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在大清从未入流的工匠、技师竟然也登堂入室和学子们一起精研学术,这让辜鸿铭十分的好奇。而更让他好奇的是,对于这些身穿淡蓝色统一服饰的技师、工人,交谈中那些学子们都是充满了敬意。而恰恰相反的是,另外一些老儒、举子却是远远的聚在阅读室的,谈论间更是十分瞧不起的意味。
而最让他惊讶的,却是图书馆内丰富的藏书,他在里面泡了整整两天,还发现了一点,这个藏书至少在几十万卷的图书馆中的藏书,除了一部分为总督府购置,盖有总督府印鉴,其他竟然有大部分来自官员和商贾捐赠,而学生们在读书的同时,对于慷慨提供的商家也是交口称赞。
而与那些学生的交谈,更让他惊叹于秦大总督在教育上的大手笔,两广所有初等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和技术学院都是免费入学,这里不少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学子,由于天赋或者是入学较晚的原因,不少人即便十分努力也并不能获得足够优秀的成绩进入高等学堂。
但是,南洋技术学院和技术学校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而在这里来查阅资料的技师和工人,已经成为了两广新崛起的一个新阶层,他们依靠辛勤的劳动和优秀的品行成为了体系内的中坚,但这个掌握着这时代前进动力的阶层,却只在秦铠的体系中才有他的空间。
以辜鸿铭的观点,他并没有将技师列入自己所创办的教育体系内,而在两广的见闻显然有些颠覆他自己的观念……
当然,今天来拜访秦铠首要的事情是为了贺喜,而新任总督张之洞关于汉阳炼铁厂的设想才是最迫切和重要的事情,而这湖广新学却是他心中的梦想,听到秦大总督慨叹中华文化的新方向,他似乎有了一些感触……正想继续深入探讨,话题却被秦铠转移了。
“辜大人,张总督的意思我想我已经了解了,不瞒你说,我有一言还需道明,这炼铁厂若是规模太小,恐无利可图,所以我以为,汉阳炼铁厂的规模当在年产生铁20万吨为宜!”秦铠笑眯眯的向辜鸿铭下了个大套子。
辜鸿铭听了之后却是有些喜出望外,张之洞自然不是个产业方面的小白,虽然对于如何建造庞大的重工业,清流干将出身张大总督绝对是个门外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稳妥的做事风格。
在准备草创汉阳炼铁厂之前,他已经和秦铠有过一次合作,在湖南靠近广东的临武合作建造了一座年产两万吨生铁的小型铁厂,当地的煤炭和铁矿资源还算丰富,加上劳动力廉价,虽然煤炭、铁矿品质一般,但在南洋体系技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成功练出了合格的铁料,算下来获利还不错。
而张之洞这次自然是准备大出手。利用长江水道的便利和汉阳的重要枢纽位置建造属于湖广的重工业,原本担心的是秦铠不肯帮助建设这么大型的炼铁厂,所以规模的设想最好能有十万吨级别,没想到的是,秦大总督一开口就是20万吨的大型铁厂。
辜鸿铭虽然轻松达成了张之洞交办的要事,但他还是没忘记详细询问这细节,“秦大人,张总督刚刚上任。担心的是这银子一时间难以筹措,这方面不知道大人可否帮忙?”
秦铠心中嘿嘿冷笑几声,这老张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现在这时节来找自己谈这钢铁厂的事情,那是吃准了自己必然不会拒绝,双方刚在小皇帝亲政的事情上联手了一把,而朝堂上现在暗流涌动,这其中少不了秦大总督推波助澜,但是,要让这股子暗流真正掀起惊涛骇浪。确实还需要借助这张南皮的力量。
不过,自己可也不是随便捏的柿子。他拍了拍辜鸿铭的肩膀,笑着说道:“鸿铭兄,此事你转告张总督,我自然会尽力帮忙,具体的嘛……”说道这里,秦铠朝远处坐在窗口巍然不动的吴金贵招招手。
等吴金贵屁颠颠过来,秦铠介绍道:“鸿铭兄♀位是吴盐运副使、广州招商局总办,银钱方面的事情,就让吴金贵替你张罗。如何?”
