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溪查看地图,知道绕过这里之后,再往东边将是一片岛屿,自从船只离开了蓬莱港口之后,船队每天都会对自己所在位进行经纬度的计算。
而长安这个时空的本初子午线则是以长安城为参照。
晴朗的夜晚明月高挂,浪涛粼粼,黑黝黝的大海一片迷人的寂静。
江流站在主桅顶上,正在向四外瞭望。
这是他的习惯,每当天气这么好的时候,他都要这样做,就像是和白天一样。
甲板上只有少量饿水手还在忙碌,大部分的随手已经在拥挤的客舱吊床上进入了梦乡。
江流打着哈欠,在这漫无尽头的航程中,即便是曾经让自己感到恐惧的大海,如今看来只剩下了枯燥与乏味。
船员们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在甲板上比赛钓鱼成了水手们为数不多的休闲之一。
清晨,江流而被一阵嘈杂声吵醒。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紧接着浑身一个机灵,惊慌的从吊床上翻下来。
“怎么了?”
江流而惊慌的问道。
但是同伴们此刻都兴奋无比的朝甲板上跑去,这让他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当他来到甲板上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在漂浮着淡淡雾气的洋面上,隐隐约约的能够看到奇形怪状的建筑物在那边漂浮。
江流而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情景太过于诡异了。
石溪下令已经让旗手发出减速的信号,并让船员们进入到战斗状态。
如此诡异的场面,不得不让他谨慎起来。
这才离开蓬莱十余天的时间,若是在这里就被不明势力干掉,那么他有何颜面面对信任自己的朝廷。
在隆隆的鼓声中,四条大船一字排开,弓箭手们已经准备就绪,准备随时面对突发情况。
而江流儿也飞快的爬上桅杆,警惕的盯着前方那诡异的地方。
石溪脸色紧绷,他不敢贸然上前,在观察了一会儿后,却发现这些建筑物中并没有活人的迹象。
咽了口唾沫,下令船队保持最低速度,缓缓的向着那诡异的地方前进。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这诡异之地,会跳出么样的怪物。
但是当船队驶进这里之时,他们惊恐的发现,自己居然穿过了看似坚硬的物体。
那些东西虽然在眼前如此的清晰可见,但是深手去触碰,却什么也感受不到。
诡异,如此的诡异。
船员对此惊恐无比,以为这是来自大海的诅咒。
甚至一些船员ig跪在地上,向着神灵祈祷起来。
石溪紧握着刀柄,此时他虽然看上去镇定自若,但是盔甲下的衣衫,早已经被冷汗打湿。
他活了这么大,连听都没听过,这世间还有这样的地方。
这片虚幻的地方,是如此的庞大诡异。
这里很明显有着文明的痕迹,而且这个文明,远比齐国要强大的多。
那建筑物上透明的东西,还有水泥铺成的街道,无比显示这个势力是多么的强大。
只是在半个时辰之后,这个让所有人既震惊又恐惧的景象,居然诡异的一点点暗淡下去,浓雾散去,那个漂浮在海面上的城市已经不知去向。
周围只有波光粼粼的海浪起起伏伏。
觉得逃过一劫的众人,瘫坐在地上感谢着各种各样的神灵保佑。
石溪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次的经历是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好在自己的水手们训练有素,没有惊慌失措,让船队蒙受无法承受的损失。
这件事情,被石溪写在航海日志中,这次诡异的经历,成了船员们很长时间内的谈资。
关于那海面之城的猜测,流传这许多个版本。
有人说那是海神的国度,也有人说那是鬼蜮,而这也是这个时空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海市蜃楼的详细记载,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无比的史料。
只是日志中的记载,困扰了后世无数的研究人员,因此海市蜃楼也演变成两种不同的理论。
其中一种认为,这是一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当初的船员们只是对因为惊恐,对海市蜃楼现象进行了夸张的描述。
而另一种猜测,则是建立在日志记载准确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论认为,海市蜃楼即是光学现象,也有可能是不同时空的投影。
两种理论都有各自的拥护着,在学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引得无数科研人员,对海市蜃楼进行着长期的研究。
由于海市蜃楼的出现,让这次船队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石溪不敢再次就留,连忙让船队将船速行进到最快,谁知道继续呆在这里还会有怎样可怕的事情发生。
受到惊吓的船队一口气绕过了朝鲜半岛,直到船队朝北前进,众人才稍稍平复了自己内心的惊恐。
宁静的海面上,船队缓缓的向前航行着。
石溪喜欢站在船头,看着蔚蓝色的大海,这样做能让他的心感到无比的宁静。
“将军!看面!”
