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良臣-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了那官司,我要睡觉了,还请公子自行方便,别在打扰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张文博说完,忙钻回号舍内,脸上还有一丝惊慌。
………………………………
二十二章 李凡一勉强过关,宋兰玉家中祈祷
科举(文)一事还算顺利,这边武举(会试)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和平之时可能更重示农耕经济文化发展,战乱年代则会偏向提升武力。顺天爷也给各州府降旨,重示发展武学,(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 会试,在京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四:殿试,由皇上钦点,分出等次,称为‘三甲’)由于国家多年来大力提倡,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习武之风也兴盛多时。
当然,“自古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如果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而且还能被国家录用,能让自己的本事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尊君护主,保家卫国,同时还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人生无憾,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武举考试由兵部主持,考试之前,同样统一安排习武举人食宿,并宣布了考试科目和规则,如下:
一、本次武举分为五场(外场和内场)第一场既步射,马射,每人二十支箭,中十二者可进入下一回合;
二、第二场为舞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二百六十斤和三百斤,
三、第三场为举石,分一百斤,一百五十斤,二百斤;
四、第四场按身高体重进行马上比武枪法切磋,合格者进入第五场;
五、(内场),考策论兵书、军事策略,考试合格者进入殿试,由皇上钦点,授予武职,能力突出者,可以为将帅;
六、考试中不得使用暗器,不得对他人进行干扰,一经发现,杖四十,永不录用;
七、第一天考三场、第二天考第四场、第三天进行内场;
八、监考官不准收受贿赂,不得为考生徇私舞弊,一经发现,罢免官职,发配充军。
望众位参赛者悉知,遵守比赛规则,使出自己的真本事,取得好成绩,为国效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校场在一个地域开阔的四方院内,举人们同样需要通过两道门的检查,主要排查携带暗器者。
李凡一来到校场,只见院内有着排列整齐的靶场、石锁、沙袋、马匹、兵器等各种练武器材。列队的士兵手执长枪,挎着腰刀,各个身姿挺拔,目视前方。不远处则是一方将台,将台上坐着几位武将,这些武将是兵部选拔出来的监考官,其中就有张文博的叔父张骞。
只见位居正中的一位武将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然后对身边的将领道:“多年前,我也是在这四方院内参加的武举,依稀记得,那天还下着小雨,经过层层勇猛比拼,终有幸得到皇上恩典,还赐我一个“勇”字,都说后生可畏,不知今天能否有人再现当年之勇,”
接着继续道:“愿所有参赛者都能遵守规则,别出什么幺蛾子。这要出了差错,皇上怪罪下来,咱们都得受罚,”
待举人们陆续进场,张骞张大人站在将台上宣道:“今天是武举考试第一天,所考科目都已提前告知大家。皇上有心招纳贤才,自然特别重视这次选拔,还望各位认真对待,大家都是习武之人,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成绩优异者,可面见圣上,而且有重赏;现在击鼓,为各位参赛者助威。”
一阵密集的鼓点声响过后,武举正式开始,第一场是射箭,十人分为一组。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位选手都是努着腮帮子,用尽全身力气把弓拉满,瞄着靶心,却道是“箭中靶心,箭离弦”二十中十二为合格(步射十支,马射十支),自然有心理素质差导致发挥失常的,也有超常发挥的。
更有百发百中者,让其他参赛者目瞪口呆,他们的脸上都写着,同为习武之人,你为何如此优秀?
