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因为这个原因,世间的女子多是没有名字的,有的也不过是小名,像林黛玉这样郑重其事的取了大名的也不过是那些世家嫡女,而世家嫡女也不是全部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字的。
新年的时候,林如海有幸得了新帝的赏赐,不过这也不奇怪,他是老圣人的心腹,也是新帝极有好感的人物。
不过,新年的热闹喜气一点都没能感染到贾敏,她死气沉沉的靠在床。如今林如海已经不想理会自己,连看也不愿看自己一眼,当年向娘家求助,母亲却做了一桩糊涂事,越发让林如海对自己不待见起来,就连女儿甫一出生就被抱走,四年了,贾敏也没能看上她一眼。
娘家不争气,不得夫君的喜欢,女儿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贾敏感到格外的绝望,只能作贱自己,既希望能得到林如海的一点怜惜,也算是给自己一点解脱。
“夫人,且把药吃了吧。”彩蝶看着脸色灰败的贾敏,心中抽痛不已。她虽然有着自己的打算,也曾经想过要做林如海的姨娘,可到底是与贾敏一起长大的,更何况贾敏又一直对她很好,所以彩蝶虽然有些贪慕虚荣的心思,但对于贾敏,哪有不感恩的道理呢。
贾敏悲悲切切的看了彩蝶一眼,然后低下头来轻轻的摇了摇头,说话的声音更是有气无力:“还吃什么药呢?我如今还有什么活着的理由呢?”正说话着,一滴清泪就划过了贾敏的脸颊,落到了床上,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
“难道姑娘就不算理由吗?”彩蝶想尽了理由鼓励着贾敏活下去。“若是夫人您真的不在了,依着老爷如今的性子,难道还能为您留着主母这个位子吗?诚然,老爷对着姑娘最是疼爱怜惜的,可是府中又有了两位姑娘,虽说是庶同,可到底也是老爷的子嗣,而且她们又有着母亲为她们谋划,日后把老爷的精神都给分到那两个姑娘身上去的话,我们大姑娘可该怎么办呢?”
贾敏的眼皮子动了动。
彩蝶见状,越发劝告道:“若是夫人您在,便是不能出面,也照样还是林府的主母,那大姑娘还是嫡女,自是不同于那两位庶出的种子。可若是夫人一旦不在了,老爷一旦续娶了夫人,又为老爷生下了子嗣,那大姑娘可才是走投无路了。”
“所以说啊夫人,你可不能再放任自己,作贱自己了。不能出去又如何?老爷不还是好吃好喝的供着您吗?只要您还在,那就是姑娘的靠山,否则的话,有了后娘,后爹还会远吗?”
贾敏轻轻的叹了口气,这才挣扎着坐起来,接过彩蝶手里的药喝了。
第14章
大概是彩蝶的一番话真的惊醒了颓丧中的贾敏,为了自己那可怜的,未曾蒙面的女儿而收敛了那些伤春悲秋的心思,南敏的身子竟然慢慢的养好了起来。虽然还是不得林如海的待见,却牢牢的占据住了林家主母的位子。
如此一来,倒让林如海开始对她有些另眼相看了。
毕竟嫡子和庶子在世人心目中总是不同的,林如海也不能免俗,所以他想着,如果贾敏能一直这么看清自己的身份的话,那么让她生下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也并非是件难以忍受的事情。
前提是,她的身子确确实实的养好了。
就像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样,一个家不可能一直没有主母管家,虽然林如海能游刃有余,但这到底是女人该做的事情,林如海不可能一样管家。而且林黛玉渐渐的大了,也要有人教导她琴棋书画,教导她礼仪,教导她人情世俗,教导她该怎么管好一个家。
这些事情,林如海固然同样能教导她,但一个男子,再怎么心思细腻,也比不上一个母亲能教导得更多。
林如海曾经想过要从宫中求下几位嬷嬷来,但她们又哪里比得上亲生的母亲更尽心呢?虽然林如海不会把贾敏当成乌喇那拉氏那样尊重,但她能够担负得起主母的位子,尽到她应该尽到的义务,而不再做那些意图颠覆林府的傻事的话,林如海自然也不会吝啬于她该有的地位,以及与她的地位相配的权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贾敏不再犯傻。
所以,在新年后,林如海让已经健康了许多的林黛玉去见她的母亲,然后又时不时的到贾敏的院子里去坐坐。而贾敏从一开始的受宠若惊到现在又恢复了以往华贵的作派。
林如海在问询过老太医之后,挑了个贾敏容易受孕的日子与她成了好事,虽然贾敏以前身子太弱,所以不容易怀孕,但养过之后果然好了许多,再加上贾敏也想要一个儿子好为自己提一提地位,所以特意去人求了娘家,要来了虽然会损了身子,但却能让人极快受孕的药丸子。
