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是赚的多,还是花的多,对企业的领导者来说,那都意味着权力。
因此,国企最害怕的就是关停并转。一家停工的企业,不赚钱了,不花钱了,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企业领导的级别再高,也不过是一具木乃伊罢了。
80年代以前的企业,供不应求,最怕的是赚不到钱。80年代以后的企业,供大于求,最怕的是不花钱。
大华船业要是每年造10艘20艘的大中型船舶,总吨位三四十万吨,它的价值,可能还赶不上中远船务。
但是,大华船业要是每年造一百四五十万吨的船,它的价值就比副部级的中远船务还大了。
至少,重钢、首钢或者宝钢这样的大型钢企,会很乐意来捧臭脚。大华船业若是因此而增加重型机械的数量,每年添置一两个亿,一重二重这样的部级企业,也会知情识趣的露出笑脸的。
摸着胖胖的下巴,卢总心思转动的继续说道:“如此看来,只要订单跟得上,平地造船法的好处是源源不断啊。老实说,我们江南造船厂,在争取订单方面,还是有点心得的。”
苏城微笑着打断了他的话,道:“订单肯定是跟得上的,实不相瞒,我们最近3个月,已经获得了50万吨的订单了。”
“什么!”
“什么!”
跟前竖着耳朵听他们对话的不止一个人,惊叫出声的,一个是和苏城对话的卢总,一个是边上的詹志芳。
卢总是惊讶于这么短时间内,大华实业竟能得到50万吨的订单。詹志芳的联想就丰富了。
今年下半年,中船重工可比去年同期少了30万吨的订单。
他原本以为,这是船舶订单的周期性。一年多一年少,在船舶制造业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企业手持的订单总数没有太大变化,那就不必大惊小怪。詹志芳甚至以此为基础,写好了报告,交给总经理和集团党委会审查。
哪里想到,订单是被大华实业给抢去了。
詹志芳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他不是真的在乎中船重工被抢走了订单,他是在意自己的面子受损。
递上去的报告,可是拿不回来的。
算算时间,现在已是12月1日了,按照集团的习惯,报告要么已经审查了,要么就正在审查过程中。
明天一早,卢胖子或者其他什么人,把大华船业获得50万吨订单的事捅出去,集团党委会内会有什么嘲讽,詹志芳用屁股想都能想出来。
这个时候,詹志芳都没有精力去考虑一下,大华船业是怎么获得50万吨订单的。
那些不是造船厂的老总,听到苏城的话,表情也变了。
50万吨的订单,意味着50万吨的钢铁,按照4000元以上的价格,这就是20亿元的单子。而且仅仅是大华船业3个月内获得的订单!
相应的,仪表仪器,柴油机等等,虽然不一定全从国内订购,但基数大了,采购量肯定是不会少的。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尚且会为了几千万几亿元的投资而折腰,国内厂商又岂会吝啬于笑容和恭维。
一时间,苏城身边立刻围满了人。
卢总更是焦急万分。他一边用胖胖的身躯独当一面,一边忙问:“苏董,有时间考察一下我们江南造船厂吧,我代表厂党委,热烈欢迎。”
这句话说的都有些不顺,别人却顾不得了。
宝钢和上仪也连忙发出邀请,他们都是本埠的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后两家,苏城笑呵呵的应承了。对方需要他,他也需要对方的帮衬。但是,面对江南造船厂的卢总,苏城的表情就有些淡了,轻声道:“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事,大华做一次就够了,江南造船厂,我还是不去了。”
卢总的肉脸一下子垮塌了。
中船和远洋集团共同抵制大华船业的事,作为下属的江南造船厂自然是参与者。不过,卢总以前真没有太关心此事,和其他造船厂的想法差不多,一家私企做LNG船,那不是找死吗?集团副总要做什么,自然是由着他去做,即使没有人赞成,也不会有人反对。
现在看来,人家即使不做LNG船,用普通业务混个肚圆是没问题的。而且,确实掌握着相当的技术。
“枉我还想得到平地造船法。”卢总暗自苦笑一声,就想退下去。
苏城眼看着他的表情变来变去,就在卢总准备放弃的时候,开口道:“卢总要是有兴趣,可以多介绍几位领导来大华船业参观,我们互相学习经验。”
卢胖子的眼睛登时瞪大了。
学习经验?
