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跃升官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刚才竟没注意到这是他家的酒楼。
  一个主意越出了我的脑海,“胖老板,借你几个萝卜行不?”
  “瞧您说的,什么借不借的,几个萝卜而已,您随便拿去用。”胖老板慷慨的道。
  我不再跟他废话,从平板车上捡了几个萝卜,拿了条草绳捆在一根树枝上,然后爬上我家如花的背,把那萝卜伸到如花鼻子前边。
  如花果然不再纠结板车上的菜叶子,冲着面前的萝卜大步前进了。
  哈哈,美人给了我灵感呐,咱也学一回曹冲。
  耳听得轻罗小轿里传出女子轻柔的笑声,我的心又酥了。
  可我还没酥多会儿呢,如花就又出状况了,它这家伙脾气颇不好了,够了几回够不到那萝卜,就撩开四蹄,尥蹶子的跑起来了。
  “救,救命呀……”曹冲那果然只是个传说。
  “哈哈。”雷丰瑜笑得眼泪都快飚出来了,“龙跃的脑袋瓜里,怎么就那么多奇怪的主意呢,哎,没亲眼看看他骑牛的样子,真是遗憾呐。”一年前雷丰瑜派去查龙跃底细的人,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始终没把他们召回来,所以龙跃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向他报告。雷丰瑜偏偏还对这位的报告很上心,尤其是龙跃出了什么糗事的时候,更是常能搏帝王一笑,所以今天这乐子立刻就传到了德宗耳朵里。
  壮壮听着暗探的回报,也在旁边笑得打跌,“龙大人最后没摔着吧?”
  “没有,龙大人总算是急智的把萝卜扔下了。”暗探回道。
  雷丰瑜摸着下巴道:“壮壮,你说龙跃他晚上回家时,还会不会骑牛呢?”
  我一身狼狈的牵着牛终于到地方了。丫鬟翠儿正在院子里剥豆子,看到我来,迎上来,牵了我手里的牛,栓在院子里,就挎了个小篮子,拿着镰刀给牛割草去了。
  翠儿二十出头,是个寡妇,严格的说是望门寡,就是还没过门,丈夫就死了的那种,她婆家不收她,娘家嫌她不吉利,就把她给卖了,我不信这些吉不吉利的,图着便宜,看她人又本分就买下来了,她来时黑瘦黑瘦的,被我娘养了大半年竟也白净水灵了。
  要赴边关的将士,都有几天假,所以我爹也没当职,他在院子里就着盘花生米喝酒,看见我来,对我招了招手:“三儿,来了,陪爹喝两杯。”
  “三儿身体不好,你别让他喝酒。”我娘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道。
  “妇道人家懂得什么,男人就得喝酒,不喝酒那叫男人吗。”说着拍了拍我的背,“别听你娘的,来,咱爷俩喝。”
  我对我娘笑笑道:“就陪我爹喝一点不碍的。”
  我娘叹了口气,“行,那你们慢点喝,我去给你们弄点下酒菜。”
  两杯酒下肚之后,我爹摸着我的头道:“三儿,别怕,爹年纪虽是大了点,但一身的力气还是有的,爹会护着你周全的。”
  我笑了笑道:“俗话说‘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咱爷俩一起,别说是戎狄兵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照样叫他有来无回。”
  “哈哈,这才是我的儿子。”我爹哈哈大笑着,豪迈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我重新给他满上,然后认真的道:“我这次作为钦差会有自己的侍卫,爹,你跟在我身边吧。”