而贾家也不愿与林如海疏远了去,听说贾敏已经能出来了,又要求怀孕的药丸子,贾母虽然不愿看着女儿损了身子,但为了贾家,还是有所取舍的。
于是,在一年后,林黛玉六岁的那一年,她终于有了一个嫡嫡亲的弟弟,林府终于有了一位嫡长子。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儿子,林如海自是心花怒放的。在此背景之下,甚至于对着贾敏都有了几分好脸色。
儿子与女儿,在一个父亲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有高有低,正如嫡女与庶女在此中的区别一样。所以,喜得麟儿的林如海并没有轻率到当场给这个孩子取名。
事实上,在这个孩子出生之前,在老太医诊脉出是个儿子之后,林如海便在一张纸上写下了数十个名字以作备用。而在孩子出生之后的第二天,林如海就迫不及待的拿着孩子的生辰八字到扬州有名的道观请了观中的真人测算,然后才小心翼翼的从中取了一个泠字做为自己宝贝嫡子的大名。
儿子还小,女儿却已经大到足够去学习琴棋书画的年纪了,而且绣花、烹饪、礼仪,人j□j故,甚至于是管家也不能轻忽掉。
贾敏虽然偶尔有些拎不清,但林黛玉的奶娘王妈妈却是林如海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有她在一旁看着,也不怕自家女儿学到什么不好的。但林泠却不能呆在贾敏的身边,免得学成了贾敏那样目光短浅的样子,可不是个男孩子该有的模样。
所以林泠便像当年刚出生的林黛玉一样,从贾敏的身边抱开,被林如海放到了身边。不过,林黛玉却是会每天到贾敏的院子学习。
对于林泠被抱养到林如海的身边,贾敏虽然担忧他年纪还小会不习惯,但再多的却也没有了。毕竟林如海是林泠的父亲,林泠是林府的嫡子、长子,更是独子,难道还会有人敢不尽心照顾不成?
所以,贾敏便一门心思的把自己的母爱全数发散到了林黛玉的身上,把自己在娘家时学到的都教给了她。
林黛玉前世就是个才女,不会因为转世重生后,把记忆还留着却把这些技巧给忘掉。对于她来说,孩子的身子太过迟钝,但对于这些她本来就会的东西,自然还是比那些普通的孩子上手得快了许多。
贾敏见了心中越发高兴,更是把自己所会的倾巢相授了。
而贾敏在为林黛玉而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对贾家在同生子的药丸一起送来的那封信上所提之事,有了一点把握了。
原来贾敏在娘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哥贾赦降等袭了爵位,成了一品将军,可是他向来酷爱美色,是个不成器的。而二哥贾政向来性子正直,又爱读书,可惜两次考试都是名落孙山,后来父亲过世之前请了遗折,为二哥求了个职位,原是工部的员外郎,品级也不高,只六品而已。
不过,贾政虽然算不上什么高明人物,但生的孩子倒是极好的。
如今五个孩子,大儿子贾珠为嫡长子,性子与贾政一般爱读书,而且读书也比贾政要强些,如今已是过了殿试,只等着授官了。可惜的是他在此大喜之际大病了一场,倒是看着有些不好。不过,贾家虽然不再算是荣国府,却也是尊贵的世家,什么好药材没有?调养一些时日必是能好全了的。
排行第二的是嫡女贾元春,原是元月初一的生辰,那可是大好的日子,也因着这个日子故取名为元春。贾太君特意的请了人来测算,都言之是个尊贵的命数。而为了不辜负这个尊贵的命数,贾太君便把她送到了宫中,初便为掌管皇后的礼职,充任女史。
排行第三的贾宝玉可是不得了的人物,甫落胎时,就口中衔着一块通灵美玉,上头一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则是‘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由此可见日后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另外两个一子一女则都是庶出,皆为赵姨娘的子嗣,却是不怎么出奇的。
而贾敏的心思因为贾史氏的书信而挂落到了贾宝玉的身上了。
这贾宝玉是贾政与其妻王氏的嫡出小儿子,只比林黛玉大了一岁,正好配得上自己的女儿。尤其贾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而林黛玉也不惶多让,有一金圈玉环,正是她四岁那年重病时得了高人所赐,可不正好是一对?!
