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无双-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杨浩来说,也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怜的吴桥信誓旦旦的想要借着罗正打一场翻身仗,做一回身居高位的美梦,结果没有想到就这么彻底的破灭了,而且还没有半点翻身的机会。
吴桥把罗正几人喊来,就是为了给点好处,让自己承包下工程……
如今这几张银行卡正好成为了他无法辩驳的铁证。
国内法律,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吴桥这个首犯被拿下了,杨浩此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既然这样,我也就不打扰各位吃饭了。”杨浩站了起来,冲着几人拱了拱手。“请便。”
罗正先是松了口气,然后连忙站起来。“杨先生,我送您一程。”
其他几人也纷纷站起来,结果却被罗正用眼神喝止——杨先生要办的事情还没办妥,你们怎么可以走。
罗正偷偷的指了指吴桥。
其他人这才恍然大悟。
郑胖子也跟了上来。
“浩儿哥,你这段时间去哪了?”郑胖子问道。
“先去了一趟云南,帮朋友做了点事情。现在在北京,有空找我去玩。”杨浩笑着说道。
“这猫挺不错的,送我了。”郑胖子瞅到杨浩怀里抱着的猫,一脸羡艳的说道。“我怎么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品种?”
“郑胖子,杨先生养的宠物哪一样不是价值连城?”罗正在后面拍着马匹。“这只猫想必是国外的。国外有种猫叫做‘阿什拉’,每年只对外出售10条。”
杨浩点了点头。
阿什拉是混血猫,它的血统介于非洲薮猫、亚洲豹猫和普通家猫之间。算的上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猫咪,每只售价12万英镑,差不二十万人民币,堪称世上最贵的猫。
不巧,郑胖子也听说过阿什拉。
“罗市长,你可真会开玩笑。二十多万的猫就算得上是世界上最贵的了么,这对于浩儿哥来说连个屁都算不上。你知道这条狗是什么品种,纯种狮子头,陕西煤矿主马昌友出价三千万,浩儿哥都没有卖。”郑胖子直瘪嘴。
罗正瘪了瘪嘴。
关于猫,谁也没有他了解,罗正就是玩猫的行家。
除了阿什拉,罗正的家里还有喜马拉雅猫、东方短毛猫、布偶猫……不管是这种名贵的猫,还是那种乡下常见的土猫,罗正都有所了解,但是他就没有见过杨浩怀中这只猫。
“这是袍哥会送我的。”杨浩呵呵的笑道。“我帮他们解决了一点小麻烦,这算是礼物。”
袍哥会!
罗正心里直抽气。
他可不认为杨浩这是在说大话,毕竟以杨浩这种身份也没有必要拿这种谎话来诓骗自己。
“袍哥会也太小气了,就送只猫。”郑胖子小声的嘀咕着。
“人家送的可是大熊猫,我们舵主六十大寿的时候,袍哥会的头爷也送过一只。你去打听打听,袍哥会至今送过多少熊猫?两只,一只是我们舵主,一只就是杨浩。”黄莺望着郑胖子。
这会轮到罗正惊讶了。
自己要是有这么一只大熊猫,他会毫不犹豫的把家里一屋子的猫全部都给扔掉。
郑胖子直咂嘴。
他倒是知道杨浩本领不凡,如今连袍哥会都有关系了,看来当初自己的选择真的是一点都没错。
“这位是……”罗正留了个心眼。他注意到黄莺说到这么一个词——舵主。
“在下寒门,黄莺。”
罗正彻底的傻眼了。
寒门、袍哥会,这些民间势力明面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他们这些当官的却一清二楚。
每当走马上任的时候都得去拜山。
就像自己当上市长的时候,去给杨浩拜山这是一个意思。
外人不知道,也就他们这些人口口相传。
寒门,罗正也是听过的。
他一开始听杨浩称呼这女孩为‘黄莺’,还以为她原本就叫做黄莺。不过现在看来,黄莺只是她的外号……而她真正的身份是海东青手下的四大将。
郑胖子则是一头雾水。
他还没有到那个层次面,还没有接触到寒门、和袍哥会这一等级,自然不明白寒门黄莺意味着什么。
所以郑胖子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
“黄小姐,您好,之前我多有冒犯,请您多多赎罪。”罗正连忙夹紧了屁股,一个劲的道歉。
黄莺摆了摆手。
正说着,电话响了。
杨浩瞧了一眼电话号码,是陈达才。
“老哥,你怎么有空打电话给我?”杨浩按下了接听键。
“是这样的,鉴宝栏目组出了纰漏。有个评委病了,这一时半会又找不到。栏目组怕请不动你,老苏这就找上了我。”陈达才笑道。“别跟我说你没有时间,告诉你,栏目组正好在合肥,开车两小时就到。你就算帮老哥一会忙。”
杨浩直瘪嘴。
他倒是真不想答应。
早些年,杨浩听说这鉴宝栏目里面有蹊跷。
当然,这仅仅只是听说。
什么蹊跷呢,这说来话长。
拿07年发生的事情来说吧,节目组的礼仪小姐失手把一面据称价值高达百万美元的战国青铜镜摔坏。按照道理,原本是应该去原价赔偿。但是,负责该古镜修复的中国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却对这面青铜镜的价值提出了疑问。
他认为,这面青铜镜完全不值这么多钱,这甚至可能是一次炒作。
而且像是这一类的丑闻更是层出不穷——仿造拙劣的假画,在节目中被当做真迹估价上百万元;鉴定专家把自己收藏的假画作拿到节目中估出高价,欺骗观众……等等。
各位看官,您还别不信,我这就一个个的举例子。
在2006年中的一期节目,有位专家为一套齐白石的通景屏估价为上百万元。但实际上呢,这套通景屏是赝品。不管是画的笔法、还是款识都与齐白石真迹相差甚远。而在书画行内一般认为,达到七成像的仿品,才可以被称为高仿,在市场中往往可以以假乱真。
但是这套通景屏只有四成像,仿造水平仅比北京潘家园地摊货略强。
您以为这就没了么,且听我详细说来。


