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歪理邪说这话,是程颐真心所想,不是甘奇的书没有道理,而是程颐真的大多都看不懂,什么管理学要义,他这辈子就没有管理过谁,便也不知道管理学有什么用,看起来不过就是故弄玄虚的无用之论。
吴承渥看着一众洛阳士子,一个头两个大,他这辈子那里见过这种阵仗,便也只能硬怼:“程正叔,你凭什么就说我家先生是胡言乱语?”
“还不是胡言乱语?你看看,你看看这些书,还东边重洋两万里外,有比大宋还要大的土地,这还不是胡言乱语?”程颐举的例子,就是甘奇书中最大的破绽。别的他还心虚,不太敢乱分析,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这一点就属于明显的破绽了。
什么经济学,什么寰宇地理,他甘奇怎么就知道大海那边是什么地方?他甘奇自己去过?还是谁远渡重洋几万里又回来了?都没有?那甘奇凭什么胡言乱语?
“我家先生学富五车,见识广博,自不会胡言乱语,你不知晓,也不代表我家先生不知晓,休要在此胡闹。”吴承渥不擅长辩论。
“那你便拿出能说服人的证据出来,看看到底是我胡言乱语,还是你家先生胡言乱语。”
吴承渥越发着急,气得发抖,再答:“你……你程正叔不过是想扬名,我不与你一般见识。”
程颐笑了笑:“此番我等到得汴梁,便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你们不是有一个京华时报吗?此番我等前来,也筹措了巨款,便在这汴梁办一个汴梁时报,此番非与你们这些传播歪理邪说之辈不死不休!便看看哪般学说才是圣人正统。”
这是要打擂台了,程颐这回再来,还真是做了充分准备。
“好走不送。”吴承渥没有个好脸色,程颐等人笑着离去,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吴承渥送走了人,连忙出了太学去找甘奇,事关重大,关乎甘奇在文坛的声明地位,关乎甘奇胡子衣钵。
吴承渥着急而来,却是甘奇老神在在,又把吴承渥打发回去了。
汴梁时报,出来得非常快,文章早已备好了无数,买纸,找书局的印刷作坊,给钱,印就是!
一切都顺顺利利,一切都快速无比,快到好似许多事情早已准备好,连汴梁时报几个大字都早已烧制好了。
一天时间,短短一天时间,报纸竟然就面世了,就有孩童在街上卖起来了,更有士子儒生也开始在各处茶楼瓦舍之地读起来了。
事情这般,有些不对劲。
这般的效率,哪里是一众洛阳士子能办成的?
大早上吴承渥便买了一份报纸送到了甘奇面前,着急说道:“先生,这些洛阳人当真厉害,上面的文章,都在抨击先生之言论,这当如何是好?”
甘奇正在看报纸,口中只笑道:“学得真快,学得也像那么回事,有高人呐。”
甘奇为何这么说?就看这《汴梁时报》的头版头条:《甘道坚歪理邪说大揭秘》
下一版:《甘道坚不为人知的过往》
接一版:《甘道坚带你了解真正的阿谀攀附之道》
这文章题目,接地气,有悬念,带惊悚,会学,学自甘奇的京华时报。
甘奇微微皱着眉头,这事情背后,必然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否则这报纸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传得到处都是。
富弼?朝堂首相,能量惊人,这事肯定与他脱不开关系。
司马光?司马光一直声明不小,特别是在洛阳学派之中有不小的地位,司马光还是少年的时候,就曾经随他父亲在洛阳名声鹊起。不过司马光应该不至于做这种事情,没有必要。
皇帝?
想到这里,甘奇眉头皱得更紧,这事情如果皇帝也有参与,那就太过分了,为了打压一个臣子的名声,当真无所不用其极。
甘奇想了许久,慢慢有些笃定其中,这事情就算皇帝没有真正参与,也脱不了关系,至少皇帝应该提前就知道这件事情了。关于甘奇阿谀攀附的文章中,就直接写了甘奇如何攀附昔日的汝南郡王府,如何攀附昔日的赵宗实。
连皇帝都往里面写,赵曙可不是仁宗那般大度之人,一点也不发火?