既然有了日后与贾家联姻的心思,贾敏在每日教导林黛玉的时候,便有意无意的就会把话题牵扯到贾宝玉的身上,只希望女儿能看到这个孩子的好。待林黛玉长大了,林如海为她挑选夫婿,而自己为她选定贾宝玉时,她能自然而然的力挺自己的选择。
况且贾敏自认是为自己的女儿挑了个好人选,也就管不上什么适不适合,又合不合礼数了。
可是她不在意,不表示别人也不在意。
林黛玉是重生而来,哪里会不知道与她相处了几年的贾宝玉向来自恃富贵闲人,又最是看不起仕途经济,称那些读书上进的人为国之禄蠢。可是林黛玉的父亲就是个官员,而贾宝玉的父亲也是官员,这话说出来是到底是讽刺了谁呢?
不可否认,原先林黛玉在贾家中苦闷,而贾宝玉又是个温柔小意的,贾家中也就这么一个人物能入得了眼了,所以林黛玉自然而然的就对他芳心暗许。可是得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林黛玉不说,却不表示她什么都不知道。
林家的财产全部都被贾家握在手里,林黛玉连嫁妆都不能凑上,若是不能嫁给贾宝玉,那怕是活不下去了。
可是贾太君虽然一意心思将林黛玉和贾宝玉凑成一对,可是贾宝玉的母亲到底是王氏,而非史氏,她看中的是她姐姐的女儿薛宝钗,所以哪里能容得下林黛玉呢?
所以林黛玉还是死了,甚至于死后连个好名声也没留下,人人都说她是因为贾宝玉另娶她人而郁郁寡欢才病死的。这样一来,林家的名声算是彻底的没了,世人都知道林如海的女儿是个不守妇道的,还没嫁人就思了春,惦记了自己的表哥,还害病了自己。
如此一来,林黛玉如何能不怨呢?
可是说贾宝玉好话的是林黛玉的母亲,她也只能忍了,不敢说出什么辩驳的话来冲撞了贾敏。更何况,林黛玉本不该知道贾宝玉的那些没有担当的事迹的。
第15章
林黛玉不好拿话冲撞了贾敏,免得被传出去没得让人觉得她不孝的。可是旁的人却没这层顾忌,尤其那一位还是林如海派来照顾大姑娘,以防止大姑娘的性子被贾敏这个不称职的林家主母给带坏了的。
贾敏一次两次的在大姑娘面前提起贾宝玉,身为大姑娘的奶娘的王妈妈初时还能认为是主母惦念着娘家,说起娘家兄弟的孩子倒也正常。可说的次数一多,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妥当了。
眼见着贾敏又一次当着林黛玉的面提起这个贾宝玉,一意心思的说着他有多好,多上进,王妈妈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能忍住,皱着眉头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可惜贾敏不过是看了王妈妈一眼,并不如何把这个奴才给看在眼里,转眼又自说自话起来。
王妈妈见贾敏还不住口,不得已之下便开口了:“夫人,听您的话那位表少爷的为人是极好的?”
“那是自然。”贾敏矜持的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很警惕,生怕对方说出什么让她不好招架的话来。
而贾敏所料也没错,王妈妈想要的,正是让她不好招架,这样以后她才不会说这些拎不清的话来,害了姑娘。
“听夫人的意思,想必表少爷真真是一表人才的。现如今表少爷也有七岁的年纪吧?也是该进学的时候了,不知道有没有被先生教导过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呢?”
贾敏一听,脸色骤然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
“奴婢并无旁的想法,不过是张口就来罢了。”王妈妈笑容可掬的给贾敏福了福身,仿佛并不知晓自己把贾敏给气得脑袋都要冒出烟来似的。“奴婢的性子最是憨直,这一点老爷也是说过的,若是奴婢方才因为笨嘴拙腮的关系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惹得夫人生了气,也还请夫人看在奴婢是老爷特意挑给大姑娘做奶妈子的份上,多多担待,恕了奴婢这一回吧。”
见王妈妈拿林如海来压人,贾敏纵使脸色铁青,被气得够呛,但也不得不对王妈妈轻拿轻话了。
须知道,奶妈子好歹代表了自家女儿的首页,若是被贾敏给罚了,林黛玉在这府中可不就失了面子?那往后她可还如何在这府中摆大姑娘的款儿?
