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同人)小民之计by分野-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才放下一封战报,又一封到了:曹操和赵韪联合,乐进、徐晃率兵进入汉中,刘备两面受敌,益州的情况更加危险了。
  信不过刘备,竟至如此。
  刘协半晌无语,早知道曹操难对付,但总觉得还是有能力可以一战的,眼下看来,太乐观了。
  曹操兵行诡道,多变而且善变!不提南北兵力悬殊,曹仁才一万兵马,便破了黄祖十万之军……
  陈宫道:“皇上万勿灰心,南阳之败,乃是我们预料不及,曹操夺取了南阳,今后必将以南阳为进军据点,虽然迫近江陵,可是如此一来,我们也不用担心他分兵从豫州攻来了,只要盯死了南阳一线,死守坚战!曹操也就只能占到这一点便宜!”
  荀彧道:“公台兄所言不错!新野虽小,周围山形地势复杂,北方骁骑难以施展全力,只要加固城墙,多设伏兵,曹操大军很难跨过。”
  刘表也安慰道:“襄阳还有水师防线,皇上不要忧心。”
  刘协叹道:“可是益州那方……”
  陈宫想了想道:“高顺还带着五千骑兵守在白帝城,那儿并不是非守不可,不如臣往白帝城去,给高顺参谋军机,曹操能和赵韪夹击刘备,我们也能和刘备夹击赵韪,只要赵韪一败,汉中往益州腹地有剑阁天险,曹操就没有办法了。”
  荀彧失笑:“温侯竟有奇兵在白帝城?呵呵,公台兄此法,益州无忧啊!”
  就连郭嘉都站在一边点头。
  刘协便同意了:“荆州现在虽险,益州也不可轻失,传命蔡瑁,点一万水军给你,有你和孔明互相援助,早定益州,朕方可放心。”
  陈宫领命,事不宜迟,立即就出城去往水师大营。
  接着,驻守新野的关羽和张飞上表,请求去益州援助刘备——
  黄忠统管禁军,自然不能调往别处。
  黄忠都不放心,刘协更加不放心派魏延单独出去。
  眼下可用的武将就只有甘宁,如果不强求武将,刘协倒想把陆逊派去,三国时以守出名的,除了司马懿就是陆逊了。
  但甘宁和陆逊如今要功无功,要阅历无阅历,万一派去,又出南阳的事怎么办?
  刘协只能想到一个办法:“朕去襄阳一趟,稳住关羽和张飞再回来。”
  关张二人只听刘备的,别人起不了作用,只有试试用天子之尊亲临,或许可以有用。
  郭嘉道:“皇上,襄阳看着稳妥,可圣驾前去,还是犯险。”
  刘协看一圈,所有人都反对,只得作罢,亲笔写了信送往新野,希望能稳住关张二人。
  这一开战,刘协反倒松了口气。
  早打也是打,迟打也是打,躲不过去,至少这么一打,天下人就知道汉室天子并非曹家养的玩物,那气数已尽之说,怎么着也要再往后推个几十年。
  往最糟了想,即便战败,曹操也不敢再对他起杀意,除非曹操有胆子担下谋逆之名,而曹丕估计也不敢在有生之年篡汉自立了。
  想着想着,刘协猛然想起曹丕……似乎因肺疾早逝,登基不过七年什么都来不及做,便挂了……
  这个肺疾,到底什么病?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时候心有灵犀什么的,可信可不信,但是收到曹丕回信时刘协挺愿意相信的。
  曹丕没他那么抽,短诗一首,回赠他的“三餐如常,如厕四次”。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刘协拿着看了半天:啥意思?
  钟繇倒是懂词赋,讲也讲过,但是刘协听天书啊!这时候的诗词,感觉比后世的唐诗宋词难懂多了~
  千里外,曹丕骑马路过河边芦苇荡,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刘协会不会看不懂?
  曹丕摇头,上元节刘协还做了首诗出来的,肯定能懂,刚刚那念头不知道从哪来的,奇怪。
  刘协从上朝前琢磨到下朝后,从午膳琢磨到晚膳,大约想明白了点,这是琼瑶阿姨“有位佳人,在水一方”那个意思吧?
