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辅君-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些人的样子,朱由检有些气急的道:“邪祟附身在板凳上面给你们在屁股下面坐着玩吗?”
一听朱由检如此说法,前面一人便结巴着道:“应,应该……是没有的吧。”
这人话音方落,朱由检朝着胡二宝喊了一声,“二宝。”
胡二宝会意,一张符纸甩到那长凳上面,很快,符纸烧起来后鬼影又显了出来。
朱由检看着那些人道:“你们觉得还有什么是不会沾染邪祟的?”
这时人群后面一人拼命从人缝里挤到了前面,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太上老君塑像道:“这个神像是我从三尊那里请来的,想来邪祟是不敢沾染老君的。”
朱由检都不去接那塑像,头也不回的再次喊了一声,“二宝。”
又是一张符纸飘了过来,就停留在了塑像之上,符纸燃起,鬼影显现。
这时,人群开始纷纷议论了起来,难道这些邪祟当真都是假的?那那些花了许多银钱除祟消灾的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些孩童,还有那些被烧死的道士。
这时有人冲着胡二宝道:“仙长?他说的话是真的吗?”
二宝真人闭上眼睛神情自若的道:“真的。”
“那你们施展的那些神迹又是怎么回事?”
“都是些障眼法,贫道也没时间与你们一一解开,今日且说一个你们回去试试便知,所谓‘油锅洗手’,你们先在锅里倒上一半的醋,再倒上一半的菜油,接着只消在油锅中丢上一块水垢,你们便会看见油锅之中冒起气泡,连火都不用点就可看到油锅烧开的景象,而此时的油锅却是冷的,你们别说想洗手了,就是在里面搓个澡也没什么问题,若是在油锅下面点上火那就更像那么回事了。”
这些百姓听闻二宝真人的话此时已经信了七分,这些年来因为邪祟之事,他们可没少花费银子,而此时听来这一切竟都是假的,这让他们如何接受,倒不如还被蒙骗着心里更舒坦一些。
于是一些百姓道:“不,不,仙长一定是弄错了,别处或许如此,但我们济南府当真是有神仙的。”
胡二宝不屑的道:“你们济南府的真神就是三尊那三个妖道吗?你们竟是宁愿相信欺骗你们银钱的人也不愿相信真相?贫道且问你们,真的神仙会缺你们那点银子吗?为你们除个邪祟还要收了大把的银钱才行?贫道也不妨告诉你们,你们家宅之中的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过是三尊和他们弟子搞出来的鬼把戏。”
这时有人声嘶力竭的吼道:“那你说的什么烧死那些小道士身上的邪祟山东的天灾就能解除也是假的了?”
胡二宝毫不隐瞒的道:“不错,贫道没那个本事解除天灾。”
那人接着道:“你胡说,三尊说了,只需除尽邪祟,三清便会替山东除去天灾。”
朱由检看着那个人道:“天灾可怕吗?已经很可怕了,但更可怕的是天灾的同时再遇上人祸。你们的愚昧端的可笑,拜了这些年的三尊,求了这些年的神,可是有用吗?是天灾消了?还是你们日子过的更好了?你们当真是发起狠来连自己都骗啊。”
那人大喊道:“那我们该怎么办?谁能来救我们?谁还能来救山东?”
