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虽然限制成本,毕竟能够不断的提供资金给他继续凿井,迫不得已,还可以向国家和银行举债。要是换成私人采掘公司,6口油井不出油,直接跳楼会活的舒服一些。
“我今天要……”
苏城话说了一半,地面猛的震了一下。
从板房内,能够听到“噗”的一声,像是沙滩放了一个响屁。
沙鸣岩第一时间窜到玻璃前,就见冲天而起的泥浆。
苏城慢了一步,耳中只听见工人在高叫“井涌了”!
没几秒钟,又有哭腔喊起了“井喷”。
井喷了!
苏城头“嗡”的一下,蒙住了。
石油开采中,最可畏的安全事故,就是井喷了。钻井时,地下的压力大,地面的压力小,所以要把泥浆注入井筒来平衡压力。但是,如果井下密度变化,或者泥浆密度太小,就会发生井喷。
大量的地下有毒气体,无控制的喷出井口,附近若有作业工人的话,几乎是九死一生。
如果再有火星,还会造成火灾。
灰白色的泥浆,如同丑陋的喷泉,将井架都冲的东倒西歪。
所幸并未看见火焰。
“要什么!”苏城抓住沙鸣岩的胳膊。他从未处置过井喷,此时唯有指望沙鸣岩。
沙鸣岩也是一脸震惊,握紧了拳,才道:“要重泥浆,重晶粉,大量的重泥浆。我出去指挥。”
“小心。”苏城只喊了一声,就开始打电话。他不知道勘探队准备了多少重泥浆和重晶粉,但在不知道井喷规模的时候,再多的重泥浆也是应该的。
1966年,前苏联人为了封堵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井,动用了一颗30万当量的核弹。因为使用其他的方式,均告失败。
如果不是井喷的危害过烈,他们自不会轻易动用核武器。
王进喜的铁人名头也来自井涌,那是即将发生井喷的状态,他在重晶粉不足,没有搅拌机的情况下,被迫用水泥封堵井口,并用身体搅拌沉底的水泥粉……苏城拿起电话,首先打给魏孔。他是办公室副主任,下面又有三产公司,随随便便就能弄到大量重晶粉和水泥。
叮嘱魏孔不要泄漏“井喷”的消息,苏城又拿出电话本,打给沿海的几个船厂和船业公司,由于济南动力机厂的关系,他和这些单位都有联系,借他们的船运输材料更方便一些。
苏城不求掩盖消息,他只想拖延几个小时,若能制止井喷自然最好。若是不行,摸清了情况和对策,攻击也会少一些。
短短十分钟时间,苏城脑门上就满是热汗,放下电话,就冲出了板房。
沙滩上尽是飞溅出来的泥浆和水泥,天上不是还有泥浆落下来。一名勘探队员丢了安全帽给他,就急匆匆的跑到前面去了。
“有没有伤亡?”苏城艰难的走到沙鸣岩身边。
“你来做什么!”沙鸣岩一跺脚,喊:“只有三个受伤的,一个人被打断了肋骨,抬到后面去了,另两人是擦伤。”
他胡乱的指了两下,又喊:“你先回去。”
“我要留下。”苏城固执的摇头,并道:“最多两个小时,重晶粉和水泥就能送来,能坚持住吗?”
沙鸣岩没回答,井喷就像是人工制造的小型火山喷发,很多时候,要看下面的情况,而不是上面的情况。
半天一夜,所有人都未能合眼。
第二天早上,苏城就见到了管理局来的官员,两名处级干部,以及20多名来帮忙的工人。
领头的唐洋处长表面客气,语气却非常生硬的道:“苏董,你请先回管理局,现场由我们接管。”
“我留下。”苏城知道,他不能回去。如果回去,井喷就只有“责任”了。再想接手勘探工作,绝不可能。
打了6口井,竟然还没有出油,在这时候放弃,苏城不甘心。而且,用膝盖想也知道,继任者不会再在埕岛打井了,甚至未来的10年,20年,都不会有人在埕岛打勘探井了。
那样的话,不仅埕岛油田的勘探发现被无限期拖延下去,其他地区的勘探,也不过是无畏的浪费钱罢了。
有了这个想法,苏城留守的态度是极其坚决的。
唐洋又劝说了两句,没有效果,与他一同来的蓝处长站出来,道:“苏董,我们有命令在身,命令您回管理局接受调查。”
“谁的命令?”
