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我知道了。”为了有效防御,科布多的守城兵力已经达到了1300余,用这个兵力防守范山河看来是绰绰有余的,但怎样才能给敌人大的杀伤呢?
召开敌情讨论会,大家七嘴八舌,但有一个比较一致性的意见,“敌军远来疲惫,今夜正宜劫寨。”战争已经展到20世纪的时候,古老的兵法思想还一再闪烁着这种光辉。
“好主意,今夜轻骑突击,看敌人怎么办?”支持范山河理论地是,蒙古人都是一批鞑子,哪里懂得我华兵法博大精深?这远来劫寨,若是国内部队或者一般战场还不敢使用,这种地方用用,效果应该不错。
确实,蒙古族自伟大的成吉思汗后逐渐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近代是孱弱不堪。部族的男子,争相充当喇嘛,既可以不事生产,又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妙的是,还可以随意乱搞女人。这种行径,一方面使得蒙古地生产力展受到限制,从事生产的人少了,但大批的旗主、王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必然不断加重对普通牧民地压榨;而一方面,种种乱搞而又不承担责任的陋习,使得性病蒙古族群迅速蔓延,病率奇高,整个种群处以不断退化。汉人对蒙古族的轻视,已经越明显,蒙古人纵然还保有骑术高超的本事,但火器时代。也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了。
半夜时分,范山河率领近300人的马队悄悄出了。马衔枚、蹄包皮,使声音响动降低到低的限,当夜西北风呼啸,声响极大,很好地遮蔽了马蹄的声音。连日行军,也使俄、蒙联军疲惫不堪,早早地躲进帐篷睡觉了。虽然安排了哨兵。但都以嬉戏为乐,不是赌博就是喝酒,谁也没有把警戒放心上,一门心思地认为,这种鬼天气。汉人大概也躲被窝里睡大觉了,以致于偷袭队摸到营帐外面才反应过来。
等到大队骑兵手执明亮地火把,杀到营帐跟前,哨兵们才如梦初醒。七手八脚地予以报警,不是乱叫大喊,就是急忙走避,有一人稍微机灵点,还懂得鸣枪报警,但还是缓了一步。“啪”的一声枪响过后,范山河已杀到跟前,手起刀落。送敌人上了西天……
营寨里的俄蒙军纷纷乱了起来,找衣服的,找兵器的,蒙古人和伊万们语言不通,此次前来全靠了翻译,但眼下情急,哪里还找的到翻译?只能各自为战。有人刚刚穿好衣服,慌慌张张地跑出帐篷。不提防就作了别人的刀下之鬼。一时间。枪声大作,马刀铿锵。整个营地乱成了一锅粥。
看到事情进展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范山河轻蔑地笑了,骑马上高声叫喊:“弟兄们,把火把投入敌寨,烧他个狗日地……”
声音虽然传出去不远,但行动是好地命令,眼看周围的人都纷纷把手里地火把往帐篷里、木栏上扔去,即使没听到的人也知道仿效。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势,营地熊熊燃烧起来。有些伪蒙军其实就躲帐篷里,但因为手一时找不到兵器和马匹,不敢出来迎敌,但眼下火已经烧起来了,不出去只能被火火烧死,只能硬着头皮出来。有几个刚一露头就被骑马上地夜袭队砍死,真是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熊熊烈火将天空照耀的分外明亮,远20里外的科布多守城士兵,也看到了被映得通红的天际,纷纷拍手称好!范山河越杀越猛,冲入敌寨如入无人之境,从东杀到西,从南杀到北,一路杀了个痛快。战场上,马匹地嘶喊声、兵器的撞击声、人的呐喊声、枪支的射声,交织成一片――整个一片大混乱!
