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搜狗
………………………………
第二百零二章 吴承渥,你就当个人吧
有宋一朝,对于宗教而言,真是个好时代。{随}{梦} щww{suimеng''}对于那些打着宗教的名声招摇撞骗的人来说,更是个好时代。宋朝的道士,是真正可以祸国殃民的,后来的徽宗赵佶还自封道君教主皇帝,金兵围城,赵佶竟然相信道士作法可以打退金兵,还真让道士上城门作法,作法的时候还把城门打开了,然后……然后金兵就这么大摇大摆走进来了。
宋朝时期,不仅道教盛行,佛教一样盛行,连苏轼中后期,都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不仅礼佛拜佛,自己还打坐参禅。
有钱有闲的时代,有钱有闲的阶层,在宗教里寻求安全感、存在感、安慰感,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科学不昌明的时代,人们对于宗教的崇敬,倒也不难理解,满地真仙到处走也正常!
只是甘奇没有想到自己在路边看到的那位真仙,竟然进城之后一路就进了皇宫之内,见的竟然还是曹皇后。
延福宫的一个偏殿之内,曹皇后与那位真仙并坐,便听曹皇后开口:“劳烦陆真仙远道而来。”
这位陆真仙还端坐不语,微微闭眼,一副神仙真人做派,许久之后才金口微开:“皇后娘娘把人带来吧,近来贫道刚刚晋陆地真仙之境,于天庭受神霄五雷督师之职,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曹皇后闻言大惊,连忙说道:“恭喜陆真仙荣升天职。”
陆真仙微微摆手,不言不语。
曹皇后便示意身旁之人去把人带来,带来的人是一个女子,挺着一个大肚子慢慢进来,神色有些不安。
曹皇后开口:“过来,让真仙看一看你的肚子。”
怀孕的女子轻轻点头,慢慢走到陆真仙身边。
“请陆真仙开天眼一看,看看她肚子里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曹皇后一脸的期待。
陆真仙已然在手中不断结着手印,然后把双手放在双眼处左右揉搓一番,口中念念有词一通,然后大喊一语:“天眼开!”
一双眼睛立马炯炯有神,转头一看,只看一眼,陆真仙便闭眼长吐一口大气,还有话语:“天眼收。”
一通法术,当真有模有样,然后陆真仙面色微微带笑。
曹皇后连忙发问:“真仙可看出来了?”
陆真仙微笑着答道:“皇后娘娘不必着急,贫道有一个徒儿名叫林灵素,也初学了一些法术,且让贫道这个徒儿来看一看,也算是考教一下他。”
曹皇后心急不已,却也只得点头。
只见陆真仙身后走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童,学着师父陆真仙一通耍之后,定睛一看,看得一动不动,如中了定身术一般,许久之后,才见这小孩童收了眼神,说道:“师父久等了,徒儿惭愧,不能如师父那般一眼通神。”
“不错不错,且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陆真仙问道。
曹皇后满脸期待。
小道士林灵素开口答道:“师父,徒儿道行甚浅,隐隐约约之间,看到一个男婴,却也没有看得十分真切。”
曹皇后又立马把期待的脸转向陆真仙。
却听陆真仙哈哈大笑起来:“徒儿当真不错,一年就入了道行,虽然你没有看真切,但也没有看错,便是个男婴。”
曹皇后立马站起,问道:“果真是个男婴?”
“贫道行走凡间一百六十七年,这点小事岂能看错了?”陆真仙闭眼端坐,拂尘微微一扫。
“好好好,官家终于有子嗣了,祖宗庇佑,江山之福,社稷之福。感谢真仙,感谢真仙,临盘不远,还请真仙在东京多留些时日,待得官家得龙子,必有封赏。”曹皇后激动非常,仁宗皇帝能得一个儿子,皇位不落旁支,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事情。曹皇后对赵宗实,是真不喜欢,不知为何,就是喜欢不起来。这大概就像许多继母讨厌继子一样的感受。
只要皇宫之内有人产子,这就等于曹皇后自己有了儿子一般,曹皇后亲自来抚养孩子长大,再也不用让别人家的孩子来继承家业了。
皇帝这回算是有儿子了,倒也不知倒霉的会是谁。
甘奇下午正往太学去上课,给太学的学生上课,讲《管理学要义》,连胡瑗都坐在堂前听讲,龚博士与吴承渥也在一旁坐听。
一堂课下来,甘奇口干舌燥,慢慢站起,给胡瑗与龚博士行礼。
胡瑗站起身来,对这甘奇笑了笑,然后看向众人。
孔子祥似乎已经有了什么预感,叹息出声。
果不其然,胡瑗开口:“诸位,今天道坚说的乃是成事之道,诸位当以此为题……”
甘奇趁着胡瑗话语没有说话,连忙一伸手:“诶,胡先生。”
“怎么了?道坚可还有话要说?”
