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公子是跟着郡丞的判决书一起过来的,他想直接把杜筱筱接回去。秦公子知道自己父亲是肯定不会同意自己娶杜筱筱的了,所以他想着干脆给父亲来个生米煮成熟饭,直接把杜筱筱带回家,再加上郡丞的判决书,秦老爷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得就范。
杜子诚也是因为这判决书,在徐县令的劝说下,最后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只能是选择屈服。杜筱筱做为一个女人,就更加没得选择了,而且父亲都说了,此事事关家族存亡,她有的选吗?
直到关老夫人下葬了,关羽才知道杜筱筱被秦公子接走了的事实。关羽是恨透了那个该死的郡丞,但他能去杀了那个郡丞吗?他还真能,真是他自己想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无依无靠、无所牵挂了。
可是在他从家里拿出武器,准备上路的时候,却被杜子诚堵住了。
杜子诚已经领教过关羽的冲动,所以这次有了防备,他问关羽:“长生,你这是要去哪里?”
关羽不敢说实话,所以不知道怎么开口。
杜子诚知道关羽又想干危险的事情了,就苦口婆心地劝慰到:“你真觉得自己变成孤身一人了?你还认我这个叔叔吗?”
“杜叔叔……”关羽一脸委屈地看着杜子诚。
“虽然你姓关,但是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侄子看待。”
“侄儿知道。”
“这次的事情,说到底都是杜某的错。”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杜叔叔,你别这样说……”
杜子诚挥了挥手,制止了关羽说下去。不过其实关羽也只是张着嘴,他并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他不明白怎么就变成了杜叔叔的错了。
“是杜某的疏忽,平日对你的关心不足,所以没有察觉到你对筱筱的情意……后面还是杜某疏忽,没有及时制止你抢亲……”说着说着,杜子诚的眼睛湿润了,想到杜府和关家弄得家破人亡、物是人非,他就开始哽咽起来。
关羽见杜叔叔哭得伤心,他反倒被弄得手脚无措了。这才让他想到他并非只剩自己一个人,他还有一直把自己当儿子一样看待的杜子诚。这次他要是真去行刺郡丞,或许能成功,但是想逃出城就不容易了,到时候免不了要连累杜家,他这才开始觉得后怕。
关羽平静地对着杜子诚说:“叔,我想离开一下,出去走走。”
杜子诚有些不舍,但觉得关羽出去冷静一下也好,继续待在解县只能触景伤情。杜子诚不无担心地叮嘱关羽:“侄儿啊,外面风大雨大,世情凶险,你想通了,就快点回来吧。”
关羽一拱手,说:“叔,就此别过,保重。”
杜子诚回到:“注意安全。”
杜子诚看着关羽远去的背影,思绪万千,不过他没曾想过这一别,竟是完全失去了关羽的消息。
关羽这一路游游荡荡、兜兜转转,在外面漂泊了大半年的时间,把杜子诚给他的盘缠都耗尽了,最终来到了刘备府上应征,当上了刘备的门客。他也曾修书告知杜子诚自己在刘备这里安定下来了,可是送信的人最后回来说杜家已经搬走了,不知道搬去哪里了。关羽从那以后,觉得自己的根是真的完全断了。
古人们是不兴搬家的,杜家怎么就搬了呢?
这样从秦公子正式娶到杜筱筱后说起。
秦公子以前没正式接触过异性,所以连洞房都不会,更不要说发现自己妻子不是原装的了。他被杜筱筱糊弄了好些天,都还没跟杜筱筱发生过些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他还以为只要亲一下就会怀孕了。
但杜筱筱不久就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异常,她怀疑是自己怀上了关羽的孩子,所以她不敢告诉任何人,偷偷独自一人去看了大夫。大夫也确认秦少夫人这是有喜了。
这下麻烦就大了,要是被秦家人知道自己怀了别人的孩子,关羽的这个孩子肯定保不住,所以杜筱筱也只能忍着恶心,跟秦公子同床了。
还记得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会在深夜偷偷听电台节目,节目的内容嘛,不知道用词会不会被变成星星,所以大家懂的,很健康的,别想岔了。
曾经听过有小夫妻真的不懂洞房,一直搞错地方,最终导致老婆尿道炎了。那时候自己还小,以为这是真有其事,但现在长大了,很怀疑那个专家教授是骗小孩的。尿道那么小,可能吗?