隐隐之间,一张大网笼罩了下来,倒也不是要置甘奇于死地,就是要让甘奇这个名士大儒丢名声。
狄青昔日崛起,便是百般说他要造反,连狄青家中的狗长出了角这种谣言都能编。
而今甘奇名声冠绝天下,便是要把甘奇的名声打压下去,让甘奇不能那么一呼百应。
想通这些关节,甘奇只有一句话:“高明,是真的高明!”
一旁的吴承渥着急又问:“先生,怎么办?岂能看着这些人往先生身上泼脏水?”
甘奇慢慢站起,眉眼间已然起了一些凶光:“你要战,我便战,那就斗一斗。”
“好,那学生这就去安排人写文章反击他们。”吴承渥得了指示,立马要去办。
甘奇却摆摆手:“不必反击辩驳,与他们在这些事情上拉扯,落了下乘,反倒中了他们的计策。”
“先生,那当如何是好?”吴承渥不解,这种时候,不去反驳那些人,不去解释那些脏水,该怎么办?
“打舆论战,与打仗是一样的,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得把握主动,他们打他们的,咱们打咱们的。”甘奇答着,也在想对策。
“还请先生示下。”
甘奇踱了几步,说道:“他们不是也想办成一份如京华时报一般的报纸吗?咱们就打他的报纸。”
“不知先生所言何意?”
“京华时报将举办一场征文活动,不限文体内容,征天下有识之士文章,刊登其上,让所有识文断字之人来投票评判,选出其中十篇最佳者。全民活动,得胜者,第一名奖金三千贯,依次递减,第十名五百贯。更在汴梁七十二名楼张贴其文章供读书人阅读,若是愿意,还可重金聘请入道坚书院当教授。还会请得胜者到各处楼宇与梨园春的戏院里讲学……”甘奇说着,与其与那些人打嘴仗,不如直接打他的发言平台渠道。
打压的办法,就是搞一个选秀节目,全民参与,选文坛之秀。这种东西,会造成全民热潮。
那些文人士子们,一辈子就图个名声鹊起,甘奇这是直击“客户需求”,量身定制。而且奖金还价值不菲,第十名都有五百贯,五百贯在汴梁城买房买车娶老婆生儿子都够了。这是财帛动人心,读书人也是人,又能出大名又能赚大钱的好事,必然趋之若鹜。
而且这个活动看起来还公平公正,全民票选,那就各凭本事了,看起来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
对于百姓们而言,那就更有吸引力了,全民参与,自然全民有兴趣,喜欢那篇文章,就拼命去投票就是,到时候甘奇还会让那些入围最终角逐的人,到处去讲学,讲自己文章里面的理念与见解,东京七十二名楼,一楼一讲,梨园春的大戏院,进行最后辩论拉票环节。
这些手段,大概是甘奇想起了什么叫作《超级女声》,什么叫作总统大选。
反正就一句话,怎么盛大,怎么热闹,怎么来!
还什么汴梁时报的,还什么甘道坚七七八八的。直接热度碾压,看看汴梁时报还卖给谁看,还读给谁听。
而京华时报就是有效选票,到时候稍微做一点防伪手段,这京华时报得供不应求。
吴承渥想了一想,又问:“先生,那该如何让全民来投票呢?”
汴梁城,与一般地方不一样,识字的人极多,哪怕是大户人家的小厮丫鬟,也多能识得一些字,因为他们伺候的主人都识字,哪怕主人吩咐一句去把哪本书取来,这些小厮丫鬟也要认得书名才伺候得好主人。
所以汴梁城有举办文坛选秀的一定群众基础。但是想要这些人投票来选,也是一个麻烦事,投票这个程序有点不好弄。
甘奇既然说出来了,自然是有解决之道的,他答道:“往后,每一份报纸上都印一张选票,买了报纸的人,剪下选票,填写一下送到各大名楼即可,如此只需要派人到各大名楼等候,实时选票便可轻易收集起来。”
京城七十二名楼,甘奇都给用上了,搞一场盛大的选秀,造势,宣传,热度……
“先生此法,当真高明。”吴承渥有一种预感,甘奇这场征文活动,要火爆汴梁城。
甘奇又道:“到时候还来一个公开记名唱票,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张票一张票的记算,公开公平公正。”
甘奇想着想着,便落座拿笔,准备写文案策划,还有规则。这些到时候都要对外公布,把整个汴梁城的文人士子们都给吸引到京华时报上。
这是一场大活动,各方调度,宣传曝光,联系各处配合,安排人手去做……
反正如今甘相公无所事事,那就大干一场。
甘奇也能从中获得好处,给别人扬名,别人的名声扬得越大,甘奇自己的格调也被间接抬得越高。给谁扬名都可,到时候这些人,都得承甘奇抬举之情。
这件事情,有百利而无一害。
活动策划,说白了,几个流程,宣传,海选,路演,拉票,计票,选秀完成,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明星还有工作,那就是开“演唱会”。
一套流程,缺一不可。宣传渠道,线上是报纸,线下是东京七十二名楼以及其中各大花魁,还有吴承渥在太学里宣传。
海选得找几个大佬坐镇,司马光不是名声很大吗?请来。欧阳修不是正在倡导新文风吗?请来。苏洵不是一门出了两个进士及第吗?还有《六国论》大作名传天下,请来。
御史中丞唐介,请来。
甘奇甘道坚,请来!
