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卑职明白,卑职谢大人栽培。”

    对蒋方震,赵尔巽亦是一番勉励。

    数日后,张锡銮的任命果然布,秦时竹亦与葛洪义商讨对策。

    问及那日会谈,秦时竹笑道:“赵的官位显赫,又有人的固有习性,清高而傲慢――这是东北一株冲天的巨树,要想一时攀上去很难。我思考再三,决定先退而求其次,先搞定张锡銮再说。蒋方震也好,朱庆澜也罢,都是赵尔巽的心腹,我们来日方长。”

    葛洪义大笑:“估计这两人要被你唬得一愣一愣的。”

    “无妨,我已和两人商定了对策,决心用这次谋求他务。”

    “你是说金寿山?”葛洪义微微有些不解,“金寿山死活与我等无干,但原来你说养寇自重,为何现反要……”

    “决不矛盾。金寿山为人反复无常,今日不除,他日肯定要除,还不如找一个机会。至于养寇自重,东北烽烟遍地,一时之间根本安定不下来,杀猴骇鸡也是必须。再说,既然要赵尔巽处占据一席之地,不露点本事如何服众?”

    “好,回去我便布置,狐狸再狡猾,也不是猎人的对手。”葛洪义对腾龙社的眼线还是颇有自信。

    形势果然和秦时竹估计的一样,三天之后,任营务总办就要来驻地巡视,而这次巡视的结果将终决定全省军队整顿的结果——按照朱庆澜的意见,全省巡防营编成8路40营为宜,分别为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军则是营务处与督练公所。马龙潭、冯麟阁、吴俊升已各占一路,剩下的五路便要以能力高低为左右筛选。

    对秦时竹和陆尚荣而言,这次视察是一个可以巴结的机会,一定要抓住,但怎么做才行呢?张锡銮其人,南人北相,很有些韬武略,为人又是自负,普通的行贿手法决然是行不通。不过,是人总有缺点,人出身的张总办却有一个武人嗜好――爱马。

    至于怎么送、送什么样的马?种种细节,秦时竹虽然不懂,但部队有懂的人――李春锦。

    一个清清亮亮的早晨,由秦时竹和陆尚荣陪同,张锡銮演兵场检阅了十营官兵。按照原本编制,秦、陆两人该是八营,但自前次拜访之后,朱、蒋二人已对秦时竹刮目相看,他们的暗示之下,秦时竹对外宣称10营,秦、陆各领5营。其实想明白了也不必奇怪,八路正好每路5营,多不得也少不了。

    太阳升起来后,张总办登上离地两尺的检阅台,鹤童颜,身穿官服,头戴标有二品顶戴的伞形红缨帽,俨然端坐。台下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300余人人周羽、夏海强等人的带领下,排成五个整齐的八纵八横方阵,枪上的刺刀阳光下闪闪亮,十分威风。秦时竹请示检阅是否开始,张锡銮习惯性地摸摸下颌银须,点点头,示意开始。秦时竹往台前一站,令旗一挥,喝令检阅开始。

    部队开始表演列队操。“嚓嚓嚓”,脚步齐整、威武雄壮,五个方阵经过检阅台时,象木匠弹的墨线一样,唰地转过头来,向总办大人行了持枪礼。接着又表演了劈刺、对练,表现得相当训练有素。“嗯!”总办大人眯缝着一双山羊眼,频频点头,素常严厉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看得出来,他相当满意。演练完毕,秦时竹将手指挥旗一挥,部队“哗”地汇拢过来,重编成初五个整整齐齐的方阵。

    “收兵!”秦时竹转身大步上前,总办大人面前“啪”地扣响马靴,行了一个劈刀礼,挺胸收腹道:“请大人训示!”