  我爹端起酒杯却没往嘴里送,看着我似是叹息了一声,“不行,我是军人,我的职责是保护粮草,我会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你也该知道自己的职责,不要再说傻话了。”
  我很想问问他,如果粮草和我同时遇到危险,他会救哪个,但这话却终是没问出口,因为答案我知道,虽然我是他最后一个儿子,但对他来讲,他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父亲。
  我执酒杯与他相碰,“爹,你放心,我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不会让你失望。”前提是把你保护的好好的,我不象你那么忠君爱国,在我心里,你比皇帝老儿的粮草重要多了。
  汾酒入口绵软但后劲却大,我离开父母家时,尚不觉得怎样,但走到半路被晚风一吹,却觉一阵阵酒气上涌,头重脚轻。
  坚持又走了一段,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就在一户人家前面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本来是想稍微休息一会儿的,谁想到就这么着睡着了。
  今晚的月光很明亮,在这明媚的银辉包裹中的人儿,原本就比一般男子精致的五官,此时更显出一种玲珑剔透的美,歪在一边的衣领下,若隐若现的,骨骼纤巧的锁骨和粉白的脖颈,又显出一派妩媚妖娆的风情。雷丰瑜低头看着,斜倚着台阶睡着了的龙跃,看了半晌,伸手想去触摸他那微张着的水光澜滟的双唇,但将将触到时却又顿住了,转而把他黏在脸颊上的一缕发丝拾起。这发丝也软的不像话,雷丰瑜心里暗想着,把那缕发丝缠在手指上把玩。
  睡梦中的龙跃可能是觉得痒了,哼唧了一声,伸手抓了抓脸。
  雷丰瑜一把握住那只手,那手背上横担着一条鞭伤,伤口上的血已结成了痂。
  “是谁干的,叫人给我查出来,然后把他的手给我打断。”雷丰瑜气呼呼的,对身后的骆子长命令道。
  “是。”
  雷丰瑜弯下腰把地上的人抱了起来。
  “让臣来吧。”骆子长道。
  “不必了,他没多沉。”雷丰瑜掂了掂手上的分量,叹了口气,养了一年这分量也没见长。
  龙跃被颠腾的打了个饱嗝,立时一股浓重的酒味弥漫了开来,熏得雷丰瑜把头转到了一边,抱怨道:“自己这个破身子也不知道在意点,还喝这么多酒,真可惜了我那么多的好药。”
  他这句抱怨还没完,龙跃那边紧接着又打了个嗝,这次不只是酒味了,连带着胃里的东西一起喷涌而出。
  雷丰瑜惊呼一声,“这混小子他吐了。”
  骆子长连忙取出帕子给雷丰瑜擦拭,“把他交给臣吧。”
  “不必了,前边就到了,这家伙真是脏死了。”
  “臣回宫,给陛下取件衣服更换吧。”
  “好,再弄罐子醒酒汤来。”想了想又道,“把壮壮也带来吧。”
  到了龙跃的家门口,雷丰瑜摸索着在门框的缝隙里,取出钥匙开了门。把龙跃丢在床上,忙不迭的把自己的外袍脱下来,丢在一旁,“真是恶心。”
  走到院子里,让晚风吹去一身的酒臭,才觉得清爽了点儿。想了想又转回屋中,把满身酒臭污物尤不自知,只呼呼大睡的龙跃,扶起来,给他脱去衣物鞋袜,放平了,枕上枕头躺好,“叫朕伺候你啊,你龙大人可真有面子。”
  雷丰瑜嘴里嘟囔着,手上没停,又拽过被子给龙跃盖上,盖到一半,看了看他那对白生生的脚丫,又停了手,犹豫了一下,伸手抚了上去,就如记忆中的一样,这双脚光滑细腻、柔若无骨,只不知道从边关回来之后,会不会磨起老茧、水泡。
  手指沿着龙跃光滑的脚背,滑到脚裸处,纤细的脚腕不及盈盈一握,“此去边关就是数月,要记得好好保重自己,知道么?”

