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杨浩特意让自己的侍卫去民间探查,但是探查的结果却让杨浩感慨无比。

    官员们并没有对百姓有任何逼迫的举动,百姓愿意拿出自己的口粮,完全是对这个政权的认可。

    尤其是他的救灾举动,更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能活在如此博爱仁慈的君王治下,是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朝廷有困难,自己手中也有些余粮,自己剩下一些也许就能救活一条人命,最重要的是,杨浩和大齐这一代的官员,让百姓们信任无比,根本不担心他们会贪墨自己的捐献。

    百姓的纯朴至诚,让杨浩切身体会到了孟子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如果君王真心的待百姓,又如何不受到拥护呢。

    百姓的态度,让杨浩心中大定,朔相的反叛对他的刺激并没有消散,心中时常有一种刁民要害朕的受迫害妄想症。

    但现在他知道,就算是有人利欲熏心想要将自己推翻,这数万齐国百姓就不会脑袋一热跟着他们干。

    大义已经在自己手中,他明白齐国的百姓已经认可了这个国家认可了这个制度。

    民心所向,而他有着虞舜苗裔的名头,天时地利人和,他已占据其一,这更让他坚定了争霸天下的信心。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所向披靡。

    杨浩更加觉得自己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是对的,如果没有前期的积累,只顾着抢地盘,他估计自己现在和数千年来北方的那些蛮子没什么区别。

    齐国百姓每家每户捐献的虽然不多,但是加在一起却是一比很可观的数字,而杨浩作为帝王,更是要做个表率。

    直接削减了宫中三成用度,官员见此自然是不敢落后,纷纷捐款捐物,齐国上下紧衣缩食共度这场罕见的白灾。

    有了这些物资,加上朝廷的救济,那些低层的百姓虽然依旧艰苦,但并没出现大规模的死伤的情况。

    即便是有没挺过去的,齐国官府也没有随意将尸体拖到什么山沟里了事,而是像模像样的修建了坟墓,让这些人有个埋身之地。

    这些事情底层的劳工们都靠在眼里,曾经他们很怀疑大齐对他们的承诺,现在他们开始相信,只要自己任劳任怨的干上一年,真的能够向那些齐人一样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和他们的生活相比,齐人的生活是无比富足的,如果真的能像齐人一样生活,当一年的奴隶有有何不可呢。

    而齐人并不会随意的打杀他们,虽然累了一些,但是比那些真正的奴隶要幸福太多。

    劳工中抵触大齐的人以极快的速度减少着,监工们惊奇的发展,这个人干活的效率比之前好了太多。

    原本四五天才能做完的工程,现在不到一天就能完美的完成,而且破坏工具的现象也少了许多。

    甚至有破坏工具的人,还没等监工们发现,就被劳工们自发的揪了出来而受到众人的排挤与鄙视。

    这一场白灾,不仅仅影响了齐国,整个中原大地除了南方温暖地区之外,都是苦不堪言。

    厚厚的积雪,让捕猎与采集变得更为艰难,北方的部落不知道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消失在人类的历史当中。

    尸横遍野,饿殍满地不足以形容这冬日里可怕的灾难。

    即便是那些大氏族,牧场上的牛羊也死伤无数,极大的削弱了这些氏族的实力。

    活不下去的部落挺而走险,开始劫掠更加弱小的部落,天灾的到来,让上古的先民们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一场白灾便让富饶得到中原变成人间地狱。

    弱小的氏族举族向着更加温暖的南方迁移,而齐国是北方一部分部落南下必经之地。

    逃难的部落的到来,让齐国北方边境烽烟四起,当杨浩接到快马递来的战报后,整个齐国顿时如临大敌。

    这些饥饿的难民,有时候比成建制的敌军更加可怕,活不下去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预测这些人会多么的疯狂。

    杨浩紧急下令,立即想北方边境派遣军队增援,这些难民如果安分一些接受收编还好,如果胆敢劫掠齐国一人一地。

    杨浩并不介意挥下手中的屠刀,齐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定,他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破坏他费尽千辛万苦才经营出来的大好局面。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流民?流寇?