    “好!”总办大人站起身来,面带微笑,走到台前,拖长声音对台下官兵说:“秦统领带兵有方。看得出来,我这十营,兵是精兵,将是强将。朝廷对尔等期望有加!我特奉将军大人之命,任命秦时竹为奉天右路统领,夏海强为帮统,下辖五营;陆尚荣为西路统领,周羽为帮统,下辖五营,平日受右路统领辖制,葛洪义为营务参赞。”

    “谢大人。”秦时竹等人毕恭毕敬地从他手上接过了任命书。不消说,这个任命书是早已经过赵尔巽同意的,张锡銮前来视察无非是个形式。但即便是形式,秦、陆所部展现出来的风貌也足以令张总办开怀——他是老带兵的,队伍好坏岂不是一看便知?

    午自然是酒宴招待,张锡銮对秦时竹格外勉慰有加:“复生啊,临走时增韫大人一再向我提起你年轻有为,能办事、会做人,果然名不虚传啊。”除了赵尔巽这条路子,增韫那里秦时竹同样下了大功夫。

    “大人过奖了,您才是真正的骁勇善战呢。只是……”秦时竹故意拉长话音,没有往下说。

    “只是什么……”张锡銮有些诧异。

    “按理说大人这么多年转战南北,功勋赫赫,不该没有一匹好马。然而,今天看见大人所骑居然是匹十分一般的马,卑职心十分不忍。”说到这里,头一低,好像大人没有一匹好马,他难过得要哭了似的。

    哎呀!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秦时竹居然对自己有这样的忠心和孝心,纵然知是逢迎之词,张锡銮心仍止不住一阵感动:增韫说此人会做人果然不是吹的呀!

    下午,秦时竹率领自己的卫队,由陆尚荣带队,和兴致勃勃的张锡銮一起来到骑射场,声称要向大人献马。一路上,急不可耐的张总办已经不止一次地问:“复生送我的良骥哪里?”秦时竹却总是笑而不答,卖着关子说:“大人到时就见着了。”

    及至草场下马时,不等他问,只见一匹火红的雄驹,像一束飘然间倏忽而至的熊熊火焰,从远方飞奔而来。看清后,只见马头如兔,马鬃缤纷,全身火红,飞快地甩着四蹄,如是腾云驾雾,简直就是关云长胯下赤兔马再生。

    就众人齐声喝彩时,泼剌剌,马从众人身边箭一般地擦身而过,张锡銮紧跟两步,手一伸,身子一跃腾上马背,完全没有旬老人常见的衰败样,反而精神抖擞,愈加威风凛凛。只见他手握缰绳,两腿一夹,胯下马便风驰电掣般地向草原深处掠去,秦时竹赶紧率队跟上。

    得了良驹的张锡銮如获至宝,大喜之下晚上专门宴请回请众将,一片恭维声,秦时竹趁机又灌了一顿**汤,简直让张锡銮高兴地找不着南北,只一个劲地说:“复生放心,某回去后一定向将军大人重重保荐!”

    “多谢大人栽培,今后但有吩咐,时竹赴汤蹈火,所不辞!”

    还是那句老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

第029章 机械产品

    第029章 机械产品

    秦时竹的建议之下,各路巡防营的整编果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各方面都落了好处,唯一过不了关的便只有金寿山。

    一贯隐匿踪迹的金寿山终于经不起出山当官的诱惑,张锡銮的“感召”之下出面受抚,但朱庆澜、秦时竹等人早就盘算好了杀招,待金寿山一到,不待他与张锡銮见面,便以民府通缉书为名擒下。利令智昏的金寿山此时还妄图做后挣扎,掏出腰间暗藏手枪想着后一搏,不料被周羽一个点射撂倒地,而且私藏枪支的行为加坐实了“谋逆”的佐证。

    张锡銮原本对金寿山便无多少好感,罪证一呈,群情激昂之下自然只能顺水推舟地表示同意。解决祸之后,金寿山手下这几号人便群龙无,本想一窝蜂作鸟兽散,但秦、陆兵马早已团团围困,负隅顽抗者除了一个死字便无其他出路。