此时胡二宝睁开了眼睛,他将头转向那些百姓,然后缓缓的道:“贫道送你们一句话,‘自助者天助之’。若是今日的一席话你们听不进去也没关系,贫道就继续帮你们祛邪除祟就是。”
说完,胡二宝将袍袖之中所有的符纸全部抛出,那些符纸这次胡二宝没有特意去控制,而是任由那些符纸飘飘洒洒胡乱纷飞,有些在那些百姓的头顶上,有些落在了人群中,只是这些符纸无一例外的也都自燃了起来,接着胡二宝都懒得自己去动用什么缚妖绳了,他朝着客栈的伙计道:“大福子,你帮贫道把那些妖魔鬼怪都绑了吧。”
缚妖绳就是那伙计之前帮着胡二宝做的,许多现在还挂在墙上晾着呢,之前他一直在旁边看着热闹,这时一听胡二宝招呼,他马上来了兴致,连忙就从墙上扯下一段泡过卤水的棉线,在那些显了鬼影的符纸上一绕一圈,待棉线外表烧的黢黑,便算是将邪祟绑了。
这是胡二宝连糊弄都懒得糊弄了,便让这些济南府的百姓好好看看,那所谓的缚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待那些符纸燃尽,鬼影消失,胡二宝连头都懒得转一下,他朝着那些百姓道:“好了,如今邪祟也都已经除了,你们便都回去吧。”
那些百姓此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人家说没有邪祟时,他们不愿意相信,如今邪祟除了,他们便觉得心里突然有些空落落的,只是假的终究是假的,再怎么不愿意承认,心底埋下了种子,总是要去面对的。
那些挤在客栈之中围在客栈之外的人,慢慢的开始离开,直到给胡二宝治伤的大夫为他包扎好了伤口,那些人才算散了干净。
虽然那老大夫一直全神贯注的在为胡二宝治伤,但这期间发生的事他也原原本本的看在了眼里,听进了耳中。
待那大夫收拾好药箱后,先是将日后胡二宝需要换的药递给了一旁的朱由检,然后道:“这药前面七日需两日一换,介时便可下地行走,后面七日再换上两次便可痊愈了。”
朱由检向大夫道了声谢,那大夫道:“医不治心,无药疗疾,几位已仁至义尽,那些该明白的也已经明白,装睡的,无论如何也是唤不醒,老朽告辞。”,老大夫说完便告辞离开,朱由检将大夫送至门外很远方回。
就在朱由检回到客栈门前的时候,就见门外站着一人,想进去,却又一直踌躇不前。
“纪纲?你站在外面做什么?为何不进去?”
原本低着头的纪纲一听有人叫他,心下一阵慌张,抬头一看是朱由检,他搓着手道:“是小公子啊,之前在三尊观时我见师父受伤,后来结束后便被人群冲散了,我特地来看看师父怎么样了。”
朱由检一边往里走一边道:“那在门口站什么?快进去吧。”
纪纲“哦”了一声,便跟在朱由检后面进了客栈。
朱由检笑着对胡二宝道:“你徒弟看你来了。”
胡二宝已经被高寒和胡宝二人抬着下了桌子,此时正坐在桌前的凳子上,一见纪纲过来,他笑着道:“你小子倒是有口福,掌柜的才刚说过今晚做顿好的,你就来了。”
虽然客栈内的人都是一副喜庆的样子,胡二宝也与纪纲说着玩笑,但此时的纪纲却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他看着胡二宝欲言又止。
虽说纪纲是来看胡二宝的,但自他进了客栈后便一言不发。
这时其他人也看出了纪纲神情有些不对,几人停止了说笑,胡宝走上前拍了拍纪纲的肩膀道:“师侄这是怎么了?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可是有人欺负你?师伯替你去欺负回来。”
纪纲摇了摇头,道:“没人欺负师侄,只是……”
“只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有什么事就说。”,胡二宝见纪纲那样子,顿时敛了面上的笑容,他似乎有些猜到了纪纲为何如此,这纪纲应该是来了好一会儿了。
虽然见胡二宝一脸严肃,但他仍是有些犹豫的道:“师傅,弟子……”
这时胡二宝打断他道:“纪纲,我昨日便说过,你还并非是我弟子,既然你也尚未想通,那便不必以师徒相称。”
那纪纲闻言顿时跪在了胡二宝面前道:“师傅,弟子并非是尚未想通,对于拜师之事,弟子已经想的很明白了,只是有些事情弟子无法理解。”
胡二宝坐在凳子上身体前倾,将脸靠近纪纲道:“你看着我的眼睛,你想学的是道法,但是我并不会道法,也教不了你道法,明白了吗?昨日你要拜师之时,我想等到今日与你说的便是这句话,你起来回去罢。”
纪纲抬起头看着胡二宝道:“师傅若不会道法,那您施展的那些都是什么?”