  可是不太敢相信,抄下来给孔学和郭嘉看。
  郭嘉看了,慢慢念着,一副悠然而往的样子,竟然出起神来!
  孔学念了两遍,哭丧着脸问刘协:“皇上,您又招谁了?”
  刘协侧目:“这话怎么说?”
  孔学道:“诸葛亮聪明又好看,陆逊是体贴漂亮,甘宁能打,长得也不坏,好吧!郭嘉也是好看的,计谋更是我所难及,我就只剩下词赋比他们强这一条了,您这儿又哪惹来一个,文采竟在我之上……臣,情何以堪!”
  刘协一脚蹬过去,孔学“哭”倒,躲过,逃走,临到脱身还要说一句:“臣知道了,其实臣算不得旧爱,此人才是!”
  刘协喝道:“滚!”
  孔学答:“遵旨!”滚没了。
  刘协悔死了,这些会诗词的家伙互相之间肯定有一定了解,给谁看不好,给孔学看,被看出来了。
  这下可好,都围过来,问刘协送这情诗的人是谁?
  刘协不说,几个便在刘协靠坐看竹简时扎堆猜测。
  八卦大会,主持——郭嘉。
  郭嘉道:“应该是……那个……”
  陆绩???
  陆逊看看坐在那一头,只离了七丈左右远,隔着一层珠帘的刘协,觉得后背发凉:
  “我们还是不要私下猜测的好……”
  郭主持问:“伯言不想知道是谁?”
  甘宁问陆逊:“莫非你……”打个眼神“所以一点都不想知道情敌是谁?”
  陆逊白眼:“我可不敢僭越,明明是你,初见皇上那天你就想……非礼圣驾!”
  郭嘉听到八卦,眼睛隐隐发亮,温言道:“谁若是存了那份心,也不奇怪,我朝君臣本就上下同心,常有亲厚之举,何况我们还是侍中。”
  这话,连陆绩都听懂了,飞红了脸,何况甘宁和陆逊。
  几个都把刘协瞧了瞧,刘协要真的召谁侍那个……寝,谁不愿意?
  甘宁耳语一般道:“我那天也没怎么样,就算是亲到一口,只是手背罢了。”
  陆逊竖眉:“你还想怎样?”
  郭嘉低笑:“轻声,轻声。”
  四个人团团坐着,安静下来后气氛顿时有点奇怪,竟连大气也呼不出一口了,只听得到珠帘那边刘协翻动竹简的声音,若是耳朵再竖起来一点,还能听到衣上玉佩、玉璜轻碰,莫名的,有些撩拨之意……
  郭嘉低咳:“我刚刚说的是曹植,曹子建的文采,当世第一。”
  陆绩问:“曹植几岁?”
  郭嘉道:“比你小。”
  陆绩吃惊:“咦?”
  甘宁贼贼地道:“太小了吧?那诗是鸽子带来的,那边是谁?”
  陆逊道:“只知道是许都,华歆暗通许都留下的鸽子,莫非是曹操?”
  其他三人表情不一……曹操!?会不会太重口?
  郭嘉道:“曹操的文采……也是极高的啊!”
  正心思揣揣,刘协忽然道:“那诗是曹丕,曹子桓送来的。”真是忍不下去了!怎么越猜越离谱了!?
  那四个急忙推攮着跪下,却一个都不敢来这边跪,都跪在老远处。
  刘协索性坦言:“朕认识曹子桓十年了,最早在洛阳长乐宫里便见过,十八路诸侯逼得董卓迁民焚城,朕就是那时在太庙的颓壁残烬中见到他。”
  沉默几息,补充:“那时候曹丕还没这个熏炉高,在玩泥巴。”
  四个正脑补那般如风云际会一般的场景,反差太大,导致崩溃——
  刘协笑道:“起来吧!”真是的。
  四个这才走过这边来。
  话都说开了,也没什么好瞒的,刘协道:“今年上元节,朕借曹操在宫中大宴群臣的机会,挑衅了一下,曹丕怕朕会被他父亲下手鸩杀,利用卫尉之便,把朕送出许都。”
  再看他们,都规矩了。
  刘协笑一笑,把曹丕的位置先说清楚,省的他们想些乱七八糟的。
  不过孔学那话倒是有些意思,他身边这几个侍中,竟真的都是模样出挑的,难怪他们多心。
  要不,找找凤雏庞统,纠正一下观念好了~
  但是……会不会又怀疑他重口?
