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情史-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府?你是说致仕返乡的刑部右侍郎俞洪?”武涛一听便将手中的茶碗放下,盯着李四紧张地问。他虽然平时不学无术,喜欢游荡,但是这吴县里头官场上的事还是很清楚的。比如说这位致仕返乡的刑部右侍郎俞洪,当初回吴县时,他老子还带着他去设宴请这位大人吃饭。就算是不当官了,可俞洪是三品官,在京城广有人脉,也不是他老子这个七品官可以比的。并且俞洪的孙子俞正,他也打过两回交道,去赴过俞正办的几次文会,只不过他肚子里没有几两墨水,人家瞧他不上,不爱跟他兜搭。他也有自知之明,晓得跟人家不是一路人,去了两次自讨没趣后,也就不去了。
所以如今甫一听到自己一见就喜欢上的女子是俞府的人,头就有点儿大。因为他知道那女子是平民百姓的话,他还可以弄到手,可要是属于俞府的人,就不能肖想了。
“爷,您稍安勿躁啊。您看上的那小娘子是进了俞府不错,可她不是愈府的人……”一边儿的赵三极有眼色,见李四说完话后,公子爷武涛脸上的神色变得焦躁起来,就晓得他在为什么担心了,于是便赶忙补上了这么一句话。
“什么?那你快说,我瞧上的那小娘子是什么人?”武涛连忙打断赵三问道。
赵三哈着腰忙接话,“说起来要不是小的认识那俞府的门房周六郎,就打听不到公子爷喜欢的那小娘子的事了。”
“废话少说,你快说,到底是怎么起的?”
“是这样的,灯节那一晚小的和李四一起奉了公子爷的命去查那小娘子是哪里人,姓甚名谁。便一路暗暗地跟着那一行人到了俞府,他们进去后,我和李四就过去,正碰上门房周六郎。那周六郎是公子前几次去俞府参加文会时,我和俞府的下人们一起喝酒吃饭认识的。因此见是他,我就向他打听公子爷瞧上的那女子。周六郎便说,那女子不是俞府的奴婢,也不是主子,而是贾家班的班主相识的人。得了这话,我想一定是那些戏子估摸着怕公子去打听那位公子看上的小娘子,才故意带她去避一避的。”
武涛点头道:“想必如此,没想到那些戏子如此狡猾。你继续说。”
“是,公子爷,我和李四晓得公子瞧上的那小娘子不是俞府的人后,我又问周六郎可知道她姓甚名谁,家住何处。谁想周六郎却说,那女子到俞府不过两次,他也不晓得她的事。没办法,我和李四便守在俞府门外整整一夜,次日一早,那府中出来两拨人,其中有两个女子戴了帷帽,小的和李四各自跟着一拨人。碰巧我跟着那拨人去了东城外,在城外的一个院子前,那戴帷帽的女子取下帽子,我才见着了公子爷喜欢的那小娘子。等她进去后,我就去周围打听那小娘子的事。便打听到她姓赵,名莲儿。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她爹去年才出意外被歹人劫路打死了,还有一个姐姐卖进了秦大户家做丫鬟。除了间壁处得不好的大伯家和一个远在昆山的舅舅家,并无别的亲戚……”
武涛听完不禁两手一拍,喜笑颜开连声道:“好,好,如此说来,她家里没有什么得势的亲戚,又穷,只要花上几个银子,想必也是容易到手的。李四,赵三,你们两个这趟差办得不错,本公子有赏!”
说完就从腰间的钱袋子里摸出两块碎银子,一人扔了一块过去,让他们拿着。
李四和赵三忙躬身笑着接了,又说了几句讨好的话,赵三就说:“公子爷,原不是我该问的话,只是为公子爷好,但不知那叫赵莲儿的小娘子您是打算抬她来做妾还是娶进来做妻?”
