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弹,但打击能力已经收到了极大的限制。
不过,暴风II型火控平台之所以展示为德国人看,自然是来自秦铠的意图,4年前向德国授权开放射击指挥仪技术后,德国人充分展露了他们的保密能力,至今当初授权的88式射击指挥仪虽然经过多个型号的改进,但始终被德国方面视作最高机密,而合像式测距仪则在获得一系列德国蔡司光学成像技术后,转而迅速提高了国内新一代火控平台的作战效能。
自从中英远东大海战之后,英国皇家海军也已经感受到来自海军炮术上的威胁,全力投入射击指挥仪的研发,不过,由于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仅仅是从中国获得了体立式测距仪的技术,也没有整合平台的能力,根据情报司获得的情报,巴尔…斯特劳德公司在过去数年间在测距仪上获得长足的进步,这显然得益于英国深厚的工业基础。
即便没有德国蔡司光学的技术授权,英国人已然将光学测距组件的放大倍率提高了25倍以上,若是仅仅以这一火控部件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中国海军测距仪接近的技术。
不过,巴尔•斯特劳斯公司在射击指挥以上出品的FAF…I型平台,却在过去3年间的皇家海军招标中,连续败给了海森伯精密机器厂出品HS…2型射击指挥仪,这使得这家英国光学器材公司濒临破产,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国巴尔•斯特劳斯火控也从未出现在这时代的皇家海军序列。
HS…2型火控正是源自早期马尾造船厂改进的阵风火控技术,基于测距和阵风计算钟的结合,海森伯精密机器厂通过胖子波洛注册在瑞士的公司完成了复杂的股权控制,所有的研发成果并未直接用于产品制作,情报司由控股的另外两家精密机器厂进行产品生产再通过海森伯精密机器转售皇家海军。
不过,从英国传来的消息,海军部对于中美海战的结果大为震惊,虽然英国人无法了解到中国海军火控的新技术,但这并不妨碍费舍尔明白英国战舰的短板,新一轮的海军射击指挥仪招标正在展开,据说是为德文波特海军造船厂新战舰而定制的,很显然,英国正在加速追赶。
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德国海军与皇家海军的竞争中再次处在劣势,而炮术上是否领先于英国,这将是德国人是否有信心继续加入军备竞赛的关键,欧洲的海上军备竞赛如火如荼,不仅仅是德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奥匈、意大利都在参与其中。
所以,许寿山此行正是肩负这来欧洲点火的重任,当塞登上校提出军备合作意向,立刻获得了许寿山的热情回应,“塞登上校,中国海军的和平之旅,带来了北京秦总理对威廉二世陛下的真诚友谊,我们希望与贵国海军进行充分的海上协作演习,同时,就海军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
塞登上校显然没有料到,中国人对于这种高度机密技术上的慷慨,虽然脑袋一时间有些短路,他原本准备的一大套说服许寿山的说辞都显然全无必要,这让他惊喜之余,足足考虑了10秒钟才接上话题,“许将军,我代表皇帝陛下以及霍恩洛尔首相感谢来自贵国的友谊……我们将会为此给予优厚的回报!”
回报……许寿山显然十分愿意听到这个让人心动的词语,德国佬的经济实力已经迅速崛起,几乎要超越大英帝国成为了这时代仅次与美国的大经济体,而自己身后的大中华,虽然随着国内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但是仅仅10年的发展时间,并不足以从经济上挑战旧列强。
他听了传译仔细阐述赛登上校的回应后,立刻笑眯眯的向德国人公布了第二个大礼包,“塞登上校,秦铠总理愿意为中德友谊提供最好的回馈,按照我们事先的协商,我们这次还随船带来了50枚中国最新研发的飞毛腿鱼雷,并且可以授权贵国进行制造!”