俄蒙军终于从初的打击苏醒过来了,尤其是俄国人,毕竟是正规军,反应要迅速一些,纷纷操起武器朝人群射击,他们本来就分不清楚那些是蒙古人,那些是汉人,黑夜里就加分辨不出,凡是活着的,都是他们的目标,尤其是骑马上的人……
枪声越来越密集了,范山河旁边地士兵已枪倒下好几个了,眼看偷袭的效果已经达成,自身的伤亡不断增大,已到了收兵的时候了,不然,等对方完全反应过来,非全部被包围这里不可,如果捱到天亮,只有全部战死一个结局。
“弟兄们,撤!”范山河当机立断,拨转马头开始往后退去,偷袭队的棒小伙们或是听到了命令,或是察觉了弟兄们的行动,开始三三两两地汇聚起来,朝后撤退……这队来无影,去无踪的偷袭队,将敌营搅得天翻地覆后,一溜烟跑了。
眼看对方撤退,这方也不敢追赶,敌情不明,若是贸贸然再撞上去,恐怕损失大,还是先救火要紧。天明时,火势基本被扑灭,俄蒙联军终于从慌乱恢复过来。偷袭烧掉了大部分的帐篷、一半地食品,骑兵用来拴马地马栏也烧得七七八八,很多军马大概是被火烧怕了,趁黑夜和混战无人照看之际,溜走了不少。让兀立古生气的是,他手下有100多人不是丧生偷袭队地马刀下就是死火,敌人的损失倒也罢了。还有近50人是被俄国人开枪射的,让他气恼万分。
萨姆切夫斯基根本没理会他的抗议,反而挥舞着拳头,气势汹汹地质问他怎么安排哨兵的?兀立古有苦说不出,明明是你们俄国人偷懒,不愿意承担巡逻责任,出了事情倒都变成我的不对了?只是看到对方损失也不小,他才强压下了火气。
不幸的万幸是炮兵们携带的弹药没有出任何差错,若昨晚的火势殉爆,那哭都来不及。
“现怎么办?”兀立古愁眉苦脸,“粮食、帐篷烧掉了这么多,我军处境越不利。”
“有什么好慌的?这群狡猾的野蛮人只不过是用了偷袭的手法,我们今天去攻城,只要拿下了科布多,住的,吃的,都不用你愁。”
“眼下也只能这么办了。什么时候攻城?”
“午时分开始,争取短的时间内拿下。” 萨姆切夫斯基回头大喊,“小伙子们,加油干呐,今天打下了科布多,我准许你们城里自由活动三天,所有的金钱、美酒、女人,任你们挑。”
“乎!”本来有些低落的士气,被他这么一鼓励,又开始迸出来。哥萨克部队,说句实话就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土匪,来蒙古的无一不是做着财的美梦,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岂能不喜出望外?况且眼下他们都穿着蒙古人的服装,根本不用考虑本国的军纪制裁,部队长官临行前也交待他们,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其它自己看着办!
范山河回到城里,开始清点人数,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一清查现牺牲31人,带伤者39人,其11人伤势比较严重。通过一夜的袭扰,科布多守军初步摸清了敌人的实力,又狠狠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胜利固然可喜,范山河考虑到敌人肯定不会罢休,必然会前来攻城,重安排了计策,并叮嘱守城将士要注意提防。
………………………………
第122章 虚虚实实
第122章 虚虚实实
午时分,俄蒙联军果然大摇大摆的杀过来了,12门大炮对准城墙、城楼猛轰,虽然历经加固,但毕竟不是很坚固,敌人的反复摧毁下,城墙倒塌了数处。守军也拼命反击,用手里的8门山炮进行还击。不幸的是,守城这边的射程稍近,对射未免有些吃亏。眼看差不多了,萨姆切夫斯基一扬手的马刀,叫道:“弟兄们,给我冲!杀进科布多!”
