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烽火大明之霸权天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此时的杜威却还是不放心,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敌人绝对不会这么简单,虽然他对于明朝历史的所有认识,除了电视剧以外,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了,可是杜威也深知后金军的恐怖,他觉得,光是这样消极防守还是不够。
骑在战马上的杜威心情有些郁闷,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后金军队的恐怖,所以,才担心如果自己在如此周全的准备之下,还是失败的话,那么,整个大明朝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而一方面杜威对于后金军的理解,很大一部分还是停留在书本之上,而书本上的东西和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这也是令杜威感觉到不安的理由。
自古以来,那些无比强大的古代军队都活在百姓们的嘴中,小说家的笔下,而真正勇猛的战士,早已经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他们的强大也随着以讹传讹而被渐渐淡化,而前人留给后人的东西,与其说是一个故事,更不如说是一段传奇。
因此,当杜威骑上战马,带着数千骑兵赶往战场的那一刻,杜威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将要去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夫人,我听说早年间夫人家的商队曾经屡次经过辽东地面,我想那个时候,你们应该和后金鞑子也有过交易吧,夫人,我虽然是统领一方的长官,但是,却连自己的敌人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说来也真是让人笑话,你能给我讲讲嘛?”
听闻此言,紧跟在杜威身后的心凌微微抬头轻声回答到:官人,据妾身所知,后金人可谓军军民不分,妾身早年间曾经和商队行走四方,途中曾经多次路过辽东地面,也曾经多次和后金人打过交道。
在妾身看来,后金人虽然骁勇,但是其生活居住却非常贫瘠,当时的我见到的后金还没有今日之强大,当时后金土地上部落林立,如同山野羊群般遍地开花。
但是,不管其这些部族大小如何,是数百人的小部落,还是数千上万人的大部族,其民风一律剽悍无比,且上下一心,并且,对外族人十分警惕,可谓是寇来则互助,寇走则互攻。
不过,在经商做买卖方面,却十分讲信义,因为后金人大多以游猎为生。
所以,他们吃的是季节饭的,我们和后金人做生意,就是收购他们猎到的野兽毛皮,我们家族的商队和后金人交易之前往往是先付了定金,然后再按照时间收获。
而后金人只要收了买主的定金,就定会负责到底,不管是遇到战乱还是天灾,都会全力以赴,曾经我们向一户后金猎户购买了十只狐狸皮,待秋天来取货的时候,竟然是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给我们送过来的,那个孩子告诉我们说,他的父亲在上山打猎时摔伤了,后来伤重不治而亡,但是,父亲临终前的心愿就是要让他做完这笔买卖!
而这件事情,也是我在辽东随商队经商所见的最为震撼的一件事情!”
心凌说到此处,戛然而止,她一时语塞,脸上竟然还浮现出少许恐惧的神色来。
要不是杜威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心凌刚刚所说的这番话,也会让杜威感觉到心寒的,你说这后金人这么讲信用却还是落得一个生活不富裕,物质贫瘠的下场。
所以怪不得人家要造反呢!你们中原人处事圆滑,很多事情只以暴力为本,何惧良心泯灭,我们后金人这么勤劳肯干还是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所以,横竖都是个死的话,那么,与其坐着等死饿死,还不如在战场上面拼杀来的痛快!
在从心凌的空中了解了后金人的民族本性之后,杜威的好奇心还是得不到满足,他望着天空上的月亮,心里直发慌,弟兄们的眼睛正雪亮,让他不好入洞房,看着自己美丽的妻子骑着战马紧随其后,那傲人的双方随着战马前进时候的颠簸而上下摆动,杜威看的心里直痒痒,他很想扑上去,尽显自己的“英雄本色”!
不过,一想到身后还有两千多光棍,再加上自古以来无数先烈们秀恩爱,死得快的前车之鉴,杜威也只好恨恨作罢,不过,既然无法行动那还是要接着来点嘴炮的,反正人也无聊,与其一路无话被憋死,还不如聊个痛快。
“对了心凌,你随着家族的商队在辽东地面上行走的时候,难道只是对后金有所了解吗?据我所知,辽东地界物产丰富,且是我大明王朝于周遭邻国的边界重地,在这里活动的除了后金人还有蒙古人,朝鲜人,扶桑人,恩对于他们你有什么印象嘛?”