  要是曹丕在就好了,隆中找诸葛亮时若没有撞上刘关张,何至于分离?
  以曹丕的俊逸风雅、气量文才,谁能做比?
  大半年的忐忑心思,在这短短的一首诗里安定下许多,至于其他,暂时没有办法去想。
  没过两天,率水师驻扎襄阳的张允不知为了什么跟蔡瑁闹翻了,蔡瑁请旨要去替换张允,见过刘晔后,刘协以理由不足驳回蔡瑁所请。
  关羽、张飞又上表,请去益州。
  刘协算是知道猛将有多有用了,难怪刘备可以一再“复活”,最终鼎立三国。
  写信去劝完全没用,封赏也一样,无奈之下,刘协只有重新考虑亲自去一趟襄阳的计划。
  “伯言。”
  陆逊把毛笔饱蘸了墨汁,递给刘协:“皇上可是担心仍旧稳不住那两人?”
  刘协道:“不是担心,是肯定,两次上表均被朕按下,你觉得他们还会再次上表吗?”
  陆逊不了解关羽和张飞,摇头道:“臣不知,但素闻此二人十分冲动,会不会一直不停的要求去益州?”
  刘协摇头:“不,他们很可能直接去。”
  陆逊吓一跳:“不可能吧!那可是越权行事!”
  郭嘉反而附和刘协:“有可能,假如益州战况不利,或者……刘备陷于危境,此二人必定弃皇命而从义兄。”
  刘协提着笔,却无法下笔写信,叹道:“真发生了,新野一丢,江陵和曹军之间便只剩下襄阳一关。”
  郭嘉忽然道:“关羽、张飞有勇而谋不足,臣请送陛下的信去新野,亲自说服他们,到了新野后,也可以见机行事。”
  刘协摇头:“不,他们二人冲动起来,朕都喝不住,你去不去是一样的,新野可以丢,朕却不能失去你。”
  刘协说句实话,却把郭嘉给听得激动了,坐到一边去,穷尽心力苦思良策。
  陆逊想了想道:“皇上,臣有一言想说,可是说出来怕会令皇上更忧心。”
  刘协干脆放下笔,看着陆逊:“什么时候还学会忍着了?有话但说无妨,朕忧心,你们也忧心,说出来一起分担罢!”
  那边甘宁和孔学也看过来。
  陆逊道:“南阳一战,曹仁以一万对黄祖十万,一天便夺下南阳,对外头大臣们是个不小的打击,两位荀大人和黄将军还好,久经战阵看惯胜负,不以为意,可是其他人却有点经不住这般挫折了。”
  刘协皱眉,靠往后边。
  陆逊接着道:“近日早朝,臣在外边看到很多大臣坐不安稳,下朝后三三两两聚头议论不休,臣未听到所议何事,可是想也知道一定担心抵挡不住曹操……臣斗胆把他们的心思猜一猜——他们必会想,曹操如果战胜,皇上或许是无忧的,但他们,尤其是从许都来的大臣们,唯有死路一条,南阳一败,已使很多人风声鹤唳起来,若是再败,恐人心分离,荆州内乱!”
  刘协盯着空白的竹简,一时间被那后果震得没法说话。
  果然是陆逊啊!这等眼界!
  刘协半晌才道:“这么说,不止要安抚人心,还……不能再败!”
  陆逊低下头研墨,他担心了好些天了,本来怕说出来让刘协更加灰心,忍着的,可是思来想去,孙权那时候将刘协困在商船上,那般逼迫,刘协都硬是没露出半分沮丧的样子,也正是因此,陆逊才决定投奔刘协。
  那个时候决定了投奔,现在也该全心相信才是!