桅杆上的江流兴奋的大声喊道。
石溪心中一惊,刚躲过那个是非之地,以为又出现什么变故。
当他抬头看去的时候,却没有见到什么可怕的景象。
“前面有什么?”
石溪疑惑的抬头问道。
“鱼,好大的一群鱼,就在前面,啊!它们喷水了。(手动滑稽!)”
石溪闻言可没有江流那般兴奋,反而变得无比严肃起来。
因为他想起了航海修炼时,杨浩讲过的那个关于海中大鱼的故事。
但时杨浩只不过是随口一说,但是他却记了下来。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危险,如果真是那种大鱼,船队如果受到攻击,将会损失惨重。
全员戒备的命令再一次下达到每一条船上,而这一次,沉重的弩炮也加入到了防御之中。
面对堪比一条船大小的庞大怪物,石溪觉得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可是当那些鲸鱼真正的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无法相信,这个时间居然真的存在这样恐怖的生物。
那庞大的身躯,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就让人望而生畏。
一些水手因为过于恐惧,甚至连手中的弓箭都拿不稳,胆子更小一些的,早已经抖的如同筛糠一般。
………………………………
第四百一十章 民智
鲸鱼那怪物般的身躯是如此的骇人,船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石溪不敢贸然下令攻击,他不知道激怒这等可怕怪物的后果。
而那些鲸鱼好像并没有对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陌生物体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鲸群缓缓的向前游去,时而一些鲸鱼还会跃出水面,仿佛在给海面上的陌生生物警告一般。
船员们都被眼前的闻所未闻的景象惊呆了,一时间甚至忘了刚才的恐惧。
渐渐的鲸群消失在船队的视线之中。
良久之后,众人才回过神来,兴奋的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这几天的经历对于所有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茫茫大海就像是来到另一个世界一般。
完全不同于陆地上的生存环境,除了给众人带来的恐惧之外,更多则是兴奋。
石溪就是如此,他此刻坚信自己能够率领船队出海,实在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如此神秘广阔的大海,若是此生不在其上纵横一番,实在是白活一生啊。
什么功名利禄在这大海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可笑。
兴奋的他,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喝一声。
水手们愣了一下,之后也跟着高喝起来,尽情的抒发这此时的激动心情。
鲸群远去,船队也再次的向着北方前进。
灵州城。
黑夫在年初的时候已经成家,他的妻子而在不久前有了身孕。
这得益于他的职位调动。
自从铁路修通之后,他所在的民兵连,便有了新的指责。
那便维护铁路周边的安全,每天的任务就是巡视铁路沿线。
若是发现有人故意破坏铁路,他们所做的就是缉拿罪犯。
这种职责类似于后世的铁路警察,只不过他们相比于铁路警察有着更大的职责范围,其归属还是隶属于兵部管辖。
在战时,他们还是有披甲上阵与敌人厮杀。
而黑夫的手下,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虽然实力上相比于正规军略逊一筹,但是应付一些盗贼还是绰绰有余的。
黑夫所在班,只负责巡视灵州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因此他每隔几天,就有机会会灵州的新家居住。
只是在他心中,还有一件事无法让他释怀。
曾经战友的骨灰还没有送还他们的亲人手中,这件事情压在他心中,已经成了心魔一般的存在,即便是自己很快就要当父亲了,但是他始终高兴不起来。
黑夫在灵州城的家,已经推倒重建,从原来的小茅草房,变成了如今的小木屋。
七月,院中的一人来高的果树已经结了青色的果子。
一名大着独自的夫人,端着簸箕喂着篱笆内的鸡鸭。
