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张家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家提出退婚。”

    徐县令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心里百感交集,既为杜家觉得兴庆,兜兜转转地,最终及时扭转乾坤,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算是一段佳话;同时他也为秦家觉得惋惜,秦家是此事最大的受害者了,不过因为徐县令不是当事人,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切肤之痛,所以他还想劝秦县尉做君子:“成人之美岂不快哉?”

    秦老爷的脸皮抽了抽,他觉得徐县令肯定是抽疯了,他是真想抽这个不着调的县令一顿。秦家的面子和里子都丢光了,还岂不快哉?只是徐县令要比自己大半级,所以秦老爷只能忍着。

    徐县令见秦县尉的脸憋成了猪肝,也知道对方不肯接受他的建议,心里有些不喜,淡淡地说:“秦县尉以为如何?”

    这是问秦老爷想要干嘛,秦老爷看着这个虚头巴脑、不知民间疾苦的县令大人,他的内心是绝望的,所以也就完全放开了,也不管家丑不家丑,把这些日子的烦闷全都一次性吐了出来,激动地大喊大叫“我怎么快哉?我的亲朋好友、左邻右里全都通知过了,现在却要告诉他们,婚不结了,别人看不上我儿子。我老秦家的脸还往哪里放?”

    说到这里,伤心的泪水终于还是压抑不住,从秦老爷的双眼中奔涌而出。

    徐县令看着眼前这个老男人如此激动、伤心欲绝的样子,心里很受触动,觉得能让一个男人哭得如此伤心,看来这次杜家做的确实过分了。

    秦老爷这一哭就收不住了,他是没有试过被人逼到这份上的。

    徐县令见秦县尉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心生不忍,就温声劝慰到:“秦兄请放心,本官会为你做主的。”

    秦老爷等的不就是这句话么?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眨巴眨巴眼睛,定定看着徐县令,一脸难以置信却又感激涕零的样子。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徐县令被秦老爷看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想:秦县尉眼神怎么那么奇怪呢?不会是想以身相许吧?想着想着,徐县令不禁打了个冷战,他很想尽快离开此地,怕继续待下去会有什么意外要发生,于是匆忙说到:“本官会尽快查明真相,尽快给秦县尉一个答复的。”说完,起身就想要离开了。

    秦老爷见徐县令想要离开,也连忙起来,并叫住了徐县令:“徐大人请留步。”说完就向徐县令走去。

    徐县令见秦县尉向自己走来,心慌意乱,不由自主地随之步步倒退,心想:秦县尉这是要做什么?自己是县令,对方只是县尉,秦县尉应该不至于要对自己那什么吧?

    一不留心,徐县令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就一个踉跄往后倒。

    秦老爷眼明手快,抢上两步,一手捉住了徐县令的手腕,才堪堪帮徐县令稳住了身形。

    徐县令感觉着秦县尉手上的力量,开始绝望了,连手都被别人抓住了,这下自己肯定要完蛋了。

    秦老爷见徐县令一脸煞白,还以为刚才差点跌倒吓的,他还好心好意地上前一步,面贴面地给徐县令整理了一下被弄乱的衣服。

    被秦县尉这么紧贴,对方还在自己身上摸来摸去,徐县令万念俱灰,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到了,就站在了原地任人摆布,只是身子有些抖。

    秦老爷帮徐县令整理完衣服,才退开两步,从袖子里摸出杜家的退婚书,承给徐县令。

    徐县令还是没有从刚才的恐慌中反应过来,目光呆滞地看着秦老爷手上的东西,却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脑子依然一片空白。

    看着秦老爷就这么举着退婚书举了半天,徐县令才悠悠转醒,弱弱地问:“这是什么东西?”

    秦老爷早等不耐烦了,但人家徐县令是上官,自己能把对方怎么样呢?现在见对方终于有反应了,连忙说道:“杜家的退婚书,请徐大人过目。”说完了,怕对方还会出什么异常状况,连忙把退婚书直接塞到徐县令手里。

    徐县令看完了退婚书,也就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因为杜子诚真的很对得起他的名字,那就是太诚实了,连抢人的贼人是谁都写了出来。

    徐县令虽然刚才答应了秦老爷会给他一个公道,但其实是被秦老爷哭得一时心软了,他内心还是偏向于君子成人之美的。毕竟又不是他徐家丢的人,没有切肤之痛嘛。

    所以徐县令就对秦县尉说:“本官已经知道了,秦县尉,你到了本县,现在住在哪里呢?”