    杨浩不知道其余的氏族会如何应对灾民的冲击,不过齐国绝对不会放任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地上到处游荡。

    好在目前齐国的国土面积小的可怜,称之为弹丸之地都有些抬举的意思,确切点应该是鼻屎一样大的国家。

    不过小国有小国的好处,调兵的命令下达后,齐国军队的反应十分迅速。

    除了留守外长安城的五百人外,其余的一千驻常备军没人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边境地区。

    虽然大雪严重的影响了行军的速度,不过齐国的军队都是职业军人,长时间的训练,服从命令听指挥,已经成为了本能。

    各支队伍分头行进,顶着严寒,终于在两天后抵达边防军队的驻地。

    当力央到达顾城附近的据点后,发现这里已经抓捕了近百名衣衫褴褛的难民。

    而在据点不远处的雪地中,一个个隆起的扭曲坟丘,说明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的活人也许要比这里多上许多。

    边军的守将,对力央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在连绵的大雪停歇后不久,北方就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南下避难的部落,一开始边军并没有太过于注意这些人。

    见到有送上门来人,正好省得他们去四处掠夺了。

    不过几天之后,这些边军就不这么想了,灾民越来越多,而通过审问这些难民。

    边军们终于知道事情严重了。

    北方已经彻底乱了,相互攻伐厮杀,以人为食物,如同人间地狱。

    大批的难民为了活命,仓皇而逃,而在逃亡的途中,有一些部落不断的吞并一些小部落,四处洗劫还算有点积蓄的人类群体。

    这些人就像是蝗虫一般越聚越多,据抓起来的那些难民所说,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流民队伍,已经极为强大,人数也许已经超过了三百余人。

    虽然这些大股的流民暂时没有南下的打算,但很难保证,这些人在北方祸祸完了之后,开始向着南方扩散。

    如果这些人冲击齐国边境,这就相当于一场战争,这些悍不畏死的流民,战斗力也许此那些氏族军队想要难缠。

    力央听完了了守将的禀告后,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庆幸齐国朝廷反应迅速,只要齐国大军驻扎在边境地区,就算是那些已经成了气候的暴乱份子,真的冲击齐国防线,自己也有信心将其拦下。

    不止是顾成东方的这一处据点,在大军陆续抵达后,军队以这里为中心向着分散外何处的烽火台派出援军。

    极短的时间内,大齐以远超这个时代调兵效率,迅速巩固边境防线严阵以待。

    从骑兵中分出的斥候部队,一日三探,尽可能将可能的威胁灭杀在萌芽状态。

    前线的情况,每隔两天就会送达长安,除了零星了抓捕了少量进入齐国的流民之外,并没有太过于严重的情况发生。

    杨浩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反应有些过激了,这个时代毕竟是上古时期,就算有流民产生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气候。

    几天后就在,杨浩犹豫是不是撤回一部分军队时候,一份加急战报,彻底打消了他的这个想法。

    顾国东方的方国昆吾差一点在流民的冲击之下被攻破了城邑,虽然勉强的苟活下来,但也被那些饥饿的灾民劫掠了一番。

    而在这些劫掠的队伍之中,不仅有活不下去了小部落,也有趁乱起事的底层奴隶。

    仗着人多势众,这些人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肆意的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杨浩不知道没有自己的那个时空是怎么解决这次天灾人祸的。

    最有可能的是夏启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另一个时空,刚刚新生的夏王朝,国力在最为鼎盛的时期,各路诸侯也都臣服在夏启的统治之下。

    凭借各路诸侯手中的军队,与夏启的号召力,完全有可能轻而易举的平定这次的叛乱。

    而自己的齐国在正面战场将夏启打的惨败,可以说让夏启的威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各路诸侯也对夏启貌合神离。

    这次的灾难,没了夏王朝的威慑力,各路氏族与方国都在各自为战,根本的不到任何的援助。

    如今的局面,让杨浩意识到自己的到来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移了正常的历史轨迹,

    杨浩知道事态严重了,这些没有及时被镇压下来的灾民,很可能会成燎原之势,齐国也在这顾难民潮的威胁之下,这时候召回军队无异于取死之道。

    杨浩已经五年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立即让少炎从国库中调拨粮草送往前线。

    无论如何,杨浩不能让自己根据地受到破坏,这是关乎他争霸天下的大计。

    杨浩的担心很快就成为了现实,洪武元年二月末,此时距离春天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齐城北方数十里的地平线上,大批衣衫褴褛的难民吃光了路上所有能吃的东西,灭绝了一个又一个部落后,终于向着齐国逼近。