“乌拉!”哥萨克们出欢呼声,催动马匹朝科布多冲来。这点上不得不佩服哥萨克们的本事,昨夜大火蔓延,殃及木栏,但他们从俄罗斯带过来的军马受损不大,而且表现得极为镇静,不愧是受过严格调教的畜生。偶尔有几匹跑失了,早上仔细一,就不远处,而蒙古人就够呛,虽说是马背上的民族,但这些原先不是牧民就是土匪,纯属乌合之众,胯下所乘的马根本不能与俄国人相提并论。很多人失去了马匹,不得不变成了步兵,这也让萨姆切夫斯基愈看不起蒙古人。
“杀啊!”哥萨克们行动后,兀立古才想起自己似乎也该做些什么,连忙带领仅有的骑兵猛扑上去,紧随其后的是步兵,只留下了一小队人马和炮兵看管火炮。满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声势倒是吓人,但队列完全不成章法。为了避免误伤,炮手们已停止了射击,呆着那里看热闹,他们看来,胜利是唾手可得!
俄国人有个约定,如果掠城,那么哥萨克们有义务为城外行动不便的炮兵们夺取一份,以表彰他们的功劳,因此炮手们也不着急。反正有他们的份。但是蒙古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制了,留守的那部分人心里老大不愿意,认为亏待了他们,这些人大都昨夜挂彩,一心盼着报复,现让他们留守,说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简直就像有只猫爪子抓他们的心一样。真是心痒不已……
攻城地俄蒙军浩浩荡荡地向城池杀去,手法和当日疆军攻城一模一样,无法是攻防颠倒而已,眼看敌人冲上前来,守军的大炮可是没闲着,一接着一的放,战场硝烟弥漫,空气都是呛人的味道。大炮的轰鸣声。步枪,机枪响成一片,纷纷朝涌上来的敌军猛烈开火,到处都是人仰马翻的场景……
前面厮杀,后面看热闹。俄国炮兵虽然也还射,但为了避免误伤,炮弹都远远地落到城池后面去了,换而言之。没有打到守军,却打到了城的姓,城地房子原本就不甚结实,被这么一轰,顿时倒了不少。好知道有恶战,守军已提前将民众撤走了,避免了交战的误伤。俗话说乐极生悲,这后方留守的眼看前头冲锋的越来越接近城墙。都忍不住大声叫好,他们看来,只要再过几分钟,这科布多即可拿下,到时候就全部是他们的天下了……正做这等美梦之时,冷不防斜刺里一大群骑兵杀出,直扑炮兵阵地而来。
没错,来的正是范山河。比较了敌我兵力和火力对比后。他果断做出全歼敌军的大胆部署。茫茫草原上,敌人凭借骑兵。移动迅速,全歼非常困难。范山河勘察地形后,决定城只以一部分兵力固守,迎击敌人大部队冲击,而他率领主力,事先埋伏一个不远的坡地下,等敌人部队分开,把脆弱地留守部分暴露出来时,他果断地带领人马出击。
范山河带领人马冲进炮兵阵地之时,好比饿虎进了羊圈,横冲直撞,众骑兵手起刀落,不管你是蒙古人也好,伪装成蒙古人的老毛子也好,都要试试这刀的锋利,步兵紧紧地跟随骑兵后面,手执上了刺刀的步枪,见敌人就捅。炮兵和留守的蒙古军本来战斗力就差,如此兵力对比悬殊和不利地条件下进行近身肉搏,是一点胜算也没有,严重的是,他们基本没有马匹,连逃都逃不了……短短三分钟,敌军炮兵阵地被疆军杀得血流成河,侥幸能活命的,都是跪地上,高举双手投降的人。起初是个别蒙古军,后来俄国人看看势头不对,虽然不情愿也只能仿效这种样子表示投降。
“步兵留下看守阵地和俘虏,骑兵弟兄们跟我冲,全歼攻城地敌人。”眼看这里的战事已基本了结,范山河大吼一声,带领人马朝城墙前的敌军冲去。此时,进攻的敌人还根本不知道后路被断,还一个劲地猛攻,城里的士兵也杀红了眼,坚决顶住,丝毫不肯后退半步,战斗呈现胶着状态,不时有人倒下……
“弟兄们,范司令杀过来啦!敌人完蛋啦。”城里组织防御的李老四一直注意着敌人的背后,看见不远处尘土飞扬,想必是范山河的策略成功了。
“杀呀!司令来了,弟兄们冲出去啊,把敌人全杀光。”好消息传遍了整个阵地,守军士气为之大振,迸出惊人地力量。
此时兀立古和萨姆切夫斯基才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虽然已攻入了几个角,但一旦对方形成合围之势,这些人只能全部死城下。兀立古慌乱不已:“怎么办?怎么办?”
