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数字,有2笔收入各国是不清楚的,第一,是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获得的收益,辽阳控股以黄金形式存放在了人民银行,以作为北方集团企业债的支持;第二,是军队利用俄国内战获得的黄金储备,这笔储备放在央行,而且各类金块已重新融化铸造,抹去了俄国的标记。这两笔横财加起来,中国的黄金储备接近2000吨。

    如何有效运用这批黄金储备,成了穿越组的当务之急,经过深入分析,首要目标对准了英镑。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一英镑含克纯金,在欧战以前,任何人持有英镑去大不列颠兑换黄金都是畅通无阻的。但欧战中,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暂时中止了英镑的金本位制。这当然是借口,事实上,英国政府将很大一部分黄金用于支付战争开支,而英镑同期也没有减少发行,战后英镑贬值超过三分之一,如果继续按照一英镑含克纯金的比例兑换,英国政府亏到哪里都不知道了。但如果明确降低英镑的含金量,则市场马上会掀起英镑的抛售狂潮。

    不过有利就有弊,英国政府拒绝英镑兑换黄金固然是渡过了收支难关,但英镑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也下降了,战后大部分第三方贸易都纷纷开始采用美元计价,造成了英镑过剩。除了战争胜利与中国完成德国资产大采购后的短暂时期,英镑一直是萎靡不振的。英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一直居高不下――战后各国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无非德国马克废纸化太过于抢眼,才掩盖了各国的通货膨胀。

    而伴随通货膨胀本身的,则是严重的经济萧条,战争类生产企业全线停工,国际贸易一潭死水。摆在英国政府面前的,只有两难选择,一个是恢复金本位制度,哪怕吃一点亏,也要重新恢复英镑的强势地位;另一个是彻底宣布废止金本位制度,承认英镑丧失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让英镑一次性贬个够。前者在经济上当然是大出血,但政治上却是满分;后者在政治上算是一败涂地,但对经济与金融而言,不啻于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权衡利弊之下,英国政府念念不忘大英帝国的光辉,做出了恢复金块本位制的决定,对原有金本位制做了改良。规定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低于限额不予兑换。中央银行掌管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输出黄金。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法国紧随其后,规定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等于12公斤黄金的法郎银行券。

    这么做是不是从中国央行的银块本位制那里获得的灵感暂且不提,但效果还是不错的,由于兑换的高门槛,普通民众要想兑换黄金非常困难,使得维持原先高溢价的含金量居然变成了可能。

    但是,里面的漏洞也是非常明显的,英镑的金块本位是固定比例的,不同于华元的浮动兑换,这个过高比例造就了英镑相对于黄金的高估。400盎司只能阻挡普通民众兑换黄金的步伐,而无法阻挡财团的趋利避害行为。

    在这种环境下,别看中国负债率奇高,但华元的地位却是异常稳固的――华元不但有明面上的白银储备,事实上也有足够的黄金储备。穿越组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在各国货币普遍含金量不足的情况下,华元用不着保持双重储备,适当出售一些以降低负债水平。

    如果是直接大规模出售黄金储备,当然会造成黄金价格的急剧下跌,这非但不利于资产盘活,相反还救了英镑这个含金量虚高的货币估值,夏海燕大胆地向穿越组提出建议,反其道行之,先宣布购入黄金储备,待英镑虚高的泡沫挤破以后,再出售黄金。

    从后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及美国大规模实施qe1、qe2、qe3的历史演变来看,穿越组得出结论,美国推动赤字财政与美元贬值并没有太大的危险,反而增强了美国的实力。从清偿能力上说,美国不必像希腊这么赖账就能够通过自己印票子来还清债务,所有的负债对美国而言只是数字游戏罢了;其次,美元表面上贬值了,但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黄金却翻了一番还多,因为美联储控制着8000多吨黄金储备,黄金价格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的35美元每盎司涨到了1800美元每盎司,相当于一吨黄金涨了6200万美元,光凭借这个涨幅,美联储就获得了近50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于是,中国的策略就呼之欲出了:利用英镑对黄金高估三分之一的弱点,卖空英镑,套取黄金,只要消息一透露,用不着中国政府花多少力气,闻风而来的各国财团抛售必定能压垮坚持固定黄金兑换比例的英镑。在市场恐慌中,英镑相对于黄金的跌幅必然超过三分之一。成功以后,一来一去可以获得三分之一的差价收入,如果再适时溢价减持一部分黄金和白银储备,则财政窘迫必可迎刃而解。