    这些难民虽然看似是一盘散沙一般,实际上这些人都在听从一个叫做甸部落命令。

    这个部落对于跟随杨浩的老齐人来说也许会有些陌生,如果让他们想起数年前的赶墟时候被劫杀的那一次,绝对能够记起这个部落。

    甸部落的首领,曾经劫杀过杨浩的那名壮汉,被自己的族人簇拥着,如同巡视领地的帝王一般。

    这场雪灾对于其余部落来说可能是一件坏事,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甸部落本就靠着抢劫其余部落为生,当雪灾后,劫掠一些南下的部落,又裹挟这些人将四周敌对的部落都洗劫一空后,却没有迎来昆吾或者诸夏部落的打击,这让他的野心顿时膨胀了起来。

    随着难民越来越多,他的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壮大,为了维持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势力存在下去。

    壮汉只能如同蝗虫一般不断的劫掠,而那些不肯归顺的小部落,其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剁碎了做成食物,以喂饱这些追随自己嗷嗷待哺之口。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寇来袭

    “首领,听说前面那个齐国很是富足啊,如果劫掠了他们,吾族的实力定能大涨!”

    壮汉看着自己手下两眼放光的看着东方,而他此刻却想的却不是那个齐国如何。

    数年前那次失败的劫杀,让他记忆犹新,虽说杨浩当时恨不得将这些人挫骨扬灰,但是慢慢的却将这件事忘了,以至于这个部落关押在大牢里的唯一活口,早已经疯了死了都不知道。

    但是对于壮汉来说,却是无法释怀的惨败,他当首领以来从来都没有败的那么惨,而且还是自己这边人数占据优势的情况下。

    经过多番的打听,他知道了打败自己的部落叫做齐,只不过他却不知道这个齐部落具体的位置在何处。

    直到后来夏朝派出乌亥东征,他才知道原来西方的方国三朡已经被一个叫做齐的部落攻占。

    这让他震惊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他猜测这个齐部落一定是一个低调的氏族,要不然也不能将一个强大的方国覆灭。

    可是后来更让他震惊的事情出现了,夏朝东征的军队居然全军覆没了,这匪夷所思的事情吓得他彻夜未眠,非常害怕这个齐部落有一天忽然找到自己,以报当年劫杀之仇。

    毕竟自己的部落并不难打听,只要这个齐部落认真寻找一下,等到他们发现自己,那么他便离死亡不远了。

    平静的过了一年后,他小心翼翼低调做人,那个齐部落真的没有突然出现砍下自己的脑袋,壮汉有些确信自己的小命无忧了。

    直到去年秋天,诸夏联军大举进攻齐部落。

    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齐部落的力量,只不过他也有些庆幸,因为在诸夏大军面前,即便是齐部落再强,也定要灰飞烟灭,只要齐部落一亡,那么自己就不用日日惶恐了。

    可是现实再一次的粉碎了他的幻想,诸夏大军败了,而且败的如此狼狈。

    当他看到仓皇后撤的诸夏联军时,对东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恨不得直接举族迁移,离那里越远越好。

    当齐国四处扩张的时候,他差一点就跑了,可是不知为何,齐国居然停下了扩张的脚步。

    他猜测也许是冬天快要到来的缘故,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本计划着过完这个冬天就说服族人离开这里。

    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就在冬天即将过去的时候,居然发生了这等大灾难,自己居然稀里糊涂的裹挟了这么多人。

    不久之前甚至差一点将骑在自己头上的宗主国昆吾给灭了,最后要不是昆吾国君,拿出了大量的物资与美女出来求和,自己很可能就端了他的鸟王宫。

    膨胀的实力,极大的增强了他的胆气,在他的努力与凶残的手段统治之下,势力如同吹气球一般膨胀到了极点。

    数千流民组成的大军,就像是从幽冥之地出来的鬼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仿佛这天地间再也没有他的对手。