“敌人从后面上来了,赶紧撤,赶紧撤!” 萨姆切夫斯基连连招呼,听到指挥官的命令,俄蒙军慌乱不已,纷纷向后退去。
“笨蛋,是朝北面撤,北面撤!” 萨姆切夫斯基声嘶力竭地喊到,后面就是冲击过来的敌人,往后退有什么用?只有往北,脱离腹背两路敌人的夹击,才有逃脱的希望。
可惜,他已没有这个机会带领乱军杀出重围了,一来,战场声音噪杂,让人根本无法分辨出这个命令;二来,守军一个士兵看见这人衣着华丽,又拿着刀马上大呼小叫。认定肯定是个大官,瞄了又瞄,终于扣动了扳机。“啪”的一声枪响,萨姆切夫斯基从马上跌落下来,去见他的沙皇去了……
……
短短1个多小时地厮杀,俄蒙联军大部被杀,小部投降,只有不到20人侥幸逃脱了包围圈。科布多守军几乎全歼敌人。由于没有给养,再加道路不熟悉,这20人途又纷纷倒毙,后只有5人跑回了乌里雅苏台,疆军取得全胜!
“打得好!”11月30日,秦时竹收到了杨增打来地电报,因为科布多本身没有有线电报,守军也没有无线电。消息传递主要靠骑兵把消息报告给后面的电报点,再给杨增,然后才能再到秦时竹地手里:“我军大捷!……牢牢守住科布多,予敌军重大伤亡,歼敌800余。俘虏近300,几无漏网之鱼,我军也有一定损失,弹药消耗极大。目前只能以固守为主,短时期内无力进攻乌里雅苏台……”
“很好,西路大捷。”秦时竹眉开眼笑,“无力进攻乌里雅苏台也不要紧,守住科布多就是胜利。回电疆,对他们地大捷表示祝贺,央前日拨款军费若干,特分于疆方面20万。用于补充弹药、物资,抚恤伤残、嘉奖将士……”
秦时竹指示:目前央与俄国仍谈判,此次大捷之消息暂不外泄,报界不要张扬,以免酿成不可挽回之后果。
杨增收到回复后,一方面对20万军费表示感谢,一方面对秦时竹封锁消息的做法表示理解。毕竟,这次军事行动是背着北京方面由两人私下决定的。打赢是一回事。政治上交待又是另外一回事……
12月1日,马占山给大本营来电。全师主力5000余人已进入外蒙境内,无任何敌人阻挡,拟加快进军,直扑库伦;
12月2日,北疆国防军骑1师,16师内外蒙交界地伊林会师,随即向库伦挺进;
12月3日,马福祥来电,我军混成部队3000余已过奔巴庙,明日可入外蒙境地,此处人烟稀少,无任何敌军……内蒙行军期间,听闻我军前去收复库伦,有不少爱国蒙人自愿加入部队,同去平叛,一路陆陆续续,约有二之众,虽不擅射击,但马术、拼杀精通,且熟谙地形,与扎木合商议后,同意吸纳,另有一爱国扎萨克捐献马匹20匹且坚决不要回报,我部盛情难却,亦吸纳之。
秦时竹回复:闻电甚慰,此去库伦千里迢迢,若有蒙古爱国义士相助,必然事半功倍,行军途切记爱护姓,尊重当地习俗,实践五族共和……若如此,我军取胜易如反掌……切盼早日与其余两路会师,痛饮庆功酒……
由于科布多之战俄蒙军几乎被全歼,库伦集团和沙俄方面尚未收到消息,而袁世凯因为杨增和秦时竹两人封锁消息,秘而不宣,也不知道详情。就这样,两边虽然已科布多大打出手,但还是一直处于交涉之。其间,外交总长陆征祥和俄国公使举行了三次会谈,皆不欢而散。12月4日,俄外交大臣萨沙诺夫至国使馆表示,须由国外交部先声明外蒙各地允许开埠通商并承认为俄租界地,方可取消《俄蒙协约》。此举清清楚楚地暴露了俄国的野心,舆论火力加猛烈。
连日来,各地踊跃募捐的热劲一再出现,秦时竹沈阳都督府,接见了近10拨各路代表。代表们一面向秦时竹提交了数额不等的捐款,另一方面又细细询问秦时竹,对外蒙形势究竟做何打算?究竟有何准备?
