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主播-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其坐的位次偏远,不时还有和煦春风拂面而来。饮醇酒,赏美景,自得其乐的李行周真是好一番享受。

    渐渐的,与宴的权贵们陆续而来,这些人官服堂皇,或紫或朱,最次的也是正五品以上的绯色,行走之间耀人眼目。

    迎接这些权贵时,适才面若冰霜的礼部小吏真是把一张脸都快笑烂了,那个殷勤劲儿真真到了肉麻的地步。

    权贵们要到各自的位次时必然要经过李行周面前。

    李行周的座次既在最后,又是满殿中唯一一个穿儒服的白身人,想要不醒目是不可能的,但是任他如此招眼,那些陆续走入的权贵却对他视而不见。

    不说上来寒暄,便是正眼瞧他的都没有几个。

    偶尔正眼看过来的,眼神里也带着浓浓的敌意或者鄙夷。

    天子罢废的那场科举中,被取中者有许多都是这些权贵家子弟或者亲戚。就因为李行周那一闹,到手的功名全都黄了。

    这次重开科考,却又因为武则天三年之内不得取中的密令全部落榜。

    武周是承继李李的官制,官员们两年一考功,三年!这得多耽误人在仕途的发展哪!

    这也就罢了。

    更可恨的是李行周随即整出那么个新章程,至少从考制上彻底把以往行卷说情的口子给封死了。不行卷不说情不走关系门子,让从小锦衣玉食的权贵家子弟与憋着一股劲儿要改变命运的寒门士子同台竞争,这结果……还用说吗?

    权贵家的子弟中固然有极出色,但就整体而言,那是拍马也考不过天下间的寒门子弟的。

    当然,权贵家的子弟也可以通过恩荫的方式做官,但这种出身一则没有新进士名扬天下,光耀门楣的荣耀。

    再则授官的起点低;三则升迁的速度也不如进士们快。

    而且自前朝高宗时就慢慢的开始有了一个趋势——三品以上官员中进士科出身的越来越多,尤其是若想进政事堂,是不是进士出身甚或已经成了一条很重要的标准。非进士出身者即便能进去,也难免被人耻笑。

    进士出身如此重要,偏偏李行周又彻底变革了科考的章程。

    这些个权贵们谁没有儿子孙子的,但此一条,李行周就实实在在把他们全给得罪了。这些人看到李行周若是还有好脸色那才真叫奇怪了。

    朱紫满殿,惟独李行周一袭青衿!

    朱紫权贵们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人理会李行周!

    朱紫权贵们坐定之后寒暄议论的越来越热闹,却没有一人与李行周说话!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便是此刻李行周处境的最好写照!

    那负责这一片区域的礼部小吏看到这情景,忍不住偷笑了好几回。即便在忙碌之中也不时偷眼过来,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看李行周,想看李行周的尴尬与笑话。

    但他失望了!

    前世作为一个舌战网络的吃鸡小主播,李行周是什么场面没有见过。

    此刻这场面李行周真心表示毫无压力!

    任你如何评说,任你如何看我,我自是我!

    身为一个从极度重视并褒扬个性的时代穿越过来的穿越者,咱别的都没有,有的就是一份见识和坚硬的心态!

    知道什么叫张扬个性,激昂青春吗?

    知道什么叫不走寻常路吗?

    权贵们冷落如山,李行周岿然不动。

    呷着酒,赏着景儿,悠然自得,不亦快哉!

    他这表现只让那看热闹不成的礼部小吏愈发添堵。

    也让那些个暗暗注意着他,议论着他的朱紫权贵们极度不爽。

    想看别人的热闹却没看成,那种感觉真是很郁闷人的。

    一时间,水殿内隐隐起了一片斥李行周为“狂生”的热潮!

    便是在这片范围扩张越来越大,渐渐由暗转明的狂潮中。

    通过吏部关试的新进士们由礼部司官引领着走进了水殿。

    一百多名新进士俱都穿着簇新的青色官衣,排着整齐的队列堂皇而入。他们这一进来立时成为满殿的焦点,走在最前面的那二十五名进士科高中者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尤其是走在整个队列最前方的进士科状头贺知章几乎要被这些眼神给烤化了。

    看到这些新进士,满殿朱紫也暂时转移了话题。

    说起近来洛阳士林热议的一件事情来。

    随着十天前皇榜张布,新进士们的名字随即在洛阳城内传开,尤其是进士科这二十五个中榜者的姓名籍贯更是被传的沸沸扬扬,至少在洛阳士林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随后,这些中榜者的考场诗以及此前的行卷诗也开始四散传开。读书人总是好分析,将这些中榜者的诗作俱都收集起来一看,还真是不错啊!