若是曾公亮曾相公愿意,也请来。
逼格得足够。
路演拉票的地点,东京七十二名楼,轮流来。对于这些名楼而言,这般活动,也正是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
计票,请开封知府冯京亲自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公道。
至于最后开演唱会,或者说是文人交流会,明星演讲会,地点也在各处名楼与甘奇的戏院。
妥了!
甘制作人加总导演,要开始发力了。
甘奇还兼职外联,亲自出门,几个大的楼宇,他亲自出门去谈,比如樊楼、遇仙楼。一些小一点的楼宇,甘霸去跑腿,或者也带上吴承渥,有时候也带着蔡京跑跑腿。
甘奇办事效率,也是极快,当晚樊楼就贴上了告示,大大的抬头:东京第一届文坛征文大会。
无数士子人头攒动,读着告示:“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头名奖金三……千贯……哇……”
“京华时报好大的手笔。”
“这说是京华时报,其实是甘相公大手笔,甘相公这般提携后进,着实教人感动。”
“是啊,甘相公当真爱才。”
“按照告示上所说,如此若是得中了,岂不是……岂不是名传天下?”
“名利双收啊!诸位,我先走一步,回家了。”
“诶,李兄,怎么就回去了?”
“我家中有事,先走先走。”
“有事?哈哈……李兄莫不是回家挑选文章去了?想夺个大名?”
“惭愧惭愧,天下才子千千万,小弟不曾多想,明日再见,明日再见,先走了。”
……
里面雅间,樊楼新晋花魁云锦儿处,也有十几士子在谈论征文大会之事。
头前的云锦儿显然也是接道了安排,开口推波助澜:“诸位才俊,此番征文大会,乃是甘相公所办,其目的便是为了发现身怀大才之人,我们樊楼也参与其中,到时候谁若是得了名头,樊楼便会为他举办盛大的文会,到时候奴家当为他一人抚琴唱曲,也只唱他一人的词曲。倒也不知哪位大才能入得前十名,奴家当真期待得紧……”
十来个士子闻言,一个个捏着拳头,脸面上却还装作波澜不惊模样,显得谦虚无比。
云锦儿嘿嘿一笑,又道:“奴家可是觉得在场极为公子皆有大才,若是此番征文能榜上有名,那就再好不过了,届时奴家愿取酒与之对饮……”
………………………………
第五百二十章 苏门学士成了甘门学士
文坛征文大会,从各处楼宇的公告宣传到各处花魁大家的鼎力相助,再到第二天报纸上接着来一波宣传攻势,便立马火爆起来。
古代人太缺乏娱乐生活,把娱乐与文坛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超越时代的模式,想不火爆都难。
报名点也极多,东京七十二名楼,都是报名之处,或者去京华时报的编辑部也可以报名。
近来名声鹊起的蔡京,便不想错过这般机会,早早就去报了命,把自己的几篇文章都呈上做了登记。
甘奇带着一帮学生开始进行前期整理的工作,第一天的文章就有上千份,海选工作繁琐非常,几个挂名的评委其实都没有时间,唯有苏洵时间比较多。
甘奇便拜托苏洵找来一帮老学究,对文章进行海选,甘奇自己没事也参与其中。
一篇一篇的看,昏天暗地,吴承渥也在一旁帮手。可惜苏轼苏辙兄弟不在,不然这种工作他们兄弟俩最合适不过。
劳累之中,却有惊喜,看着看着,甘奇忽然拍案而起:“洪州黄庭坚,当真一笔好字。”
字写得好,但是这个名字更让甘奇惊讶,黄庭坚入京了。
不远的苏洵闻言把头凑过来一看,点着头:“当真一笔好字。”
看得片刻,苏洵又道:“文章也不差,《书幽芳亭记》,有昔日道坚《秋兰赋》之风,此文可取。”
甘奇抬头看了看苏洵,心中忽然想起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就是说黄庭坚本该是苏洵的门生弟子,这是一段佳话,往后黄庭坚会与苏轼并称苏黄,乃是后来几十年间大宋文坛领军人物。黄庭坚也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甚至后人把他与杜甫并列。
甘奇准备成全这件事情,便道:“此子不凡,苏先生不若把他收入门下如何?”
