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爬墙有礼-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皇帝听了,点了点头,抿了抿唇,然后才说道:“呵呵,朕也想知道呢。政儿,你心中的三甲都是何人,不防一一说来。”这一场殿试不知何时,怎么变成这君臣父子在论人了。
  这般那李政听了之后,便笑道说:“父皇,别急,听孩儿先说。”
 

第五章 定功名
更新时间2010…12…9 14:30:10  字数:2576

 “父皇可记得去年孩儿央你看了一篇文章,那人文章极妙,想法自是与别人不同,你当日还问过孩儿,这是何人手法。孩儿那时也不知道,不过后来问过傅学士,才知道此人尚未有功名在身,而且并未参加科举。孩儿觉得此人甚是有才,若是埋没了实在可惜,所以和学士商量过后,便特许了此人恩科特例,让他直接参与上月的春闱。这人也果然不负所望,如今也在这殿中。方才孩儿没有特意留意,但是看过一遍所有文章,却能第一时间猜出哪一篇是出自这个人的手法。”
  这李政说着这些,极为自在,说了一通,到这人的时候,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这人文章,诙谐幽默,儿臣方才看时便忍不住想要见见他了。记得父皇常常教导儿臣,这江山是我李氏的江山,也是天下百姓的江山。然,这江山在此人笔下却是另一番模样了。为学者论江山,莫不过是天子的,是天下百姓的,是这苍生万物的。可此人却只言一山一川,一人一景,以小事以风月论江山。看不出有什么妙悟,却是能在最后,让儿臣记得此文,还有全文意寓的。这人只是以小喻大,却只字未提君子臣子应如何待这江山。虽如此,却叫人不得不服,不得不叹。”
  说着,自己却笑了一声,接着又说道。
  “父皇,儿臣斗胆敢说,此人文章是为功名利禄者所没有的,或者说,此人志不在此,所以更多的能道这风花雪月,却不失为这江山添彩点墨,要儿臣说,这人的文章,却是这次殿试画上浓妆淡抹的一笔,但却相宜相称。此是孩儿第一艳。艳在其洒脱,艳在其不拘一格,更艳在此人的风流自诩吧……”说着,饶有兴味的转头看向底下的三十几人,突然问道:“季承尚,季公子安在?”
  季承尚一开始还不知道这太子说的会是谁呢,没想到他巧舌如簧能言善道的说了一通,先点到那傅学士还有特许恩典的时候,心下就大骇,这说的不就是自己么。接着听他口若悬河的说那文章如何如何,直到最后一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说白了就直言自己这个人就是没有大志,只有那点花花肠子就是了,这样子被搬出来说了这么一番,季承尚的脸不由的就发热了。
  季承尚这个人脸皮子也薄,被高高在上的太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出来。心里就不由发憷,只求别突然别点到才是,才想到就听到那太子问起自己,心里一惊,暗暗叫苦。可却分毫不敢耽搁,遂连忙站了起来,小步踱到了这个身着玄黄色的袍子的太子身边,跪下拜道:“草名季承尚,叩见皇上,太子殿下。”
  说着头往地上一磕,或许因为紧张,或许因为他自小养尊处优而鲜少有行这样的大礼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因为没这么慎重的拜见什么人,这一下子磕下去,也没个轻重,这脑门重重的就磕到了地面。
  “咚”的一声,季承尚差点痛呼出声,却是无可奈何的咬着牙不让自己叫出声来。
  这一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上却是极大声的,是以在场的没有一个是没听到的。
  听到声音的时候,傍边几个老大臣忍不住就想笑出声了,但是却都是隐忍着,没有出声。这边李政陡然听到这一声,愣了一下,接着扑哧一下笑了起来。这在龙椅上的人,也忍不住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看的微微的勾起嘴角,这时见到李政笑了,便微微咳了一声,示意李政别笑了。
  这殿前所有人听到皇帝咳了一声,都连忙敛容,端正五官。这太子听到了,抬头对着皇帝撇撇嘴。那皇帝看到,斜睨了他一眼,便又问道:“那依太子之见,此人在你心中三甲之列咯?”