  第十六章

  我挑起马车的车帘向外张望,运输的车队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看,都看不到边,我处在大队的中间,也不知道我爹在哪里。
  天语的军队是以‘三三制’原则编制的。所谓‘三三制’是指每个上级单位由三个下一级单位组成。
  这次押运粮草的队伍,是一个标准的军团编制,一个军团下设三个营,每个营五百人,共计一千五百人。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正副指挥使,三个营的长官营长,还有我这个钦差以及随同我一起被上面派下来的,四名随从主簿、八名侍卫亲随,又有一百三四十人的样子。再加上马匹车乘,实在是个庞大的队伍。
  指挥使鲁宁催马过来道:“龙大人我们马上就要出京了,前面就是十里亭。陛下挑选的一百名增援边关的医官,此次要与我们一同上路,约好了在十里亭汇合。”德宗喜欢任用新人,这位指挥使鲁宁今年二十七岁,也是德宗继位后提拔起来的年轻军官之一。
  我点了点沉重异常的头,表示知道了。昨晚宿醉,从今早起来就头痛欲裂,胃里也抽搐难受。
  十里亭已远远在望,只见十几辆马车和一群白花花衣袍的老中青年,已等在了那里。
  咦那是谁?我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一个,面如满月、发漆如墨的俊俏男子,却是锦堂。
  顾不得上来见礼的医官方面的负责人,跳下马车大步窜到锦堂身边,把他拽到一边,“你别告诉我你也要去边关。”
  锦堂没说话,只对我风骚无比的眨眨眼睛。
  我按住额头,大拇指顶住突突乱跳的太阳穴,半晌才咬牙切齿的吼道:“你傻呀,我去边关才几个月,你一去就是三年。”
  “在京城混日子没意思,索性去边关溜达溜达,回来还能搏个升迁的机会。”
  “还溜达呢,你以为那是你家的后院呀。”我叹了口气,此时再骂他也没用了,以后再想办法吧,“你别和他们挤了,坐我那辆车去吧。”
  “你当了那么久的官,总算也让我沾了点光。”锦堂爬上我的马车,舒服的往垫子上一靠道,“这车真是不错。”
  这车的确相当好,外表虽说不上如何华丽,但内里却布置的几近奢侈,丝绒的柔软靠垫,锦缎被褥,茶具果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个取暖兼熏香用的小鼎炉。
  我趴在矮桌上长吁短叹,“德宗的便宜都不是好占的。”今早起来,就发现壮壮在我那儿,还帮着我打点好了一切行装,甚至备上了醒酒汤给我喝。出了门,这辆马车就在那里候着了。对于这样一个体恤的老板,我有些诚惶诚恐到战战兢兢了。边关之行看来不使出浑身解数是交不了差了。哎。
  不过,我托着腮帮子开始寻思,边关的不太平,始终是这位心高气傲的德宗皇帝,心头上的一根刺,我这趟的差事要是办得好了,让皇帝看到了我的能力和忠心,说不定对我将来的升迁大有助益,他这次派给我这个钦差当,也未尝没有试探我的意思在,那么我确实应该好好表现表现,假私济公的事,实在是要得的。
  武德四年的初秋时节里,年仅十七岁的钦差龙大人抵达了卧虎关,未及休息就马不停蹄的直奔校场。皇帝批了多少银、粮,当着全体将士的面一一打封,当场清点核对毫厘不差。还亲做了一篇文章鼓舞士气。 那文章写得怎一个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了得,引得多少新兵、老将都热泪盈眶,恸哭失声。文章传到京城,军中不论是将是兵,是不是到过边关,也不论识不识字,就算是背不全,也都会背上那么几句,一时间自请去边关的折子雪片般的飞到雷丰瑜手中,就连素来看不起大兵们的文臣,这次也站出来为声援边关摇旗呐喊。