塞登上校原本此行的真正目的正是这款据说射程接近3000米的新型鱼雷,虽然德国仿制白头鱼雷研发了自己的黑头系列,但鱼雷大威力之外的短航程,即便是超大型53。3cm直径的黑头鱼雷,在30节航速下仅有800米,24节下也仅有1100米,而且精度并不能让海军满意。
中国答应向德国提供的飞毛腿鱼雷,事实上是国内热动机鱼雷的一代产品,使用燃料、空气喷射方式燃烧,产生接近1000度的超高温,出售给德国的热动机目前功率已经达到140马力,如果采用21英寸的超级鱼雷,可以驱使鱼雷以30节的速度航行3100米。
要知道,就在3个月前,德国海军中将提尔皮茨再次走上了领导德国海军前进的岗位,这位雄心勃勃的海军中将再次向德皇威廉二世提出了将大英帝国视作德国最危险敌人的看法,而作为提尔皮茨忠实的听众,德皇威廉和霍恩洛尔首相都原则上同意了这位海军办公室负责人的意见。
提尔皮茨中将同时提出了1898海军法案,更是为海军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将在北海组建一支实力为俄国、法国海军一半力量的北海舰队,应对来自俄国、法国的海上威胁,而与此同时,依照中国驱逐舰舰队模式组件的辅助舰队,将计划建造超过50艘新型驱逐舰。
为应对来自最危险对手——皇家海军的威胁,提尔皮茨更是提出了组建19艘战列舰、8艘西格佛里德级岸防铁甲舰组成的主力舰队,为这支主力舰队配套的是,是12艘大型巡洋舰、30艘中小型巡洋舰、12支鱼雷艇分舰队的庞大武备,所以,任何形式的技术提高,都将为德国海军提供极大的战力提升空间。
当中国舰队一名驱逐舰指挥官向德国人介绍了93型热动机鱼雷之后,立刻将中德海军的见面会推向了高潮,塞登上校与几位德国海军高级军官交头接耳之后,都无法掩饰脸上的激动表情,德国海军已经列装了类似中国海军上海级的驱逐舰以及鱼雷艇分队,拥有新型鱼雷显然将使海军辅助舰队战斗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他显然明白,这些技术上的支援肯定不会是单纯为了友谊而来,他立刻拿出一份正式的海军内阁文件交给许寿山,“许将军,这是海军内阁已经获得德皇威廉二世授权的重型机械出售合同,按照我们两国的约定,贵国所需要的水压机、大型龙门吊、塔式起重机都将在两年间交付!”
说到这里,塞登上校显然也意识到,这些重工设备和机械的合同显然仅仅是关于鱼雷技术交易的部分,刚才突然决定的火控平台交易,从资深海军军官的角度,他显然明白其中的价值,而且,就在2个多月前的中美大海战更是十分明白的展示了中国海军拥有的优势,这正是德意志帝国迫切需要的东西。
他立刻继续说道:“另外,许将军,关于海军火控系统的转让,我们将继续讨论贸易的方式,我想皇帝陛下将很愿意与贵国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许寿山对此自然满口允诺,找机会拔高一点德国佬的战力,对中国有益无害,更何况,国内的发展需要大量新型机床,以国内几家重工的生产能力,还远不足以提供产业支持,这方面秦铠更愿意从海外以合适的价格引进这方面的成熟产品和技术,而德国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对象,更何况,与德国关系密切的奥匈,在过去几年间也迅速成为重要的工业机床输入基地,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百多年来都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技术输出区。
五天后,1898年8月26日,德国海军司令官提尔皮茨中将率领着由10艘德国战列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出现在汉堡港,当天就迫不及待的会见了休息了好几天的许寿山,塞登上校也出席了会面,这位德国海军中将出人意料的表露了他对中国人的信任,甚至毫无顾忌的表达了他对英国海军的担忧。
他再次阐述了关于最危险敌人的观点,这让许寿山略感惊讶之时,也是心中大喜……德国人膨胀的海权欲望,对于中国显然并无害处,秦铠希望太平洋舰队环球航行展露肌肉并稳定远东局势,从这个角度考虑,显然更需要德国人在欧洲的军事崛起,双方很快就商定,为向欧洲展示两国的友谊,将立刻按计划举行海上军事演习。
8月28日,就在英国战列舰声望号闻讯匆匆驶入汉堡港的当天,中德两国近50艘战舰驶离汉堡港进入了北海。(未完待续。)
………………………………
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
【第二更】