    这时候当他看向东方,那个时常让他从睡梦中惊醒的可怕敌人,心中升起了一股恨意与嫉妒。

    这恨意是如此的浓烈,以至于当天晚上就有几个从昆吾送过来的美女,被他蹂躏致死。

    对于齐国的种种情绪,他没有与任何一人说起过,如今终于要正面面对自己的这个梦魇,壮汉心中既有紧张恐惧又有着强烈的兴奋感。

    “这一切都要在这里终结,这片土地最终要属被吾踩在脚下,你族的神明毕将弃你而去。”

    壮汉兴奋之下脸色有些潮红,身体微微的有些颤抖。

    东方边境烽火台的守军斥候,发现了这一大股流民大军,得到消息的据点,守军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这里的守军只有一百余人,围墙只有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围子。

    想要抵抗数千人的进攻,这道土墙就像是一个脆弱的鸡蛋壳。

    狼烟升起,士兵们只能期待齐国的援军能够快些到来。

    距离这处据点十里的另一处大军营地,浮刚刚结束日常的军事训练,就接到了南方友军点燃烽火的信号。

    浮心中顿时一凛,点燃烽火在齐国的防御体系中可以一场极为严重的危机。

    以齐国军队的实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的点燃烽火。

    浮顾不上吃饭,匆忙的将手下将领召集起来,亲自率领着五百名骑兵南下,三百名步兵紧随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南方增援。

    流民们已经看见了前方的那个不大的土围子,看着从里面冒出的滚滚浓烟,不知道里面的人在搞什么鬼。

    不过急于雪耻的壮汉,如何会将这么个小据点放在眼中,在他看来,这里就是齐国的一个附庸部落。

    现在正好拿他们的命,作为自己崛起的试刀石。

    观察了一会儿后,在甸部落的古惑之下,流民兴奋那些简陋的武器,向着据点发起攻击。

    面对黑压压的敌人,据点内的齐国守军全都脸色发白。

    “稳住,谁敢后腿一步,别怪老子手中的剑不认人。

    ”

    守将怒目圆睁的朝自己的手下吼道。

    士兵们虽然恐惧无比,但没有一个退缩的,弓箭手匆忙的张弓搭箭,紧张的看着朝这边冲击的敌人。

    敌人越来越近,据点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许多人都知道自己今天可能就要死了,距离这里最近的援军赶到这里也要半天的时间,凭借这么点的人,想要守住这里又谈何容易。

    “夫人,为夫不能回去了,希望你能将勇带大,勇!你要勇敢坚强,父亲在天上看着你!”

    军官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喃喃的对着天空沉吟一句,随即死死的看着冲向这边的敌人,握着剑柄的手已经发白。

    “诸位袍泽,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父母妻儿,今日吾等若是退后一步,让这些人冲进我大齐,我们的亲人只会惨死在他们手中,大齐对吾等不薄,今日让吾等与此地同死!

    诸位袍泽!随吾杀敌!

    ”

    军官得怒吼,让士兵们双目通红,弓箭手红着眼睛,朝着冲来的难民放箭。

    喊杀声响彻了这片冬季的原野,一具具的尸体毫无意义的倒在洁白雪地上,如同诡异的雕塑,在寒冷的季节里逐渐僵硬。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屠戮

    如血的残阳撒在洁白的原野上,那孤零零竖立在这天地间的人类据点,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有满地的死尸,还有那一声声强盗般的欢呼。

    是的,这群强盗的确应该欢呼,在付出了惨重伤亡的代价之下,极其艰难的拿下了这个齐国的一个小部落。

    只不过让他们感觉到奇怪的是,这个小部落居然没有一个女人或者孩子,只有装备奢华的成年男人。

    让人就是这些人,在面对自己这方猛烈的进攻,居然没有一个人选择头像。

    而那名看起来像是首领的男人,更是在其族人死绝之后,面对层层的包围居然死战不降,最后体力不支,居然选择了自尽。

    流寇们不知道什么是舍生取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这个部落的顽强让他们感觉到动容,尤其是那想要给齐国找些麻烦的壮汉,心底间隐隐的觉得这次的决定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附庸的部落为何如此死心塌地的跟着这个齐国。

    不过当流民们从据点的粮仓中搜出大量的军粮之后,壮汉的方才的些许顾虑便烟消云散。

    他从没有见过哪一个部落会存储这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让他更加确定了齐国的富有。

