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界之河山晚照-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奇怪眉妩能够想到,若连这份机敏都没有,又如何成了汐蓝的新贵?尽管隐语幕后,但她手中所掌握的权势,怕是与他这个堂堂的元帅也不遑多让。“背后的那一位,应该才是真正的叛军首领。”

  只不过世人不知道罢了。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没人知道,却不代表就不存在。

  〆

  第八章 燎原之势

  在石壕村发现的异常情况,被燕归愁用一张薄薄的纸芡加上寥寥数语概括几句之后,就通过情报系统送往千里之外的汐蓝北冥城。

  对于他明显略带有敷衍之一的做法,眉妩极端的不赞同—这哪里是草率,简直可以称得上不负责任。辛苦劝说一番之后,哪只燕归愁白眼一翻,回了一句,真要说不负责怎么也轮不到我头上。

  眉妩先是不解,直到十多日过去,北冥城方面仍然没有任何回音。起先以为情报传递在半途出了什么纰漏。后来几经确认已可以肯定这道消息已到了滟昊冷的手中,没有回音,是因为那人根本没打算要给什么回音。

  燕归愁挂着一脸早知如此的表情,不过他怎么解释,眉妩还是疑惑不解。自古以来,叛乱就是君王的心头大患,非要斩草除根挫骨扬灰才能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滟昊冷的作法反常至此,难道他真不在乎?

  在乎与否燕归愁真的不打算再管,要管也管不了。在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他是推脱不得,但是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再去吃力不讨好的那是傻子

  在汐蓝的朝中,又有多少官员的想法与燕归愁如出一辙。甚至,他们明哲保身的意图更加明显,如今的朝议几乎都演变成滟昊冷的一人的独角戏,没有那个不怕死的敢在皇上面前提议任何事物。

  直到有一日,眉妩的担忧终于成真,并且以一种谁也无视不了的形态摆在众人的面前。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受到石壕村叛乱的影响,或者说,受到汐蓝务实态度的纵容,广阔的汐蓝版图上,揭竿起义的事件频频发生。最先开始,大概也是出自于某些正义的理由,然而在不断的演变与扩展之后,流血,暴乱,乃至于死人,新鬼烦怨旧鬼哭,哀鸿遍野的惨状终究还是不得不摆上了滟昊冷的案牍之上。

  一叠厚厚的奏折,不必翻看内容,单是这个数目就具有压死人的重量。

  滟昊冷从中随意抽出一本,修长而优美的手指揭开封面—这就是奏折,无论是报喜还是报忧,都是一般的豪华。织锦攒花的缎面,华丽到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只有其中的字迹,才代表了真正想要上报的内容。

  想必是渝抄过的版本,字里行间都维持着一模一样的距离,就想用尺子丈量过一般。然而,工整之外到底还是欠缺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并非是书写奏折的官员不谨慎,而是心中的慌乱下意思反应到纸上,笔锋的开磕之间少了一份镇静。

  滟昊冷并不正眼去看,斜长的眸光中随意一瞥,唇角就渐渐朝着一边勾起,那表情并不明显,又是在暗暗不定的光线中,离得较近的几位官员不得不认为自己看错——

  皇上在笑。

  在最该勃然大怒的档口,他们的皇帝竟露出了笑容。

  “众卿的逍遥日子过久了。”一张口,就是任谁也听不懂的开场白。

  可不是么,七界之间纷争不断彼此争夺,帝国之尊的汐蓝却一直置身事外。就算有侵略就有争夺,也是汐蓝针对别国,几时又有别国主动找上门来送死的?就连如今这一场席卷天下的大战,几乎也是滟昊冷一人在劳心劳力,朝臣们从来都插不上一言半语,更加谈不上耗费心神。

  太过长久的安逸日子,令官员们的一身锐气被彻底消磨干净,知之维持现有的安乐与富贵。

  还是那只说,两之间夹着的奏折也是刚刚才看完内容,谁也没有想到滟昊冷的下一个动作,绸面的奏折已经兜头兜脸的砸了过来,擦过原本主人的面颊,留下一道再难愈合的伤痕。

  官员当场呆愣,只能感到温热的液体流淌过脸颊,不多久就湿润了官府的领子,映出暗褐的一大朵花。太过惊骇之下,他竟然也忘了要抬手擦上一擦,仿佛根本闻不到飘进鼻端的浅浅的腥气。