还别说,赵三这一问把武涛给问住了。一开始他对赵莲儿一见倾心,满心里要把她娶回家的。可是如今听赵三说了赵莲儿家境贫困,就想着或者花些银子讨她来做妾也是可以的。因为他也晓得,象赵莲儿那样的家境,他爹娘怕是不会同意。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七品县令的公子,要娶妻还是要门当户对才能过了他爹娘那一关,这一点儿他还是很清楚的。
揉了揉眉心,假装为难了一会儿,武涛放下手道:“我倒是想讨她做妻来着,可我爹和娘怕是不会同意。”
赵三道:“小的也是这么想的。那赵家小娘子家贫,公子爷只要托媒人去多许银钱给她娘,想必她们也不敢不同意。”
武涛笑,“我也是这样想。好,你们下去罢,这事情我自有主张。”
“是,公子爷。”赵三和李四躬身谄笑着退下。等到他们两个一走,武涛便立即到后面院子正房里去找他娘乔氏,见了乔氏他就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乔氏听到他想纳妾,也没表示反对,就问了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多大年纪等等。武涛一一答了,并说愿意多花些银子娶进来,以后他就在家里好生读书,也不出去游荡了。
乔氏一听,自然欢喜。为了这个独子,她不晓得操了多少心,如今听他终于愿意读书了,就算这读书是要娶个妾进来作为条件,她也肯。于是便说,这事情包在她身上,等回过了老爷,就立即去替他半,武涛方心满足地回去了。
等到晚上武建良散了衙到后头来,乔氏去迎着他换了衣裳,奉上茶水,在太师椅上坐了,便把儿子武涛今日来求的事对他说了。
武建良听了后便说:“孩子也满了十七岁了,往日他不愿意说亲,也不愿意读书,咱们拿他没法子。如今他既然收了心,愿意抬个女子回来陪他读书也是好的。这事情你就看着去办,等他有了这妾,收了心,咱们再替他挑选个门当户对的亲事。”
乔氏应了。一夜无话。
次日起来,武涛便装模作样的在书房里念些诗书讨他娘亲的欢心。乔氏听到下人来禀告说公子爷在书房里用功了,便十分欢欣地让人去叫了个专门替人说亲兼带买卖人口姓马的婆子来,将此事对她说了。恰巧这姓马的婆子就是今年正月初舌灿莲花,说动赵梅儿卖身进秦府的马牙婆。
马牙婆听了知县夫人乔氏的话,便拍着胸脯说,她一定去替县太爷的公子把这门儿好事说成。乔氏就许了她十两银子,说只要把这事情办成,以后还有好处,并说让她带话给赵家人,武家愿意出三百两银子的彩礼钱。
“夫人,放心,老婆子我定然叫那赵家二姐儿进府来服侍公子,且侯佳音罢。”
乔氏含笑让她去。于是马牙婆从县衙里出来,立即就脚不沾地往东门外赵莲儿家里去。半年多前,她说动了赵梅儿进秦府为丫鬟,对赵家的情况是门儿清,如今她也有把握去说动张氏将二女儿许给知县的公子为妾。一路上,她早盘算好了一系列的计策。
到了赵莲儿家门口,她却并没有先去见张氏,而是到隔壁去见了张氏的嫂子吴氏和婆婆刘氏。因为她晓得要是直接去跟张氏说,依照她那死板的性子怕是不同意让赵莲儿去做妾。所以她先来对吴氏和刘氏说了此事,并说要是让赵莲儿去服侍县令的公子爷,以后有了这一门儿亲事,赵家在吴县城里也能昂着头走路了。
吴氏和刘氏立即心动了,几个月前吃了张氏兄弟张诚的亏,她们一直静待时机想要报复她。如今她们觉得机会来了,觉得能帮着县令公子把赵莲儿送去做妾,既能攀附上县太爷,以后等赵莲儿一走,张氏失了主心骨,以后再想法子收拾她就容易了。况且她们还想在这门儿亲事里头捞钱,便同意配合马牙婆,将这事情做成。