    “祥云客栈。”秦老爷学乖了,避免徐县令又走神,就简单扼要地有什么就说什么了,不兜圈子。

    “哦。你先回去吧,本官这边有消息了,就会派人去通知你的。”徐县令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徐县令可是很向往小青年自由恋爱的,虽然此时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徐县令的妻子就是和他一起从小长大的表妹,这种感情不是那些在成亲以前连面都没见过的夫妻能感受得到的。

    再者,关羽可是忠良之后,关家在本县也是有名的人家,徐县令认为不能这么轻易就使众人寒了心。

    写着写着,又发现内容偏离原先设想了,又得重新想过一遍后续剧情。作者这是要把我坑死的节奏啊!

    (本章完)


………………………………

第121章 兵围杜府

    上回说到徐县令丢下秦老爷,就急着赶去杜府,看看能不能帮关羽和杜筱筱这对小情人度过这次难关。

    秦老爷当然很不满,事实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还要查什么呢?但徐县令是上官,自己只有听话的份。他已经开始考虑动用自己手上的力量来摆平杜家了。

    所以秦老爷一回到客栈,就叫来了副将,让他安排人手到大街上去打听杜府还有那个关羽的所在。

    因为杜子诚和关羽都是解县名人,所以不难打听,秦老爷很快就收到下人的回报了。于是他穿戴整齐,点齐兵马就打算亲自上门找杜家的麻烦。

    此时徐县令已经到了杜府,正和杜子诚说着秦县尉跨县而来,要找他们杜家麻烦的事情。

    杜子诚听了是一筹莫展,但徐县令的大恩大德是一定要言谢的,所以立马叫人把关羽和杜筱筱找来给徐县令磕头。

    关羽听说秦家要来找麻烦,他就想起了自己在外面准备的临时住处,于是提议带着杜筱筱回到那所荒废的小屋躲起来。

    杜筱筱当然不可能同意了,不过没等杜筱筱开口,关羽的提议就被杜子诚否决了。杜子诚一向疼爱自己女儿,怎么能让女儿受苦呢?所以他把关羽的计划给了一下,让关羽带上杜筱筱,还有一些钱财,以及让部分杜家的仆人跟着到乡下躲起来避一避。

    徐县令也觉得这样可行,就让小两口快下去准备了。现在跑得了和尚,徐县令还得跟杜子诚商量杜家这座大庙要怎么躲过这次灾难。

    这里面最重要的罪证就是那婚书了。徐县令看过了退婚书,并没有当场还给秦县尉,相反的,他以物证为由扣下了。秦县尉既然没有了物证,那么杜子诚只要矢口否认自己女儿已经回来了,坚持自己不认识劫走女儿的贼子,那么秦县尉也就没有办法再追究了。

    虽然撒谎跟杜子诚的人生格言相违背,但目前也只能这样去做了。

    徐县令当着杜子诚的面,把退婚书一把火烧掉了。现在就剩关羽他们逃不逃得了了。

    可就在一切都进行得顺顺当当的时候,杜府的门子却失魂落魄地闯进了书房,向杜子诚禀报道:“有官兵把杜府围住了。”

    徐县令觉得很诧异,不知道哪来的官兵,就先开口问道:“带队的是谁?”

    杜子诚既然人称杜半城,那么他在解县还是很有地位的,所以解县的头面人物基本都认识,门子也有幸见过这些人,但这次包围杜府的首领却很面生,所以门子只能摇摇头,说:“启禀县令大老爷,小人不认识。”

    徐县令以为是因为门子的地位低下,本县的官员他未必知道,他还想着自己就是解县最大的官,谁来了都要给他面子。所以他很悠然地起身,淡然地说:“让本官亲自去会一会。”说着就踱着方步往外走去。

    杜子诚连忙叫上门子,追上了徐县令,让门子头前带路,自己就陪在徐县令身边。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杜子诚可没有徐县令乐观,因为他之前给女儿挑夫婿的时候,正是看上了秦家的家世,他很清楚秦家也是有兵的。

    徐县令不知道秦县尉是管军的吗?不,他当然知道,他也知道驻军没有上级命令,是不能调离驻地的,所以他没想过秦老爷会吃了雄心豹子胆,竟然带兵把杜府围住了。

    秦老爷还真就敢带兵围了杜府。等看到徐县令竟然从里面出来了,秦老爷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在心里头骂娘了:这该死的白面书生竟然跟杜府是一伙的,怪不得刚才一直带着自己兜圈子,一直想说服自己放过杜家。

