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1分钟准备。”人群已经安全距离外屏住呼吸,只听到广播里传来越来越紧张的声音。

    “10、9、8……2、1、0,射!”随着郭宝的令旗狠狠挥动,

    “轰地”一声巨响,炮弹飞出了炮膛,穿入云霄,带着仇恨,直朝日军的炮兵阵地飞去。

    让他们尝尝雷公的愤怒!
………………………………

第171章 辽阳战血(10)

    第171章 辽阳战血

    李杜也是久经战场的军人了,原本对于炮声早就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但雷公的这声巨响,还是让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平时说“惊天动地”,那是夸张,今儿搁这里,却是实打实地震撼了。

    看看其余人群,全部是张大了嘴,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直到几秒钟之后,何峰的带动下,众人全部欢呼起来:“成功了!”

    到这会儿时,炮弹还空飞行呢,34000米的距离,即便是超音速飞行,也要飞上老大一串时间。此时此刻,大谷和仁田师团长以及一班参谋军官和各联队联队长正商议作战方案,会上正是剑拔弩张的气氛,猛然间一种震人的声音传来,让人不由得大感心悸。

    立花和岛田是素来和火炮打交道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这不是炮弹又是什么?而且,这种声音绝非是普通的炮弹。

    就他们还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穿越了34000,空飞行了几十秒钟的雷公之怒猛然落下,立花刚刚说了一声“卧倒!”,轰隆隆,顿时是山摇地动般的震撼……这个声音和震撼听起来不像是炮弹爆炸,倒像是火药库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现场看去,炮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了日军的炮兵阵地西北角,强大的冲击波作用下,地面被砸出十多米深的大坑,直径300米的范围内,所有东西都荡然无存,不要说士兵和普通军械,就是重达上吨分量的山炮野炮也被气浪掀起,空翻了个跟斗后才掉落下来,至于被直接命的。是化为零件状态,直接打回原形……

    “不是说,支那人对面没有布置重炮阵地么?”

    “不是说,支那人现不了我军的炮兵阵地么?”听了紧急上报的情况,仁田师团长脸涨成猪肝色,顾不得查看实地情况,将连珠般地炮弹投向立花和岛田,会议室内只听见他的咆哮。“你们这些饭桶,饭桶。”

    “长官,确实不是对面支那人打来的炮弹,根据下官的目测和刚才呈报的消息,这是一10寸以上口径的炮弹……”

    “10寸以上?”仁田师团长几乎要抓狂了,“大日本皇军都还没有这种火炮,支那人怎么会有?再说,又怎么会打到这里?”

    相对于暴跳如雷的仁田。大谷的心态显然要温和一些,但语气同样咄咄逼人,“这到底是什么火炮,怎么会有这么大地威力,我从来没有听说陆军有这么大口径的火炮。”

    “难道。是支那人的舰炮?”一个参谋刚刚自言自语了一番,随即又把自己的结论推翻了――别说支那人没有10寸以上口径的火炮,便是有,也打不到这里来。辽阳可是陆地腹心,与海岸线隔着上公里的距离,哪有这么大威力的舰炮能飞这么远?

    就众人还相互埋怨,相互揣的时候,6分钟之后,又是惊天动地地一声巨响,第二炮弹不偏不倚,再次落到了炮兵阵地上。原本以为炮击已经过去的日军基层部队正大呼小叫地抢救,这次却是活生生的劫难逃。立花面对惨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根据专业经验判断出,第一是破甲弹,可以用于重点对付超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第二却是高爆弹,专门用于对付人体等软目标。

    眼看阵地上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立花和岛田简直就像剜了他们的心一样。

    “怎么样?”何峰紧张地问郭宝。“弹道测定地结果如何?”

    为了配合雷公的射击。不仅重炮兵支队专门弓长岭防线设置了观测气球,航空兵部队还专门抽调了小飞天用于前线观瞄。虽然飞艇的速不如飞机。可胜载重量大,滞空时间久,上面的炮兵观察员一边查看日军阵地地遍体鳞伤,一边口述方位,小飞天的作战舱里,还载有电报员和无线电报……

    滴滴答答,电报信号第一时间传回来两轮射击的结果。

    第一次射击,北偏西400米;

