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宅师-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事求是的说,再豪华的现代化水泥建筑,从避暑的功效来说,远远不及普通老百姓家的泥瓦房。这不是在故意贬低水泥建筑,而是事实。
毕竟水泥建筑,那是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以砖头堆砌起来。这样的建筑,在烈日的暴晒下,导热极快,但是散热却很慢。时间一长,就好像是火炉烤箱一样,让住在屋里的人苦不堪言。
与之相反,泥瓦房是由泥砖砌成,泥制的砖头非常笨重厚实,而且能够吸收热量不散发,再配合屋外的几株大树,简直就是能够调节温度的天然空调。
对比之下,泥瓦房无疑是更合适人类居住。可惜呀,人类向来有自虐的倾向,对于好东西往往容易视而不见,倒是很喜欢中看不中用的事物。
此时,把方元引到屋里大堂,朱罗经不好意思道:“家里简陋,你就将就一下了。不要客气,随便坐。”
方元环视一眼,只见厅堂收拾干脆,旁边是个柜子,里面摆了碗筷。中间是桌子,四周围了一圈凳子。这也正常,在乡村之中,厅堂不仅是招待客人的地方,更是餐厅。现代的一些商品房也一样,客厅餐厅相合,也不再另外区分。
在朱罗经的招呼下,方元找了个凳子坐下,然后笑道:“朱师傅,你不用客气才对……随便倒杯水就好,茶就不必了。”
“没事,很快!”朱罗经手脚麻利,暖壶有现成的开水,茶盒也在旁边,用开水洗了下杯子,再抓了点茶叶放到杯中,然后用开水一冲,干枯的茶叶立即飘浮起来。
不久之后,如针一样的茶叶,在开水的滋润下,无声无息舒展开了,一缕香就飘逸出来。这就是徽州本地著名的茶叶,黄山毛峰……(未完待续……)
第416章 重塑风水,福泽一方
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徽州黄山一带,又称为徽茶。由于新制的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所以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据说贡品黄山毛峰,会在每年清明谷雨时期,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之后,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所以有黄金片的美称。
这种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最重要的是茶汤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自然是茶中名品。
当然,朱罗经冲泡的黄山毛峰,肯定不可能是贡品,而是最普通的等级。但是再普通的茶叶,只要滋味出来了,也能够消暑解渴,让方元感到十分满意。
泡了茶,朱罗经也坐了下来,探问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方,方圆的方,单一名元字,元帅的元。”
此时,屋外有树荫遮挡,厅堂气息十分清凉,又喝着滋味不错的茶水,方元感觉到一阵悠然惬意,心中的火气也慢慢地敛去了,心平气和,有问必答。
“好名字。”朱罗经赞许起来:“没有想到你年纪轻轻的,居然也对罗经之术有研究。”
“略懂,略懂。”方元笑道:“偶尔读了几本书,知道一些理论罢了。”
“不错了。”朱罗经叹道:“十里八村,也有一些罗经师。但是我和他们聊天,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引水补基。唉,连你都不如。半吊子的水平,就敢替人择吉卜凶。罗经师的名声,就是被他们给败坏了。”
“咳……”方元安慰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各行各业,都是差不多的情况,鱼龙混杂啊。”
“我知道,但是不甘心啊。”朱罗经忍不住诉苦道:“刚才你也看到了。他们宁愿举行浩大的求雨活动,也不相信我的话。”
“真是在求雨呀?”方元错愕道:“我还以为在宣扬风俗文化呢。”
“什么风俗,那是在白费力气。”朱罗经悻悻道:“他们有这闲工夫。不如跟我上山挖地,搜寻泉眼……”
“泉眼?”方元一怔:“什么泉眼?”
“一个能够灌溉四方,形成河流的泉眼。”朱罗经表情一正,认真道:“据我研究。在我们村子后头的山上。肯定有一个大泉眼。只要找到泉眼挖开,肯定能够解决村子的旱情。”
方元一听,脸上自然露出几分怀疑之色。
“不相信?”朱罗经急忙道:“我有证据的。”
“什么证据?”方元有些好奇。
“你等着,我马上去拿。”朱罗经兴冲冲而去,不久之后就捧着几本装线书回来。可能是憋得很久了,难得有人聆听他的看法,他也很想倾诉一番。
“你看看,这是我收集的资料。”
这个时候。朱罗经翻开一本书册,示意道:“建村。就是我们村子,山环水绕之地也;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狮象把门,园林锁口……”
朱罗经一本书册一本书册的翻开,每一页他都细心折页标记出来,很容易找到他需要的内容。而且每一句内容,都表明这村子原先水源充足,有河流经过。
当然,这也不代表什么,毕竟原先有江河,后来枯竭断流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并不能说明这江河,一定与泉眼有关系吧?