“这个,蒙古人豪爽,朝鲜人好闹事,扶桑人呆板,对于他们我的印象都还是非常清楚的,只是在辽东大地上行走多年,我一直以来都对于来自更西边的西夷人很感兴趣。
那些人金发碧眼,红头发高鼻子,长得奇形怪状的,一个个说话的时候手舞足蹈,很是好看,官人,难道说,吴老先生杜撰西游记之时,就是将这种西夷人化为妖魔鬼怪原型的嘛?”
说到这里,心凌还扑哧一笑,她那米分红的小脸蛋在铺上一层月光之后,显得白里透红如同藏在碧玉之中的红宝石般,甚是好看,但是,此时的杜威却并没有太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稀世美景之上。
杜威只是惊奇,这辽东边境之上,竟然也有西洋人嘛!
原本杜威只觉得,西洋人是渡河而来,他们应该会集中出现在两广,台湾和海南等靠海地区,但是大明朝最北边的辽东地域乃是边关境地,这里常年战乱,匪祸不断,西洋人都是奔着大明朝的绸子,瓶子,茶叶子来的,做买卖而已,自然要去河运便利的海口处,但是,这西洋人来到内陆,且是这么一个混乱的地方,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来维和嘛?
好像这个时候还没有联合国吧?
所以,杜威决定将这个事情问个清楚,杜威仔细想了想张嘴道:我说心凌,你遇到的那些西夷人的数量不多吧,西夷人都喜欢做买卖,所以,他们应该更多的出现在靠海的地界,比如两广才是啊!
听闻此言,心凌一个劲的摇了摇头说道:才不是呢!两广地界我早年间也曾经去过,我也在那边见过西夷人,可是,我在两广见到的西夷人其实论数量和所带白银金器还没有来到辽东地面上的人多呢!
官人,其实我一开始也和你一样心生疑虑,不知道这西夷人泛着好好的大船不坐,非要来到这混乱的边境地区冒这样的风险,后来经过多番打听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些西夷人有很多是被从扶桑国和朝鲜一带来的,他们很多人是先坐船到扶桑国,接着再由登陆朝鲜,由朝鲜来到中国的辽东,而一来到辽东的地面上,这些西夷人回去一个名为――皮道的地方聚集,在那皮道上有一个黑市,而西夷人在这个黑市上只要出一半或者是更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质量极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所以,这辽东边界,虽然战乱不断,但是,西夷人为了生意还是会到达此地,而很多西夷人为了讨得便宜,买到比黑市上还要便宜的货,还会跑到辽东边界来收购茶叶器械。
因为,西夷人出手阔绰,这辽东百姓又不算富裕,所以,西夷人随便给些银子,也能够买到很好的民间货物,另外,这辽东边境之所以成为西夷人聚集的地方,也还是因为这里是常年混乱的边界,连官军都掌管不了的地方,当地的衙门捕快更是无招可用。
所以,长此以往,在很多西夷人的心中,这辽东边界就成了一个三不管地带,因此,现在的辽东地面上可谓黑市猖獗,各种地下货物买卖不断呢!”
商机!绝对的商机!
如果是某些良心盗墓人士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将其无偿献给国家的,但是,对于杜威这种唯利是图的小商人来说,这个消息可是一个绝对的商机啊!
在杜威看来西洋人对于中国货物的追求已经到了要钱不要命的程度,而此时正值大航海时期,一个接着一个蕴含量无比巨大的金银矿被发现,数以亿计的银两和数以十万计数的黄金被开采出来。
杜威知道如果他能够打赢这一仗的话,他会立刻获得整个辽东大地和外国人做买卖的通商权利,接着他可能会在这样的买卖中获取暴利。
然后暴利火吸引更多的人聚集在他的身边,他会成为整个大明朝最富有的人,而自古以来权钱相辅相成,杜威觉得自己建立一个**于大明朝之外的商业帝国的日子将指日可待!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这场战争的胜利,因此,杜威绝对没有输的理由!
………………………………
第三十七章 少年我看你有皇帝命哦
靠着一路和自己心爱的女人聊天,杜威竟然能够在注意力上保持着高度的集中,依靠对少年脑中记忆地图的读取,杜威带着两千兵卒星夜兼程,竟然在第二天夜幕降临之时和杨辉、蒋塞带领的五千本部会合于密林之中,而此时的蒋塞与杨辉率领本部兵马早已经结束了“酒会”。小说し
不过,用来喝酒吃肉的东西倒是没有收拾干净,杜威看来林子里面还冒着滚滚炊烟,阵阵酒肉的香味从密林的深处散发出来,这样的味道连杜威闻了都连连摇头,可是,杜威意想不到的事情是,当他刚带着两千人马冲入林中之时,就糟了八面围攻!