  “父皇,怎会这么说,儿臣单说此人,却是因为此人性情独特,文章不拘一格。但若是要选拔能人为我朝所用,恐怕好要费些时日让他对这江山朝堂用点心才是,若是单依这一点,如今的季公子怕是不能大用,但却可以教授。所以,儿臣举荐,父皇可以让季公子到四书院,多多和各位大人学学才是。”这太子一句话,就让在场所有人微微变色,这一句到四书院学习,便也就是认定了季承尚虽不是在三甲之列,但也让他踏入仕途了。
  四书院可不是容易近的地方,这一句话,就让季承尚跨了一大步。
  说什么现在不堪大用,但言语赞赏之意却是大大肯定了太子要留此人了。
  这龙椅上的皇帝听了太子的话后,微微点了点头,挑眉继续问道:“太子你说了这么多,可还是没有说这前三甲究竟是谁呢?莫要卖弄了,说来给朕听听。”
  “父皇,其实您心中想必早就有人选了吧。”太子说着,仰头眉头展露笑意。接着沉声说道:“京陵的古桥,徐州钟邱杰,还有——位居几次榜首的第一人的薛玉,这三人,文采过人,笔墨精炼,豪不拘泥的见解,让儿臣惊艳,也让儿臣敬佩的。若是选才选能,儿臣之见,当属这三位。”
  “呵呵,太子长大了,懂得举才荐能,不过,为何这三人你却不多言。”皇帝听到太子直接说出了这三人,连忙问道。
  “以儿臣的资历,这三人怕是儿臣所不及的。是以自问还没有到评论这三人的地步。”李政躬谦的说道。
  “呵呵,真是长大了。”皇帝语重心长的说了这么一句,接着朗声道:“方才太子说的几人,上前来吧。”
  这季承尚在前面跪了这么许久,额头还隐隐生疼的,这时候听到太子说到薛玉,心中又是一热,暗想,这人的才华和光芒是掩不住的。三人中除了钟邱杰外,这薛玉、古桥两人和季承尚都是半熟不熟的。他心里还在嘀咕的时候,被念到名字几个人都已经跪到了他傍边,行了大礼之后,这皇帝又开口道:“太子,依你之见,这状元、榜眼、探花究竟都是谁呢。”
  “这……”
  陡然听到皇帝这么一问,太子微微僵了一下,不明白自己父皇到底何以,眉头一蹙,答道:“这三人文章各有风采,举意各有所长,儿臣不敢妄下论断。”这太子说完这句之后,沉默了一下子,那皇帝定定的看了几眼众人,接着缓缓的说道“都平身吧。”
  这一句真是犹如赦令啊,这一大帮子的才子书生,是来考取功名的,这来了半天,天子就在眼前,可是只能闻声不得观其容颜,更悲惨的是一直跪着听皇帝和太子两个人在打太极呢。
  这时候皇帝说都起来,预示便都一个一个的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
  总算等大殿都静了下来之后,这皇帝,突然说道:“太子,你但说无妨。这三甲当如何排?”
  这一句话,沉稳有力,刚正有形。隐隐有施加压力的苗头,这李政也不是小儿了,陡然听到自己父皇这么严肃的问自己,那定然是要向自己取意见的,更多的是想看看识人的能力吧。这么一想,李政也收敛容颜,躬身行礼道:“回父皇,儿臣愚见,这探花郎应是古桥,榜眼为钟邱杰,这状元自是才满京城的——薛玉!”