    虽然解决金寿山问题上秦时竹出力大,但写给赵尔巽的公呈报,朱庆澜却是各功之。

    杀猴骇鸡的效果果然非同凡响,金寿山一死,原本蠢蠢欲动、贪得无厌的大股小股武装便各自胆寒,要么是不容讨价还价地接受招抚,要么是继续聚啸山林,但整编的基调就此确定了下来。张作霖手下的张景惠、汤玉麟拉着队伍投奔了素有渊源的冯麟阁,冯亦声势见长,俨然一路之威。

    这个过程,秦时竹陆陆续续给吴俊升送去一批急需的枪枝弹药,帮助吴俊升巩固了内部,壮大了力量,及时消化了队伍扩充的不利因素,吴自然也投桃报李,两人关系日益密切起来。另一边,冯麟阁和马龙潭相互间也逐步靠拢,巡防营出名的四个人分成了两派。

    凌源铁厂基于期的经验,使购设备投入正常运转的时间比前次大大缩短,到1905年底之时,生铁产量和钢产量都翻了一番,达到年出生铁近2万吨,钢7500吨的水平,开始源源不断供应京张铁路建设工程的钢轨所需。虽然年经费投入远不能与汉阳厂相比,但因为不存贪污舞弊与铺张浪费,其利润总额反而比汉阳厂高出不少。而且,正如詹天佑所说,京张铁路总办陈昭常也是一个干实事之人,对何峰青睐有加,不止一次想聘请何峰出任副总工程师,何峰只能婉言谢绝,不过碍于情面,还是延长了一个月的课程。

    阜煤矿经过扩建,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除一半自用外,其余全部外销,称得上购销两旺。主持工厂管理的禹子谟日历翻到了1906年,秦时竹他们又要筹划一年的展计划:

    形势一片大好,秦时竹也明显地看到了危机。第一个就是军火短缺,经过1年多高强的练兵,子弹消耗很大,虽然经过多方罗,库存仍不足三十万,算下来每人只有60余,虽然日系军械可以向日本方面寻求补充,但价格居高不下;而俄系枪弹虽然因为日军缴获量颇大而不存供应问题,但日俄战事已经结束,日军手的军火库存也是卖一次少一次,何况东北各路的巡防营都因为价廉物美盯着日军手的战利品,不足恃为稳定可靠的供应源。

    第二个就是财政吃紧。虽然秦时竹、陆尚荣两部开始领取巡防营军饷,但军饷与实际需要差距颇大,而且领取军饷之后便不能就地收取“保险费”,一进二处,所获好处少得可怜,而秦、陆两人的营头都是超编的,平均算下去是缺口大增。掌管财政大权的夏海燕做了精确统计:部队扩编成两路后,包括腾龙社和特种兵队,扣除领用的军饷后光正常开支就达到97487元,1906年该项开支将增长到17万元左右。

    支出增加,收入却减少。由于不像1904年那样有剿匪和煤矿的额外收入,总收入下降到232398元,再加用于打点、日常开支、工厂添置设备等开支,当年赤字68070元,所幸历年还有结余,因此并不是太过难堪。但夏海燕明确指出,如果按这个形势展,1907,多1908就要财政破产。

    对第一个问题,秦时竹的反应是枪弹自造,一旁的何峰接过话头:“自造是可以的,但需要兴建厂房,招募工匠,而且至少还要购买4万元以上的设备,短期内也不易见效。”

    “造!砸锅卖铁也要造出来,这是命根子,轻易儿戏不得。”

    对于财政困难,秦时竹还想铁厂上打主意,询问能不能继续扩充生产能力。何峰冷静分析一下,指出从绝对规模上来说扩充是可以实现的,但凌源一带都是贫矿,利用潜力不大,强行扩充纵然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提高,单位成本也免不了会提高,利润不会增加多少,反而要多冒风险。况且,京张铁路1909便要完工,凌源铁厂扩大规模要产生效益起码1907年年,前后一划算,风险较大。