1898年8月28日,就在中德大舰队离港之时,提尔皮茨中将带来了一个悲伤的消息,曾经带领德意志帝国走上强国之路的前首相俾斯麦于两天前在柏林去世,这位政坛的强者,虽然黯然离开权力中心后,却并未停止过为这个国家的苦心谋划,虽然他提倡的平衡外交方略最终被威廉二世彻底抛弃,但却丝毫未影响他对整个帝国军政界的影响力。
而就在一个月前,俾斯麦还在给提尔皮茨的私人信件中,对于98海军法案表达了他的祝福,对于在公海上拥有总吨位超过160万吨商船队的国家而言,这位前首相显然也理解海军存在的巨大价值,但他还是谨慎的提醒提尔皮茨,德意志帝国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来自海上的威胁,欧洲强国间弱肉强食的争斗几百年来从未停止过。
当天,两国50艘各型战舰上降半旗同时以震天的礼炮表达了对这时代欧洲的伟人的致敬,而后,以德国战列舰凯撒•腓特烈三世领队按双战列线出航,双方的驱逐舰编队则快速从战列舰之间的疾驰而出,冲入浩瀚的北海。
英国皇家海军声望号战列舰尾随庞大的中德联合舰队,全程观摩了两国海军进行的海上协同作战、海上补给、海上通讯等十余个项目、持续两天的漫长演习,而这期间,法国、俄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的军舰也先后出现在北海上。
德国海军如今已经拥有了整个欧洲仅次于大英帝国的强大海上力量,尽管皇家海军面对德国的海上力量崛起保持着固有的 自信和优势 ,但是,当曾经让远东分舰队首尝败绩的中国舰队出现时,两国战舰铺天盖地在北海内的景象,还是在第一时间震撼的整个欧洲。
29日,当中德海上军事演习如火如荼进行中是,泰晤士报已经率先刊登了以《北海上的中国旋风》为题的报道,并且以整整一个版面的文字配发中国舰队图片来评论中国太平洋舰队开创的最大规模海军全球航行……
泰晤士报谨慎的评论:远东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来自东方的舰队,不但在美洲西海岸展露了他们让人惊讶的战斗能力,更让欧洲各国确信,从今往后,中国的影响力将不仅仅限于远东,而将延伸到中国舰队所能达到的任何地方!
而法国作为德国一直来的对手,当天的《巴黎周报》则以非常担心的口吻评论道:中国海军拥有这时代让人惊讶的战斗力量,而且,拥有这时代最让人难以解释的增长速度,一旦中国介入欧洲,将会彻底打破整个欧洲维系的均势,所以,法国应当尽快确立与俄罗斯帝国的同盟关系,避免德国海上力量对法国的压制。
德国国内则是一边倒的赞扬声,就连一直在海军扩张案中摇摆不定的汉堡商业官员团,也一反常态的在这一次的海军法案中转而支持海事军官团,提出建设强大海军维护德国公海商业利益……
30日,来自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的电报已经通过驻华公使布吕克亲自送到了北京总理府秦铠的案头,这位目前德皇威廉二世面前的小红人十分谨慎的再次向秦铠表示,希望建立两国的同盟关系,以应对整个世界越来越激烈的国家间竞争。
不过……秦铠还是十分明确的向布吕克公使表达了中国的态度,中国无意参与全球争霸,自己关注的仅仅是远东地区和太平洋的权益,但将视中德关系为最重要的双边合作,借着这一机会,秦铠十分谨慎的向布吕克提醒,德兰士瓦的政局不容忽视,如果布尔人依旧保持强硬的态度,将直接导致与英国的全面冲突……第二次布尔战争恐怕会打破非洲的均势。
布吕克公使对于秦铠的提醒,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这位远东的政治强者,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向德意志帝国下套,所以,很快消息就被送到了德国首相霍恩洛尔手上……虽然对于秦铠所提到的布尔人强硬态度,霍恩洛尔首相并未理解,他还是非常谨慎的找来的外交大臣施莱尔,毕竟这位前任驻华公使,可是与那个远东强人有着深厚的友谊。
施莱尔从霍恩洛尔首相这里拿到了来自秦铠的回应,这倒是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这位中国强力的领导者一直来都表露出对德意志帝国的足够敬意,但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不结盟外交态度,这与德国一直来维系的同盟外交完全不同,但是,他还是有足够信心确信,维系中德的友谊将会为德国获得足够的国家利益。
看到施莱尔沉思的模样,霍恩洛尔首相显然更希望了解关于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情况,“施莱尔,对于布尔人的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这位秦总理的观点!”
