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19章 北国庆典

    第119章 北国庆典

    北疆废除铜元后,所有的铜元都回收成铜料并由北疆财政委员会统一调拨使用,为弥补这一缺口,很多物品交易商就把南方各省的老制钱和铜元当铜料回收过来。

    这其又存着暗战,为广泛弥补赤字,南方各省光复后采用了滥铜元的方针,不时铸造当十、当二十的铜元,而里面所含有的铜料不及原来当五的铜元。甚至干脆就不行银元,只行铜元,夸张点的还有当五十的……这种滥劣币的行径,自然纷纷被人民所抵制,北疆看准时机,就以银元收购,这间的价格起伏,就构成了物品的交易空间,两大兵工厂则是其的头号收购者。

    物品的交易形式分为现货和期贷两种,现货一般10天内交货,经双方协议可延至30天;期货一般4个月内交货,经双方协议可延至6个月。履行合同的责任由交易所附设的信托公司办理,并经过财政委员会特设的监管处监管,交易双方不必顾虑对方的信用。现货交易可不经经纪人,期货则必须由经纪人介绍成交。经纪人佣金连同特别手续费及交易税,每车大豆50袋,每袋重140斤为15元,交易保证金每车80元。

    大豆交易量很大,占了所有物品交易量的一半。光是本月就成交现货大豆、豆饼、豆油124万担折106万关担,占同年全国大豆及其制品出口总量57%。期货由于刚刚开设,要到明年才能有所展。

    去时,交易所已接近收盘时间了,看里面一片虽然忙忙碌碌但有条不紊的景象,秦时竹很是满意。熊希龄和张嘉璈看见秦时竹等人来了,连忙上前迎接。两人很想让秦时竹讲几句话,秦时竹连连摆手,意思自己只是来看看的没有言准备。张嘉璈无法,只能大声宣布:“诸位,今日是沈阳交易所成立一个月纪念,自开业以来,承蒙政府领导,诸位捧场。业务蒸蒸日上,交易所特意筹备了一个小型庆典,以资庆贺!今日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巡阅使亲自前来出席,恭请巡阅使为今日的交易敲响收盘钟!”

    众人鼓掌欢迎,早上的开盘钟是熊希龄敲响的,下午收盘又由秦时竹来敲,可谓隆重之至。秦时竹笑了笑,走上前去。手执已包裹了红花的纪念锤,时钟刚刚走到三点地时候,“铛铛铛”地敲响了三声,宣布今日交易结束,下面掌声雷动。预示着交易所加美好的明天。

    庆典办得十分节俭,主要就是茶话会,间或提供一些外国点心。秦时竹等人进了专门的包间,享用着庆典糕点。

    “开业以来业务还行?”秦时竹问张嘉璈。

    “业务可谓蒸蒸日上。现正式注册的商户已突破了2000家,我相信到年底会达到5000。”张嘉璈笑着说道,“不仅沈阳、大连、哈尔滨的商人,连远太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有人前来注册。”

    “那他们怎么交易?”

    “主要通过电报,外地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客户,都雇佣了专业经纪人,大厅里那些黄马甲就是,而红马甲则是交易所的交易员。我们为经纪人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心。里面有四部电话、两台电报机,方便他们随时联络。外地实力特别大地客户是一户一经纪人,实力小一点的是几户一经纪人,经纪人负责把交易所的信息传递给客户,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指令操作,所有电都需存档,万一生纠纷,也可以核查。这些经纪人我们都是仔细核查过的。全部有正式编号……一般来说。反应迅速的话,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形成决策交换。尤其是午间休息时,服务心特别忙。对我们提供的服务,大家还是满意的。主要是现长途电话接通很麻烦,信号也不好,不然可以给每个红、黄马甲专设电话一部,就不用再收电报了。”张嘉璈介绍得很详细。

    “不错,不错,等以后科学进步了,肯定会实现地。”秦时竹想:我们那个时代可是无纸化交易、电脑撮合,行情瞬息万变,速要快多了。他接着问:“现的交易税和佣金是多少?政府能抽取多少交易税?”

    “交易税暂定为千分之五,不足一元需缴足一元。至于佣金,和交易税额一样,由于他们享用了交易所提供的房间、电话等便利,还需要和交易所分成,,“开业以来累计上缴的交易税已有3000余元。当然这指的是证券,若是物品交易,还涉及交易税和佣金及特别手续费,计算比较麻烦点。我保守估计,如果成交额能持续扩大地话,今年到年底可以缴纳2万元,明年全年可以达到20万元左右。”

    “这么说交易所利润也很可观喽?”