为答复社会疑虑,秦时竹特意召开闻布会,专就外蒙问题,回复社会各界。
据华夏社报道:秦巡阅使面带微笑,一一答复道:“诸位爱国举动,鄙人万分敬佩。鄙人忝居北疆巡阅使之职,自然有固疆守土之责。外蒙地虽偏僻,一直是我华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绝不允许将其分裂出去,从去年革命初起,某已连续不断给库伦方面去电,让他们认清形势,早日取消伪政府,悬崖勒马,为时不晚……用心不可谓不良苦,奈何其人一直执迷不悟,近日又勾结外人,意图挟洋自重,令人不齿。值此多事之际,北疆国防军数十万将士龙腾虎跃,必将保我神圣领土不失……眼下、俄两国尚交涉,某一直主张政治解决,故而赞同……但此事不能久拖不决,否则吾有何面目见天下父老?有何面目应对摩拳擦掌之将士?借此会见机会,某通过报界舆论,对库伦集团布严重之警告,早日回到人民之怀抱来,不可一意孤行……”
众人大鼓掌欢迎之
有外国记者问:“巡阅使阁下的意思是不是如果、俄两国谈判破裂,您就要挥兵北上?”
巡阅使笑道:“这是您的估计,不过我似乎看到了事物展地固有逻辑。”
另有记者问道:“倘若俄国方面坚决不允武力解决,出兵援救前景如何?”
巡阅使随即回答:“俄国地跨欧亚,是一个明大国,我断然不相信他们会做出如此行径,毕竟外蒙问题纯属国内政,毋须他人插手。”
有国记者马上再问:“那为何央政府还要与俄国方面谈判,直接解决不是可以?”
巡阅使严肃地回答道:“外蒙疆土与俄国接壤,一直以来都有商贸往来,对俄国外蒙之商业利益,我方表示理解,为两国关系友好起见,也愿意做一定让步,故而主张政治谈判,但此种让步,决非以出卖国家主权领土为代价。”
场国人皆鼓掌欢迎,有若干俄国记者脸色不悦。
有人提问:“近日观看《北国庆典》之民众甚多,社会舆论也一致认为国防军军容整齐,对此巡阅使有何评价?为维持如此之军队,一年需耗费军费多少?”
“军费问题属于国防机密,不便对外透露。至于评价嘛……我个人觉得虽有进步,但与欧美强国仍相去甚远,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希望下一次阅兵时,能彰显美好之一面。”
………………………………
第123章 选情激昂
第123章 选情激昂
闻布会毕,葛洪义对秦时竹说:“老大,你这个烟幕弹放得好啊!既显示了隐隐约约的态,又没有公开说明,让两边都有个想头,我猜俄国方面、库伦方面乃至袁世凯方面都会好好琢磨?”