    单是这样看效果还不太明显,随着有人将前几次进士科中榜者的诗作拿出来一对比,那巨大的差异顿时就明明白白的显现出来。

    还是那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比,这一科新进士的名声愈发响亮。

    由一人到一科,渐渐的,竟然有一种说法在士林及市井间流传开来。

    自有科举以来,今科所取最为菁华。

    跟以往的那些次科考比起来,这一次放出的皇榜实在堪称龙虎之榜。

    “龙虎榜”的别称由此一举传开。

    听着周遭权贵们明显味道不对的议论,之前进殿时瞅都没瞅李行周一眼的苏味道欣然从位次上站了起来。

    他是今科主考,理所当然也就是这些新进士们的“座师”。

    按规矩,今天这场合里除了圣后外就数他最大,即便是政事堂诸位相公当面,这些新进士也要先来向他行礼。

    赐宴结束之后还要专程往他府上拜座师。

    天地君亲师!

    除了天子,今天这满殿中人没有谁再大过他的,这赐进士之宴上,除了新进士,同样也是主考最荣耀的时刻。

    眼见要在满殿众目睽睽之下尽享荣耀,第一次做主考的苏味道心花怒放的站起,尽管心底矜持着,脸上依旧没能止住那吟吟的笑容。

    就在苏味道已经做好受礼准备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只见新进士队伍排首处的贺知章根本没朝他走过来,而是刚进殿门就停住了步子。

    身为进士科状头,贺知章是今日新进士们理所当然的首领。新进士们一应举动也都要遵他而行。他这一停,身后的新进士们随之而停。

    贺知章停住步子,端肃的理了理身上一丝不乱的官衣后,身子一转,居然……居然向自进殿以来便无人理会的李行周走去。

    他这一动,身后的新进士们随之而动。

    看到这一幕,苏味道差点气疯了心,他才是名正言顺的主考啊,就算李行周也负责了考务,但他那毕竟只是帮办考务。

    若要区分的话,他才是正主考,李行周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副主考罢了。

    唐朝科举时也曾有过两个考官的情况,但新进士们行礼时必定是先寻主考,从无例外。

    所谓名正言顺,可不就是说的这个!

    不管是按惯例,还是按名份,他都是当之无愧该第一个受礼,该第一个享有这份尊荣的人,但现在……

    你能说新进士们不懂?

    刚刚在礼部学完礼的新科进士会连尊卑名份都不懂?

    苏味道诧异,那些满殿朱紫更诧异。

    这……这算怎么回事儿?

    无数双探究的眼神投向苏味道,苏舍人此刻真恨不得地上有条缝能容他钻进去,刹那之间脸上臊红一片。

    目睹此状,权贵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随即就将目光转移到了殿中唯一的青衿少年身上。

    恰在此时,贺知章引领着身后的新进士队伍向李行周拜下身去!

    一拜。

    二拜。

    三拜。

    一百多名穿着簇新官衣的新进士阵容何其堂皇!因是人多又同步拜倒,整齐划一的动作看来极有气势。

    李行周只是静静的起身,默然而立。他虽未发一言,未有任何别的举动,却被这堂皇的阵容,联袖下拜的气势映衬烘托的耀眼夺目。

    满殿朱紫坐观,李行周长身玉立,尊荣独享!

    这一刻,此前所有的冷落都显得是那么的可笑……

    天地有正气,公道自在人心!