 第337章五一鉴宝(一)(完)

第338章五一鉴宝(二)

早在2005年的时候,某一款鉴宝节目就有了个纰漏。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这期节目出现了一幅吴作人的《牧牛图》。
吴作人是谁?
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
这副《牧牛图》在节目中被专家们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为25万元。
但是后来,吴作人qi子,画家曲赫东、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法人代表,以及吴作人的女婿全部都认定这一副画是伪作。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画鉴定家曾经透露过。
也有一档鉴宝栏目中,在07年曾经聘请过一批南京著名书画专家担当评委。
在节目中,有一幅署名郑板桥的竹子画,有大约8平方尺,可谓是尺幅巨大,所以专家团给估价500万元。
但是实际上,这幅画却是赝品,而且还属于高仿级别,非专业鉴定的大师根本无法认清它的增加。
这位书画鉴定家还透露。
其实这幅郑板桥的竹画,就是现场评委中某位南京书画专家的。
这副画是他以极低的价钱从别的城市买来的,而且在自己买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赝品。
不知他通过什么手段,把这副画给搞到这档子节目中,而且还当着亿万电视观众,把赝品鉴定为真迹。
其实这的的确确是郑板桥的真迹,这幅画的市场价格也仅300万元上下,这位专家居然还敢标价500万!
据另外一名参加过某收藏节目录制的专家揭露。
场上的持宝人不少是组织者找来的演员,所有的藏品都是组织者事先安排好的,甚至有些持宝人对收藏根本不懂,纯属背台词儿,只是靠他们出色的表演天分蒙骗了电视机前不知情的观众。
这些事情并非笔者杜撰。
还有一些事情是网友透露出来的:
有位江苏的朋友,他拿着一件经过数位当地专家鉴定的藏品上节目。
这是一件瓷器。
是祖上传下来的,他家原本就是富商,这些玩意是经人代代相传保管下来的,价值少说也在百万以上。
结果上了节目组被人说成一文不值的赝品。
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
没有。
这位朋友下了节目之后,被一位节目组的专家给留了下来。
对方出价两万,准备买下他这件藏品。
开玩笑,常在古玩这行当打滚的人哪个不精的跟猴一样?
如果他手里的瓷器真的是赝品,别说两万,就是两千也不值。对方敢花两万买,要么是脑子坏掉了,要么就是其中有蹊跷。
这个朋友留了个心眼,专门去了一趟研究所,用碳14一鉴定,结果研究所给出这件瓷器的的确确是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这意味着什么?
这些专家利用自己的身份,给普通的收藏者们造成一种假象,自己就是权威,自己说的就是对的。他说你这件古玩是假的,就是假的。他说你这件古玩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这和普通人卖古玩是一个道理。
先把你这件物品给贬的一文不值,然后再趁机把价格压低。
但这些人是专家。
被他们点评过的古玩,就算是真的,也变的一文不值起来。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杨浩才不想掺和这档子浑水。
当然,这些黑幕曝光的时间都在11年之后了,而现在才年,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古玩这行的基本上都心里有数,对这一类鉴宝节目有些抵触。
“老弟,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老孙确实是病的不轻,节目组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你上去之后不正好能够整治一下这种歪风邪气么?”陈达才笑着说道。
“我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杨浩瘪了瘪嘴。
“放心,这节目组是把所有的节目提前录制好,然后再在预定的时间放出来。今天就差这最后一期了,实在是找不到人了。你只要去顶个数就可以了,有什么不懂,老苏教你。”
“那成,老哥这事情我看在您面子上就答应了。”杨浩无奈,只有点了点头。
挂了电话,杨浩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谁啊?”郑胖子问道。
“陈达才,他说电视台有个鉴宝缺了位专家,让我顶个位置。”杨浩笑了笑。把手机放回兜里,杨浩望向罗正。“罗市长,今天的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你回去吧,我马上就去合肥了。”
“杨先生,要不然我给您找辆车。”罗正一阵点头哈腰。“要不我送您一截。”
当官的就是就当官的。
郑胖子努了努嘴。
罗正前一句话说完,明显看见杨浩不乐意,这才改口说要送杨浩一截。
四人就这么徒步向外走去。
门房那边有个人正勾头勾脑的瞅着,远远的看见杨浩,从身后的出租车里面掏出一根儿臂粗细的钢管。又按了一下车载电话。“三哥,那养的来了,打残他。”
对方立刻有了瓮声瓮气的应答声。
杨浩这才刚刚走到门口,大群人哗哗啦啦的冲上来了,为首的就是之前在出租车上被杨浩呵斥的那位的哥。
“小白脸,让你跟爷张狂,看老子今天不打断你的第三条腿。”
十几个人提着钢管,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
众人一愣。
郑胖子连忙叫喊起来:“保安!”
罗正则是吓的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哧溜一下躲到了杨浩的身后。
黄莺和杨浩俩人倒是没什么表情,这十来个人对他们而言还算不了什么。
皖西宾馆的防卫工作一直以来就做的相当的好。
尤其是今天。
来到这里的都是大人物,郑胖子也不敢太多疏忽。十几个保安远远的跟着,听到郑胖子这一声吼,拔腿就冲了过来。
可怜这十几个的哥还没有来得及冲到杨浩面前,就被迎面而来的保安给一脚踹倒在地。
这的哥还不服,给三四个保安按在地上也不老实。
“样,你们趁早放了我,别怪我到时候不客气。老子是水行社的,有种报上名来,咱们来日会会。”这的哥扯着嗓子喊着。
“水行社?”听到这个词,罗正反倒是笑了起来。“你们水行社的头都被我给抓起来了,你算个屁!看来这个水行社,要彻底的打击掉,一点都不能马虎!”


 第338章五一鉴宝(二)(完)

第339章五一鉴宝(三)