不过在没有日本的特产大量在我国网上传播以前,估计不知道怎么才会生孩子的人应该不会少吧。
(本章完)
………………………………
第125章 泄露天机
上回说到杜筱筱很警惕也很幸运地先于秦家人发现自己怀孕了,所以为了保住自己和关羽的小孩,她忍辱负重开始和秦公子同床了。
自从杜筱筱开始留意秦公子,才发现他对自己是真的好,绝对的二十四孝丈夫,斟茶递水、嘘寒问暖,最终把杜筱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原本嘛,要是完全没有感觉的话,就算怎么感动,女人也是不会动心的,可是秦公子人长得帅啊,这帅就是最大的杀器,再加上秦公子无微不至地关怀,所以杜筱筱最终还是被征服了。关羽那个大块头就没人家秦公子这么温柔体贴。不过这已经是发生在关羽离开解县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因为丈夫很宠自己,杜筱筱的大小姐性子就越发没人管了,她说她想家了,所以秦公子干脆就把隔壁府也买下了,重新装修了一下,就让老丈人一家也搬过来住好了。
也因为杜筱筱的肚子大了起来,原本不待见她的秦老爷也改变态度了。
秦府为了这个将要降生的孩子闹腾了差不多半年,然后杜府也加进来一起闹腾了。
杜筱筱谁都没说这个孩子是关羽的,所以杜子诚还觉得自己女婿太厉害了,竟然这么快就摆平了自己女儿。他之前还为一直担心女儿会被秦家虐待,但自从亲眼见到女儿在秦家如此受宠以后,他也就放心了。
杜子诚已经半年没见过关羽了,他也有点想念关羽,不过要是关羽回来了,还发现杜筱筱跟秦公子这般恩爱,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别让关羽知道杜筱筱的事情为好,毕竟女儿是亲生的,关羽是别人生的,所以杜子诚搬家后,也没想要给关羽留下通信渠道了,连守在解县等候消息的人都撤了出来。
虽然杜子诚在解县叫杜半城,也就是半城的产业都是他杜家的,不过负责帮关羽送信的人没有去杜家的产业去打听主家搬去哪里了,因为他觉得要是主家在乎关羽,那种土豪家庭即使搬走了,派个人留守不是很容易的吗?
所以关羽得到送信人带着主观意见的回报时,觉得自己被杜叔叔欺骗跟抛弃了,成了没家的孩子。从那以后,原本就不会笑的关羽,更是连话都不怎么说了。
后来此事终于还是被刘备问出来了。关羽把这件憋了一年多的心事说了出来,心里感到轻松了一点,但人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刘备没有办法,想到梁旭好像对男女感情事比较拿手,于是就去找梁旭请教了。这个……该怎么说呢……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要向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请教感情问题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不过刘备才刚结婚嘛,梁旭的前世可是结婚两三年了,所以说爱情是不分年龄的。
开导关羽嘛,直接说他现在这样子是不行的,他是绝对不会听进去。因为从刘备复述的关羽初恋经历来开,梁旭已经可以判断出关羽的内心是很骄傲的,对付骄傲的人,还是用激将比较对症。可惜因为信息不对称,关羽口中的秦公子可不是什么白马王子,而是孱弱书生,所以梁旭就想象不出杜筱筱会变心的可能了,也就不明白为什么杜府会隔断和关羽的书信来往。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不过这事情说到底的核心就是权势,杜子诚当初没有先考虑招关羽做女婿,就是因为关羽还只是一个有潜质的新兵蛋子,但人家秦家已经是个官了,芝麻大小也是个官。到后来秦家上门讨面子还是仗着他秦家是个官,杜家屁都不是,关家更是看都不需要看一眼了。最后郡丞的那道判决书就更厉害了,弘农郡的牛鬼蛇神都只能靠边站,除非他敢像黄巾军一样起兵反抗。
“所以,长生哥哥,你知道你输在哪里了吗?”梁旭老成在在地问关羽。
“就算知道了,但又能怎么样呢?”关羽鼻息咻咻,但是最终还是泄气了。梁旭都已经说得那么明白了,关羽还怎么会不清楚呢?