  话才说完,底下人哗然了一声,接着都紧张的等那皇帝的回答,这皇帝点头大笑一声,然后突然说道:“来人,着四书院拟旨。”说着瞟了一眼底下的傅少顷,接着说道:“照太子说的拟旨吧。余下的,便照诸位爱卿呈上来的定吧”
  一声落下,这功名已定。

第六章 侍郎
更新时间2010…12…10 18:26:05  字数:3428

 皇帝一声令下,这功名录已定。众人跪拜,三呼万岁。
  待肃静之后,这皇帝蓦然说道:“太子,你的侍郎,想必心中有数了,说说是哪一个啊。”这皇帝突然问了这么一句,李政正要接话,这皇帝话锋又一转,“这三甲如今也算朕的爱卿了,来,都挺起胸来来让朕看看。”
  这李政忽听自己父皇又问了别人,连忙把一肚子的话又憋了回去。见问的正是三甲,遂微微侧目看那几个人的时候,待看清几人样貌后却蓦地僵住了。
  这皇帝扫了一眼当下那三人,一个个都看过去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问:“你们三人谁是谁,朕还分不清,都各自说一遍吧。”
  这薛玉三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又一一拜过皇帝念了自己的名字。
  把这三个样貌名字都记下来后,这皇帝随后眯着眼笑道:“想不到诸位爱卿个个都是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看来这次三公主要找个驸马,也就容易了,呵呵,朕可是急着要嫁女儿,来,都说说你们家中可都有妻室?”
  这问话一出来,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听回答了。真是没有想到这皇帝想起一出是一出,刚刚还说要和傅学士说亲呢,这会儿就惦记起了这头名的几个才子了。
  这薛玉三人被这么一问,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那皇帝看了一眼,然后说道:“还是新科状元先说,薛玉,说说你可有婚配?”
  薛玉闻言,面色复杂的抿了下唇,躬身行礼道:“未曾。”
  “嗯,很好,那其余两位呢?”
  “也未曾。”这一次是钟邱杰和古桥齐声说道。
  说着还相互打量了一眼,偷眼看过之后,相视一笑。
  那皇帝听了之后很是高兴的笑道:“很好很好,说来新科三甲个都是人中龙凤,傅爱卿,你可看到了,要是你家里有个闺女,现在都不愁嫁了。”
  “呵呵,皇上您说笑了。”傅少顷听皇帝这么一句意味不明的打趣,却是眉头都不抬的接话道。
  “诶?朕说的可是实话,这新科状元可真是一表人才,看来朕的驸马算是有了着落了。”
  闻言,傅少顷容颜微微一变,可也转瞬即逝,接着老成的笑着接道:“微臣恭喜皇上,得此良才佳婿。”
  这话无疑就是肯定了这事情,薛玉被他们这么一搭一唱的,心里也没有个底儿。
  然这傅少顷话才说完,其余大臣纷纷下跪,言道恭喜皇上。
  这皇帝一个高兴,正要说钦点状元郎为驸马的时候,却被太子李政一个箭步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哦?”这皇帝正兴头上,见太子这么问,便皱眉问道:“太子要说什么便说吧,呵呵,朕今天高兴,你说什么朕都恩准了。”
  李政听完,眉头一挑,笑道:“这可是父皇说的。”
  皇帝不置可否,接着那太子扬眉朗声道:“父皇刚才问儿臣选的侍郎是谁,儿臣还没说呢,你就着急起皇妹的婚事了。”这句话有点颠怪的意味,然而接下来说的一句话却是让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变了颜色。