“我说马婆子,你一会儿去见我那弟妹时,你不防说县太爷的公子要娶我侄女儿为妻。等到县衙里来人抬她走了,到时候她就算晓得去做妾也晚了。要是张氏还不同意,我婆婆去就能狠狠地说她一顿了。那时候由不得她不同意。况且,衙门里有得是差人,先软后硬,她要是不知好歹,随便找个官司给她吃,也够她受的。”吴氏出主意道。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
14666568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114:21:28
丷离弦闻声澈丶扔了一个火箭炮 投掷时间:2014…07…0105:24:18
那一抹陽光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6…3022:36:56
溪扔了一个火箭炮 投掷时间:2014…06…3019:43:47
jc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6…3018:20:56
olivia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6…3017:58:28
╭(╯3╰)╮们破费了。谢谢支持。
嗯,继续推进剧情。
………………………………
第45章 另寻佳偶
马牙婆点头称是;遂起身往隔壁赵莲儿家里去。
却说灯节那一日赵莲儿和贾秀等人一起挤出了法华街后;原本是要回家去的,后来贾秀就说怕那武涛派人跟踪;还是先去俞府避一避,等第二日再回去要稳妥些。贾春和吴菊也附和;于是赵莲儿便随着贾秀等人进了俞府,然后去贾春和吴菊的屋子里将就歇了一夜。那晚,她和贾春在一起说了半宿的话才睡着。第二日起来;吃了饭,又是贾秀的主意,让她和吴菊换了衣裳,戴了帷帽出来,两人一队;分了路,也是防着武涛的人再来刺探。
赵莲儿便说贾秀太小心了,有些不以为然,所以当贾秀将她送到东门外自家院子门口,拍开门时,她取下了帷帽,便被跟随而至的赵三瞧见,从而确定了她的身份。也才有了后面的事。
张氏当时开了门儿,见是她时,才松了一大口气,说:“昨儿晚上不见你回来,吓死娘了。想出去寻你,奈何已经是半夜,又不敢出去。”
赵莲儿笑道:“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么?不过,昨儿晚上遇到个无赖,贾秀怕那厮纠缠我,所以让我去俞府避了一避,今日才回来。”
张氏一听却吓了一跳,连忙问是怎么回事。跟着进来的贾秀便把在灯市上遇到武涛的事情对张氏说了,最后说,这件事情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否则被那武涛晓得了赵莲儿的身份,以后怕他会来纠缠她。并说,以后几个月赵莲儿最好不要出门儿,等那武涛找不到她,那份儿心思淡了再出去。
“秀哥儿说得对,莲儿以后你给我在家呆着,没事儿别出门。”
“娘,你们也太小心了。再说了,那武涛虽然说是本县的县太爷之子,难道他还敢抢人不成。我不愿意,他也拿我没办法。”赵莲儿轻描淡写道,她是不怕事的人,所以就没有贾秀和张氏两人紧张。
贾秀摇摇头,想说这小丫头还是不知道世情险恶,不像自己从小跟着戏班子行走四方,眼里见过太多欺男霸女的事情,知道这种事情并不是嘴头子说一说就过去的。不过,还不等他开口,张氏就动气道:“住口,你小孩子家的晓得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想一想上一回的事情要不是你舅舅来了,要不是秀哥儿他们帮忙,咱们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遭罪呢!快快谢过秀哥儿,听他的,从今日起直到过年,你都不许出去!”
赵莲儿缩头嘟着嘴道:“我要不出去,那买线送布买米买菜谁来做?”