    第二轮射击,南偏东250米……

    接到明确指令的重炮兵部队连忙按照这个尺进行微调――炮架上要是差一公分,飞出去的落点可能就差几十上米,丝毫马虎不得。

    电波还滴滴答答地报告炮弹落地后的杀伤力,工兵已经忙碌地调整了,要让近200吨的庞然大物运转起来,完全配得上“大象起舞”四字了,果然端的是配上“雷公”两字,威力与雷公不逞多让,便是声音与雷公亦足以相提并论,“雷公”两字,可谓切矣。

    “总长,这炮威力是大,可是速慢了些。”李杜问道,“我看了一下,按照这个速,一个钟头都不了12炮。”

    “12炮?”何峰苦笑,“就你这样还高估了它,它快地射击速――就是方向角、高角都不调整的情况下,一个小时也只能打10,要是稍微调整下,一个小时能有6就不错了,而且,每24就要维护一次,每100就要换炮管。”

    “这么慢的速可不行啊。”李杜急了,“雷公威力足够了,可是速这么慢,好虎架不住群狼啊,鬼子可不省心。”

    “你放心,我这不是让郭宝过来了么?”何峰大笑,“雷公是定海神针,关键时刻起威慑作用的,让它和鬼子炮兵群去打炮战,不合适,今天的目的就是试验一下,给鬼子一个教训,从心里上威慑住他们,至于炮兵压制,你还得指望郭宝,他可是把大本营直属的重炮支队全部给你带来了,雷公不打炮战,那一群155的重型榴弹炮总可以了?”

    “好好好。”李杜大喜过望,“这样一来,辽阳城地固守又多了一层保障,我原本还怕本部炮兵不足以压制鬼子地炮群呢。”

    “雷公是让你对付鬼子那些280口径的攻城臼炮用地,你也280,我也280,看谁先讨饶……”

    连续两轮炮击过后,第三轮射击迟迟未到,不仅立花和岛田务必诧异,就是仁田师团长也吃不准了。他用担忧的口吻对大谷说道,“大谷军,支那人用了式武器,怎么办?”

    “恐怕要调整作战思路了。”大谷沉吟片刻,地图上比划起来,“我们当面是弓长岭矿区和辽阳实业钢铁公司等设施,算是辽阳基础的工业基地,根据情报显示,支那辽阳军指挥官李杜将精锐的兵力放置此处,摆出了决一死战、固守到底的架势……从南线攻打工事群的教训来看,没有攻城重炮是不顶用的,可面对支那人突然增强的火力和部署,如何应对还是个问题。”

    “嗯……”仁田心里不满意大谷的保守,嘴上却显得仍然谦虚。

    “其实,仁田君。”大谷竭力照顾对方的感受,“我认为我们其实应该重挑选作战区域,面不是这里碰钉子。”

    “可是,难啊……”仁田拿出一叠电报纸,脸色铁青,口吻亦是一脸郑重,“全部是大本营来的,陆相要求我们15天之后完成辽阳攻防战,然后全面接管……”

    “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大谷愤怒地揪着自己的头,“指挥让政治家接管,不但造成混乱,而且跟不上就损害了军令的完整与**性,这完全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悖论,战场上,唯一能决定军事行动的,是指挥官的决心和战机,超越这两者做决策,无法让人容忍。”

    “可是,进攻必须按时起,一个钟头都不能耽搁。”仁田踌躇满志,似乎已把刚才的雷公之怒造成的破坏忘记的一干二净,但雷公可没有这么健忘,第三炮弹间隔10多分钟重破空而来,虽然日军已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但仍然损失惨重,惨叫声连连,每个人都想逃离这个地狱,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炮弹什么时候会落自己头顶上。。

    原本一早上就要动的进攻,却因为国防军的“雷公”而耽误整个进程,到了窘迫的时候,连提供足够压制的火力群都凑不起来。

    “长官,您怎么任由他摆布?”肥前和渡边急了,“即便时间紧,也要有个合理调整啊,像这样几乎差不多等于自投罗网去白白送死,有什么价值?”

    立花的脸色也非常难堪,指挥炮兵反制?他办不到,不要说方位和弹道到现还计算不出来,就连射程都有很多种推测。

    第二,指挥炮兵撤退?可是,这样一来前线的压制武力消逝了,如何保证进攻时有充分的力量呢?

    “长官……”立花的眼泪都快要喷薄而出,“怎么办?”

    “没有怎么办!”大谷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军人唯一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去……“

    哈依!