    虽然秦老爷是想错了,不过结果还是一样的。

    徐县令见来者是秦县尉,就还是想着让对方放下执念,所以苦口婆心地问到:“秦县尉,你何苦苦苦相逼呢?冤冤相报何时了……”

    秦老爷懒得听这个不着调的小白脸废话,他已经领教过了,所以选择了无视,直接对着杜府大喊:“杜子诚,你快把你女儿还有她的奸夫交出来!不然我今天就移平你杜府。”

    徐县令见秦县尉敬酒不吃吃罚酒,他也生气了,没等杜子诚上前开口,就先开骂了:“秦县尉,你别给脸不要脸!你没有调令私自调兵,你可知罪?”

    秦县尉一听,才想起有这么一条规矩,因为他做官的时间实在是短,而且他还是混日子的,所以哪里记得清楚这里面的条条框框。不过他还是很有急智的,连忙亡羊补牢说到:“这些都是我的家兵。”

    这时候的土豪都有养家兵,这也是朝廷默许的,因为治安实在是差,要是土豪们不武装一下自己,很可能就会发生灭门惨案了。而像秦老爷这种管军的官,更是会带着家兵作为自己的卫队上战场的,所以家兵们都穿着大汉军队的军服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徐县令是不信的,他对着秦县尉就大声说:“你的这些话,留着跟郡丞大人说吧,本官必定会参你一本。”其实徐县令也不知道秦县尉说的是不是真的,他只是希望能唬住秦县尉。

    秦老爷听到徐县令说要弹劾自己,他更慌了,私自调兵形同谋反,这可是天大的罪,所以他更不能承认了,大不了回去就立马把这次带来的人全部改资料,改成自己的私兵。

    秦老爷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装胖子:“徐县令,请自便!杜子诚!别装缩头乌龟了,你快给老子滚出来!”

    徐县令见对方没有被唬住,反倒更气焰嚣张,他的自信动摇了,眼下也只能是耍赖了。

    徐县令回头看了看站在自己身边的杜子诚,轻声说到:“你快派人通知关羽和筱筱,别让他们出来。你也千万别说筱筱已经回来了,就咬死了她被劫走了。”

    杜子诚回身刚跟管家交代了让小姐和关羽躲起来的事情,杜府大门旁的墙头上突然跃下一个人影。

    唉,自己把自己坑死了,要重新想剧情怎么走才能不会让人觉得不合理。可是结局却被限制死了,好难受的感觉。

    这章的内容应该还能自圆其说吧?

    (本章完)


………………………………

第122章 出人命了

    上回说到正当杜子诚准备执行徐县令的B计划,通知下人把杜筱筱和关羽藏起来,却在此时从杜府中跳出一个人影。

    但见来人身高将近两米(直接用现代的单位,看起来比较直观),秦家的人都在猜测来人的身份,不过秦公子是认得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他就是那个可恶的淫贼。

    此刻,秦公子的内心是矛盾的,他很想杀了这个淫贼,那就没人跟他抢杜筱筱了,可是他又怕杀了这个淫贼会让杜筱筱伤心。一时内心天人交战,所以没当场叫破关羽的身份。

    不过关羽也没等秦家人慢慢猜,招呼都不打一个就直接冲向了秦老爷,他打算擒贼先擒王。

    秦老爷本来带来的兵就不多,也才一百人,所以才敢诈称是家兵,不然私兵太多了,同样会被当成要谋反。现在为了围住杜府,人都分散出去了,围在秦老爷身边的,也就剩下十几人而已。所以私兵们一见大汉冲向秦县尉,他们就连忙往秦县尉这边聚集过来,场面一时混乱。

    秦老爷觉得自己这边十对一是稳操胜券,所以连忙让副将控制住场面,无须其他人过来增援。

    此时各方面的活动看似经过了很长时间,但其实也就一瞬,还没等秦副将把命令传达下去,关羽已经杀到了秦老爷的卫兵面前。

    卫兵们早就把武器拿在了手上,见关羽已经落入包围圈,就一起围了上去。

    关羽这次也是拿着武器出来的,不过他并不是想要杀人,可问题是关家传下来的刀谱都是杀人的招式,再加上关羽自己找野生动物练手也是生死搏斗,所以他一忍手,武艺就打了折扣了。他也不是不懂得怎么避开别人的要害,他知道人体的要害在哪里,肯定就知道怎么不取别人性命,只是他对这种不要人命的打法不熟悉,现在更是被十几个配合默契的士兵围攻,弄得他束手束脚、险象环生。