“娘来做,你给我乖乖地呆在家里。再说,我又不是做不来。”张氏大声接话道。
赵莲儿咬了咬唇,转过头去瞪贾秀一眼,有点儿怪他多嘴。张氏见了不免又把她数落了一顿。贾秀见状也不好呆下去了,怕一会儿赵莲儿给张氏骂得蔫了,以后见面定然是要怪他的,便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忙忙地退出来回去了。
等到回去后,就把送赵莲儿回家的事对自己爹说了。本来昨儿夜里回去,他已经把灯节上赵莲儿遭遇县令公子武涛的事说给了贾维听。贾维倒可惜,说要是那武涛是个正经人,那赵莲儿便是遇到了好姻缘,可惜了那人是个纨绔,赵莲儿要真是跟了他,必然没有好结果。所以,赵莲儿还是能避则避的好。及至贾秀安全送了赵莲儿回来,说了张氏说得那些话后,贾维便说:“以后咱们父子要常去她们那里,以防真有个什么事,照应不及。”
“是,爹。”贾秀立即答应。他也和贾维一个想法,不管怎么样,想要护得赵莲儿一个周全。他甚至想,就算将来莲儿别有归宿,可自己仍然要像兄长一样呵护她,可以的话,他想一辈子……
却说马牙婆来到隔壁赵莲儿家院子门前,将门拍开,来开门的是张氏。张氏一见到马牙婆自然是微感吃惊,马牙婆却趁着她惊讶之时,闪身进了院子,径直往屋子里走。张氏回过神来,便忙阖上门跟上去。
马牙婆熟门熟路地进了屋到堂屋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等张氏跟进来,便忙站起来笑着说:“老婆子来向赵二娘子道喜了。”
张氏自然问她喜从何来。马牙婆就把来意对她说了一遍,随后说:“你说这不是喜是什么,县太爷的公子瞧上了你家莲儿,县令夫人托我来说媒,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要是你家莲儿嫁给了知县的公子,你可就成了知县公子的岳母,从今后在这吴县再没人敢欺负你了。”
要不是前几日贾秀送赵莲儿回来把知县独子的情况告诉了张氏,晓得那人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张氏猛一听倒是要动心,因为来提亲的男方家里又是官,又有钱,况且武涛比莲儿大不了几岁,年纪也合适。这样的亲事就是打灯笼也难找。可是有了贾秀的话在前,张氏便明白这是真正的麻烦上门儿了,到底自己的莲儿还是没有躲过去。
这上门儿来说媒的马牙婆代表的是本县知县大老爷家,可以说是本县老百姓头上的太岁。张氏就算心里不愿意,可是在面儿上还要挤出笑来敷衍道:“真是有劳你上门儿来说这样好的亲事给我家莲儿,只是我家莲儿还得等上一年多才能及笄,现在还太小,说亲还早了些。”
马牙婆也晓得赵莲儿的年纪还不到十四岁,的确是小了些。不过既然知县夫人托了她来,又岂能回去以这个理由回话。便说:“这也不打紧,可以先定下亲事,等和知县公子拜了天地成了亲,到了年纪同房也是一样的。”
苏州风俗,不管是府城里还是乡下,也有不少年纪不到的定亲成亲,往往是过了门儿等年纪大些同房,这也是约定俗成。所以马牙婆说了这话后,把张氏急出了一身汗,不知道拿什么话来推脱了。好不容易又想出一个借口,“婆婆,你也晓得我死了丈夫,大女儿又进了秦府做丫鬟,一年也只得过年能见上一面,平日身边儿没有人。这个小女儿我想多留她两年,不然她一走,我孤单得很。”
这个理由算是个勉强的理由,不过听到马牙婆耳朵里,又何尝听不出来这是张氏的推托之词,况且她走百家串千户的,要应对张氏的推托之词简直太容易了。便说:“只要二姐儿嫁与了知县公子为妻,那彩礼也足足有三百两,要起新屋,买几个奴婢来使唤也是能的。再说你家二姐儿也能常回来瞧你,又何愁孤单。”
“……这……”张氏垂下了头,心里急得不行,又怕,简直可说是六神无主了。她本来胆小怯懦,又是个没主意的人。所以马牙婆几句话堵住了她的嘴,她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马牙婆见状暗自得意,便说:“赵二娘子,你要是没什么别的话,那我就只当你同意了,这就回去回禀知县夫人,想来夫人得了消息。明儿个便会派管家上门儿来送彩礼来把这亲事给定下。”
张氏闻言急得一头汗,猛地抬起头来,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
