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顺皇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被安排到驿站下榻之后,才有人禀告耶律洪基,说高丽使者求见。

    耶律洪基知晓后,颇觉新奇,问左右大臣道:“这高丽是大顺的藩国,一向与我辽国毫无来往,为何这次前来朝见?”

    他最宠信的大臣耶律乙辛说道:“陛下,想必是我辽国大军不时对高丽国打草谷,高丽国已经吃不消了。而大顺对我辽国毫无反击之力,他们觉得大顺已经靠不住了,才转而投向我大辽吧”

    耶律洪基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此刻耶律乙辛野心还不算大,称得上是以国事为重。而耶律洪基对付一个占有幽云十六州的大顺朝也不敢掉以轻心,也没有正史上面那般不堪。

    耶律洪基说道:“那诸卿以为如何?”耶律洪基崇尚汉文化,说话方式也偏向中原一带的口吻。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契丹贵族都以会说汉话,看汉书为荣。

    耶律乙辛道:“如果这么快,就召见高丽使者,说不定他们还会看低我大辽。不如晾他几天,过几日才召他们觐见。同时,还需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我大辽的强盛军力,逼迫他们选边站。”

    耶律洪基闻言,也觉得有道理,便让人这么做了。

    结果,高丽使者可倒了大霉,不时有野蛮的契丹武士冲进驿站,找他们的麻烦。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牵走他们的马匹,扬长而去。高丽礼部尚书崔介安先前还颇为恼怒,后面却琢磨出了一些内在的道理,这些契丹武士虽然目中无人,但不敢对他们的人和五车金银财宝有所企图,证明了他们是知道自己身份的。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还敢乱来,那就是辽国高层的授意了。想必是辽国高层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同时是对他们这些年来对抗辽国的惩罚。

    崔介安不由地暗道:“这等下作的行径,果然是一群野蛮人。倒是大顺还好一些,但大顺始终打不过契丹人。唉,如果大顺能打得过契丹人,我高丽又何必做这等小人?说来说去,还是大顺自己实力不济……”

    崔介安严令手下不得反抗,辽人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毕竟东西带来了,就是要送给他们的。

    果然如他所料一般,五日之后,耶律洪基要在开皇殿上召见高丽使团了。

    崔介安心中早有准备。来到开皇殿上后,他把国书一交,便等着耶律洪基说话了。

    耶律洪基本身就是一个汉文化精通者,对看这个全是汉字的高丽国书并不吃力。相反,他还看得出来,高丽国这次是主动改弦易辙的,并没有谁逼迫。

    耶律洪基看重的,还是高丽国答应的每年朝贡的物品,都是辽国紧缺的,比如铁器和绫罗绸缎茶叶等。至于粮食,高丽国自己生产都不够吃,哪里能多出来给辽国?

    耶律洪基心中颇有疑问,说道:“大顺对你们不薄,为何要选择我们做宗主国?”

    崔介安早就准备好说辞了:“大顺现在已经是一头没了爪子的老虎,哪里比得上蒸蒸日上的上国?我高丽国土狭小,出产不丰,为了自保,只能依附强者。现如今,纵观天下,唯上国刀锋最利。于情于理,我高丽自然要选择上国。只是大顺这百年来对我高丽控制得很严,最近几年才放松了看管,我高丽才有机会向陛下吐露心声。”

    耶律洪基抚掌大笑,说道:“朕喜欢你这个说法,好,很好这样罢,你把朝贡的数量再多加一倍,朕就不要你们派兵共同作战了,如何?”

    高丽国王王徽也是担心这个,但听闻耶律洪基自己提出来,崔介安喜不自胜:“陛下体谅小国民情,这是再好不过。下邦小臣这就回去禀告国主,再加一倍朝贡”

    耶律洪基也笑了,心道:“你们高丽国有几斤几两朕还不知道?十个士卒都比不上我一个契丹勇士,要你何用?炮灰也不够汉人多,还不如换点实在的。”

    双方那是郎有情,妾有意,王八眼对上了绿豆,一拍即合。耶律洪基让敌烈麻都司总管朝廷礼仪总礼仪事等官,掌礼仪诸事,相当于礼部掌管此事,便让崔介安退下了。崔介安几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但他却暗自窃喜,认为找到了真正的大腿。一副小人嘴脸,此刻显露无遗。