他暗自重复了一句,毫不犹豫的道:“没问题没问题,我回去以后,就向领导汇报。”
“那最好了。”苏城说着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回头看了一眼。
卢胖子多年宦海的锻炼发挥了作用,紧跟了两步。
就听苏城声音低沉的道:“我倒不是一定要向和什么领导谈。不过,詹总那种领导,我生受不起。”
卢胖子一呆,转瞬笑了,道:“我明白。”
苏城点点头。让这位卢总传话是一方面,另外,大华的公关事务部,自然会找江南造船厂的领导们传递消息的,各是各的渠道,各处都不耽误。
詹志芳在身后盯着苏城和卢总悄悄话,心里发狠,但也没有办法。
中船集团和江南造船厂的关系,就像是石油部和大庆油田的关系一样。前者虽然是集团总部,但要说控制后者也做不到。没有利益纠葛的时候,这种大型子公司自然是听话的,可有了利益问题就不好说了。
詹志芳如果是集团总经理,说不得还有些权力,可他作为副总,就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了。
江南造船厂的厂长,经常是总经理和常务总经理的有力竞争者,不听他的招呼,也很平常。
这厢,卢胖子自己琢磨去了,大连船舶重工的代表,悄悄的到了苏城身边,也说起了小话。
不用说,平地造船法这种东西,吸引力太足了。
国企从来都是不缺人员却装备的。要是可以不用建船坞,他们根本不用增员,立刻就能把产能加上来。
苏城不说给也不说不给,既不提条件也不会断然拒绝,越是如此,几个船厂的人就越是心热。
有詹志芳在跟前,几个规模稍小些的船厂干部,就不敢过来和苏城直接说话了。但趁着天色渐晚,詹志芳分明看到他们去跟前的办公室里打了电话,再回来的时候,关注度也都发生了变化。
一种变天的感觉,顿时笼罩住了詹志芳。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130年的船厂
卢胖子鬼鬼祟祟的站在外滩上,像是个普通的胖子游客似的,打量着身前身后的黄浦江与外国建筑。
12月的江风冷飕飕的,裹紧了大衣也冻的他直跺脚。
卢胖子很难理解,这些从南京路走出来的姑娘少妇,怎么就能穿着薄薄的小脚裤满街跑。
“难道越胖越怕冷?”卢胖子考虑哲学的时候,觉得没那么冷了,就像是在党校上课时遇到高级领导讲授马克思哲学原理,天大的困意都能消除。
本埠的女性穿着向来时髦,一会儿过来个大波浪,一会儿过来个健美裤的经过……每当健美裤经过的时候,卢胖子总是要目送人家远去,同时难以置信的评价:现在的女人怎么这么大胆了,那裤子就紧包着屁股,啥形状都看出来了,都这天气了,还不多穿点?
“卢哥,看啥呢?”突兀的,小胖的声音出现在身后。
卢胖子吓的一跳,见是他,才咳嗽一声,换了脸色,笑说:“黄平啊,你们来了。”
“来了。”
“人呢?”卢胖子伸头张望着。
“在那听歌呢。”小胖向后面伸了一下手。
卢胖子看过去,果然在一台路边的卡拉OK机边上,发现了苏城。他比本埠人穿的还要光鲜,虽然不怎么时髦,但一身挺括的毛呢大衣,还是鲜亮非常,令人羡慕。卢胖子暗想:肯定是国外的羊毛大衣,下次出差,一定要找身一样的衣服。
此时的人,才不在乎撞衫什么的。三个同事穿一样的衣服也不奇怪,何况卢胖子这样的老男人。
他很快收回目光,低声道:“我们荣总在店里休息呢,咱们进去?”
小胖立刻摇头道:“师父说了,不进店,让他过来吧。”
“外面这么冷。”卢胖子跳脚。
小胖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荣厂长身体不好?”
“那倒不是,那倒不是。”卢胖子嘿嘿笑了两声,四处看看,找了个公用电话亭,又摸出一张IC卡,拨到信息台留言后,出来笑道:“我法发了信息,稍等一会。”
此时的领导干部,用大哥大的极少,携带不便是一方面,通话质量差是另一方面。做生意的老板可以尽情的喊“不就是10万块嘛!”,当领导的要是每天捧着砖头机喊“不就是个处长嘛!”,那他这个领导也就做不久了。
片刻后,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快步走了过来。
卢胖子连忙迎了上去,小胖也跟在后面。
老者比卢胖子年龄稍大,指节粗大的像是个老工人,但衣着高档,气势逼人。
小胖知道他是江南造船厂的总经理,上去腆着脸就喊:“荣伯伯。”
老总有点发愣,卢胖子也傻住了。这个套近乎套的,太直接了吧。
小胖很满意对方的态度,轻笑解释:“荣波波,我是黄平,我爸是桂江造船厂的黄恒丰,我前几年到京城找工作,还见过您。”
他一说桂江造船厂,荣尚国就明白了,融洽的道:“是黄平啊,我记得,没怎么变嘛。怎么,换了工作?”