本来杜威的面前是一片漆黑,放眼望去连个鬼影都没有的,可是不过眨眼间功夫,杜威的身边就是一片火把汇集而成的“海洋”,数不清的火把将整个夜空照的亮如白昼,高举着火把的部队从四面八方汹涌过来,他们喊杀声震天,其冲锋之势简直如洪水一般,看的杜威都惊呆了,而此时的杜威才知道,原来林中的阵阵香味和隔着老远就能够看到的炊烟不过是蒋塞军师的诱敌之计而已,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敌人引入其中,围而歼之!
但是清兵的动作有这么快吗?他们已经打到这里来了?
“哈哈哈!此所谓宁输一子,勿失一先,与其恋子以求生,不如弃子以取胜!少公子,我给你安排的这个欢迎晚会你可否满意啊?”
看着杜威坐在马上不知所措的模样,这蒋塞军师当时就乐了,他知道杜威十有**,是被这声势浩大的阵势给下注了,不过杜威倒是语出惊人!
“不错!不错!军师苦心搞出了这么大的排场的确让我震惊,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包围圈还是百密一疏啊!军师且看在我军身前的是一片密林,而且,林中飘出阵阵香味,升起缕缕炊烟,我想军师之所以让参与“围歼战”的军队从密林外杀出,应该是在林中布设了大量的惊喜,等着敌人去一一揭开吧!
只是军师,如果我反其道而行之,带着军队扭头冲向外围包围圈的话,你又该如何应付呢?
你看我两千人马虽然摆出的是一字长蛇阵,可是这种阵法看上去虽然阵型狭长,难以掌控,可是在实战中却可以做到攻首则尾应,攻尾则首应,若是攻击中部则首尾皆应!
面对这样的阵法你又如何摆平呢?”
在杜威看来蒋塞军师的这一阵法确实厉害,不过还是百密一疏,距离完美二字还是差的很远的,不过,蒋塞军师也是深藏不露之人,他听闻此言之后,先是低头沉思了小会,然后又哈哈大笑道:少公子可曾在此处见到杨辉将军否?
杜威听闻此言心中一惊,如何扭头一看,发现杨辉将军正将他的那把巨阙宝剑一手拿着扛在后背上,并一手驾驭着战马朝着杜威缓缓走来。
“哈哈哈!这才是真正的宁输一子,勿失一先,少公子肯定以为我会将杨辉将军这员猛将安排在密林之中,可是,如果我真的这么做了,就等于在敌人的身后打开一个缺口,所以,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与其恋子以求生,不如弃子以取胜的法子,将杨辉将军极其所部一千精锐兵士安排在少公子的身后。
如果少公子果真是敌人的话,此时定然会用尽全力转过身朝着我包围圈的后方逃窜,但是,此时此刻少公子的身后却是杨辉将军这员猛将,所以,以杨辉将军打头阵,身后士卒自然会奋勇先随,到时候少公子兵马不敌,自然是前军变成后军,后军转做前军,分散开来四处逃窜,而仗打到这一步,军心必然大乱,恐怕自相践踏而死者就不下百余人。
到时候,即便是少公子带兵侥幸逃脱,也难以再卷土重来了吧!”
曾几何时,杜威在史书上读到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之外的形容词时,杜威是不太相信的,他觉得那些只会纸上谈兵,时不时在下属面前摆酷,顺便做一下锦囊买卖的军师有什么牛b的,还不是靠着嘴巴到处忽悠吗?
可是,今天蒋塞的这种迎接方式却无异于给了杜威当头一棒,杜威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如此的小心翼翼,却还是一头栽倒了别人的包围圈之中!
原本杜威以为自己看透了蒋塞的包围圈,他觉得靠着手下两千精兵是可以冲出去的,可是,蒋塞却将整个包围圈设置的滴水不漏如同铁通一般,让杜威形如跑到火堆里的老鼠,往哪儿冲都是死啊!
所以,在杜威看来,这蒋军师在围歼战上还这么的有学问,干脆就别叫蒋军师了,就叫他蒋铁通的了!