    方针既定,所欠缺的,唯独时机罢了。未完待续。。
………………………………

【第037章】 体系建立

    不知不觉当中,日历已翻过了1923年1月,到2月上旬的时候,有关海军军备条约的签署就只剩下唯一一个阻力性意见了,那就是中国的海军吨位问题,但就是这个问题,也迎来了解决的曙光――美国找到了日本的软肋。

    作为日美吨位比例让步的妥协,日本方面提出了“双方本土”以外的地方不新建海军基地的要求,按照日本的理解,所谓日本本土,既包括日本列岛,也包括北方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还包括南方的朝鲜、台湾、关东州,按日本的这个逻辑,所谓不能新建的地方,只有一战期间日本占领的德属太平洋诸岛。

    但美国人却不是这么想的,谈判代表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直接抓住日本内务省在一战后公布的新行政区划细则,指出“只有本州、九州和四国的三府被称为日本本土,南洋诸岛既然与北海道、桦太群岛、千岛群岛一样并列四厅,这其他三厅也不是本土”,美国方面甚至以日本行政区划中将琉球群岛、台湾、澎湖和南洋群岛统称为“南部地方”为由,主张琉球群岛和冲绳县也不属于“日本本土”。按照这个逻辑,日本能新建海军基地的地方只有3个本岛了。

    这当然是日本没法容忍的,但事实根据俱在,饶是日本代表费尽口舌也难以说清楚,惯于说些模棱两可话的日本传统遇到了较真的美国人,还真是有苦说不出来。

    当然。美国人还真不是为了计较的日本海军基地的选址问题,美国想要的是日本在中国主力舰吨位上松口。这点意思,在谈判陷入僵持阶段就足以让人明白了。就算日本人不明白,英国人也会说明白。

    最后做出的妥协是。日本保留陆奥号,主力舰舰吨位为31。5万吨,美国、英国为52。5万吨,法国、意大利、中国均为17。5万吨,中国方面额外承诺,海军总吨位将低于法国、意大利及日本一半以下的水平。在航母吨位上,英美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中均为6万吨,单舰不允许超过2。7万吨,亦不得搭载203mm口径以上的火炮。

    在海军基地建设方面,英美日各自达成妥协。美国除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巴拿马运河外维持原状。英国承诺东经110度以东的英属岛屿和香港、英、澳、新三国委任统治地维持原状,而日本在台湾、澎湖、琉球、奄美大岛、小笠原群岛、南岛、太平洋日本属地上不得新建海军基地。在原本历史时空中,北海道与桦太群岛也包含在内,现在有了中国变数,日本获得的条件略微宽松一点。中国承诺。不在海南岛、南海诸岛新建海军基地,海参崴在承认中国主权的基础上保持国际自由港地位。

    从《华盛顿军备条约》来看,中国在主力舰吨位上获得了相当于日本55。6%的水平,既不是中国主张的6成。也不是日本主张的5成,算是取了折中数。都给各自留了余地。但考虑到目前的中国海军现状,其实是大大赚了。消息传回国内。国人上下一片欢腾,视为继巴黎和会之后的又一外交胜利。

    当然,美国人在要价上也没有含糊,4艘萨拉托加级战巡以高达1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溢价2000万算是给美国政府在主力舰吨位问题上帮忙的“报酬”。中国方面与美国财团达成协议,4艘军舰3年内必须交付,中方首付30%,其余70%由美国提供贷款,年息5%,分20年付清。除这份协议以外,通过北方集团牵头,中美还达成了有关工业设备与技术的一揽子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超过10亿,中方首付30%,其余70%由美国提供贷款,年息4%,分30年付清。

    《海军军备条约》签署以后,参加华盛顿各国会议的9国还缔结了《九国公约》,指出要“维持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努力以和平谈判而非战争手段来解决彼此间的冲突”。由于中国力量的崛起,已不再需要《九国公约》做出诸如“保障中国**自由与主权完整,保持‘门户开放’这样的表示”了,但对于中日在关东州问题上的争执,会议采取了回避态度,只强调“极力避免战争手段”这种空话,对事实占有关东州的日本而言,是一种“默许”的支持。