“我爸当年把我放到石油部里面了,谁想到石油部也改成了石油总公司。后来,我一咬牙,就出来和我师父做了。”
“你师父是?”
“苏城就是我师父。”小胖三言两语的将双方的关系给捋顺了。90年代的国内商界,能不能扯到八竿子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即使人情社会使然,也是一种信任的背书。
被老乡背后捅一刀的时候,总是比被外乡人捅刀的时候少吧。而且,责任人也容易找到。
小胖一头连着苏城,一头连着中船,是最好的居中调解者。
荣尚国暗想:苏城也是有心了。
有鉴于此,他的态度也略微热情一些。
几个人说话间,来到了江边的卡拉OK机边上,与苏城会面。
耳边听着此时最流行的水手,苏城和荣尚国轻轻握手。选择在这样的地方见面,是情非得已。江南造船厂希望和苏城合作,而苏城合作的首要条件,是抛开詹志芳,更进一步的说,是支持黄恒丰一系。
换言之,荣尚国只有加入到黄恒丰一系来,才有与大华合作的可能。这样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因为中船的船厂很多,大华即使要合作,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家或几家合作。
因为小胖的关系,苏城更加信任黄恒丰和他一系的老领导钱腾。两人在见面后,也已达成了一致的合作目标。
荣尚国要合作,其实不止是与大华船业合作,还是和黄恒丰一系合作。
作为与钱腾级别相当的老资格高官,荣尚国对钱腾并没有成见,对詹志芳也没有特别的好感。但是,在选择合作之前,与苏城私下里接触一下,也是必须的。
两人站在寒风中,像是偶遇的旅人似的,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话。
荣尚国的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在他眼里,这是一个走过场的前置谈判,确定大家的心思相同,双方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搞官方会面了。
平地造船法若是能提升江南造船厂50%的产能,那就比10个詹志芳还值钱。荣尚国和詹志芳的行政级别都是副部级,说不得还会是集团总经理位置上的竞争对手,因此,能将船厂的业绩提高,荣尚国才不在乎詹志芳怎么想。
若非有这样的基础,他也不会来见苏城。
然而,当苏城口中蹦出“技术入股”一词的时候,荣尚国脸色变了。
“大华船业,想要江南造船厂的股份。”
“是大华实业集团。”苏城更正了一下,貌似轻松的道:“我们会按照江南造船厂的估价,投入一部分现金的。这些钱,正好可以用于采购新的设备。平地造船法对起重和移位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另外,焊接机器人什么的,大量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效率……”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30年的老厂了。就因为一项工法改进,换取我们江南造船厂的股份?”荣尚国的语气不善,道:“你要是打着这样的心思,我劝你最好收回去。”
“洋务运动时代距今130年了,江南造船厂要是没有与时俱进,怕也坚持不到今天。”苏城抬抬眼皮,道:“我又不是用工法白换你们的股份,当然,工法也会估价的,但归根结底,我是用真金白银出资的……”
“江南造船厂不缺钱。”
“当然不缺钱,否则我也不提工法了。”苏城不因为荣尚国的态度不好而有所变化,仍然温润的笑着,道:“技术转让是一项合作,荣总承认吧?既然是合作就应该是双方有利的事,荣总,您说说看,江南造船厂得到了产能提高50%的好处,大华船业得到了什么?”
“江南造船厂可以付钱。”荣尚国想说詹志芳,最后还是没好意思提。在大华没有打破行业壁垒以前,詹志芳是代表中船的,如今看来,他只能代表自己或者自己一系了,那威慑力就大大降低。可以说,詹志芳的问题就算没有被解决,也解决了一大半了,又哪值得做交换。
苏城让他想了会,才问:“荣总愿意付钱的话,能付多少钱呢?”
荣尚国“呃”了一声,说不出话来。
他是船厂的老总没错,但央企拥有各种好处的同时,受到的约束也强。从国外购买技术都需要各种批文,从国内企业购买技术?这种事情,中船集团还真的没做过。
国内企业有什么技术,不都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事吗?最多是私下里进行一些补偿,也是以补偿对方企业员工为主,很少直接补偿企业的。这里面的加码自然是大大不同的。
即使是按照国外的标准,荣尚国也不知道该出多少钱?