    贺知章带领贡生们向李行周行完三拜的座师之礼后,方才起身向苏味道走去。


………………………………

第86章 崇文馆读书

    那礼部负责引导新进士的官员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一出不合乎“礼”的举动,深深的瞅了贺知章一眼,随后又刻意放慢脚步与身后的新进士们耳语交代了些什么。

    随即,便见新进士队伍的阵列有了稍稍的微调。

    进士科第二名的榜眼萧化田上了排头,原本排在首位的贺知章则换到了第二。

    堪堪等新进士们向脸色僵硬、臊红未退的苏味道行礼完毕。

    就见一个身形高大的太监挽着一条鸽蛋般粗细,乌黑发亮的长鞭走了进来。

    长鞭击破空气,发出清脆的爆鸣声。

    九次静殿鞭声响过之后,顿时有丹陛大乐洋洋而起,其间新进士们快速各归其座,李行周随着殿中的权贵们一起起身。

    洋洋的丹陛大乐声中,圣神女帝武则天从殿后左侧龙步而出,在政事堂诸相公的簇拥下登上了设于九级台阶之上的御座。

    待诏上官婉儿如影随形,侍立于御座的侧后方,随时听候召唤。

    其后便是一连串繁琐的礼仪,李行周等人拜见天子毕。礼部司官又引领众新进士再次叩拜天子,并高声唱诵新进士之名,达于帝听。

    圣后少不得要说几句勉励新进士的话,继而便是给新进士们赐御酒三盏。

    新进士满饮后再次大礼拜谢皇恩。

    一整趟程序走下来,待新进士们重回其座。

    政事堂相公引众人向天子三献酒之后,今天的盛宴才算正式开始。

    至此,水殿内的气氛算是彻底的轻松活跃了起来,武则天偶尔会向殿中某人赐酒或邀饮。

    与会者之间也是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眼见着就该到上舞乐,赐宴进入**的时候,却听御座上云板三响,水殿中顿时安静下来。

    在满殿所有人的注视中,武则天手执九龙金樽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科考选才乃国家之抡才大典,轻忽不得。朕闻此次皇榜一出,士庶咸服,乃有‘龙虎榜’之誉。闻是语,朕心甚慰,罚过赏功,过必罚,功亦必赏,今科两位主考且上前来”

    闻言,李行周放下手中酒樽从位次上从容起身,略整了整青衿儒服,又正了正头上戴的士子冠,深呼吸一口气后一路走到了御座正下方,在苏味道身后半步处站定。

    前次在宫城小堂,李行周虽然到了武则天面前,但因有帘幕阻隔,是以并不曾见面,更无半句言语交会。

    此刻尽管心中好奇的要死,但这场合实在不对,李行周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低头站着。

    武则天的声音并不是很浏亮清脆的那种,反而是低沉里带着些沙哑,这种音色若放在后世的美艳少妇身上就是典型的性感。

    但在这一代女帝身上,特殊的身份再配上这少见的音色,就愈发使她的话语多了凝重的威压。

    李行周刚刚站好,低沉沙哑的声音响起,“抬起头来”

    因为地势的缘故,李行周抬头平视后,只看到面前的台阶及武则天的半个身子,若想一窥这位女帝的全貌势必要仰头才成。

    但在这种场合做出这种举动是极其不智的,不说武则天会不会觉得被冒犯。

    李行周真要这么做了,单是一侧站着的殿中侍御史就必不会放过他。

    天子临朝,御史台殿院必会派遣殿中侍御史随从,以纠劾百官风纪。

    便从下半身来看,武则天身量颇高,完全将那摆幅很长的明黄色九龙皇袍给撑了起来,身子稍稍一动,黄袍展动之间,其上的精细绣龙便如活过来一般极有气势。

    李行周以低就高,看不到武则天的面貌。但武则天却是居高临下将李行周看了个清清楚楚。

    片刻之后,武则天再度开口,这回说的便是封赏之事了。

    第一个被提到的自然便是苏味道,除了一些个物质上的赏赐外,这位模棱手获得的最大利益便是进为凤阁侍郎。

    武则天对苏味道的封赏刚一宣布,水殿中顿时起了哄哄的私语之声。

    所谓凤阁侍郎其实就是礼部侍郎的别称,也就是崔银刚刚腾出的那个要害官职。

    三省六部制的三省中,中书省专管执行,权力极大。

    礼部侍郎又是中书省内仅次于中书令的佐贰之臣,实在是个让无数人眼热的好位子啊!更重要的是这个位子距离政事堂几乎就只有一步之遥,从前朝高宗时算起,近二十年来做了礼部侍郎却未曾入政事堂的仅有崔银一人而已。

    崔银刚把这个位子腾出来不到五天,就被圣后给了苏味道,这说明什么?

    难倒在圣后心中,苏味道已经是预备宰相了?