院门推开,妇人件自己丈夫回来,便放下簸箕迎了上来。
“夫君辛苦了。”
黑夫一遍脱着身上的铠甲,一般心疼的责怪道:“夫人如今有身孕在身,应该好生修养才是,为夫的俸禄还够咱家的花销。”
夫人接过铠甲将其放在一旁的架子上,悠悠的说道:“我也是想着能为咱家多省些钱财,而且打扫院子,洗衣喂禽也不甚劳累。”
黑夫道:“咱家有吃有喝就足够了,要省那么多钱作甚。”
夫人嗔怒道:“夫君说的这是什么话,妾身如何不知夫君心中所想,送还那些兄长的骨灰路途遥远,这一路上花费定然颇多,况且夫君的命,也是他们所救的,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给兄长的亲人带些钱财。”
黑夫闻言心中一暖,叹了口气道:“哎!我错怪夫人了。”
夫人将垂下的发丝撩到而后,悠悠的说道:“说甚错不错怪的,戏文是怎么说的来着,嗯,对了,夫妻就要相濡以沫,你我既然结为夫妻,本是一体,夫君心中苦闷,妾身心中又如何能够安心。”
黑夫道:“神灵为何如此眷顾与我,这辈子能娶到夫人这般女子,这是黑夫一生的荣幸啊。”
妇人脸色一红,啐了一口道:“就会说这些。”
“夫人,我想好了,等孩子出生后,我就想部队告假,此时若是不做,我一辈子难以安心。”
妇人点点头道:“嗯,去吧,不要担心我,爹爹时常也会来这边,如今铁路也修通了,灵州城货铺也多了,买一些东西也要方便许多,家中我自会照顾好,夫君安心去便是。”
黑夫坐在妇人旁边,摸着妇人圆滚滚的肚子,喃喃道:“夫人辛苦你了。”
妇人靠在黑夫的肩膀上道:“只要咱们今后好好生活,我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爹爹说,咱们生在好时候了,你在军中好好为朝廷效力,朝廷越好,咱们的生活才会越好。”
黑夫笑了笑道:“夫人放心,咱心中自是懂得的,等将来咱也带你去长安城看看,听说那里比灵州大许多呢。”
小院中,夫妻二人畅想着自己的未来,不知道又讲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不时传来妇人咯咯的笑声。
而长安城中,朝廷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由朝廷主办的一家名字报社的机构在长安城成立。
这个隶属于礼部的部门,发出第一份报纸后,便让长安城中的知识分子们集体陷入高c之中。
和齐国其他地方相比,长安城识字率是全国最高的。
虽然报纸上的内容,只是将朝廷近期的一些政策告知于众,但这项举措,却让普通人有机会参与到朝廷的政治中来。
能够知道朝廷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施行这项政策,一时间长安城中,即便是大字不识的底层民众,也能逢人便聊良久政事。
杨浩如此做就是为了广开言路,虽然民众的意见很难左右朝廷的决定,但是这样做能够加速开启民智。
愚民政策想来是被他嗤之以鼻的,民众知道政治,便能够让他对这个国家更加的热爱,只有热爱一个国家,才会关心朝廷作出的每一个决定,才会为了某一个制度而气愤或者欢呼雀跃。
只不过报社发版的频率并不快,往往半个月才会发出一期价格昂贵的报纸,因此,慢慢的在长安城中,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读报人。
这些读报人,一般都是一些学府的中的学生自发的充当,而这些年轻人也是对政治最为热情的那些人,每当新一期的报纸出来,就是这些年轻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大好良机。
………………………………
第四百一十一章 边疆之策
报纸一事,不仅是能够让民众参与到政治中来,了解当今的天下的形式。
最终要的一点,它是朝廷的喉舌,能够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统一民众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间完成这些人的洗脑。
只要知识分子们自发的认为,忠君爱国是对的,那么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将会传遍全国,烙印在每一个大齐百姓的血液中。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杨浩必须尽可能在这有限的时间能,尽可能提升大齐的文明层次。