    “可开销也大。还有我们这些管理人员要开工资,房屋要折旧……”

    “你就别叹苦经了,谁不知道你整天笑眯眯的?从长远看,形势肯定看好。”秦时竹笑道,“若是时机成熟,你们就把物品分出去,证券归证券,物品归物品,方便管理。”

    “好。”张嘉璈满口答应,“西方各国也是这么干的,我们经验不足,再加刚刚开办,若是时机成熟,我必然毫不犹豫的予以拆分。”张嘉璈地话,不到两年就变成了现实,随着交易规模和人员的扩大,证券和物品实现了分立。

    11月12日,参议院议长吴景源起召开蒙古问题专门会议,各议员敦促政府直接解决问题,严词拒绝俄人无礼要求。

    次日,黄兴致函北京国民党本部陈述对蒙古问题之意见,主张用兵,以北疆国防军为先锋。南军为后援,说“国民踊跃非常,款项自能源源接济”。

    14日,原乌里雅苏台将军那彦图致信袁世凯,条陈取消外**立意见,不可示敌以弱,并同时致信秦时竹,要求北疆方面于蒙事格外予以担待……

    秦时竹频频调兵遣将之时。沙俄库伦的兵力增加了3个大队,恰克图和乌里雅苏台各增加两个步兵大队,并打算往科布多增援步兵一个大队和炮兵一个队。外蒙集团军事上也做了一定准备,外蒙土谢图汗部、三音诺颜部、车臣汗部和扎萨克图汗等地都开始增加兵力,哲布尊丹巴向四汗部各抽调一千人,另外招募土匪两千人,负责保卫各处要害,还下令让每部再增加1万军力。要求达到5万人的规模。

    11月15日,围攻科布多的局面已经形成,杨增的先头部队――骑兵两营迅速接近科布多,后面的步兵6营相距约50里,他还从哈密、巴里坤、古城、元湖等地调来了增援兵马。特别是两个炮兵营,并改善了台站、电讯和后方补给工作,预计18日动总攻击……

    “卖报!卖报!”街头巷尾的报童们一片兜售声:“各地民情激愤,纷纷抗议……时人多有从俄国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挤兑之事实……”

    “昨日去道胜银行提取存款之人甚多,队伍长达100米,但秩序井然,据某先生言,俄国强盗行径,令人气愤,我虽不能为国上阵杀敌,但可以如此经济手段以示抗议……”

    “昨日北疆各省。尤其沈阳、长春为显著,爆学生示威游行,要求政府继续施加压力,确保外蒙领土不失,北疆巡阅使接见爱国学生,言此种问题,必须解决……会后,学生们手执标语、横幅。至俄国领事馆门前静坐抗议。有数学生表演讲,大声疾呼。四万万民众团结起来……现场有警察维持秩序,社会治安稳定,无暴力行径生……”

    “昨晚,俄国领事紧急面见辽宁民政长、内务厅厅长,对学生静坐示威,包围领馆表示抗议,并要求我方撤去学生……我方答复:学生行动缘由爱国,北疆言论自由,静坐示威并无暴力行径,也无肢体冲突,政府无取缔之理由……我方接着向俄国领事求证,俄国是不是已承认外**立,要干涉国内政?该领事虚言以搪塞……”

    “号外!号外!昨日陆军第11、13、14、16师,第21、24、28、32、33旅联合致电北疆国防军大本营,对俄人行动表示抗议,对外蒙叛国集团之举动痛斥之,皆曰:虽努力要求政治解决,但绝对不可放弃军事之准备,倘有用命,必然不辞辛劳,以固我边疆……总司令回电,对各部队爱国情绪表示理解,但目前正值交涉期间,诸部要稳定情绪,不可听信谣言。”

    16日,俄国公使向北京政府外交部提出6条,作为俄续开谈判地先决条件。其内容为:一、俄未缔约以前,俄国承认蒙古为自主国;二、道胜银行损失,应由国赔偿,三、此次损失若万以上,须偿十分之五现银;四、以后华人再有抵制情事,须负完全赔偿责任;五、国政府如承认以上条件,须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如有异议,亦限二十四小时内声明,否则即作为默认。

