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儿子还小,说这些他也不明白,因此萧沧海也没有过多解释。
杨健仍然求情道:“母後还是去求求父皇,不要打得太重吧?到底是孩儿不好呢。”
萧沧海见儿子心地厚道,便点点头道:“好,这次我就去向你父皇求个情。可是以後你记住了,若再不顾身体私自熬夜,不用你父皇动手,母後亲自料理了那几个奴才!”
最後一句,萧沧海的眸中不由闪过一道寒光。
杨健吓得连连点头:“孩儿知道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作家的话:
最近忙得跟孙子似的,今天开了一整天会,回家脑子都木了,躺床上睡了一觉才醒,555~~~
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69
69
萧沧海赶去的时候,曲明等几个奴才已经被打了二十多板。
萧沧海没有食言,替杨健向皇上求了情,皇上便让人停了後面的板子,把那几人拖下去养伤了。
萧沧海把杨健的话向杨靖说了。杨靖觉得健儿这孩子就是在萧沧海肚子里时被折腾坏的,又是下药又是早产,没生成个傻子就不错了。不然以萧沧海和驽马王的优良基因(虽然不情愿,但作为盛辉帝曾经的最大敌手,杨靖还是愿意勉强承认驽马王是个有本事的,只是还不如自己罢了),怎麽也不会生出智力上如此普通的孩子的。
不过杨健虽然反应慢些,为人却实诚善良,又懂得努力。都说三岁看八十,将来想必也是个厚道的孩子。
杨靖这样一想,也就消了气,反而心疼起孩子来。又怨秦太傅小题大做,道:“健儿原本就比太子小一岁,这麽早入学不过是为了给太子做伴,不让他们兄弟寂寞罢了。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爱睡也正常,秦太傅未免说得太严重了,朕竟也当了真。”
萧沧海听著他这明显偏颇的话,不由暗自翻个白眼。太子也是五岁入学的,可既没耽误过学业,也没课上打过瞌睡。不过他心疼儿子,并没有反驳,只是道:“到底让秦太傅消消气得好。毕竟秦太傅曾为陛下的帝师,如今又教导太子,可别因此对健儿有了芥蒂。”
杨靖点头道:“你说得对。这件事就交给朕处理吧。”
二人又商量了一会儿,萧沧海便起身道:“不打搅陛下处理公务了,臣回去了。”
杨靖抬头看看天色,道:“已到午时了,别回凤仪殿了,留在这里和朕一起用膳吧。”
这诚芳殿是皇上的御书房,在太和宫旁边,属於外殿。平时皇上下朝後就在这里处理公务,宣召臣子商议要事,历来是禁止後宫之人过来的。但萧沧海是皇後,偶来来一次也无妨。
因此萧沧海没有拒绝,留下与皇上在诚芳殿一起用了午膳。
偏殿後面的配间里,都是奴才们住的地方。因曲明是夏公公的干儿子,又是二皇子身边除了佟嬷嬷以外第二个得宠的奴才,因此单有一间房间住著。
此时太子身边的太监曲洋就在这里,一边给弟弟上药,一边低声道:“夏公公让我来转告你,这次皇上手下留情,是给你一个教训。你可要记住了,以後万不可再动那些小心思,一心一意伺候好二皇子,将来才有好果子吃。”
曲明被打得皮开肉绽,趴在床上唉声叹气,闻言咬了咬唇,没有说话。
曲洋谨慎地看看四周,确认屋外没人,才凑在曲明耳边低声道:“我知道你觉得二皇子不是皇上亲生的,怕他日後失宠,因此希望二皇子能不断讨好了皇上。可是你也不想想,若二皇子真是个如太子一般聪明灵慧的,皇上可还容得下他?”
曲明闻言一惊,忙道:“这话可是夏公公让你告诉我的?”