李凡一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勉强合格,进入了下一轮。
这时,比赛已经进入到第二场,舞刀,有的选手直接放弃,有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拿不起来,在那摇头叹息,其中不乏有力大如牛的选手,站在三百斤重的大刀面前,微微闭眼,气沉丹田,然后用一声沉闷的呐喊给自己助威,三百斤重的大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只见动作潇洒威武,游刃有余。校场内时不时发出喝彩之声。
李凡一算不上力量型选手,舞动着一把一百六十斤大刀,只见他腾空跃起,左劈右砍,气势就犹如猛虎下山,腾挪闪转间,颇有“试问谁与争锋之侠气”,看那刀身如饮恨,刀刃现寒光,只叫人觉得一个“狠”字,整个人刀合一,不失潇洒自如,侠之风范。
“兄长好刀法,在下佩服,”李凡一刚放下刀,人群中传来一声喝彩。
先不说校场内发生何事,且说李凡一心上人。兰玉现在对李凡一的惦念,都快超过对父母的惦记了。考试这天,兰玉在家中可是坐不安位,一会又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里又不停地给李凡一祈祷,期间也免不了丫鬟可欣对她的调侃之意。
可欣道:“我说小姐,您就不能歇会吗?你一上午走来走去,都快把我晃晕了。小姐想吃啥,我去给小姐拿来,或者坐下来弹首曲子也成,”其实,也不免可欣对兰玉的羡慕之心,哪个女孩不希望自己被浪漫和爱情围着转呢。
兰玉道:“哎呀,不吃不吃,你去忙你的嘛,我都快烦死了,你就别叨叨了,就让我一个人待会儿。”
可欣安慰道:“放心吧,小姐,公子的功夫小姐又不是没见过,公子他武艺超群,稳重自成,这会啊,人们肯定都在为他喝彩呢,您呀,就放宽了心,等他的好消息吧。”
兰玉道:“可欣,你不懂,我以前遇事从未这样,不知今日为何如此焦躁不安,还有些害怕,做什么都静不下心来,就想着时间早点过去。”
可欣道:“听小姐这么一说,可欣却不知如何作答了,可欣就这样静静地在门口陪着小姐好了,有事您叫我。”
可欣说完就要出去,被兰玉叫停了脚步,兰玉道:“可欣……你别出去,你一走,我这心里更没个着落,就在屋里陪我坐会,一起为公子祈祷,”
是啊,这是李凡一人生的转折点,兰玉好生惦记着,又怎么能让人内心平静呢!兰玉内心祝福的同时,又不停盼望着武举快点结束,因为过不了几天便是她二人在佛米洞的约定之期,想到这,兰玉内心的甜密油然而生在脸上,或许这样才能让她得到些许安抚。
兰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对于功名利禄来说,她到不在乎,只要能和李凡一在一起,粗茶淡饭,布衣生活,她都无所谓。
且说武举,待第二场比赛结束,接着进行第三场举石。经过两轮比拼,淘汰的人数已快过半,李凡一还算顺利通过,只不过举石对他来说,算不上强项,他确实不是力量型选手,二百斤的石块有难度,不过一百五十斤的也尚可过关,李凡一又一次勉强及格,有幸进入到下一场考试。
三场考试完毕,不论时间早晚,这天的科目也就该结束了。由于考试消耗体力严重,兵部安排的伙食要比他们平日里吃的好多了,所以晚上饭点的时候,各位武举人可谓狼吞虎咽之势,席间谈笑风声,相互吹捧,不在话下。
待晚饭过后,李凡一准备回去休息,突然被一位年轻人叫住。
“兄长请留步,”李凡一驻足留步,扭头一看,一位浓眉丹凤眼,扇面腰身的年轻人在他身后,一个箭步过来。
此人双手一拱,开口道:“兄长今日舞刀之时,在下驻足不远处观望,兄长的刀法可谓气势磅礴,十分精彩,敢问兄长使得可是少林功夫?”此人正是舞刀之时为李凡一喝彩的青年。
李凡一回话道:“噢,公子过奖了,在下只是随便献丑罢了,谈不上何门何派,也不知道是何门何派,”
听李凡一的口气不愿和他多交流,青年又赶忙道: “噢,兄长干嘛这样谦虚,在下刘洲,只是个粗人,并没有恶意,兄长别误会。”
李凡一道:“谈不上误会,只不过是你过度解读罢了,敢问公子有何指教?”