    消息传出,如火上加油,民间情绪加忿懑。

    《人民日报》报道:据可靠消息,俄国政府已对我国政府提交后通牒,限期24小时答复,要求我方承认既成事实。

    另据各地记者观察,各地已纷纷自行动,上街游行抗议俄国之殖民暴政,不独高等院校学生,连小学堂之学生都明白国家已趋危急关头,泪流满面予以抗议,言语之,颇以自己年龄小而不能上阵为国出力为憾……每日有数十场演讲,宣扬爱国精神,教育市民国家领土主权之不可分隔,有爱国学生讲到激动处,咬破手指用血书写:“祖国寸土不能丢”字样。演讲毕,有女学生手持募捐箱,巡回走动,言为军队募集,一旦将来国家有事,可充作军费,各界群众纷纷慷慨解囊,有一角、五角、一元、数元不等,都不欲彰显个人姓名……有一老先生,一人独捐80元,问其养老如何?其慨然回答:倘国将不国,要此老朽躯体何用?众人大敬佩之……

    为有效导引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升温的民众激情上加一把火,人民党宣传部按照秦时竹的指示,拿出了秘密武器。

    所谓秘密武器,其实就是当日北疆庆典拍摄的影片,摄影师们拍得影片后,连忙剪辑、编辑,制作成80分钟长的无声电影――《北国庆典》,背景音乐则是北疆国防军军歌和进行曲。

    根据秦时竹的指示,电影先沈阳、北京和上海三个城市播放。

    华夏社沈阳消息:连日来各地广泛播放革命庆典纪念和国防军阅兵之影片,社会民众争先目睹……但见军容齐整,精神饱满,无不欢欣鼓舞,播放现场,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掌声雷动……有爱国青年观看影片后,大受启,跑到各部队驻地,要求加入军伍,为爱国出力。各部感其心诚,但予以婉辞谢绝:根据部队章程,部队无招收兵员之权,非得前往各地兵站才行……当日,各处兵站被青年们所包围,纷纷要求入伍,具体情况如何,请继续留意本报明日报道。

    华夏社北京消息:北京《人民日报》、《民立报》、《万国公报》、《社会报》、《国时报》等报界记者济济一堂,观看完影片《北国庆典》后召开讨论会……会上,《人民日报》京畿部主笔史量才先生言:今日若失外蒙,他日必失内蒙,凡此以往,不出十年,疆、东三省皆会落入敌手,长城以北恐非国所有,今日之抗争,不独是为了外蒙,也是为了整个国……众人皆表赞同。
………………………………

第120章 各取所需

    第120章 各取所需

    华夏社上海长篇报道:17日晚,《北国庆典》影片上海映,内容为北疆胜利庆典和阅兵盛况。由于事先报界已报道相关事宜,做足宣传。各界民众纷纷前往观看,票价原本为每人两角。但第一场开幕前数天,便已销售一空,黑市价格直涨为3元,仍然一票难求……观看完毕后,观者皆称过瘾,有花高价买黄牛票者,连称值得!值得!当日第二场、第三场已销售完毕,不少人重购买明日之第一场,以图再重温。

    有记者问其为何反复观看?答曰:值此国家有事之际,北疆人马强壮,人民之福,我等虽南国,亦为之动容,反复观看乃补偿不现场之遗憾尔……或曰:国防军乃共和柱石、国家栋梁,必然能力保疆土不失。影院老板对爆满景象笑逐颜开,称此为从来未有事,已按民众请求,明日加映3场……有老板称,此次观者反应完全出乎意料,倘若国防军真的出师北伐,平定外蒙,愿捐一半收入充当军费。

    记者采访时,遇有夫妇二人均是学生出身,衣冠楚楚,言谈儒雅。其夫为一大公司职员,其妻为沪上某医院护士,两人婚不久,生活美满,收入颇丰。观看完毕后,一致做出决定,辞去目前工作,北上投奔国防军。有人不解,你夫妇二人刚刚成婚,生活安定,何必北上投军?答曰:我夫妇固然生活幸福,但只是一小家之幸福,今日不报效国家,他日我二人之子,恐为亡国奴也。我们为父为母,不可以一己之私,断送子孙幸福……

    华夏社东京消息:昨日。我爱国留学生3000余人集会,声明否认《俄蒙协约》,抗议俄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通电政府采取严正立场……

    总统府内,袁世凯正大脾气:“抗议,抗议,你们就知道来向我抗议!”

    赵秉钧走了进来,却不敢吱声。老袁的案头,堆了厚厚的一堆电报稿,全是各界过来,要求政府采取严正立场,收复外蒙。

    “智庵,你来得正好,你看看这些电报,全部都反了天了。”袁世凯怒气冲冲。“民国初定,尚未得到外国承认,值此多事之秋,应该加谨慎,可是这些人。怎么都不识好歹?纷纷要求强硬、要求出兵,这仗是这么好打的吗?”