    由于华盛顿会议取得的成功以及高达11亿美元的工商订购,哈定总统被《纽约时报》吹捧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最有远见的领导人,如果现在举行选举,可以确信有99%的人会赞同哈定总统连任……”

    本来华盛顿会议还有一项议题,就是讨论俄国问题。但在俄国国内白卫军相继失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也被扑灭之后,在苏俄内部已找不到可以对布尔什维克构成威胁的力量了。要想武装干涉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重新武装德国――这为法国断然拒绝;另一个是在远东扶持反俄势力,但由于西伯利亚与远东滨海地区已被控制在中国手中,没有中国支持是万万办不到的,中国就顺势提起了各国援助的问题,并且暗示,只要各**援到位,中国可以继续对俄战争――打一场各国出钱、出枪,中国出人的干涉战争。但中国方面提出150万军队,30亿美元的报价让各国都是倒抽一口凉气,谁都不愿意为此付钱,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最后以中国不过问白俄分子在海参崴组建流亡政府的私下承诺而草草收场。

    事实上,中国压根就是狮子大开口,没有与苏俄死磕的念头。在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中俄一直在秘密进行经济谈判,抓紧恢复双边贸易。由于内战刚刚结束,俄国国内一片废墟,各种生活资料奇缺,与英法等国极端仇视布尔什维克、禁止任何物资输入的态度不同,中国的态度非常具有“实用精神”,北方战争停战、遣返红军战俘后,中俄的贸易往来事实上已经不存在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的障碍了。布尔什维克们发挥现实主义作风,用从“阶级敌人”、“沙皇走狗”处抄家得来的金银、珠宝、古董、油画、地毯等物与中方交易粮食、布料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这些生活资料不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只有那些“拥护、支持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才能凭证享用,于是,不到三个月,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国内的“支持率”就上升到了100%,所谓布尔什维克缺乏民众支持的谣言“不攻自破”。

    正因为有了中国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原本在历史时空中臭名昭著的“余粮征集制”现在虽然也颁布了,但执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彻底,俄共中央还是非常仁慈地放过了一般农民,只挑选了地主、富农开刀,苏维埃政权在农村推进还算是顺利,并没有遇见激烈的反抗。

    不得不承认,布尔什维克的行政效率和执行力还是远远超过了沙皇时期,虽然全党上下对中国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咒骂,对《鄂木斯克条约》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理解,但在物资交付上却是不打折扣的,每天都有满载着原油和其他工业原料的列车输入中国境内,数量只多不少,据说,现在油田、矿山工作的主力已换成了“阶级敌人”和“政治异己分子”,苏维埃可以提供源源不断且不必支付任何报酬的劳动力补充。

    除了生活资料以外,各类“奢侈品”输入也不能少,诸如雪茄、卷烟、烈性酒、高档小汽车的输入亦伴随而行,甚至于北方集团最新研制成功,价格堪比同重量黄金的透明长筒丝袜也让俄国人狠狠抢购了一包去,至于用于孝敬哪个大人物,则是“国家秘密”。在国内反响一般的西凤酒、老白干在俄国居然赢得了不小的名头,倒是颇为令人意外。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天津的高档拍卖所里,几乎每个月都会组织一场拍卖会,大部分都是具有斯拉夫和东欧风情的艺术品,少部分赫然还有罗曼诺夫家族的钤记。来参拍的无一不是衣冠楚楚的上流人士,大家都是彼此心照不宣地不过问货品来源,只管看准了出价,很多在欧战期间发了财、娶了小妾、渴望附庸风雅的资本家也出现在了拍卖场,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考虑到参拍人员的多样性,会场提供了多种支付方式,美元、黄金和华元具有同等支付效力,央行发行的国债、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基本建设债和北方集团发行的企业债可以根据上海交易所公布的贴现率折算成华元,其他货币就只能先兑换然后再交易了。

    到1923年2月底,国际舆论界一致的观点认为,随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世界进入了新的和平时期,除了苏俄不让人省心外,没有哪个能再构成对“自由世界”的冒犯了。