    不过卫兵们这边就没什么需要顾忌的了,眼前这个汉子袭击朝廷命官,而且秦县尉也没说要活捉,死了也就死了,所以他们下的都是狠手。

    杜子诚也发现关羽快要不行了,连忙安排下人出去救人,接着就恳求徐县令帮忙制止云中县的士兵。

    徐县令心里也很急,很想救关羽,但是他现在能说什么呢?最不该出现的人出现了,现在想抵赖都不成。百般无奈之下,徐县令只能硬着头皮对秦县尉喊:“秦县尉,快叫你的人住手,要是弄出了人命,本官定当参你一本。”这是徐县令能做的最后的努力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虱子多了不痒,秦老爷听到徐县令要再参自己一本,他不怕了,因为这次是这个杜府冲出来的贼人要袭击自己在先,理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就干脆杀了这个贼子,给杜府一个下马威,也让徐县令知道一下我秦某人不是好欺负的。

    就在秦老爷正得意的时候,场面发生变化了,关羽终于受不了,一直挨打难以还手,他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所以他爆发了,大喊一声,浑身突然散发出一阵浓烈的杀气,把围攻他的士兵都吓得停滞了一下。就在这一眨眼的时间,关羽手中的刀已经抹过了离他最近的士兵的脖子。

    出人命了!所有人都傻眼了。

    士兵们是没想过刚才还只能招架的大汉竟然如此可怕,他们还没看清楚同伴是怎么死在关羽刀下的,关羽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他们现在很庆幸刚才离关羽最近的不是自己,所以他们也连忙往后退了两步,重新集结在一起,这才觉得自己安全了。

    秦老爷也没想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才自己这边的卫兵不是打得挺好的吗?眼看着就要乱刀劈死了那个贼子了,怎么现在反倒自己这边的人死了?这是怎么回事?

    秦公子是第一次体会到了关羽的恐怖,还好之前关羽抢亲的时候没下死手。秦公子已经彻底被关羽的武力震慑住了。

    徐县令觉得现在事情麻烦了,出了人命,那就要往上报了,事情到了上级那里,就更没法掌控了。不过眼下还是趁着局面混乱,先把人抢回来再说。所以他连忙让杜子诚把关羽拉了回来。

    其实杜府的人不去接应关羽的话,云中县的县兵们也没人敢去拦着关羽不让走,他们可没有人嫌自己命太长。

    秦老爷见自己的兵毫无战心,其实他自己也害怕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会被关羽干掉,所以见关羽被杜府的人拉回去了,连忙也收兵走人了。

    秦老爷想要武力解决杜家的打算是彻底破产了,他还是只能回到通过官府解决这一条路。所以他搜肠刮肚,通过脑补,把事情变成了徐县令、杜子诚合谋骗婚,还意图买凶杀了自己。然后就把这被告者毫无犯罪目的捏造出来的事实写成了奏章,让秦公子带着副将,拿着奏章到郡治弘农县告状去了。自己就带着县兵先会去云中县,他还要把参与这次行动的县兵变成他家的私兵,以防徐县令那边反咬他一口。

    徐县令这边也写了奏章,状告云中县秦县尉私自调兵、纵兵行凶、公权私用、仗势压人、强娶民女等多项罪名。写好了,就让传令兵尽快把奏章送到郡衙交给郡丞处置。

    由于关羽犯了人命,所以只能暂时收押了。

    这次的事情闹出的动静很大,所以也惊动了关老夫人。关老夫人在关羽跟人打斗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看到儿子被官兵围攻,她不知道儿子犯了什么事情,怎么就变成犯人了。可还没等她出声,就看到了自己儿子已经杀了一个官兵,这下关家是完了。没杀人以前,或许还能跟官府争辩自己儿子是清白的,可现在……关老夫人两眼一翻,就晕过去了。等秦杜两方罢兵以后,才有杜府的人发现关老夫人倒在了家门口,他们连忙报告老爷,还有去请大夫。

    终于快要完了。关于关羽的这一段故事,真的搞死我了,写着写着就偏离了原来的设想,而且不止一次,原本想一两章就搞定的,谁知道写了十章了吧,现在是真的要结束了。

    今天查了一下关平的资料,听说关平是关羽亲儿子,179年出生。这下作者又完蛋了,因为这段关羽的过往,设定是发生在180、181,关羽还没结婚呢,怎么会有儿子呢?看来关平只能是晚点再出来了。关平到底要怎么出来呢?这个问题值得让作者思考一下。