他不知道当自己的老死的那一天,齐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他希望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能将自己所会的,全部在死前留在这个世界上。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是完人,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
就在齐国上下一派国泰民安之际,杨浩忽然接到了来自北方的军情。
杨浩看完了文书之后,眉头皱成了川字。
一群自称是肃慎的野人,派出使者想要向大齐求援。
见到这有些陌生的名字杨浩才回想起来,自己曾经好像在史料中建过这个古老名字。
在他的印象中,这些人是位于东北地区的野人,之余是不是后世东胡或者其余少数民族的祖先,这就不得而知了。
他不是学历史专业的,如此陌生的历史族群,能够对其有所印象已经实属不易,之余其他的杨浩基本上就是毫无所知。
当然,杨浩在意的不是这些野人的身份问题。
让他在意的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有穷氏羿。
他知道当初灭亡有穷的时候,有一部分有穷人选择了北方,只不过很多年过去了,这一支残兵败将音讯全无,杨浩早已经将他们忘的一干二净。
原本在他听说匈奴王死于非命,草原部落再一次陷入到分裂的事情时,想当然的认为,齐国北边边患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
但是有穷忽然出现在东北地区,甚至还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崛起。
这让杨浩有些忧心忡忡起来。
此时他才深深感觉到另一个时空中原王朝的无奈。
这些胡人就像是割韭菜一般,没了一批,便又来一批。
但是齐国现在根本不具备劳师远征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齐国才从战争的消耗中稍微的缓了一口气,若是此时再来一次战争,那么齐国也别想着发展了。
但是就这么放任有穷做大,绝对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情。
杨浩一时间陷入到了为难之中。
“来人!将三位丞相唤来。”
处理了一天政务的寅,还没来及坐下吃上一口饭,便听到护卫来报杨浩唤其入宫。
这个时候入宫,寅心中便是一沉,以为又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连忙让下人备车,匆忙的向着王宫方向赶去。
当她抵达宫门口的时候,正好见到须发皆白的原也乘车而来。
二人相视一眼,对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到了疑惑与凝重。
“原相可只发生了何事?”
原摇了摇头道:“老夫对此也很是疑惑啊,这个时候将吾等唤来,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哎!原相请!”
寅叹了口气,谦虚的礼让一番。
原如何敢应,连忙道:“寅相请!”
二人谦让了良久后,寅道:“同走,同走!”
原笑道:“如此正好!请!”
“请!”
当二人抵达御书房后,见到少炎与杨浩脸色有些难看对的沉默不语。
二人相视一眼,连忙道:“臣拜见大王!”
“别废话了,坐下看看吧!”
杨浩揉着有些发疼的太阳穴,疲惫的指了指一旁的书桌。
二人闻言疑惑的走到那书桌钱,将那封奏章拿起来快速的浏览一遍。
二人浸淫政治多年,自然知道这奏章中的内容意味着什么。
“说说看吧!”
杨浩道。
寅道:“想不到有穷氏余孽居然还没有死绝。”
杨浩皱了皱眉,有些不快道:“叫你们过来,不是听你们说这些废话的,打还是不打,说说你们的意见。”
三人沉默片刻后,少炎道:“大王,臣以为我大齐此时不宜出兵。”
“臣附议!”
“臣附议!”
“有穷坐大又当如何?”
杨浩道。
“臣觉得此事不用太过于担心,东北地区乃苦寒之地,况且幽州???重重关隘,区区有穷余孽不会对我造成威胁。”
“我只担心,这些蛮夷会于匈奴残部勾结一处,若是同时来攻我大齐又当如何?”
杨浩道。
原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忽然一停,起身道:“大王,老臣以为有穷可以打,但我大齐不必出兵。”
“哦!原相有何计策?”