“哈哈哈!我这真是彻彻底底的败给你了,不过蒋塞军师博学多才,在军事上的造诣自然不是我等小辈可以比拟的,所以,我的失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诶!少公子这是什么话!老朽的才学虽然高,但是还需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少公子少年英雄,心中装着天下大事,乃是老朽盼望的明主,天下人都期盼的伟人啊!”
等等话到此处,就有些危险了,虽然蒋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很小声的,且是靠在杜威的耳朵边上轻轻的说,但是,杜威还是觉得危险。
他知道这位老军师是什么意思,于是便伸手将其拉到一边轻声问道:前辈今天这话莫不是要我效仿永乐大帝否?
“哎!少公子这话严重了,少公子想不想效仿永乐帝,老夫管不着,只是老夫一肚子的学问,自己觉得做一个当世的姚广孝也不是什么难事呢!”
蒋塞的这句话在杜威看来不难理解,言下之意就是,你以后想不想造反,我懒得管,我也管不着,更左右不了你的思想,但是,以我的学问帮助你造反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话说的杜威心里直痒痒,当今世上,有几人不想称帝,几人不想称王,就算是不想称王称帝,当个千古伟人,成为无数痴男怨女羡慕嫉妒恨难平,朝思暮想求不得的偶像级人物,也是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梦想啊!
可是,蒋塞这话虽然让杜威无比心动,可是自古以来造反都是成王败寇,成功的不少,失败的就更多,可是,造反和做买卖不同,我今个儿亏了,明天卷土重来就是了。
但是,造反可由不得你,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想到这里杜威不由得想起了那个现在还在家里和小伙伴玩积木的孩子——吴三桂。
这位爷也算是够狂的了吧,不到弱冠之年就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一路上打了不少硬仗,之后又到辽东边境和金军死磕,按理说,这家伙的结局应该是可以的,能文能武,后台还挺硬,可是自古英雄多风流,这家伙十成有九成是死在陈圆圆手里了。
你说你归顺大顺军找个机会把抢你老婆的**丝将军刘宗敏杀了不就完了吗,干嘛还去皇太极哪里找什么援助啊!
结果李自成真打来了,吴三桂吞不下人家的百万大军就只有答应皇太极称臣,剃发和投降的条件了。
虽然后来,吴三桂做到了平西王,可是这老小子贼心不死,心想我现在是王了距离皇帝还有多远啊?!
我现在手握兵马几十万,又是一方霸主,有道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我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有什么输不起的,干脆一个字——反了他娘的了!
所以,吴三桂同志就接借着康熙爷削藩之名,反了,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你个三姓家奴,一辈子先是背叛大顺(因为吴三桂投降的时候,大明已经亡国了,所以他是先归顺大顺王朝)老百姓凭什么支持你,为什么相信你?!
但是吴三桂最后是病死于乱军之中的,终年六十七岁,这岁数也还算是吉利,因为是病死在乱中之中估计被草草掩埋了,清军连尸首也找不到,也就没法鞭尸了,这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母是一样的走运,而朱元璋是因为穷,找不到好地方埋尸体,所以,他爹妈的尸体才新免于难的!
不过,一想到吴三桂老爷子这么大个势力,有封地,有票子,有银子,有马子(陈圆圆),有军队,还是混了个一败涂地的下场,而现在自己比起吴三桂老爷子来说,那真就是个穷**丝,连块封地都没有,所以,杜威觉得自己家底太薄,这种要么大赚要么赔光的事情,还是先缓一缓的好啊!
“哼!军师说笑了,不知道军师可否知道凤凰涅槃重生一说,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鸟,为百年之王,只是凤凰并不是人世间古来有之的,而是最不惧怕艰险的鸟,通过不断地浴火重生才会变成的神奇圣物,鸟不断地在烈火中感受痛苦却因此而不断强大,所以,才会在最后的涅槃时刻,变成一只美丽的凤凰……”
杜威说到此处,欲言又止,他抬头冲着蒋塞微微一笑,然后调转马头,转身离开了。
如果换了一般人,听到这话时,肯定会一头雾水,心想,这他奶奶的说的是什么鸟语啊这是?
但是蒋塞不同,这厮就是一个人精啊,你一张嘴他就知道你要说什么,所以,这种话的意思蒋塞是眼咕噜一转就能够想明白了。
所以,蒋塞在杜威转身之后也是呵呵一笑,蒋塞知道杜威也是动了心思了,可是现在的杜威对于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以他现在的实力想要改变这个已经风云涌动,危机四伏的天下还是不够,所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啊!