“是陶书记的命令。”
陶书记是纪检委书记,同时负责油田的安全工作。苏城迟疑了一下,问:“文件呢?”
蓝处长一愣,他以为说出“命令”就万事大吉了,此时不由道:“事情紧急,是口令。”
苏城轻轻吁了一口气,目光转向受压制的油井,道:“口令不行,我是中国石油总公司的独立董事,两个处长就想卸了我的职?我要见到书面文件。”
唐蓝二人也不能强架他,而且,仔细想想,满楼的厅级干部都不来,偏偏将他们两个处级干部派来,且不给书面文件,这本身就能说明态度了。
蓝处长咬咬牙,道:“我们回去拿。”
“唐处长去拿就行了,你和工人都留下,准备换岗,这里所有人都要上一线。”
唐洋明显比蓝处长圆滑,苏城相信,有林永贵、魏孔等人帮忙,应该还能再拖延一点时间。
他强留下蓝处长后,又匆忙找到沙鸣岩,郑重的道:“尽快调整泥水,恢复循环。”
“还继续?”沙岩鸣吓了一跳。
“有井喷,就说明有瓦斯层,而且水层充沛。只要治好了井喷,它还不是普通的油井。”苏城没有时间选择下一口油井了。他不记得埕岛油田是第几个勘探井出油的,但埕岛油田预设的勘探井仅有15个。此刻,12号井既然已经有了油气征兆,就只能继续打下去。
沙岩鸣算了一下,道:“给我两天时间……”
“两天一夜,36个小时,老沙,拜托了。”苏城说完,转身就上了井台。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针锋相对
管理局会议室内,烟火缭绕。
不用去现场的领导,都变成了老烟枪。几十支烟点起来,即使开着窗户,也只能朦朦胧胧的看见对面的人。
这或许是领导喜欢烟的原因之一。它不仅让人集中精神,还能隐藏自己的表情和眼神,就像是用黑火药的枪手因为射击烟雾而产生安全感一样。
苏城列席会议,坐在角落的椅子上,跟前的座位空着,侧面则挤着人。
在国企,安全事故是仅次于政治事件的大问题。井喷虽未造成死亡,但是,两人轻伤一人重伤,以及价值上百万的设备报废,已经是极严重的事故了。
铁人王进喜当年看见井涌为什么不跑,反而要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就是为了保护油井和钻机!
埕岛12号井的井涌时间极短,几乎是报信的跑过来,井喷就开始了,首当其冲的钻井设备全都损失。
假如不是因为苏城自身够硬,维护的人多,光是这一条,就能把他一撸到底了。
众人对他的不看好,也能够理解。同样列席的,如魏孔等帮了忙的朋友要避嫌,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官员更不愿凑到跟前。
窃窃私语声中,林永贵端着杯子出现再门口。
房间内为之一静。
魏孔惋惜的看了一眼苏城,心想:林书记的位置越坐越稳了,苏城要是不主动承揽什么勘探任务,现在弄个肥差不成问题,真是可惜了。
林永贵咳嗽了一声,道:“现在开会。”
他环视一周,将所有人都看到后,才问:“埕岛12号勘探井的伤者怎么样了?”
“重伤员两根肋骨骨折,未戳中内脏,没有生命危险。另外两名轻伤员已经结束了观察期,放假回家了。”
“工会要多关心伤员。勘探井的井喷控制住了吗?”