本来有贾敏这个做主母的母亲在林黛玉身后为她撑腰,按理来说是不该也不会有人腹议的,可无奈于贾敏并不受宠,而林黛玉底下还有两个庶出的妹妹,难免就会被下人们拿来分个高低,即使生下那两个庶女的姨娘同样并不受林如海宠爱也是一样,因为人心都是如此的黑暗。
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个王妈妈是林如海经过千挑万选之后,配到林黛玉身边的,而且还是林家的家生奴才。
贾敏这前就是因为把林家大半的下人换成了她从贾家带来的陪嫁们,这才触了林如海的霉头,几乎一夜之间夫妻情尽。如今好不容易才因为大姑娘在林如海心目中的地位才得到另眼相看,继而生下了嫡子,可不能再因为这件事又让林如海发恼才好。
想到之前被软禁的日子,贾敏只觉得生不如死!
虽然她还就是林家的主母,虽然那些下人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并不敢怠慢,虽然依然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那种不得见人的事实,那种不招夫君待见的心理落差却不是那么好受的。
就因为之前给娘家去信诉苦之后,母亲为了给自己出气做下的一个决定,就让贾敏不敢再随意的与娘家联系。毕竟贾家的下人不经林如海的同意是不允许随意出府的,因此送信的这些活儿,都要交给林府的家生奴才来做。
贾敏到现在还记得,在自己怀了玉儿时,本欲送信与娘家,告诉母亲和哥哥们这个好消息,同时也想让母亲为自己出谋划策,应该如何用肚子里的孩子挽回自家老爷的心的时候,那负责跑腿的林府家生奴才听说要送信到贾家时,那惊讶到近乎惊愕的表情,让贾敏每每想起来都不由得铁青着脸。
她只觉得对方是在变相的指责质问自己,是不是要干什么对林家不利的事情!
虽然当时那封信中除了想用腹中的孩子讨好林如海之外,并没有什么敏感的话题,但一想到那名家生奴才可能会出于谨慎,以及对贾家的戒备而转身就把信给送到老爷的案几上时,贾敏便觉得浑身的不自在,而且太过失了面子。
最后,贾敏只能装着不舒服,又找了借口把信拿了回来,把那名林家的家生奴才给打发走了。
直到后来,贾敏被解除了软禁,陪嫁的贾家奴才们的看管也跟着松懈了一些之后,贾敏才敢偷偷摸摸的让自己的人去送信,与贾家恢复了联系,并从母亲贾史氏的手中求来了生子的密药。
所以,贾敏生生的忍下了这口恶气,不欲与王妈妈起了争执,只讽刺的说道:“倒是我的错了,确实不该与玉儿说这些。只是宝玉是我的侄子,出生至今却因为我在扬州的关系未能一见,如今听说他出版自然心中高兴,难免就多说了几句,没想到有些人就是看不得旁人好。”
贾敏讽刺了几句之后,又一把揽过自己的女儿,笑道:“算了,我的玉儿也确实是个大孩子了,很该注意这些忌讳才对,我日后要小心些才好了。”
看到贾敏避开了这个话题,又变相的承诺了以后再不会这般无视礼教这后,王妈妈心中满意于自家大姑娘的名节没有遭到损害,也就不在意贾敏对她的那些讽刺了。
只是贾敏到底还要管家,再兼顾林黛玉的学业的话还是有些顾不上来的。因此,林如海又四处托人寻几位德才兼备的女先生来为女儿教学。只是好的女先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所以只能暂时由贾敏照管着了。
本来林如海还觉得让林黛玉呆在母亲身边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毕竟贾敏也不会害了自己的女儿不是?可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的不着调,明明林黛玉已经六岁了,是知事的年纪了,可贾敏却还拼命的在林黛玉的耳边提起一个大了她一岁的表哥,这是何道理?又是何居心?
对于王妈妈报告的那些关于贾敏的行径,林如海只觉得不可思议。虽然之后她也欢度了再不会在林黛玉的面前那个贾宝玉,可是林如海怎么可能还会轻信贾敏?怎么可能拿女儿的未来来冒险呢?
若是林黛玉真的对那个贾宝玉上了心,日后可怎么办?
不能再让贾敏跟自家的宝贝女儿呆在一起了,这样简直是在拿女儿的未来和名节,甚至是林家的家风开玩笑!