胡二宝道:“你可以叫它戏法,可以叫它障眼法,也可以叫它骗术,但那唯独不是道法,你懂了吗?”
纪纲点了点头,然后冲着胡二宝重新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纪纲磕完头要离开的时候,纪纲却开口说道:“那弟子便跟着师傅学戏法,学障眼法。”然后他露出一口白牙有些犹豫的接着说道:“还有……还有骗术……”
众人听闻纪纲的话,不由得送了一口气,若这纪纲当真放弃了,虽然胡二宝嘴上不说,但心里总归是会难过的。
朱由检感觉此时的气氛有些凝重,他开口道:“我觉得二宝这些手法也别叫什么戏法、障眼法还有骗术了,不如就叫‘魔术’吧,听着也顺耳一些。”
这时候骆养性附和道:“还是五哥好文采,这‘魔术’二字用的贴切,听着也舒坦,比什么障眼法骗术的强多了。”
胡二宝听了朱由检和骆养性的话,只是微微一笑算是应下了,接着,他面带审视的盯着纪纲看了片刻,道:“学习这‘魔术’一途甚是辛苦,贫道担心你受不了这个苦,何况明日我们便要启程离开济南府了,这里是你的家,你便当真情愿舍下吗?”
纪纲点了点头道:“只要能跟着师傅学习魔术,再苦再累弟子也不怕,昨日弟子便说了,家中只有弟子一人,师傅去哪儿,弟子便愿意跟去哪儿。”
胡二宝既已与纪纲说清了原委他还愿意拜师,那他自然也是愿意收下的,他坐在凳子上伸手扶着纪纲道:“好了,今日你便算正式入了为师门下了,起来吧。”
那边纪纲拍了拍衣服刚站起身,这时胡宝不愿意了,道:“昨日我收了个师侄都请了一桌宴席,今日你这徒弟都正式收了,难道还能没了什么说法了?”
胡宝话音方落,就听旁边伙计道:“快让让,快让让,小心烫着。”
几人回头一看,就见那客栈伙计大福子端着个小瓷盆往这边走来,挡着的几人连忙让开。
那小伙计大福子道:“老母鸡汤。”
胡二宝嘿嘿一笑道:“今日的宴席,有客栈掌柜的请了。”
胡宝很是不忿的道:“你们师徒二人这运气倒都是不错。”
这客栈掌柜的也是大气,今日这一顿宴席,置办的比昨日胡宝请的还要丰盛许多。这一顿饭直从过午吃到天黑才结束,待众人吃饱喝足后,朱由检道:“我们在济南府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生的事情也着实不少,今日便都早点歇着吧,明日一早继续出发赶路。”
说完,朱由检看着纪纲道:“你既然愿意跟着你师傅学些手艺,今晚你且回去收拾行囊,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也好准备一下,明日辰时再过来与我们一起出发,若是路远觉得不便,今晚收拾停当了也可以过来让掌柜的给你开一间客房住下,明日与我们一起走。”
纪纲点了点头应下了,他与胡宝、胡二宝行了礼,又与众人打了招呼便离开了,倒是也没说是今晚过来还是明早再过来。
待纪纲离开后,朱由检与掌柜的招呼了一声,若是纪纲回来便给他开一间客房,然后便与众人一起上了楼回房休息去了,这些时日除了赶路就是想着济南府的事情,确实疲累的很。
第二日一早,众人早早的起来下了楼,高寒与胡宝二人当先出门准备套上马车,才到了门口,就见纪纲怀里抱着个包袱蜷缩在门口靠着青砖的门墙在那里蹲着。
胡宝上前道:“公子不是让你进店去住的吗?你怎么就在这里蹲着?不冷吗?”