苏洵却摆摆手说道:“如今道坚之名震动天下,此子与我,倒是可惜了,道坚若是喜欢,不妨把他收入门下。”
甘奇闻言笑了笑,却点头:“也可,且看他此番造化。”
海选工作继续,继续着继续着,甘奇又拍案而起:“秦观秦少游?不可能吧?此子不应该还在高邮吗?怎么就入京了?”
苏洵又把头偏过来看了一看,面色一喜:“好词好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此子大才!诶……后一句更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曲,当冠绝汴梁城,道坚,此子词作,可与我儿媲美。”
甘奇看着苏洵激动模样,哈哈大笑:“苏先生,不若把此子收入门下如何?”
苏洵连连摆手:“此子与我可惜了,当让道坚来调教,道坚也擅长填词,此子跟了你,造化不小。”
“这怎么好意思呢?”甘奇是真的有些不好意思,秦观秦少游,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婉约派开山鼻祖,后世传说中苏小妹的老公,当然,苏小妹是假的,文才绝代之辈。
“诶,我老了,便不想这些了,道坚既有爱才之心,我一个老头还瞎掺和什么。”苏洵笑着。
“实在有些不好意思。”甘奇说着,笑着,点着头。转头大喊:“快,把黄鲁直与秦少游的诗词文章都赶紧送到印刷坊去,加急印刷,明天就要放出来。”
跑腿之事,自有人去干。海选继续,时不时有人拍案而起,这大宋朝,还真是文风鼎盛。
京华时报才出,无数人早已等候多时,等着买报纸,有没有进海选,就看这一遭了。
卖报的小孩才上街,便被许多读书人围在当场,小孩还不断大喊:“报纸加了好几页呢,涨价了涨价了,四个钱四个钱……”
“管你几个钱,赶紧的。”
众多士子不得片刻,便是每人一份在手,一页一页的翻,只求找到自己的文章名字,好似在东华门外看皇榜的感觉。
便也有无数人失望不已。
“福建蔡京,一想便是少不了他的名字……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拜了甘相公为师,便有这般好处。”
“你也别这么酸言酸语,蔡京文才倒是不差的,否则他也不可能被甘相公收入门下。”
“那……那这个黄庭坚又是何许人也?还有这个秦少游,凭什么他们籍籍无名的说上报就上报了?我好歹在这汴梁城也有几分大名……”
“兄台细看再说,细细看完文章,黄庭坚之《书幽芳亭记》,当真极佳。秦少游这首词,下面还有甘相公评语,你看,甘先生说今年不曾闻此般佳作,堪称治平二年第一也。”
“我看看……呃……此子侥幸,我……反正我就是不服。”
“不服无妨啊,今夜樊楼,黄鲁直与秦少游专场文会,他们这是已经开始拉票了,咱们同去就是。”
“走,便是见识一下,如今阿猫阿狗的都崭露头角了……”
众人一边看着报纸,一边结伴而走。
路边还有孩童大喊:“汴梁时报,汴梁时报,只要一钱,只要一钱,洛阳程颐大作,洛阳程颐大作。”
“公子,买报吗?汴梁时报……”
“去去去,莫要挡路,什么洛阳程颐,他还能会写文章?一边去。”
孩童哭丧着脸,本就是看着这里有一大堆文人士子,所以才凑上前来卖报,没想到反倒被人驱赶了。
一旁还有一个孩童,嘿嘿在笑:“六丁,你说你傻不傻,卖什么汴梁时报,要卖就卖京华时报,你看,六十多份,眨眼卖完,我还得回去再取一些来呢。”
“我……是人家给我娘钱,让我出来卖的,我哪里知道,我回家找我娘去,不卖了,我也去卖京华时报。”
“你回去与你娘说,再要卖报,你来寻我,我带你去取京华时报,得带钱啊。”
“我娘才舍不得给我钱呢。”
“实在不行……你来找我,我先借你一些报,你帮我卖,到时候分钱给你。”
“行。”
某处大户人家的小姐闺房之中,几个未出阁的姑娘聚在一起,看着小厮刚从外面买回来的报纸。
“表姐,你看,这个高邮秦观秦少游的《鹊桥仙》,填得真好……”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好,真好……”
“表姐,也不知这个秦少游年岁几何,长个什么模样……”
“你这小妮子,莫不是思春了?”