“朱师傅,这些江河水流,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方元问道,小心翼翼提醒:“而且这又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河流与泉眼有关联呀。”
“不急,你再看看这个。”
适时,朱罗经拿起最后一本书,示意道:“你这这句,建村有山,山中泉水甘冽,以烹黄山野茶,滋味甚醇!”
“我找人问过了,这是明代徽州的文人笔记,当时的黄山茶,还没有形成毛峰这个品牌,所以称为野茶。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们村子山上,根本没有什么泉水。”
说话之间,朱罗经确信道:“所以我肯定,原来山上肯定有泉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泉水断流了。只要重新找回泉眼,再引水下来,一定可以恢复之前村子山环水绕,涧水环匝村境的盛况。”
“咳,朱师傅好想法。”方元违心称赞道,却感觉朱罗经列举的证据,有些牵强了。
好吧,就算村子的山上,真的曾经有泉水。但是泉水断了就断了,也不能说明在山上另外还有一个泉眼啊。尽管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从逻辑上却不怎么说得过去。
“我知道,你还是有疑虑。”朱罗经仿佛能够洞察人心似的,忽然起身道:“你跟我来,我还有其他证据。”
“嗯?”方元一怔,不过有求于人,他也不好推托,只能跟着朱罗经走了出去。
朱罗经一边引路,一边说道:“我们村子,总共有九口井。村外有五口,那是用来浇灌田地的,村里有四口,其中有三口用来洗衣洗菜做饭,剩下一口用来饮用!”
“分得这么细。”方元有些惊讶。
“因为九口井中,有八口井的水质不怎么好,略有些浑浊。”朱罗经沉声道:“只有饮用的那口大井,水质非常的清澈,甚至有点儿甘甜。”
方元一听,立时有些明悟:“朱师傅觉得,那口井与山上的泉水有渊源?”
“没错。”朱罗经点头道:“我仔细研究过了,那口甘甜水井,常年不断不枯不少,哪怕是现在这种干旱的情况,井水还十分充足。相比之下,另外八口井的井水,不仅量少了大半,水质更加浊黄了。这足够说明,那口井与另外八口井,不是同一个水源。”
“有道理。”方元比较认同,这个理由,多少有些靠谱了。
“我研究了十几年的结果,绝对不会错。”朱罗经信心十足。
“从井水的水质分析,就知道水源的不同。”与此同时,方元好奇道:“这是浅显的道理,村民也应该懂得判断吧,他们为什么不支持你搜寻新水源?”
“呃……”朱罗经表情忽然一僵,然后脸上有几分尴尬之色,连忙转移话题道:“你看,那就是我说的甜水井,也是一口古井,起码有几百年历史了。”
方元顺势看去,只见在几棵古柳的旁边,的确有一口井。井台很大,但是井口却被密封起来了,用水泥封死,再在上面延伸一根铁管和水龙头。
显然,古老的水井,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也享受了高科技带来的好好,脱离了原始的汲水设备,使用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水泵。
“安装水泵之后,可以给每家每户供水。”朱罗经解说道:“天气热,井水消耗量很大,但是从来没有供水不足的状况。”
“说明井水资源丰富啊。”方元点头道:“如果真如朱师傅所说,井水的水源就在山上的话,那么的确应该搜寻泉眼,造福一方百姓。”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朱罗经深以为然:“引水补基,重塑风水,福泽一方,这才是我们罗经师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论失败多少次,我都不会放弃。”
说这话的时候,朱罗经眼中透出坚毅之色,有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失败?多少次?”方元一愣,隐约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咳咳。”朱罗经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尴尬笑道:“开始的时候,听了我的推测,村民倒是挺支持的,帮忙在山井挖了几口井。可是那些井却不出水,难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我在撒谎。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朱罗经无奈摇头道:“他们根本不明白,一时的失败,根本不代表什么。外国不是有个发明电灯的科学家,叫什么爱因斯坦……”
“咳,爱迪生。”方元轻声纠正。
“对了,就是他。”朱罗经叹气道:“人家发明电灯,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最终成功了,成为了伟大的人物。”
“是啊,很伟大。”方元赞同道:“电灯的发明,使人类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当然也促使了加班这种事情的诞生,让爱迪生受到亿万上班族的诅咒……”
“啥?”