曲洋摇了摇头:“是我自己琢磨的。”
曲明有些吃惊地看著这位堂兄。他一贯觉得自己机灵乖觉,才能得了夏公公的青眼被他收为干儿子。而这个堂兄从小就老实厚道,跟个句嘴葫芦似的,寡言少语,不引人注意,只当他是个平凡人。谁知今日竟说出这麽一番有见识的话。
曲洋又道:“我这也是猜测,只能咱们兄弟之间说说。皇上的心思谁也猜不透的。你看皇上对二皇子的宠爱比对太子还多了几分,要不当初也不会将你调去伺候。谁不知道你是夏公公看重的?皇上这是器重你,想让你护好了二皇子,你还不明白吗?”
当初曲明被调去伺候二皇子时,夏公公就和他说过类似的话,此时一想,果然觉得自己没有做好。
他趴在床上暗暗反省。
曲洋点醒了堂弟,也不再多言。
这时门外传来二皇子清脆的声音:“曲明,曲明,你好点了吗?我来看你啦。”
另有宫女的声音:“二皇子,您跑慢点。”
曲明与堂兄互看一眼,不由眼底流出了一抹暖意。
不管如何,二皇子天性淳厚,对自己这个奴才是很好的。这样淳朴的主子,在这个宫里是十分难得的。
曲明在这一刻终於彻底下定了决心。今生今世,他定要努力护得二皇子周全。
打消了秦太傅的怒火,杨靖轻松还没两天,朝上一名御史因为皇後在诚芳殿用膳之事弹劾了皇後。
杨靖恼怒。竟然敢弹劾自己的爱人?这御史没长脑子吗?
他当朝就冷斥了那御史:“皇後身为一国之母,皇宫的另一位主人,难道连在哪里用膳这种小事你都要管?退下!”
那御史竟然颇为硬气,道:“皇後虽是後宫之主,但自古以来便有明训,外殿是不许後宫之人进出的。诚芳殿是陛下处理军国大事之地,怎能任由皇後出入?难道因为是皇後,就可以枉顾祖训和规矩吗?”
杨靖眯起眼,盯著那御史冷冷地道:“朕记得前朝盛文帝年幼继位,孙太後执掌朝政多年,似乎不仅是在诚芳殿,甚至还曾在这太和宫上垂帘上朝。难道李大人也觉得不妥吗?”
李御史梗著脖子道:“盛文帝初年孙太後执掌,牝鸡司晨,朝纲混乱,原本便是大错特错之事,不然也不会有七国之乱。今日陛下英明神武,怎可再犯相同的错误!”
“混账!”杨靖大怒,拍案而起,指著那御史的鼻子破口大骂:“朕留皇後在诚芳殿用膳,原是朕的家事。你一个堂堂御史,不关心朝廷正事却纠缠於此,挑拨朕的夫妻感情,居心何在?来人,把他拖出去!”
太司马王大人求情道:“请陛下息怒。李御史虽然进言不妥,却也未全错,毕竟这规矩……”
杨靖厉声打断:“规矩也是人定的!朕的话,就是规矩!谁再敢妄自插手朕的後宫之事,就是居心不轨,窥测内帷!”
这两项罪名可大了,登时无人再敢为倒霉的李御史求情。
杨靖将那李御史撤了官职,看押在刑部,随後立刻发配去了蜀州。
作家的话:
杨靖霸气外露了,哦呵呵呵~~~
下一章会放篇番外,和正文有关,大家留意~!