“控制住了,泥水循环重新建立。”
“嗯。”林永贵点点头,道:“关于善后的问题,你们讨论的怎么样了。”
由于没死人,事故处理就可以完全按照流程来,下面的人报了一遍,并没有什么异议。
大多数人都是漫不经心的表情,他们心里清楚:戏肉还没上呢。
等林永贵完成了事故处理,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后,才有人站出来发难道:“泥水循环重新建立,是不是说,那口出事的井还在打?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苏城皱眉看了说话的人一眼,似乎是安监部门的二把手,也就是实际负责人。
他不认识此人,于是同样针锋相对道:“泥水循环建立,就意味着油井重新受到控制,它的危险性,与任何一口勘探井都相差无几。如果这是草菅人命,油田就是在尸骨上建立起来的。”
“最差要调查清楚再开工。”
“这的确是最差的选择,我是不会做的。”
林书记敲敲桌子,示意对方坐下来。
二把手瞪了苏城一眼,气呼呼的坐下了。
何根生又悠悠的站了起来,露出一个呲牙咧嘴的笑,就说:“小苏,我听说,你一共打了6口井,怎么还要继续打?”
“埕岛有油,当然要继续打下去。”苏城依旧坚持。
旁人则神态各异,心想:不管埕岛有没有油,估计你都打不下去了。
何根生呵呵的笑了出来,问道:“你怎么知道有油?”
“判断。”
“怎么判断?”
“研究地质资料,进行比对分析。”
“6口油井,打3口油井,地质构造就应该很清楚了吧,怎么打了剩下的3口,还没有看到油?”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极具杀伤力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反而激起了苏城的勇气,就他所学的知识中,埕岛目前的地质构造,是符合海洋油藏特征的。
苏城斩钉截铁的道:“你会见到油的。”
何厂长见他的确相信埕岛有油,不由气道:“你这是死鸭子嘴硬呢?还是有技术依据?”
“自然是有的。”
“哦?那我倒是要请教一下。”何根生图穷匕见,道:“林书记,我把宋教授请了回来,关于咱们油田的浅海油藏,他有新的发现。”
林永贵“嗯”了一声,总不能连人都不让来吧。
何根生招了一下手,就有人到外面去通知了。
一会儿,宋志军从门缝里钻了出来。
“这位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宋志军教授,专攻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化学。请他给咱们讲讲,埕岛地区的地质构造。”何根生满脸笑意的坐下了,他早就看了宋志军的报告,过了这么长时间,后者自然又琢磨出了新鲜玩意,足足40页的专业术语,随便能把人说晕。
宋志军侃侃而谈了起来。
他是经常在讲台上讲课的人,说话的感觉很好,声音与节奏适当,加上头顶的光环和不住嘴的新名词,很快让众人接受了他说的话。
期间,宋志军最少三次重复:如埕岛这样的地质构造,它是绝对不可能出产石油的。
最终要结束的时候,他还用调侃的语气说:“埕岛这个地方,我是亲自去过的。不敢说一滴油都找不到,也许能找到一个日产两吨的小油藏,但是在茫茫大海里,这样的油井,有什么意义?
何厂长听的眉飞色舞,待宋志军说完,立即鼓掌,尔后道:“我提议,不仅要对此次井喷时间调查,而且要对这段时间的勘探经费进行内部审计,重新调配人手,分配资源。并且,找一个对石油开采了如指掌的人,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来指导新的勘探计划。”
何根生要退休了,不怕担责任,就好面子,揽权要钱。随着钻井勘探的开销越来越大,他不止一次想过,用什么办法把苏城的勘探权收走。
以己之心相度,何根生猜测:苏城至少贪了好几万!