对啊,关羽以前还能当个军队里的小头目,可现在呢?他还有什么办法吗?说到底就是没有人脉啊。
梁旭想了想,决定透露一些天机给关羽,毕竟看着一个《三国演义》中的军神如此颓丧,作为热爱三国的大好青年,不对,是大好小屁孩,怎么能忍呢?于是梁旭就开始给关羽分析:“长生哥哥,你觉得玄德哥哥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这种问题都不知道问的是什么,怎么回答?是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刘备吗?关羽可是听说过梁旭曾经这样怀疑过自己的。关羽脸色不豫地看着梁旭。
不过梁旭也没想要关羽回答,所以已经继续装他的神棍了:“玄德哥哥难道这辈子就只是做一个富家翁?他手中掌握的人脉可不一般啊。虽然也还只是郡一级的公孙瓒、刘焉。不过这里是北地边疆,你看这边哪一年是安宁的?动荡的地方就代表着军功、代表着机会……”
后面的就不用继续说了,关羽已经双眼冒火了。他自己稀里糊涂地来到此地,没成想竟是上天对他的补偿,让他遇上了此生的贵人,让他这种暴力男能一展所长。
“那我该做些什么呢?”关羽虽然也还是问自己要怎么办,不过语气已经变得不一样了,态度很认真、很诚恳。
梁旭趁热打铁,说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关羽想都不想,就傻愣愣地回答到:“我都准备好了!”
梁旭觉得很头疼,头疼着关羽这大块头太极端了,不是意志消沉,就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梁旭决定打击一下他:“你是打算自己一个人群殴别人一队兵吗?”
关羽的脸红没红,梁旭看不出来,不过关羽确实有点赧然,出现了一些不自然的小动作,嘴唇上的胡子好像动了一下,只是梁旭不知道那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想要说的废话,在写完本章后,都忘掉了,所以就不废话了。
(本章完)
………………………………
第126章 美髯公关云长
上回说到梁旭用双拳难敌四手的现实打击了关羽的自信,然后发现关羽的胡子好像动了一下,但是不确定。
关羽的胡子不知道留了多久了,很可能是在他家变以后才开始留的,现在他胡子的体积比梁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要大了很多。而且因为一直没打理,乱糟糟的。这与后世传说中的关羽大相径庭。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之前关羽那么消沉,那会有心思照顾自己的仪容呢?
梁旭摇摇头,甩掉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很老成地教训关羽:“还是先从练兵开始吧。”
关羽说干就干,转身就准备去向刘备请命了。
不过梁旭又叫住了关羽。既然要帮关羽回到历史中原有的样子,那么他的名字,还有他的胡子也该改一改了。所以梁旭就开始忽悠关羽了:“长生哥哥,你看你现在算是重获新生了,你的字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关羽很疑惑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字,就说:“我的字是母亲取的。”
梁旭见关羽提起自己母亲以后,情绪又消沉了,连忙想一笔带过:“那就不要改了吧。”
“不过这确实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先父对我的期盼。”关羽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振奋地说到:“那就叫云长吧!关某定当一飞冲天,翱翔于云间,才不负先祖所望。”
好家伙,关羽终于给自己取对字了,梁旭的心愿完成了一半。所以梁旭就又指了指关羽的胡子,说:“云长哥哥,那你的胡子是不是也该修一修了?”
关羽揪了揪自己的胡子,觉得手感粗糙,看起来确实有碍观瞻,所以不假思索就说:“谢旭弟提醒,关某去剃掉好了。”
别呀!关二哥的大胡子可是他的标志之一,怎么能说剃就剃了。梁旭急了,急忙说到:“我不是那个意思,要不你去修一修?”
“打理很费事的。”关羽还是坚持要把胡子刮了。
梁旭只能是吹了:“你不觉得有一把长长的乌黑发亮的胡子挂在胸前,很潇洒很男人吗?”
关羽看看梁旭胸前,也不见这小娃娃挂一把胡子,所以就摇了摇头,还是打算把胡子刮了。
梁旭技穷了,看关羽是因为觉得麻烦才要刮掉胡子,想起自己前世每天都要刮胡子,也挺麻烦的。男人都怕麻烦不是?所以做起了最后的努力:“你每天刮胡子也是麻烦啊。”
关羽听到,觉得有理,眉头皱了起来,正在烦恼怎么处理胡子比较不麻烦。
梁旭打蛇随棍上,紧接着说:“其实打理胡子也不太麻烦,跟打理头发差不多吧。”说到头发,梁旭继续以头发来发表他的谬论:“难道你会觉得打理头发麻烦,就把头剃光吗?”