最后一句,方元说得很轻微,朱罗经没有听清楚。
“没什么。”方元一笑,语气激昂的鼓励道:“朱师傅,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如愿以偿,找到泉眼的。”
“泉眼?”
忽然,有人嗤笑道:“朱罗经,你还没有放弃呀,又在忽悠人。你就不能消停一些吗,再这样下去,村子山头都要被你挖空了。”
方元回头一看,发现打棍求雨活动好像已经结束了,一帮村民三三两两的散开,各自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回家。
其间有几个人走来,似乎和朱罗经的关系不怎么样,纷纷开口嘲笑。
“朱罗经,你以为上了电视,其他人就相信你那一套吗?”。
“你那一套是迷信,根本不管用……”(未完待续……)
第417章 正能量
“以前有人不懂,把你的鬼话当真了,跟你上山去挖井,结果怎么样?”
“结果就是,连挖了二十多口井,一滴水都不见,大家白忙活了。”
“朱罗经,你不要再祸害人了,老实的种你的田吧。连你儿子都不相信你了,觉得没脸留在村子,干脆出去打工,两三年没有回来了。”
几个人走来,你一言我一语,直接把朱罗经的老底揭穿。敢情在这个村子之中,他也算是众叛亲离,难怪不受人待见。
看到朱罗经脸红一阵白一阵,捏紧了拳头却反驳不得的模样,方元也觉得有几分不好受。所谓物伤其类,不管方元怎么不认同风水师的身份,但是他也确确实实享受过风水师带来的好处,这是否认不了的事实。
此时此刻,看到一个风水师受到污辱。如果这个风水师是半吊子的水平,由于实力不行而受到顾主责骂也就罢了……呃,似乎就是这样……
就算是这样,但是朱罗经的出发点是好的,也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真存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心思,花了十几的时间,想要调理好村子的风水。
这一分诚心,这一分热忱,不应该受到指责。
一时之间,方元忍不住皱眉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啥?”几个人听了,面面相觑,十分不解。
“他是想告诉你们,对人、对事要有全面的认识,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不然很容易出错。”
伴随着清脆甜美的声音,双腿修长,扎着马尾的亮丽少女,轻快走了过来。笑眼如月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方元看了少女一眼,也有几分惊讶。倒不是惊讶她能够理解自己话里的含意。而是惊讶少女的态度,似乎有偏帮他们的迹象。
事实就是这样,看到少女一来,那几个人顿时尴尬起来。相互打了个哈哈之后,就不自然的离开了。
就在这时,扛着摄像机的人,远远的叫唤道:“小欣,该回去了。”
“李哥,你先走吧,我还有点事……”少女转身甜甜一笑。招了招纤秀小手,然后回头瞄了方元一眼,直接看向朱罗经,声音很婉转动听:“伯伯。你刚才说引水补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咦?”朱罗经乍惊还喜:“记者同志,你想知道?”
“有点兴趣。”少女笑盈盈道:“先了解情况,如果有深挖掘的价值,我可以写一篇专门的新闻稿件,说不定能在报纸上刊登。”
“真的?”朱罗经喜出望外,他之前不就是在打这个主意么,想要让更加多的人了解他的良苦用心,在新闻报纸上刊登消息,无疑是最好的宣扬。
对此,方元无奈一笑,心中暗暗摇头,知道这事的结果,肯定会让朱罗经失望。媒体的性质是什么,他十分的清楚,作为国家的喉舌,电视报纸肯定不会播放刊载一些与国家法规相抵触的新闻。尤其是地方电视台,更加没有这样的胆量。
就算少女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撰写新闻提交上去,恐怕连主编那关都过不了,直接刷下去不予采纳,说不定还会训斥她一顿。
果不其然,等到朱罗经兴奋把自己的发现讲述之后,少女还没有反应,她的同伴,也就是扛摄像机的青年,立时眉头一皱,把少女扯到一边,轻声道:“小欣,听李哥的,这事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不必深究了,还是赶紧回去吧。回去把影像资料剪辑好,交给主编审核,说不定晚上还能上简讯……”