另:最近工作实在太忙,写文时间有限。十某希望能在年底前结束此篇,再开新文(俺总算也专一了一会,呵呵呵)。另外《双儿难》和《刹那芳华》两篇坑,十某无法做更多承诺,要看是否有时间了。其实俺也真的很想写完啊,泪~~~
(12鲜币)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70
70
杨靖将此事压下没多久,又有人上奏,弹劾皇後纵奴伤人,却是凤仪宫里伺候萧沧海很久的一个老太监,其在宫外的侄子打死了人。与此同时,那被发配去蜀州的李御史竟在出京後不久便离奇暴毙了。消息传回京城,登时引起一股风波,风评对皇後十分不利。
杨靖察觉不对,暗中命黑衣卫去调查此事。
此时那凤仪宫里的老太监何总管,跪在萧沧海面前痛哭流涕。
萧沧海眉宇微蹙:“你哭什麽?事情还没查清楚,你那侄子若是冤枉的,本宫自会为你做主。若是罪有应得,本宫也不会包庇你。”
何总管抹泪道:“谢皇後恩典。奴才从皇後入宫时便伺候皇後,至今也有十个年头了。奴才知道皇後最是严於律己,因此万万不敢顶著您的名头在外面作威作福。奴才那个侄子今年不过十六岁,是奴才弟弟唯一的儿子。奴才弟弟死得早,奴才便对侄儿宠爱了些。但奴才最是知道那孩子一贯胆子小,绝不敢在外面惹是生非的。说他打死了人,奴才是万万不信的,必是有人陷害,栽赃奴才。只是连累了皇後,奴才万死不能赎罪。”
萧沧海沈默了一会儿,道:“此事本宫心理有数。这些日子你先别在近前伺候了,拿著本宫的令牌去刑部看看你那侄儿,问个清楚。记住了,让他照实说话。若他真打死了人,实话说了,本宫还能求情一二,若是撒了谎,本宫可不会多管闲事。当然,若他真是冤枉的,本宫也不会袖手旁观。”
何总管眼睛一亮,双手接过墨香递过来的令牌,叩谢了皇後,小心地退下了。
萧婉娘坐在皇後下手,担忧地道:“皇後,这件事您真要插手吗?”
萧沧海冷笑:“都欺到本宫头上了,难道还要本宫默不作声不成?”
萧婉娘知道自家公子的脾气,但心里还是忧虑,又想到另一件事,轻声问道:“那四公子和三小姐的事……”
萧沧海皱了皱眉,略有倦怠地道:“到底是我的嫡亲弟弟妹妹。既然母亲已经发了话,这两天就以我的名义接他们入宫住几天吧。到时你替我招待他们,别的话少说就是了。”
萧婉娘一双明婉的眼睛略带担忧与心疼,忍不住幽怨道:“夫人也真是的,明知你现在的处境,还要送四公子他们进宫。这不是为难您吗?”
萧沧海盯了萧婉娘一眼,淡淡道:“婉娘,我知道你是替我不平,只是以後万不可再说这话了,明白吗?”
萧婉娘低声道:“是。婉娘明白了。”
萧家的四公子萧子诚和三小姐萧贤兰是萧夫人晚年所出,与沧海相差十四岁。这对兄妹出生时,萧沧海已经随大哥萧伯元去了金陵旧都。後来萧沧海随杨靖北伐征战,收复国土定都洛京後又被封为皇後进了宫,所以与这对年幼弟妹相处不多,没有太深印象。
萧子诚兄妹出生後没多久萧父便去世了,萧伯元继任族长之位。他进京为官後,一直想把母亲和幼弟幼妹接到京城居住,但萧母年岁已大,不愿离开钱塘故居,因此迟迟没有答应。直到萧沧海生下太子,萧家逐渐势稳,萧子诚萧贤兰也都已成人,到了该考虑前途和婚事的时候,萧母才於今年春天带著两个孩子进了京。
萧沧海与母亲其实并不亲近。在他出生前,萧父曾经极度宠爱一位宠妾,那宠妾甚至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原本应该排行第三的‘叔’字公子,但那真正的三公子不知何故,出生後没多久便夭折了,甚至连族谱都未来得及上。
萧父当时大为伤心,怀疑此事是萧母动的手脚。但那时萧母已怀了萧沧海,萧父又没找到证据,不能因为一个小妾之子就与发妻翻脸,因此只好忍下了这口气。
待萧沧海出生後,萧母坚持让萧沧海按照‘伯仲叔季’排行为‘叔’字,但萧父不同意。据说那时夫妻二人为此争执得极为厉害,最後萧母到底无法改变萧父的意思。而且萧父看见萧沧海便想起夭折的爱子,对萧母怨念极深,因此只敷衍地给此子起名叫萧季。竟连个正经名字都懒得琢磨。
明明排行为三,却取名为‘季’,岂不是正大光明地表示曾经有一位真正的三公子存在过吗?