    迎接他们的是一震撼全国的雷公之怒……
………………………………

第172章 辽阳战血(11)

    第172章 辽阳战血

    大谷的决心是正确的――这不像是仁田师团长那种武断的刚愎自用,而是由他独特的判断,他认为,支那军的炮火虽然威力离谱得吃惊,但速和频率同样也让人感到吃惊,这决不是普通的火炮,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大谷的脑海里,立刻浮想起前不久关东军司令部看到的有关情况通报。

    ……围攻巴黎失败后,英法两军抓住德军战线拉得过长、部队成弧形分布的弱点动了马恩河会战,甚至不惜别的方向收缩兵力,调整方向。

    但是,由于德军出动了200辆铁甲战车,采用了掩护步兵冲击和利用突击群撕开口子,大部队扩大破裂面的战术,将英法联军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攻势冲得七零八落,以近20万人的损失造成了英法联军近60万的损失。

    不过,饶是如此,谨慎的小毛奇还是看到了其的危险,主动收缩了进攻的矛头,兵锋虽然还对准了巴黎,但其主力翼展却向后进行了缩回――一方面进行兵力武器的重补充,另一方面也要对整体战略进行一个调整。

    经过8、9两个月的激烈战斗,到了10月旬的时候,西线的战局逐渐稳定了下来,德国付出了近35万的损失,英法比三国的损失则120万左右,光是法国一家就承受了近90万左右的损失。但是,这种奇高的交换比实质上并不是对等的:虽然协约**械损失是德国的近4倍,但光从数量上衡量,德国反而没有损失――他们缴获的军械远远超过损失的军械,无非是很多不能通用罢了。

    人力资源方面,虽然德国只付出了近四分之一地代价,但小毛奇看来。也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德国损失的是第一打击波的兵力,换而言之,这是精锐的进攻矛头,而英法比损失的,则是一线部队到三线部队都有,即便是敌军一线部队的重大损失,小毛奇依然极其鄙视――“四个比利时人、三个英国人、两个法国人才抵得上一个德意志人……”至于俄国人,那至少要个以上。

    相互僵持而谁又都蓄力动致命一击的时候。德军对巴黎动了前所未有地破袭战。从大贝尔塔攻破列日要塞的成功,德国人吸收了灵感,准备了一门超级大炮――“巴黎大炮”。

    与历史上的“巴黎大炮”不同,这门技术背景和作战环境下的巴黎大炮有三个显著的不同点:

    第一,口径大,原本为了超远射程,德国人把巴黎大炮的口径限定210,而射程则达到120k。现因为德国掌握了法德边境的控制权,这门巴黎大炮的口径为305,射程只有原来地一半,即60k;

    第二,炮弹威力大。原本的巴黎大炮为了照顾射程,所使用的炮弹不及版的一半;

    第三,准头大,原来的巴黎大炮能否击目标纯粹靠运气。现有了铁道机动地液压炮架,可以方便地调整高低角,再加上德军的空优势,虽然还不能说指哪打哪,但已经不是单纯凭运气了――通过类似战列舰齐射的弹着点校正,可以实现很高精的炮射,圆概率偏差500米以内……

    所以,当国防军地雷公一怒后。大谷立即将这两种兵器联系起来考虑,并且断定,支那人一定和德国人技术上实现了合作,说不定就是德国人直接操作的――他完全不知道,这根本就是出自于何峰的构想,与克虏伯商谈时,双方一拍即合,至于德国本土搞出的305口径巨炮。完全就是克虏伯远东产品的放大版。何峰既没有精力去交涉知识产权,也没有必要。

    虽然德国巨炮的模样谁都没有见过。但巴黎大炮的威名就这样传开了――霞飞的去职,一方面是因为他战场上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不是说失败地话,另一方面,他让德军推进到这么近的距离,让德国人的巨型火炮能够舒舒服服地打到巴黎而巴黎所有的火炮都无法还击,让上万巴黎市民陷入恐慌,这种罪孽是不可饶恕的。

    当民心、军心都不利于霞飞老爹时,他的下台便成了政治家赖以向民众交代的替罪羊。

    一直坚守巴黎的日军联络官每天都要记录这种令人心悸地轰击,但有一点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德军每隔20~30炮后就要暂停射击很久,有时候甚至一听就是两天,他认为,这便是对巨炮进行维护和保养。

    这些情况都让他写汇报材料里源源不断地回日本,可是,大本营那些脑筋生锈地马鹿惊叹之后并没有把这些情况真正装入脑袋,他们只是看西洋镜一般――日本是绝不会碰上这种对手的。

    可是,偏偏辽阳城下,关东军和朝鲜军遭到了来自雷公地当头棒喝。这种棒喝的有力不仅于有力,而且于无法克制!