吴金贵早就得到秦铠的暗示,立刻陪着辜鸿铭到一旁落座,两人低声嘀咕起来,辜鸿铭脸色变幻,不过很快就笑逐颜开和吴金贵热络得不得了。
这一幕自然落在一旁的岑家叔侄眼里,秦大总督和辜鸿铭闲谈之时,他们自然也有广州官员陪着说话,不过两人的心思可没在闲聊上。
岑家与秦铠在粤北也算是有一段交情,所以这次借着贺喜之事特地来拜会,他们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英国人在缅甸的行动,作为向来重视武备的岑毓英,自然看到了其中的危机。
和法国人的战事中,对于西洋人的火力,想来自以为强大的岑家军也是碰了不小的石头,不过好在和秦铠掌控的护**打了两次配合,加上获得了一大批来自秦铠的军械援助,所以在战后一直和秦铠的关系不错。
刚才呈上岑毓英的私信和贺礼后,两人自然静候秦铠的消息,原本以为今天可能未必有答复,没想到秦铠和辜鸿铭笑谈之后,又和赵烈文低声说了几句,两人邀了岑家叔侄到偏厅叙话。
等四人再回到屋内,一旁早就望眼欲穿的杨士骧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他代表着中唐大人来自然也是肩负重任,没想到这里来参合势力着实不少,而且都不是可以忽视的小势力,中堂大人在外人看来权倾朝野,他却知道,中堂大人承受着多大的牵制。
而他来这里,自然是带着中堂大人的使命,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失望,秦铠径直来到他面前笑着说道:“莲石兄,回头转告中堂大人,谢过他的贺礼,秦某愧受拉!上憾铁厂的产业,上回盛大人说要扩大生产,这事情可以找唐廷枢详细商谈!”
杨士骧显然没料到天上竟然开始掉馅饼了,自己还没谈正事呢,竟然直接有好处落袋里了,这上憾铁厂虽然投产不过年余,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中堂大人手里数的上号的赚钱行当,一年也为中堂大人弄进十来万两白银。
盛宣怀也琢磨过找洋人买几套机器扩产,不过铁厂虽然双方各占一般股份,但是生产可都掌握在秦铠派驻的工程师和工人手里,而洋人来看了之后,竟然无法提供能配套的高炉,让这份买卖一直没法扩张,而向秦大总督这边提过几处,都没有正面回应。
没想到现在这种好事竟然不请自来,不过这让他立刻警醒了几分,这位秦大总督可不是寻常人,那头上的光环多得吓得死人,开疆拓土、征战四方、战无不胜、定国安邦……这林林总总的名号,已然让洪杨之乱之中崛起的“大清四杰”都有些黯然失色。
他年纪轻轻就被中堂大人视作得力助手,岂是无能之辈,他立刻笑而纳之,这天上掉的馅饼自然要先收下,然后和秦铠步入偏厅,等面对面落座后。他这才不紧不慢、异常恭敬的开口说道:“秦总督,我奉中堂大人之命,请大人援手!”
“援手?”这议题显然多少有些出乎秦铠的意料,“莫非是缅甸之事?”
杨士骧摇摇头,“中堂大人十分感谢大人上次认捐的海军衙门报效……”
秦铠和一旁的赵烈文听到这海军费的报效都是一脸黑线,100万两白银可不是个小数目,支应整个南洋体系最大的一块日常支出的教育补贴经费,那可足足可以支应4个月呢♀笔银子那是用来支应海军费用的嘛,那可是用来修昆明湖的。
杨士骧自然也看到两人古怪的表情,不过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也无需挑明,便继续说道:“中堂大人正在为筹建海军的事情头痛呢,谁会料到正赶上太后修园子和皇上亲政这档子事情,这不银子都让醇亲王调走了,徐大人在德国定下了两条新战舰的款子催的紧……”
秦铠眨巴眨巴眼睛,自己都快成了大清提款机了,张之洞没银子了找自己要。不过那边是自己下了个小小的套,当然这套并非针对张之洞的。其实是对双方都有好处,岑家叔侄来了,这岑毓英也老了,没张之洞那兴趣开工厂办实业,而且岑家来找秦铠另有原因。
这时代,谁都不知道,其实已经发生了许多微小的变化。一些在秦铠原本历史轨迹上发生的事情,因为秦大总督在这里兴风作浪,从而出现了一点点偏差。京师里的潘博盛潘大公子在八旗权贵见游走,却为秦铠带来了至关重要的一些消息。
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印证了最重要的一点,原本历史上,醇亲王在光绪年满16岁即将亲政前,为了向慈禧表明忠心而特地公开奏报,明言自己放弃光绪帝亲政后可能颁予的特殊称号,而这称号不外乎就是太上皇了!