原道:“大王可是忘了驱虎吞狼之策。”
杨浩问此言,轻捋胡须沉思良久。
“那肃慎人也绝非善类,此策可行,但要从长计议,本王已经受够了这些杀不绝的蛮人。”
原道:“大王,我大齐现在最重要不是战争,也不是想着削弱他们,而是让我大齐北疆又安全的环境,只要我大齐国库充盈,任那蛮夷蹦跶再欢脱,当我大齐天军一道,自然是土鸡瓦狗一般。”
寅也道:“大王,原相国说的不错,无论是有穷还是肃慎,或者那些草原上的蛮夷,对我齐国来说并无不同,臣觉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弱者打压强势的部落,让他们陷入到反复的厮杀中。
只要他们不统一起来,我大齐北疆必然无忧。
”
杨浩闻言也豁然开朗,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是本王多虑了,既然如此,那便招那肃慎使者来京,此事交与礼部去办吧!”
杨浩实在太想齐国有和平的发展环境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理论限制了杨浩的思维。
让他忘了可以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这样能将齐国的损失将到最低,甚至在这期间,齐国可以大发一笔战争财。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杨浩忽然觉得,也许有穷余孽突然冒出来也不是一件难事。
思维活跃起来的杨浩,已经想出来好几种极具可行性的对策,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心情大好的杨浩,这一夜睡的无比安心,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那些蛮人,将自己的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了。
和平的蛮人不是蛮夷,只有动乱战争的蛮人才符合齐国目前的利益。
………………………………
第四百一十二章 肃慎的抉择
肃慎使者与八月中旬抵达了长安城。
位于苦寒之地的部落,并非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之人,曾经夏朝统治时期,他们已经见识了中原部落的强大,夏朝灭亡后,他们也慢慢的知道了,中原被更为强大的齐所统治了。
但是他们却不曾想到,齐国之强远远的超出了他们想象。
一路走来那高大的城池,多如繁星的人口,还有齐人那华丽的衣衫。
这一切在肃慎人看来都是简直如在梦中一般。
当他们走在长安城中,莫名的有些自卑起来,为了来齐国,部落中已经拿出最为奢侈的东西,用最为华丽的衣服来装饰自己。
可以这一切,富庶的长安城中显得是如此的落魄。
肃慎使者在理藩院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便被人带到了王宫之中。
朝会已经开始,杨浩正与大臣们讨论这相关的政策。
这时殿外的侍卫高声喊道:“肃慎使者觐见。”
杨浩闻言立即宣这些使者进殿。
当杨浩见到这些使者的第一眼,脸色有些难看。
肃慎使者倒是恭敬无比的跪在地上,用自己的礼节祝福着杨浩。
让杨浩不爽是他们的发型。
那剔的古怪无比的发型,让他下意识的会想起了那另神州陆沉的金钱鼠尾,即便这些肃慎人并不是金钱鼠尾,可是在杨浩看来这并无太大不同。
努力压抑着心中的厌恶之感,冷声道:“使者起来说话。”
那肃慎使者用着蹩脚的中原话道:“拜谢大王。”
“你们这次来我大齐所谓何事?”
杨浩问道。
“大王,我族世代居住之地近来被那有穷氏占据,有穷凶悍,小族祈求大齐能为小族做主啊!”
肃慎使者哭诉道。
杨浩冷笑一声道:“哦!做主,我大齐与汝之族有何干系,我大齐立国十余载,怎不见尔等前来朝拜,此番有何理由能让我大气齐为尔等之姓名,牺牲我国勇士。
使者莫不是在愚弄本王乎?
”
那使者下的后背冷汗直流,跪在地上哭诉道:“大王,不是小族不来朝见,只是小族生存之地距离大齐太远啊,曾经有有穷在策,我族无法前来朝见。
小族贫弱,本想着等积攒下些货物便进献给大王,可是还没等小族来朝见,那有穷残族便占据我族之族地,屠戮我族之人。
大王若是能助小族攻打有穷,小族愿意归顺天朝。
”
杨浩新中国冷笑不已,这蛮子的话,他是半个字也不信的。
他很想立即将这碍眼的蛮人拖出去乱棍打死,只不过这并不符合齐国的利益。
杨浩装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道:“哦!原来是这样,倒是本王错怪你们了。”
那使者闻言心中顿时一喜,连忙道:“是小族做的不对,大王何错之有啊,吾之族人恨不能为大王之奴,以求大王能宽恕小族不敬之罪。”
杨浩也懒得和他继续扯淡,直奔主题道:“使者说说那有穷余孽,此番如何了?”