    周承李制,实行的政事堂多宰相制度,当今政事堂领衔的是仍然在白马寺清心的左相武承嗣,眼瞅着这政事堂里又该多一位相公了。

    让一个素来不做事,众所周知的“模棱手”得了如此好位置,也难免水殿中许多有志此位的权贵心中不平衡。

    但也有聪明人从这个任命中察觉出了玄虚。

    苏味道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大的彩头,或者正是因为他的不做事,好控制。

    这分明是圣后要加强对中书省的控制,苏味道不过只是个幌子罢了。

    联想到当今的中书令便是左相武承嗣,再联想到这短短数年时间里武承嗣先封王、接着出掌中书省,进而拜相并成为首辅相公的经历……

    这些个聪明的权贵们果断的不再往下延伸去想了。

    封赏完苏味道,接着便是贡院那些新补入的流内品秩官。

    同苏味道一样,对他们的赏赐也极厚。看到这架势,权贵们看向李行周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这些权贵都是深知武则天的人,知道这位圣后历来手辣,这种辣不仅表现在罚过上能下,敢下毒手;同样表现在赏功上舍得下重手。

    一旦某个人真正做好了某件事入了她的法眼,那真是不吝高官厚爵、千金田亩之赏。其赏赐之重往往让被赏赐人都觉得诚惶诚恐,继而死心塌地。

    罚必狠,赏必重。

    这既与武则天的心胸气魄一脉相承,也是她以女子之身操天下权柄必需的权术手段。

    知道她这脾性,再有苏味道和贡院流内品秩官的先例在前,圣后断然不会厚此薄彼,那对李行周的赏赐……还轻的了吗?

    心思到此,水殿内诸权贵纷纷皱眉,随即便有了相互之间的眼色往还。

    赏完苏味道及贡院诸流内品秩官之后,就该到李行周这个白身人了。

    不等御座上的圣后开口宣赏,便见殿内左侧的位次处走出一人高声奏道。

    “陛下欲赏李行周之功,不妨厚币,唯授官万万不可”

    众人一看,出来奏事的乃是官居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郑子仪。

    此人出身于荥阳郑氏,正是与清河崔、范阳卢等并称的四大世家之一。

    闻言,武则天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她却没有立刻开口说话。这时,位居水殿右侧最前的狄仁杰站了出来。

    “郑监此言差异,清河李行周在此次朝廷重开的科考中居功甚大,亦证明其才堪大用,似这等人正该授予官职以尽其才,焉能放之草泽,以伤圣天子识人之明?”

    武承嗣被武则天禁足于白马寺后,当今的政事堂便是以狄仁杰为尊。

    然则即便是他开了口,那郑子仪依然没有退让的意思。

    “李行周固然有功,但功不掩过。其于前次科考中大闹贡院、震动天下。这固然与时任岳宋两主考弊情有关,但李行周不向有司申诉,不经有司明辨曲直便蛊惑贡生暴乱的行径委实狂悖!而今若朝廷再授其美官,则让天下士子做何想法?”

    郑子仪这么一说,狄仁杰也微微的皱起了眉头,他居官多年最看重的便是朝廷法度,偏偏前次李行周的行为也实在是有违朝廷法度。

    受了冤屈却不经有司申诉、明断。

    若然如此,还要大理寺,要各级官衙有何用?

    若人人效仿如此行径,必然招致天下大乱,还要《大李律》有何用?

    眼见郑子仪一奏便准确击中了李行周的要害,使得狄仁杰也难答话。

    水殿中众权贵纷纷应和,短短时间里便站出来了七八人之多,皆言李行周赏功可以,但万不能授官。

    除这七八人之外,更多的权贵还有跃跃欲试之意。就等着前面的人说完,自己立刻起来补上。

    一时之间,整个水殿内充斥的都是反对李行周授官之声。

    这样的时刻,作为当事人,又是白身人的李行周是没有插话余地的,他只能静等着最后的结果。

    相对于反对者的阵营之强大,支持为李行周授官的几乎没有。唯一站出来的狄仁杰还因为自己对律法的看重被郑子仪堵住了口。

    御座上的武则天一如那日小堂中的表现一样,臣子们说话争辩时她毫无半点要开口的意思,只是静静的听着。

    终于,到第九个权贵站出来反对,却无一人支持李行周时,静听了许久的武则天开口了。

    已重回御座的武则天略抬手压了压,制止了第十个要出来反对为李行周授官的权贵。

    “卿等之意,朕已知之,勿需再多言了!功不掩过,此言甚善”