    不过棒子历朝历代都是这种习性,他们倒是觉得没什么。弱者总是依附强者的嘛;别的国家的发明,到了棒子的国度,就是自己了的嘛;别的国家的习俗,到了棒子的国度,就是他们先开始用的嘛……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他们是宇宙第一的棒子国啊传统是有习惯的,是继续贯彻下去的
………………………………

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

    求收藏推荐,作为写手不敢求收藏推荐,就不用来写书了,该争的还是要争的。

    高丽派遣使者出使辽国的事情,陆承启在十余日之后,才接到监察士的暗报。不得不说高丽人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在高丽潜伏下来的监察士没有得到一点风声。这个消息,还是潜伏在辽国的监察士暗中得知了消息,通过最保密的渠道,送到回鹘之中,再由假扮成商队的监察士传回来。毕竟现在顺辽边境正在打仗之中,难以出入,搜查甚严。

    如此辗转多天,过了十余日才传回陆承启手中。而此刻,正值幽州城战役打得火热,陆承启看完之后,当即火起,立即让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军事参谋部所有将领前来垂拱殿觐见。

    当所有大臣到齐之后,陆承启尚未出现。但眼尖的大臣都发现了,正在一旁服侍的内侍,都不敢深呼吸。如此压抑的气氛,让所有大臣都议论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多时,陆承启从殿门进入,脸上经过万般努力,才平息掉的怒气,现在显得波澜不惊。陆承启就位后,说道:“给诸卿赐坐。”

    内侍们不敢怠慢,立即搬来椅子,侍候各位大臣就坐。所有大臣都不敢一屁股坐上去,都是欠着身子,坐了一半。

    陆承启等内侍摆上了茶水之后,挥退了他们,让他们把殿门也关上。一时间,没了光线进入的垂拱殿,显得有些黑暗。

    而陆承启的脸,此刻也谈不上有多阳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笼罩了一层寒光。垂拱殿里面坐着的,都是掌握了大顺朝绝对权力的大人物。除了例朝之外,还没见过这么齐整的人员聚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众官心里也明白,肯定是有人触怒了陆承启,不然陆承启不会这么大阵仗的。

    十二阁臣分别是:徐崇光蒋英朱绪才卫须惊郑严孙乐平曹文忠何云里施文斐张思明吕振端赵源奕。六部尚书分别是:礼部尚书冯承平吏部尚书吴显祉兵部尚书秦怡康工部尚书黄锡时户部尚书林镇中刑部尚书周延华,军事参谋部枢密使姜瑜,枢密副使潘兴艺和彭金康。军事参谋部的其余人没有得到传召,他们多是勋贵后代,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可以说,大顺朝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此刻都在守卫森严的垂拱殿之中,众官皆紧张地看着陆承启,等待着他的雷霆。

    谁料到陆承启平静地说道:“刚刚朕接到监察司报告……”听到这里,众官心中突然一“咯噔”,现在当官的最怕听到的,就是监察司和监察士这两个词,哪怕自己没有贪污受贿也好,也神经过敏一样,听到这两个名词就双腿打颤。

    “高丽国转投辽国去了。”陆承启平静地说完这一句,众官才松了一口气。才刚刚松了口气,下一刻就都反应过来了:“啊?”

    众官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这件事。高丽自大顺开国以来,一直都是大顺的藩国,为何今日突然转投辽国,奉辽国为宗主国了呢?

    陆承启平静地说道:“事实就是这样,诸卿认为,以后该如何对待高丽,是攻还是疏远防范,现在就拟出章程来。”

    这时候,被打过预防针的冯承平立即说道:“陛下先前对臣说的那句话好啊,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虽然糙了点,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高丽转投辽国,皆因我大顺给不了他想要的利益了。臣的理解就是这样的。”

    徐崇光皱眉道:“是否上次对高丽使者太过苛刻了,臣听闻陛下只给他们带回去一些土特产,恐怕这件事是导火索……”

    陆承启平静地接受了徐崇光的批评,说道:“徐卿说的不错,但朕并没有认为朕做错了。如果这样的藩国,为了利益而出卖宗主国的,不要也罢,省的到时候在背后捅刀子。现在摆明来说,我们有了防范,还是不错的。我们之前太傻了,每年都用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贯钱去讨好一个白眼狼,白白给潜在的敌人增强了实力。朕要在这里给你们提个醒,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不仅仅是作为口号说出来的,更是要做出来。先前那般回礼赏赐,岂不等同于纳贡了?朕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这一点朕还是很清楚的。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不会有其他争论点。既然高丽国做出了这个决定,那它就要接受,这样做的惩罚。”