这太让他眼馋了。
井喷事件,给了何根生这样一个机会。他差不多是眨眼的间歇,就道:“我提议,用宋教授为副手,组建一个新的勘探班子。”
“就老何吧。”关键时刻,刘书记的作用体现了出来。
何根生哈哈一笑,心想,不枉我提着东西去看你呀。
他当仁不让道:“我还真懂不少勘探。既然这样,我就说两点。首先,小苏的勘探方向错了,人家宋教授论证的非常清楚,东南东南,埕岛就在我采油四厂的鼻尖下面,有没有油,我能不知道?其次,勘探要着重使用科学技术,小苏就在那里打老井,老井要是能出油,我们留着它做什么?就是确定了,它绝对,绝对不可能出油,我们才会放弃那些以前预设的勘探位置……”
“宋的报告,不过堆砌理由罢了,这你也相信。”苏城再次站起来发言。
何根生被打断了话,哼了一声,道:“堆砌理由?我看你才是堆砌理由,我再次告诉你,埕岛没有油……”
“不能放弃在埕岛勘探?”苏城带着强烈的危机感,向着林永贵,以及其他人,说道:“埕岛的地形,是渤海湾最适合进行浅海采油的地形,我们只进行了三个月左右的勘探,远未到要放弃的时候,一次井喷怕什么……在座的都是老油田人了,谁没有经历过井喷?”
“放弃埕岛,不仅仅是因为井喷。”何根生拦住苏城,他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在埕岛进行勘探的,那是自找麻烦的行为。他再次推出宋志军,道:“宋教授的判断,岂不是比你准确的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嚷嚷。”
“宋不过是一个学校的研究者,他才是没有资格担当勘探工作的人。”苏城猛的转向中央的长桌,道:“将埕岛剩下几口预设勘探井打完,如果不出油,我甘受处罚!”
这下子,不光何根生,刘书记也来了兴趣,“哦”的叫了一声,笑道:“你原本就是立下军令状的,现在没有发现油田,就应该受处罚。”
“再打四口勘探井,若是不见油气层,就行军令状。”苏城再无退路,“一事一行,不出油,就该把你放去一线做工人,改改你的臭毛病。还再打四口井……”刘书记晒道。
苏城不屑的道:“我在下面做了三个月的勘探,干的难道不是一线工人的事。既然你说到这里,剩下4口勘探井的钱,我出了!”
下方,阵阵惊叹。
不光因为苏城有钱,还因为他的豪迈。
打四口勘探井,便宜也要上千万,再花2000万也不稀奇。要说一掷千金。这就是了。
林永贵终于看不下去,咳嗽一声,道:“公家的事,没有私人出钱的道理。”
“我愿意出这笔钱,但是,一旦埕岛出油,必须执行我的政策,滴油不下海!”苏城的200口油井,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印钱,2000万元虽然不容易,但的确是能拿出来的。
对油田来说,开采期间的“滴油不下海”政策更加不容易,这不光是一种环保措施,还意味着全新的采掘方式。因为用传统方式无法做到这一点,故而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新的科研攻关。
这才是苏城进行浅海勘探的目标,一旦能够做到滴油不下海,就有资格争夺世界任何上任何一个浅海油田——毫无疑问,那些产油的富裕国家,是不会让中国像是污染自己的海岸线一样,污染他们的海岸线的。
国际石油业,玩的从来都不是低成本游戏。
出于对苏城的信任,林永贵转向何根生,道:“小苏都这样说了,老何?”
何根生知道,林永贵是想让他软一句……但他那骨子拧劲还没消散……一瞬间,大家齐刷刷的扭头看向,敢当面逆着油田一把手的人,可是不多见。
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人,让何根生忽然觉得,这似乎就是自己一生最荣耀的时候。
于是乎,他一字一顿的道:“林书记,埕岛无油,我坚持在东南地区开采!”