  滟昊冷从不会自己动手殉节官员,至少在众人的记忆中是如此。以他的阴晴不定就足以震慑朝堂,又何须真正动手?是以这一场突发的变故,吓到的不仅是直接被迅捷的那一人,大殿之上所有人都怔怔的望着皇座。

  “这样潦草的奏折都敢呈给朕看,看来平日是朕太随和了。”优柔到威胁的措辞,伴随而来的是手掌一扫,桌案上的笔墨纸砚统统砸了下去。距离太近的几位官员来不及躲闪,也不敢躲闪,纷纷受到波及,虽然不至于伤到脸颊,但滟昊冷的怒气又岂是那般容易承受的,到底还是受不了轻不重的伤。

  字迹潦草?从来不晓得皇上也会在乎不值一提的细枝末节。

  人不至于在一夕之间转性,那么就只能是借题发挥了。

  整体看上去并不明显,然而细细分辨还是能够看出满殿的人都下意思的后退了小半步,再退又能退到哪里,总不能就此罢朝佛袖而去?全是自我安慰罢了,好歹算是远离了皇座些许。

  “奏折朕也不看了,情形不就是如此,不值得大惊小怪。众卿有时间写这些谁都知道的事,不如想想对策。”既然不值得大惊小怪,也就算是默认了先前的一通脾气只是由于心情恶劣。

  默认,最终也不等于认错。

  皇上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低头认错。

  “皇上是否下定决心要出兵镇压了?”这本身就是桌寒青的主张,如今再次提出,单纯的谏言明显变了味道,多了几许讽刺。若说退让,桌寒青是不会在滟昊冷面前退让半分的,在满朝文武都撇步后退之时,也只有他还稳稳的立于原地—不为别的,只为着世间唯一对他而言重要之人。

  “卓元帅素有羽械军军魂之称,为何会问出这么可笑的问题?此时出兵各地,岂不是要分散兵力?”叛乱四起,要是每一处都派出一支军队,哪怕将羽械军彻底拆零,也是不够用的。

  兵力分散,谁都知道是兵家大忌。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堵得桌寒青反驳不得。造成今日局面的是谁犯下的错?性情耿直的老元帅无法做到皇帝的厚脸皮,恨恨的瞪着他,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与其执着于这些成不了大气的叛乱,不如想想怎么巩固边防。”城府深沉,从来都是将心绪与想法深深埋藏的滟昊冷,难道没有卖关子,爽快的说出了他的定夺。似乎近日来所做的,所等得,所盼的都是这一刻,全然都是为了说出这一句话。

  迫不及待。

  桌寒青在霎时明白了什么,又在瞬间打消了太过荒谬的念头。强制收敛不快,本来臣子对君王低头时时间最天经地义的事,也只有到了桌寒青这里才会便得异常艰难。“情皇上赐教。”

  “如今正是汐蓝动乱之际,难保敌人不会乘虚而入。”内有与外患,这两个词语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事态的演变并不难猜,想来这也不是桌寒青不耻下问真正想了解的内容,但是滟昊冷的解释就是这般,到此为止。

  放任局势动荡,是否就是为了给宿敌焰赤制造空隙—大逆不道的疑问在桌寒青唇齿之间辗转几轮,最终到底还是被他吞了回去。旁人没有看穿,老元帅的心却如明镜。因此也明白揭穿此事引发的后果,竟是天翻地覆。

  无以维护滟昊冷的名声,不断提醒自己的唯有他的身份,只要他还是汐蓝的君主一天,自己就不能不辅佐在册。

  这也是公主将他雪藏数年的愿望。

  壤外必先安内,这是桌寒青一贯的主张。尤其是汐蓝的版图在从未有过的扩张之后,国内局势的安定就成了最先需要维护的事物。这个道理滟昊冷不会不懂,置之不理不是故意又是什么?

  桌寒青本意当然是希望不断延迟与敌国的交锋,至少也要等局势平息下来。但是亲眼见了滟昊冷的态度,他也明白谁也不可能令皇上改变主意。

  桌寒青神色间闪过的矛盾挣扎全数落在滟昊冷的眼中,除了觉得这位老将极端可笑以外,滟昊冷没有丝毫要替他解惑的打算。

  没猜准如何?猜准了又如何?