的哥惊愕的抬起脑袋。请使用访问本站。
他不知道罗正是谁,居然口气这么大,想要把水行社给一锅端掉。
刚想撂下几句狠话,顿时又闭上了嘴巴。
因为的哥看见他们的头——吴桥,正被两个戴着大檐帽的人反押着双手向这边走来,手颈上还有明晃晃的玩意——这可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这是手铐。
“过来,过来!”
吴桥对着俩个大檐帽招了招手。
对方立刻有个人小跑过来,对着罗正敬了个礼。
“把这十几个人全部抓起来,就按照袭击我定罪。”
“是!”
对方踢了个正步,掏出对讲机向总部请求支援。
片刻之后,十几辆警车停在了门口。
这的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愣头愣脑的被塞进了警车里面。
“你小子胆子够大,连市长都敢袭击。”有个警察对着的哥的屁股狠狠的踹了一脚。
“那家伙是市长?”的哥懵了。
“不,刚才说话的那个人是市长。你们算是撞在枪口上了,得,等着判刑吧。”那警察说道。
“可是……那小子是谁?”的哥咬死了牙。他怎么想的到,好好的居然扯上了市长,这可是大麻烦。“等我出来后,我和这小白脸没完!”
听到这话,车里的一众警察们差点没有笑弯了腰。
的哥一头雾水的看着这群人。
“你小子。”刚才的那个警察笑着说道。“就凭你这句话,我都要多判你几年。告诉你,那个年轻人他比市长还那个……”
警察对着的哥竖起了大拇指。
的哥不敢相信。
“你知道你们水行社的头,吴桥怎么会被抓起来么?”警察问道。“实话告诉你,就是因为吴桥得罪了这个年轻人。三月份的时候,我刚刚当上刑警大队的队长。那个时候,我陪罗市长去拜山。”
“向我这样的人连给那位年轻人送礼的资格都没有。”
的哥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完了。
自己居然把这年轻人当成小白脸,怪不得别人说自己撞在枪口上了……
杨浩可没有时间去猜这些人的想法。
和郑胖子、罗正打了个招呼,杨浩这就立刻启程去合肥。
黄莺倒是和那个时候的徐梦瑶一样,寸步不离。倒是熊猫和黄莺腻歪的很,趴在黄莺的手上吮吸着手指。
这次录制节目就在合肥的电台大楼。
赶到地方的时候都已经下午四点了,路上陈达才催了不少遍。可是这时候又正好赶上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堵了半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却被门口的门卫给拦住了。
“您好,请出示工作证。”
杨浩哪有工作证,他这不是被临时拉来做苦力的么。
“是鉴宝栏目组请我来的……”
“对不起,请出示工作证。”