“怎么没有价值了?”少女兴致勃勃道:“这事多有趣呀,有点传奇的色彩,感兴趣的人肯定不少。”
说话之间,少女眸光泛动道:“李哥,你不觉得,这事与打棍求雨习俗,可以形成一个对比吗?再说了,这事也有闪光点,抛开其它因素不提,在全村上下都不信任他的情况下,伯伯还在坚持,精神可嘉啊。”
“小欣,你忘记了,他这是……迷信。”李哥提醒道:“我们是电视台,要讲科学,不能宣传这个。”
“李哥,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在乎这个啊。”少女笑道:“你看看各大门户网的新闻,还有央视、省卫星电视,不是常报导关于‘大师’的事件嘛。一但有这方面的动态,公众也是沸沸扬扬,形成议论的热潮,说明这种事情很有新闻点……”
“这不一样……”李哥摇了摇头,才想解释其中的区别,忽然之间心中一动,立即改变了主意,点头道:“不过你真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拍摄几个镜头画面,回去看看主编是什么意见。当然,你要做好被骂的心理准备。”
“嘻嘻,不怕,主编是好人,肯定不舍得骂人家。”少女抿唇轻笑,一双笑眼十分迷人,浑身上下散发出青春无限的活力,朝气蓬勃。
乍看之下,李哥也呆了一呆,随之警觉起来,飞快收回了视线,心中暗道:“是啊,以你的背景,不要说主编了,台长也未必敢骂……”
总之,两人算是商量好了,立即把决定告诉朱罗经。
“真的要拍啊。”事到临头,朱罗经不淡定了,非常激动兴奋。不过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身体却十分僵直,声音更是干巴巴的,断断续续,经常卡词。
对于这样的状况,少女与李哥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毕竟普通百姓,一辈子也未必有上电视的机会,没有半点经验,自然是各种紧张拘束。
“伯伯,放松一点,表情要自然,平时是怎么说话的,现在就怎么说话,不用紧张。”少女安抚起来,笑着说道:“而且,您也不要抱多大希望,我们现在录制的影像,不一定会在电视台上播出……”
泼了一盆冷水之后,朱罗经脸上难掩失望之色,不过倒是镇定一些了。反正就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拍了七八个镜头之后,这事才算是圆满成功。
“谢谢伯伯配合。”
完成了任务,少女也松了一口气,然后直白道:“我们先回去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会在今晚或明晚上电视了。如果今晚或明晚都没有播出,那么说明这新闻过不了审。要是不能播放,我也没有办法,伯伯你千万不要怪我呀。”
“没事,没事,可以理解。”朱罗经憨厚点头道:“能上电视最好,不能上也没有关系。我心里有数,能不能播,那是领导决定的事,你也做不了主。”
“伯伯明白就好。”少女笑嘻嘻道:“我们走了,再见。”
两人有车,就停在村口。与朱罗经挥别之后,就直接开车而去了。这期间,方元很想搭个顺风车的,但是想到自己现在身无分文,最终没有开口。
等两人走了,方元才算是找到机会,笑问道:“朱师傅,我手机丢了,你能不能借手机给我打个电话?”
“行啊。”朱罗经现在可谓是红光满面,春风得意,不要说借手机打电话了,就算方元直接开口借钱,只要数额不大,估计他也会爽快答应。
不过一摸口袋之后,朱罗经立时不好意思道:“放家里了……”
方元也没辄,只好跟着朱罗经重新往村里走。一路上,一些村民看到朱罗经,脸上不自觉露出羡慕之色,态度热情多了。
显然,大家也看到两个记者采访朱罗经的情形了,这可是继村长以外,第二个有**镜头的人啊。这样的待遇,让大家羡慕嫉妒之余,态度也难免悄然改变。
察觉大家的变化,朱罗经有些意外,随之愈加兴高采烈,笑容满面。一步三抖回到了家,如果不是方元的提醒,都差点忘记拿手机给他了。
在拿起手机的一刻,方元心中感慨万端,科技改变生活。如果是在古代,他让人扔在穷乡僻壤之中,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估计他只能一辈子沦落他乡了。不像现在,随便拨打一个电话求助,立马解决问题。
“什么,真的假的,居然这么惨?”
不过,当方元打通电话,才把状况一说,包龙图就是各种幸灾乐祸。
“苍天大地呀,你竟然有今天……”包龙图笑意盎然:“真是太棒……不对,太可悲了。”
“少废话。”方元没好气道:“赶紧打钱过来救急。”
“报账号来。”一边说着,包龙图也问道:“真不用我帮忙联系房老?”