关羽听到梁旭说要自己剃头,就恶狠狠地看着梁旭。
梁旭这才意识到古人们对自己的头发很讲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怎么有权利去处理呢?所以梁旭连忙尴尬地道歉:“口误口误。”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其实大家那么熟悉,对方一时说错话是不会放心上的,关羽和梁旭都是男人嘛。不过听说女人就很记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梁旭以前就听他老婆说过。
关羽是男人,所以也不跟小屁孩计较,只是他想着头发不能轻易剃掉,那么胡子应该也是一样的吧?看来还是要留着。为免梁旭再口出狂言,关羽就打消了梁旭的担心:“旭弟说得有理,我去修一修吧,这样可以了没有?”
梁旭见关羽好像嫌自己烦了,表情很尴尬,不过目的都达到了,也就不再叨扰关羽了,傻笑着说:“云长哥哥,你有什么事情,就先去忙吧,不用理我,呵呵呵。”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呢。所以关羽也懒得理会梁旭了,他还有正事要忙呢,要给刘备练兵,刚刚还是这小娃娃点醒的自己,可转过头就用一些无聊的事情拖住自己。看来孩子还是孩子啊,太不成熟了。
想到这里,关羽慈爱地摸摸梁旭的后脑勺,算是打个招呼,然后转身就离开了。
梁旭被关羽把他当小孩子这一出给弄懵了,关羽离开了,他都不知道。最终,梁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里感叹:两世为人的后遗症啊。
梁旭情绪恢复正常以后,想起了古人头发的事情,心里不太滋味。一个后世的男人怎么能忍受古人那种长发呢?披散的话还有点飘逸的感觉,可现在的洗发水不行啊,是不可能把头发洗得太飘逸的,而且只有犯人才会披头散发,别流行没带起来,却被当逃犯捉起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梁旭前世听过他老婆埋怨过她的长发,说头发长了头很重。梁旭没体会过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但是他不太想去体验。所以他决定了,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给自己剪一头短发,引领大汉潮流。
小孩子就是喜欢做白日梦,也不想想他的身份地位能引领潮流?别被当成异教徒抓起来烧死就不错了。
时间回到梁旭装病,刘备带着张飞过来探视。
刘备听梁旭问起关羽的事情,就很认真的点点头,自从那天梁旭找关羽谈过以后,关羽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没日没夜地操练着刘府的家丁。可怜了那些家丁,哪有人有关羽的身体素质呢?早就被训趴下了。不过刘备也不好意思拂了关羽的好意,因为关羽说得的没错,机会是不会留给没有准备的人的,刘备自己也是不甘寂寞的,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蜀汉出现。起起落落、数战数败,但依然坚持了下来,最终走向人生巅峰,刘备的意志和信仰,可不是其他诸侯能够比得了的。
所以刘备也懒得管自己那些不争气的家丁了。养着他们可不是让他们吃白饭的,这是关羽的说法。关羽是真的发了狠了。
梁旭对此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虽然别人因他而受苦了,但是又不是他自己遭这份罪,管他呢。
(本章完)
………………………………
第127章 开杠
上回说到梁旭提议关羽练兵,关羽就把刘备的家丁折磨得得不成人形。
梁旭不单没有一丁点愧疚感,反倒很赞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观点。那是为了他们好,黄巾要来了不是?
想到黄巾,梁旭就有点不自在了。
刘备见梁旭的脸色不对,以为他的病又发了,连忙嘘寒温暖。
梁旭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担心黄巾起义后,刘备要拉着一大家子人参军的事情,而且估计刘备是不会认可起义这种说法的吧。所以梁旭也只能默认是身体又不舒服了,按压着自己脑袋,就又重新躺下。
此时梁晟也回来了,张飞见到他,放开大嗓门就叫了起来:“快、快、快,你弟弟又出毛病了。”
梁旭看着张飞后脑勺,被张飞诅咒,又不能说什么,心里很不舒服:怎么说话呢?什么叫又出毛病?