    当一炮弹差不多能横扫一个炮兵队时,什么样的托词和解释都是软弱无力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冲上去。

    因为,还有一种办法是日本不可能拥有的――那便是出动大队飞机将对方的火炮炸掉,现的局势如此明朗――支那人的飞机不来轰炸便是幸事,哪里还敢奢望轰炸对方?气球炮可以通过快速生产加班加点弄出来,飞机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再说了,生产这么多飞机去哪里找那么多飞行员呢?

    虽然,大谷对这样仓促的、没有足够火炮掩护的进攻并不看好,但是,现不是犹豫和踌躇的时候,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要善于应对各种突情况,否则只有自乱阵脚的下场。

    大谷和仁田的怒喝,步兵联队跌跌撞撞地动了攻击,而立花和岛田两个炮兵联队则咬紧牙关动了炮火攻击。

    大谷的决心和判断都是正确的,雷公的确进入了维护时间,但维护时间远比巴黎大炮短得多,仅仅3个小时就足以完成任务,再不抓紧时间,日军费千辛万苦构筑起来的炮兵阵地就要被支那人全盘端掉了。刚才的巨响,已经让高级军官丧胆,让炮兵失魂落魄,但这种消极影响还没有扩散到步兵,步兵多还是疑惑和不解,一旦影响扩展到了步兵,那才是难以挽回。

    所以,大谷以近乎粗暴的方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其意志之坚决,便是刚才一起举棋不定的仁田都由衷地感觉佩服。

    “杀给给!”

    “鸭血给给!”

    “板载!”

    如潮般的呐喊声,日军开始了进攻。

    第一次进攻,日军就使出了全部力气,朝鲜军除了受到较大损失的下田联队外,其余3个步兵联队悉数顶到第一线,起了攻击,关东军也抽调了一个联队用于一线进攻。

    于是,弓长岭防御阵地,宽达近10公里的战线上,日军的进攻如涌潮般袭来。

    “他奶奶的,小鬼子撞邪了,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弓长岭防线指挥部里,2师4团桂团长狠狠甩出一句粗话,“我他妈的让他们个个有去无回。”

    “各阵地情况如何?”

    “一号阵地报告,敌军距离我军1500米以上,正持续进攻,望过去漫山遍野都是小鬼子,我们已经开始了炮击……”

    “二号阵地报告,敌军正向我工事群展开炮击,我军少量掩体和战壕崩塌,人员损失不大,准备迎接来犯之敌。”

    “三号阵地报告,日军一部向我阵地起进攻,先头部队人数400人以上,我军奋勇还击,坚守阵地。”

    “四号阵地报告,我军对面敌军起了炮击,但只闻炮声,未见敌军攻击,为不暴露有生力量,只以炮火还击……”

    “小鬼子搞什么鬼?”桂团长摸摸脑门,地图上看了又看,“明显是四号这边容易进攻,为啥偏偏挑了难的一号?”

    “团长,这里恐怕不寻常,小鬼子玩声东击西也说不定。”

    “我不管他声东击西,任他哪路来,我只一路去,杀!”桂团长是标准的关东大汉,平素就带着一股彪悍劲,李杜也是看了这一点才让他坚守重要的弓长岭防线――用他的话说,桂勇桂勇,就贵勇啊!

    试验场里,何峰等人还观看雷公的保养维护,忽然间急电纷至沓来,李杜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怎么了?”

    “小鬼子动全面进攻了。”

    何峰眉头一扬,“这么快?”

    “没想到啊没想到!”李杜的眼神一动马上定格雷公身上,“总长,我觉得要不是今天雷公试射,鬼子还不至于如此呢……”

    “好,很好!哈哈!”何峰忽然大笑起来,“雷公立了大功,现日军大举进攻,该轮到电母威了。”

    “是啊,都准备好久了,也不知道能成不能成!”