  所以,陆逊说了出来。
  刘协眉心不展,但仍旧没叫他失望,这就足够了。
  甘宁猛跳起来:“既然关张二人靠不住,我去新野!皇上!让我去换他们!!我要是败了,但有一死!!!”
  刘协喝道:“胡扯什么!?坐下!”
  甘宁一腔鸡血被冻得悻悻地,嘟囔:“我……我……臣、臣是看那曹仁用兵也不见得厉害,黄祖那是太笨了!臣一定不会犯他那种错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协没好气道:“叫你坐下了!”
  甘宁忙一屁股坐下,不敢碎碎念了。
  孔学忽道:“如果大臣们知道皇上比他们还怕呢?”
  刘协道:“你想的不错,不过你的主意朕要改改再用。”
  周围几个侍中全都看向刘协——
  第二天早朝,议事毕,黄门刚要高唱退朝,刘协抬手止住,黄门忙躬身退开。
  刘协站起来,从阶上走下来,来到殿中。
  群臣都站了起来,不敢直视君面,尽都瞧着绛裳下的一双黑色丝履,一步一步,稳稳的,从阶上行至身旁,原本高高在上的年轻嗓音,近在咫尺,温润地响起:
  “朕,早有些话想对你们说,朝堂议事,说这些闲话很不应该,但若大宴群臣来说私话,当此时,又恐招惹奢靡之非议,便一直存在朕心头,今日,请诸位爱卿耽搁在此,听听朕心中这些话。”
  刘表、荀彧和孔融带头,群臣躬身拱手:“臣等洗耳恭听。”
  刘协道:“你们中的很多,是从许都来的,知道过去曹操是怎么待朕的,丞相不归,无朝,曹操一年不归,朕便一年……都不得见你们一面……”
  听到声音有些不稳,有臣子大着胆子抬头看一眼,讶然低头——小皇帝的眼底,竟是红了起来。
  “长乐宫里全是曹家亲兵,还有黄门监看着朕的一举一动,别说想见见你们,就是随口挂着谁的名字,也是不能……”忍着的,却还是泄露了情绪的声音慢慢地说着:“没有一个可以诉说的人,这般苦闷,等到可以见到你们时,曹操在侧,又不能露出一分半分来,招惹事端,白白叫你们为朕……丢了性命!董承……”
  孔融劝道:“皇上,董承尽忠而死,也是他的愿望,皇上不要再为过去的事情伤神。”
  刘协走了几步,把呼吸调整好才道:“那时荆州牧刘表远在江陵,却对许都之事了如指掌,朕知道,他和你们……荆州本地的,或是荆州之外才归附而来的臣工们,都挂心着朕,挂心着汉室,挂心着危难中的社稷,只要有一丝希望,卿等便不会放弃!”
  不少臣子把头垂得更低了。
  “朕知道,所以……再是万难!即便被曹操名为扶助,实为囚禁,朕也不敢起意自弃!我大汉四百余年,起于暴秦受难百姓之中,非是逆天暴政,乃是民心所向!故而高祖帝能一呼而改天换地,光武帝能逆大势又起!二百年又二百年,到朕时,天下诸侯群起,要逐鹿而建千秋大业!不少人扬言汉室气数已尽,乃是天地格局再变之时,所以举旗篡逆,所以自以为能号令天下……是吗?”
  殿中寂静无声,只有刘协清润的声音静静地传开。
  “朕出宫不多,阅历不足,却看得分明,不管是曹操治下,或是曾经袁术、袁绍治下,百姓心里放的,是朕!是承了高祖之血,光武之脉的朕!只要百姓不变,朕的臣工们不变,曹操即便有七州之地又如何!?有百姓而为国,有臣子而为朝,曹操就是尽得汉土十三州!朕也绝不会向他低头,助他篡我河山!!!”
  有不少大臣互相看,不解刘协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听那口气,竟然越来越激越起来。
  “朕在此告我汉室臣工——朕与卿等共存!与百姓共存!与汉室四百年基业共存!!若真有一天,天意要绝于朕,朕必先尔等去见列祖列宗,请罪于九泉之下!!!”