木门被“咯吱”一声,推开了。
办公室秘书拿着信封,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海洋采油厂
“做什么!这是会场!”何根生气愤的呵骂,不光因为这个小秘书打断了自己的荣耀时刻,而且因为内心的不安。
办公室秘书来不及调匀气,就断续着道:“埕岛地区有消息。”
林永贵刷的站了起来。
包括苏城在内,所有人都紧张的看过来。
何根生觉得自己血压都要升高了,他不管林永贵和几个副书记在场,直接呵骂:“是不是井喷了!”
办公室秘书摇着头将信封递给了林永贵。
信封是素白的,说明是办公室的抄写件,对方是用电话报告的。
何根生涌起强烈的不安。
林永贵严肃的打开信封,仔细看了一遍,脸色猛的一缓,念道:“9月21日15时27分,埕岛12号井出油,勘探17队队长沙鸣印。”
何根生的脸,刷的就红了。他刚刚说了绝对不可能出油……他的荣耀。
他的万众瞩目。
一下子,难以抑制的羞愤让他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愤怒。最好面子的他,已经不止一次的被苏城折辱……他现在看苏城表情,就像是看杀鸡仇人一样。
会议室也乱成了一团,小声说话的,赞叹的,偷笑的……瞿国达趁机站起来,哈哈大笑道:“恭喜苏厂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不是你坚持,这么好的浅水油田,就要被我们放过去了。”
魏孔也高声道:“埕岛是渤海湾最适合开采浅海石油的地方,咱们胜利,终于能向海洋进军了!”
何根生被他们叫的头大,怒道:“出油又怎么样,就像是宋教授说的,埕岛只能有日产2吨的小井,这样的油井,没有任何意义,对不对,宋教授?”
宋志军比谁都清楚,他那份40页研究报告是怎么出笼的,他只是没有料到,苏城勘探的速度如此之快。
被逼到了墙角,宋志军也只好没有选择的坚持道:“从地质学的角度来分析,埕岛地区,没有蕴含大型油田的基础,发现一两个小油藏的确是有可能的。”
这段话里,比先前增加了更多的定语和修饰。
林永贵已经轻松了下来,命令道:“去看看他们生产检测做好了没有,数据出来就送过来。”
他坐下来,看都不看何根生一眼。
这厮刚才的倔劲,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他的威信。
如果不是埕岛12号井出油,林永贵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一把手威严,将荡然无存。再没有比这,更让他生气的事了。
何根生悄然跌坐在椅子上。
周围全是人们的议论声,三五不时的有人恭维苏城。大家都是相信组织的人,通常来说,组织是不会让坚持正义的个体受委屈的,越是受委屈,越是有回报!
何根生听着耳边吵杂的声音,却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好像飘荡了起来,先是被千军万马践踏,然后仿佛回到了运动时期,灵魂被扯进了那名被自己捆绑起来的老厂长身上,变成了他,被年轻的自己被游街示众,被年轻的自己赤膊抽打,被年轻的自己剃阴阳头,被年轻的自己羞辱。
羞辱!
何根生将所有的窃窃私语,都当作了羞辱自己的悄悄话……身子都颤抖了。
“咯吱。”
木门又开了。
众人不约而同的紧闭双唇。
“生产检测结果。”匆忙而来的秘书手举着信封。
“多少。”林永贵不及去看。他的心情同样的激动,对其而言,浅海战略何尝不是一场赌博,终于到了翻底牌的时间了。
报信的小伙与有荣焉的提高嗓门,中气十足的喊道:“日产……3到4万桶。”
何根生脑袋像糨糊似的,听到这里,大笑重复:“3到4,才3到4……”
“万!”旁边的人,忍不住给他提了一个醒。
“什么?”
“是3万到4万桶……”
“那岂不是要……”脑袋糨糊的何根生悚然一惊。
“日产5000吨,年产200万吨。”苏城语气平静的宣布了这个数字,但心情绝不平静。
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胜利。
苏城在品味着胜利的果实滋味,其他人同样在欢呼。
作为油田干部,没有人比他们更在乎原油产量了。
不停的还有人在计算“日产5000吨,年产200万吨,储量绝对上亿吨了。”
“还好苏董坚持打下去了!”