    “你放心,马上就有牺牲品了……”
………………………………

第173章 辽阳战血(12)

    第173章 辽阳战血

    日军的进攻从架势上看是漫山遍野席卷而至,但攻击重点上还是有轻重缓急的,并不是毫无策略的一线平推。

    经过这几天大眼瞪小眼般的对峙,桂团长相信敌人也多半摸清了整个国防军弓长岭防线的基本情况,但是,他决不相信鬼子掌握了弓长岭防线的防御力——这一道防线可是比南线前哨阵地具有杀伤力、具有防御力也具有弹性的立体防线。

    铁丝网、陷阱、雷区、碉堡、棱堡、战壕、半永久性机枪掩体,乃至于防线后面核心阵地上的炮兵构成了一道真正的铜墙铁壁,相比前哨防线,这可是国防军下了大笔钱、下了大决心的地方,说什么也不会撤退,一旦撤退,不仅辽阳主城无险可守,而且整个辽阳钢铁和弓长岭矿区都直接暴露日军的炮火之下。现日军要打到这两个地方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意味着要把大口径火炮推到阵地前30米——这无异于是自杀。

    因此,桂团长决不相信:有了前哨阵地经验教训的鬼子甫一上阵就会使出浑身力气——这非但无济于事,近乎愚蠢了,但是,鬼子没有挑容易展开、便利推进的四号,反而对准一号起了进攻,着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小鬼子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按照李杜的指示,弓长岭防线的预备队将是5团,因此,4团不必留预备队,只要把全部兵力都压上去、投入一线便可以了。但是,桂勇勇则勇矣,心机却不小,他把团直属部队骨干留了下来。还从难以进攻的一号和二号阵地上抽调了1个连,组成了近500人的机动部队,准备用于弹性防御的实践,因此,一号阵地的兵力密小于四号。

    难道,这点兵力调让鬼子看出端倪来了?可是,小鬼子不是神仙,他们怎么知道?

    难道。有人走漏了消息?一想到这里,桂勇后脊背的汗都淌了下来,可是,没有理由会生这种情况——辽阳会战即,大批民众亟待疏散,但有一个原则,望北走可以,望南走军队一律不放行。就是为了防备可能的消息走漏。再说,兵力调和防线部署是大规模疏散已经基本完成地情况下才完成的,不要说间谍,就是他桂勇,也是后一刻才下定了决心。鬼子怎么会知道?

    不管怎么说,事有反常必为妖,他站原地足足停留了1分钟,然后才道。“给我接5团老胡子!”

    老胡子是5团长胡堃的外号,不仅因为他姓胡,而且还长了一脸络腮胡子,年纪不大就看上去饱经风霜,活脱脱一个老胡子模样。

    “老胡子?”

    “咦,4团的电话?”听出是桂勇的声音,胡堃愣了,“还没打你就顶不住了?”

    “吼啥呢?”桂勇大怒。“老子有这么脓包么?”

    “那你打电话给我干啥?还不赶紧指挥?”

    “听我说,老胡子,我没心思和你开玩笑。”

    “你说,你说……”听到对方无比严肃的声音,胡堃赶紧收拢笑意。

    “别看鬼子架势拉得很足,但实际进攻兵力却是从一号摸了过来,我琢磨着不太对劲,你那里有没有特别情况?”

    本来胡堃还有点怀疑。桂勇不是这么沉不住气的人。但鬼子从一号摸过来的消息还是让他吃了一惊——那里可是公认地易守难攻之处,小鬼子吃错药了?

    “比如……”千头万绪。一下子让胡堃抓不住思路。

    “比如有人走漏消息什么的?”

    “不可能,不可能!”胡堃的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你的兵力配置我们团只有我和两个副团长还有参谋长知道,别的就是几个营长都不知道详细,怎么走漏?你怀疑我们不成?”

    胡堃的语气虽然满是埋怨,但桂勇听了却很放心,别人不敢打包票,这几个却是知根知底的老伙计,都是从义军时期就队伍里的,套用前人地旧话,那是“从龙旧部”,现一个个都是流砥柱,谁会不好好干而去给小鬼子卖命?他的心便放了下来。

    “那就好。”桂勇想了想,还是不敢大意,只说,“那你注意点,说不定随时需要增援。”

    “好,就等你这话!”胡堃原来对捞不着一线任务而耿耿于怀,认为李杜偏心,现桂勇一说,立马兴奋起来,“要不我现就派人杀过来?”

    原来两人互相抬杠的时候,桂勇私下拍胸脯说自己完全可以顶足15天,而胡堃则不以为然,不过现战斗既然已经打响,战前的一切玩笑都成云烟。现这个时候,两人要对辽阳数万将士、辽东数万军民负责,哪里还容得下意气之争?