一百万两百万肯定是不行的,但再多?
荣尚国不禁问道:“这个平地造船法,有什么大华自己开发的设备吗?”
“有一点,但不多。多是我们再购买的专利。”
“哦?什么专利?”
“激光测距,计算机软件等等。”
荣尚国再次沉默了。这些虚物,是最难计算价格的。要是纯购买技术出几千万,怕是真的会有人有意见。
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工业的。多少从运动年代过来的人,坚信人定胜天,用几万人的年工资购买技术?就算到了不被扣帽子的年代,想说出去也不好听。
而且,荣尚国知道,自己就算出到几千万,苏城也不会直接出售技术的。
大华实业也不缺钱。
“除了股份,大华不能提出别的要求吗?比如,劳务合作?”好半天,荣尚国才从牙缝里憋出一句话。
“大华的目标,是购买最少15%的股份。按照中船的规模,15%的股份,最少应该留一个董事的位置给我们吧。这样密切的关系,江南造船厂和大华船业的劳务合作,应当是水到渠成了。”苏城没有直接拒绝,但意思是清晰的。
“我要好好想想。”荣尚国的轻松心情已经丧失殆尽了。
苏城点点头,道:“我今天也要去中远船务,希望听到荣总的好消息。”
荣尚国点了一下头,快步离开。他知道,这是苏城在向自己施压,比起江南造船厂来说,中远船务和大华船业的关系明显更密切,他这时候才想到,苏城甚至没有提到平地造船法会扩散到一家,还是多家。
此时却不好问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目标康采恩
过了两日,黄恒丰来到了本埠。
他是代表荣尚国来的。
黄恒丰的老上级钱腾一系,对于荣尚国是非常重视的。如果能够和他形成同盟关系,好处自然很多。
在这种背景下,黄恒丰是要极力促成双方的合作的。
另一方面,由于小胖黄平的关系,黄恒丰又希望苏城的发展能够顺顺利利,从而继续做儿子稳当的靠山。因此,无论是出于情谊还是利益,他都不会侵害大华实业的利益。
正是这种关系,使得黄恒丰成了江南造船厂的最佳代言人,而黄平则是苏城在中船内的代言人。
黄恒丰仍然敦实的像是人型冬瓜似的,穿过大华总部的林荫路,与苏城在湖边的暖房会面。
坐在暖洋洋的房间里,黄恒丰迅速躺在椅子上,摸着脑袋道:“你们这个总部,做的还真是好。”
“许多人来了都不想走了,您要是有喜欢,可以住我们的招待所里,繁华缭绕,独门独院。”
“好是好,不方便啊。”黄恒丰不掩饰的道:“我得住中船的招待所才行的。”
苏城亲自给他倒上一杯茶,又放了两盘干果,笑道:“您什么时候来的本埠,见到黄平了吗?”
“没来得及。”黄恒丰不客气的喝了茶,然后坐稳了,道:“我那边的工作也很紧。所以,我就直说了,大华实业收购江南造船厂的目的是什么?”
苏城没有太多的迟疑,道:“康采恩。”
康采恩就是财团的德文译法。大华的80万吨乙烯设备,就采购自巴斯夫集团,用他们的企业法来说,就是巴斯夫康采恩。
德国人最早采用了这种垄断经营的企业模式,日本人后来学了去,而中国的集团公司,其实也是康采恩的一种形式,以控股或非控股的股权公司,形成一个企业联合体。康采恩与欧美的托拉斯集团则有一定的区别,根据国家法规的不同,组成形式也各有不同。
不过,苏城此时用这个词,是为了避免用“财团”或“控股集团”一类的敏感词汇。
中国的政治语言就是如此奇特。苏城要是说,大华想组建财团或者控股集团,把江南造船厂或者哪个造船厂吸纳进去,中船集团怕是立刻就疯了,打死荣尚国也不敢答应。
但大华要是组建一个康采恩,虽然大家都明白是财团,却不会引起激烈的反应。
在不做特意解释的情况下,许多人说不定都不知道状况,抵触无形中就少了。
黄恒丰眼珠子一转,就明白了过来,茶也不喝了,皱眉道:“这是大华的目标?”