现在可好,自己率先推动的皇帝亲政的闹剧意外的催生了慈禧修颐和园的工程,这项工程的进度和时间都被大大的加速了,而醇亲王奕譞在得到一系列封疆大吏和朝臣的暗中支持后,也小心翼翼为自己的太上皇位置想着法子争一争。
秦铠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历史的车轮正被自己小心翼翼的推动了!
他看了看杨士骧,脑筋已经急速运转起来,1886年……现在北洋服役的只有定镇两艘巨舰外加济远穹甲巡洋舰,那李中堂现在在德国订购的应该明后面服役的经远、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那和英国人订购的致远、靖远应该还没下单吧!
想到这里,一个念头忽然闪过,原本对于那段历史,他曾今反复思量过那个问题,现在当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忽然有一个坚决的念头,那段历史或许还会重演,或许自己始终改变一些即成的现实,但是,自己还是有机会,为那些曾今奋斗过的先辈改变一些东西。
此时一旁的赵烈文已经照例打起了哈哈,“杨莲石啊,咱们两广这两年产业是搞的不错,不过这家大业大的,这开销也是大的惊人,秦总督办的新学,这烧钱可不比海军少啊,上次那100万两,大人已经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足!”
杨士骧来讨银子,早就打定主意厚着脸皮了,这会儿倒也是面不改色照旧一副苦瓜脸,看起来那可就是个十足的受气包,“秦总督,中堂大人那也是一心为了草创这海军啊,醇亲王那边答应了等两淮盐税收上来了,先补足了这一笔银子……”
说道这里,杨士骧又露出一脸苦笑,这份表演的天赋,让秦大总督看了也是心中不得不佩服一二,这位可绝对是国家级的演员啊,这副殚精极虑的模样,就是上影视拍片绝对不用cut啊。
“秦大人,中堂大人那边的事情你也知晓,这海军衙门总办的差事可不好想与啊,醇亲王那边这两个月又调走了80多万两白银,那边昆明湖的水师学堂就是个无底洞,所以中堂大人也是迫不得已,琢磨着请你给想想办法,先把这笔银子给凑凑……这后面还有一张和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订单还没着落呢!”
赵烈文这会儿可玩的绝对是黑脸,立刻问道:“莲石,若是两淮盐税补上了,这银子可是能尽快归还我们嘛?”
“那是……那是……”杨士骧一听这言语间已经有松动的意思,忙不迭的拍胸脯保证。
“杨莲石,我也知道你是个守信的人,中堂大人那也是我尊重的人,这银子嘛,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或许能解决,只是……我有个小小的附加条件!”秦铠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一副深思熟虑后恍然的模样说道。
> ,
,
………………………………
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
杨士骧一听秦铠松口,自然是心情大喜,此行的目的总算达成了,这下子中堂大人的燃眉之急可算是解,当然,来找秦铠借银子,那自然也是准备了一些交换的条件,不过这毕竟只是借笔银子,可没打算付出太大的代价。
“秦大人,有什么下官能担待的,定然义不容辞!”杨士骧拱拱手,一副信守模样。
秦铠微微一笑,转头看了看这位,这位的是非功过倒是不怎么好评述,不过到底也是从底层做到上位的精明人物,短短几年间已经蹿升到李中堂的核心幕僚,这份能耐绝对是不简单啊。
“莲石啊,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你知道的,这两年海军衙门银子紧张着呢,马尾船政根本没派下来什么造船的单子,你不是说许大人还要和阿姆斯特朗船厂签署造船协议嘛,我看不如就交给我们来造吧!”秦铠很随意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听到这个要求,杨士骧多少还是意外的,不过他立刻想到的是,看来这位秦大总督也不是省油的灯,很显然是要从造新船的银子中挣些个回去……这个条件虽然还要和中堂大人商议一下,不过倒也未必不可,毕竟这造船的银子,还是可以从朝廷里弄来的。
他立刻答应马上和中堂大人电报联系,尽快给秦铠答复,而秦铠则答应立刻与德意志银行的高层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给予中堂大人一个合适的贷款,双方各得所需,很快达成了协议,李中堂这大海军的未来可就寄托在秦铠给捣鼓的贷款上面了。
这一屋子的大佬代表兜了一圈之后,早到了晚宴时候,一天的畅谈显然收获颇大,吴金贵拿的酒杯屁颠屁颠过来报告,与辜鸿铭达成了初步的协议。这一次张之洞要求获得铁厂主导权,对此秦铠到没有过多限制,老张想自己玩,完全没有问题啊!