门外还是一副鞋拔子脸,没得半点表情。
就在这档上,急的直转悠的老苏看见了杨浩,连忙迎了上来,把脖子上的工作证往杨浩身上一套,抓住杨浩就往大楼里面走。
“苏老,您慢点,我还有位朋友……”杨浩瞅了一眼被拦在门外的黄莺。
“这……”
老苏听到杨浩的话,顿时有些为难。
这要是一般的节目也就算了,这是鉴宝节目。不少古玩都是价值连城的玩意,所以保卫措施做的相当完善,没有工作证根本就不给进去,就连记者也甭提。
“这我可不好办。”老书顿时犯愁起来。
“不用管我。”黄莺在后面应了句,从随身的皮夹子里面掏出一个黑皮的证件。
证件上面只有公安俩字,还有个国徽。
打开一看,是黄莺的照片,下面还有职务。
杨浩眉头一挑,黄莺的职务栏上面居然是局长,而且还刻上了大钢印。
那门卫看了一眼证件,当即向黄莺敬了个礼,恭恭敬敬的放行进去。反倒是杨浩,还要登记,折腾了好一会这才能进去。
老苏急匆匆的走在前头。
杨浩和黄莺跟在后面。
“你的那证件是不是真的?”杨浩好奇的问道。
“你说呢?”黄莺把证件往皮夹子里一放,得意的望向杨浩,那神情就似乎再说你不知道的还多呢!
杨浩直吐舌头。
寒门的实力果然够强劲。
要知道黄莺真实的年纪才十八岁,这个时候不少人别说当官了,说不定连高中都没有毕业。
“小伙子,快点,快点。换个衣服,化个妆,导演都急的冒烟了。”老苏一个劲的催。“小两口别在后面说悄悄话了,回家有的是时间。”
听见老苏这话,杨浩的脸蹭的一下就红了。
也不说什么,赶紧追了过去。
跟着老苏的安排,杨浩进了剧组,坐在了一面镜子前。一个留着长发的化妆师跑到杨浩面前,拿出一盒粉,往脸上拍了拍。
杨浩本来就显得比较年轻,被这么一化妆,顿时看起来就像是十七八岁的学生。
“不行,这也太年轻了。”老苏看了一眼杨浩,顿时对着化妆师直摆手。“麻烦你能不能把他给化老一点,不要我这么大,差不多三四十岁就可以了。为什么?古玩这行吃的都是年纪饭,你年轻了,没人搭理你。”
老苏对着化妆师一个劲的扯着嗓门再喊。
可化妆师就是不鸟他。
“什么呀!”化妆师伸出个兰花指,对着老苏直摆手。“这么俊俏的小伙化那么老干什么,就这样行了。”
黄莺倒是闲得无聊,抱着双手看戏。
整个大楼除了这个鉴宝栏目组,还有当地的一些节目正在排练。
杨浩看到了不少能够在电视上看的安徽名人,有马莹、有鲁豫、周涛……都在捧着个纸条来回徘徊的嘀嘀咕咕的,不用看,都知道这些人在背台词。还有一些不知道上演什么节目的,那些人正在旁若无人的‘啊啊啊……’的唱着。
老苏和化妆师的争吵始终没个结果。
倒是化妆师先不干了,他把手中的粉底盒往桌上一砸。“我不干,你爱找谁找谁吧。”
杨浩看的直乐呵。
还没有等他劝劝老苏,老苏也有些发毛,拿起粉底盒作势就要往杨浩脸上抹,吓的杨浩连连后退。
好在那边助理横催竖催,老苏没办法,只好拽着杨浩进了演播厅。