    陆承启如果雷霆万丈地说出这番话来,众官还觉得陆承启很正常。哪一个要面子的皇帝遇到这种事,不是火冒三丈的?脾气差一点的,都要动刀兵了。

    但陆承启这般风轻云淡说出来,反倒是让在场的官员都打了一个激灵,他们知道,这样的陆承启,绝对不正常。不正常的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就是这个道理了。

    徐崇光小心翼翼地说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如何惩戒高丽国?”

    陆承启用平静地眼神看了看他,说道:“眼下辽国正在犯我边境,没有余力去对付高丽。暂且暗中调遣厢军,去充当边军,到高丽边境守御一阵子。再把新招募的士卒充入禁军之中,朕现在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军队,保我河山。”

    众官默然了,他们也知道高丽国反叛的后果。此刻大顺周围,已经没有多少国家亲近大顺的了。因为在这个时空没有吐番大理和西夏,所以周边的回鹘回讫,包括西州回鹘,黄头回鹘于阗黑汗花剌子模天竺蒲甘交趾安南日本,多多少少都对大顺有些意见,就算没有也看大顺不爽,反正不太友好。这就好像是仇富心理一样,只是他们实力不济,不敢过来分一杯羹而已。但表面上好像也很亲热,只是辽国一说话,他们就不敢和大顺有过密接触了。

    现在大顺失掉了最后一个盟国,战略上处于极度不利的地位。也难怪陆承启这般气愤,落井下石的人,通常是让人最痛恨的。

    户部尚书林镇中说道:“陛下所说没错,国库现在不支持两面开战,高丽国实力也不可小视,急切间难以攻下。如果两面开战,我大顺必输无疑。眼前之计,唯有忍气吞声,效仿秦国,远交近攻,争取时间。”
………………………………

第八十七章:经济制裁

    谢谢qs妖道的打赏我会继续努力的再求些收藏推荐,谢谢各位了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远交近攻这个策略说得不错,但不解燃眉之急。现在我大顺朝面子受损,怎么也得找回场子。朕今日召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军事参谋部枢密使姜瑜突然开口说道:“陛下,这仗也不能打,兵也派不了,怎么找得回场子?”

    徐崇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不动刀兵,如何能惩罚这等小人?”

    余者皆默然,认为此事颇为无力。陆承启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观念还没有到后世这般程度,不会最大化运用自己国家的优势。大顺朝在这个时空就是相当于正史上的宋朝,不敢说硬实力最强,但也不弱;软实力那是公认的最强。

    且硬实力里面的经济科技水平,乃当世最高,既然如此,何不加以利用?陆承启把这个思路说出来之后,就是想诱导这些国之重臣往这方面想。

    徐崇光和林镇中不愧是当过户部尚书的人,立即体会到了陆承启的意思。徐崇光对林镇中使了一个眼色,林镇中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从商路入手?”

    陆承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林卿理解得算是比较到位。但还不止这些,朕要的效果,是全面封锁和高丽国的贸易,技术的输出。把高丽国的商人从大顺朝赶出去,抄没他们的家产。停止进口高丽国的一切商品,全面封锁住高丽国的边境。”

    众官听了陆承启的经济制裁措施,不由得心中一寒,这种招式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效果如何他们不清楚,但按照大顺朝的实力来说,做到这样并不难。只是这样一来未免太狠了点,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顺朝里面有多少商人靠和高丽国的贸易生存,他们不得而知。但人数绝不会少了去。这样的制裁措施一下达,恐怕最先受伤的是这些人。要是他们闹起事来,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吏部尚书吴显祉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之后,陆承启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其实也是众人的看法,由他提出来不过是借了他的口罢了。陆承启说道:“不错,经济制裁乃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但我大顺朝经济兴旺发达,又岂是一个小小高丽国能比拟的?朕这样做,不过损失了一个小小的市场罢了,可得到的收获却是削弱了敌人的实力,这样的买卖,做得。对于那些断了生计的商人,朕亦有办法补偿他们的损失。诸卿可能不清楚,海贸的利润有多丰厚吧?林卿,你是户部尚书,你且说说,船舶司上一年关税收入是几何?”