    贪婪容易蒙蔽双眼,壮汉根本没有考虑,齐国的一个小部落就如此富有,那么真正的齐国又该是何等的强大,这么多的粮食又该养活多少人。

    不过这个答案流寇们很快就知道了,当黑压压的骑兵与步兵,在第二天清晨出现在据点附近的时候。

    流寇们都被眼前的敌人气势惊呆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无论是坐在马上的人,还是那些如同复制黏贴一样的士兵,对给他们一种面对洪水猛兽的错觉。

    而更让他们惊骇的是,这些人的穿着和昨天灭掉的这个部落一般无二。

    壮汉此时觉得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自己预期。

    他想到了昨天那个部落制造浓烟的奇怪举动,现在想来,那浓烟就是给其他人发的求救信号。

    而对面那些让人畏惧无比的军队,人数虽然没有自己这边的人多,但是想到昨天那死尸遍地的场面,壮汉便觉得一阵胆寒。

    浮看着前方已经倒塌的土墙,还有那遍布在据点周围的人影,脸色阴沉无比。

    他来晚了,据点已经落入敌手,只是不知道这里守军又在何处,是逃走了还是被这人给俘虏了。

    浮没有贸然的发起进攻,而是派出了一名士兵作为使节,如果这些人真的俘虏了齐国的勇士,他希望这些人能够将其放还,如果他们能够答应,那就说明这些人还有商量的余地。

    他不想多造杀戮,曾经他也是这个时代最底层的小人物,知道小人物的心酸,对于这些饥民难免有所同情。

    可是前去谈判的使节刚将浮的交代说完,却不曾想对方颇为嚣张的朝他扔过来一个人头。

    得之这人头是这里守将之后,使节脸色大便,跳下马将人头抱在怀中,翻身上马急驰而回。

    浮得之这里的守军尽数死绝之后,顿时勃然大怒,心中的那一丝同情在看到袍泽死后居然受到如此羞辱,顷刻间便烟消云散。

    “诸军听令,此等贼人,犯吾大齐,屠吾袍泽,随吾为战死袍泽复仇,此战不留俘虏,尽数杀绝!杀!”

    随着浮的怒吼,大齐的战争机器顿时发动。

    数百名步兵踩着整齐的步伐,缓缓的向前移动。

    齐国的战阵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看在流寇严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他们的心脏上,脸色惊恐无比。

    这些乌合之众,何时见过数百人如同一人般,这根本就不是人。

    流寇们恐惧了,先前的狂妄与嚣张的情绪早就不知道飞到了何处,面对齐国大军的缓缓逼近,流寇只能不断的后退。

    壮汉脸色苍白,这种进退如一的战法,他是那么熟悉,这绝对是齐人,只有齐人才会弄出这么古怪的打法。

    见到这些被自己聚集起来的流民如同惊慌无错的兔子,壮汉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

    先前的雄心壮志,在齐国正规军面前,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逃,逃的越远越好,最好永远不要再和这个齐国扯上一丁点的关系。

    意识到这一点,壮汉当即就决定舍弃这些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的流民,要说价值这些人此刻唯一的用途就是拖住敌人进攻的脚步,为自己的部落撤离此地争取足够的时间。

    壮汉将自己的族人召集过来,小声的交代了几句。

    片刻之后,在惶恐不安的流民们,就在甸部落族人的蛊惑之下,恐慌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

    用齐国的富足来消除他们对敌人的恐惧。

    “攻入齐国,喝酒吃肉!”

    这句口号,逐渐的占据了流民们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带领下,拿着手中的武器,神色狰狞的朝着齐军发起了攻击。

    只不过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他们悍不畏死的冲锋的时候,那些带头冲锋的人,却不知不觉间越跑越慢,直到那些人不知何时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面对如同潮水涌来的敌人,齐军并不慌乱,长矛手将锋利的长枪斜刺而出,弓箭手箭已经上弦。

    随着杀戮的军令下达,密密麻麻的箭矢划破了天空,如同雨点一般落下。

    没有任何防御的流民们,面对满天的箭雨根本有没丝毫抵抗的力量,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是一场屠杀。