刘洲跟在李凡一身后,哈哈一笑:“哪里哪里,兄长的武艺超群,在下哪有资格指教。”
接着继续道:“只是家中放着一本祖上传下来的刀谱,在下不才,只识得其中一二。其中的刀谱口诀,看上去和兄长今天所炼刀法极为相示,所以让在下好奇。”
李凡一听完,呵呵一笑,道:“天下武功虽截然不同,但又有殊途同归之道,无非一个目的,能强身健体,可杀敌破国,你所说的刀谱,只不过和我的刀法相似罢了,没有什么可好奇的。”
刘洲道:“哈哈,兄长所言极是,在下愚昧了,敢问兄长尊姓大名。”
李凡一回话:“在下李凡一。”
刘洲双手一拱,道:“李兄,幸会,如若明天能和兄长相会,还望兄长手下留情,别让在下难堪。”
李凡一道:“刘兄言重了,也请刘兄手下留情,告辞,”李凡一说完,二人各自回去屋内休息,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比武。
………………………………
二十三章 武举人谈论兵法,众学子才思敏捷
第二天一早,各路学生们在校场门口排起长队,等待官兵搜查,准备新科目开考。
会试进行到第四场,马上比试枪法,两两相对,所赢者继续相对比试,输者也继续相对。当然了,不可能动用真刀真枪打,那样肯定会伤及无辜。所以规则如下,以木棍来代替,木棍的前端需用棉布裹绑,棉布上面要涂上白灰,两人相战,若被刺中,身上的白灰则一目了然。
校场内,举人们按照身高、体重各自分成小组,刘洲自然没有和李凡一相遇,列队士兵牵着马匹,待参赛者驰骋。监考官在将台上赏心悦目,不时交头接耳,点评自己看好的举人,同时又好像看到自己当年的威武之躯。
院内顿时掀起一阵尘土飞扬、热闹非凡,一队队人马上前比试着,两轮过后,有人被刺到,摔在地上;有被打的人仰马翻;有的身上只是些许白点;有人却是花白相间。不服不行,谁叫你技不如人,带着怒气甘拜下风,回到家乡继续修炼,待到来年踏平四方。
李凡一自然是胜出者,打小在龙虎山,便拿着枪剑来刺猿猴、野兽。所以枪棒功夫自然是炉火纯青,不在话下。刘洲也是武艺高强,顺利通过,第四场结束之时,参赛者只剩下两成。
紧接着第三天,来到最后一场考试(内场),兵法策略。剩下的两成参赛者,大多都读过兵法,至于是否熟读,这就因人而异了。打仗运用《六韬》《三略》要审时度势、根据地理形式、敌方军马等实际情况制定战术和战略,光靠纸上谈兵,不过是纸老虎罢了。战争中,谋略占第一位。
所出题目一、我方占据高山峡谷、险要地形,敌军从峡谷通过,如何对垒;二、我方在开阔地面与敌军对质,该如何进攻。
这些举人们瞬间都变为军事家,在纸上刷刷点点,来阐述自己的军事理论,各执一家之见。能占据高山险要地形,这肯定对自己是有利条件,无非就是在山上设下埋伏。
李凡一阐述了《六韬》中的《狼韬》,山上两边和敌军前边各设埋伏,敌军后方进行围堵。
当年打仗之时,敌我双方是“网开三面”,就是你战败了,可以从后方和两边逃跑;后来兵力强大之时,形成包围战,变成“网开一面”,左右两边都给围上,如果战败了,只能向后方跑。
当年“兵仙”韩信打仗之时,发明了包围战打法,当时项羽兵困垓下,粮尽援绝,韩信十面埋伏,最后楚霸王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由于四面八方都包围太狠了,称绝后打法,为《狼韬》。
至于开阔地面,大家都写下自己的战略,有的用阴柔之法,旁门左道;有的是以堂堂正正,正面之师;或者排兵布阵,扰乱敌方阵形……众说其圆,但终究目的都要以击败敌人为主,能不能胜券在握,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见其分晓。
不管你怎么说破天,打仗不论兵多兵少,都需威武之师,将帅需有勇有谋,对敌我双方了如指掌,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部队需纪律严明,功过赏罚制度分明;还要注意天时地利、武器装备,后方粮草供应安全快速。
监考官大都是将者,多数久经沙场,战功累累,对举子们所论述的军事能力自有判断;现所有科目都已结束,监考官自会根据参赛者五场考试来综合评判,取得武进士资格者,方可殿试,面见圣上。
先不说这边武举考试成绩如何,且说张文博。话说头天晚上马超来找张文博,所说之事把张文博吓得够呛。想我张文博读书吃了多少苦头,哪怕今年不能高中,来年还有机会,要是和你马超同流合污,那可是要断送自己前程啊;不是我张文博看不上那一千两银票,更能吸引我的,是那权利和个人为官的理想抱负。
这位马超,就那股浪荡公子哥劲,干嘛来这出丑,他自无心,可实在拗不过父亲,也只好照做。马超平日里吃喝嫖赌,哪里能在这待的住,整日里要么是在去往赌场的路上,要么就是已经来到妓院的门口,仗着家里那点钱财,说他是纨绔子弟可一点都不为过。
这第二天早晨,赵彧赵大人继续赶来宫中,领了题目,便又赶回贡院,等待着检查完毕的学子们落了座,贡院内还羁押着头天舞弊、作弊的学子,不过“杀鸡给猴看”,以此来震慑其他考生罢了。