    “大总统,这……眼下民情激愤,个别人说出如此过激的话。也情理之。”

    “什么叫情理之?打仗?说得轻巧,国和外人打仗,哪一次打赢了?”袁世凯拍着桌子,“协调才是上策,用外交解决,用政治谈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他们这么抗议。把俄国人惹急了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秦时竹来电,要求政府努力交涉,同时也不放弃军事准备。”赵秉钧将电递给了袁世凯,“他专门和我们捣乱。”

    “我倒是听芝泉汇报过了,说陆军部派人出席了北疆庆典,还观看了阅兵式,说国防军兵强马壮云云……”袁世凯脑子转得飞快,秦时竹到底什么意思?

    “大总统。既然他说要准备。我看就让他准备好了,他这个巡阅使职权里不是包括外蒙吗?平定叛乱自然是他理所应当之责任。至于国防军,本来就是巩固边疆的,我看不妨让他使使。”赵秉钧说了自己地建议,“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袁世凯想了半天,把前前后后都盘算清楚了,再问赵秉钧,“你说说看,怎么个有益法?”

    “第一,国防军的部队接近外蒙,如果真要开战,肯定是要国防军动手,咱们可以不用出一兵一卒;第二,如果大总统授权,那么这事不论成败都可以交待,若是胜,则是大总统布置有方,英明果断,若是败,也是秦时竹指挥不力,国防军无能;第三,万一冲突扩大,引起国际纠纷,也可以将秦时竹抛出去做替罪羊,我们的命令他可以不服从,但各国的意思他不敢违背?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做章,一举撤掉这个巡阅使……”

    “你所说倒有道理,可是具体怎么做呢?”袁世凯犯了嘀咕,“现我一方面和俄国人谈判、交涉,另一方面又派人去打,若是因此而引起国际纠纷,恐怕你我难逃干系……”

    “大总统,不需要您下令,您只要打个电报给秦时竹,说明关切之意,含糊其辞,让他自己去揣摩罢了。”赵秉钧马上就有妙计,“如果他按兵不动,那么咱们拍了这份电报,也是了责任,对国会和民众都可以交待;如果他和俄国人交手,那是他擅自做主,如果战败,我们可以处置,倘若万一的万一战胜,也必然损耗了他的实力和财政,这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利的。”

    “按照你这么说,不管他怎么弄,我们都是有利地喽?”袁世凯一想,这主意倒真是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这个电报要秘密拍给他,不然一公开,各国公使尤其是俄国公使又会来质问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面上还是要与俄国人虚与委蛇,但暗地里可以给秦时竹透露风声。”

    “你猜秦时竹会是什么举动?”袁世凯来了兴趣,很想看看秦时竹的窘境。

    “这倒说不好,我以为他骑虎难下。一来,北疆群情激愤,连日来已经有学生包围俄国领事馆,静坐示威,俄国方面和秦时竹的关系已大大恶化了;二来,如果他没有什么反应,那么民间的力量肯定对他有不满,只要我们稍加挑动,就可以把这个矛头指向他;三来,万一他按奈不住出兵,我们也可以和俄国方面交待,说这是他擅自做主,为将来转圈留有余地;四来。两边如果交手,我对他的形势不看好,对方无论武器、人员都比他充足的多,外蒙情况复杂,平定谈何容易?”

    “就按这个来办。另外,我这还有一份军事会议决议,你也一并转给他。”袁世凯掏出一份件,上面刷刷写了几句话。

    赵秉钧接过来一看。会议记录一共有条:一统兵高级军官佐领,均由总统任命;二练兵及师旅数目,分大小省规定,大省4师,小省3师为限,边禁省份不此例;三用兵不敷时,募续备兵补充;四军服、械饷、辎重、工程、幕营等件,悉遵央规定。如向外洋订购炮械,须央认可;五驻京军队及各省防营统改成陆军编制;实行征兵,目兵、夫役之服装、食米,照禁卫军规定。

    后还有一条补充,就是袁世凯刚才手写的话。北疆国防军体制特殊。地处边疆,承担国防重任,一切军政事务,着北疆巡阅使便宜行事。授予全权,日后报总统府和陆军部备案即可。

    “怎么样?这个条件够优厚了?”袁世凯笑着说,“你可以暗示他,这是我对他的优容。”

    “相信他会乖乖上钩地,我即刻回电沈阳。”赵秉钧转身要走。

    “等等,”袁世凯叫住了他,“再加一条,国防军训练辛苦。卓有成效,央补助军费100万元。”

    “这是?”赵秉钧不解其意,袁世凯眼下正缺钱花,刚刚从比利时贷了一笔款子,怎么这么大方地给沈阳100万?