    三轮箭雨之后,还没冲到军阵前的流民们就开始崩溃了,可是当他们转身而逃的时候,却悲催的发展,那个将自己带向东方的部落,早已经远去,只留下一个狼狈逃窜的背影。

    流民们顿时就绝望,面对追击而来的大齐军队,一些流民本能的想要投降,可是等待他们的只有刺进身体里的冰冷长枪。

    面对一盘散沙的流民,齐**队就如同高效的杀戮机器,不停的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

第二百五十八章 难办

    暴怒的浮没有打算放走一个人,今天他不想见到一名还能站起来的敌人。

    那逃走的一小撮人,他要已经发现了,不过他并不着急,见步兵已经占尽了绝对优势,立即下令留下一百名骑兵,追杀四处逃窜的敌人,自己则亲自带领精锐骑兵,朝那逃远的甸部落追去。

    雪地中,虽然极大的影响了追击的速度,但两天腿又如何是四条腿的对手。

    壮汉看着敌人逐渐的逼近自己,心中顿时绝望无比,十分后悔,为什么自己要脑袋一热,跑到东边来招惹这个连诸夏大军都打败的部落。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数百骑兵,甸部落的勇士想要抵抗,但面对却是漫天的箭雨。

    骑射作为齐国骑兵最拿手的战法,此番用来虽说不上是箭无虚发,但也让数百人的甸部落,瞬间伤亡惨重,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这一刻在浮的眼中都是敌人。

    随着越来越靠近敌人,士兵们收起弓箭,抽出挂在腰间的青铜长剑,战马掠过,便是一道血花飞溅。

    看着一名名族人如同蚂蚁一般被人随意的杀死,甚至连一丝逃走的希望都没有。

    壮汉绝望了,后悔,憎恨,悲愤,最后化作最后的勇气,拿起手中的武器冲向奔腾而来的敌人。

    可是面对大齐的铁蹄,一腔血勇根本挽救不了甸部落覆灭的命运。

    一道寒芒过后,壮汉的头颅带着不甘的怨恨脱离了自己的身体,滚落在泥泞不堪的雪地上。

    直到壮汉身首异处的那一刻,齐国的军队都不知道死在自己刀下的到底是何人。

    也许齐人并不在意他们到底是谁,在这一天,他们就是恶魔,是杀人如麻的恶魔。

    杀戮持续了半天的时间,哭喊声,哀求声渐渐远去,直到这片原野除了满身鲜血的齐人之外,再也看不到一个活人。

    寒风中浮看着满地的死尸,目光深邃不知再想什么。

    “将军!敌人都死了。”

    浮木然的点点头,“将他们的脑袋都割下来吧,堆在这里!”

    “是!”

    军官退下,很快士兵们表情木然的,收割着一颗颗人头,数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脑袋堆积在一起,如同一个小山一般,那一双双惊恐的眼神,苍白的面孔,让人根本不敢多看一眼。

    无头的尸体就这么随意的丢弃在原野之上,浮如此做,就是让胆敢侵犯大齐的敌人看看,这就是冒犯齐国的下场。

    那一百名阵亡士兵的遗体已经被收拢了起来,只不过这些人都已经被扒掉了衣服,如果不是大齐束发的习惯,也许根本分辨不出这些人是不是自己袍泽兄弟。

    一些士兵的遗体已经残缺不全,最鲜美的四肢已经被斩断,那些丢失的部分,不知道进了什么人肚子。

    此情此景,浮觉得自己的杀戮没错,如果再多杀数千人如果能换回这些将士的性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的下达杀戮的命令。

    士兵的遗体被小心翼翼的收敛起来后,浮派出两名骑士返回长安,将这里情况汇报给朝廷。

    无论朝廷认不认可自己屠杀的行为,他始终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死去的兄弟,对得起大齐的百姓,更对得起杨浩对他的栽培。

    消息传回到长安,当杨浩听完了报信士兵,原原本本的将事情的经过描述一遍后,沉默了良久。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屠戮数千人,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经历过。

    更没有见过,数千颗脑袋堆积在一起是怎样的画面。

    作为一个人的良知,杨浩知道浮这样做是有伤天和,是反人类的。

    可是理智上,杨浩觉得浮并没有做错,或许这么做杀戮过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