  那李政转过身来,一指白衣素颜风华绝尘的薛玉,扬声道:“儿臣要这新科状元当儿臣的侍郎,父皇你可是要准了才行呢。”
  这照理来说,太子侍郎是个六品的官衔,却是有衔无权,无非就是教导辅助太子行政的。却也是个不可不说的要职,这太子乃一国的储君,将来登上皇位,这侍郎首当其冲便是个第一个要提拔的。太子侍郎,也就是太子登基前培养的心腹大臣了。照理来说,这个人当是傅静析做不二人想,一是傅少顷在朝野的势力,二来,这次傅静析为什么不能进三甲的原因也在于此。满朝文武也是深知这个道理的,这傅静析就是为了太子侍郎这个职缺才被压制下来。所以虽其极才,却没有真正落实其名。
  这科举虽没有舞弊,但却也有其潜在规则。
  这太子也明白自己该选谁的,只是方才在看到薛玉之后,却莫名的怔住了。
  听皇帝几句话也明自己父皇极为中意这新科状元了,否则也不会在当着满朝文武说那话,更何况,他父皇之前和傅少顷说了那番话,照理来说是要让三妹进那傅家的门,拉拢关系的。
  可哪里知道这薛玉竟然是……这样一个绝妙的人,父皇改了主意不说,连自己都莫名的就脱口而出。
  而且是那般不悔。
  说完之后双眸更是坚毅的对上了龙椅前的皇帝。
  那皇帝见了,双眸眯了起来,盯着太子看了须臾,最后摆摆手,便道:“罢了,既然皇儿开口向父皇要人了,朕也不能不答应,这状元郎的学识自然是比你高,你好好尊重人,便随你去,过个几年,便不可这么贪玩了。”说着,又看了一眼底下眉清目秀、过分精致的薛玉,沉声道:“傅爱卿,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四书院和礼部了,都散了吧。”
  这总管太监听了,赶忙高声拉长了几个音道:“退朝。”
  接着几个小太监赶紧掺着皇下了龙椅,然后向着殿后去了。
  这皇帝一走,李政便眉笑颜开的缓步走到薛玉跟前,笑着道:“薛侍郎。”
  这一声叫的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薛玉闻声这才正眼看到那太子,星眸剑眉,长的极好看,却就是隐隐的感到自己不喜此人。
  听李政这么称呼自己,眉头更是紧蹙了。虽如此,却也不敢犯上,看了他一眼,便怜眉躬身,轻轻唤道:“太子殿下。”
  李政没有理会他眉目中的不情愿,却是一个劲儿的瞧着他,然后嬉笑着说道:“再过几日你便要日日来我宫里了;说来我倒是有耳闻你的父亲就是礼部侍郎薛洪,这父子两人同朝为官,而且都是侍郎的还真少见。”
  他毫无顾忌的说着这话,却让薛玉眉头拧的更紧了,微微退了几步,然后沉声说道:“太子殿下若是无事,薛玉便要先行告退了。”
  这李政本本还想说上几句话,见他就要走,想留下人,却被一旁的傅少顷拦了下来道:“殿下,暮生如今是您的侍郎,要说什么日后还不是多的是机会,这会儿他被钦点为状元,又得了职。还有许多繁琐的事情等着他呢,现在先把他交给老臣吧。”
  这李政被傅少顷这么一说,这才发现自己刚才说话有点急躁,不由的撇撇嘴。看了薛玉几眼,想要和他多说几句话,但想想傅少顷说的也有道理所以,之后点了点头道:“那……薛侍郎,本宫便等你到任了。”
  这一旁的薛玉见傅少顷过来搭话,帮着自己,微微舒了一口气。这会儿听太子这么一说,却也不知道如何回话,最后只能点了点头。便跟着傅少顷退出了大殿,这时候季承尚其余等人都被带出了殿外,傅静析却是在殿门口等着傅少顷和薛玉两人。
  静默的看着两人走了出来,然后,犹豫走到薛玉身边,薛玉见到,对着他微微抿唇笑了一下,这傅静析看到,却是低垂着走靠着他,轻轻的把着他的手,小声的说了句:“恭喜你,暮生。”
  这话极是小声,但是薛玉却听到了,他笑了下,反手也紧紧的握住了傅静析的手。
  或许方才他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高中状元,一步便跨入了仕途。