    “不用,我先盯着,掂一掂鬼子的分量,你少安毋躁。”这时地桂勇,反而开始沉住气,从容不迫起来。

    既然鬼子玩花样,桂勇也不甘示弱:“给我接炮团,重炮一律不得攻击,其他炮火,要服从阵地指挥官命令。”国防军体制,不仅师有师属炮团,团也有团属炮营,炮营主要装备了步兵炮和迫击炮,威力一般,密不小,足见防御功力。

    远处的出阵地上,立花、岛田乃至一干高级军官都焦急地观看着战况。虽然被国防军的重炮扰乱了整体进攻架势,但毕竟已精心调兵遣将了好些日子,全局部署和个体细节都到了非常详的地步,全军上下都抱有很高地期望,只是,让所有人都不明白的是,仁田师团长为什么拟定这样一个进攻方案,而且,居然还得到了大谷师团长的同意!

    日军没有空侦察,所有的情况侦察都是依靠骑兵部队完成的,为了准确地探明国防军的防线和难易程,朝鲜军和关东军的骑兵部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先后有60余人侦察过程被国防军击毙,而且就进攻起之前,所有地情况侦察也谈不上足够充分与完善,辽阳的特殊结构与国防军的严密使得日军不可能有太多的情报渠道。这已经不是10年前的日俄战争时期了——那时候会有国民众为日军提供线报,这也不是20年前的甲午战争时期了——清军会留下千疮孔的烂摊子让无孔不入的日军间谍看得真切。

    可是,即便是不够充分有力,这些高级军官也能从第一眼就判定各处阵地之间地难易程,也能判断出防御强地高下,相信仁田师团长决不至于看不出来,可为什么偏偏要舍易就难呢?还有,大谷师团长为什么也会对这个明显不合理的命令持同意态呢?军部是下了严令要求快拿下辽阳,可已经辽阳城下地关东军和朝鲜军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再急也不能出昏招?

    望着脸色凝重,甚至很想开口问的部下,大谷笑了:“诸位不必担心,支那有句古话,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不要看那处阵地不利于进攻,对于防守方而言,不会看不出关键的关节,所以,我军的机会来了……”

    所谓“虚实结合”的话,本来就是一种套话,放哪里都是没错的,但是,你凭什么断定哪里就是虚,而别处就是实呢?

    众人还回味,第二个令他们措手不及的命令有紧接着下达了:“炮兵阵地前移,进行抵近射击。”

    “阁下!”立花和岛田再也忍不住了,双双跳了出来,当然,立花对着是仁田,岛田对着是大谷——对自己的直接上司进行质疑,他们认为是不合适的,互相交换一个对象,那就可以了,反正,只要把意思说出来就行。

    “我坚决反对炮兵阵地前移,目前,支那人的远程重炮虎视眈眈,虽然暂时停止了射击,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重恢复,阵地前移,意味着我们得不到太多的遮蔽,对于防御是相当不利的。另外,直到今天为止,除了支那人的远程重炮外,其炮兵实力并未暴露,贸然将炮兵阵地前移,无疑将我军的炮兵直接暴露敌人的火力之下。”岛田声音很大,明着是说给大谷,实际说给仁田。

    立花也旁边帮腔:“除非我们能够获得对支那炮兵的压制优势,否则一旦前移会受到双重压力,炮兵的困难大。”

    “听我把话说完。”大谷没有理睬两人的言语,继续道,“重炮先动,务必2个小时内抵达位置,其余火炮可以暂时缓一缓,至于攻城臼炮的损失,我已经向大本营做了汇报,几天后会有的武器从大连运抵战场,增强进攻力量!”

    只把重炮前移?

    疯了,这一定是疯了。岛田嘟囔着,如果说增强炮火覆盖,压制国防军工事火力的目的还有一丝道理外,那么重炮前移就完全像是自杀。重炮威力是大,可射速低、操作累赘,哪里敢用于一线拼刺刀?

    仁田师团长话了:“照大谷长官的命令去做!快!”
………………………………

第174章 辽阳战血(13)

    第174章 辽阳战血

    “哈依!”军令如山,便是立花和岛田再不情愿,也得照着去执行,自然,牢骚满腹是不可避免的。

    “诸位,目前的战事已经很明显了。东路军同样陷入了苦战,但他们的处境比我们好一点――原来,我以为是我们比他们好一点。”仁田的脸色异常严峻,说话时的仁丹胡抖动十分厉害,只有内心焦躁的时候才可以看出这一点。

    “我本来以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方式打开缺口,撕破支那人的防线,但是,支那人的远程火炮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