不过,现在生铁的市场,可绝对是标准的买家市场,老张这20万吨的产能若不是准备全去拿起打农具、打铁锅玩的话,想要挣大钱。那还得靠秦铠这边后续的轧钢加工才行,而对于生铁拥有绝对定价权的,正是南洋体系的加工产业,对于轧钢工艺,秦铠根本没有出售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打算。
国内铁路建设的**远没开始,即便是欧美那些工业国家的铁路大建设也只能算起步,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只能捏在自己的手中,大型钢材的热轧、冷轧技术无疑都是日后关乎南洋体系飞速发展的关键技术。
而且现在培养的这方面技术人员远未到内部饱和的程度,根本不去那些合营的低端钢铁工厂工作。至于留给张之洞、李中堂他们多少利润,这可都是秦铠说了算的事情。想到这里,秦大总督也是暗暗偷笑。
总督府的喜宴足足摆了三天,对于广州的百姓而言,这三天只是一次盛会而已,秦大总督在东门、西门大摆了三天戏场,请了十几家戏班足足唱了三天大戏,这可比广州过年都还热闹了几分。
而对于那些远道而来贺喜的大佬们或者他们的代表来说。他们却在席间不经意听到了许多的传闻,而这些传闻出处和渠道自然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得到消息后,都是一个个匆匆告辞而去。
对于那些体系内有资格进入总督府内宴的官员和技术主管们,体系高层的大佬们透露的消息却更为震撼,传闻,秦总督将在不久之后亲自落实三件大事,而这三件大事,都是牵扯整个南洋体系内部现在数十万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事实上,这喜宴结束之后,南洋体系的大佬们、乃至于军中的重要将领,甚至包括南华方面的高官和高级军官都逗留在了广州,从9月20日开始,整个南洋体系内各个条线的重要人员一共112人在南洋海军指挥学院内召开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讨论会。
会议的内容其实并不算多,但是却涉及体系的根本,所以秦铠也是先要让所有的高层都了解此事,他在会上散发了三份文件,分别是《专业技术等级核定议案》、《官员政绩考核议案》以及《军队及预备役功勋议案》。
而在更高级别的内部会议中,秦铠已经向这些体系内的大佬们交了底——北面的政局可能会很不稳定,但是两广无论如何都要牢牢抓住。
秦铠想来不会危言耸听,这一次把事态说的如此严重,这些大佬们自然明白事情的紧迫性,而这一些列的议案,都是为了稳固南洋体系在两广的地位,秦大总督第一次将技术体系并列于关于体系和军队体系,这消息无疑让工业部的大佬们都是异常兴奋。
虽然一直来,拥有高级技术工或者工程师称号在南洋体系内绝对是让人敬仰的地位,但是在体系外,说白了,这时代的社会体制还是十分的落后,即便是工业蓬勃发展的两广地区,当官发财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教条,而真正搞技术、搞研究的,这层次还停留在工匠这等低贱工作的认识上。
很显然,这份议案一旦公布,将会极大的促进那些年轻人转向技术方面发展……
当然,秦大总督能牢牢掌控两广的政局,把两广经营成现在铁板一块,现如今庞大的官员队伍可谓是功不可没,现在南洋体系的官员成分十分清晰,只有两种人可以在两广做官而且做得下去,一就是体系内培养的,包括大批退役军官和新学毕业的年轻人,二则是主动投靠的官员,这部分人都经过了考验和情报司的调查后才逐步融入的。
为此,这一次的官员考核体系的建立,秦铠没有进行太多的变动,毕竟大变革意味着大的动荡,他只在两个方面承诺了这批为体系矜矜业业工作的官员,一是优厚的退职金,在任合格,一旦告老还乡后,将从南洋体系内获得丰厚的补偿……当然。贪官和不合格的官员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二是对官员的子弟,一旦告老还乡后,官员拥有推荐自家优秀子弟入仕的权力,当然,这需要经过体系高层的审核。事实上,秦铠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官僚家族出现的利弊,但在现在这个社会体制下,官僚阶层出现也是符合他所提倡的国家主义的思想。
官僚并不意味着无能。恰恰相关,大部分的官僚世家反而拥有更广阔的人脉和途径,这对于做官做事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官僚世家出现最大的弊端,在于家族势力的庞大后的影响力,但是,秦铠确信一点,目前的社会体系下,这是必由之路。
他也曾经设想过向后世那样公平取士。但是,现在对于南洋体系来说。选择官员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并不是才高八斗,而是尽心尽责、忠心于体系,有秦大总督在上面掌舵,有着南洋工业体系推波助澜,历史的洪流很快就会让那个腐朽的王朝垮台,更优越的官员取士体系。只能留待日后再进行。
事实上,在新学之中,一些后世的革命思潮已经悄然萌芽。若非秦铠让新青年社小心引导,说不得还惹出些事情来,不过,现在这些都是星星之火,距离燎原之势为时尚早,更何况有南洋体系这个庞然大物在前,需不需要燎原之火都是个未知数。
而第三项的军队与预备役功勋体系,军中大佬们看了之后,他们看到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意思——要打仗了!而且可能是打仗!