梁晟当然知道自己弟弟没有病,但也装模作样地拿着药碗,小心翼翼地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梁旭身前,背对着刘备和张飞,趁着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就向梁旭眨眨眼,把药碗递了过去,很关心地说:“你看看你,刚还说没事了,我才离开多久……快,趁热把药喝了吧。”
梁旭被梁晟搞怪的表情气得无话可说,因为他什么都不敢说,谁让他装什么不好偏要装病呢,病了就喝药吧。
梁旭看着碗里乌黑麻漆却还散发着淡淡青光的不知名液体,犹豫着,就是不敢动弹。
梁晟有些不耐烦了,就训斥到:“你还想不想好起来了?”
还没等梁旭心里吐槽自己没病,刘备也在一旁帮腔了:“要趁热喝了,才有效。”
最讨厌的还是张飞,竟然说:“很难喝吗?我觉得还可以。”
梁旭是真想撕了张飞的嘴,只是他打不过人家,只能是在心里咒骂:都想看我怎么倒霉是吧?老子男子汉大豆腐,死就死,谁怕谁?
梁旭鼓起勇气,一手抢过药碗,捏着鼻子就咕噜咕噜一口气把药全喝了。
张飞在一旁瞪着铜铃一般的眼睛看着梁旭,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真的就不难喝吗?
哪会好喝呢?梁旭被苦得想吐舌头,只是拼命忍住了。好容易喝完了整碗药,身子还打了个冷颤,好像身周的气温都下降了似的。不过看到张飞那副欠揍的样子,梁旭就对他皱皱鼻子,回了他一个挑衅的眼神。
小娃娃能有什么挑衅的表情呢?张飞看着梁旭很可爱的样子,就光顾着乐了。还是刘备贴心,亲自给梁旭倒了一杯水漱口。
刘备看着梁旭完全缓过来了,就开始说正事了:“今天来找旭弟,一方面是看看旭弟好了没有,另一方面是来通知旭弟最近外面都不安生,旭弟游学的计划可能要无限期延后了。”
虽然梁家兄弟中,梁晟才是大哥,而且是成年人,但共处了大半年了,刘备也是发现梁家里面做主的竟然是四岁不到的梁旭。其实梁旭、梁晟已经很注意了,但是事实的真相不是想要隐瞒就能藏得住的,平日的举手投足都可能会泄露实情,再加上刘备不单不是笨蛋,而且脑瓜也很灵活。所以刘备跟梁家商量事情,都是直接找梁旭的。
虽然别人家是由一个四岁不到的孩童做主,但那个孩童是天才,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刘备自己四岁的时候,都还没会写多少字呢,梁旭却把他家的书看完了,虽然不求甚解,但那识字量是如斯恐怖。
梁晟也是习惯了被忽视的了,所以也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梁旭知道自己一直想要避免的事情将要发生了,此刻心里的苦比刚才那碗不知名液体还要苦。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刘备看着梁旭一脸苦瓜相,还以为他在为自己的计划受阻而伤感,于是就想引开话题,说回他想要谈的骚乱起因:“都怪太平教,竟然聚众造反。以前见他们一副救民于水火、为民请命的样子,原来只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还包藏祸心,现在竟然反叛朝廷……”
梁旭见刘备一开口就没完了,虽然他知道的内情确实还真的就是刘备说的这样子,但毕竟反贼的头头是自己老爸,虽然只是一起生活了三年多的时间,感情不算很深厚,可也是自己老爸啊,所以开口叫住了刘备:“玄德哥哥!”