    (本章完)


………………………………

第123章 祸不单行

    上回说到关老夫人因为亲眼看到自己儿子杀了官兵,所以晕死了,而且没有及时被人发现,等到骚乱过去了,杜府的人才发现了状况,帮关老夫人请大夫。

    大夫经过细致的诊察,对杜子诚说:“恕老朽技艺浅薄,请杜老爷另请高明。”说完,大夫摇摇头,诊金都没要,就背起医箱打算离开了。

    杜子诚连忙拉住大夫,因为这个大夫就是解县最高明的了,杜子诚还能上哪儿去另请高明呢?

    杜子诚问:“老夫人到底是怎么了?”

    大夫不假思索地回答到:“兴许是怒火攻心导致,只是老朽无能为力……”像关老夫人这样的病例,他也不是没遇到过,但是翻遍医书也没有应对的办法。

    梁旭在这里的话,估计能猜到关老夫人是什么病。无外乎就两种:脑中风和心脏病。没有即死的,那就是脑中风了。以后世的医术都未必能把人救过来,何况汉末呢。

    不过汉末还真有神医已经开始研究脑中风了,还开出了方子,不过疗效嘛……那位神医就是张仲景,不过他的著作还没有传播开来,所以很多大夫都还不知道“中风”这种病呢。

    脑中风这种病更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为人老了,血管不是堵了就是脆了。但关老夫人虽然叫老夫人,可年龄还真的不算老,还没到四十呢。不过在八年前丧夫,虽然有杜府帮忙照顾着关家,可是守寡的日子能愉快得了吗?心情郁郁了这么多年,身子就一直时好时坏,现在儿子关羽还没娶妻生子就犯了人命大案,还是杀的官府的人,关老夫人是万念俱灰、悲痛欲绝,被病魔纠缠了多年的残躯也终于是撑不下去了。

    可怜关羽还不知道自己母亲已经不省人事,杜子诚也没敢把这消息通知狱中的关羽。

    杜子诚也是觉得关家要完了,关羽这次肯定是出不来了。再怎么说,关羽这次也算是为了杜府出头的,最终却导致关家绝后,这如何能让杜子诚的良心好过呢?

    每天见着一直昏迷不醒的关老夫人是每况愈下,杜子诚的心也是越来越沉重。最后,他终于是下了决心,要给关家留后。所以他叫来了杜筱筱,亲自带着杜筱筱到狱中去看望关羽……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此时,徐县令和秦老爷的奏章也先后送到了郡丞的办公桌上。郡丞看完了两份奏章,发现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说自己的事情,竟然没有多少内容是相同,好像两件不相干的事情一样,把郡丞弄得一个头两个大。

    所以郡丞就把送信的人都喊来问话,这下徐县令是失算了,他为了消息传送的速度,只派了传令兵来送信。奏章确实比较早到了郡丞手上,但传令兵又怎么懂得要按照徐县令要污蔑秦县尉的意思来回答呢,而且这事情的很多内情他都是不清楚的。所以传令兵是一问三不知,郡丞就干脆不继续问了。

    不过不单徐县令失算,秦老爷也是失算了,他想要弄死杜家,最好能把徐县令一锅端了,可是他儿子没有这种想法啊,而且秦公子是千万个不愿意伤害到杜筱筱的,所以秦公子的说法和他父亲的奏章又不能完全对得上,但毕竟秦公子是活生生的人证,可信程度要更高一些,所以郡丞更相信秦公子说的话。所以杜府和徐县令都没什么要紧了,当然关羽的罪责也一并变轻了,因为秦公子说出来的话,和徐县令的奏章更加的贴合,只是没说到他父亲私自调兵的事而已。

    所以事情被还原得七七八八了,郡丞也好做判断。郡丞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心里暗怪徐县令和秦县尉不让自己省心。

    这郡丞都年过六十了,也没能混进中央序列,所以他也到时候退休了。这种非常时刻,当然是风平浪静才是最好的,可是徐县令和秦县尉却闹起了矛盾,还闹出了人命。

    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为官之道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徐县令和秦县尉之间狗屁倒灶的事情,郡丞就不打算理会了,但为了团结,两家人必须要和好才行。郡丞看秦公子挺喜欢杜家娘子的,那么就让他们继续完婚就是了。

    只是这闹出了人命的事情要怎么处理呢?这个死掉的确实是秦家的私兵,所以不是官府中的人。不过既然有人死了,还是必须有人出来背锅的,那个什么关羽的听说是忠良之后,那就以功抵过,免了他死罪,就判他革除军籍吧。不判死刑就不需要上报到刑部了,没有军方人员身亡,只是革除军籍,也就只需要跟地方军部打个招呼。如此一来,也就免得无端给自己增添污点。

    弘农郡的治安可是很稳定的,自己也可以安安稳稳地退休了,不是吗?