    “既然要暗示,那么就把章做足。”袁世凯笑道,“我给他100万军费,个滋味。让他自己揣摩去。”

    “大总统英明!”

    接到类似后通牒的声明后。外交总长陆征祥连夜与驻京俄国公使就《俄蒙协约》举行第一次正式谈判。他与日、法、美3国公使邀请俄国公使克金斯基外交部开始谈判,与俄国公使争论激烈。几至冲突,谈判无结果而散,会议结果仍主张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谁都主张和平解决,北疆已经出手了。收到袁世凯地电报时,秦时竹正大本营观看地图,听取进军方案,看完电,他冷笑一声,对手下说:“袁世凯和稀泥,个含糊不清的电报给我,表面上是授予我全权,实际上开空头支票,万一有事,他还可以及时洗脱。”

    “他一贯如此,从来没有几句实话。”张绍曾曾经和老袁打过交道,比较了解。

    “既如此,我就来个假戏真唱,也回他一封含糊不清,就说请大总统放心,北疆有事,秦时竹以身当之,眼下静观其变,看事态展……”口述完电,他回头来问,“现部队都到什么位置了?”

    “根据2小时前的电报,骑1师已过克克伊尔根,明日可到四王子旗;16师下午时分过了兴和城,此二路约定10日后伊林会师。甘肃方面,15师骑兵团和骑11旅一部今日刚刚集结完毕,准备出,马福祥、扎木合带队,准备沿乌海、临河、吴业乌苏、奔巴庙、图克里克一线进军,估计要20日后,能到塞音山达,何日与前面两支部队会师,尚无法确定,要看沿途有无兵力阻挡……”张绍曾是个合格地总参谋长,一边说,一边用木杆地图上移动,使得秦时竹不必地图上费力寻找一个个他所不熟悉的地名。

    “根据你的判断,何时会与外蒙叛军交上手?”

    “这个月底到伊林前应该不会,毕竟这一带还属于内蒙境界,敌人前几次来袭扰,都让我军给击退了。但出了伊林就不好说,敌情不明,况且这十天内我们也做不到侦察清楚。”

    “飞艇部队呢?”

    “飞艇受天气约束很大,根据昨日的观察,前进道路上均无敌军踪影,但气候已经转冷,风力也逐渐加大,恐怕不能天天升空观察。”

    “这是个麻烦地事情,拍电报给上述部队,让他们注意警戒,不可大意。”秦时竹说完,又把目光投向东路,“东路准备得如何了?何时出?”

    “今天上午焦济世地33旅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呼伦贝尔,和马占山部开始交接防务,不出意外的话,将于3日内交接完毕,23日骑2师可以西进,如果顺利,可望13天后到达库伦……至于34旅,恐怕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洮南。”

    “实是太远了,派骑兵都这么慢,若是步兵,恐怕得走到明年?”秦时竹长叹了一口气,“自古天高皇帝远,当年满清能对蒙古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也是颇费了一番力气,想不到时隔近300年后,我们还是要走这么一趟。”

    “若是有了铁路就便捷多了,基本一个昼夜就能抵达目的地。”副参谋总长张孝准笑道,“我们慢,敌人也慢,大家公平。只是将来为了巩固外蒙,我们必须修建一条从库伦到呼伦贝尔或者到北京的铁路。”

    “现张绥线已修到了大同,目前正朝南北两个方向同时修筑,北往集宁,南往蒲州,等铁路延伸到集宁后,一定想办法修建一条到库伦的铁路。”秦时竹盯着地图,“无论如何,外蒙一定要保住。花这么大力气远征,值得!将来再花大力气修筑铁路,也值得!”