林如海想了半天,最后决定要隔开她们,而理由也很容易找——教琴棋书画和刺绣烹饪的女先生不好找,也没办法亲自教给林黛玉《女诫》,可教导四书五经的先生却能轻易得的。
女儿和儿子是不同的,儿子的启蒙先生是不能马虎了事的,但女儿的先生顶多教导她一些书里面的知识,也不求甚解。毕竟女儿可不用去考科举,去做状元。
正好有人举荐一名姓贾名雨村的中年男子做林黛玉的先生,皮相不错,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方腮。
林如海调查了一下,这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
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可不久就因为恃才傲物,不肯逢迎上司,而被人以贪酷徇私的罪名而革职。
林如海与他说了几回话,考教了一下对方的赏识之后,觉得他为人品德尚算可以,毕竟未曾深交,其里未知,但学识确实是不错的,又因为着急把林黛玉从贾敏身边隔离开,所以林如海很是迫不及待的把林黛玉带去拜了师。
交了束修之后,林如海便叫林管家收拾了位于内院与外院之间的水榭,做为林黛玉学习的地方。
对于一直被养在深闺的林黛玉来说,并不知道她的这位先生日后得了举荐重新为官之后,会做下多少件致使无辜百姓妻离子散的恶事,所以在面对贾雨村这个前辈子同样教导过她的先生自然很是尊敬。
而贾雨村在正式教导林黛玉之后,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女学生的聪慧而感到惊讶,倒是收敛了自己几分敷衍了事的心思,对着林黛玉的学业有了几分上心。
第16章
对于女儿的婚事,贾敏既然已经有了想法,自然就不会轻易的罢休。
虽然才被王妈妈落了脸面,而且没过几天林黛玉也被安排去了读书,可见是有人老爷面子嚼了舌根,告了自己的刁状,才使得自己再不好与自己的宝贝女儿说一说她那位表哥的好处,贾敏只觉得扼腕。
毕竟林如海早就对她失望透顶了,自然也就懒得去跟贾敏讲道理,直接把她与女儿隔离开来便算了事了,顶多私底下让王妈妈再盯紧些,一定要与林黛玉寸步不离,免得她再被贾敏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进了脑子里去,所以贾敏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夫君已经恨透了她的不着调,只盼着她能早死,自己才好续娶个贤惠的妻子来,让林黛玉日后能保留个好名声出嫁。
只是因为一夜夫妻百日恩,贾敏到底是林如海的妻子,又为他育了一子一女,林如海这才捏着鼻子,勉强认了倒霉的。
所以,贾敏对于只能在晚间才能看到林黛玉而深感不满,偏偏那个王妈妈还老是用防贼的目光打量着自己,这一点让贾敏越发觉得浑身不自在。
贾敏盘算着,虽然自己不好处罚王妈妈,否则就是落了自家女儿的面子,又得罪了老爷,但若能抓住这个王妈妈的把柄,让她自动自觉的为自己所用的话,那倒也不错。
贾敏想了想后,招来了彩蝶,如此这般的哈哈了几句话之后,便安然稳坐的等着好消息了。
林如海时刻的警醒着让自己注意着贾敏,免得她又出了什么夭蛾子,但却不会傻傻的只关注贾敏和其身边得力之人的动静,反而连她手下那批贾家下人也一并监视了起来,即使每日里他们出门,都有专门的人偷偷跟着,看他们都跟些什么人接触。
听下人回报说,贾敏派了人监视王妈妈还有其家人,林如海眼中寒光一闪,立时就猜到了贾敏的意图。
若林如海是贾敏,一旦抓到了王妈妈的把柄,定然不会让她自动请辞。毕竟王妈妈走了,自己还能派个刘妈妈、张妈妈、赵妈妈到林黛玉的身边,总归还是听命于自己,而不会理会贾敏的意思,她也照样安插不进人手到林黛玉的身边去。
但若是手中握着王妈妈的把柄的话,贾敏就能让王妈妈直接听她的话,如此倒是方便了许多。这样一来,王妈妈再不敢对自己说贾敏又做了什么不着调的事情,反而只能说其好话,而且还能光明正大的对林黛玉身边的人事物指手划脚,真可谓是利大于弊。
只要贾敏不是太蠢,总该知道该让王妈妈是走是留,总该知道哪个决定对自己有利的。
林如海想到了这个结果之后,沉吟一阵,最后决定要将计就计,让王妈妈假意听从贾敏的话,这样时刻都能知道贾敏会不会又做出哪些对林家不利的决定。
不过,林黛玉身边也不能轻忽了去。到时候总该让王妈妈对贾敏的话该阳奉阴违的就要阳奉阴违,否则……
林如海确信自己可没跟贾家结亲的打算,没得恶心了自己。
可事实上,王妈妈既然是林如海精心挑选了出来,然后送到林黛玉身边做奶娘的,那么她家中必然不会有什么糟心事儿可以给贾敏做把柄。毕竟林如海考虑的很周详,防的也是像现在这样的情况,所以贾敏要抓王妈妈的把柄就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了,那就是‘难’!