    ――他们压根就不明白,世界局势的变迁才刚刚拉开帷幕!(未完待续。。)
………………………………

【第038章】 特别演习

    1923年3月,南方已有了早春的迹象,但在东北大地上,依然是冰雪覆盖、寒风凛冽。

    就在这样的恶劣的气候下,由中国国防军东北军区司令长官周羽上将担任总指挥的“东特演”却徐徐拉开了帷幕。

    在欧战结束、北方战争胜利凯旋以后,外界曾普遍认为中国国防军将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缩期。最初的迹象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数以万计的国防军官兵脱下军装复员,这些解甲归田的老兵有些回家乡当了公务员――警察、体育教师是人数最多的领域,有些则远赴边疆垦荒――按照《军人优待条例》,军人在服役满3年以后,可以获得50亩土地,服役时间每延长一年,可额外增加5亩,以100亩为上限。100亩地一般是没人拿得到的,因为国防军自辛亥革命以来满打满算也就是13年的时间,假设真有服役满13年的士兵,哪怕刚进去时是最最低级的大头兵,13年下来如果还呆在军队里,起码也是连营长一级了,早就成了职业军官,是舍不得离开部队的。

    但是,这种收缩期只是假象,随着《军人优待条例》的正式颁布执行,特别是北疆土地被切实分授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参军的热潮,几万人退伍的背后,是几十万新增报名参军的人数,各处都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现在不用动员,谁都知道当兵的好处了――要么是吃皇粮的公务员,要么能拿到免费的土地分配。

    这些土地只要耕作满5年。就可以转为个人财产并可以转让或继承,如果一直是原领取者耕种,则额外可以多享受3免7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享受优待的条件,他们必须承担组织当地垦荒农户农闲时的军事训练任务。因为除了退伍军人授田屯垦、伤残军人的荣军农场外,更具代表意义的还是移民实边政策。任何居民家庭只要愿意赴边疆垦荒,都可以按照人口多寡获得荒地开垦,5年内免除税收。只需要缴纳1元1亩的注册费,考虑到贫苦农民一时间凑不齐手续费,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银行提供放贷,除注册费以外。还可由农发行提供农具、种子等小额实物放贷,实际连续耕种满5年后转为私人所有并正常纳税,实在是方便至极了。

    与东三省相比,北疆距离更远、冬天更冷、条件更艰苦一些,因此条件也更实惠一点。政府不仅提供农具、种子等必需品。甚至还考虑到许多一贫如洗的家庭无法支付长途交通费,还额外提供火车票,当然同样一并纳入农发行的放贷范围。

    对这样的优渥条件,南方的地主乡绅自然是恨之入骨。在工业化浪潮兴起后,贫苦农民多了进城打工这条渠道。地租已不能再像往常一般任意提高了,而移民实边政策的深入推进。更是深刻改变了南方农村人多地少的激烈矛盾,自然也触动了地主乡绅们的利益。闯北疆成为闯关东之后的新动向,连带搅动了整个农村的宗法与氏族关系,并形成了清晰可见的人口迁移动态,贯穿在数个五年计划期间。

    北方战争获胜的成果在为民众分享到之后,秦时竹政权和人民党的威望空前高涨――这可不是国民党那种夸夸其谈的“耕者有其田”政策,而是切实推进的社会变革、经济变革,中国原本尖锐异常的土地问题,因工业化与移民实边这两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政策而得到了缓解。而从国防安全的形势上来说,南方移民的到来也巩固了对领土的实际控制,使这片从俄国收割而来的广袤土地真正内化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人口的聚集与工农业的开拓,又对苏俄剩余的亚洲部分构成了极大的威慑。

    自然,人民党的支持率在江南富庶之地的地主乡绅中有所下降,可事实上一党独大的人民党根本就不害怕这些,因为移民成功后的垦荒农民很快就会拥有选举权,从日后的情况来看,他们选举的代表要么是垦荒二代中的佼佼者,要么是垦荒运动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国防军退役官兵――这都是人民党最坚实的票仓基础。