“政治嘛,就是虚虚实实,一味说真话哪能成事?孙大炮他们就是不懂这一点才屡屡吃亏上当。”秦时竹微微笑道,“他和黄兴给我拍了不少电报,让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也让我应付过去了。”
“他们俩站着说话不腰疼,成天就是空口白话,什么正事也干不了。这孙山要不是有个孙眉这样的大哥给他筹措军费,早就玩完了,哪里的革命元勋做?”
“这话倒未免刻薄,有本事筹措资金的人多了,能真心干革命的人却不多。孙山是个革命家,却不是政治家,起码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秦时竹问道,“再过两天就是国会选举了,各地布置的如何了?”
“基本准备就绪,我已以北疆内务委员会名义下件到各省内务厅,让他们派出警力,务必维持现场秩序,凡高声喧哗,擅自散传单,擅自鼓动游行,擅自组织集会者,一律以扰乱选举秩序之责处分。是选民的取消选举权,是候选人的连带取消候选资格。”
“很好,各省都不能出乱子,若是有人胆敢拉票、贿选,威胁、收买选民,一律严肃查处,不得姑息。”
近以来,秦时竹的主要工作,一项是布置征蒙事宜,另一项是安排国会选举。
议会选举。《选举法》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工商资产者的选举权,关于财产限制,一共是两条,满足其一即可:一条是“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另一条是“有不动产资本500元以上”,并且声明所谓直接税是指地丁、漕粮两种。参议院表此财产资格限制后,遭受各方非议,尤其以工商界议论多。当时民族资本相对弱小。要达到不动产500元比较困难,而商户虽然纳税,但如果不计算直接税里面,等于是卡住了很多小工商业者的参政权。北疆工商界得知消息后,以各省工商联合会名义向秦时竹请愿,要求保障工商实业界的选举权。秦时竹表示同意,复电参议院,要求将此规定扩大为“年纳税二元以上”。参议院当时并没有通过此条修正意见。
秦时竹大怒,宣布:“北疆各省,已基本取消漕粮,地丁业已减免大半,若空口此限制。是欲取消数十万北疆商户之选举权耶?”
由于北疆方面已就工商业展专门规定了营业税、所得税,参议院不得不让步,承认:“……鉴于北疆各省已设立商业直接税。准其冲抵直接税此条。”
一时间,各省工商联合会对此深表感谢,特意捐助人民党竞选经费10万元。
北疆抗议的另外一点是军队没有选举权。各部队联合请愿,向沈阳大本营通电:吾等军人,执干戈以卫民众,今反不能投身选举,是何故?国会立法,牵涉四方。若有纠纷,当仁不让。值此多事之秋,议院一面要求军队维护安定,守卫疆土,另一面又欲封杀军人选举权,是何居心?吾等忠于国家,非是一小撮议员之工具,非只会服从命令却不知思考之工具……
杀气腾腾!意思是打仗地时候你要靠军队了。选举的时候怎么就不给军人以权利?若是都选择了胡作非为的议员。谁能保证不将军力乱用?这条意见,自然是秦时竹授意安排的。北疆国防军与他处不同,几乎所有级以上军官都是人民党党员,绝大多数军人如果不是党员,便是人民党的同情者或支持者,近20万人的选举权,自然不容小看……
秦时竹将意见转参议院,并附个人意见:愚意军人不应有被选举权,但应授予选举权。
参议院又以军人不得干政为由拒绝,特别是国民党、共和党议员反对尤为强烈,因为他们手头并没有多少掌握手里的军队,倘若军队参与选举,自然不利。
就这样,你来我往,口水战、电报战打得不亦乐乎……
12月5日,军队强烈抗议:听闻欲图选举权,需缴纳二元之直接税。吾等军人,以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今反不能参加选举,难道热血和生命不如价值两元之税重要?我等愿登车上路,来京与各位议员共辩长短……
大本营里,秦时竹和蒋方震、张绍曾正商议军队选举权一节:
蒋方震皱眉道:“如此抗议,是否稍嫌过分?纵然做戏,也不必如此逼真。”
张绍曾道:“不然,大帅此举,是为军队名分考虑,参议院一味考虑地主利益,整体偏向此阶层,倘若不予纠正,将来政治必然难以改良。”
“可军队只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也没有什么价值。”蒋方震拿着报纸,“你看,南方又有人攻击大帅军阀习气暴露。”
“谁说没有?”秦时竹虎着脸,“数十万将士,枕戈以待,能不给他们选举权?”