萧母为此怨恨不已。
自萧沧海出生後,夫妻二人关系急转直下,萧父带著宠妾搬去了当时的江南旧都金陵,与萧母两地分居。萧母大概是觉得萧沧海的出生并没有挽回丈夫的宠爱,反而与丈夫越加疏远,因此对萧沧海也不是很喜爱。
这对夫妻是典型的江南大族之间的政治联姻,萧沧海从小便察觉到了其中淡漠的夫妻关系,因此深以为鉴,十岁时便曾发誓,将来自己娶妻一定要娶心爱之人,绝不任由别人摆布自己的婚姻。
所以当他遇到杨靖後,便义无反顾,哪怕从此放弃男子的身份入宫,他也心甘情愿。
萧母进京後不久,便递了牌子进宫向皇後请安,萧子诚和萧贤兰也来了。
萧子诚容貌俊美,聪明灵慧,一双眼睛漆黑灵动,颇有几分萧沧海当年的风采。萧贤兰更是如花似玉,优雅端庄,是难得一见的一个美人。
萧沧海对他们很是喜爱,赏赐了不少东西。当时皇上也过来坐了一会儿,考较了萧子诚几个问题,见萧子诚不慌不忙,竟都回答了上来。杨靖也很是高兴,当场便要给他赐官,谁知竟被萧母婉拒了。
大盛还没有科举制度,朝廷官员都由士族把持,寒门子弟入官也是由士族高官推举。杨靖虽然知道科举的好处,但他目前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如果强行推行这项政策的,只会得罪整个士族阶级,因此他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只有当时机成熟时,才能在这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见萧母拒绝了他的赐官,杨靖有些意外,却并未生气。这位老妇人本身出自江南百年士族,又嫁入萧家做了几十年的主母,自有一股倨傲高贵的气度,即使面对皇上,也是不卑不亢。
杨靖暗叹这妇人不愧是萧沧海的母亲,对她也有了几分尊敬之意。
萧沧海多年不见母亲,自然有想要亲近之意,但无奈母子二人原本关系便一般,他又离家十几年,现在实在没什麽话说。因此萧母在凤仪殿小坐了一个时辰,便带著孩子离去了。
没过多久,朝上便出现了弹劾皇後的事情。萧母私下让人带话给皇後,让他将一对弟妹接到宫里小住。
萧母一向心思深沈,萧沧海一时也猜不透母亲的心思。但既然母亲让他这麽做,他便也准了,命萧婉娘替他照顾一双弟妹。
作家的话:看到有好多亲亲在追沧海,终於放心了,哦呵呵呵……
十某写文是为了大家喜欢,如果无人回应的话俺会寂寞滴……(到底还要多傲娇啊= =)
受到大家的鼓励,今天发奋更新了,鼓掌!哦耶~!!!
(10鲜币)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71
71
这日杨靖下朝,绕道太液湖,去长宁宫看望正在读书的两个皇子。
走到湖边,繁华锦簇,树丛後面的小路上传来一个青涩温润的声音:“这里的牡丹长得真好。若是没看错,这一株是极为罕见的大团圆吧?”
旁边传来一个女子婉转恭敬地声音:“四公子看得没错,正是大团圆。这是前几年皇後命人特意从江南移植过来的,经过这几年的培育,终於适应了这边的水土,去年才开始开花。”
那男子低声笑道:“确实难得。应该叫三妹来看看,在花卉方面,她和三哥倒是脾胃相投呢。”
杨靖挑了挑眉,转上那条隐僻的小路。
只见花团锦簇中,一个少年宁和雅致,依花而立,一只白玉般的手漫不经心地抚摸著身边的牡丹花瓣。只这一只手,便胜过无数倾国佳人了。
“皇上?”萧子诚看见皇上明显一愣,慌忙跪下行礼。
杨靖亲自托住他的手,让他免礼,含笑问道:“你怎麽会在这里?你哥哥接你进宫的?”
萧子诚虽有些诚惶诚恐,但却很快镇定下来,整了一整神色,柔和恭敬地道:“是。今日早上,皇後便派人将草民和妹妹一起接进宫了,说是日子沈闷,让我们在宫小住几日,陪皇後说说话。”
听著少年温润宁和的声音,杨靖也情不自禁地柔和了语气,道:“你妹妹也进宫了?朕倒不知道呢。”说著看了一眼萧子诚身後陪同的那个宫女,问道:“怎麽就你一人在这里?萧家三小姐还没有逛过御花园吧?朕刚才听你说话,似乎令妹很喜欢花卉?”