“首相阁下,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目前并不适合与英国发生正面的冲突,如果德兰士瓦克鲁格总理采取过激的行动,对于德意志帝国的利益只会来带巨大的伤害……所以,我认为必须重视来自远东的警示,必须向德兰士瓦提出友善的提醒!”施莱尔稍作考虑,立刻提出了他的观点。
“施莱尔,中国人是否获得了我们所不了解的情报?”霍恩洛尔首相立刻提出了他的疑问,德皇威廉二世与克鲁格总理有着私人的友谊,而皇帝陛下的性格使然,恐怕得到消息后,非但不会去阻止布尔人,反而会很愿意向布尔人提供更多的武器。
施莱尔自然对此毫无头绪,不过他还是很快领悟到秦铠警示的意图,“首相阁下,对于这特殊情报的渠道我也一无所知,但是,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秦铠总理以及中国政府显然希望德意志帝国能够在欧洲牵制英国,那样的话,也能减轻他们在远东的压力……既然他提出要重视德兰士瓦的局势,那就代表中国认为那里的局势不容乐观!”
对于施莱尔的断言,霍恩洛尔首相显然也立刻作出了肯定的判断,中德之间刚刚完成的军事技术上的秘密交易,他可是一清二楚,提尔皮茨中将向德皇威廉提交的电报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海军带来的鱼雷以及火控系统的技术,甚至认为,如果能够全面达成炮术上的领先,将足以抵消英国皇家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由此很容易推断出,中国人完全是毫不掩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全力支持德国的海上力量崛起。
而德国海军的崛起,在欧洲目前主要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这时代的第一海军强国,而德国的宿敌法兰西共和国,就目前而言,德国海军已经完全超越了法国海军,更别提刚刚恢复力量的俄罗斯帝国海军!
两人的秘密会谈持续了半天,随后霍恩洛尔首相赶去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而威廉二世的反应完全在霍恩洛尔的预料之中,一方面这位皇帝对于海军即将取得的成就欣喜异常,但同时又对远东中国的提醒报着并不信任和认同的态度。
很自然,霍恩洛尔和施莱尔商议的几个建议,这位首相立刻知情知趣的给吞了,并没有当场提出,威廉二世在皇宫内转悠了还一会儿,最终才表达了他的意见,“亲爱的霍恩洛尔,我认为必须向克鲁格提出善意的意见,虽然我们将全力支持他们的独立,但希望布尔人保持行动上的谨慎!”
但是,霍恩洛尔首相还未没来得及草拟好给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外交电报,9月2日,英国南非公司忽然传出了让人惊讶的消息,迅速在引发了欧洲的关注,德兰士瓦共和国所属的南非秘密情报局已经在开普和纳塔尔殖民地展开了行动,向所谓“可靠”布尔人提供枪械和弹药,结果,在9月初的行动中,数十名布尔人因非法持有武器遭到南非殖民地警察的逮捕。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整个欧洲注意,出乎意料的是,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表达了对英国的谴责,要知道,虽然德兰士瓦是一个非洲国家,但那的的确确是一个白人共和国,这一张白皮就足以引发整个欧洲的共鸣,而这时代唯一的世界警察英国,显然在这件事情上并未得到整个白人世界的认同。
已经辞去开普敦总督、嗅觉敏锐的塞西尔•罗得斯却立刻从中发现了机会,他马上认识到,这将是一个让大英帝国继续向非洲中部扩张的机会,而如今的开普敦总督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爵士,是一个拥有德国血统的狂热英国政客,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
短短数天后,开普敦总督府就下令,在纳塔尔殖民地法院对32名布尔人进行了刑事审判,几乎是以让人惊讶的高效,在9月10日就完成了全部的审判,判处将所有布尔人押解到马慕斯矿区劳役,同时,开普敦总督府向德兰士瓦政府发出通告,要求德兰士瓦立刻撤回在南非的情报组织。
这一系列快刀斩乱麻的审判和外交行动,显然立刻激怒了布尔人,克鲁格总理立刻向英国提出了抗议,要求英国政府纠正南非公司针对布尔人的错误审判,同时要求与英国立刻就德兰士瓦矿产利益进行再次谈判,更让德国措施不急的是,短短两天后,德兰士瓦共和国与奥兰治自由邦闪电般成立了联邦会议,以协调两国的行动……而行动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英国。(未完待续。)
………………………………
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
1898年9月25日,德国柏林大学,德皇威廉二世邀请了包括中国公使王黎在内的27国公使出席了当天在这里召开欧洲年度科学大学,作为整个欧洲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并且拥有欧洲一流实验室的柏林大学,毫无疑问在整个欧洲的学术研究领域拥有极高的地位。