10月初,秦铠就已经签署了这三份经过高层官员仔细讨论商榷、在体系内执行的议案,而就在第二天傍晚,一封电报被加紧送到了总督府的案头,赵烈文看到案头这份文件的标题后,立刻连夜把电报送进了总督官邸。
正在花园中陪着戚美眉聊天赏花的秦大总督也意外的露出了几分激动,这让与他早夕相伴的戚美眉也是诧异了一回,要知道,自己这个如意郎君就是在成亲的时候似乎也没露出过这幅表情,美目上下打量了一番正在仔细阅读电报的秦总督,这才确信不是小三问题!
不过让戚书萱头痛的事情其实早就摆在面前,那个标准小三现在可在广州女子学堂读书来着,天天都有一帮亲卫暗中保护,她其实早就张罗着替秦大总督办了好事,只是秦老爷却推说那宋家小姐年龄尚小……
秦铠倒是不知道身边的戚美眉有这些想法,他的心思早跑到北方去了,电报是从天津卫发来的,海军衙门接到醇亲王奕譞的命令,抽调小火轮和水师官兵北上,圣寿节那一天要在昆明湖进行水军操演,以示昆明湖水师学堂正式落成。
当然,太后游玩的昆明湖,那个不开眼的水师军官会没事跑哪里去进行水上操练,这一切,只是醇亲王向那位宫里太后作出的一点表示,这园子经过这上千万银子砸下去后,终于成型了……
圣寿节……这是大清官场对于那位掌控庞大帝国最高权力老女人生日的称谓,秦铠自然不屑于这称呼,这个老女人,中肯的评价倒也未必是一无是处,但是,她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创伤无疑是巨大的,她那句“哪管死后洪水滔天”的话更是定性了这个老女人的性格。
大清的圣寿节是每年的11月29日,这在北方已经是非常寒冷的季节,不过昆明湖却不会封冻,虽然今年不是大清这位太后的整岁寿诞,但因为这小皇帝亲政之事,一切都变得分外敏感,而醇亲王在这关键时刻替太后大办圣寿节,无疑是一种示好行动。
不过,这封电报电报的内容自然不是报告这圣寿节操办的细节,秦大总督既无兴趣也不关心,这封电报是由负责北方计划的主管岑鹏发出来的,经过仔细的推演和事先的安排,他们已经做出了最终的策划,这一切都将在寿圣节那天揭晓!