  既然他滟昊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人,最终的答案当然也只属于他一个人。

  〆

  第九章 朴实无华

  曾几何时,也曾这般站在点将台之上,看着底下壮阔的,数以万计的军队。由于人数太多,属于个人的表情早已模糊不堪。无论是兴奋的,忐忑的,期待的,恐惧的 每一张脸都被吞没在人海之中,波澜不禁。

  都说点将台之上最易生起豪情万丈,最冷凝的血液也会被所见所感点燃,不受控制的炙热焚烧。为何自己浑身上下还是冷的?不是漠然的冰冷,而是空荡荡的虚妄,胸腔中什么也没用,自然

  烈熠眼中的士兵皆是一抹有一抹模糊的影子,然而在士兵眼中,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的身形更加高大。不再是那一身白衣丁玲,焰赤皇室才能使用的最正统的艳红,着火一般灼烫了观者的视线。狂热的崇拜在心中点燃,又在人与人之间悄然传递

  主帅风姿如此,何愁此战不胜?

  烈熠虽是第一次亲自怪帅出征,但是他父亲烈炽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成了每一个军人心中仰慕的神话。伏虎无犬子,况且朝堂之上这位新皇是如此贤明。

  在无数期盼的希冀的目光之中,烈熠也明白该开口说些什么,最好是那些慷慨激昂的陈词。鼓动士兵沙场杀敌的之下,也是主帅必不可少的才能之一。

  可惜,做不到的事便是做不到。

  正如他一直以来坚信的一点,能够成为这个天下之主的人,从来不是他烈熠。

  倘若今日站在台上的人是滟昊冷,一定是另一番场景罢。明明是只对他许下的誓言,当年从他的口中说出,照样鼓噪了全军的铁血杀伐。“踏平七界,统一天下!!!”—几乎能震破天穹的吼声,伴着滟昊冷掌心的温度,此时此刻还想在耳畔。

  飘渺而又清晰。

  当日出征是为了将天下卷入战乱,今日点将是否可以结束一切?烈熠对此并无把握,生怕此行只是身不由己的陷阱混沌,不再是孜然一身的义无反顾,而是带着身后千千万万的无辜生命投入一个全部可测的未来。

  战局瞬息万变,结果也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无论之前做了多少计算,最终得到的说不定也只能事与愿违。

  烈熠眼中维持着从容悠远,心中却免不了潮湿空洞,像是有一只冰冷粘腻的手狠狠握住了他的心脏。比起父皇的期待,闭起滟昊冷的怨麦,甚至比其他自己所认为的,他或许还要更加心软一些。

  一眼扫过,排列整齐的方阵一个连着一个,就这么朝着天涯一线的方向铺陈过去,穷尽目力也仿佛望不到头。组成方阵的,有原本的焰赤将士,也有郝连远带来的蛮族士兵,甚至,还有前不久才在平乐镇安顿下来的各国难民。

  如今,他们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牧野军。

  士兵们的军服也是红色,只是不若烈熠那般的正红,而是次了一色的暗红。这般密密实实的挨在一起,就觉得那颜色更加深沉,莫名的带着一股能够吞噬一切的气魄。

  烈熠强迫自己一点一点仔仔细细的看过去,双目,被刺得生疼。无论整体看上去如何的蛊惑人心,他也无法忽视组成军队的—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将士们—”并不慷概激昂的声线,照旧清清楚楚的响在众人的耳边,没有被刺激的血脉喷张,相反有种说不出的宁静平和。不自觉的被吸引了全副注意,向台上那个火红的身影望去,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已是无限期待。

  太多的目光聚集在一起,几乎具有能够点燃一切的力量,或许自己接下来所说的话会令众人失望罢。不过烈熠没有改变的打算,他既然无法成为滟昊冷那般杀伐决断的帝王,就只能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此战过后,我会带诸位回家。”

  没有振奋人心的语句,也缺少华丽繁复的辞藻,甚至不谈战局,不论胜败,平时普通的哪怕在军队中随便找一个大字不识的人都说得出来,这样的简单的语言,从来都应该只属于平民,怎么也不应在帝王的口中听到。

  众人仰起脸,比起先前的还要更加引颈以盼。在这么一句之后,皇上肯定还会在说些什么罢?奔赴沙场的慷概就死,想着故土向着国家向着天穹许下庄严沉重的誓言—不斩敌将中不还!