    对这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记录与描述,统称为边疆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日后成为著名军队作家的徐惠生就在自传中就写道:“……我的童年是在北疆渡过的,那段岁月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充实、美好,让人难以忘怀。我父亲是一名国防军装甲兵,参加过中日青岛战争、中俄北方战争,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弹片削去了右手2个指头,因为负伤,不适合再驾驶战车,他不顾上级多次挽留,毅然以上尉军衔从军中退伍回了家。按照《国防军优待条例》,分到了近100亩土地,在他的动员下,我在苏北农村的叔伯、舅姑全体都移居到了北疆,不过他们获得土地的原因不是因为参军,而是靠了移民实边的政策。

    北疆天气寒冷,土地却异常肥沃,很多时候一把抓下去仿佛都能捏出油来,农忙时,父亲就驾驶着拖拉机耕种,右手的伤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困难――事实上,我们这片所有的拖拉机手都是父亲培养出来的,对战车兵而言,摆弄拖拉机那就太简单了。农闲时,他拿出在部队里当连长的劲头,负责组织青壮劳力训练,态度一丝不苟,仿佛不是在训练民兵,而是在训练新兵蛋子一样。各家各户的小孩,一过了9岁,便被编入了童子军――国家大力倡导军国民教育,在边疆地区执行是最彻底的。

    边疆虽然人烟稀少,但日子却充实而有滋有味,我印象中几乎每户人家都过着小康的日子,没有特别冒福的,也没有特别穷困的,我们家或许算是日子最好过的那一部分,

    母亲有时候埋怨父亲不该从军队中出来,20年代的装甲兵可是国防军中顶尖的技术兵员之一了,父亲当时负的伤不算严重,有好几位父亲的战友,资历、军衔与父亲相仿,二战后都成了身居高位的将军,曾经多次来探望父亲。如果父亲不退伍,那么说不定她后来就是将军夫人了,每到说起这个时,父亲总是豁达地笑笑,丝毫不以为意,有时候唠叨得多了,他就回答道:你只看到了我当将军的战友,怎么就没看见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呢?我总算也是全身而退了,只少了2个手指头,很多战友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别说尸体,连两根骨头都不见得能捡回来……”

    因为优厚条件的鼓励,国防军的数量依然在持续扩张,各期国防建设稳步推进,各类新锐武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军队中去,甚至于超过原先国防建设大纲的设想――以海军为例,压根就没有想到会迎来4艘3。5万吨级的战巡,光是这一项就紧急扩充了近万名人员编制。外界普遍惊呼,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以后,持续进行军备扩张的大国唯有中国。

    对“东特演”感受最深的,自然莫过于日本。北方战争结束后,漠北军区的精锐部队大量内调,东北军区一跃成为全国武装力量最强的军区,陆军实力占国防军三分之一以上,无论是军队人数还是装备的数量、质量,都能与日本陆军常备师团相提并论,考虑到日本陆军分散在北起桦太、南到台湾的广阔范围内,直接面对东北军区的关东军、朝鲜军更是如鲠在喉,难受异常。

    由于穿越组的干涉,导致山本权兵卫内阁倒台的“西门子事件”并没有发生,因此日本海军获得了比历史上更大、更多的话语权,将陆军压制得死死地,一直醉心于与美国争夺海权,直到中日关于关东州的交涉深入以及限制军备条约的签署,才如梦初醒,着手准备扩充陆军。

    东特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中国真的是不惜一战还是只是摆开架势,力图压迫日本在关东州问题上让步?对这个问题,在接到有关东特演情报后,日本内阁、日本陆海军之间已经吵翻了天。原因无他,中国方面的阵势太吓人了点。

    从东北军区摆开的架势来看,拉得确实很足了:陆军方面出动了14个步兵师、21个旅外加2个中央师,空军方面出动了8个最强的联队――集中了中国空中力量50%以上,海军方面北海舰队倾巢出动,在渤海湾的航母特混舰队尤其引人瞩目。

    日本军部当然也有明白人:与日军满编率低下的情况不同,中**队,特别是其一线部队,满编率可是在9成以上,差不多就是战时编制。真的交手起来,关东州乃至于朝鲜还能保住么?(未完待续。。)
………………………………

【第039章】 临时政府

    ps:最近有点卡文,更新不畅,请谅解。

    在东特演如火如荼的展开中,中日关于关东州地位的谈判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对于谈判的前景,各国舆论与媒体都持有十分悲观的态度,日本想要继续无条件占据关东州,中国想要无条件收回,双方的立场大相迳庭,根本就不可能达成妥协。而东特演的举行,更引起了外界的猜测:中国国防军究竟纯粹是为了炫耀武力还是已经在为武力收复关东州做好了准备?