还好梁旭先开了口,不然梁晟就差点要发作了。梁旭那一声,也叫醒了梁晟。梁晟不想因为自己跟刘备这个和太平教不相干的人置气而暴露了梁旭的身份,所以他选择了回避,拿起空药碗,和大家告了声罪,就离开了。
梁旭在看到梁晟拿药碗的时候,才想起来他这个定时炸弹,还好没爆。
刘备不明白梁旭为什么叫停自己,所以一直看着梁旭,在等他的下文。
梁旭直到看着梁晟离开了,才重新开口:“玄德哥哥,要是民众能活下去,他们会跟着造反吗?”意思就是责任不全在太平教一边。
刘备见梁旭怪罪朝廷,心里也不太喜欢,谁让他也姓刘呢,和皇帝一百年前可是一家人,真是一家人。只是现在的朝廷也确实不干人事,就不说党锢之祸、买官鬻爵、宦官当政那些遥远的事情了,就说自己的家乡幽州吧,半个幽州被鲜卑占了,朝廷在七年前是曾经组织过反击的,可是输到连底裤都没剩下来,一共两万骑兵,两路齐发,最后竟然只剩下数十人逃了回来。
不过还是要给自己家挣点面子的,刘备想了一阵子,就犟道:“这都是太平教蛊惑的,现在的民众也还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虽然也确实苦了点。”刘备是吃过苦的,所以就在后面加了这么一句。
刘备继续说:“但幽州刺史郭勋、太守刘卫这两贼子就不苦了吧?他们怎的也反了?”刘备像是找到了可靠的依据来支撑他的结论,说着说着就变得有点趾高气昂的,好像郭勋和刘卫的反叛让他觉得很高兴的样子。
今天是我家大王的大日子,要帮他洗猫砂,洗了半天。
作者家里穷啊,所以没用那些一次性的猫砂,虽然包装上也没说可以循环使用,但是作为大王的仆人,为了省点钱让他吃上营养丰富的猫粮,也只能自己动手给他洗屎盆子了。
今晚看看还能不能再写一章吧,尽量吧。
(本章完)
………………………………
第128章 很普通的梁旭
上回说到刘备反驳了梁旭的人民活不下去才造反的理论。
梁旭想想,觉得刘备说的有道理,人们确实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最紧要的也是自己老爸是有意蛊惑大家跟着他一起造反。看来书上说的都是骗人的。
不过梁旭不清楚为什么会有朝廷官员跟着造反,这跟他印象中的黄巾起义不一样啊。其实因为他自己搞怪,黄巾起义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偏离了。只是他并不是真的是什么天才儿童,所以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穿越者的最大优势:预知能力,很可能就要被抹掉了。
自从梁旭跟着梁晟离开巨鹿以后,他们跟太平教就成了单线联系了,只有他们知道太平教在哪里,太平教的人是根本不知道教中有重要人物过来了。在太平教起事以后,这种联系更是完全中断了。所以梁旭他们完全不知道教中具体的情况。
只是他们和张角直接的联系也不可以说完全断开了,张角在想到要给自己儿子留后路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张家的老人去到各地,把部分太平教名下的产业分了小部分出来。现在这些直属张家的产业也早就转到了暗处,交给梁晟统管了。所以就算张角最后失败了,梁旭的后半辈子选择做个富家翁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这部分产业虽然曾经属于太平教,但现在里面的关系是断得很干净的,所以梁旭也没办法通过自己名下的产业获知太平教内部的事情。
黄巾起义在历史上也是被迫提前发动的,是因为内部出了叛徒,报官了。这事情梁旭之前是完全没有想起来,因为印象不深刻,《三国演义》第一章就有写,但梁旭只记得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到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为止的大致内容。主角都还没出场的内容,梁旭怎么会有兴趣呢?再者后面看到诸葛亮死了,刘备、五虎早就死光了,熟悉的大神们都死完了,后面的内容也变得索然无味,也就没什么心情看下去了。虽然还有一个姜维,但梁旭对姜维做过些什么,都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他假装投降,后来反叛却打不过邓艾,最后被杀了。
所以直到他从外出采购的梁三回来告诉他,外面的民众都在讨论太平教起事的事情,他才想起来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太平教被叛徒出卖,但他想爆了头也想不起来那个叛徒的名字。由于叛徒的出卖,洛阳那边的太平教势力是应该已经被完全瓦解了。所以梁旭也不知道封谞竟然鬼使神推地从里面安全脱身了,那他又怎么会知道是封谞拉拢了官府的人叛变呢?
所以面对刘备的反问,梁旭哑口无言。因为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所以虽然装病,还是会一装到底,连药都喝了。笨死了,竟然不懂得弄虚作假就干脆弄假药嘛,搞些黑芝麻糊,冲淡一些,装装样子不就好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见梁旭被自己弄得无话可说,刘备也没打算放过他,因为刘备心里气愤,他深恨那些蛊惑民众造反的神棍们。刘备继续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那些杀千刀的贼子都该死!”
梁旭看着刘备那个义愤填膺的样子,他心里害怕,怕刘备要自己建立义勇军去讨贼了。所以虽然想为自己老爸辩驳一下,可是最后还是不敢开口,他怕刺激到刘备,而且因为梁旭没有经历过张家最苦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