也因此,林如海决定人为的制造一个把柄,然后送到贾敏的面前,为此,他需要王妈妈的配合。
在林黛玉跟贾雨村念书的时候,林如海把王妈妈叫到了书房,在跟她说了一通话之后,王妈妈脸色凝重的点头应允了下来。
林如海的计划很简单,因为越简单就越不容易出差错。
王妈妈的夫家姓林,名叫林福,儿子叫林虎都在林府中当差,女儿林红却是因为比林黛玉玉大一岁,倒是在家里养着。林虎是个活泼的孩子,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因为年纪还小,所以就在府中做一些跑腿的活计,人又机灵可爱,府中的丫环和仆从们都喜欢他,爱与他耍,时不时的还会给他几颗糖吃。
可是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却突然得了重病,为此,王妈妈特意跟自家大姑娘要了一天的假,返家去照看孩子去了。
林府虽供有老太医,但身份摆在那里,王妈妈也不很该去求老太医帮自己的儿子看一看,因此只在府外寻了一名大夫。
这名大夫为林虎诊过脉后,摇了摇头,道:“天气太热,着了热暑,本不算什么大事。偏偏他本身的底子并不算好,脉像中又隐隐有风邪入侵之象,怕不太好了。”
林福和王妈妈听了之后,不由得泪流满面,悲从中来。他们林家就这么一个子嗣,若是真的就这么折了去,怕是再难得了的,毕竟王妈妈在生女儿林红的时候是难产,已经伤了底子,怕再难孕有子嗣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因此大夫又来了个转折,说是若有一棵至少有百年的人参入药,虽不能药到病除,但之后只要好生将养上三五个月,就能彻底大好的。
第二日,满腹忧虑的王妈妈回了大姑娘的身边伺候着。
到晚间时,已经从陪嫁的下人口中得知了王妈妈家需要一棵人参的贾敏有了主意,唤了林黛玉一起来用晚膳后,就有奴才捧了一匣子的百年人参进来,说是贾家送来的。
贾敏假装不经意的打开匣子,把开口处对着王妈妈,见她果然不出所料,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一匣子的百年人参之后,贾敏这才笑着把匣子合上,让下人先把匣子放到一边,待晚些时候她清点一番,再放进库房里去。
那些下人是早就得了指点的,乖巧的应了一声“是!”之后,就把匣子给放到了房间里,然后就退了下去。
接着,贾敏跟林黛玉用完晚膳后,便去了房间说话。
贾敏把林黛玉抱在怀里,抚摸着还扎成小包的头发,问着她今天的功课怎么样。然后又随口说着,自己正巧得了些漂亮的饰物,便让王妈妈去拿。
本来这种事情自是该由贾敏的大丫鬟去做的,毕竟贾敏的房间不是谁都能随意进的。可是既然主母开了口,王妈妈少不得就要动一下身子了。
贾敏说,要给林黛玉的饰物就放在梳妆镜旁边。王妈妈进了去后,果然看到那里有个紫檀木雕花的匣子,再打开一看,上头都是些小巧玲珑的饰物,正是该给小女孩戴的。
王妈妈拿着匣子就要走,突然就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匣子,看起来黑黑沉沉的匣子,格外的眼熟。王妈妈定睛一瞧,可不就是那个放了百年人参的匣子吗?
王妈妈正是需要百年人参来救儿子的命,可是贾敏虽然手上有,可是因为两人之间素来有龌龊,王妈妈知道,这个向来吃斋念佛,装做菩萨一般的人物,定然不会答应给自己一棵百年人参救命的。
王妈妈想到家中受苦的儿子,想到大夫说的,没有百年人参入药,林虎怕就要不行了的话,当即就心生歹念,打开了匣子,偷偷的拿了一棵,藏到了怀里。
就在这时,早就盯着她的,贾敏的一个大丫鬟彩云跳了出来,“你在干什么?好啊,你竟然敢偷东西!”
王妈妈被唬了一跳,本就是做贼心虚,如今更是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