萧子诚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三妹和淑嫔娘娘在前面的御花园里赏花,草民不好跟随,便让这个宫女带我来这边转转。三妹喜欢花卉,在钱塘老家便最爱弄後院的花圃,三哥在老家留下了一些养花的心得手札,三妹一直宝贝得很。”
淑嫔便是萧婉娘。萧子诚虽是皇後的弟弟,但在後宫之中也要避嫌,因此不好跟著萧婉娘一道,便独自溜达到这里。
杨靖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来宫里小住,朕也算是东道主。朕正要去长宁宫看望太子,你跟著一起来吧,正好带你看看太液湖的景色。”
萧子诚有些受宠若惊,忙低头应道:“是。”
杨靖便带他沿著太液湖走了一圈,去了长宁殿。太子正在背书,皇上在门外听了一会儿,待太子背完,便带著萧子诚走了进去。
秦太傅见皇上来了,跪下行礼。杨靖忙扶了,坐到主位上。
太子和杨健过来行礼。杨靖以家人的方式轻松介绍道:“这是你们的小舅舅,皇後的弟弟子诚,上次进宫你们都见过了?”
太子道:“是。见过萧家舅舅了。”说著他竟上前行了半礼,萧子诚哪里敢受?忙侧身避开,又恭敬地给太子行了礼。太子却没有避开,也就静静地受了。
杨健看见皇上进来,眼睛一亮。待见了萧子诚,不由好奇地望著他,笑呵呵地也上前行了半礼,大声道:“小舅舅好。”
他声音清脆,底气响亮,显得稚气而无畏。
萧子诚飞快偷窥了皇上一眼,见皇上嘴角含笑,慈爱地望著二皇子。萧子诚低著头仍是避开了,又回了二皇子的礼。
杨靖看著太子道:“朕刚才听你背《论语》,现在考你几个问题。”
“是。”
萧子诚看著皇上和太子一问一答,太子神色恭敬,回答都一丝不苟,皇上开始时神情严肃,後来便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待到问答结束,皇上点点头,淡淡道:“还不错,但不可骄傲自满,还需继续向太傅认真学习,知道吗?”
“是。”
皇上目光转向二皇子,神情立刻变得和蔼,声音也温柔了许多:“健儿今天又学了什麽?”
二皇子杨健仿佛早等不及了,立刻挺起胸脯大声道:“父皇,儿臣今天也学了《论语》!”
“哦?”杨靖挑起嘴角,一招手,杨健便冲到他身边。
杨靖搂著他低声细细问道:“今天学到哪里?都背下了?太傅可曾给你解释过含义?你都明白了吗?”
杨健一一答了,还抓著皇上的袖子道:“儿臣都背下来了,不信父皇考我。”
杨靖呵呵笑道:“好好。那你背给父皇听听。”
杨健便迫不及待地背了起来。
萧子诚见皇上对两个孩子的态度明显不同,便如同寻常百姓人家一般,对长子严厉严肃,对次子却比较溺爱宽松(在杨靖的心里,长子就是用来培养的,幼子就是用来宠爱的,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就如卢父卢母对卢醒世卢醒尘兄弟一般)。而太子好像也并不以此为异,嘴角含笑地望著正在背诵的弟弟,眼神柔和,似乎很是爱护。
皇宫内帷的事情严禁外传。如果民间都知道两个皇子在宫里的生活情况,那萧沧海这个皇後也做到头了。因此大家顶多通过朝上的一些动向和皇上的赏赐等侧面信息来推测内宫的情况。便是萧子诚,因为刚随母亲来京不久,也只是隐约知道皇上并不计较皇後在草原上所生的这个‘二皇子’,却并不晓得竟如此宠爱。如今这一幕看来,却知传言不虚。
杨健一口气背完,很是骄傲地看著皇上,眼睛亮晶晶地,仿佛在说:“父皇夸我吧夸我吧夸我吧。”
那可爱的小正太模样,让杨靖忍不住想亲他一口。不过秦太傅和萧子诚都在,他只是摸摸杨健圆乎乎的小脑袋,夸赞道:“健儿背得真不错。夏起,把朕御书房里的那块松墨砚台拿来,赏给二皇子。”然後又赞秦太傅教的好,赏了他两卷太湖生宣和两根狼毫笔,对太子反而没有任何赏赐。
太子听到皇上把自己的松墨砚台赏给了二皇子,眼中流露出一抹羡慕之色,但转眼看见弟弟高兴得眼睛发亮,忍不住一笑,便抛去了那点羡慕,为弟弟开心起来。
萧子诚在旁冷眼旁观,不由低下头暗自思量。
作家的话:哦呵呵呵,看到大家的留言,受到了鼓励,今天又赶出一章来,耶~!!!