“表姐,我想……他能写这般情爱相思的词,想来年岁当时不大。”
“你莫要瞎想了……”
“表姐,听说樊楼今夜有秦少游的专场文会呢。”
“你还想去不成?那般地方,岂是你我能去的?你看他这词,显然就是有了想好的……”
“去吃个饭也不行吗?”
“别胡思乱想,出阁之后再说,没嫁人呐,可别到处跑,污了名声。等你成了谁家的夫人,去吃个饭倒也无妨。”
“唉……”
“没事,哥哥今晚兴许回去樊楼,我让哥哥给你看看,到时候回来告诉你。”
“好,快去寻哥哥,晚了怕已出门了。”
……
程颐到得京城,租住在西城,洛阳人到汴梁来,都喜欢住西城,大概是因为洛阳本在汴梁西边,进汴梁便是西城的缘故。
程颐租住之处,便也是汴梁时报的编辑部,近来他是真忙,忙前忙后脚不沾地,要想办好一份报纸,实在不是简单之事。
而今报纸的事情终于算是走入正轨了,有人负责文章,有人负责印刷,有人负责请人去卖,有人负责上各处去读,学了整套京华时报的操作流程。
接下来就是要到各处楼宇去谈一谈,楼宇本就是文人士子聚集之处,寄卖一些,或者让楼宇订购一些免费给客人看。
不过好在有人在背后帮衬,若是靠程颐自己,他一个外地人想办成这许多事,每几个月是不可能的。
今天他刚刚忙完,回到住处落座,便有人进来说道:“程兄,不好了不好了。”
“什么就不好了?”
“程兄,昨日的报纸还卖出去了三千余份,今日却奇了怪了,只卖出去四百份,都给退回来了,说卖不动。还有咱们派去各处茶楼瓦肆读报的人,也有许多人被赶出来了。”
“为何啊?莫不是甘道坚使了什么低下的手段?”程颐开口问道。
“只听说各处茶楼瓦肆里都一听京华时报,那京华时报最近正在举办什么征文大会,而且每一份报纸都加厚了许多,读起来就是个没完没了,都轮不到咱们的人读,而且那京华时报又连载了个什么话本,冗长得紧,待得他们读完,客人都走了。”
“什么征文大会?”
“程兄,要不要小弟去买一份京华时报回来看看,研究一下?”
“也好,知己知彼,买一份回来看看。”
黄昏未到,樊楼便已人满为患,今日甘奇亲自到场,还把冯京也请来了,苏洵自然也在,欧阳修与曾公亮公事繁忙,并未前来,不过也足够了。
今日也是甘奇第一次见黄庭坚与秦少游,头前都是派人去联系的,黄庭坚,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微胖小伙子,脸上一直带着微笑,看起来多少有点憨态可掬。
但是秦少游却不同了,十七八岁模样,面红齿白,俊美非常,举手投足之间,正是意气风发。
两人见得甘奇,好一番大礼,甘奇回礼之后,说了点场面话:“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见得二位,果真不凡,不错不错。”
秦少爷微微扬头,显得不拘小节,也是少年人心性洒脱,答道:“相公谬赞,学生初出茅庐,只愿见天下之大。”
黄庭坚却沉稳许多,躬身一礼:“当不得先生夸赞。”
“今日文会,我会亲自为你们二人主持,你们只管恣意纵情,一展胸中文才,也当多多与人交善,多拉选票。”甘奇亲自主持,便是对两人最大的抬举了。
两人闻言连忙再拜。
樊楼里也在准备,酒宴吃食,瓜果点心,云锦儿更是对镜慢慢装扮,各处的姑娘也在摩拳擦掌。
今夜樊楼,前前后后,坐得是满满当当,后庭雅苑厅中,但凡能落桌椅的,都塞满了。
待得甘相公一出,满场起身大拜:“拜见甘相公。”
甘奇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落座,已然开口致辞:“此番初选第二天,诸位文章都还未阅览完毕,已然出得两个大才,今夜便是二人专场文会,以文会友,诸位当有礼有节。待得明日再出文章名录,便会再有专场在遇仙楼,诸位记得来。”
“多谢相公抬举后辈。”
“相公大公无私,我等借此机会,定然一展才学。”
“相公文德,教人敬佩。”
“相公爱才之心,此番可见一斑呐!”