马牙婆闻言便垮了脸,收了笑,冷声道:“赵家二娘子,你怎的如此死板,不通情理?也不想一想,这向你家二姐儿提亲的是谁家,你得罪得起么?要是你连知县公子的求亲也敢拒绝了,这县里怕是没有谁再敢娶你家二姐儿了吧?先不说这个,得罪了知县公子,也就是扫了县太爷的面子,打了他的脸,我看以后你们也别在吴县讨生活了。”
“啊……这?”张氏一听脸色都变了,忙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吓得咚咚乱跳起来。的确如马牙婆所说,这件事不但关系到莲儿的终身幸福,还关系到两母女的生存啊。可是明知道那武涛是个纨绔,自己的女儿跟了他定然以后要遭罪,还睁着眼把自己二女儿往火堆里推,她这个当娘的是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的。
她是个懦弱的妇道人家,遇到这种事实在是束手无策,免不了慌乱起来。
马牙婆也觑到了张氏变了脸色,心中想,果然这妇人是个不经吓的,看来用不着吴氏等人出面,这桩亲事就要说成了。这时候,只要再添上一把火就成了。
于是便又软下些声音说:“所以啊,我为你们母女着想,还是允了知县公子的求亲为是。胳膊哪能拧得过的大腿?要是你硬要拒绝这门儿亲事,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取灭亡,何苦来哉?”
她这是软硬兼施,很少有妇人不上当的。张氏同样如此,不管怎么样,这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总不能真得为了躲过这一门儿亲事,离家去外乡讨生活。想到这里,她忽地想到要真是逼急了,也只有离开这里去哥哥张诚所在的昆山了。就算难些,也总比留在吴县遭受灭顶之灾的强。
便把心一横,牙一咬,道:“我家莲儿还小,无论如何我想多留她几年,婆婆不用说了,你回去上覆知县夫人一声,承蒙知县公子看得起,我这小女儿没有福气陪伴他左右,请他另寻佳偶罢。”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
乐乐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215:44:31
溪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7…0214:24:21
丷离弦闻声澈丶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203:45:06
myth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7…0119:58:32
jc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0119:23:58
╭(╯3╰)╮们破费了,感谢支持。
另外,偶今天开了个古言轻松文,亲们感兴趣的可以穿过去看一看,支持下收藏下:)
………………………………
第46章 合谋陷害
马牙婆不曾料到张氏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眼看就要逼她就范了,谁料却功亏一篑。这回倒弄得她有些束手无措了。不过;她是早有准备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也算不上有多吃惊,就又劝她,“赵家二娘子;你可得想好,这件事的后果。到时候不要害了你家二姐儿。”
张氏还没有接话;东屋里的木门忽然被猛地推开,赵莲儿横眉冷目地冲了出来。冲到马牙婆跟前一把就来拉扯她衣裳,冷声吼她;“你这不要脸的老货怎的又来了?早说过让你别上我家门儿上来。你这黑了心肝的女人害了我姐姐还不够;如今又要来祸害我!什么县令的公子;分明是个下作的纨绔子弟,我赵莲儿就算这一辈子不嫁,也不跟那样的玩意儿。所以,你立即给我滚出去,不然我可要动手了!”
原来自从灯节后,张氏不许赵莲儿出门儿,她就一直猫在自己的东屋里做些绣活儿。今日马牙婆上门来说媒,她在门后偷听。听到马牙婆软硬兼施哄自己的娘亲,便气不打一处来。终于忍不住冲了出来,对着马牙婆一顿臭骂。
而马牙婆一直以来就很怵赵莲儿,一开始进门没见到她,才放心地跟张氏说了那些话。这会儿见到赵莲儿冲出来了,不等她动手,就站了起来,扔下一句,“你们两个不知道好歹,且等着吃亏倒霉罢!”