十某周末出去玩,公司组织的秋游,所以不能更新了。明天俺再努力一把,争取再给大家赶出一章来~!^^
(10鲜币)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72
72
晚上杨靖在凤仪宫里和萧沧海说话,其他人按习惯都自觉退了出去。
杨靖问起萧子诚兄妹进宫之事,萧沧海并没告诉他是萧母的意思,只说是自己与这对弟妹多年也没亲近过,想接进宫来联络下感情。
萧贤兰今年十六岁,上面两个庶姐早已出嫁,她身为嫡女,必然要在京里找个好女婿。萧沧海虽是男子,但毕竟是皇後,各级命妇都要不时地进宫向他请安,虽然聊得不多,不过也足够把朝中各个大臣的家事了解得十分详尽,并不因为他的性别而忽略皇後的职责。
因此他对萧贤兰的婚事已有几分把握,也透露给了萧母,让她考虑考虑那几家人选,也可以私下去打听打听。毕竟萧家这等身份的大族,议亲总也要有一两年的功夫。
只是对萧子诚,萧沧海却不知该如何安排。朝廷上对他的风波暗涌,萧沧海从血海腥波中走出来,怎会察觉不到其中的蹊跷之处?这种敏感时期,他当然不能插手弟弟的前途。萧家已经借他的势走得太远了,高出不胜寒,当以低调为主。至於萧子诚的婚事,就让大哥去决定吧。
杨靖与他闲聊道:“荣儿和健儿都挺喜欢子诚的。上次只是匆匆见了一面,今天倒看他挺有孩子缘。”
萧沧海微笑道:“这倒没想到。我在他那个年纪,对孩子可没什麽耐心。”
杨靖露出温馨的回忆之色:“他长得和你相像,让我想起了十六岁的你,不过性子可比你温和多了。”
萧沧海少年时可是一副暴脾气,和皇上打架从来不会手软。
萧沧海长目斜飞,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道:“子诚长得比我好,性子也好,皇上是不是後悔当年遇到的不是他了?”
杨靖道:“你当我是那种好色之人吗?怎地越发小心眼了?他是你亲弟弟,再怎样我也不会动那心思啊。”
萧沧海漫不经心地道:“娥皇女英,可是千古佳话。”
正统的大户人家是不兴姐妹共事一夫的,但在皇室却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
杨靖笑道:“真是越说越不像话了。”
萧沧海笑眯眯地看著他,玩笑之中带著几分认真:“那神鼋的‘天示’只说‘立男後绝女色’,可没说不许皇上纳男妃的。”
杨靖凝视著他,慢悠悠地道:“你忘了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吗?”
萧沧海望著他深情的目光,不由脸上一红,低低念了两遍,轻声道:“真是好诗……”
杨靖凑上前去:“好什麽?”