驻德国公使王黎,作为从马尾走出来的新中华第一代外交官,深谙科学精神对国家的重要性,他们这批年轻人几乎都是从技术岗位转行走上了为国家服务的道路,而南洋体系的崛起,更是彻底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他今天走在这个展现欧洲最尖端科技的舞台上,除了关心整个欧洲的科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德国方面此番颇有深意的允许4名中国留学生参与整个科学会议。
随着近年来中德外交关系的融洽,这所大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数量也是激增,在1885年前,柏林大学仅有2名来自广州大学的留学生,如今已经有了超过90名,而有机会参与会议的中国学生,都是深得导师信赖的精英,当然,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学生并未有尖端的研究成果,但这样的历练,却足以让他们受益匪浅。
王黎在会议召开前,非常高兴的与四个最大不过24岁的中国学生展开了一场轻松的谈话,四个年轻人当中,三个来自于南洋大学,一个来自于上海震旦大学,在柏林大学实验室专攻的也是物理学尖端领域,而这些年轻人未来的目标也是十分的明确,希望回国创建各自物理研究实验室。
让王黎感叹于年轻人成长的同时,出乎已料到是,近期在整个德国引发讨论狂潮的中国大舰队环球航行,竟然完全没有成为这几个年轻人的讨论热点,倒是两个月前一个叫米勒的工程师在伦敦电子杂志上刊登的《模拟工程师和电工》的这篇文章,首次公布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
事实上,无线电技术对于王黎而言,完全不是什么新闻,海军早已将这一技术实用化,而且,中国的无线电技术还向德国进行里秘密出口,虽然只是较早期的技术,但却让德国方面欣喜若狂……不过,来自欧洲学术领域的这一消息,他还是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巨大价值,无线电技术显然将很快进入了个全面发展的阶段,而非由国内垄断。
就在欧洲科学大会有序召开之时,王黎却意外的得到两名德国高级军官带来的消息,德皇威廉二世希望能立刻与他进行会谈……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意外,不过立刻就想到了早些时候国内与德国的几封电报来往。
等见到正在秘密会客厅的德皇威廉二世,王黎很意外的是,德国首相霍恩洛尔亲王、外交大臣施莱尔竟然也在,他们带来了的消息虽然有些突然,却也在王黎的料想之中,果然是关于德兰士瓦共和国的!
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成立联邦会议的消息在9月25日传到了柏林,霍恩洛尔首相大吃一惊之余,立刻召见了外交大臣施莱尔,两人惊讶于中国的警示竟然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所以,略一商量之后立刻赶来拜会当天正在柏林大学参加当年度科学会议的威廉二世。
正巧王黎也在当天的会场,威廉二世自然第一时间就想获得中国的立场,简单介绍了德国获得消息后,外交大臣施莱尔则首先摆出德国的担心,“王大使,贵国对于德兰士瓦的警示,尽管我们已经向克鲁格总理进行了通报,但英国人在开普敦殖民地的行动还是激发了如今极大的矛盾!”
王黎稍作考虑,立刻十分严肃的问道:“皇帝陛下、首相阁下,关于德兰士瓦,北京早已有过整体的判断,德意志帝国的态度,事实上决定了德兰士瓦的命运……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恐怕不是布尔人的战斗力,而是布尔人与英国的关系……据我们所知,布尔人至今还受到第一次布尔战争遗留下宗主权问题所困惑吧!”
来自北京的消息,王黎自然知晓事情的前因后果,英国人在第一次布尔战争中玩弄的文字游戏,显然把布尔人坑的不浅,甚至一直以此为依据否认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治区的独立地位。
不过如今事情的发展,显然也出乎了北京的预料,秦铠所知的第二次布尔战争,导火索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德兰士瓦共和国对国民利益的极力、甚至有些过分的保护,那位克鲁格总理显然也是个狂热的扩张主义支持者,只是,挡在布尔人面前的,却是这时代最强大的殖民帝国而已。
完全没有出海口的德兰士瓦共和国以及奥兰治自治邦虽然因为无需防范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强大海上力量,但同样的,德兰士瓦也失去了从海上获得重要补给的手段,但让王黎以及国内同样担心的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治邦工业力量几乎为零,一旦战争爆发,毫无工业基础的布尔人如何持久的对抗英国人!