能来到这贡院内,可都是才华横溢之辈;若论学问,张文博可谓涉猎之广,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农耕牧业、水利工程,虽说算不上都能通晓,起码略知一二。不过头天晚上的事情对张文博多少有些影响,但他能极力调节自我,考试之中落笔洋洋洒洒,疾驰而书,不在话下。
当然,各路学子也不是吃素的,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最起码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各类诗词文集等,都为必读之书。
学子们手执毛笔,正襟危坐在“号舍”内,只见考卷上行云流水、奋笔疾书、力透纸背,多年积累的“五车学富、八斗之才”,此刻都在考卷上发挥出来吧。理清自己的思路,从大脑各处搜集信息,做出优美的文章。当然了,不论文学大小,所学之处还要学以致用,不能空谈其说,所涉及之处,比如政治、民生、教育、农牧等事都要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接连所有科考都已完毕,官员们把所有试卷封存,不说成绩如何,暂且放松一下。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吃酒的,谈笑风生、吟诗作对。
张文博也不知该去哪里,想着去看望叔父,可回头又想到初次登门张府时,张夫人那尖酸刻薄之相,还是算了,人家不待见自己,干嘛去碰那一鼻子灰。
不巧碰到了马超,马超道:“呦,兄台这是要去哪里,要不跟我去吃杯酒,再去那烟花柳巷放松一下?”
接着继续道:“考试时见你挥挥洒洒,胸有成竹,定是要高中了,这以后做了官老爷,可得给些照看才是啊!”
张文博不愿和这种人打交道,正好有其他举人路过,约文博一起探讨文学,一时给张文博解了围。
马超自言自语道:“读了几天书,装他吗什么清高,不懂得享受生活,爷自己潇洒去。”
此时正值春季,所以有不少学子到郊外游玩畅谈的;有寻访名人住宅、文学字画、历史古迹来充实自己的;有上街淘古玩玉器来陶冶情操的……
且说李凡一,科考结束后,刘洲便过来邀约道:“李兄赏脸,已经在香悦楼备了酒席,晚上要有时间的话,还请过去吃两杯,交个朋友,”
李凡一自是不好推脱,也觉得刘洲是个爽快人,自己何德何能让人家这般恭恭敬敬,遂应了下来。
此时此刻,李凡一心里只想着兰玉能在他身边。不过,离二人相约一事近在咫尺,我那日夜想念的人啊,很快就能和你见面了,上天对我不薄,我定当倍加珍惜,李凡一带着略显疲惫的身子走在街上不时想着兰玉。不远处瞧见一玉器店,匾额上面三个大字“玉缘阁”便走了进去。
店伙计忙上前笑脸相迎道:“爷,您里边请,”接着继续道: “爷,您想挑何物件?不瞒您说,在京城之内,我家的玉可最全乎,质量也最好,您眼力劲好,且放心挑着。”
李凡一道:“我想挑件玉镯,要好的,”那天偶遇寿王福安的时候,临走时给他留了十两银子,李凡一暂且借用,想给兰玉买件礼物。
店伙计一听,随手拿起一件,夸赞道:“爷,想必您是要送给心上人吧,您瞅这件如何?色泽鲜亮,做工精细,水头也好啊,姑娘看了肯定会喜欢的。”
李凡一看了各样款式,又认真挑选了一番,选中了一件,店伙计道:“爷,您真是好眼力,这款卖的最好了,小的也祝愿爷和心爱之人甜甜美美,长长久久,”
李凡一和店伙计讨价还价一番,付了银子,店伙计仔细给包好。
不说价钱多少,送礼物一事,可要认真对待,根据对方喜好,需精心挑选。
在李凡一心里,玉品行如水,能泽万物而不争名利。兰玉姑娘就犹如玉镯这般高贵优雅、玉洁冰清、白璧无瑕,想必兰玉见了定会欢喜一番。
晚上赴宴香悦楼,李凡一和刘洲喝酒畅谈科考趣事,刘洲恭维道:“几天疲惫,李兄可要敞开了喝,这酒解乏,”
却不知这酒不入口,刘洲一股牛脾气上来,一把揪住伙计领口道:“伙计,你他娘的心眼长屁股上了,当爷没喝过酒呢,你他吗尝尝,这酒能喝吗?赶紧给爷换些好的来,扰爷兴致,”
李凡一在清风客栈时,了解些赵劲的日常,知道这店伙计就是个受气包,忙拦着刘洲道:“刘兄不必如此,酒不好换了便是,你干嘛为难一伙计,”
伙计连忙感谢李凡一,换了好酒上来。
刘洲是京城人士,被李凡一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还邀请李凡一到家中上座,真心想交他这个朋友。
众举人放松几天,又到了揪心的时候了,明天就要张榜公布,能不能高中还不知,一时间,有多少人彻夜难眠。
………………………………
二十四章 李凡一意外落榜,张文博金榜题名
科举(文)和武举都还算顺利完成,礼部和兵部的众位大臣,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评判着举子们的成绩,决定着谁将取得进士,有资格面见圣上(殿试)。
张榜之时,街面上里三层外三层,把红榜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扒拉人群,有人垫脚张望。李凡一费了好大力气,从人群中生硬挤了进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却没看到自己名字?
