完?这一趟,若是沿路卖不完,我就过河去太原,太原那里当也不穷。”

    发问之人摇了摇头,便也不再多问。

    那位第一次出门做生意的富家公子哥,骑在劣马之上,手中折扇不断在摇,口中也骂骂咧咧:“他娘的,做生意,当真不是人干的活,老子走完这一趟,再也不出门了。”

    马下有一个肥胖的汉子嘿嘿答道:“大哥,还是读书好吧?在家读书,风也吹不着,雨也打不着,何必吃这份苦头。”

    年轻商人低头看了看肥胖汉子,忽然俯身而下,轻声说道:“呆霸,你倒是越来越长进了,做戏都不用人教。”

    肥胖汉子嘿嘿笑道:“看戏看多了,自然也学会了。”

    一旁还有一个年轻汉子,闻言笑道:“这呆霸,每次看戏,都得我盯着他,用大哥的话说,就是入戏太深。”

    走着走着,有人去东,有人去西,同行之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每次路上遇到人,年轻公子哥总会与人吹嘘一下自己家中何其有钱,这一趟货多么值钱,十来万贯不在话下,若是有人真想看看货,年轻的公子哥也会立马吩咐人打开几个箱子,果真是上好的江南绸缎,看得人啧啧称奇,却也没有人真会买。

    这东西,还是那富贵人家消费的东西,寻常人家看一看也就足够了。

    人步行的速度,半个时辰大概能走十里左右,中午吃个饭,时不时喝水歇息一下,一天下来,走个七八十里,那就是顶天的了,这还要感谢春末夏初的白日时间越来越长。若是在冬天,白昼时间短的时候,那也走不了这么长的道路。

    也得感谢河北地界平原道路好走,若是崇山峻岭之间,那赶路的速度就更慢了。

    太阳起落四回,往西偏北而行的一队人,终于快要走到黄河岸边了。

    时候还早,那位商队的东家,也就是那位唯一一个骑着劣马的富贵公子哥,骂骂咧咧不愿意走了,在路边一个客栈歇了脚。

    这个年轻的商人公子哥,显然就是甘奇,一边往客栈里面进,一边还抱怨道:“他娘的,老子这屁股都不是屁股了。”

    在古代赶路,是真有点苦。

    小厮上前来招待,甘奇开口就问:“河阳还有多久?”

    小厮笑着答道:“公子,往前十几里就过河了,过了河就是河阳地界。”

    甘奇又问:“那北邙山在哪边?”

    小厮抬手往西边一指,笑道:“公子您看,那里就是北邙山了,打此往西,百十里都是北邙山。”

    甘奇从怀中掏了掏,掏出一串钱,又问:“北邙山景色如何呀?”

    小厮盯着甘奇手中的钱,双眼放着光,连忙答道:“景色自是好得很,要说这北邙山,从此处往西数过去,一共三十三座高峰,白马山在首,神尾山最西,此时正是花开,龙柏、连翘、牡丹、杜鹃,那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嘿,你个小厮不简单呐,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这种词,老子平常都用不出来,有赏,大大的有赏。”甘奇边说着,边把手中的那串铜钱往空中一抛。

    小厮连忙跳起,稳稳接住那一串铜钱,连连道谢:“多谢公子,多谢公子,小人一看公子就非寻常人,来日定是那出将入相的人物。”

    “会说话,再赏,老子家里有的是钱,你看看外面那八车货,都是江南运来的上等绸缎,随便卖了,也值十几万贯。”甘奇扬头在吹,又是一串铜钱往天上一抛。

    小厮自然再一次稳稳接住了一串铜钱,连忙放到怀里,生怕面前这位公子哥会后悔,口中也道:“公子若是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小人,小人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方圆几百里地界,就没有小人不知道的事情。”

    此时客栈里来往之人不少,几乎坐满,都把头偏向了正在吹牛逼的甘奇。

    甘大官人往客栈里走了进去,在一张没人的桌子上落座,又问:“老子要去北邙山看看景色,这路好不好走啊?”

    “好走好走,此处本就是要道,往永兴军进陕西,也可往这里,去河东路,也可以往这里,这里的路岂能不好走?公子若是要去河东,往这里去最好不过。”

    “有赏!”甘大官人再一次豪气冲天,这回一出手,两串。又问:“你们这里哪里可以寻到花魁人物结伴赏景?”

    “这……公子,咱们这是官道,想要找花魁人物,实在是难为了。公子若是有暇,可以往南去,百十里路就到,洛阳城里的姑娘,那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

    “百十里?这么远?罢了罢了。”甘奇看似不快,却往一旁的甘霸招了招手,甘霸提着一个大钱袋子往桌上一放,一声闷响,甘奇豪气开口:“上酒菜,安排一下客房,把畜生也喂一喂,多余的都赏给你了。”

    小厮喜出望外,一把上前扑在大钱袋子上,伸手一提。

    嘿,还没有提起来,小厮尴尬着左右笑了笑,再提,使出吃奶的劲接着提,憋红了一张脸之后,放在颤颤巍巍把钱袋子提了起来,千恩万谢往后而去。

    满场之人,目光都随着提着大钱袋子的小厮一路过去,目不转睛,那一袋子钱,没有两百贯,怕也有一百几十贯。

    待得小厮走进了一个小门之后,所有的眼神再一次往甘奇看来。

    便也起了嗡嗡的议论之声。

    “这位公子莫不是个傻子?”

    “我看像!”

    “你们是没有见过世面,你听那口音,开封府地界来的,开封府汴梁城里,这种人物,算得了什么?”

    “说得好像你他妈去过汴梁一样,汴梁城里的人不是人了?上百贯的钱不是钱了?”

    “这你就不懂了,汴梁是哪里?天下所有的钱都往那里去的,这等手笔,在咱们这算个人物,到得汴梁,那就算不得什么了。”

    这人逻辑倒是没错,说起来,似乎又有一些道理。

    众人目光再往甘奇看了看,心中大概在想:这位汴梁出来行商的公子哥,人傻钱多。

    :。:


………………………………

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赏景,两不耽误。

    人傻钱多的甘大官人,哪里管得这些人的议论,酒肉吃食,一点也不吝啬,四五十号人,一个个大碗吃酒,大口吃肉。

    甘公子还起身开口喊道:“吃饱喝好,回去了可别说老子路上虐待了你们,老子可是以后要当家做主的人,你们只管跟着老子,吃相喝辣。”

    这样当家做主,只怕多大的家业也能给败了——客栈里不知多少人在这么想。

    “明日,明日咱们就不过河了,往北邙山走一走,带你们去看看什么叫作山,看看什么叫作景色。”甘奇又拍着胸脯在说,不过话说回来,平原里住着的人,一辈子出不得一趟远门,大多数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作山,只能靠想象。

    哪怕是后世,大山里出来的人,看到平原里的人把一个小土丘说成山,大多会回一句,这她们也叫山?开封,就是没有山的地方,一座山都没有,只有小土丘。

    当然,山里的人,也不知什么叫平原,以为家乡河边的田畈,看起来一马平川,就是平原了。

    北邙山,还真是一座不小的山脉,又在黄河岸边,景色实在不差。

    绿意盎然,木高林密。沿着山脚往西而去,树荫之下,反而没有那么热了。倒也不知后世的北邙山,还有没有这么绿意盎然。

    甘奇依旧是那个人傻钱多的富贵东家,但凡路上碰到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