………………………………
第三十八章 冤家路窄喜相逢!
夕阳西下,橘红色的阳光染红了整片大地,在辽东大地上有一群衣衫不整,满身汗渍的明军步兵正在飞奔,多年之后,当他们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生存下来时,他们一定会回想起几十年前在战场上当逃兵的日子,那是他们逝去的青春,他们的人生差点就无比可耻!
而在这群匪兵逃跑的正前方,有五千辽东铁骑兵正在杨辉和蒋塞的带领下高速移动,而眼瞅着这两伙人马行动方向恰好相反,一方朝着南边飞奔,一方朝着北方挺近,不期而遇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让杨辉感觉到惊讶的事情是,当这些溃逃的明军士兵遇到他这个正五品的千户时,竟然连声招呼都不大,就匆匆从辽东铁骑兵的身边跑过。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 。。 首发
杨辉看到这态度,瞬间就火冒三丈,虽然这家伙过去是明朝的军人,现在还是明朝的军人,可是,途中这厮有一段当土匪的经历,所以,也算是过惯了杀人如麻的日子,现在虽然从良了,可是看到不顺眼的总想上去问两句,对方要是来气了,没准还给两剑也说不定。
“喂,站住,我乃辽东总兵李如柏将军部下,正五品千户军官!今天带领五千辽东铁骑来到此处,我见你等人数足有数千,为何不占且退,在你们身后的就是抗击金军的战场,在你面前的则是中原大地,无数家乡父老聚集之地,你们这样做,难道是要任凭后金鞑子践踏我大明国土,抛弃父老乡亲,家乡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嘛!”
杨辉可是声若洪钟,他说话时气势如虹,这几千匪兵被杨辉一声呵斥就给截住了,接着杨辉再用一套标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演讲方法讲的其中大多数逃兵声泪俱下,一时间停下来的超过了多数,少数还没有腿软的也就失去了逃跑的动力了!
“奶奶的!我当来了个五品文员,没想到却是一个五品的丘八,我告诉你老子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武官辽东游击(游击在明代是个武官官职,官居三品)是也,你小子不过是个五品小官,这官大一级压死人,老子不拿鞭子抽你就不错了,你还敢当老子的路!
识相的就快点给我让开,否则的话,老子手中的巨斧可是……”
这三品的游击的话还没有说完,杨辉便抬手一挥,用一把插在腰间的宝剑将对方的身体一分为二,在杨辉看来,这种临阵脱逃,只知道一味逃跑的家伙就是军队里的臭虫,国家和百姓的祸害,杀了也就杀了,省的给军队抹黑!再说了,杨辉之所以毫不犹豫的挥剑杀人,可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感,实在是因为这三品游击不仅是品行恶劣,而且,说话太狠了!
要知道杨辉当年落草为寇,就是因为被一个等级比自己低了两等的文官冷落,他一气之下,给了那文官一耳光然后带着弟兄们落草为寇了。
那个时候的杨辉还算是讲理,而且因为那个文官也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抛弃国家百姓于不义的事情,所以杨辉于情于理只是给了对方一嘴巴子。
可是今天这三品游击竟然仗着自己的官职,将逃跑这种事情说的理直气壮,这搁在哪朝哪代,搁在那个国家都是找死的事情。
所以,在杨辉看来,这嘴巴多的三品游击完全是找死,所谓人丑不能怪父母,命苦不能怨政府,面对这样的混球,杨辉都懒得搭理,直接一个手起刀落简单痛快。
看到三品游击竟然被一个五品的千户给一刀切了,在场的所有逃兵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要知道,这位三品游击虽然是一个逃跑专家可是武艺也是不弱,他能够带着七千军马逃出后金军的包围圈也是需要些苦功夫的,他一路上杀掉了不少挡住自己去路的后金军官,但是,这家伙虽然有一身本事,他就是不想打了,在这位游击先生看来,后金军太强了,和他们死磕不划算,而自己靠着当官受贿还是有点储蓄的,就这样带着兄弟们跑回家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一辈子,大不了就落草为寇,天下这么大,也不会少了自己这么一口吃的。
不过,这家伙可是真的不走运,他今天逃跑的时候忘记看黄历了,才跑了没多远就遇到了杨辉这么一主儿,人家二话没说就代表人民代表政府上来就把人给切了!
你能该怎么办?尸体又不会抱怨,有什么委屈,就去和阎王他老人家说吧!