说完将赵莲儿拉扯住自己的衣裳拖开,急步往外跑。她是小脚,跑不快,那样子就跟个走路不稳的鸭子一样,摇摇晃晃的十分狼狈。出了赵莲儿家的院门,她并没有真回去回禀知县夫人此事,而是去了赵大郎家,找着吴氏和刘氏把张氏母女拒绝了县令公子的美意对两人说了,最后说:“这件事情你们去说一说,不然到时候得罪了县令,恐怕她们会连累你们,到时候你们家也在这吴县呆不下去了。”
她这一说,也让吴氏和刘氏着了慌,只听吴氏恨恨道:“我就知道她们是上不了台面,不识好歹的东西。这可好,放着大道儿不走,非得往绝路上走。自己要想寻死,还得把我们一大家人拉下水当陪葬,真是太可恨了!”
马牙婆点头赞同,便问:“那你们可有什么好法子让张氏答应不?”
吴氏想了想便说:“我们也只有上门儿去说,她要是不同意这亲事,会连累我们家,我们就要将她们母女赶出去。而你可以去找到县令公子跟前管事的人儿,让他们喊几个公差来载她们个罪名,锁了拉到衙门里去。只要一进了衙门,就是砧板上的肉,由得县令公子搓揉,由不得她们不低头。”
这条计策不可谓不狠,既能夺了赵二郎家的房子,又可以让赵莲儿跟了县令公子,讨好了县令不说,也报复了赵莲儿和张氏,遂了吴氏的心意。所以,吴氏这样一说,一旁的刘氏便忙不迭地说:“此计甚好。”
马牙婆听了,也觉得吴氏的计策不错。她一心想在县令夫人跟前显能干,所以决定不管用什么手段也要把赵莲儿抬进去跟县令公子做妾这件事做成。再说了她做这买卖人口,说媒牵线的事情不知道多少年,坑蒙拐骗,落井下石是常有的手段。所以听了吴氏的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正该如此。
三人计议已定,便约下明日一起来逼迫张氏母女。而张氏等马牙婆一走,去把院子门关了回来就对赵莲儿说了自己的主意,说这里怕是呆不下去了,还是去昆山那里找到自己哥哥张诚,在那里避一避想法子。
赵莲儿听完却说:“娘,或者去昆山也是不得已,可是我总觉得咱们两个去舅舅那里叨扰,恐怕住久了舅母厌烦。况且昆山我们不熟,去了还得重新想法子讨生活,总不能老靠着舅舅。人都说,久住讨人嫌,寄人篱下,就是舅舅家,怕将来也多有不便。”
张氏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现如今要是不这样做,赵莲儿就逃不脱那县令公子的魔爪。无论如何,她不能再让自己的小女儿进火坑。半年前被逼得没法子,已经让自己大女儿失了自由身,进了秦府为婢,这会儿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小女儿再有事了。所以最后便说:“莲儿,为娘心意已定。你别说了,咱们这两日就收拾收拾,去昆山投你舅舅去吧。走一步看一步,天无绝人之路。先过了眼前的难关再说。”
赵莲儿这时方开始愧悔起来了,后悔自己当日没有听贾秀的话,要是藏好身份,注意些,怕不会惹上今日的祸事。现今带累了娘亲要远走他乡避祸。不过,现目前而今下别无它法,明知前路不易,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闯了。便也同意了张氏的话,回屋去收拾东西,预备动身往昆山去。
可是要离家毕竟要处理的事情多,除了收拾包裹,还要去把租借的织机还了,织成的布和做好的绣活儿也得卖了。剩下的还要去辞别贾维父子以及去秦府见赵梅儿,向她辞行。总之一系列的事情没有两三天办不完。