    从英法各国的本心来看,是盼望着又一场中日之战的,在欧战中流尽最后一滴血后,两国虽然维持着世界霸主的架子,但内瓤却是越来越虚弱了,中日两个地区强国在欧战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果有一场彼此消耗的战争,对英法霸权的维持,对远东局势的稳固当然是有利的。当然,这种发自内心的“肮脏”念头是不会表露出来的,无论是列强政府公开的声明还是被蒙在鼓里的报界舆论来看,则无一不是谴责战争、呼吁和平的调子,原因无他――华盛顿谈判刚刚结束,中日两国本身就是《非战公约》的签署国,英法美作为条约的见证国,自然要维持这点面子。因此,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外交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都是一脸郑重,口口声声希望“中日两国不要做出破坏世界和平、威胁远东稳定的举动来”,甚至还像模像样地递交了外交信函,还说要派出“斡旋特使”。

    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国家毫无根据地侵占另一个国家土地的时候,被侵略的国家居然还被勒令不能反抗,以免“破坏国际秩序,危及世界和平”。这种腔调在中国国内居然也有一部分市场,一小部分士绅以及与日本、关东州有较为密切商贸联系的资本家同样持有这种观点,认为解决关东州的问题不能靠打,要靠“谈”,谈不下来怎么办呢?

    ――总有办法。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一年不行两年。

    还有一部分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或是被蒙蔽。或是关注一点不及其余,只单纯看到了一旦爆发战争对关东州中国居民带来的破坏,在报章上以“悲天悯人”的姿态大放阙词,仿佛只有他们关心民众、关注关东州居民似的。

    徐升、高齐涵掌握的国安力量早就对此洞察如悉。知道背后少不得又有国民党和一些小党在背后捣鬼,早就想予以惩处,却被葛洪义制止了,批复只有6个字“慢慢看、不着急”。因为葛洪义的秘密布局还没有最后完成,他所关注的焦点。在于长白山计划。

    在中国方面提供秘密支援后,朝鲜境内在1914、1919两次掀起过武装斗争的高氵朝,除了金日成领导的朝鲜复**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打着其他旗号的游击队,甚至于“韩国临时政府”也在中国方面的默许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不过这个临时政府与复**是两套人马,实际领导者依然是老资格革命家金九。

    从金九真实的态度来看。当然是对中国政府有所不满的。在他看来。1914年的抗日复国高氵朝其实是朝鲜帮助了中国牵制日本力量,但最后中日达成停战协定后中国方面又在事实上停止了对朝鲜的支援,使得朝鲜的**运动夭折;而1919的**运动,虽然不存在中国因素,但因为复**与其他武装力量的明争暗斗,又使得朝鲜内部的局面复杂化――在这一点上。中国当局显然是难辞其咎的。不过,从两次武装斗争先后失败的过程中。金九等人也清醒过来,由于日本压力太过于强大。依靠朝鲜内部武装力量**斗争是不现实的,朝鲜唯一能够指望得上的外部援助,还是在于中国,不取得中国的认可与帮助,朝鲜永无出头之日。

    有时候这位老资格的革命家静下心来想想,也觉得不能全怪中国方面,因为是朝鲜有求着中国,而中国对朝鲜的态度却要受制于中日关系的“大局”,中国采取灵活立场当然是对的,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都会优先考虑本国利益,不能因为这样就指责中国的“背叛”――别说中国没有这个义务,就是中国有,也轮不到朝鲜来指责。况且,中国也并没有完全抛弃朝鲜,朝鲜复**不照样发展得好好的么,临时政府在复**中有**的情报眼线,知道复**近10年来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接受来自中国的武器、弹药、粮饷和军官指导。现在,中日关于关东州争执再起,他似乎又看到了请求中国援助的希望,不过首先要统一内部的想法。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