“听我命令,以大本营名义回电参议院:国民国之缔造,乃数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而成,如此激荡情形,犹昨日,今民国定,共和已立,仅仅一年,诸君便急于取消军人选举权,是何用意?若是过河拆桥之作为,窃为诸君痛惜之……”
“再复电陆军部和袁世凯,诸公手下,亦有数十万将士,今北疆举动,非为北疆国防军一家,乃是为全**人从长计议。军人厮杀疆场,奋勇拼搏,为的是一共和、民主之华民国,难道此等国家,就如此对待有功之人?”
回复完电报,秦时竹笑着说:“方才里说我做戏,不错,说对了!不过。这戏不是演给议会看地,是给俄国人看的。”
“啊!”张、蒋二人大吃一惊。
蒋方震马上反应过来:“大帅智慧,我等不及。”
张绍曾茫然不知所措:“里兄,何也?”
“此番动作,表面上是为军队争取选举权,实际上整个北疆各省议会选举都我们掌控,从政治来讲,我做北疆巡阅使。握有高权利,掌控军警,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从民心来讲,我们北疆广泛推行善政,惠及姓。人民党必然能够胜出;从经济和宣传来讲,人民党也拥有足够的实力,根本不要多此一举。但我就是要给俄国人,给袁世凯造成假象。我现忙着和国会扯皮,没功夫应付蒙古的事情……”
“大帅,您这是既迷惑了敌人,也迷惑了自己人,这烟幕弹放得……嘿嘿。”张绍曾终于想明白了。
“不然,我猜大帅还有另外一层用意。”蒋方震意味深长的说,“千万不要忘了,我们大帅还兼着人民党主席地职务。”
“里你看得很不错。”秦时竹笑了。“这是连环计。我这个提案一出,京城必然乱套,议员们肯定对人民党有所指责,就是本党的议员可能也不理解,我就是要他们反对我厉害的时候,宣布已经出兵外蒙,不日可下库伦,看他们怎么办?到底是反对选举权还是反对出兵?”
“大帅地政策。实是高。高啊!”
段祺瑞和袁世凯收到电报,也不敢怠慢。连忙开会研究,自然这也少不了赵秉钧。
“大总统,这秦时竹不知道又搞什么鬼?一个劲地要为这个,为那个争取选举权。”段祺瑞拿着电报,“前不久是工商业者,参议院已经让步,今天又是军人,他究竟想弄出什么名堂来?”
“你看到参议院的情景了吗?秦时竹的提案,只有人民党议团是持肯定态的,其余三党皆反对。”袁世凯摸了摸下巴下的胡须,“人民党现居于少数,但还这么一马当先,我真是有些佩服。”
“难道秦时竹想通过选举成为第一大党,然后组建责任内阁?”赵秉钧心里一寒,这就意味着他地总理梦要泡汤。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光这么做没用啊!北疆各省的议员名额,本来就是他们的囊物,换而言之,有选举权的多十万,少十万都没有关系,实是犯不着和参议院较劲,特别是没有意义地较劲。”段祺瑞思不得其解,“秦时竹此人,凡事都为自己打算,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是不干的,其它方面,凡是能过去的,都是马马虎虎,这次怎么一反常态?连续两次逼宫?”
“老夫经营半生,对他地举动实是看不懂。”袁世凯摇头晃脑,“后生可畏啊。不过这对我们也是个提醒,他有军人选举权,咱们北洋的军队也可以参加选举嘛,大家公平!”
“对对,可我们没有被选举权啊。”段祺瑞叹了口气,“让我们选谁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