所以当天张氏母女把屋子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第二日起来吃了早饭,正打算结伴去城里头把布和做好的针线活儿卖了,顺带雇人来把织机抬去还给租借的大户时,两母女跨了篮子还没出门儿,就听得门被拍得震天响。张氏心里吓了好大一跳,忙去院子门那里问是何人。就听到外头一个熟悉的声音喊开门儿,张氏一听是婆婆刘氏的声音,也就把门开了,让她进来。心里却在犯嘀咕,不知道这婆婆又来干什么了,只要她一上门儿就没什么好事。一般婆婆来了,嫂子吴氏也要来的。便往刘氏身后一看,果然,吴氏也紧跟着进来了,瞧两人的脸色,冷若冰霜,便估摸着绝对没好事。
赵莲儿在堂屋门口远远地瞧见祖母刘氏拄着拐杖和大伯母吴氏两个前后跟着进来了,心里就不舒服得很。便转身将手中的篮子放到桌子上。在方桌旁的一张春凳上坐了,等两人进来也不打招呼,静等着看两人说什么。
刘氏和吴氏进屋子后,两个人横了赵莲儿一眼,也没招呼她,甚至也没坐,只等着随后而至的张氏一进屋,刘氏便开口骂道:“张氏,你是不是成心要作死,还要拉我们一起跟着你死。二郎要是还在,定然要给你两耳刮子。好好的县令公子来提亲,你不答应,也不自己撒泡尿瞧一瞧,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闺女是什么样的人。蝼蚁一样的,还想跟县大老爷做对?县令公子能瞧得上莲儿,是她天大的福气,还敢拒亲?你们拒了亲不想活,可我们还想活下去。我们赵家世代居住在这吴县,要是得罪了县令,我们还能顺顺当当往下过吗?”
张氏给刘氏骂得抬不起头来,虽然刘氏的话粗鄙不堪,但她也说得是实话。自己拒绝了马牙婆,坏了县令公子的好事,将来在吴县呆不下去是必然的。而这么做,必然也会影响到赵大郎在吴县城里讨生活,自己要是带着莲儿走了可以避祸,可是却将祸事留给了赵大郎一家人,怎么说心里也有愧。于是便嗫嚅道:“婆婆……我们这是也没法子,那县令公子是个不着调的纨绔,我怎么能把莲儿许给他,要那样不是害了孩子么……”
“你怎么知道是害了莲儿,况且你又从哪里知道的县令公子不着调?退一万步说,即便县令公子不好,可也由不得你们挑拣。他再不好,也是一表人才,家私万贯,他爹更是本县的县令,一方太岁。你家莲儿是长得好,难不成还想进宫去当娘娘?这心也太高了!”吴氏在一旁尖着嗓子不屑地说道。
“是嘛,这女孩家长大了左右是个嫁,像咱们这样的家世,能嫁上个县令公子那样的人都已经算是高攀了。别家的女儿为了娘家,就是那火坑也要闭眼跳下去。远得不说,你看你姐姐梅儿,为了你和你娘,甘愿进秦府去为奴婢。还有你堂姐桂儿,为了让她爹娘过得好也是进了秦府为奴。偏遇到你这样的不顾家,还要把咱们这赵家一大家人给拉下水,你说你这心到底是怎么长的?”刘氏瞪着赵莲儿重重地拿拐杖戳着地道。
赵莲儿瞥她一眼,冷淡开口,“祖母,你就说吧,你和大伯母来到底想怎么着?用不着兜这一大圈子说这些话。”
刘氏倒给赵莲儿这话哽住,不过顿了顿,她眼光微闪道:“好,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你们两个就给我听着。要是不答应县令公子的求亲,你们就再不是我赵家的人,得从我们赵家祖屋里搬出去!”
赵莲儿听完冷冷一哼,随后道:“我就晓得你们打得这主意。一直以来都想夺了我们的房子,为了这个尽用些下三滥的手段。今儿八月十五中秋我们家里遭了盗,丢了银子,想必也是你们让人来做的吧?”
说到这里,她在刘氏和吴氏脸上扫了一眼,见两人果然神色有些不自然,便更加肯定了心里头的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