  所有人都在等,直到等着垂泪。

  烈熠什么都没有说。

  没有任何将领或官员陪伴的烈熠,一个人站在宽阔无比的点将台上,怎么也是孤独的。如今,这份孤独慢慢的化为痴。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守,也没有罔顾无数的期待,只是他怎么也无法做到滟昊冷一致的决断与狠然。

  怎么痴傻成这样?原本想要陪伴在他身边,终究被拒绝的赫连远暗叹一声。没有站在点将台上,也没有混迹于军队之中,找个远远的一处阴影躲在其中。他心中明白,却又嫉恨着这份明白——烈熠坚持一人独立,并非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为了权利独揽,他只是下意思的排斥与滟昊冷以为的人比肩。

  汐蓝君最初一战之前,滟昊冷那个背天逆伦的誓言,早已传遍了七界的每一个角落。

  赫连远要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从手臂被他亲手斩断之时,就十分清楚的认知在烈熠心中,他的地位也不过仅仅限于旧友罢了。

  况且,此时比起不甘心来,他更加担心他的状况。此战过后,我会带诸位回家—这一句怎么看也不该是这种场合说的话。真心又如何?自古以来,有哪个将领全是实意?真假参半罢了。最重要的,莫过于怎样将是士兵们的情绪鼓噪到最高点。

  原本这样不是赫连远的责任,最终还是不由自主的为他思考挽救的方法。良久,赫连远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苦难。里的如此远,依然还是被军中的气氛所影响,愁云惨淡之下每个人的心都已然低到谷底。

  失去的士气再难补回,天时、地利、人和之中牧野军已经失去了得生最重要的条件,几乎已是回天乏术。赫连远无奈的摇头,往后也只能在战术的运用之上多做考量,希望能够略微弥补缺失。

  先开始还只是莫然的泪流满面,到后来,终于有人抑制不住哭出声来。

  哭声,说不定是最具有传染力的事物,以谁也控制不了谁也想象不到的速度扩散开来。一个个铁血汉子,也不管身边站的的是不是自己熟识的战友,就这么相拥着哭成一团,秩序荡然无存,也没有一名军官有心情去加以维护。

  完了。

  以宰相烈贤为首的臣子,一边看着这一幕,一边长长的叹息。

  就算此时烈熠允许他们插手,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哭声到了更加响亮的地步,在众臣绝望的目光中,陡然而起的变化令所欲人怀疑自己看错。

  不知是谁第一个这般做的,当发现不同时,无数士兵都举起了手中的兵器,口中高呼,“回家!回家!!回家!!!”

  那般炙热的气氛,几乎将头顶的天宇烧穿。

  回家。

  再被彻底的绝望煎熬,再被难说的失意洗刷之后,这两个字就像是明灯一般照亮了灰暗的心灵。还有什么比回家更令人无法舍弃的愿望?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母,家中有刚娶进门的娇妻,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沙场立历尽劫难,要是还能剩下一命看他们一眼,只怕舍弃轮回也是甘愿。

  无论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还是初上战场的新兵,任谁也不能舍弃心中最朴实无华的愿望。所有人也明白,战场如斯残酷,并不是所有人都还能留下一条命回来。然而,他们的皇上给他们许下一个多么美好的诺言。

  不斩敌将终不还—这种任何一个将领都会许诺的不负责任的誓言又算得了什么?较之而言,回家二字,岂止重逾千金?

  “皇上万岁!”

  数十万人从胸腔破出的吼声震动着烈熠的鼓膜,终于掩盖了曾经遗留在耳中的回响。七界,终究还是应该属于滟昊冷。他,只要这些士兵还能活下来就足够了。

  〆

  第十章 不可言说

  “熠,你真要去?”赫连远压低了声音,为的是不让第三人听见。他临行在即自己却出言阻止,本就是动摇军心的举动,况且直呼他的姓名,也是全然的于理不合。然而早已念习惯的一个字,心心念念都舍不得放下的一个字,陡然改口谈何容易?

  “浅草桥的重要意义我已经给你说过,此行自是不可避免。”烈熠苦笑,眼下就算不顾及他本人的心意,看看身后挑选出来的突击部队,蓄势待发的形式就该明白此行已成定局。君无戏言,更何况还是战时的军令

  赫连远那里看得见旁的东西,他的一双眼里,便是连烈熠一人的影子都放不下。“所谓的重要意义,恕我不能苟同。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座偏远边境的桥梁而已,不仅不在焰赤或者汐蓝的境内,而且还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

  对方的直言不讳并没有引起烈熠的不快,关于浅草桥他们两人一直意见相悖,谁也不能说服谁,同时两人有各自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这并非冥顽不灵的固执,他们都是上位者,若是连自己的意见都不能坚持,又如何领兵打仗?