“先生,学生以为,成事之道,何其高深,学生一堂课,说得还太过浅显,不如待得来日深入了之后,再来一并考教。先以为如何?”甘奇,终于做了一回人。
满场皆是感激的眼神看向甘奇。
胡瑗想了一想,点点头:“嗯,那就到时候一并来考教。”
此时的甘奇,大手一挥:“下课下课。”
胡瑗带着龚博士出门而去。
孔子祥第一个冲到甘奇面前,还故意双手合十,笑道:“圣人显灵了,灾星变救星了。”
甘奇脸上尬笑了一下:“来日还是得考的。”
吴承渥听得甘奇之言,也说道:“读书之道,就在于考。昔日备考之时,我曾在先生家中日日刷题,甘先生还有言,三年会考,十年模拟,一年冲刺。此语深含中考之道,要想东华门外唱名,定要如此。”
甘奇闻言,愣愣看着吴承渥,今日甘奇准备当个人了,吴承渥这是……不准备当人了?这么心狠手辣的?
“还请吴直讲解惑,何谓三年会考,十年模拟,一年冲刺?”
吴承渥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两个字,做题!不断做题,拼命做题,永远做题!”
不知为何,甘奇忽然感觉到了一种恐怖之感,开口说道:“承渥承渥,不必……”
吴承渥一脸严正:“先生放心,学生定要将先生教导之法传扬天下,让更多学子从中获益。”
孔子祥看着甘奇,正欲哭无泪,如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样,希望甘奇能垂怜一二,救他于水火之中。
“这……不好吧。”甘奇满心愧疚。
“先生向来自谦,从不居功,但是学生一定要为先生计,让学子们感念先生之恩德。”吴承渥,真……孝顺。
“我看呐,还是得因材施教……”甘奇劝了一句。
吴承渥又道:“先生说得对,如学生这般愚钝之人,先生此法都能奏效,何况太学这些聪慧之人?此法定要广传天下,造福全天下的莘莘学子。”
“你……行吧,随你便,我走了。”甘奇摇头而去,心中却还有话语:吴承渥,你就当个人吧,你不当人,我还要当人。
吴承渥看着甘奇的背影,自言自语:“唉,先生虽然不喜,作为学生,也不得不为,为师扬名,乃学生之本分,希望先生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吴承渥一转身,坚定内心,开口:“从今日起,每日写三题,写不完三题,不准下课。此时还是模拟阶段,待得冲刺之时,再行安排。”
“我……”孔子祥开口。
“你什么?”吴承渥严厉问道。
“我……没什么。”
………………………………
第二百零三章 伟大的各种家
甘奇走出内舍学堂,准备回家而去,却被胡瑗叫住了。◢随*梦◢小*说Щщш。
到得胡瑗房中落座,就看胡瑗神神秘秘从案几之上的书堆里拿出一本书,递给甘奇之后,胡瑗一脸欣慰的笑容看着甘奇。
甘奇一头雾水翻开了书,《知行论》,汴梁甘奇、甘道坚著。
什么玩意?当代大儒胡瑗给甘奇代笔写书?
甘奇看着胡瑗,愣愣说道:“先生,您这是?”
胡瑗捋着胡子说道:“道坚你先看,看完再说。”
甘奇慢慢翻开看,看着看着……有些尴尬起来,这种哲学的东西,甘奇,他有点看不懂。
这种感觉,就像胡瑗之前看《管理学要义》一样,也看得满头是汗。
甘奇强忍着慢慢往下读,把每一个字都认了一遍,这位当代大儒的思维发散能力、哲学思考能力,甘奇是真的跟不上节奏。
然后甘奇慢慢抬头,一个笑脸:“先生当真大才也,论述清晰,深入浅出,当真教人佩服!”
胡瑗哈哈一笑,又问:“此文可否合乎你对知行合一之思的论想?”