  “……卧虎关不只是天子的卧虎关,更是这关上每个将士的卧虎关,……挡住戎狄人铁骑的不是这关口上坚硬、冰冷的石头而是全体将士的血肉之躯,……你们才是我天语真正的英雄,……正因为有你们保护着后方亿万的黎民,家乡的爹娘妻儿,才能够……我来此就是代陛下告诉你们:天语的丰碑上将永远刻录下你们的名字,巍巍神州将永远传颂着你们的事迹。”德宗皇帝已不知第几次读着这篇檄文,依然忍不住再一次叹息道:“龙跃这家伙真是个大忽悠。”
  “忽悠?”陈起明把头从奏折上抬起来问道。
  雷丰瑜笑了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见到龙跃那天,他在酒楼里说胖老板的样子,“嗯,我想,就是舌绽莲花的意思。”
  “这小家伙的确有两下子,这次他姿态做了个十足十,好人缘、好名声都让他给赚着了,难得的是还记得把你的天子仁德形象好一番树立,这马屁功夫也是可圈可点。十七岁、十七岁,想我十七岁时,远不及他了。”陈起明说着,想起自己年少轻狂时,只因不忿当时的朝廷腐败,就带着几个人拉杆子造反,还和另一伙造反派的首领雷老虎杠上了,以至于不打不相识,最后把这天翻了个个儿的青葱往事,不觉悠悠出神。
  “你看看他为边关将士请功的折子,就会更吃惊。”雷丰瑜把一本奏折递到陈起明面前。
  陈起明回过神来,接过折子一看,先是微微皱眉,接着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轻哼一声,“滑头。”
  雁过拔毛、财过扒皮这种悠久的传统习俗,搁天语朝也不例外,这份钦差上呈的请功折子上,不光有边关将士的名字,这些能扒到皮、拔着毛的人的名字也历历在目,所以才说龙跃是个滑头。陈起明闭上眼睛似乎都能看见那小子神气活现的说:你不让人家捞点好处,总得给人家点好名声吧。
  摇头笑了笑,“去了几个月了,那小子该回来了吧?”
  “他牛吹得有些过头了,说是要和边关将士同甘共苦,现在边关战事正紧,他被自己这话套住了,一时脱不了身。”雷丰瑜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道。
  我确实是被自己的话套住了,脱不了身。更主要的是,被雷丰瑜那个狡诈帝王给算计了,我估摸着自己紧赶着把该做的事都做完,然后快马加鞭的往回赶,说不定能在戎狄兵犯边之前,离开边关。结果鲁宁却以视察防物设施为由拖住我不让我走,终于在我差不多敲遍了所有城墙上的砖块后,戎狄兵来了。
  当烽火熊熊燃起,号角和战鼓震天鸣响时,我正在城墙上检查砖头,“鲁宁,你赶快将我爹调到后方安全的地方,他若是出什么事,我跟你拼命。”
  鲁宁无奈,只得拽过旁边岗哨上的一个身着把总兵服的年轻汉子道:“小心保护好钦差大人,龙大人若是出了什么事,回头我要你的命。”急急交代完,才领命而去。
  我从箭垛子处向关下望去,远远的只见尘沙起处,数不清数量的马匹骑兵向这边奔涌而来,而在他们上方的天际,突然呼啦啦飞起了成百上千只蝙蝠,不对,那不是蝙蝠,那是……我惊讶得长大了嘴巴,语无伦次的道:“是,是,是,是空、空军部队。”

  第十七章

  看着天空中迅速向这边逼近的巨大阴影,我的下巴几乎砸到脚面上。
  那东西我并不陌生,但真难想象它会出现在这里,它的名字叫悬挂式滑翔机或者称之为三角翼。
  我在视察边关的防物设施之时,曾注意到一种由火药为推进动力的远程弓弩,他们称之为火弩,当时我就大吃了一惊,觉得这里的生产力状况看起来接近唐宋时期,但武器的发展上面应该已达到了明朝时的水准,而今天居然看见了滑翔翼,我都不知道怎么比拟年代的水平了,虽然这些滑翔翼不能和空军飞机相比,但这种作战模式,不能不说是超先进的,难怪天语两代强悍的帝王都拿戎狄人没有办法,戎狄人已经将绝对的速度优势,从陆地上发展到了空中。
  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一只大手已拖着我到了城墙的转角处,将我塞入了那里的一个简陋的掩体中,那个年轻的把总挡在了我的身前,用手中的盾牌护在我的头顶上方。
  性命攸关,我可顾不得和他客气,把身体尽可能的缩在他身后,从他身体和墙壁的夹缝中向外张望。