“咱们国内的企业模式就是如此,由不得我选择吧。”苏城轻笑了两声,道:“江南造船厂要是愿意,拿出最少15%的股份,卖给我们也不影响他们什么,我就放个董事监督一下财务什么的即可。他们要是不愿意,我们就选择与其他公司合作,并不强迫。”
黄恒丰这下明白了,苦笑两声:“你们这是觉得,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啊。”
苏城不接茬,换了个语气,道:“您的桂江造船厂,有没有兴趣接手新技术?”
黄恒丰一眨眼,讶然道:“我们造的都是小船,万吨轮也不多。”
“节省下的船坞是一样的,节省的时间也会更多。而且,小船不是更需要灵活的建造计划?大华船业正在生产的5艘渔船证明,平地造船法在这方面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了,你们可以采用以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段造船法,不管怎么样,速度都会快很多。我们预计,30天造一个船体是轻轻松松的,短期内压缩到20天也容易。”苏城可不是临时起意,因为小胖的关系,桂江造船厂早就是他考虑合作的对象了。
黄恒丰见苏城是认真的,不禁笑道:“我可不敢做主把股份给你。”
“按照地产和设备的评估价值的20%,我再加一倍,换取中船造船厂20%的股份。这个条件比给江南造船厂的还好。”苏城停了一下,道:“现在各地都在搞股改,增加一倍的情况下,谈谈总没事吧。”
黄恒丰哑然。别说是桂江造船厂这样的部属大中型企业了,比他们大的企业都在搞股份制改造,20%的股份,确实算不得什么。江南造船厂若非顶着中国最大的造船厂的名头,按说也是好谈的,就是现在,江南造船厂的荣尚国也是在犹豫,并没有关上谈判的大门,否则何必请黄恒丰出面。
“桂江造船厂可不像江南造船厂,你们要去做什么?”黄恒丰手放在椅子上,已经没那么轻松了。
“黄总不用妄自菲薄,桂江造船厂仍然是大型造船厂,设备一应俱全,又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未来,大华船业完全可以与桂江造船厂共享订单。比起江南造船厂,我们的合作机会更大,不是吗?”
“这么说,你对江南造船厂,其实是没有兴趣?”
“就像我前面说的,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算了。能不能合作,要靠他们自己赢取。”苏城伸展了一下胳膊,说的非常轻松。
如果是石油企业,例如中石油和中石化下属的公司,有机会的情况下,苏城会积极的争取。但船业公司毕竟不是大华的主业,苏城也不会因此付出太多。没有了江南造船厂,还有江北江东造船厂。
黄恒丰完全理解了苏城的意思,缓缓点头,喝完桌上的茶,换了一个话题。
……大华船业的5艘船日见雏形,没等完成,又有五艘船的骨架竖了起来。
来参观的人更多了,有兴趣的船厂自然不少。
不用船坞的造船法,一直以来都是造船业者追求的。早期就曾有过各种各样的雏形,但苏城选择的,是用现代技术堆砌起来的平地造船法。它的好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而劣势却不那么明显。
光是大华每天运入码头的设备,竖起来的塔吊,就能给各家船厂以强烈的信心。
要是没有丰厚的利润,一家私企又怎么会贸贸然的增加投资?
寻求技术转让或技术共享的船厂也越来越多。
以国内的船厂规模,差不多是每家船厂都来过了,不好明目张胆来的,也私下里派人接触。
中船内部,也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吵作一团。
12月15日。
荣尚国终于做出了决定,在中船重工例行的党委会上提出,要前往大华实业参观。
他是中船重工的标志性人物,这个决定立刻变成了两个派系博弈的焦点。詹志芳坚决反对不成,气的提前离场。
荣尚国不为所动,第二天一早,就启程来到大华船业。
这一次,他们参观的是大华船业的第二批船舶制造。
5艘船,分别是3艘4800吨的远洋渔船,1艘1。2万吨的散装货轮,以及1艘2。4万吨的散装货轮。
这五艘船比起前线,明显增加了好几个数量级,难度也增加了许多。
尽管仍然看不出下水的具体方式,但从轨道等方面的铺设,已初见端倪。
荣尚国穿着夹克,不顾跟前的灰屑尘土,就近去看船舶的建造情况。
苏城知道,他是要确定大华的技术有价值,因此也不拦着,有着荣尚国和他身边的专家们审查。
和其他船厂不同,荣尚国不顾面子的带了十几个人,有的去看小船,有的去看大船,有的去看仪器和设备,有的去看原料,还有的看工艺,问工人,不一而足。