甘奇一拱手:“先生之言,一词一句,皆入我心。”
“好,好,极好,不枉费老夫这段时间冥思苦想。”胡瑗极为欣慰。
甘奇又把书翻到扉页,看着自己的大名,开口说道:“此书乃先生之心血,把学生的名字写在这里,实在有些不合适了。”
胡瑗一抬手:“合适,有何不合适?这本就是你之见解,老夫不过捉刀执笔录之,合适得紧。就这两日,老夫就去寻人誊抄,传扬天下,开封汴梁,出了你一个甘道坚,定要让天下皆知。”
所谓著书立说,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了。
甘奇看着眉飞色舞的胡瑗,总觉得有些心虚,开口又道:“先生,要不,把您的大名也写上去,如此学生心中才过意得去,如此也不枉费先生这段时间的冥思苦想,如此学生也不至于惭愧难当。”
“如此……?”胡瑗抬头在想,随后又道:“不妥不妥,为师者,岂能夺学生之功?不妥。”
“先生,这有何不妥,学生对于知行之论,头前不过也是一些浅见,甚至有许多地方也没有想明白,先生此书,也为学生解了许多困惑之处,就算是学生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论,但也是因为先生才能把这番大论完善下来。先生岂能无功?”甘奇一通劝,显然心中是真的过意不去。
胡瑗又想了片刻,方才答道:“不若这样,扉页加上一段话语,老夫只算是执笔录下,言论皆出汝口,如此足矣。”
甘奇苦笑着点头:“也可,也可。”
甘奇哪里想到,自己当时为了搪塞这个老大儒,随便说了一语。此时会成了这般局面,甘奇也没有闹明白,难道自己随便一混,就混成了北宋王阳明?
胡瑗却又说道:“我圣贤儒家思想统一之本质,此等大论,若想成书,老夫思来想去,倒也觉得有些力有不逮。”
“先生不必如此劳烦。”甘奇连忙说道。
不想胡瑗又道:“但是,老夫便是穷尽心力,也当再把此书写就,以传世人,此书若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乃家国民族之大义也!”
“先生年迈,当真不必在如此穷尽心力,身体为重。”甘奇是真有些心虚,胡瑗这般的大儒,受人敬重,每天冥思苦想,写一本书,甘奇著,又写一本书,又是甘奇著。作为一个年轻人,这样合适吗?真有点不合适。
未想胡瑗闻言,大义凛然挥着手:“残生无大用,但求为道死!”
这位大爷,真……刚!
甘奇挠着头,看着胡瑗,只觉得这一刻的胡瑗,全身上下都在散发着无限的光辉。
“先生一定多多保重身体,著书不在一时,劳逸结合为好。”甘奇也只能说出这种话语了。
胡瑗一听,反倒来劲了,转身落座书案,拿笔添墨,说道:“道坚你先回,老夫现在就动笔开始写。不知残生有几日,定要传大道于世,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这老头,说风就是雨,还真有点可爱。
甘奇苦笑着行礼离去。
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改革家,伟大的儒学家,伟大的……伟大的……甘奇,字道坚,生于公元108年……
这样真的好吗?
“不太好,真不太好,不合适不合适……”甘奇边走边嘟囔着,心虚着,惭愧着。
“道坚,什么不太好不合适的?”赵宗汉忽然在甘奇身后开口说道。
甘奇回头一看:“你怎么不声不响就出现在我后面了?吓我一跳。”
赵宗汉有些无辜说道:“我本就是来寻你的,在太学门口可等了好一会,见你出来,还开口叫了你,你自己如聋了一般,自顾自一边笑一边走,都不带理会我的,怎么还怪起我来了?”
“是吗?”甘奇表达了一个疑问,然后也不等赵宗汉回答,又问:“献甫何事寻我?”
“我家哥哥寻你?今夜请你吃酒。”赵宗汉说道。
“忠实兄弟寻我吃酒?”甘奇有些意外,按理说甘奇与赵宗实,其实只能算是面熟,认识,并无多少深交。赵宗实要请甘奇喝酒,因为什么事情?
“对,请你去樊楼,位置都订好了,张大家作陪。”
“莫不是又要说婚事吧?”甘奇问道,也是觉得赵宗实请自己喝酒,也只有这件事情了。
“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何事,但是一定不是这件事,道坚放心就是。”赵宗汉打着包票,生怕甘奇不去。
未来的皇帝请甘奇吃饭,甘奇哪里会拒绝?既然不是说婚事,甘奇已然笑着答道:“行吧,走一趟吧。”
赵宗汉点着头,又问一语:“刚才道坚你嘟嘟囔囔说什么呢?有什么事情不太好不合适的?”