“绝对是世界级的大油田!”
桌椅的拉扯声,喧嚣的叫喊声,让今天的会议室比元旦晚会还要热闹。
林永贵也紧紧捏着拳头,心脏砰砰的直跳,自不会阻止大家自发的庆祝。
刘书记则抚着额头,尽量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宋志军悄悄的顺着门边,想溜到外面去。
一路上,干部们也不拦着他,排成排,笑:“宋教授,你说这个油田,有没有意义啊。”
“宋教授,4万桶写成4桶,是笔误吧。”
“宋教授,埕岛你是亲自去过的嘛,是不是油太多,糊住脑壳了?”
在不出油的时候,大家不会出言讽刺苏城,因为他们都懂得组织勘探的压力。中国的石油行业,就是在中国最缺乏石油,在国外的专家教授,叫嚣着中国贫油的环境下勘探出来的。
苏城所承受的压力,苏城所经历的挫折,与中国第一代石油人,第二代石油人,第三代石油人,第四代石油人……别无二致。
同为石油工人,同为石油干部,大家能够理解苏城。
但是,对于只知道反对,不知道建设,能用40页得出一个错误结论的专家,不会有人给他好脸色。
宋志军脸色灰白,跌跌撞撞的离开了会议室。留下难兄何根生接受万众瞩目的灼烤。
魏孔轻轻走过去,将他那40页的报告卷起来收好,并向苏城笑了一下。
失去名声的专家,比搬砖的小工还不如。
会议室的笑声,持续了十多分钟。
等大家都累了,才纷纷点上香烟,重新让其回归烟雾缭绕的本色。
瞿国达一口气吸了半根烟,又忍不住赞道:“日产3万到4万桶,一天就是100万美元。哈哈,这么大的油田,就算是填海也划算呀。苏城给咱们油田立下大功了,有了埕岛油田,咱们明年的任务就好完成了。”
“不能填海。”苏城低声说了一句。
“不填不填,滴油不下海。我们听你的。”瞿国达笑道:“经过这件事,咱们就看出来了,那些专家教授什么的,就和大院里下象棋的老头子一样,吹牛行,真让他干点什么,走两步路就要拉稀。”
何根生就喜欢在家属院下象棋,最善“卧槽马”。对于这一点特长,他不止一次的在人前吹嘘。
瞿国达指桑骂槐的手段,在这间会议室里,不啻于指名道姓的辱骂了。
可何根生只能生受下来。他搞的乌龙太大了,哪好意思再争辩。
而且,两人都是采油厂的厂长,互不统属,互不畏惧,他也没把握让瞿国达闭嘴。
他不说话,林永贵却不准备放过他,他还记着这老货前面的做派,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此时敲敲杯子,道:“瞿厂长刚说到开采……埕岛油田,是咱们第一片浅海油田,如何开采,咱们议一议,苏城,你有什么想法?”