    深知解决经济来源事关重大的众人,无不绞脑汁琢磨来钱的法子。

    “能不能生产其他钢铁制的机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葛洪义问道,“既然老何已经培养了一批机械操作工人,那么便应当可这里想想办法。”

    秦时竹脑筋一转,打破沉静:“自行车我看可以一试,时下此物全系舶来品,正是鲜玩意,如能国内抢先实现自造,销路必定良好,而且自行车对军事亦有裨益。”

    “钢铁和技术规格我倒不愁,橡胶轮胎怎么生产?”

    “老何又书呆子气了。”夏海燕插话道,“早期自行车貌似不用橡胶轮胎,轮子全部用木头制成,就象电影《黄飞鸿》里看到的那样。”

    “对对对,黄飞鸿就骑那车。”被这么一提醒,夏海强也终于醒悟过来――其余众人会心一笑,感情这两兄妹小时候没事就看黄飞鸿!

    “老何,咱可说好了,生产出来后,我要第一个试骑!”夏海强缠着何峰不放――他终于找到他能表意见的话头了。

    “不过,我觉得橡胶轮胎还是要采用。橡胶没有可以从南洋进口,毕竟那个才是主流,才是创,有利于我们抢占制高点。”葛洪义对于科技具有独特的敏锐。

    自定下生产自行车的决策后,何峰便一头扎进了工厂,与众多工人一道研究琢磨。对进口产品进行逆向测量、仿制并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后,工厂与一个月后终于出产了第一辆。

    不用说,紧盯着的夏海强听得风声便赶来了,生怕丢了试骑机会,一试之下还真趁手,还霸道地要下了。等图纸终定型大量生产便投入售卖后,一开始却无人问津,可把何峰急坏了,还是禹子谟想了个法子,派了禹清明、禹奋进和陈若愚三兄弟到奉天城里骑车团团转了好些天,当下惹来一片关注,那些富家子弟纷纷打听到哪里能买到,销路一时大开。50元成本不到的一辆,定价100元居然都脱销了,随着自行车奉天的热销、营口、锦州、牛庄、民、辽阳各地闻风而起,形成一股所向披靡的自行车潮流。非但原本积压的货色一销而空,工厂甚至还接到了一长串订单,生产任务加班加点还难以完成,只能排到2个月后。粗略一统计,便是4万多元,简直就是暴利。

    不过,随着自行车的热销,其他麻烦也开始接踵而来……
………………………………

第030章 自造子弹

    第030章 自造子弹

    按照砸锅卖铁也要造弹药的要求,何峰开始了弹药试制的过程。不过,子弹虽小,但制造起来的麻烦事却并不少。

    子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弹体,二是火药,弹体一般以铜制成,相对而言还算简单,除了金属纯和公略误差,技术上难不大,问题的关键于火药,虽然粟色火药早就能够自制,但严格说来,粟色火药只是黑火药的升级版,枪弹已普遍升级到无烟火药制作的时代,粟色火药已完全落后于时代。何峰可不想部队的步枪重倒退到19世纪60年代的水平。因此,要造枪弹,必须先造无烟火药。

    20世纪初的技术条件下,制造无烟火药成熟的便是硝化棉技术。但硝化棉的这个硝字却让何峰伤透了脑筋。若穿越之前,硝酸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化学药品,几乎随买随有,可1906年的国,硝酸居然是顶级的罕见货色。

    是的,不要说硝酸,便是无烟火药国产都已成功,但这些生产技术和产量都掌握南方各省的兵工厂里,休说购买成品,便是购买原料和半成品也是不行。而且,由于硝酸的危险性,洋行一般也不肯售卖,何峰虽然通过进口弄了一些硝酸进来,但用作试验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却是杯水车薪。