    林镇中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回陛下,船舶司在开通三月以来,已经入税达两千七百万贯。”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仅仅的对倭国的贸易,便能有如此丰厚的利润。若朕的商人船队,去到大食,天竺,注辇国,大秦拜占庭帝国,吕宋,塞尔柱突厥,高棉,蒲甘……,岂不比一个小小的高丽国所获利润高几百倍?”

    众官对陆承启所说的国家除了天竺大秦之外,其余的都不认识,不由得面面相觑。徐崇光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这大食注辇国吕宋塞什么突厥,都在什么地方?”

    陆承启也知道他们尚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早已经把一副不完整的世界地图给提前绘好了。只是他的画功不行,整幅地图显得似是而非。陆承启把地图传给众官查看,众官实实在在被震惊了一番,他们没想到大顺的疆域是这般小,也不在世界的中心。他们虽然看不懂一般的军事地图,因为那些地图没有东西南北的概念。但这副世界地图,他们却是看得很明白。因为陆承启把方向都标注了出来,把每个国家的疆域都标画了出来。制作这幅地图,可废了陆承启不少心思。这些国之重臣都沉默了,没人敢说话。

    良久,徐崇光才说道:“陛下,这副地图是……是真的?”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大顺辽国高丽国倭国天竺等都是比较精确的,由监察司收集的情报绘制而成。剩余的都是朕根据出海商人提供的海图,臆测出来的。”陆承启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怕他们把自己当成怪物。

    徐崇光确信了这一点之后,叹道:“臣本以为我大顺乃是最大之国,居天地之中,却不知道天地这般广袤。现在看来,与古时夜郎之国,又有何区别?”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世界之大,远非你我想象。希望有生之年,朕能看到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以诸卿看来,这般远洋贸易,能否比得上高丽一国?”

    众官皆不敢保证,但海贸之利甚巨,却是大家的共识。见没有人反对,陆承启就拍板了这个方案,要用经济制裁来对付不讲道义的高丽国。陆承启坚信,一个出产不丰,消费不强,土地贫瘠的高丽国,根本没有本事在经济方面,和大顺掰手腕。两者的差距,好似大象和蚂蚁,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大顺一旦开启了对高丽国的经济制裁,那便是高丽国的末日到来。

    翌日,接到陆承启亲手写的手谕,监察士从全国出动,四处捕拿高丽国商人,抄没他们的家产,然后遣送回国。

    《大顺民报》上面,也刊登了一则震惊全国的消息,原先的铁杆盟友,高丽,居然叛投大顺的死对头辽国了。这则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其余诸报,皆疯狂开始讨伐高丽国,一时间高丽国人在大顺国境内,好似过街老鼠,连三岁孩子都知道他们的斑斑劣迹了。

    更狠的招数还在后面,大顺已经公开和高丽国撕破脸了,牢牢把控着幽云边境,完全封锁了对高丽国的贸易。如此一来,很多商人就慌了,他们置办的货物没法运往高丽销售,恐怕要倾家荡产。

    好在商人也算注重消息,注意到《大顺民报》呼吁同高丽国贸易的商人转投海贸,若能开发出一条新航线,利润将是同高丽贸易的百倍,甚至千倍。船舶司还免费提供一些出海船只,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商人逐利,眼看前往高丽贸易是不可能的了,被监察士捉到就要抄家收没,如此高的风险,换做谁都不会做。既然走投无路了,还不如搏上一搏。于是,在幽州边境的商人纷纷前往辰州或莱州,通过船舶司,雇佣水手驾船前往日本贸易去了。
………………………………

第八十八章:隔阂初生

    求收藏推荐,作为写手都不敢求收藏推荐,就不用写作了,该争的还是要争的。

    经济制裁的狠毒之处,就像七伤拳一样,先伤己再伤人。且它的效果不会一时间显现出来,等到别人发现的时候,或许国内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其实呢,高丽国国王王徽也算是一代明君,他弃顺亲辽的策略,可以说判断得非常准确。因为此时大顺真正的敌人是大辽,而且也正在交战之中。大顺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高丽国,而进行双面作战。如果大顺这么做的话,就会把自己拖死在战争的泥塘里。到那时候,高丽国或许能趁机分一杯羹,名正言顺地踏上垂涎已久的辽东。站稳了脚跟之后,再运作一番,就可以把辽东纳入高丽国国土了。退一万步讲,哪怕辽国不接受他们转换宗主国的建议,也能用这五车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讨好那些契丹人,让他们不再骚扰高丽国边境。