 第339章五一鉴宝(三)(完)

第340章五一鉴宝(四)

“你就是杨老师?”
导演看见杨浩顿时傻了眼。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这个穿着衬衫,留着大胡子的导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找来临时撑场面的就是这个年轻人?
“我不是什么老师。”杨浩直摇头。
老苏偷偷的拽了拽杨浩。“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杨老师了,能进演播厅的专家基本上都在民间有一定的声望,别人称呼你老师,这是应该的。”
杨浩点了点头。
这就和演艺圈里面一面,晚辈见到前辈总是要称呼老师的。
这是传统!
“是不是太年轻了?”导演望了老苏一眼小声的说道。“这次可千万不能出什么纰漏……苏老师,是不是找不到人了,拿这个年轻人来充数?”
这也不怪导演乱琢磨。
以前他都是导演助理,跟着以前的王导干过不少次这类型的节目。当时请的嘉宾可都是一个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什么话不说,整个人往那地方一杵,就给人一种信服力。
可这个小年轻,就没有给人这种感觉,反而会让人觉的不太稳重。
“没事,我请来的人怎么可能是充数的。你别看他年轻,这眼力劲绝对比我差不离多少。你不信我,难道还信不过老孙么?”老苏说道。
导演一个劲的点头。
老孙病倒之前,倒是推荐了这么一个人,当时苏老也极力赞同。
两位大专家联名推荐,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位导演多心。
他整整做了七八年的节目制片和副导演了,在电视台混了也有十多年了,这次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抢到了这次五一的鉴宝栏目,没想到一直顺顺利利,结果到头来却出了问题。
“那就好,那就好。”导演自然是信得过老苏。“到时候您帮忙再掌掌眼,千万别出岔子。”
老苏也点头。
杨浩在一旁听的是一头雾水。
只是录播,又不是直播。
先录制好了之后,然后再由导演剪辑,就算出了岔子,把这段给剪掉不就可以了么,为什么还要不放心的特别叮嘱一句。
“苏老,这是怎么回事?”杨浩问道。
“还不是那档子事情。”
苏老叹了口气,这才原原本本的道来。
以前的几期鉴宝节目出了岔子,几位评委相互勾结,装作睁眼瞎,硬是把假货给说了真货。
这事情虽然没有闹太大,但毕竟影响不好。
所以现在对评委都严格把关,要求他们一定要认出古玩的真假,千万别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丢脸……要知道,民间出高手,一百位专家少说也有九十九位是混饭吃的,没有真材实料。
“所以,你也得注意一点。把眼睛擦亮,老头子我自认眼力劲没有你好,我要是打眼了,你可得对我悠着点。”老苏呵呵一笑。
“瞧您老说的。”杨浩自然也是连连点头。
座位席就简单了不少。
苏老帮黄莺弄了张座位,可黄莺不去。她带着甲波和熊猫,不太方便,自个也就找了个地方坐了起来。
根着老苏,做到了评委席上。
导演正在做最后的准备,他对着观众们不停的比划着。“我把拳头攥起来,你们就鼓掌,记住咯,声音一定要大。好,咱们现在试一下。”
导演把拳头一攥。
噼里啪啦的巴掌声顿时响起。
杨浩看着这势头倒是觉的好笑,他没有想到连观众鼓掌都是受到导演安排的。
正看着,一旁的老苏从桌底下轻轻的捣鼓了一下杨浩。
杨浩回过神,这才看见面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个人。“怎么回事?”
“这位老师,我现在和您介绍一下整个流程,其他几位老师也都清楚了。”王佳黑着脸说道。“您记住咯,千万不能出错……”
刘佳嘴上在说,心里可却是一个劲的犯嘀咕。
就为了等这个年轻人,白白耗费了那么多时间,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刚才自己喊了好几遍,这家伙居然都没有听见。
不过刘佳是什么人。
她是央视名嘴,能够在央视混出头的,哪一个不都是人精。工作上最好别耍大牌,指不定哪个人就有背景,一旦得罪了别人,被对方给惦记上了,这可就不好了。所以刘佳只是心里有些不快,但嘴上还是尊敬的很。
杨浩也知道自己刚才走神,没有听见对方在和自己说话。
所以对方说的话,他都相当仔细得在听着。
这台上的专家共分五个,按照五大项来算,今天自己顶替的是老孙的位置,属于书画类的鉴定评委。整个节目会有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持宝人上场,介绍藏品。第二个环节是专家鉴定,第三个环节就是主持人询问了。
整个节目都会重复这种环节,所以相当的容易好记。
至于主持人询问,他会主动提问,然后由评委发言。
至于多少件藏品,这也说不清,少则二三十,多则五六十。差不多要录制两三个小时,到最后由导演最终剪辑,把两个小时的录像剪辑浓缩成一个小时,然后这才在电视台里面放出来。
王佳说完,这就回去和导演商量细节了。
趁这个空挡,老苏开始给杨浩介绍他们这一批评委。
老苏是玉器评委,田老是陶瓷鉴定专家,金老是杂项鉴定专家,刘老是青铜器类鉴定专家,算上杨浩,刚好五个人。
老苏原本打算好好向这群人介绍一下杨浩。
毕竟他十分看好杨浩,如果能够把这年轻人给领进来,以后古玩圈子或许会更干净一些。
只是其他几位老师也都只是默默的点头。
这还是看着老苏的面子,要是杨浩自个上去攀交情,估计人家都不会搭理他。
正在尴尬间,导演已经开始倒计时。
随着一声开始,摄影机开机。
王佳上台,一阵滔滔不绝的介绍,然后挨个介绍各位评委。
轮到杨浩的时候,杨浩听见他们给自己冠上了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的头衔……杨浩心里嘀咕着,自己啥时候成了博物馆研究员了。
还没有等他想明白,王佳又接着开口了。
“好,接下来让我们欢迎第一位藏宝人上场,看看他今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宝物。”
导演攥紧了拳头。
顿时一阵噼里啪啦的巴掌声响起。