  然而在出了那太和殿却一点欣喜之意都没有,或许那早就在意料中的一般。可这会儿见到傅静析,再听他小声的说了这句话之后,心中却汹涌澎湃了起来。
  是的,他真的做到了。
  真的跨出了这一步,充溢在胸口的那是慢慢的喜悦和小小的成就感。一波一波的感染着他,不由的就紧紧的握住了身边人的手,这一刻真的感觉到了喜悦,向来内敛的他,却也只能紧紧的握住傅静析的手,并排着走在一起,偶尔相视,抿唇一笑。却无言。
  这一幕偏偏就落到了殿内李政眼中,看着有点刺眼。那两人并排着走在一起,紧紧相依的模样,还有那两个人的手,牵在一起的样子。偏生就紧紧的挠着他的胸口,他狠狠的盯了一会儿,末了一个小太监走到他跟前说道:“殿下,已经退朝了,殿门就要关了。”
  闻言,李政狠瞪了一眼那个小太监,一把推开他厉声道:“要你多嘴。”
  这一下子吓得那小太监差点失禁。
  这李政也没有理会,走出了这太和殿。
  正史有载,薛玉,盛宗二十三年,盛宗帝钦点状元,是年派为太子侍郎,任职一年。这正史本有几页之多道述此人,然而在几年之后却被删除改写,剩下几句话,这便是当中的一句。
  这殿试一结束,便有报喜的人在大街上横穿而过,整个京城便有那报喜声传遍大街小巷,金榜三甲业已有了定数。
  这舒航早上在傅少顷书房里整理了这些日子一些文书,心里却有点紧张的期待着结果,可午饭过去了却还不见人回来。
  回到傅静析的书房,整理一会儿,就碰上了宁宇,两个人都礼貌的点了点头。
  这舒航在这房子里也算是有一段日子了,却独独和这宁宇相处的时间甚少,也很少聊天。宁宇给舒航的感觉就是太过庄严了。
  两个人在书房里相对无言,都在等着消息。
  又过一个时辰,便有家丁来兴高采烈的跑来说道这三甲已经出来了。
  这舒航还不待问,那宁宇便抢先问道:“公子如何?不是不已经高中了?”语气中无不是自豪和钦佩,这一番话,倒叫舒航微微有点吃惊,却也没有在意。他也是极紧张的等那家丁缓过气来。
  然后便听那家丁说道:“公子我却不知,不过这新科状元郎便是薛玉公子,这会儿听说在街上游行呢,二公子,宁侍卫你们也出去瞧瞧吧,可热闹了,满大家都张灯结彩的,比过大年还热闹呢。”说着,变要走人,末了,又说道:“我去和其他人都说说去,让大伙儿见见热闹。”
  闻言,这舒航和宁宇两个人相视一眼,便也坐不住了,提起衫子,便往外头跑。
  这宁宇见到,也随后跟了出去。

第七章 君赠玉情
更新时间2010…12…11 16:12:50  字数:3502

 京城大街上,此刻人满为患,一行的退伍穿街过巷,鞭炮声锣鼓声,还有贺喜声,嘈嘈切切,不绝于耳。
  这一行人从正京都皇城向东,照着次序,绕了南北城,这才到了西城。舒航和宁宇挤在人群中,远远的看去,果然看到一行人马过来。
  眯着眼睛看去,为首的便是三骑马匹在前,远远地只看到红褐紫三人的服侍的人,越发靠近便看清为首那人一袭红袍加身,衬着精致的脸,越发的妖异,把那一张已经绝世的容颜诡异的衬出一股气势。莫名的就像是晶莹的白雪染上了浮华尘世的血色,只能远远的看着他走远,怔在他那无限璀璨的一笑当中。
  舒航看清马上的三人之后,脸上并不见的有多好看,薛玉虽然在马前头,但是马背上没有傅静析没有……季承尚。这也就是说,前三甲没有他二人,心中微微的有点失望。不过随后又宽慰的想到,能上殿试,想来以他二人的才华,得个进士终究是不成问题的。
  马上那三人,个个一表人才。
  一行人大街之上,浩浩荡荡,后面还跟着许多才子。舒航极目望去,却没有见到傅静析还有季承尚。
  悻悻然的掉头就往回走了,连多看一眼马上红衣之人都没有。宁宇见到舒航走了,也没有留下。两个人就这么回到傅府中去了。
  这盛宗帝在位年间有过不少科举,就这一次场面还是围观的百姓,都是难得一见的,整个大街就像是被包围了。