  “如今的浅草桥的确缺乏战略地位,但是赫连远我也说过,一旦两国开战,战局扩大之后此处就很可能成为我军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烈熠叹息着重覆自己曾经已经说过的话,如今虽然手中空空如也,之前在营帐的巨幅地图之前,烈熠也曾仔细的演示过局势的更迭变迁。

  最和平的战争与最混乱的和平之间也是截然不同,其中一点就是,战时无论发生什么皆有可能。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也要尽可能的考虑到一切。

  很有可能—言辞之中保留几分是烈熠素来的习惯,性格严谨,比谁都明白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浅草桥未来地位的推断,当然也不是彻底就能肯定,不过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有七分以上的把握就应该着手于进行了。

  否则,真的到了那一天来临之时,莫不是要悔之晚矣。

  “这是你一人的推断,还是你和滟昊冷共同得出的结论?”赫连远的声线又压低了几分,比起先前说过的一切,这一句更是绝对不能落入旁人耳中。

  果然还是瞒不住赫连远—他不仅是他曾经并肩的战友,也曾亲眼看过太多的过去。一场空华奇毒,他为了解药所做的全部,早就说明了太多的东西。

  回忆霎时走远,竟是自己也掌控不了的流逝。静铁关的数个日日夜夜,多少的奇谋险策被他与滟昊冷闲闲道来。不沾染一丝杀伐,也不掀起半点血腥,如同情人之前花前月下的旖旎多情,他们只是钦慕着彼此的才华,也禁不住就此折腰沦陷。

  浅草桥,烈熠已经记不清当初是谁先发现了这处并不起眼的地方。是他,还是他?亦或者,是他们同时?

  发觉了,便再也无法忘记,深深地铭刻在记忆之中。

  别的不敢保证,只有这一点烈熠是确信的,滟昊冷一定也不曾忘记那一日的言谈。对手换了旁人,他大概可以无视浅草桥的存在,然而他却一定也能想起这里的重要。先下手为强,就看双方谁的动作更快。

  然而这其中到底也全是些不可言说的因由,前因与后果,都只能成为埋藏于烈熠心中的私密。今日即便赫连远主动揣测,烈熠也不曾真正挑明,在战术商议的军事会议上,就更不会讲出根据。

  缺乏根据的计划当然难以说服旁人,烈熠身为主帅也难以勉强。这是他与滟昊冷之间最大的不同,烈熠在主意已定之后会以理服人,而滟昊冷从来都不讲道理,全凭自己高兴与否。

  情势所迫之下,派出这么一只不足三千人的轻骑赶赴浅草桥已经是极限。为了弥补战力上的不足,烈熠才决定亲自担当指挥。

  神色的变动算不得十分明显,然而放在烈熠一贯八风不动的神容之上,就已经相当反常。偏偏以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熟识,赫连远随意一看,就已经得到了并不想得到的答案。“熠,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想错了,那会怎么样?”

  “错?”呐呐的吐出这个字,却不是为了得到答案的反问。烈熠犹自陷在回忆之中,并不曾回归现实。既然是状况如深渊的万劫不复,要想摆脱自然就不是那般容易,意随心动,心都尚且还沉在其中,何况思绪?

  赫连远真想狠狠的打醒他,不单单只是这一瞬的荒神,还有这一整场使他深陷的天下迷局。“说到底,你会关注浅草桥也只是因为曾经的— 推断。无论当初想起谋划的怎样的战略未来,到底也只是纸上谈兵。”

  措辞极其不客气,说的倒是实情。顿了良久,赫连远才不情不愿的吐出那个死也不愿出口的名字,先前一直都在设法避忌,如今显然是避不过了。“滟昊冷也不过是一时的想法,税额也不能保证他不会改变主意。”

  烈熠无言以对。

  最真实的想法独独属于他一个人,除了令自己深信不疑以外,难以说服任何人。下意思的侧过脸张望,但凡是熟悉七界地理的人都能想到,烈熠望去的正是浅草桥的方向。

  “为了莫须有的猜测,竟然要全军主帅离开军营,我实在难以答应。”为了即将来临的大战,烈熠亲自坐镇军中是多么重要的一环。反对他此行的不仅是赫连远一个人,还有无数身份地位非同一般的官员将领。

  “赫连”叹息着换他的名字,烈熠几乎以待了哀求。所有人都可以勿论,唯独他一个人,烈熠不希望他也来阻拦,至少看在他们生死与共的份上。

  “我是以焰赤盟友的身份阻止你。”强硬的狠下心肠,要说一意孤行,任何人都有必须坚持的事物,固执的心意不单单只属于他烈熠一个人。“此战对琅邪也是至关重要,如果因为一时的草率耳熟了全局,我难以甘心。”