纪纲连忙站起身憨憨的笑着道:“这样省些银子。”
胡宝摇了摇头道:“以后跟了公子这些银两是不用省的,省了反倒惹他不高兴,你先进去吃些早饭吧,等我们套好了马车就出发。”
纪纲点了点头就抱着包袱走进了客栈。
客栈的大堂之中,胡二宝见纪纲准时到来,才稍微安了些心,这徒弟总算没有耽误行程。他半生行骗,好不容易跟了个公子,才算走了正途,而且还是因为与众人结怨才搭上的关系,如今才没几日便又拉了个徒弟入伙,这让他心里底气不是很足。
朱由检却不似胡二宝一般担心纪纲会失约,他见纪纲到来,便招呼他一起坐下。
不多时,高寒、胡宝二人套好了马车进来,他们将几人的行礼搬上马车后才坐下来与其他人一起吃饭。
吃完早饭,一切准备停当,一行人与客栈掌柜和伙计招呼一声,便上了马车离开。
清晨的济南城,又是另一幅景象,他们第一日进城时已经近午,第二日又睡了个懒觉,直到今日离开他们才算看到济南府的晨景。
不过区区两日时间,这济南府却是大变了模样,马车沿着一条条的街道走过,朱由检掀起轿帘,只见路两旁的摊贩总算不再只是卖些香烛了,而街道两旁的铺子,除了少数的几个还挂着招魂幡外,其余的大多数都已经取下。
不论这两日之事那些济南府的百姓心里作何感受,但这妖魔鬼怪、邪祟魍魉的影子总算渐渐远离了济南府,且不论日后济南府如何,只是现在看来,朱由检这一群人的作为总算没有白费。
朱由检放下轿帘,他心底嘿嘿一笑便将身体靠在锦绣身上。
锦绣道:“公子怎么一上马车就要睡觉?”
“这样睡的安稳。”
锦绣不解的道:“马车再怎么说也颠簸的很,哪有床上睡的舒服?公子的癖好当真是与众不同。”
“本公子先睡一会,这事啊……日后你就知道了。”
锦绣见朱由检说话时笑的诡异,也不知道是哪句话还是哪个字又掉进了他的圈套里面,索性也不再多言。
马车晃晃悠悠的就朝着城外走去,朱由检才睡下没多久,就感觉马车慢慢的停了下来。
朱由检从锦绣怀来坐起,睁开眼问道:“这是到哪里了?怎么停下了?”
锦绣道:“还没出城呢。”
朱由检的马车是在第一辆,前面就是高寒、胡宝二人,后面还有两辆马车,见锦绣也不知发生了何事,他连忙掀开轿帘朝外面望去,只见城门洞前数十人挡道,拦住了一行人的去路。
胡宝调转马头来到朱由检的马车旁道:“前面那群人领头的看起来像是总督府的老太君和山东总督李临浦,还有济南府的邢知府。”
闻言,朱由检有些纳闷,这些人今日在这里拦路又是为何?难道是要强留二宝真人去三尊观做观主?
不待他多想,就见前面李总督扶着那老太君朝这边而来。
那老太君来到高寒的马前头就停下了,她对着高寒道:“老身今日前来是特地为各位送行的,昨日客栈中的事情,老身已有所耳闻,老身多谢仙长与各位救济南府于水深火热之中。”
胡二宝在三辆马车的最后,因此他完全听不到那老太君说些什么,这时朱由检下了马车,来到老太君面前道:“多谢老太君一早赶来为我们送行,只是仙长昨日受了重伤不便下车,便由在下替他谢过老太君了。”
这时,那些跟在老太君身后的济南府百姓纷纷跪在地上,朝着这一行人磕头,朱由检不解的问道:“这是?”