  虽史上未有过多的记载过这个薛玉,但是在后世,很多年后,野史中却对薛玉此人描绘极多。而当年见过这场面的人,无不惊艳缅怀这曾经红极一时,艳盖天下,绝才绝貌的无双公子薛玉。
  这次科举,貌似是公正的科考,常常难脱权宦重臣的掣肘,成为宫廷政治的玩偶。为防权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沉疴,在科举中加强对权贵子弟的监督限制,有意选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举及第。这傅静析首当其冲便被辖制了,虽有才学,却内定为太子侍郎,然而却因为薛玉一人,让这个局势变了模样,太子喜欢他,就连皇帝都有意招揽他。这一下,不得不说皇帝有意开始戒备起傅家的权势了。
  傅少顷心之这是皇帝开始忌惮自己,却也无能无力,行走官场这么多年,皇帝什么样的心思他还不知道么。心里也知道委屈了傅静析,但也只能放他在自己身边了,也许这样更好。
  晚上的时候傅氏父子一同回到了府中,舒航迎了出来,看到傅静析的时候本想问问什么的,但看傅少顷脸上不是很好看,也便没有问了。
  不过第二日,傅静析悄悄和舒航说起了当日在殿上发生的事情,但说薛玉成为太子侍郎的时候,表情却有点不自然。再听到太子还单独说了季承尚的时候,就轮到舒航表情不自然了。
  又过了几日,傅静析便被傅少顷带到了四书院里。而季承尚虽功名还没有落实,却被照着太子李政在殿中所言,到了四书院帮忙了。傅静析到的时候,正看到季承尚在翻阅书籍。
  季承尚抬头看到傅静析和傅少顷,便连忙起身,走上前对着傅少顷行礼道:“学生见过恩师。”
  傅少顷见了之后,连忙笑道:“承尚无需多礼,在这四书院里还习惯么?你才来,很多不懂的地方便多学学,还有静析这些日子也先在这里陪着,他可是来的比你还晚呢,你们两个好好相处着。”这傅少顷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己家那义子舒航就是季承尚以前的小书童呢。
  当初舒航虽常常到学士府,见过面,却也没有注意,如今收了义子也没有细问过去。不过他倒是很喜欢舒航,比起季承尚和傅静析两个人,舒航虽在学士府但是看过的文书却比他二人多。
  季承尚听傅少顷这么说,讶异的看了一眼傅静析,连忙笑道:“嗯,学生知道了。”说着有点调皮的对着傅静析翻了一个眼。傅少顷还要赶着面见皇上,所以把人留下后,就冲冲忙忙的赶到了皇帝那里去了。
  这傅静析和季承尚怎么说也是认识一场,但是舒航的事情横在傅静析这里,怎么说也是个疙瘩,两个人相视一笑,这傅静析张了张口,本想说舒航的事情,却被几个老人叫到一起整理文书了。
  这天薛玉也是头一天上任,这一回却是到了太子所在的东宫。
  李政再一次见到薛玉的时候,心情没有第一次见到时的那么冲动,不过看着他身上穿着官服的样子,一双眼就时不时的往他身上瞄。
  薛玉既然是被请来当侍郎的,看了摆在书案上的几卷文书,浅浅的说了自己一些不懂的内容,然后帮着他归类等。
  回过头来时,见到太子心不在焉的拿着经卷,微微蹙了一下眉,却不便说什么。一个上午也就那么过去了,微微呷了一口气,薛玉看看天色有礼的问道:“殿下,这些文书已经整理好了,微臣中午还要过来吗?”说着这话,便是准备打道回府了。
  太子听了,眉头一挑,连忙说道:“薛侍郎稍待,今日你初来,我也没什么好赠你的,我前些日子得到一块玉,刚好玉上刻了你的名,我想我拿来也无用,不如当个人情,送与你,以后还要请薛侍郎多多帮衬才是。”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玉,走到薛玉跟前。这薛玉本要推却,李政又道:“不过是件小玩意,薛大人不要嫌弃才是。”这么说着,就不顾薛玉要说的话,自己微微俯身,把那玉佩戴了他的腰间。这下子薛玉无话可说了,拧着眉,淡然的说道:“谢太子恩典。”说着却连一眼也没有看那腰间的玉石。