    “大帅所言极是,控制了外蒙,京城、内蒙就有了安全要冲。如果俄国控制了外蒙,我京畿地带完全暴露其兵锋之下,对国防甚是不利,倘若我们控制了外蒙,则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暴露我们地面前,我们地安全便有保障多了。”

    看不出来这两人还是扩张分子,秦时竹暗暗一笑,眼下时机尚未成熟,此事留待以后再说。
………………………………

第121章 连夜劫寨

    第121章 连夜劫寨

    “报,电报,疆方面已攻克科布多,守军400余人,非死即降,逃亡者不到50人。”

    “哦?动作这么快?”秦时竹接过电报,杨增电报里简要地写着,“我军于3日前包围科布多,当日正午起进攻,先以火炮猛烈轰击城郭,该城城防不甚坚固,一小时内,崩塌多处,城内守军不曾料到我军居然敢主动攻击,张皇失措,指挥混乱,只知胡乱还击,丝毫没有章法,对我军进攻无任何不利影响……下午二时,我军停止炮击,动用步、骑兵总攻击,经过浴血奋战,于三时许攻克该城,毙、伤敌近250,俘虏100余,其余逃脱,我军伤亡不到70人……据被俘之敌交待,三日内伪蒙军将来增援,间或有沙俄部队,人数1200以上,我军眼下正着力修缮城防,安顿民生,准备固守,暂时无力东进……”

    “不错,不错,科布多这么顺利就拿下来了,多亏了当时坚持一下,不然等敌人增援完毕,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肃清。”秦时竹笑容满面,“回电,对全体将士予以嘉奖,伤亡者予以抚恤,战事结束后,北疆方面奖大洋10万元……要牢牢守住科布多,牵制敌人军力,外蒙形势,旬日内必将得到改观。”

    “疆方面给我们开了个好头,看来伪蒙军无甚战斗力,居然一触即溃,我军战斗力远疆军之上,看来收复库伦要比想的容易。”张绍曾自言自语道。

    “不可轻敌,疆军取胜,一来准备充分,二来军械、兵力都占上风,三来敌人不曾防备。故而胜利。只是这1200人的进攻队伍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守住?”

    事实证明,秦时竹的担心不是毫无道理,11月25日,俄、伪蒙军1200余人赶到了科布多城外。这支部队,本来是按照指示来加强科布多防御力量的,但不曾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使命已经变成了重夺回该城。

    伪蒙军方面主要是骑兵,由兀立古带队。人数800人左右,俄军方面,则由萨姆切夫斯基大尉带队,其一半是哥萨克骑兵,还有一半是炮兵。蒙军虽然人数比俄国人要多,但临行前蒙古方面交待兀立古,要听从俄国人指挥。为了遮人耳目,俄国人穿上了蒙古人的衣服。远远望过去是分辨不出来地,但走到近处就可以很明显地区别开来,俄国人不论长的如何,都有一个大鼻头

    走到半路时。这支联军部队撞上了从科布多逃窜出来的残兵败将,得知科布多已经落入敌手,兀立古和萨姆切夫斯基暴跳如雷,恨不得把这批残兵败将全部杀了才能解恨。那些科布多的残兵败将看到增援部队。就如同看见了救星,胆子又大了起来,纷纷嚷着要打回科布多去,收复科布多,把汉人赶出阿尔泰……

    “城里有多少兵马?” 萨姆切夫斯基虽然鲁莽,但也晓得打探一下军情。

    “也就1000多人,不过他们也有大炮。”

    “你看见大概有多少门,威力大不大?”一听敌方也有火炮。萨姆切夫斯基心里一寒,这仗恐怕没有那么好打。

    “这个,大概5、6门,当时风沙很大,我没看清楚。”其实这个人根本没有弄清楚疆军有多少人马,看俄国人逼问的紧,随口胡诌了一个数字。

    “好好,我知道了。”听说对方只有5、6门火炮。萨姆切夫斯基放心了。他手里可是捏着足足12门山炮呢,让这些黄种猴子尝尝厉害。萨姆切夫斯基参加过日俄战争。对日本兵勇往直前,用身体抵抗俄军火力大感震惊,他看来,黄种人都是一样的白痴。

    他找兀立古商量,说是商量,其实就是下命令:“我们给养不多了,必须加快行军,快把科布多打下来,不然我们全部得死这里。”

    “嗯。”兀立古下意识地点点头,虽然他讨厌俄国人的颐指气使,但是部队还剩下10天的给养,这个数目确实撑不了多久。他没有想到地是,如果他现率领部队返回乌里雅苏台,根本一个人也不用死,但他压根就没这么想,总觉得俄国人厉害,又有火炮壮胆,那些汉人肯定不是对手……

    此时,科布多的城防已经被加固了,城里高指挥官是范山河,曾任军管带,现是科布多城防司令。

    “司令,敌人来了。”传令兵跑到跟前报告说,“据骑兵侦察,敌人已城外20里地处安营扎寨,人数1000人以上,还有大炮。”

    “好,我知道了。”为了有效防御,科布多的守城兵力已经达到了13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