总督李临浦道:“这些人便是那些孩童的父母,特地前来感谢各位的。”
朱由检未作表示,便由着那群人跪着,竟能把自己孩子送去烧死的,让他们跪一跪朱由检也觉得应该。他朝着李总督道:“予尝慕沧溟先生风采,如今何见白雪楼?予尝闻惠烈公青文胜为民请命,自经于登闻鼓下,未至济南之时,曾有人说李总督乃是个好官,但何曾闻为官者以绝百姓孩童而贤达于世?李总督好自为之。”
说完,朱由检转身上了马车,然后朝着高寒吩咐了一声,绕开那群跪在地上的百姓,朝着城外继续行去。
只是朱由检不曾见到,在他与李临浦说了那句话后,那李总督便弯腰拱手一直将他们一行送出了城门才站直了身子。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肥乡驿站
出了济南府,朱由检一行人向南而行,经过长清时看起来便有了些萧条的样子,到了肥城,更是一片荒凉的迹象。
肥城县城,除了坐在街边衣衫褴褛的乞丐,便很少能够看到行人,更不用说沿街叫卖的商贩了。
高寒与胡宝二人在肥城找了许久,不要说客栈了,就是连个可以吃饭是地方都没有。
过了半个多时辰,高寒和胡宝二人骑着马回到朱由检几人停着的马车旁,高寒对着马车里面道:“公子,都找遍了,不仅是客栈,连可以吃饭的地方也都关门了,我问了城里的百姓,那些开店的店家早就到别的地方逃难去了,几家没走的大户都被那些饥民抢光了粮食,今日我们恐怕没客栈可住了。”
朱由检掀开轿帘下了马车,他向高寒问道:“大户被抢?官府也不管吗?”
“管不了,县衙现在小吏、衙役一个都没了,县太爷就是想抓人都没人可用。”
这时卢象升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走到几人身旁道:“我前些日子经过肥城时还有一家客栈开着,如今一家都没了吗?”
胡宝回道:“一家都没了。”
不一会,除了纪纲留在马车上照顾受伤的胡二宝,骆养性和张之极也下了马车围了过来。
骆养性抱怨道:“你们怎么这么慢?小爷快饿死了。”
朱由检道:“你怕是要一直饿着了,这县城里面连个可吃饭的地方都没有,我们不仅要挨饿,恐怕还要露宿街头了。”
张之极瞪大了眼睛道:“这是什么破地方?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卢象升道:“小公爷久居京城繁华之地,不知这山东的境况,连年天灾下来,地里早就颗粒无收,这里的人能活下去就实属不易了,就算早些时候还有人能做个小买卖,长久无人光顾,也是要关门的。”
张之极道:“天灾?我们早些时候在行知书院不是还募捐了三十多万两银子?难道还不够救济一个山东的?”
朱由检看了看他,这小公爷当真是不知人间疾苦,他道:“山东临着南直隶和京师,百姓总算还有个活路,山陕两地灾荒更为严重,那些银子应该调到山陕去了,虽是三十多万两的募捐,最后能落到百姓手里的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卢象升接着道:“山东多种麦子,前年上半年赶上洪涝,黄河决了堤,受灾最重的就是章丘肥城一带,种下的麦子能收下两成就算不错了,而下半年又生了瘟疫,自山东的西三府至东三府无不遭难,入了冬又遇到大寒潮,户部赈灾的粮食种子颗粒无收,各地都开仓放粮应对天灾,奈何去年上半年又遇大旱,紧接着又是蝗灾,这山东府近两年就没太平过,在县城的街头还能看到乞丐,已经算是不错了。若是到那西三府,恐怕连山都被啃秃了,就是早些年落草为寇的山贼响马都无粮可抢。”
张之极听得一阵心寒,若如卢象升这般说法,山东要死多少人啊?