“是。”苏城早就想过了,道:“我觉得,作为中国第一个浅海大油田,应该发挥它的优势,不仅要组织力量进行开发,而且要向总公司求援,让他们从其他油田,抽调精干力量,帮助我们进行浅海油田的技术攻关……”
“嗯,这个建议好,刘书记,向总公司求援的事,你要抓起来,要把我们油田的价值和前景说出来。”林永贵恢复了一把手的威严。
刘书记只得答应这个求人的活。
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再让常委们依次发言,林永贵笑道:“我也有个想法,从现在的生产检测来看,埕岛油田的规模已经相当于一家采油厂了,由于它的特殊性,我觉得,应当把它独立出来。”
何根生猛的抬起头来。
埕岛油田是在采油四场的地盘上,林永贵的话,等于生生把它们从何根生手上抢走。
这几乎是必然的,林永贵怎么可能让何根生舒服了。若非他的组织关系在石油总公司,他会直接让这厮退休。
不过,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林永贵不容何根生分辨,接着就决定道:“在原采油四厂的基础上,要组建一个新的海洋采油厂。陶书记,你先把这个事肩起来,除了四厂的人员设备之外,还可以抽调其他单位部门的人手。老何,你积极配合陶书记的工作,把四厂的日常事务负责起来。”
何根生以前是四厂的厂长,全面负责工作。现在,林永贵把陶书记派到了四厂,等于替了他的职务。
何根生又气又急,说不出话来。
林永贵转头又道:“这次勘探出埕岛油田,有赖于苏城排除万难,坚持不懈。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像是这种具有主动性的干部,应该给他更大的空间。对于海洋采油技术,不光我们胜利油田,我想全中国的油田,都不熟悉,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引入新鲜的血液。让外面有能力的公司,参与进来……”
苏城听的眼前一亮。林永贵没有直说,但是,假如能够组建独立公司,参与到海洋采掘业中去,那可不仅仅是一本万利所能形容的。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 善良的总公司
晚间。
相隔埕岛数里,就能看到一条喷涌出的火龙,映红海面。那是出于油井安全考虑,用以燃烧石油衍生气的“放空火炬”。
看着这条活灵活现的火龙,苏城忽然觉得很安心。
提前半年发现埕岛油田并不是主要的,提前10年开采埕岛油田,才是他所期望的。
火光掩映下,傍晚的海水露出难得的蓝绿色,犹如晶莹的珠宝。座落在潮汐中的井架线条硬朗,由泡沫似的建筑材料围拢,像是孤岛灯塔一般。
林永贵穿着厚厚的衣服,脚上套着雨鞋下船,看着微光下的海岸,赞道:“嗯,咱们要是像陆上一样采掘石油,这个海滩就没法看了。”
“这道风景可贵啊。”陶书记向来秉承中立的态度,没有林永贵那么开放,也没有刘书记那么保守。基本上,他属于比较完美的中国式干部,有极强的执行力,但受限于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总是有些放不开。
如今,陶书记负责筹备海洋采油厂,苏城免不了要与之多打交道,于是笑着解释道:“滴油不下海,不光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也是为了多赚钱。”
“怎么赚?”陶书记想起技改成本就觉得头痛。
苏城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咱们国内的工业发展,有点倾向于先污染后治理,这个是外国人走过的路,也没有错。但是,世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不一定都走这条路,像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家,他们都是传统的产油国,有钱,因此宁愿走清洁工业的路子,再一方面,这些小国也不求全面工业,咱们若是想在他们的海边挖石油,‘滴油不下海’是必须攻关的技术。”
陶书记觉得苏城有点吹大气,但是,面前就是他坚持勘探出来的油井,也只能呵呵的笑道:“这是一系列的技术呀。我估计等不到那一天了,咱们油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去国外开采石油。”
“开采国外的油田,肯定不是现在就能做的事。不过,好处现在就能得到。”
“哦?”听说立刻就有好处,陶书记总算来了兴趣。
苏城嘴角笑了一下,道:“总公司肯定有开采海外油田的兴趣,就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名,写一个报告上去,要是没有资金和技术倾斜,咱就不陪他玩了。”
林永贵莞尔,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确是总公司想搞的东西。这两年,咱们胜利油田的储量告急,大庆最多也就是10年高产期了……现在看来,也就是新疆的油田还有潜力。做几年准备工作,时间刚刚好。”
只有做过一把手的人,才能猜到一把手想什么。林永贵初登管理局局长宝座,希望开采浅海油田,扩大胜利油田的储量。总公司新成立,自然也希望有一个新气象,开采国外油田几乎是必然选择。
陶书记一边听一边想,不时的点一下头,要是有补助,他也不介意滴油不下海。高科技谁不喜欢,就看有没有资本来玩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向苏城,觉得:这小家伙,头脑清楚,人也大胆,竟然真的揽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