    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乃是一箭双雕之计。如果没有陆承启的话,就算看得破他们的诡计,也破解不了。可惜他们遇到了陆承启,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时空的灵魂,注定他们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陆承启祭出了舆论加经济制裁两个法宝,狠狠地扇回高丽国两个耳光,告诉他们这些低劣的棒子们,大顺是绝不好惹的

    只是这个办法不是一时半会能显现出来的,倒也算是一种遗憾。没有了即时报复的快感,陆承启也还是觉得有一口气咽不下去,他暗中发誓,如果有一天把契丹人灭掉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种卑劣的民族给灭掉,实在太恶心了。就算灭不掉,也要隔离同化,让朝鲜半岛成为大顺朝的一个州府

    而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城下,耶律重元率领的契丹大军仍然没有撤退。经历过一场严重内讧的契丹大军,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耶律重元再不知兵,也知道现在绝不能鲁莽进攻了。不然的话,很容易弄巧成拙的。

    只是这般兴师动众来攻打大顺,却虎头蛇尾地收场,班师回去之后,怎么面对他的政敌?岂不是要被北府宰相萧虚烈北院同知枢密副使耶律乙辛给笑掉大牙?

    于是乎,耶律重元退又不能退,攻又没法攻,陷入了骑虎难下的窘境。

    踌躇无措的耶律重元,终于想起了他军中还算得上是人才的萧峰来。虽然他是耶律洪基那小子的人,但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还是听听他的意见罢,只要不给他领兵,那就行了。

    “如今之计,唯有这样了……”无计可施的耶律重元让亲兵把萧峰找来,奉为上座之后,开始问计道:“萧将军,先前多有得罪。现在大敌当前,你我皆是契丹人,就不要内斗了。我今日请你过来,便是想与你商讨一下,如何攻下幽州城。”

    萧峰虽然忠心与耶律洪基,但他也是一个契丹人,不想契丹士卒就这么消耗在无休止的攻城战中。他缓缓地开口道:“以末将之见,幽州城城高墙厚,急切间难以攻下。末将曾听闻攻城士卒说过,幽州城的瓮城城门,都用沙石堵死了。想必他们是决心死守城池了,这样的话,哪怕再有二十万大军,一时间也攻不下这幽州城……”

    耶律重元听到这,脸上怒气一现,但突然又泄了气,他知道萧峰说的是实情。现在大顺已经把幽云十六州经营得如同铁桶一样,哪怕再来多二十万大军,不擅长攻城的契丹人,也不一定能打得下来。

    耶律重元压住自己的怒气之后,继续萧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在这里耗费时间了。幽州城的边军不敢出来和我们在野战决战,那我们就主动寻找战机。幽云十六州这么大,又不止幽州城一个地方。哪怕其余十五州,每一个城池都那么难打,我们也可以进行偷袭战术。只是长城环绕之下,想要越过长城,很难。如果不是大顺之前财政不济,没法修缮长城,崩塌了多处,我们大军也不会直下幽州城下来。末将的计策很简单,我们把骑兵分散派出去,给其余十五州施加压力,逼迫他们出来决战。同时在幽云各处打打草谷,维持一下军粮消耗……”

    萧峰的计谋,说白了就是化整为零,骚扰幽云十六州。契丹人的骑兵打草谷是极为擅长的,哪怕只有十余骑也敢面对千人步兵,打不过就跑呗。这样一来,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反而可能收获颇丰。

    耶律重元闻言之后,稍有疑虑,说道:“如果幽州城里面的边军出来和我们决战,我们又没有了骑兵,那该怎么办?”