李凡一就这样反复看了好几遍,的确没有自己名字,一时间,整个人大失所望,失落至极。
李凡一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从人群中走出,不知该去向何处,还回到那马棚气味的房屋?还是回到山中?黯然伤神之时,有人跟他搭话,“哎,兄长留步,”“兄长留步,”连叫李凡一几遍都没听到。
刘洲上前,一把拉住李凡一的胳膊道:“兄长,这是为何缘故,榜上没有你的名字?武举时,老弟可是亲眼见着你的功夫的,不说是武状元,起码是前三甲吧!”
李凡一这才回过神来,“噢,原来是刘洲兄弟,我本来还挺有信心的,没想到是这般结果,可能是我技不如人吧,”
李凡一叹口气继续道:“我看榜上可是有你的名字,这里恭喜了,”
刘洲道:“兄长自是比俺强,却落选了,俺一点也不高兴。真他娘的,兵部都是他吗什么匹夫之辈,这么优秀的人都能落选,做的什么鸟官,”
刘洲还想骂街,又觉不妥,站在人群中大喊一声来发泄心中的不快,一时引来众人回头,接着继续道:“兄长千万别灰心,兴许是兵部搞错了,再等等,你我兄弟暂且去就近酒馆吃杯酒,不去想别的,”
来到酒馆,二人简单叫了几个菜,喝了起来,刘洲四下看了一番,低声道:“兄长,兄弟这里问一句,科考之前,兄长可曾去过兵部尚书家中,递了拜贴,送了银子?”
李凡一听完一愣,开口道:“不曾去过,武举不是比功夫策略?街上不都贴了告示,徇私舞弊者,定当严惩吗?”
刘洲道:“兄长如此实在,就算没有告示,谁都清楚不可徇私舞弊。大部分参加武举的人,都会去那兵部尚书府上,递上拜贴,送了银子,就为记下你的名字,”
接着继续道:“现在俺是明白怎么回事了,兄长没去过尚书府上,十有八九,你的名字被兵部的人做了手脚,这才导致兄长榜上无名,”
李凡一道:“刘洲兄弟此话当真?皇上招贤纳士,还有此等不公平待遇,难道这些大臣就不怕被人告发?”
刘洲道:“兄长这么实在,你去哪告,各衙门各法司,谁能不买兵部尚书的脸,皇宫这大门咱又轻易进不去。就算真见着皇上,凭你的一面之词,能争辩过那些大臣?”