秦铠看了电报足足有十几分钟,这才意识到自己今天可是说好陪戚美眉赏花来的,只得非常抱歉的拥吻了戚美眉一下,一个小时候,情报司的主管欧阳庆、广东陆师提督周瑞东、水师提督吕翰、特别行动队的主官马龙已经赶来过来。
这几位在外面一碰头,也都预料到叫他们来的原因,现在这时候,还有什么事情能一次性把南洋体系军队体系的所有大佬都召集全了,肯定就是北方计划啦。
若非和周瑞东他们的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秦铠其实还想立刻召集其他相关大佬议事,不过显然时间上也不对了,他在书房小寐一宿后,一大早又把吴金贵、郑观应叫来。
这两位显然并不知晓那绝密的北方计划,不过知道这么早叫自己来肯定是有大事情,门口碰到的时候,两人也都是一愣,他们可是大忙人,郑观应负责的福建方面的铁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他虽然不明白秦总督为何为福建的铁路买单,不过铁路的价值和意义,他却是一清二楚。
而吴金贵现在的广州招商局绝对是超级热门的小衙门,光是招商局下面设立的那个海外投资司,这两年为南华、越南、秘鲁、智利的南洋体系公司吸纳了大笔的金银,同时还为当地招募了数以万计的拓荒农民和投资客。
这会儿秦铠却掷地有声的让他们把活先交给副手操办,立刻组织一个游说团赴其他各省游说,当然,打前站的事情,情报司其实早就插手了,此番喜宴上,秦大总督大手笔替张之洞、李中堂筹钱搞产业的事情早就流入了各地督抚的耳朵里,现在差的就是一个引子。
现在,秦大总督是光明正大的给这些督抚开始下套了,看到张南皮和李中堂挣钱了没?看到湖南铁路、天津铁路公司的成立没?想要跟上这些督抚,不难?咱两广充分提供给你们机会……只要你想,咱就给你机会。
郑观应一头热汗,他是没搞明白这位秦总督想干嘛,难道是挣钱挣的脑子烧坏了,钱多的使不完要去送给各省督抚花花?
看书啦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
第532章 陆师动员令
第532章
陆师动员令
郑观应自然也明白几分秦铠的意图,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他的观点,“大人,您励志图新,咱们两广的成效可谓是国内的楷模,不过这各省的督抚愿意加入产业的,恕在下直言,能有三成之数就不容易了!”
秦铠对于郑观应的见识自然是十分的满意,郑观应作为一个能睁眼看世界的著书人,这一点对于秦大总督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更重要的是,他非但能立言著书,还精于洋务买办,这就更是值得自己去培养一番。请牢记
而在福建一地的铁路建设上,郑观应无疑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掌控实力,投资总额280万两白银的潮州到福州的铁路线已经顺利完成了潮州至漳州段的建设,而郑观应非常聪明的做法,就是修建一段运营一段,现在,还没完工的福建铁路公司营开始赚取收益了。
此番派他出去,则是看重了他这办事的稳妥,而吴金贵无疑是自己手下的另类角色,这些年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得以在南洋体系内占有一席之地,这吴大掌柜的低调和识趣,当初还是让秦铠颇为意外的,不过这几年经营广州招商局的事务中,倒是表现出不俗的能耐。
现在的广州工业区,其中直接属于南洋体系产业的只有不到一成,毕竟工业区中属于技术相对尖端的产业并不算多,主要还是来自体系下关系密切的大商户,这些大商户虽然大多是两广、江浙、两淮的商家,但是盘根错节的关系,却影响深远。
而吴金贵在这些应酬方面,无疑是如鱼得水一般,这也是秦铠此番招他来处置此事的重要原因。
对于郑观应的问题,秦铠想了想,也没有具体解释,“正翔,此事我自然明白,那些不能顺应潮流的老顽固,迟早是要被这大时代抛弃的,你和金贵二人务必尽快说动各地的督抚向财团借款,这年息可以稍低一点!”
“大人,以环球资源财团的名义?”吴金贵追问了句。
“当然不是,唐国安手上不是收购了几家小银行嘛,以他们的名义……对了,联系下德意志远东银行,放一些小利给他们,让他们也挂个名,但有一点要确定,质押一点不可少,此外借款到位的时间是明年开春之后……”
吴金贵在旁听的十分仔细,他是第一回被委派担当这种重要任务,自然明白,自己在总督大人眼中的地位又进一步,这一番大动作显然与秦总督所言的大局有莫大关系!
秦铠只提出了他的要求,至于如何达成,这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问题磋商一直到下午,最后,他只是举起了三根手指,“金贵、正翔,三千万两关平银,是这次给你的上限,当然,你们不是散财童子,每一两银子,都必须为我们两广创造财富的,工业部那边,徐国方已经为你们配备了最优秀的工程师做参谋!”
广东陆师提督府坐落在广州中华街上,距离广州标志性的图书馆只不过一里地,不过戒备森严的环境和远处熙熙攘攘的图书馆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地块,却十分奇怪的拥挤在同一条进入广州必由之路上。请牢记
6年的军旅生涯,从一个梦想进入水师驾驶火轮的冷峻青年到现在统帅数万人、手掌偌大权势的广东陆师提督,周瑞东却始终未曾松懈对自己的要求,不为其他,因为教官这些年的
所作所为,不仅为他们打开未来的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