    萧峰说道:“既然西北诸部都对我们契丹族不满了,就把他们给派出去吧。我们的契丹骑兵,还是驻扎在这里,等候大顺军队被骚扰得受不了了,就会自己出来决战了。”

    耶律重元仔细思虑了一番,觉得此计可行。萧峰毕竟是懂军事的人才,所出的计谋就是不同,一针见血。只是他没有料到,还有一支大顺禁军,隐藏在他们不远处。

    而上一年北府宰相萧虚烈前来幽云边境大肆掳掠,已经把汉民掳掠得差不多了。有长城庇护的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还好,长城多处崩塌的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就倒了大霉,边民几乎被掳掠一空,大片良田被抛荒,边军抢收了剩余的粮食之后,至今都还有绝大部分的良田长满了野草。

    萧峰此计若是在那次盛大打草谷前,或许很奏效,可现在大顺边民十室九空的情况下,恐怕收不到什么效果了。要怪就怪耶律重元,不等大顺边民恢复元气,就急匆匆地挥军南下,想出一番风头,结果撞到了铁板之上……

    侥幸逃过上次契丹犯境的边民,此刻也不敢呆在城外了。听说契丹人又要大举入侵,他们宁愿丢弃田地,进入城池去寻求庇护。毕竟陆承启舍不得这些边民,早就派户部把粮食衣裳都备足了。就算城池被围上三个月,他们也不怕断粮。
………………………………

第八十九章:拔营

    求收藏推荐,你的一个点击,会拯救一个写手

    一支军队经过哗变之后,士气受打击不说,就连气氛都变得极其诡异。契丹大军里面的情况便是这样。契丹骑兵看不起那些苦哈哈的西北诸族士兵,双方从明斗进入了暗斗之中,不时有契丹骑兵被西北诸族暗算一番,打得鼻青脸肿;也有契丹骑兵找借口闹事,直接把西北诸族士卒拖出军营狂殴一顿……

    耶律重元这才后悔了,后悔听了自己草包儿子的话,才弄得现在这个局面。接受了萧峰的计策之后,他立即下令,除了契丹骑兵之外,所有骑兵皆派出到幽云地区之中,对大顺边民进行打草谷。

    西北诸族得了军令,正中下怀。他们经过长途跋涉,从部族里面出兵,不就是为了掠劫一番,好换取生活物资吗?

    西北诸族,女真族,都是一般苦寒之地,单单靠放牧打猎为生,基本填不饱肚子。苦寒之地让他们的体魄锻炼得极为精练,性情也很是凶残。如果不是他们人口太少,恐怕早就反了契丹了。即便是现在,西北诸族和女真诸部,也是反了又反,弄得辽国很大一部分军力都放置在防守他们这些部族身上。

    其实辽国也是有能力征服这些部落的,毕竟他们人数很少。但征服了下来也没用。拿白山黑水来说,没有多少适宜放牧的草原,反倒是大山众多,契丹人十分不习惯。耶律洪基也知道,白山黑水就算打下来也没有多少利益,自然也不会做这等无用功了。

    打又不能打,只能收拢人心。耶律洪基把愿意听话的部落,让他们出兵,承诺他们自己掠劫到的物品归自己所有,这才让很多部落归了心,愿意出兵帮契丹。

    耶律洪基对耶律重元还算信任,把最重要的防守,就是防住最为强悍的女真族的任务交给了耶律重元。但耶律重元不这么认为啊,女真族一些部落反复无常,弄得他的部族兵力衰减很快,他是颇有怨言的。

    这一次他主动要求出兵,其实也是为了向耶律洪基证明,他不逊色于任何人,别把他丢在一处水草又不丰美,又没有汉人高丽人可以打草谷的苦寒之地。更不想他的政敌,北府宰相萧虚烈北院同知枢密副使耶律乙辛小看自己的实力。

    现在耶律重元骑虎难下,唯有把这些部族的骑兵都派出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能起到效果是最好的,起不到效果那也能削减一下这些少不更事的部族,让他们青壮人口减少一些,别再那么嚣张。

    这些室韦女真奚族等骑兵不知道有多兴奋,这几日来一直都是他们在冲锋攻城,伤亡巨大却没捞到一丝好处,他们早就不满了。此刻能出去打草谷,他们当然乐得前行。

    怪叫着冲出军营之后,这些近两万的异族士兵,一溜烟跑得没影了。唯有剩下六万多契丹大军留守军营,还有不到两千的汉军。

    很快,朱大光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在瞭望塔上面瞭望的边军,已把这一切尽收眼底。朱大光疑惑地自言自语道:“契丹人在搞什么鬼,没理由分兵啊,这些兵力又不足以攻击其他州府?幽云十六州少说每一州府都有两三万边军,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岂会怕他们这些骑兵。那契丹人派出这么多骑兵,是什么意思?难道……”

    朱大光怀疑契丹人有撤退的心思,但契丹大营一直没动,他又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