  刘协面向群臣,展袖,搭手躬身。
  群臣震惊。
  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着所有臣子的面立下誓言!?
  少顷,陆陆续续,或迟或缓,纷纷跪地,有一半以上的大臣伏在地上后直不起身——
  古今多少为人臣者,但求一明君而不得,得之,纵死,夫复何求!况有忠义之名可以流芳百世,人生不过几十载,苟且相安转瞬即逝,岂能相比?
  从桓帝时便被伤害的士人之心,仿佛到此时才得到慰藉,九五之上的天子,终于肯向下面看看了。
  这次,刘协只湿了眼眶,而殿上的臣子们却几乎都哭了。
  眼泪,有时候是软弱的表现,有时候,却像炼铁为钢的那几滴精血,能化腐朽为神奇,不仅能把普通铁剑变成千年不朽的宝剑,更能凝聚起坚强的心志!
  从朝堂上下来,刘协看到红着眼睛的陆逊,吓一跳:“伯言,怎的哭了?”
  陆逊低着头,轻声细气地说:“还不是皇上惹的,臣看皇上反倒没事人一样……”
  刘协乐了,小样的还怨上他了,向里头走着道:“朕也不是没事,不过今日说这些话,有些确实放了很久,太久了,过了劲了,所以才没事人一样。”
  陆逊叹一叹,跟上,追到刘协身后轻声道:“都安排妥当了。”
  刘协道:“嗯,快随朕去更衣!”
  陆逊应着,跟刘协一道,疾走走入内府,
  那计划,没法跟众臣商议,就只有几个侍中知道,连荀彧等人都不知情。
  换了普通荆州军的衣服,从后门出来,黄忠牵马等在外边,竟然也是一身普通士兵的盔甲。
  刘协一看便笑:“汉升,你得留这。”
  黄忠道:“臣不放心!”
  甘宁窜出来道:“黄将军请放心,甘兴霸豁出性命去,也不能叫皇上少了一根汗毛!”
  黄忠看他,不言语——不相信。
  刘协安抚地拍拍黄忠牵着马缰的手,低声道:“甘宁能打,他的那群小鸡也挺好,汉升放心罢,你若不在,朕的把戏便要被拆穿了,快的话,三日即回,慢也五日。”
  黄忠很是听话,见劝不动刘协带着他走,只好交出马缰,但身子一侧,让出背后一个人来:
  “皇上,这是魏延,字文长,请皇上带着他同行,臣略可放心。”
  刘协闻言向黄忠背后的魏延看去。
  个头魁梧,两道粗眉,一对大眼睛加一个大鼻子,被刘协一看,眼睛溜溜转,忠厚里透着点小奸猾,年纪二十余,竟然……这么年轻!?
  刘协一想就明白了,刘备入蜀时接纳的魏延,按史,那个是在十几年后,那时魏延三、四十许人,如今可不还年轻着么?
  魏延跪了,刘协道:“也好!”只有甘宁一个,备用的也没有。
  真要用人时,总不能把并不善拼斗的陆逊派出去吧?损伤了可得心疼死!
  孔学带着陆绩站在门里,他们两个不去,留下跟黄忠一起,给刘协打掩护。
  刘协上马,陆逊、甘宁、郭嘉和魏延跟着上了马背,旁边还有几骑,是甘宁挑出来,以往打架斗殴很厉害的家伙,十几人,策马离去。
  行到城外荒僻处,几百骑等在道边,甘宁打个唿哨,真跟响马一样,对了暗号,两边并在一处,径向北去。
  甘宁和魏延已经在营中互相认识了,快速疾驰中魏延靠过去,忍不住问甘宁:“兴霸,皇上这是要去干嘛?怎的连黄将军都不让跟?”
  甘宁问:“你想立功吗?”
  魏延忙点头,甘宁一鞭子甩在魏延马屁股上:“那就别问了,赶紧赶路!今夜必须到襄阳!”
  魏延的马吃痛,叫几声窜出去,魏延一脸吃惊,甘宁笑出两排牙。
  难怪刘协那么玩,果然感觉不错。
  江陵距襄阳三百一十几里,良驹,再加上一路上不歇不停,到这一日的亥时初刻,硬是赶到了襄阳!