甘奇摇摇头答道:“你不懂的事情。”
“道坚如何就知道我不懂,你说出来,看我懂不懂。”赵宗汉感觉自己被人小瞧了。
“说你不懂,你就不懂,问也不懂。走走走,吃酒去。”
………………………………
刚到家,累得不行,先睡三四个小时,起来码字。
刚到家,累得不行,先睡三四个小时,起来码字,至少一万字。
今天过后,最近没啥事情了,时不时去一趟医院就可以了,所以之后会有连续的多更新。
………………………………
第二百零四章 知宗正寺
赵宗实请甘奇喝酒,依旧是樊楼,还是上百贯一席的张大家最头前的席面。
十万块人民币,请最当红的女明星在一旁唱歌弹琴,这种事情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似乎还真不贵。
赵宗实的身份很不一样,自小就被仁宗皇帝召到皇宫里面去当备胎,一当好多年。虽然依旧还是个备胎,兴许还不是那个百分之百会转正的备胎,如今成年了也并不在皇宫里住,但是赵宗实的身份,比赵宗汉高了许多。
赵宗实就算备胎转正不了,但也隐隐就是汝南郡王府的继承人了,来日的皇族大总管也不在话下。
樊楼落座,今夜这里,却只有一席,显然是张大家并未招待其他客人,就招待了这一席。
今日再见甘奇到来,张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虽然轮不到她上前如何说话攀谈,但是她也一直盯着甘奇在看。
三个男人酒桌上客气几句之后,赵宗汉这个穿针引线的人便与甘奇说道:“道坚,今日兄长请你来,便是因为我近来心有不安,便与兄长说了一些小妹去见你的事情,兄长便想请你来坐坐。”
甘奇一听到这里,心想大事不好,难道赵宗实要亲自开口来说婚事?逼着甘奇就范?
未想赵宗实却摆了摆手,笑道:“道坚勿要误会,并非献甫话语所说那般,小妹之事,本也轮不到我来管,这般人生大事,讲究个你情我愿,我心中虽然也愿意与道坚这般大才结下亲事,但是今日请你来,却并非此事。”
赵宗实,其实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为何说他讲道理?从他死之前对儿子的嘱托中就可见一二,赵宗实对整个皇家的女儿,其实是有很大意见的,临死之前给下一任皇帝的嘱托,就是让小针针要好好管教皇家的女儿,不准这些皇家的女儿在婆家飞扬跋扈不讲道理,要孝顺长辈,尊重老公等等。
赵宗实登基之后,对待皇家的女儿,甚至可以用苛刻这个词来形容。也是宋朝的那些公主郡主,大多数是在太不像话,就算是赵大姐,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觉得还好,甚至有人会觉得还挺不错。
但是以古代封建时期儒家礼教的眼光来看,赵大姐就不是一个好妻子,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好人。如果赵大姐不是有皇家的身份,以她这种当妻子的做派,不说吴承渥答能不能忍受,就是吴承渥的父母亲戚也不答应,就算吴承渥爱得深、舍不得休妻,吴承渥的父母都要逼着吴承渥把赵大姐休了。
甘奇心思也安定了一些,他其实还真有些担心赵宗实今日是来说婚事的,见得赵宗实不是说这件事情的,便开口问道:“不知兄长今日寻我有何事?真若有事,兄长吩咐就是。”
赵宗实听得甘奇称呼自己为“兄长”,似乎也有些开心,脸上一笑,说道:“有一事特来问问道坚的意见,希望道坚能帮我出一些谋策。”
赵宗实这话,其实有些突兀,以赵宗实的身份而言,哪里需要一个外人出谋划策?能帮他想办法的人,多的是,不说他身边那些人,就说赵宗实身后还有一个赵允让,以赵允让的身份与见识,还有多少事情是他想不到办法的?
所以赵宗实特地要来问甘奇什么策略事情?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赵宗实故意要来问的,就是想看看甘奇愿不愿意为他出谋划策。
说白了,赵宗实大概是想看看有没有招揽甘奇的可能,有没有把甘奇变成自己人的可能。就如赵允让所言,甘奇有大才,还有大影响力,而起还不是朝廷官员,甘奇这种身份,也不会有多少避嫌的顾虑,正适合当赵宗实的助力。
甘奇想得明白这些,却还是点头说道:“若是能帮兄长尽一些绵薄之力,在所不辞。”
“好,极好极好,宗汉这一辈子能与道坚为友,实在是宗汉的幸事。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就是最近宫里传来消息,想让我接任父亲宗正寺之职,道坚帮我想一想,这职位,接得还是接不得?”赵宗实似乎真有疑惑。
甘奇闻言低头在想,宗正寺,大概就是明清时候的宗人府,就如以往看什么《还珠格格》之类的戏剧,动不动就要把皇家的人带去宗人府发落。宗正寺,就是专门管理发落皇家人的地方。
如今赵允让是知宗正寺,忽然要让赵宗实来当这个知宗正寺,这是什么意思?