    本来徐建寅是制造无烟火药的佳人选,可这位人才因为1901年的生产事故已以身殉职,查阅资料后的何峰只能长叹一声,从头做起。要制硝化棉,先就要有硝酸,要有硝酸,便得从制造硫酸开始,因为只要有了硫酸和硝石反应,通过气化冷凝便很容易制造硝酸。

    于是制造硫酸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制造硫酸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为铅室法,另一种为接触法,接触法虽较铅室法要先进一些,但技术上实现难大,除了国外的先进工厂,国内各大兵工厂尚无一采用。何峰考虑再三,仍然决定从铅室法着手。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民府郊外的一处场地内,一间长10米许,宽5米,高近4米的大铅房落成。为防止泄露,铅皮之间都紧密焊接而且还经历了多次检查。5月初的一天,一切都已准备得当,随着何峰的一声令下,整个制取工作开始运转。

    铅房外,已有火炉对硫磺进行加热,受热后进行硝化便会形成气雾,这种气体不但散出难闻的味道,而且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不但衣服很容易变脆烂,就是草木遭受侵蚀后都会逐渐枯萎死亡,国古代便已观测到这种状况,铅室的妙用就于防止这种破坏效应的产生。随后气雾沿着早已准备妥当的管道进入铅室,然后再通过铅房附属的锅炉喷入水气,冷却后凝结而成的便是硫酸。原理虽然并不复杂,但为了建造这庞大的铅室和布置管道着实费了何峰好一番功夫。

    一个时辰之后,当散着强烈刺鼻气味的硫酸被盛铂锅呈递到众人眼前时,即便严肃如何峰者也忍不住又笑又跳。经过检验,除混有一些杂质外,其余与进口品无殊,而杂质一节只要再加提纯便可去除,端的是异常容易。

    禹子谟日本学过应用化学,对于化工厂的管理并不陌生,他不但从生产角合理安排布局和流程,而且还充分考虑了成本因素。经过3天的试制,总共制得100余斤硫酸,合计成本每斤不到银元1角,虽比不上江南制造局每斤60那样廉价,但比起进口货动辄每斤5角的价格已大大便宜。

    “还好价格不贵,不然我等试造结果还不如进口便宜,真的是白费力气。”

    有了硫酸之后,其余问题便迎刃而解,顺着先前的思路,先硫酸再硝酸再硝化棉无烟火药,后便是子弹。为了生产子弹,何峰还采购了大批配套设备,包括地风箱、碾砂机、钻床、轧床、手搬冲床、磨床等。由于京张铁路打下的良好人脉再加上对北洋机器局有关散逸工匠的招揽,使得生产异常顺利。

    工人们眼,何先生是亲切和蔼的,他非但没有官老爷的架子与威风,而且还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甚至自己就是行家里手。有资深的老工人叹息:“自徐大人后,何先生这样就是绝无仅有了……”

    一个月后,全套自造子弹终于造成,经过试放,完全达到质量标准。大好形势的鼓舞之下,何峰又向苦味酸**进军,准备生产小口径山炮的配套弹药。当然依然存着其他问题,譬如所有实业都不产铜,子弹也好,炮弹也罢,所需要的铜料都需从外面购买,由于铜亦是铸币的原料,为免引起怀疑,偏偏又不能一次买太多。

    听到子弹形成出产规模之后,秦时竹打心眼里高兴,但同时也格外严肃地布置了保密任务,不但葛洪义的腾龙社设置了明暗眼线,厂区附近还让陆尚荣专门派遣部队驻扎,同时规定只准晚上生产。按何峰估算,原本一昼夜顺利的话能生产一万粒,这么一来,一晚上4000粒左右的产量应该没有问题。根据部队规模,决定先生产出10万粒备用,然后全力开炮弹。

    就他一门心思攻关炮弹的时候,沈麒昌府上忽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让人惊奇的是居然还是花田居间联络。式产业之间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何峰负责研、禹子谟负责生产管理,沈麒昌负责市场销售,禹子骧进行协助。