李凡一道:“原来如此,真是不公啊,”接着继续道:“天子脚下,国家重臣知法犯法,还能逍遥法外,可是苦了天下百姓,”
刘洲道:“兵部这帮鸟人,吃着天下百姓的俸禄,真想去宰了他们,只顾自己吃独食,哪里为国家着想。而且年年如此,真正有本事的没招来,没本事的送点银子却能做官,若哪天国家真有战事,兵部又都是些匹夫之辈,怎么去保家卫国,”
接着继续道:“兄长且宽心,这帮鸟人,准有一天,他们的事情会败露,到时候,看万岁爷怎么收拾这些东西,”
且说张文博,榜上有名,取得了进士资格。这位爷住在清风客栈的马棚边上,忍受马棚气味多时,苦累自不用多说,他没有辜负自己。
顺天二十六年,四月末,殿试隆重而盛大,将在三和殿举行,几十名武进士来到这座皇家宫廷。只见宫廷下面是青白石底座,黄琉璃瓦顶,屋檐下雕画着精美绝伦的彩绘,铺满地面的金砖,汉白玉的栏杆,看上去是金碧辉煌、无与伦比。
顺天爷穿着一件锦绣纹龙黄袍,坐在辇舆之中,由一众宫女太监和黄马褂侍卫簇拥着来到三和殿,众人见状,都纷纷下跪,高呼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天爷看着台下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武进士,哈哈大笑,这些人将来是要保家卫国,为朕出生入死的人,赶紧道“众爱卿平身。”
待顺天爷敬天敬地行完大礼之后,兵部尚书武杰,呈上所有武进士的名册,孙言仁孙太监递交给皇上,顺天爷看过之后,由孙言仁一一点名,除了考试成绩之外,相貌也占一定成分,习武之人起码得是身材魁梧、堂堂正正、中气十足、精神抖擞;当然了,除了相貌,为将者,骨子里还要有血性。
接着,所点到人名之处,需抬头面向圣上,顺天爷要看所有人的相貌,还会随机问些个人情况。
顺天爷拿起名册,钦点了一甲前三名,今科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接着顺天爷又钦点了二甲,二甲有十名,获“赐武进士出身”;剩下的十多人都为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刘洲则在二甲名列里边。
钦点完之后,在三和殿唱名,城门外挂榜,并且赐武状元盔甲,武状元自然是出尽风头。
时间快到中午的时候,众人来到兵部,参加了盛大的“会试宴”,宴会中,自然是热闹非凡,兵部又赏给一甲前三名盔甲,腰刀,马匹,银两;其余众进士也都各赏了银两。
宴会结束后,武状元则被巡捕营护送回家,一路上众人投来羡慕的眼光,状元郎兴高采烈、欢天喜地,自然不在话下。所谓衣锦还乡,也就这般风采罢了。
且不说武状元,时间来到第二天,依旧是在三和殿,张文博和众进士先要参加复试,以免有鱼龙混杂,如复试不通过,前面的成绩则被取消。
复试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殿试了,众进士都是有文学才华之人,看着皇家庭院,如此辉煌、雄伟、大气、磅礴,个个不禁展开胸襟,诗兴大发,夸赞一番。
殿试可要考策论了,礼部官员把早已拟好的题目发给众位进士;所问之事可不光考验你的文学常识了,国家经济文化,如何规划发展,这可考验个人能力,平时涉猎之广泛,能关心国家大事者,并且想出好的方法和应对之策,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具体实施方案步骤。
当然了,所做文章还需卷面清晰工整,字迹方正漂亮,这就考验你的书法了,所谓字如其人。
待礼部官员阅卷之后,选出优秀考卷,礼部尚书赵彧进呈给顺天爷,待顺天爷认真看过之后,钦点了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张文博所作字迹工整,思路清晰,情怀系天下,得到顺天爷欣赏。这位博学多才、寒窗苦读的张文博被顺天爷钦点御批为状元郎。
皇天不负苦心人,可喜可贺文博兄,
登科及第不负身,前程似锦福泽恩,
文博兄:恭喜了。
接着,顺天爷又钦点了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再剩下的既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那位想舞弊的公子哥马超不出所料,榜上无名,不知这位爷这会又在哪风流快活呢,先不说他。
接着,填榜官书写着各位进士的名字,准备张榜,最耀眼的当属状元郎张文博了,在三和殿唱名之后,礼部便当场授予这位状元郎官职和银两,为“翰林院修撰”,同时各授予了榜眼和探花职位。
文武榜都贴与城门外,接受过路人马瞻仰。张文博则披红挂彩,由兵差护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城内街道上以示光彩,人生大喜金榜题名,张文博此时可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张文博骑着高头大马,脸上眉欢眼笑、内心澎湃,一路不停收到人们的羡慕祝福。自己没有辜负爹娘的养育之恩,没有辜负岁月和自己;曾经的付出、苦楚、低微、穷困、不平等,在此刻都值了,想到这,张文博喜极而泣,这样的泪水既是高兴,也有过往的委屈,同时还伴随着幸福。
“文博兄,恭喜啊,凡一晚上等兄长吃酒,”失落之余,李凡一还是要祝福这位兄长。
张文博回话:“哈哈,是贤弟啊,今晚这酒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