  张允收到消息等了才两个多时辰,见圣驾真的来了,吓得从城楼上连滚带爬地跑下来呼喝开门。
  刘协一路进了府衙,才问张允:“张副都督,关羽和张飞呢?”
  张允道:“臣接到陛下消息立即派出快骑传他们前来,但二位将军即便立即赶来,最快也要寅时才能到。”
  刘协略顿了顿脚:“没几个时辰,爱卿也别到他处去了,和朕一起等吧!”
  张允抱拳:“臣遵旨。”
  说是这么说,进了里边,张允还是得请刘协入内歇息,等关羽、张飞来了再去请。
  刘协赶了一天,一看就已经累得撑不住,张允劝了两句,便同意了。
  刘协带来的陆逊和郭嘉体力也不是很好,当下两人陪着刘协入内,甘宁和魏延留在外间。
  张允道:“二位也去歇息片刻吧!三百多里一路马不停蹄地驰来,辛苦了!”
  甘宁叫人从外面马背上卸下来一个竹筐,闻言笑道:“副都督,咱们都是习武的,哪有那么怕累?正好乘着这功夫,给副都督看个新鲜东西。”
  张允看着甘宁打开竹筐,从里边拿出木头、沙袋等物,好奇心一起,不劝了。
  甘宁招呼着魏延帮忙,忙不过来了,连外面的小鸡也叫进来,拼拼凑凑的,把沙盘装出来。
  张允没见过,看得兴起,也掳了袖子帮忙摆弄山形地势。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时间过得很快,离天亮还有好一阵,恰恰是张允说的寅时,外面兵士进来报:“副都督,关将军和张将军到了!”
  张允道:“快请!”扭头对甘宁道:“请甘侍中入内禀报皇上。”
  甘宁答应着往后跑,到了后面,推开门缝一看,陆逊和郭嘉正帮着刘协换衣服。
  甘宁推门进去道:“皇上没歇会?”
  刘协道:“睡了一个时辰,够了,关羽、张飞来了?”
  甘宁点头。
  郭嘉到襄阳时是脸色最差那个,现在也好多了,肯定有睡了会。
  陆逊给刘协系上衣带,本来宽大的衣袍被衣带一束,紧紧缚在腰身上,甘宁吃了一惊:
  “皇上,这般瘦!”
  平时衣物多,还看不出来,这会一看,甘宁伸出手,估计他两只巴掌一圈,就能圈过来。
  陆逊甩个白眼给甘宁:“赶紧出去!一会张允跑了!”
  刘协嘀咕:“哎!可不是瘦了,得多吃点……”
  甘宁笑着跑出去。
  陆逊道:“皇上近日瘦多了,臣还担心今天穿着那身盔甲赶路,皇上要累坏。”
  郭嘉在旁发梦忡,不甚清醒道:“整个天下都在皇上肩上,皇上岂畏这点分量。”
  陆逊捧来冕冠,可不是超级重么,二百八十八颗货真价实的石头挂上头,有些心疼道:“臣想,皇上已经亲至,即便没有朝服也无妨。”
  刘协摇头:“错了,形式有时候是绝对必要的。”
  张允根本没察觉到问题。
  关羽和张飞两人被连夜从新野叫来,一头雾水。
  张飞一走进府衙便喊:“张允,你派人来叫我和我二哥,说是皇上来了,皇上呢?”
  张允迎出几步,道:“关将军!张将军!皇上赶路累了,在内歇息,刚刚已经去请了。”
  关羽道:“新野虽没被围,曹仁却是日日派人来看,皇上怎么把我们叫来襄阳?万一被曹仁察觉,乘虚进攻。”
  张飞道:“是不是皇上带了替换我和我二哥的人来?在哪?”
  阶上就站了个魏延,关、张一看,以为他就是小皇帝带来换他们守新野的人——魏延那外形还是很威风的。
  张允道:“皇上未曾跟我提过,我也不知道了。”
  几人走进堂中,张飞问魏延:“你叫做什么?”