  对方话说到这个份上,等的就是他回心转意。只可惜烈熠不是轻易动摇心智的之人,浅草桥之行已是无从更改,最大的妥协就是给对方一个承诺。“假如浅草桥一事只是我杞人忧天,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折返。”

  故意无视他折返的前提,也故意曲解他的意思,赫连远接口,“既然这是去看一看,怎么能劳动主帅身体力行?不如交给我这个闲人好了。”

  烈熠差点被他的妄自菲薄逗乐了。“赫连若是闲人,只怕着牧野军上上下下就没有个忙人了。”前些日子整个军队都是交在赫连远的手中训练,甚至比起自己这个常年不在国内的不负责君王,他在军中的作用还要重要的多。

  “倘若浅草桥的情形真的不乐观,我会竭力拖延,倒是增援的事就只能托付给你了。”

  “熠不信任我,认为换成是我就无法撑到增援道来?”依然坚持着要代他前往,此时的赫连远遥都有些分辨不清自己到底希望浅草桥风平浪静,还是危机重重。

  “这就是赌气话了。”隔着一张面具,烈熠还是直直的望着其后的那双眼睛,对视之间是无比珍重。“自从将牧野军叫道你的手上,信任与否就不在我的考量。”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上位者起码要做到这一点。

  他们之间的关系反反复复,几经变化,从并肩血战狼群的同伴到互相算计的敌人,如今再次成了同一阵线的盟友。大概这世上本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亲近与否从来都只收到利益的影响。

  连天下局势都是分分合合此消彼长,世间又有什么能够真正的亘古不变?

  赫连远遥被堵得哑口无言。

  明白他不会再继续阻止,烈熠终于翻身上马,不是普通的军马,依旧是倾夜幻化而成。每逢此时烈熠的心中还是存有歉意,奈何情势早已令它注定要将一切私心抛弃。同去同归,正如倾夜曾经说过的那样,他会伴着他最到最后的结局来临。

  逆光在烈熠的身上,是他成为一道蒙着光晕的剪影。明明真实的触手可得,但对于赫连远遥来说,又何尝不是虚幻的遥不可及。

  几番张口,最终吐出一句根本无需叮嘱的叮嘱,“凡事小心。”

  〆

  第十一章 百善为先

  浅草桥以浅为名,但是在世间万物都欣欣向荣的盛夏时节里,桥下的野草依旧长得无比繁茂,谁也说不出这座桥名字的由来,大概是因为此地的野草颜色较浅,尤其是草叶的背面,几乎呈现出淡淡的银白色。

  “皇上,是否立刻派出侦察部队?”传令兵跪在烈熠的面前,等候命令。

  烈熠沉吟片刻,做出判断。“侦查与警戒部队人数增至三倍,彻底巡查附近情况,每一处草丛之下都不能放过。其余士兵着手安营扎寨,务必在营地四角增添眺望塔。”

  “是”传令兵领命。随即又发现一处遗漏,考虑这是不是该说出来。烈熠平时待人接物都极为平和,即使是一名小小的士兵他也能虚心听取意见,想到这一点,士兵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皇上,浅草桥的另一端呢,不用巡查么?”

  烈熠完全不怪罪对方的多嘴,相反对他鼓励的笑了笑。“那边朕亲自去。”

  传令兵略有些腼腆,又有些尴尬。自己的确瞎操心了,他都能想到的问题,皇上又怎会想不到?匆忙行了一礼,下去传达命令了。

  望着士兵远去的背影,随意看了一眼之后烈熠就已然收回视线。营地的安置已经无需他操心,士兵们会十分出色地完成。

  毕竟是皇帝亲自率领的队伍,尽管前往浅草桥是他自己率性而为,将领们最终还是担心皇帝的安危,加之赫连远遥从中动的手脚,这三千人的轻骑部队无一不是精英。他只需下达最初略的命令,细节可以放心的交给下面。

  况且已方部队从这个方向前来,此地虽然偏僻,不过好歹也算是在焰赤一方的掌控之中,只要维持着小心谨慎,问题不会太大。

  真正的危机,潜藏在桥的对岸。

  烈熠举目眺望,宽阔的桥面空无行人,只有桥面的木料反射着光线,略微晃眼。桥下水声滔滔,喘急的河水川流不息。想象也是,若不是河面宽而急,谁也不会在此地建造这么一座耗费不少的桥梁。

  饶是如此,浅草桥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