    这单民间纠纷导致的错手杀人案件,最终只录入了地方档案里面。

    等郡丞的判决书来到解县的时候,原本关羽被放出来的消息应该是让人振奋的,可是杜子诚和徐县令都傻眼了,因为杜筱筱已经不再是黄花大闺女了。这事情徐县令也是知道的,因为没有徐县令给予的方便,杜筱筱也不可能在狱中长时间逗留。

    要把这情况返回给郡丞,让他改判吗?现在这种结果已经很好了,好不好?毕竟关羽还能活下来,要是告诉郡丞杜筱筱已经不能嫁给秦公子,谁知道郡丞那边又会怎么判呢?要是郡丞恼羞成怒,又要杀掉关羽,那该怎么办?

    所以徐县令沉默了,杜子诚也没话好说,只是这种事情关羽如何受得了呢?还有杜筱筱呢?

    不过关羽还得接受更严峻的考验:关老夫人去世了。关老夫人一直昏迷不醒,杜老爷曾经试过让下人给她喂食,可是关老夫人连吞咽的动作都没有,所以熬了三四天,关老夫人就不行了。关羽被放出来正好是事发后的第五天,等他见到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关老夫人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关平应该被种下了。没记错的话,在三国演义里面,关平是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才跟着关羽的。

    本章的剧情也太扯了,作者自己是不太满意的,但是作者的水平也就只到这里了,能想到的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关平的诞生、杜筱筱又是为什么没有和关羽在一起。原因就在于一个想要安稳退休的老郡丞身上。

    这最终究竟是关羽被戴绿帽,还是秦公子被戴绿帽呢?弄不清楚。

    (本章完)


………………………………

第124章 离家出走

    上回说到关羽虽然被释放了,却紧接着收到了母亲的死讯。

    一直相依为命的母亲,就这样离开了,关羽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她老人家,还没给她抱上孙子。关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关老夫人就直挺挺地躺在了棺材里。

    关羽情绪非常激动,完全不能自己,所以他竟然很无礼地逼问杜府守在灵堂的仆人,自己母亲的死因。

    不过仆人可不敢说,杜子诚已经跟府里的人说了,不要告诉关羽真相,杜子诚怕关羽太过自责。

    可是被关羽一直拎着自己的领子,面对着关羽要吃人的样子,仆人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不过他也还是不说,但为了让关羽松开他,他告诉了关羽杜府的人是怎么发现关老夫人的。

    关羽听完,也确实松开了这个仆人,他是愣住了,所以才无意识地放开了仆人。关羽只是年轻,容易冲动,但是他不傻,所以他猜到了自己母亲的死,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是他自己杀死了母亲。所以关羽崩溃了,嚎啕大哭,边哭边锤打自己胸口,嘴里反反复复说着:“是儿不孝!”

    关羽的大嗓门很快就惊动了杜筱筱和杜子诚。

    杜筱筱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现在听到关羽的哭声,她更是觉得自己无助、可怜。现在连关羽都救不了自己了,她还能怎么办呢?她不明白那个糊涂的郡丞为什么会下这么荒唐的一道旨意。

    杜子诚猜到关羽大概已经知道关老夫人去世的缘由了,连忙赶去灵堂安慰关羽。好说歹说说了好大一通,才让关羽止了哭,不过看着关羽空洞洞的眼神,杜子诚也不知道这孩子听没听进去。

    不过关于杜筱筱的事情,杜子诚没敢跟关羽说,他想着这事情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他怕连续受到沉重打击的关羽会疯掉。除了没了娘亲还有妻子,其实失业了也是沉重的打击,不过现在失业算是轻的了。

    秦公子是跟着郡丞的判决书一起过来的,他想直接把杜筱筱接回去。秦公子知道自己父亲是肯定不会同意自己娶杜筱筱的了,所以他想着干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