    花田的话很客气:“沈老先生,今天我介绍两位朋友来拜访您,主要是想谈一谈有关生意合作的事情。”

    对于南满铁路大劫案,沈麒昌是心知肚明的,虽然事后无比震惊女婿的“胆大包天”,但就这两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步果然是妙棋。花田的角色他清楚,日本方面派驻秦、陆手下担任炮兵教官的角色他也清楚,但花田既然这么说,他乐得装聋作哑:“欢迎欢迎,花田先生是老朋友了……您的朋友便是我的朋友。”

    “您好,鄙人是协和株式会社派驻满洲的负责人……”随同花田而来的名叫山下,虽然是一副商人派头,但沈麒昌隐隐觉得对方眉宇间颇为不善,但面上偏又看不出什么问题,“鄙社对贵号生产的人力脚踏车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够进行销售。”

    “嗯?”沈麒昌静听下。

    “计划是这样……贵号生产的所有人力脚踏车由敝社统一敞开收购,有多少算多少。”

    “可以……价格呢?”

    “高不超过70元。”

    沈麒昌一愣,虽然70元依然还有赚头,但现市价是100元,小鬼子一刀就砍去了30元,真够狠的。

    “这个价格?”沈麒昌摇摇头,“太过低廉,目前的行情你们不是不知道。”

    “国有句古话叫做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沈先生也可以说说您的要求。”

    “第一,我答应全面收购,但价格不应该低于85元;第二,收购后仍旧要打我们的牌子;第三……”

    “很遗憾,沈先生,这样的要求我们无法答应。”

    眼看谈判陷入僵局,花田一旁滥充好人,装作不经意其实却是不怀好意地提醒:“听说沈先生给南北各大商行的供货价都是88元,如果包销,怎么样价格都应该有一些优惠?”

    来者不善。沈麒昌的眉头扬了起来――没错,倘若是一般商品,自然还要有较大的折让,但自行车不一样,这是当下的时髦货,是排队也很难拿到的紧俏货。给各大商行的88元是附带其他条件与合作条款的长期一揽子协议……哪能说动就动?”

    “70元,委实太低了。”沈麒昌脸色刷地沉下来,“沈某做了多年的生意,这点眼光自认为还是有的。”

    “我们做过估算,沈先生的产品成本不会超过55元。”

    “那贵社为何不自行生产呢?”沈麒昌冷笑,“这样还能多赚15元每辆,用不着与我斤斤计较。”

    “实不相瞒,我们确实考虑过,但一来要准备厂房、工人,二来要绘制零件、模型,时间上并不合算……但是。”来人用半是威胁半是认真的言语说道,“如果您不肯让步,那么我们只能自行组织生产,到那时您就将面临一场价格战,说不定连70元都卖不掉。”

    其实,沈麒昌方才也脑海里急速计算成本收益的得失,虽然何峰、禹子谟统计出来的成本大约是48元每辆,但这是考虑到煤、钢及其他原料都是产业链一体的,它们原本应该实现的平均利润都体现整车的利润当了,如果单独拎出来计算,日本人估计的55元基本是合理的成本衡量。原本价格也并非没有商量的余地,但小鬼子这么咄咄逼人实有些欺人太甚。价格战?

    “这样,老夫还要再和小婿商量一下,三日后给你答复。”

    “好好。”花田忙不迭地答应,“秦先生是帝国的老朋友了,他不会看不清这层合作关系背后的利益所。”

    听了沈麒昌、何峰转述的内容,奉天城里的秦时竹原地转了一圈,叹了口气:“这是项庄舞剑意沛公。”

    “怎讲?”