萧沧海拍开他的手,瞪了他一眼。
杨靖哈哈一笑,贴到他耳边吹了口气,哑声道:“时候不早,皇後与朕早点安歇了吧……”
萧沧海美目一闪,勾起唇角,捏了捏皇上的下巴:“皇上说得是,今天好像是初十呢。”
杨靖脸色一僵。
萧沧海看著他的表情更加心动,笑眯眯地扑了上去,一把将人按倒在身後的龙榻上。
杨靖仰天长叹,当初为何要与他打那个赌?害得自己每月都有那麽几天要轮在下方,呜呼哀哉。
第二天萧沧海却黑著脸起了床。
杨靖温柔小意地扶著他,道:“乖,再躺会儿,朕去上朝了,待会儿你自己先用早膳,千万别饿著。”
萧沧海怒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杨靖无奈地摊摊手:“是你自己突然没了兴致,怎能怪到朕头上?”
萧沧海咬牙道:“我好歹也是个男人,怎会突然、突然如此?定是你搞得鬼!”
“冤枉啊!”杨靖举起双手,一脸无辜:“你的医术这般高明,朕要是搞鬼你会察觉不到?定是你最近太辛劳了。其实这也没什麽。男人过了三十岁,压力太大,偶尔那什麽……咳,也不稀奇,朕让黄御医来帮你调理调理。”
“你敢!”萧沧海恼道:“你还想宣扬得尽人皆知啊!”接著又捶床愤愤道:“你还比我大一岁呢,整天操持国事也该比我辛劳才是,可是你昨晚、昨晚……也太过了些。”
杨靖耸耸肩:“天赋异禀,朕也无可奈何啊。”
萧沧海恨不得一拳打掉他脸上嚣张的笑容,气呼呼地重新躺下,背过身子咬著被子泄愤。
杨靖哈哈一笑,径自出去唤了人梳洗,上朝去了。
自前年有一次二人赛马打赌,他输给了萧沧海,以後每月逢十之日就要在下面。可昨晚萧沧海本来兴致勃勃,但不知为何却结束得……咳,突兀了点。
当时萧沧海一脸大受打击的模样,杨靖却心中暗爽,趁势反击,将人吃了个干净。
其实萧沧海精力不济也不奇怪,因为前一晚杨靖刚把人榨干了。萧沧海师出峨山老人。那峨山老人本来就是半仙半道之人,修炼的也是禁情绝欲的功法。但萧沧海本性暴烈,敢爱敢恨,并不适合那套功法,因此学得是另外一门武功。
不过峨山老人的武功都差不多,离不开那境界。长久修炼下来,萧沧海多少受些影响。情欲方面被动时还没什麽,主动的话……被杨靖前夜算计了一把,最近又因为朝上之事受了些压力,因此表现不济了。
不过杨靖虽然话说不用在意,但仍让黄子归进宫去给皇後诊脉了。
何总管的侄子打死人的事也查清楚了。
那何氏少年确实年纪不大,平日性子也乖巧,但那日在街上被人讹诈,争执之中失手推了一把,竟不知怎地让那人触地而亡了。
那何氏少年也吓得不轻,不断解释自己并没有用力,无论如何也打不死人。但当街数十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说他杀了人也无可推卸。
这分明是被人下了套,可惜找不到其他证据,凤仪宫的何总管一下子仿佛老了十岁。
作家的话:十某周末去山西大同玩了,本来周五晚上想给大家再赶出一章来,但写了一半实在困得不行,先去睡了,今天回来把後半章赶出来了,给大家发上来。
顺便唠叨几句:尼玛山西明明离北京这麽近一共才三百多公里上高速的话开四个小时就到了居然一路堵著去开了七个小时一路堵著回来开了八个小时~!!!嗷嗷嗷──郁闷得要抓狂~!!!
但不得不说云冈石窟真的很震撼,北魏皇帝和佛祖的佛君合一大雕塑很不错,拓跋矽看得出来是个帅哥啊……俺又萌了。悬空寺也极为震撼,一千五百多前的古人已经超有智慧了,老祖宗们威武~!!!哦呵呵呵……
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73
73
萧沧海明白这柄暗箭是对自己来的,但那对手隐藏得极为巧妙,到现在也没查出是何人指使,不由气闷不已。
朝上从他逾矩出入外宫,到宫下人在外面仗势欺人,甚至还翻出了从前的旧账,隐隐绰绰地散播出了他曾经‘不忠’於皇上的事。
杨靖从黑衣卫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