不过,杨辉为什么这么大胆子呢?这倒不是因为这家伙是个杀人狂,一天不杀人就手痒。
而是在出发之前,杜威和杨辉早有商量了,杜威知道萨尔浒之战进行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尘埃落定,大明从天下百万军中选出的八万雄师和数十名精锐武官现在已经是损失殆尽了,后金军定会一路势如爆竹,而根据史册记载,和后金军死磕于萨克浒之地的明军足足八万七千人,加上朝鲜人和叶赫部总共十一万有余,但是其阵亡的才有五万不到一半,而后金少有抓俘虏的习惯基本是就是上来一刀切,省事。
所以身下的几万人呢,肯定是跑了呗!
因此,杜威和杨辉早有商量,在出发前杜威是这么和杨辉说道:我大明朝拥兵十余万于后金战于萨克浒,现如今应该是败局已定了,我们按兵不动多日,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但是,以我只见这一次光是前线溃逃过来的兵卒就会有数万,而以我手中握有的粮食和武器保住这数万人马不在话下,但是难得就是,我怕这数万兵卒打前锋,数万金兵做“后援”,靠着极几万逃跑的兵卒冲在前面都不用打,我想守备城池的大门就会被冲垮了!
因此,我和蒋塞军师是这样商量的,将军你一路上只要是发现逃兵,无论规模大小一律将其拦截下来,然后以言语激励他们!
告诉他们现在大明军队还没有失败,反攻之日移到,然后让他们不要一味逃跑,而是到这里、这里和这里聚集起来,而之后的事情我自由安排!
听闻此言,杨辉双手抱拳行了一个军礼道:少公子的话,末将字字句句记在心上,只可惜这次参与萨克浒大战的都是明军高官,我官职不过五品,如果带着兵卒逃跑的官员不听我的,那么,我该如何是好?
当杨辉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杜威并没有说话,他只是转身从一个精准的木盒中取出一把宝剑道:这是我家父兄弟,李如松李大将军平地内外外患之后,当今圣上赐给他的尚方宝剑,这把剑上斩昏君,下斩逆臣,如果,你遇到不从者,就上前质问,不可冒然行事,但是对方若真的心肝全坏,抛弃国家百姓,只为苟活于世的话,这种人不要也罢!
从杜威手中接过这把尚方宝剑时,杨辉的胆子一下子就壮了!
这就好比耗子腰里别把枪,想打猫了,但是现在的杨辉可不是一只小耗子,而且,尚方宝剑所代表的权力也不是一把枪可以比得了的。
既然有生杀大权了,那么,还等什么?遇到不听话的,宁顽不灵的就杀吧!
当那位三品游击自以为是的时候,杨辉上去就将其手起刀落了,都不带眨一下眼睛的,而那些逃跑的兵卒,看到一个五品军官竟然用尚方宝剑杀自己的上司,就知道这人的后台不是一般的硬!
说不定,这人就是皇上派来督军的,自古以来,恭敬不如从命,这些逃兵看到对方连尚方宝剑这样的稀缺货都拿出来了,自然是不敢再说什么了。
而逃兵中的低级军官们也立即表示愿意听从调遣,看到数千逃兵依然归顺,杨辉也不好再说什么,而是按照杜威之前的指示,让这些逃跑的兵卒到预定的地点去集结待命。
刀是不能够轻易出鞘的,刀一出鞘就要见血,没有鸡杀就要杀牛,而像三品游击这种蠢货,就是该杀的犟牛,蠢牛!
之后在带领五千辽东铁骑兵前进的过程中杨辉还遇到了大小数十队逃兵,不过他却没有再让尚方宝剑沾血了,因为,自那个三品游击的脑袋落地之后,杨辉的威名便在瞬间传开了,在逃兵中有不少兵卒都将其视为是皇上亲派的督战官,所以,即便是逃兵中的二品或者是一品的文官,见到杨辉也只有屁颠屁颠听从指挥的份儿。
因为,人家杀个三品武官都眼睛不带眨一下的,万一这混球是个杀人为乐的主,因为几句斗气的话,上来就把自己给砍了,那么,死人还找谁说理去?
几十队逃兵纷纷赶往聚集地之后,杨辉一路上所遭遇的逃兵就稀疏很多了,最多的一伙也不过上百人的队伍,而三五成群的逃兵却是比比皆是,这些逃兵一看到杨辉就会立刻冲过来,半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