甘奇慢慢答道:“兄长,此事,还是托辞拒之为妙?”
“拒之?怕是不妥吧?”赵宗实答了一语,看着甘奇,接下来甘奇要回答的话语,就是赵宗实今日请甘奇吃饭的关键。
其实这个关键很简单,就是要不要争夺这个皇位的问题。如果甘奇是站在赵宗实的角度去想,这个皇家大总管的职位一旦当了,十有八九就与皇位无缘了。就像普通家族里面,有没有又当家族管事的宿老,又当家族继承人的?
还有一个比喻,一个人,要么当管理家事的妈妈,要么当管理外事的爸爸,反过来也可以。但是一个人总不能又当妈妈又当爸爸。
道理大概是这么一个道理,就看甘奇怎么去说拒绝的理由,如果甘奇说的是这么一个道理,那么甘奇就是站在赵宗实争夺皇位的角度在想问题,那这么这样的甘奇,就能成为自己人。
如果甘奇不是用这个角度去答的,那甘奇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甘奇的态度,赵宗实便也了解了。
却见甘奇稍稍一想,答道:“兄长这宗正寺,是管不得的。一旦管了宗正寺,来日大概也就只能搬进汝南郡王府了。”
甘奇把话语说得晦涩,但是聪明人之间,已然就说得很明白了。就问赵宗实是想搬进皇宫里去?还是想搬进汝南郡王府里去?
赵宗实闻言大喜,抬起酒杯,话也不说就先一口喝尽,甘奇也陪了一杯,然后赵宗实才道:“能遇道坚,实乃大幸。还想请道坚为我再解解惑,为何偏偏这个时候要让我去管这个宗正寺呢?是不是官家对我有……”
………………………………
第二百零五章 还请道坚一定要答应下来
此时的赵宗实,眼神再也不紧盯甘奇了,显得轻松随意起来,甘奇的态度已经给出来了,赵宗实也满意了。
甚至在等甘奇答话的时候,赵宗实还亲自动手给甘奇倒酒。
便听甘奇答道:“兄长此时不必多想这些,圣心难测,如今之事,不过就是宫中有人怀孕之事,当以不变应万变,等一切慢慢见分晓。”
赵宗实点了点头,此时的赵宗实,在甘奇面前,明显直白了许多,低声道:“宫中有人传言,说皇后请了真仙入宫开了天眼,看到了那身孕所怀,乃是男儿。”
甘奇愣了一愣,真仙?难怪这真仙敲锣打鼓的排场入汴梁,古代有些事情,还真有意思。
“哈哈……不若我也当一回真仙如何?几里之外,我也开个天眼看一看。”甘奇是真觉得可笑,他岂能相信什么真仙?
道教佛教这种东西,在山里苦修,甘奇是敬佩的,哪怕是曹佾这般,苦修而去,求长生飞仙,甘奇心中也有不少尊敬。但是有些人一旦出了山,还没有飞身就开始装神弄鬼,那就是狗屎。
赵宗实见得哈哈大笑的甘奇,眉头一皱,又道:“道坚,你可不能小看了这些仙家人物。”
赵宗实这一语,道出了这个时代人的思想,没有办法的事情。
甘奇收了笑容,认真问道:“兄长可是担忧?”
赵宗实听得甘奇这么一问,愣了一愣,低眉沉思起来。
“兴许有些人就是想让兄长担忧,关心则乱。兄长一向不在意这些,此时又何必在意?”赵宗实一向都表现得谨小慎微,表现得无所谓。其中自然是有做戏的成分,也是自保的缘故。
既然做戏,既然自保,那就做个全套。何必在这最后的关头破了功?
赵宗实微微叹一口气,点点头,慢慢拿起酒杯,说道:“道坚请,今夜只谈风月。”
皇家之事,一切哪里有那么简单,今日甘奇是见识了。赵宗实,岂能真是那个简单的赵宗实?