苏城啧啧两声,不以为杵的对霍昌道:“看看人家的考察方式,还是有点底蕴的,咱们要学习。LNG船的技术不能光指着韩国人教,还要自己去现代重工去学习和审查,不能让他们把什么技术漏掉了。”
“目前看来,韩国人还没有藏私的意思,两国刚刚建交,经济合作要是出现纠纷,大家都不好看。大华实验室传回来的消息,情况不错。”中韩建交的谈判紧张而快速,但双方都没有大张旗鼓的操办。中方派了外交部长去朝鲜解释,得到了默认,台湾则与韩国提前一天断交,撤出了汉城。为了不刺激友邦,低调是共同的要求。
直到现在,大华仍然在消化LNG船的技术。同时用各种船舶培训自己的员工。
工业发展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100年前的英国,要用50年才能达到船舶工业的领先,日本用了30年完成该步骤,若是不出意外,韩国只用15年左右。不过,等到2013年,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吨位数,已然超过了韩国,所用不到10年时间。
有了这样的认知,苏城对于韩国的态度,其实是偏向于友好的。这样的小国寡民,用来做假想敌是没有必要的,无端的拖累了自己的发展速度。互惠互利,则中国的发展速度上去了,不光超过韩国,还会超过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
相反,如果和韩国死磕,韩国也许发展不上去了,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红着眼睛的后工业国家,可不会等着中国。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大华船业。苏城对于国内竞争没有太大的兴趣,世界船舶市场,日后会发展到每年5000万吨以上,大华实业即使全部投入其中,也不可能吃下这个庞大的市场。
因此,国内船厂要是愿意出让股份,那就是最好的。
出于这样的心理,荣尚国等人能够看到的东西就很多了。这让他们暗自高兴的同时,也暗暗惊讶。
这套工法,不仅能行,好像还真的好用。
到了晚饭时间,荣尚国才不情不愿的出来,准备一同晚宴,探探苏城的口风。
众人站在场地上,一边说话,一边等船厂的通勤车开过来,良久才看到一辆黑色轿车。
车停。
荣尚国正要移步过去,却见下车的不是司机,而是几个大饼脸的家伙,打头的西装革履,后面两人则提着工程师的便携箱子。
“韩国人。”江南造船厂的总工低低的说了一声。
荣尚国的眉头立刻拧了起来。
……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三章 橄榄枝
“苏城董事长,总算找到你了。”安尚宇来到苏城面前,鞠了半个躬,就介绍道:“他们三个人是我的副手,我们刚刚下的飞机,本来应该提前几个小时来的……”
安尚宇解释了两句,接下去道:“请问苏城先生,大华实业是不是有一艘万吨级的货轮,在不使用船舱的情况下开建了?”
“嗯,1艘1。2万吨,1艘2。4万吨,都是散装货轮。”苏城指了一下前方,两艘万吨级的货轮明显要大的多,4000吨级的渔船和它们比起来,就像是儿童排球和篮球的区别一样。
天有点晚了,趁着落日的余辉,安尚宇勉强看到正在江边空地上开建的几个分段。
巨型总段造船法是在分段造船法的基础上设计完成的,大华实业还处于摸索掌握当中。因此,正在建造的船舶是分段技术和总段技术共同使用的。
对于己方掌握的分段造船法,安尚宇没有太多看,眼睛只盯着没有船坞的场地,一会儿,转过头来问:“苏董,我们能上去看看吗?”
苏城抬手看了一下表,道:“别太晚。”
“好的好的。”有这么好的机会,韩国好说话的很。安尚宇再次道谢,立刻与副手们往那边去了,没有丝毫的矫情。
霍昌低声吩咐了一声,就有两名大华的员工跟了上去。来大华船业参观的工程师很多了,每个人身边都会带着各种各样的顺手装备,大华公关部陪同的人员都陪出了经验,他们不会完全拒绝工程师们使用仪器,但也仅限于简单仪器。要是想刮点金属屑什么的,则是绝对不允许的。
安尚宇首先拿出装置来测斜度,以确定船舶的工作面。
他抵达之前,就做好了预案,以决定测试哪些项目。平地造船法是否能够实现,有经验的工程师,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中就能看出来。
安尚宇认真的做测试,做记录。
紧跟着他的副手捧着本子,或者划勾,或者划叉,或者写注,好像在实验室似的。
目送他们离开,苏城再对江南造船厂一票人笑笑,说道:“我们和韩国公司,有合作关系。”
“我知道,南朝鲜的现代重工。”叫了几十年的南朝鲜,荣尚国还不太习惯韩国的称呼。
说话间,通勤车也来了,荣尚国跟着人上了车,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