  只见城墙最外围上,一溜排开的是火弩手,他们每三人为一组,分别负责装填弹药、传递并点火、瞄准发射,三位一体相互协作。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显然是久经训练且对敌经验极为丰富的。
  我想起我在殿试上提出的关于边关和京畿守军换防的提议,这样看来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京畿守军如果换防到这里,估计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想到此我向周围看了看,不禁叹了口气,本来我是有八名侍卫亲随的,他们换成两班守在我身边,也就是随时应该有四人在我身边护卫着的,但此时我却一个也看不着了,八成是刚才那番慌乱中自顾的躲到哪去了,我心里暗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他们隶属于禁卫军,但没禁卫军的家世风光,本来跟了我来边关,理论上应该是可以捞点油水的,可我偏偏又是个一毛不拔的,所以这些日子来,我已是颇不受待见了。
  还好鲁宁走时叫上了这个把总守着我。此时我身边这二十来个,把我护卫在中间的兵勇,估计都是挡在我身前的这位把总的手下。
  滑翔翼部队已飞临我们头顶上空,随着巨大阴影的临近,箭矢如雨点般砸了下来。在第一轮箭雨来临之前,火弩兵已在号角声的指挥下,迅速遁入临近的掩体中,换上弓弩手、盾牌手上场。依然是三位一体的设置,装箭、射击……盾牌掩护,各司其职,不同的是,他们每三个小组又组成一个小队,每个小队的三个小组之间互相协调掩护,然后每三个小队又组成更大的一个战斗团队,负责一个区域的防守。这样的布局,使得数万守军结成一个严密的防御网,回击来自上空的攻击,这个巨网几乎是天衣无缝的。
  我一边看着一边感叹,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戎狄人发展出了配和骑兵作战的空中力量,天语这边也发明了火弩和严密的防御队形与其对抗,但可惜的是在地对空的攻防战中,来自空中的打击终究是更胜一筹,虽然中箭的戎狄兵象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但天语这边更是死伤狼籍,望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倒在血泊中,我就像一下子吃了一大勺芥末一样,从鼻子里直酸到眼睛里。
  地面上的弩箭防御阵势,被压制了下来,滑翔翼开始盘旋低飞,不少戎狄兵从天而降,天语的朴刀手、长枪手和斧兵也尽数从藏身的掩体中冲将出来,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拉开了序幕。
  卧虎关是以其山势形如卧虎而得名,关隘依山势而建,很是险峻,守军居高临下,戎狄人最厉害的轻骑兵在这里难以发挥作用,攻城原本并不容易,但这一轮空中打击却为戎狄骑兵赢得了时间,此时推着重型攻城器械的戎狄兵已抵达了关口之下。攻城战正式开始了。
  城墙上下一时鼓声震如雷鸣、急如骤雨,这迅疾强劲的战鼓声,如敲在人心口上一般,直让我冷汗淋漓而下。
  强忍住心中的怯懦,攥紧了拳头,微微探身向城墙下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看不见尽头的戎狄兵如潮水般涌到了关口下,顺着先行降落在关上的同伴抛下去的绳索和自带的攻城云梯,向上攀爬。
  天语这边,一边分出人手斩杀关上的敌兵,一边用滚木雷石和浸过火油的柴薪、棉絮点燃了抛向关下,招呼戎狄兵。