甘奇笑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所有人都知道他甘相公爱才惜才,还不吝给天下所有才子机会,更会不遗余力抬举,这般无私之人,古今少见。
甘奇也不多言,转头:“请洪州黄庭坚黄鲁直与高邮秦观秦少游……”
黄庭坚与秦观两人上台,四处拱手致意。
云锦儿已然出来,开始唱曲,先唱秦少游之《鹊桥仙》,再唱黄庭坚的《清平乐》,之后还会让人来读两人文章,再展示诗才。
活动流程早已策划好。
之后便会让两人再上台,与众人对谈,樊楼云大家也会准备一些问题来问两人,这算是现场采访,云锦儿是主持人,这般的事情,也是甘奇首创。
到之后,还会让台下众人填词之类,虽然不是比试,也有一较高下的意思,黄庭坚与秦少游便是擂主,接受别人的挑战。
便是今夜一过,两人就当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只要二人成大名,甘奇这个征文大会热度就会更高,吸引更多有才之人来参与。
把二人收入门下之事,今夜也当做了,苏门学士,成了甘门学士,这大宋朝以文才论人长短,这场征文大会之后,看看何人还敢与甘门争锋。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兴许这才是政治
樊楼之内,气氛热烈非常,朗诵文章,词曲来回,都在围绕着黄庭坚与秦少游两人。
甘奇反倒很清闲,只是时不时抬杯与人碰一下,喝多喝少都无所谓。
仿佛间,甘奇忽然觉得自己不再年轻,以往这般场合,下场与人争锋的就是甘奇自己,而今却再也不必如此了,倒也乐得清闲,毕竟当文抄公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名声在这个时代太重要,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追求这个东西,其实甘奇也不例外,他做这件事情,也是为了把自己的名声再推向一个高度,推到一个无人可以企及的高度,让这天下人再也不能撼动他在文坛的地位。
甘门学士这件事情,自然也得做。
待得众人酒酣,文会过了高潮,当黄庭坚与秦少游两个少年郎出尽了风头之时,两人面红耳赤大礼来拜甘奇,感谢甘奇抬举赏识。
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甘奇问道:“会试还有一年多,二位可愿意换个地方落脚?”
“但凭先生安排。”稳重的黄庭坚答着。
甘奇点着头:“道坚书院如今缺了许多教习教授,二位若是不弃,到道坚书院落个脚如何?”
“拜谢先生。”
“谢先生厚爱。”
两人都是外地人,在京城有一个稳定的落脚之处,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自然是好事。
甘奇很是满意点头。
却是秦少游年少洒脱,性子也跳脱,开口说道:“今日酒宴已然尾声,先生不若也填一曲同乐?若是有幸能听先生大作,今夜文化便是完美了。”
其实秦少游性子里是有傲气的,特别是如今这个年纪,他其实有那么一点争锋之意,或者直接说成不服气也行,少年人有才,看轻天下英雄,也是正常。
甘奇明白秦少游心中所想,这小伙子得镇一镇,不然心中不服,唉,还是逃不过,一点存货这么用下去,怕是撑不住了,日子可还长着呢,甘奇还要活几十年。如今甘奇,并非不会自己填词,但是每每需要甘奇填词的场合,都是要镇场面的时候,若是填得一般,秦少游这小年轻还不得尾巴翘上天去?
甘奇大手一挥:“纸笔来。”
秦少游倒也不是恶意,并不是想要踩甘奇之类的,他就是单纯讨教之意,听得甘奇此语,回身端来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