这一行人身上银子充足,却苦于有了银子也无处花,而他们向来又没有携带干粮的习惯,早知如此,就该多带些干粮备着了。
骆养性道:“饿上一顿也就罢了,可是露宿街头……”
朱由检朝四周看了看,一片荒凉的肥城,如此景象,大明如何不亡?他摇了摇头,将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些不该他考虑的事情甩出脑袋,然后对着几人道:“去驿站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暴露身份,但老骆那锦衣卫总旗的腰牌应该也是够用了,赶紧上马车吧,但愿敢在天黑之前能到驿站。”
几人闻言,这样应该就不用露宿街头了,至于吃食,不用想也该知道,有没有且不说,就算有恐怕能不能吃饱也是个问题。围着的众人纷纷上了马车,高寒、胡宝领路朝着城外最近的驿站而去。
一行车马沿着官道快行了数十里,总算在天黑之前赶到了一处驿站,这处驿站名为肥乡驿,连通着肥城与泰安州。
这处驿站外面不过是围了一圈一人多高的篱笆,驿门倒是挺宽,不过那木门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门上面不过是用稻草搭起了一个门檐,此处肥乡驿看上去就像一个隐士的草庐。
高寒当先下了马,先是提起门上的褡裢晃荡了几下,见没什么反应,他开口朝着里面喊道:“驿丞何在?”
高寒喊完,不多时就见一个披着袍子的人一瘸一拐的从驿站里走了出来,见到外面的车马,那人问道:“你们是?”
高寒掏出骆养性之前交给他的锦衣卫总旗腰牌从门缝里伸了进去。
那人看了看后,连忙将驿站的门打开,道:“大人请进。”
高寒点了点头,道:“驿丞何在?为何不让人出来牵马卸车?”
那披着个袍子的人道:“在下就是驿丞,非是小人不叫人出来,实在是这里已经只剩下小人一人了,此处不过是个小驿,早些年还有几个驿卒,如今这里的驿卒不是饿死就是逃了。”
后面才下了马车的骆养性别的没留意到,但一听闻驿卒都饿死了,他大惊道:“连驿卒都能饿死,难道连你们这里都没有东西可吃了吗?”
那驿丞道:“那饿死的驿卒正赶上灾荒最重的时候,县尊大人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心思管这个小驿的死活,后来情形稍稍好转一些,县衙总算调拨了些银钱下来,人是不至于再饿死了,只是那些驿卒也都逃的差不多了。”
骆养性这才稍微放了心道:“既如此,车马也不用你去安顿了,你先去为我们准备些饭食吧。”
那驿丞应了一声,便朝里面走去。
没有驿卒帮手,这牵马卸车的事自然又是高寒、胡宝去做,不过此时多了个纪纲,那纪纲眼神颇为活络,没事也会去搭一把手。
此时天色已暗,驿站里面只点了一盏油灯,看上去颇为灰暗,不多时,那驿丞便端着一大盆东西来了,他将手里端着的黑陶盆子放在桌上,然后道:“几位大人请慢用。”
围在桌子旁的几人怔怔的盯着那个陶盆有些发呆,张之极伸手拿起那盆子里的一柄勺子在盆里搅了几下,然后他看着那驿丞问道:“这里面是什么?给我们吃的吗?”
那驿丞弓着身子道:“回大人话,这里面是麸糠,正是为各位大人准备的晚饭。”
张之极一听,将手里的勺子往盆里一丢,气急的道:“麸糠?那是给人吃的东西吗?你吃给我看看?”
那驿丞闻言,一阵错愕,但看那说话的大人又不像是作假的样子,他只好伸手从桌上取过一只碗,然后从陶盆中盛了一碗麸糠熬得稀粥,接着他端起来只是几口便将那稀粥喝了个干干净净,吃完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竟还伸出舌头舔了舔碗底。
张之极见那驿丞竟当真吃了一碗,他更是愤怒的道:“纵然你吃的下,小爷也吃不下这喂猪的东西,去给小爷换些好的来,就算没有鸡鸭鱼肉,饭总有吧?就算没饭,白面馒头总有吧?”