    武则天此言一出,御座下的李行周身子一顿,儒袖掩盖住的手猛然攥在了一起,因其太用力,前端的指节都已隐隐泛白。

    满殿权贵听闻此言,则是面显欢然。

    便在这时,续又听武则天说道。

    “然则李行周这士子确有几分才华,若放之草泽未免可惜。有其才,犯大过,终究还是少年人读书不成、读书不精之故。既如此,朕便从众卿之所请不授其官,令其入崇文馆读书可也!如此,既不负朝廷有功必赏之明,复能彰朝廷重才惜才之意。”

    这定论一出,权贵们脸上刚刚露出的欢然之色顿时消失的干干净净。

    李之崇父馆设于宫城,是太宗皇帝最早设立的一处机构,其设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安置给太子侍讲的那些个知名文人。发展到后来,渐渐成为李代级别最高的贵族学校。

    李制规定:“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除此之外,崇父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就不说崇文馆学生名额有多珍稀难得,入其中读书有多艰难。


………………………………

第87章 还是瘦了些

    权贵们但凡明眼些的都能看出,圣后这哪里是要李行周去读书,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儿把李行周弄到自己身边罢了!

    不比三省六部这些衙门都设在皇城,崇父馆可是设于宫城之内的!

    圣后的确没给李行周授官,即便是入了崇父馆李行周依旧是白身士子的身份,但问题如”这可是在皇帝身边的白身士子啊!

    这情形就如同上官婉儿,论说起来现在的上官婉儿也只是个宫女的身份,但普天之下满朝父武谁敢真把她当成普通宫女看待?

    当然,此时的李行周与上官婉儿不可同日而语。

    但问题是权贵们实在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

    要说圣后用人,很多时候是不枸一格的很!李行周一旦占据住这个有利位置,后面真的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面对这等处断,郑子仪并那几个奋勇进言反对给李行周授官的权贵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如此不如前面便遂了圣后的心意授予李行周一个官职,反正以李行周的年纪资历,所授官职断然不会太高,正八品就是顶天了。

    待其官职授予之后,再进言将他放往偏远州县任职,从此天高皇帝远,可不比现在强多了!

    悔之无及的众权贵还想进言,但话不曾出口便被武则天给挡住了”此事朕意已决卿等无需多言”

    几十年来武则天乾纲独断政由己出已成习惯。

    议事过程中她会任由群臣自由发言,讨论,甚至是激辩而不加阻止,但等其听完各种意见,而后再做出决断并宣之于口成为敕令之后,便绝不容臣子们再随意置疑她的决断。

    权贵们都知道圣后这个习惯,明白她既已说出这样的话来,若是再强行阻拦后果就实在是大不妙了。

    而为了一个李行周惹得圣后大怒,进而祸及自身又实在有些得不偿失,是以纷纷禁口不言。

    随着他们各自退回位次关于李行周的安置问题也随之尘埃落定!

    该走的程序走到了,该办的事情也办完了。

    武则天就没再多留,起身在众权贵的恭送中摆驾回宫。

    圣后一走,就到了新进士游园,进而选出两名探花使遍访神都名园采寻名花的环节了,这也是新进士们任由百姓观瞻,夸功名显荣耀,最为热闹的环节。

    李行周却没留下来继续凑这热闹,送走武则天后,他便在众权贵们复杂之极的注目中孤身一人径自出殿去了。

    出了水殿之后,李行周也不曾就回赁处。而是随意的沿着园中大路边的一条小径向景色深幽处走去。

    转眼之间,从清河入神都已经快一年了。

    其间屡经波折,甚至两度将自身置于生死一线之间,最终在付出巨夫代价之后搏得了眼下这一个结果。

    科举终究是没考上,却做了一回主考官;主考官都做了,但又没能真正的当上官,转过头又变成了士林学子。

    细数他入京以来的经历之曲折,身份变化之离奇。

    真是一言难尽。

    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个尘埃落定的结果,偏偏这结果又与最初的设想差异很大。

    李行周此时的心情之复杂可想可知,他需要一个人单独的走一走,静一静,理一理

    就在李行周独做静思之游时,圣后辚辚的车驾中也正说到他这个清河白身士子。

    阔大如屋,舒适堂皇的天子车驾中。斜靠在七宝床上的武则天边随意的轻拂着床边的鹤首香炉,边浅笑言道。

    “看看刚才弘文殿中的情形,这个李行周年纪不大,得罪人的本事却着实不小”