德皇威廉二世显然听明白王黎的意思,不过他显然没有立刻作出决定的打算,一旁的霍恩洛尔首相看了眼这个强势的皇帝,立刻接上话题,“王大使,我想您的判断,也代表着北京的判断吧!”
说到这里,他立刻得到了王黎肯定的回应,霍恩洛尔首相立刻点了点头,噢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王大使,依照德国陆军参谋部对德兰士瓦局势的推断,除非英国能够调动10万以上的陆军,才有可能取得对布尔人的军事优势,介于德兰士瓦、奥兰治战略地形的复杂,而我们的将军认为,双方的战争将会是小规模的冲突,很难演变为全面战争!”
王黎一听霍恩洛尔首相的推断,他立刻意识到,德国政府显然对德兰士瓦冲突的可能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虽然德兰士瓦的金矿和钻石矿脉拥有极其巨大的利益,但是,从陆地深入地形复杂的非洲内陆作战,在没有足够补给线和铁路的情况下,光是浩大的后勤补给都足以拖垮军队。
而德国陆军参谋部显然也对布尔战争进行过深入研究,从开普敦海岸线进入开普敦殖民地内陆的直线路程就超过300公里,再向北推进400公里才能完成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治区的攻击,若是在欧洲,拥有近3万公里铁路的情况下,这或许算不得远征,但那可是在非洲,少量的铁路都仅仅是单轨线路,要支撑十几万陆军,这其中的危险性,任何一个将领都能深刻感受到。
王黎意识到,德国人显然对于战争的认识并不充分,也可能低估了大英帝国开战的决心,也低估了布尔人战争的意愿,在一番沟通之后,他表示将立刻将德皇的意见转发国内,同时保持双方在这一事件上的沟通……
等王黎离开后,霍恩洛尔首相立刻向威廉二世表示,他将向伦敦方面寻求他们在布尔问题上的立场,以确保德国能够在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德皇威廉二世显然也意识到非洲变局的奥妙,他立刻要求施莱尔保持与远东中国的联系,确保中国人提供的消息能够第一时间让他知晓。
10月1日,当中国太平洋舰队依照事先约定,在英国皇家海军声望号战列舰随行下,驶入普利茅茨海军基地,展开对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友好访问之日,当天,大英帝国第一海军大臣费希尔勋爵、帝国最优秀的战舰设计师威廉•怀特爵士出现在港口,亲自迎接这支来自远东的海上力量。
许寿山登陆后,才知晓英国人的安排,不过,他在北京和天津是与当时还担任地中海舰队指挥官的费舍尔有两次会面,倒也不算首次碰面,同一天陪同费舍尔的海军将领中,他还见到了曾今担任远东舰队指挥官的沙尔曼少将以及拜访过南洋水师的杰里科少将。
而当天费舍尔提出希望两国开展海上演习的建议,许寿山在考虑之后倒也没有拒绝,对于中国舰队而言,虽然在远东之战中击败过这个强劲的对手,但实际上对英国海军的了解也有不少模糊之处,他可丝毫不介意借着这次的机会加深了解……至于英国人想要从中偷师什么,只要关闭几艘新战舰上的火控指挥室,对方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事实上,他完全知晓,国内正在全力研究的新玩意,秦铠就根本没打算在世人面前展示,既然出来环球航行了,就根本不怕别人来看!
相反,得到中国舰队司令官许寿山同意展开联合演习的消息后,费舍尔和怀特爵士却是欣喜非常,一直来,对于中国海军的了解,即便是大英帝国也是十分的迷糊,否则也不会出现远东大海战的糟糕结果,而对手越是神秘,却越能挑起这些英国绅士的好奇心和斗志。
当天,英国泰晤士报以《来自中国的雄狮》为标题报道了中国海军对大英帝国的和平访问,这家拥有强大话语权的英国严肃报纸,首次赋以中国重要国家的头衔,声称,正因为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美国的崛起,使得大英帝国在失去美洲利益40年后,再次进入了中美洲地区。
英国人怀着复杂心情迎接来自太平洋大舰队访问之时,秦铠在深思熟虑后也向万里之外的驻德国领事馆拍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