那驿丞闻言,缓缓的摇了摇头,然后道:“大人恕罪,您说的这些东西,小人这里都没有。”
张之极指着那驿丞的鼻子怒道:“县衙给你们调拨了银子,你就只用来买了麸糠?”
那驿丞道:“回大人话,正是。”
张之极看着这驿丞一副义正言辞不卑不亢的样子,更是愤怒,接着便要再骂,却被朱由检伸手阻止了。
朱由检看着那驿丞问道:“是县衙调拨的银子少了还是粮价涨了?”
驿丞道:“县衙半年也才调拨了十两银子,可是如今十两银子连三石粮食都买不到,如何能够半年之用?何况如今这世道,除了各位大人,谁又吃的起粮食?能活着就不错了,就算是麸糠,那些饿极了的百姓也时常不顾性命的前来抢夺,小人这腿脚,便是因为护着这些麸糠被砸断的,若不是小人拼命护住了一些藏起来,各位大人今晚怕是连这些东西都吃不到了。”
听那驿丞说完,朱由检对着他道:“你也别站着了,坐下一起吃些吧。”
驿丞道:“小人不敢。”
张之极听了那驿丞的解释,不满的小声嘀咕道:“也不早说,早说小爷何至于与你为难。”,接着他又朝那驿丞道:“让你吃你就坐下来吃,小爷没胃口,就不吃了,我的那一份让给你了。”
骆养性也是将面前的碗往前一推,道:“我也吃不下,你把我的一道吃了吧。”
朱由检看了看二人,没有多说,他拿起面前的黑釉陶碗,伸手从盆里盛起了满满一碗的麸糠煮的稀粥,然后端到了面前。
尚未入口,朱由检便闻道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不似麦香,也不是臭味,实在没有什么词语可以形容那种味道,在他脑海中盘旋的想法就是,这是猪食的味道。
朱由检尽量不去闻那股味道,他端起碗大口的喝了一口,因为这粥熬得很是稀薄,将粥咽下后嘴里倒是没有留下什么味道,只感觉入喉便是一种粗糙之感,嘴里还残留了许多渣子。
吃的不是美味佳肴,朱由检怎会再去细细品味,那不大的陶碗,朱由检三口便将里面的麸糠粥喝了干净,喝完他接连又盛了两碗全部喝下,然后学着那驿丞的样子,将碗底舔了舔。
其他人连盛都还没来得及盛,朱由检转眼便喝了三碗,尤其是那舔碗底的动作,看的众人目瞪口呆,连此前说不吃的张之极和骆养性都看的直咽口水。
那驿丞看着朱由检笑了笑,没有说话,这麸糠他吃了许久,怎会不知道味道如何,那小公子竟然连吃了三碗,不由得让他心生敬意。
锦绣本来吃的就少,何况这桌上的还是麸糠,本来也不愿意吃的她一见自家公子都吃了,她也端起碗盛了一碗吃了起来,只是才入口,她便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虽然不好吃,她也是坚持将那一晚麸糠粥吃完了,只是不似朱由检一般连碗底都舔干净而已,莫说是麸糠粥了,就算是鲍参翅肚神仙粥,她也不会像朱由检一般舔碗。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桃报李
高寒、胡宝等人本就不是什么世族出身,饿了有东西就吃,虽然有些难以下咽,但连自家公子都吃了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至于胡二宝,连观音土都吃过,何况是这麸糠熬的粥,只是前两日吃的太好,今日突然吃起麸糠粥,让他感慨落差有点大,那纪纲更是毫不在意的拿起碗吃了起来。
麸糠粥总吃的不是那么合口,所以这些人除了那驿丞吃了个饱,其他人也不过是勉强填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