那使者道:添油加醋的将有穷的实力尽可能夸大了许多,甚至颇有心机的暗示,有穷若是壮大会给齐国也带来麻烦。
杨浩对此只是感慨了一番不能小觑了任何人,即便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
“呵呵!照使者这么说,贵族的实力应当也是不弱了,那有穷首领羿既然如此之强,尔等还是抵抗如此久,想来也又一番本是,既然如此我大齐应该是没有必要出兵了。”
杨浩冷笑道。
那使者闻言,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这会牛逼吹大发了,杨浩根本没按着剧本配合自己演出啊,一时间任他巧舌如簧,也难以很快的相出对此,急的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大王救救吾族吧,小族孱弱根本无法抵抗有穷啊!”
无奈之下,这使者只能跪地哀求起啦。
一旁的原冷冷的瞥了一眼这使者,起身道:”大王,臣观这肃慎倒是心向我大齐之人,那有穷若是再壮大下去,的确会是个麻烦。“
”臣附议!“
寅也赞同道。
见这两位已经按着剧本与自己演起了双簧,杨浩装模作样的沉吟了片刻道:”本王可以答应给你们一些帮助。“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肃慎使者连连叩首道。
杨浩冷冷的说道:”先别谢我,听完我的要求,若是你们能够统一,汝族与我大齐也就是友好关系,若是不答应,我也不会拿你怎么样,你的族群只能期望与神灵了。“
肃慎使者紧张的问道:”大王请言,只要能让小族不受有穷欺凌,小族定会同意。“
杨浩道:”首先,我大齐不会派兵帮助你们,但是我可以卖给你们武器,甚至是粮食,但是像要得到这些,我要求你们每年都要进贡给我国毛皮万张,年轻女子千人,马千匹,鹿角三车,人参百颗,尔族首领亡故新任首领只能由我大齐册封,使者觉得如何。“
杨浩开出的这个条件,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它国来说,都是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
这些东西听着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尚且处在原始部落状态的势力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即便他不知道什么是人参,但想来也是很珍贵的东西。
使者额头见汗,为了能够得到大齐的帮助,部落给了他很大的权利,只是这权利还么有大到让他贸然的同意杨浩的这些霸道要求。
片刻之后,杨浩道:“使者考虑的如何了?”
“这。。。这。。。”
使者连连擦汗,支支吾吾的无法拿定注意。
“罢了罢了!多想想也没坏处,此事不急,使者可以回去慢慢考虑,只是我大齐库存的武器也不多了,若是错过这一批,恐怕还要等上半年之久,只是不知到时候,贵族还能否安好。”
杨浩似笑非笑的看着肃慎使者。
那肃慎使者闻言顿时大急,齐国的武器装备他可是见识过的,不说有了那些武器能够将嚣张的有穷氏灭掉,最起码自保已经无碍。
现在族中的情况,如何能坚持那么久,若是真如杨浩所说那般,错过这次机会,恐怕等他回去后,有穷早已经霸占了自己的家园。
………………………………
第四百一十三章 自由的感觉
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肃慎使者只能无奈的接受了杨浩这种趁火打劫的要求。
杨浩见肃慎使者答应了下来,当即让人拿来笔墨,当即写下了齐肃条约,将先前的说的条款都明明白白的写在纸上。
在双方按下手印之后,条约正式生效。
之余条约能对双方能有多少约束力确是不得而知的。
至少在杨浩看来,这种条约,只是能给后世的历史书多更加一些内容罢了。
反正不管条约存在或者不存在,等到齐国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什么条约,还不如一张擦屁股来的实在。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话对于国家而言,的确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几天之后,肃慎使者带着万般无奈的心情,离开繁华的长安城。
只不过临走的时候,他也没有忘了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