    站在七宝床一侧的上官婉儿闻言,也忍不住笑了笑。

    “他做的那些事情想不得罪人也不成!尤其是这重开科考,陛下神来之笔谴了他去做主考,他若敢存有半点不得罪人的心思,现在只怕早已下了诏狱了”

    “说的有理。”

    武则天端起面前的刑窑贡品白瓷茶盏浅呷了一口。

    “科举是为朝廷选才,终究也是为朕选才。他不想得罪别人就要得罪朕,朕岂能容他?只没想到这么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人儿居然能将如此难事给漂漂亮亮的办下来了”

    ”陛下所言极是。这一次重开科考取中的新进士诗文臣女也曾看过,若对比前些科,确实当得上龙虎榜之誉”

    武则天的坐姿越发随意,闻言摆摆手道。

    “李行周之功不在于取了这一科那些个新进士。朕看重的是他那一整套缜密到几无漏洞可寻的科考章程。有这一套章程在,只要考官任用得力,以天下寒门士子之多,那一科选不出人才来?”

    不管武则天是有意还是无意提到的”寒门”两字,上官婉儿听到这话后都明智的没有再接言。寒门与世家之争的话题太敏感,即便是她也不敢轻易涉足其中。

    从当初进宫侍奉前朝太宗皇帝,再到如今登基为圣后。从十几岁到现在,武则天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与门阀贵族斗争的历史。

    武则天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官位也甚高。

    但就因其父木材商人的出身而被那些门阀贵族所轻贱。

    直到九年前英国公徐敬业谋反时,武则天的这出身还被骆宾王写进了《讨武檄文》中夫加讥嘲。

    不管是出于个人感情还是出于政治需要,武则天对门问贵族都没有什么好感。与门阀贵族的斗争与妥协也始终存在。

    这种斗争太残酷,太血腥,斗争双方的力量又都是太强大。等闲之人根本染指不得,稍有不慎就是顷刻覆亡的结局,饶是上官婉儿也不敢涉足其中。

    见上官婉儿如此,武则天知道她的心思,却也没说什么。

    反倒是整个人更轻松慵懒了。

    “罢了,这样的好时节,老说这些个政务也委实是辜负了大好春光”

    一听此言,上官婉儿轻松了不少。

    她知道此刻的武则天心情很不错,接下来就该说说闲话闲事了。

    她预料的不错,但武则天说出的话题却太过于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婉儿,以你之见,那李行周与冯小宝相比,孰美?”

    冯小宝又名薛怀义,乃是陪伴了武则天数年之久的男宠,现为白马寺住持。

    这样的事情朝臣中知遒的都极多,更别说上官婉儿了。不过武则天也从没想过要瞒她。

    这一问却是让上官婉儿难答的很,想了片刻后才道。

    “二人难比”

    武则天笑了。

    “是,小宝粗鲁无文,李行周士子出身,又确有才华,两人诚然不好比。那依你之见,李行周与沈南谬相比,孰美?”

    沈南谬本是一御医,最近才成为武则天新的男宠。这人是世代医家出身,书自然是读过的,人也是公认的白脸型美男子。

    上官婉儿略一沉吟之后,又道

    “二人难比”

    “噢?。”闻听此言,武则天稍停了停之后侧过身来指了指上官婉儿,笑道:“你这个鬼丫头。倒是有些心思。”

    上官婉儿笑回遒。

    “陛下圣明,薛左卫与沈御医可解陛下之孤寂。那李行周有胆有才,将来或可解陛下政事之忧。两类人用途不同,如何可比?”

    武则天听了这番言语没多评说什么,片刻后道:“婉儿你这就回去,且看看李行周别被那些个他得罪下的权贵给生吃了。待其入崇丈馆之后你也多留意些,这个小人儿还是值得好好调教一番的,若是早早被人毁了未免可惜”

    ”是。”上官婉儿答应之后摇了摇牟中的那只金铃,天子车驾随即应声而停。

    她正要下车时,却听身后武则天随意慵懒的声音传来道:“李行周美则美矣,可惜太瘦弱黑了些。罢了,你去吧!”

    上官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