  话说,这玉还是当日殿试之后太子突然想起的,想这薛玉名字也带有这个“玉”字,便想到自己父皇曾送过这么一块玉,自己一个人翻了好久才找到的,本来就是想着见到他的时候送给他的,可是是这会儿见薛玉毫无喜意,自己也觉得有点无趣,摸摸鼻梁,这才说道:“这东宫反正无事,薛侍郎下午便无需过来了。”
  薛玉听到回答,微微点了点头道:“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
  说着便退了出去,然后又随着一个小太监出了东宫。路上薛玉突然想到傅静析也是今天到四书院的,所以停下来问了那小太监四书院怎么走,一般这种事儿,小太监也不大理会,但是谁看到薛玉顶着这张脸有事请求会不说的?所以那小太监听薛玉这么问便腆着一张脸,笑着说道:“薛侍郎,宫里是不能随便乱走动的,您要是想去四书院,就让奴才带着你过去吧。四书院离这里也不远。”
  薛玉听了,连忙抱手道:“那就有劳公公了。”
  那太监拜拜手,笑道:“您太客气了。”说着,便领着薛玉向四书院,等到了一座宫门前,那小太监便道:“侍郎大人,这里面奴才就不能进了。奴才这就回太子去,对了,侍郎大人,你对这宫里还不熟,明儿个还是奴才领路,侍郎大人请早,奴才明早便在宫门外候着,这宫里大大小小许多规矩,等过些日子侍郎大人路熟了,也不必奴才等了。”说着,便笑着退了开。
  薛玉听了谢道:“公公走好。”
  之后,微微扬眉,瞅瞅宫门,然后便向里面走去。
  这四书院倒也不是很大,走进去的时候还也见不得几个人,等到了一扇门前,便听到有人的声音。
  薛玉顺着声音过去,远远的便看一个人站在一个书架前,朗声读着一篇文章,听声音,薛玉便知道是谁。看看四下无人,放轻了脚步走到他身后。
  傅静析听到脚步身转过来的时候,想不到薛玉那张精致的脸就在跟前,太过耀目,以至于呼吸差点窒住了。
  不过片刻,便缓过神来,笑问道:“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不是在太子那儿任职么?”
  听了这话,薛玉不置可否,淡然的答道:“太子那里的文书不甚重要,也没有多大的事儿,倒是这里,怎么冷冷清清就你一个人?”
  傅静析听了,挑了挑眉道:“其他人都去用膳了,我在等父亲呢。说好了一起回府的,都这会儿了也不见人来。”傅静析说着,眼神一晃看到薛玉身上佩戴的玉,连忙托起来一看,问道:“暮生,你何时佩戴的这玉?”说着,上下翻看了一遍,见那玉圆润光滑,通体碧透。那玉身上还刻着一个小篆的“玉”字。看不出一点瑕疵,倒像是专门为薛玉这人定的一般,傅静析看着,却极是喜欢。
  这薛玉听傅静析这么一说,这才想起这玉。笑道:“你也知道我向来不喜欢这些的,这是太子早上打赏的,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说着就忙去解那玉佩,傅静析闻言,眉头一蹙,连忙摆手道。
  “我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太子赏给你的,你怎么好给我呢,何况这玉,还当真配你。”这玉一眼就好玉,而且那质感雕琢,更无疑是出自大师之后,太子送的东西能不好么。方才傅静析只不过是拿来看看而已,所以听薛玉这么一说连忙推道。
  这薛玉却不理会照样把玉解了下来,道:“既然是赏给我了,便是我的,我喜欢送谁就送谁。这玉,你要是不喜欢,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