  最可怕的是那种攻城塔,它有二十多米高,接近我们现代五、六层楼的高度,攻城塔的下面装着轮子,由身着重甲的戎狄兵士推动着前进,它的整体造型是一只腾身跃起并张着血盆大口的狼,这东西不仅看着吓人,内里更有玄机。狼肚子里藏着士兵和弓弩手,狼身上覆盖着厚牛皮,普通的箭矢伤它不得,火弩也只能对它造成小伤害,但它内里的弓弩手却可以透过特设的孔隙向外射箭,攻击城头上的敌人。攻城塔一旦挨上了城头,内藏的兵士立刻从狼头上跨上城墙,加入肉搏战的行列。天语这边只能以长枪手阻止敌兵蹬城,但多半会被对方的弓弩手射杀,十分的不利,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
  好巧不巧的,一具攻城塔,靠上了离我们不远的城墙,从上面下来的一队戎狄兵,就奔我藏身的地方来了。
  “保护龙大人快撤。”那把总大声吩咐着手下,护卫着我向后退去。
  你说你,保护我撤退,偷偷进行就行了,不用吆喝的那么大声呀,我刚刚才喊着:你们是英雄,我要和你们同甘共苦。总不能这戎狄兵一来,我立马夹着尾巴开溜吧。
  我站直身子,慷慨激昂的对身边的兵士道:“我要留下来和这关上的全体将士同生共死,只要还有一个戎狄兵没有撤退,我就绝不离开。”
  我周围沸腾了,接着,我刚刚的话,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波的被周围的士兵向更远处传递了开来。
  “龙大人不走。”
  “钦差大人要和我们同生共死。”
  “龙大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为龙大人而战。”
  反响真是好啊,我激动的热泪盈眶,心里更是泪流成河。现在真深刻体会到了,文臣为什么都看不起武将了,尤其是边关的武将,拼死拼活也难有升迁调职的机会,因为这些人的理解能力实在是太差了,不知道文臣做出高姿态是为了给上面人看的,不知道文臣作出鼓舞士气的檄文是为推别人上战场的,不知道我说要和他们同生共死,是为了等他们那句,悲悲切切的‘大人乃是国家栋梁、千金之体,不可以身犯险呐’的。
  还是那句话,事情往往没有最坏的只有更坏的,我这边军心大振,戎狄兵那里立刻发现了震源中心的我,想我一身蓝色官服,在这些灰了吧唧、土不呛呛的大兵中间,是何等的显眼,他们马上意识到我是个当官的,兴许还是个重要人物,所以立刻集结人手,向我这边攻了过来。
  我这辈子过得正滋润,可不想这么快就挂了,于是再顾不得什么面子、造型、舆论,立刻抱头鼠窜开来。
  我身量小,爆发力也不错,在乱军中左冲右突,戎狄兵倒也一时抓不着我,但是我只顾低头乱窜,渐渐的有些晕头转向了。
  突觉得身后一股大力,将我向后一扯,我被这力量扯得跌坐在地,只听‘哆、哆、哆’的连声响过,我刚刚站立的地方,落下一簇羽箭。
  抬头看时,只见一个巨大的血盆狼口正冲我大张着,而比面盆还大的森冷狼眼正死死的盯着我。
  我竟然撞到了一台攻城塔之前。
  一面盾牌遮挡着我的头脸,一只有力的手拽着我跌跌撞撞的向后逃去,我此时已经有点蒙了,只知道这个人是我的救命稻草,跟着他就对了,然后我们好像被人包围了,那人带着我一路冲杀,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喷了我满头满脸,后来又有什么东西缠在我的身上,终于那人带着我远离了那些嘈杂混乱。
  “大人,您没事吧?”一张放大的脸出现在我的面前,那张脸上满是血污泥泞,依稀可以看出是那个把总。
  “没、没事。”我惊魂未定的说道。
  感觉有粘腻的东西糊在脸上,很难受,伸手一抹,红红白白的是鲜血和脑浆,觉得腰间还缠着什么东西,伸手扯了下来,是截肠子,关键是那肠子居然还在动。
  “啊……”我意识的最后是自己惊心动魄的惨叫声。

  第十八章

  “真是没用,居然吓晕了。”锦堂鄙视的撇着嘴对我说道。
  “不是被吓的,是被恶心的。”我强词狡辩道。
  “背着你下来的那个把总,身上插着两支箭,你又一身是血,当时还真吓了我一跳,谁知一检查才知道,血是别人的,你是被吓晕的。”
  “恶心的。”我强调。
  “好,就算是恶心的,要不是刚好我在,你就成大笑柄了。”
  “你怎么跟他们说的?”