    “前些日子我们搞掉了金寿山,小日本明着不说,但暗地里实际上是有看法的……”秦时竹解释说,“别看金寿山初时为老毛子出力,但后来风头转得颇快,一下子又跟鬼子勾搭一起了。”

    “这关脚踏车什么事?”何峰不解地问道。

    “政治与经济是一张皮的正反面,须臾分别不得。小日本为什么压迫朝廷招揽冯麟阁等人,就是要扶植他这一带的力量,早两年因为打俄国人,我们与日本人有合作关系,现没有了这层制约,他就要这边兴风作浪,挑选他认为听话与得力的帮手。花田为什么会来?第一,是代表日本方面来试探我们的态,看我们‘老实’不老实;第二,是向我们取金寿山事件上日本默不作声的报酬……”

    “小日本会这么快翻脸?”沈麒昌愤愤不平,“咱们帮了它才多久?”

    “岳父大人。”秦时竹苦笑,“对日本人绝不能以常理之,所以这个购销合同,我们是要签的,价格我看就提到75元为准。”

    “那以后怎么办?都这样逆来顺受么?”何峰十分生气,“一个自行车都能猴急成这样,其他啥事干不出来?”

    “所以,要给它一个教训。”

    “怎么给?”

    “给什么?”

    “听我说……”秦时竹随即说出一段话来,沈、何两人笑声连连,赞叹不已!
………………………………

第031章 战略握手

    第031章 战略握手

    秦时竹的主意很简单:“卖!坚决卖!不过有个前提……”

    “啥前提?”

    “前6个月他的采购量必须达到1万辆,同时支付80%的定金。”

    “6个月后呢?”

    “根据实际情况重签订合同。”

    “这是啥好主意?”何峰急了,“用6个月就能套住人家?”

    “别急,老何。”秦时竹一笑,“你以为小鬼子真这么好心肯全部统购包销?他明着一套,肯定暗地里筹划着自行生产,等到了他能拿出合格成品的时候,必定会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推托。”

    “这我想到了,可是你这办法不对啊,规定6个月岂不是方便鬼子毁约?”

    沈麒昌没有插嘴,反而一直若有所思,女婿不是商人,但经商的智慧并不差,这么说必定自有道理,可想来想去仍然猜不透玄机所。

    秦时竹用两个字道破天机:“创!”

    “创?”

    “对!这6个月里,工厂一方面要全力以赴生产满足1万辆的合同――这是我们的利润所,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技术储备――比如橡皮轮胎,等6个月一过,他自行生产的货色正要大量上市时,我们就抛出改进后的轮胎自行车,你说顾客会买哪一种?”秦时竹笑道,“单纯同样的货色拼价格,我们是拼不过小日本的,他有治外法权,又有运输优势,但技术上如果我们能比他领先一步,他就处处碰壁,甚至还可能大大出血。”

    “复生果然是高论,这完全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套路。”这么一点透之后,沈麒昌马上反应过来。

    吃了秦时竹给的定心丸后,沈麒昌信心满满,很快便与花田等人达成了协议――虽然支付80%的定金有些不合常理,但考虑到6个月的期限和75元的价格,日方也乐得顺水推舟。果然如秦时竹所言,日方亦进行相应的仿制准备,6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正好足够日本自己的仿制产品成批量生产后上市。面对这样“有利”的局面,回去的路上,几人还借机攻击了支那人的愚蠢云云……

    收到日方解缴的定金后,工厂开足马力,以每天50辆的速交付成品,按照这个速,只消4个月便能将订单完成。当然,这个速也大大超过了市场的消费能力,不过既然是包销,那至少得有掌握整体渠道的能力,日商宁可让货品积淀自己手也不愿意削价出售,压库的商品越来越多。不过日方也不担心,反正到时候要拼价格战的――这是日本市场竞争排挤其他生产者常用的手段。

    那么,到哪里去找橡胶呢?

    秦时竹指了两条路,第一条是去上海,英国、荷兰的洋行有橡胶出售,当然那不是用于自行车而是汽车的货品;第二条是去南洋,那里潮湿炎热的气候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