  魏延刚要答,里边脚步声传来,甘宁跑出来了,张飞瞪眼,把甘宁上下一扫:“你又是哪个?”
  关羽向魏延和甘宁抱拳:“二位小将军,我三弟生性直爽,休怪。”
  甘宁爽朗笑道:“久闻二位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我叫甘宁,字兴霸,关将军叫我将军,我可不敢当,我只是皇上身边侍中,那一位是禁军校尉魏延,魏文长将军!”
  魏延老大不高兴地对关、张拱了拱手完事,关、张见魏延傲慢,甘宁长个小白脸,对两人都没什么好感,四个人冷着脸对看。
  张允打个哈哈,笑道:“天越来越冷了,诸位要不要生盆火来?”
  张飞哼道:“我不需要!”
  魏延不说话。
  关羽却跟甘宁同时开口:
  “抬来,我们不要皇上也要,这里风穿堂的。”
  “要的,皇上不比我等……”
  关羽看向甘宁,神情比先前顿时好了些,犹豫一下,对张飞道:“三弟,早不知皇上会来,要不打了野味备着,我们弄的野味皇上可是记着的。”
  张飞一听,高兴了:“哎!二哥你早怎么不说?要是没入城的时候,我去道旁拐一圈不就有了,这会才说!”
  张允忽道:“我去叫兵士生火盆来,马上就回。”
  本来阶下便站着兵士,说一声就是了,可他却要自己去?
  关羽和张飞心情好,没注意到。
  甘宁冲魏延打个眼色,魏延几步赶到张允之前吼下面兵士:“去生个火盆来!大点的!拨旺点!”
  甘宁道:“张副都督,这等事吩咐他们做便好,哪里要您亲自去?”
  张允站在阶上,笑两声,仍要往下走:
  “还忘了一事,皇上来了,襄阳的防务要增强才是!我去去就回。”
  魏延往张允之前一站,甘宁出了屋,手放在刀柄上。
  这时候,关羽和张飞才发觉不对。
  张飞问:“怎了?”
  张允也问:“魏校尉?”回头看到甘宁那架势,又问:“甘侍中?你们……”
  忽然,刘协的声音传来:“还等什么,还不拿下?”
  两个兵士从后面跑出来,立在门旁,跟着,刘协才走进厅来,那一身威严至极的衣饰顿时令张允慌张起来,关羽和张飞怔在一边。 
  张允急道:“皇上?这是为何?”
  刘协挑眉笑道:“你暗中降曹,当朕不知吗?”
  张允道:“皇上!臣早已……”
  甘宁道:“降过一次,又降,皇上待你太宽厚了!你的胆子肥到这地步了!?还不束手就擒!!!”
  府衙院中早已布满甘宁带来的禁军,先前看着闲散无度,这时甘宁话音一落,纷纷拔出刀剑,眨眼功夫已成铁桶样的陷阱。
  而张允的人马没有防备,大多都在外面,里边的几个几乎没来得及反抗便被按了个结实。
  张允脸色一变,骂一声“蔡瑁小人”,掉头便往外冲!
  魏延接过兵士丢来的长戟,手里提着抡了一圈,风声啸叫中极端狂横霸道地往张允扫过去。
  张允急忙后退,背后甘宁已至。
  张允拔剑挡了甘宁一刀,听到魏延那方的风声要躲,这次可来不及躲,被魏延一戟打得惨叫一声滚出去。
  甘宁在最后一级阶上点一下脚,明明一身铠甲,偏掠出惊鸿一道,如影随形追过去,一脚把张允踩实。
  不过瞬息间,身经百战,做到荆州水师副都督的张允就被甘宁和魏延给拿住了。
  关羽和张飞微微侧目:魏延勇武,甘宁快猛,倒是大出他们意料!
  再看走至身旁的刘协,目光里就有些不同了。
  刘协语气平淡没什么起伏地道:“捆下去,城里城外的三军,你们去收了再来复命。”
  与下面众人如箭在弦的紧张氛围不同,这位尚显稚嫩的天子口吻犹如闲话家常,可即便如此,也丝毫不损那股勿需彰显,已然拨动天地变色的崔巍之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