  “说你旧病复发,才导致昏迷的。”
  我轻吁了口气,“那个把总呢?”
  “他一直带着伤守在外边,直到我出来告诉他你没事才走的。”
  “现在人呢?”
  “不知道。”
  “你那瓶凝露给我。”
  我转了差不多半个兵营,才终于找到了那个把总,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他正光赤着上身,就着昏黄的油灯吃晚饭。
  找来的路上已将这人的情况基本打听清楚了,此人名叫崔诚,今年十八,因家里穷,十四岁就被送来当兵了,现今也算是个老兵了,他凭着一身蛮力,和敢打敢拼的劲头,才熬到了现在这个把总的位置。
  看见我来,他慌忙跪下行礼,忽又想起自己现在还光着身子呢,连忙又去拽搭在椅背上的衣服,七手八脚的往身上套。
  “别忙活了,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伤怎么样了,一会儿就走。”
  “一点小伤不要紧。”
  我看左肩和右臂上贴着膏药,估摸着就是那两处箭伤。他身上七七八八还有大大小小的许多伤,叠加在陈旧的疤痕上,显得很是狰狞。
  “伤口找军医处理过了?”
  “这点伤不需劳动军医,我自己已经处理好了。”
  我点了点头,把那瓶凝露拿出放在他桌上,“这药你留着吧,治外伤极好的,下次换药时记得上这个。”
  我低头看了看崔诚的晚饭,那是六七个煮熟的带皮土豆和一碗烩白菜。“伤员没有病号饭吗?”
  “军营里都是吃这个,要不您也用点。”他拿起自己的筷子用袖子卖力的捋了捋,递到我面前。
  我没接他的筷子,拿起碗里的一个土豆慢慢的吃起来。同甘共苦,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
  边吃着,我边打量着他新伤旧疤,伤痕累累的胸膛,“今天谢谢你救了我的命。”
  崔诚不懂得表功,只憨厚的笑了笑。
  “戎狄人每年来,打的都是这样惨烈吗?”我看有点冷场,开口问道。
  “嗯,都差不多,我们刀盾手和长枪手是死伤最重的。”崔诚答道。
  我想了想道:“开始短兵相接以后,怎么就没看到火弩手了?”
  “火弩那东西金贵着呢,精钢打造的,听说一支能值几百两银子,火弩兵也很难得,训练一名熟练的火弩兵,差不多得两年,而且火弩兵虽不参加肉搏战,但每年死伤也不小,因为火弩那东西有时候会炸膛的。”
  我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动筷子的崔诚,换了个轻松点的话题道:“你在边关好几年了,不想家吗?”边关一个兵役为期是三年,崔诚该是可以回家了的。
  “今年周将军提拔我当了把总,有九品的品级了,我就不能退役了,不过明年我能回家一趟,”说着他脸上红了红,“我娘给我在老家说了房媳妇,明年回去就成亲了。”
  “那恭喜你了。”
  他随即神色黯然的道:“可惜我们一村儿出来的,活着回去的就我一个了。”
  我也是神色一黯,我何尝不是在这里也失去了两个至亲的人。
  “你的小队今天损失的大吗?”那二十多个拱卫着我的士兵,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崔诚伸出两个手指。
  我刚要松口气,却听他道:“包括我在内活着的只剩两个了。”
  我的冷汗立刻就下来了,二十多条命呀,我能全须全影的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逃得快,而是我身后有二十几个垫背的。
  “你手下一共有多少人。”
  “二十七个。”
  我沉默半晌才讷讷的道:“对,对不起。”
  “龙大人您是个好官,我们愿意为您而死。”崔诚诚挚的道。
  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什么实事也没干,他们却为我付出了活生生的性命。
  我伸手在怀里掏呀掏的,终于把藏在贴身里衣里的那一百两银票掏了出来,“这些银子你拿去,给你那些阵亡兄弟的家人吧。”
  崔诚倒没客气,伸手接过去道:“我代他们的家人,谢谢龙大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