 第340章五一鉴宝(四)(完)

第341章五一鉴宝(五)

随着巴掌声,这节目也算是开始了。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一位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捧着一只由节目组提供的锦盒走了上来,杨浩远远望去,那是一块玉佩。
王佳拿着话筒走到了持宝人的身边。
“李先生,晚上好。”
“主持人晚上好、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这小年轻也不怯场,流利的回答着。
现在虽然是下午,但是这档节目却是要在晚上播出的,所以台词都是提前设置好的。
导演坐在摄像机面前对着主持人直挥手。
“李先生,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藏品。”
小年轻点了点头。
“这块玉佩是我祖上流传下来的,我父亲又传给了我。我父亲说,爷爷年轻那会,有人出价三万大洋来买这块玉佩,他都没有答应。”
一块大洋就是两三百。
三万,就是两三百万块钱。
只是当时和现在的物价不同,这价值也有出入。
但是古玩只会升值,很少会有贬值这么一说。
小年轻说着,把这块玉让礼仪小姐送上了评委席,这块巴掌大小的玉在几人面前相互转手。
这功夫,主持人也没有闲着,开始巴巴的介绍起来玉。
“‘玉’字始于中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四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
“中国的玉,又分礼仪器、装饰品、观赏陈设器、日用器具。在汉朝,玉还有葬玉一说。今天的这块玉,就属于装饰品。”
这玉在评委席上转了一圈,落到了杨浩的手里。
白玉质。
有黄色的沁,还有氧化的斑点。外观为片状,上下共四个小孔方便佩戴。
花纹倒是没有多少,造型有些简便。
杨浩用手中的灵气一探,里面立刻有一股灵气回应,而且数量还不少,立刻就引入了杨浩的手中。
看完之后,杨浩这才把玉佩放回了锦盒中。
老苏就在一旁分析起来:“唐代的玉佩,以陕西礼泉县越王李贞墓出土的最为典型。
总共三点。
这第一点,就是玉的形状像是梯形,上端会凸起,有五个连弧,中弧最高、最大,在这个中弧上还有个孔,其他的弧度依次减小。
这第二点,就是玉的形状近似椭圆形。上端凸起三个连弧,中间的弧度最高,两侧向下钩卷,下面的弧度像个尾巴。
第三个,玉近似三角形。
而这块玉佩,就是三连弧。”
杨浩好奇的看着这块玉佩,他还没有想到玉佩之中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块玉佩在李先生祖父的时候,就已经被出价到三万大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