又是几番觥筹交错。
赵宗实忽然开口说道:“小妹之事,虽然我心中乐见其成,但是道坚你心中如何作想,都是应该。却有另外一件事情,还请道坚一定要答应下来。”
“兄长直说就是。”只要不是逼着甘奇娶老婆,啥事都好说。只要不逼着甘奇委曲求全,这老赵家,还是好人家。
“我有一子,名叫仲针,今年九岁,蒙学已过,正是真正开始读书的年纪了,想寻一个大才之师教导成才,满汴梁城,无人能比道坚更合适了,还请道坚一定不要推辞。”赵宗实说得极为真诚,给儿子找老师这件事情,在这个年代,何其重要?赵宗实说出此语,就已经是出自真心实意。
甘奇闻言笑道:“小针针?哈哈……我倒是见过他,聪明伶俐的还家伙,是个读书的材料,兄长自去把他寻来,随着我身边,总能长一些见识。”
赵宗针,未来的神宗皇帝,甘奇是真看得上的,一个九岁的孩童,跟在甘奇身边潜移默化,对于甘奇未来要做的事情而言,正是求之不得。没有什么比改变一个皇帝的思想更有趣的事情了。
“多谢道坚,多谢多谢。”赵宗实口中谢着,心中却是有一块石头彻底落地了。在中国这个地方,几千年人情社会里面。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不真正弄点关系出来,总觉得还差了一点什么。
甘奇若是真的打死也不愿娶赵宗实的妹妹,那就得弄点其他的关系了,比如让甘奇当赵宗实嫡长子的老师,这就有了真正的关系了,赵宗实也就真的彻底心安了。
赵宗汉却在一旁嘿嘿发笑:“大姐夫平白还低了一辈,也不知大姐会不会生气。”
赵宗实笑道:“我自去与姐姐说项,各论各的就是了。”
赵宗汉却还在笑:“道坚身上,尽是这种奇怪事,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姑父与侄儿同拜一师。哈哈……”
甘奇也笑道:“你献甫不也与我平辈论交吗?难道你姐夫还得称你师叔不成?”
赵宗汉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这要让姐姐知道了,我这小命岂能还有?”
几人调笑着,只是苦了背景音乐张大家,她念甘奇的词,已经念了好久了,甘奇也频频到这樊楼来,却就是念不到手。
张大家的失望在心中,幽怨在脸上,目光自然在甘奇身上。
甘奇似乎也感受到了目光,时不时转头看上一眼,双目对视几番。
赵宗实好似也察觉到了这些,差不多时候,便起身说道:“献甫,你我先回吧。”
赵宗汉自然起身:“好好好,酒也吃多了,先回先回。”
却是不想甘奇也起身说道:“我也吃得差不多了,那便一道而回。”
赵宗实看着甘奇模样,不似作伪,愣了愣,又坐下来了:“那……我看时候还早,那就再吃几杯吧。”
“啊?兄长,不走了吗?”赵宗汉傻傻问道。
赵宗实却笑嘻嘻答道:“吃醉,吃醉了再走。”
张大家的目光立马看向赵宗汉,满脸的感激,目光中仿佛在说赵宗实就是那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赵宗汉也傻呵呵坐了下来,说道:“好,今夜不醉不归。”
又来了一个做好事的活菩萨。
赵宗实还道:“若是醉了,那就不归了吧!”
好人,好人呐,这世界还是好人多!连琴声都欢呼雀跃了起来。
今日这一顿酒,似乎真的意义重大。
最初的时候,甘奇就知道赵宗实会登基,但是甘奇虽然与赵大姐和赵宗汉交好,但是甘奇从未主动去与赵宗实交好,甚至话语都不曾主动与赵宗实说过几句。今日,赵宗实却主动找上门来了。
也是甘奇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攀附,终归只是攀附,笑脸相迎也好,阿谀奉承也好,别人的眼神看你,依旧还是俯视。只有自己有能力、有实力、有影响力了,让别人主动找上门来,别人才会真正尊敬你,敬重你,把你当回事。
谁人不想从龙有功?谁人又不想来日大权在握?今日之事,自然正中甘奇下怀,来到这大宋朝,就避免不了这些事情,甘奇也没有自以为是到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真正有王八之气到处外露,谁见了都俯首拜倒。
未来的事情,还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一手一脚去谋划,去铸就。
要铸就一番大事的甘奇,又喝了几杯之后,往桌子上一趴,不省人事了。
赵宗实与赵宗汉两人对视一眼,赵宗实又看了看头前的张大家,赵宗汉却也明白过来了,嘿嘿在笑:“道坚如今这酒量,越来越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