“不必了。”方元淡然道:“我直接回去。”
“ok!”包龙图也知道,方元真生气了,当下也没有多说,直接挂了电话,然后转账,把钱打到朱罗经的存折上。
一路上,方元也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朱罗经了,没说自己受邀过来看风水的事,就说自己来徽州游玩,但是遇到黑心司机被骗下车,司机趁机抢了行李……
对此,朱罗经义愤填膺,大骂黑心司机不是东西,给本地人抹黑。对于借存折账号给方元一用的事情,自然没有半点迟疑。不仅如此,在方元打电话的时候,他更是张罗了一桌酒菜准备款待方元,满满的正能量……
第418章 一线生机
“小方,来,先吃饭。”
方元一打完电话,朱罗经立即笑容满面的招手道:“陪我喝一杯。”
方元打电话,无非是十几分钟而已。这期间朱罗经的动作很快,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两三盘鸡鸭鱼肉,还有一瓶米酒。
酒香扑鼻,肉香四溢,方元下了飞机到现在,就没有吃过饭,现在真是饿了。当下也不矫情,直接坐了下来,笑着说道:“朱师傅,这时候我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就不跟你客气了。”
“客气什么,有什么好客气的。”朱罗经笑眯眯道:“说起来,你真是我的福星,一遇到你,各种好事就来了。来,你先吃饭,垫了肚子,我们再喝一杯。”
看得出来,朱罗经十分高兴,不用方元陪同,自己就先喝上了。方元也明白他的心情,被压抑太久了,缺乏别人的认同。现在看到事情有转机,自然兴奋之极。
人一高兴,难免贪杯。转眼之间,一瓶酒就见底了。这酒大部分进了朱罗经的肚子里,方元只是喝了两三杯而已。
开始的时候,方元还以为朱罗经海量,应该不会醉。但是等到吃得差不多了,桌上杯盘狼藉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朱罗经没了动静,直接趴在桌上搁臂而眠。
“不是吧。”一时之间,方元有些傻眼,忍不住伸手推了推朱罗经,轻声道:“朱师傅,醒醒,你还要陪我去拿钱呢。”
“嗯嗯……”朱罗经口中哼哼,却没有苏醒过来的迹象。
“……喝不了那么多酒,就不要逞强啊。”方元哭笑不得,看到叫不醒朱罗经,只得搀扶他回房休息。这一搀,他就觉得朱罗经身体死沉死沉的,完全没有意识。醉到这种程度。估计一时半会是醒不过来的了。
“倒霉!”方元无奈一叹,把朱罗经安置好,就回到厅中,顺手把餐桌收拾干净。然后百无聊赖的等待起来。
朱罗经不醒,他就没有办法去银行取钱。没有钱,寸步难行啊。人生,就是充满了意外波折,如果换个人求助,指不定他现在已经返回南京了。
方元又是一叹,打电话和包龙图说了变数,然后耐心等待起来。这一等,就是小半天,直到晚上朱罗经才悠悠醒来。
清醒过来的朱罗经。看到方元之后,记忆如潮水涌现,然后连连告罪:“哎呀,小方,怪我。喝酒误事,误事啊。”
“这么晚了,镇上银行应该关门了,而且我的是存折,也取不了钱。”
说话之间,朱罗经轻轻抽了自己嘴巴,然后将功赎罪道:“小方。你今天先住下来吧,明天一早,我陪你去拿钱,然后送你去机场……”
方元苦笑了下,别无选择,自然接受了朱罗经的好意。
又是一番赔罪之后。朱罗经无意中瞄了眼墙上的挂钟,然后急忙道:“七点多了,快看新闻……”
朱罗经飞快打开电视机,眼中充满了期待之色。方元有些犹豫,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不认为电视台会播放朱罗经的新闻。但是他觉得不必急着泼冷水,多给朱罗经一点盼想吧。
朱罗经打开的是地方电视台频道,在播放完雄踞天下多年的新闻联播之后,就是地方电视台自制的新闻消息了。与官方新闻一样,地方消息的开头也是领导很忙,工作尽职尽责,落实上级指示,很关心群众等等。
十几分钟过去,一帮领导逐一亮相了,地方新闻才开始出现综合简讯。开始播放地方出现的一些八卦、趣事,尽管是有选择的报道,不过也比较贴近百姓生活。
在朱罗经的热切关注下,电视镜头忽然一转,就出现了打棍求雨活动的现场画面。一个长镜头把热闹的场景囊括其中,最后在村长脸上一定。三四秒钟的时段,再加上主持人的快嘴解说,的确是简讯。
既然是这样,朱罗经却浑身颤动,兴奋道:“小方快看,是你……”
“嗯,看到了。”方元点了点头,在刚才的镜头之中,的确有他的身影闪过。就是一闪,影像十分模糊。这可有可无的镜头,自然不会让他多么激动。
“啊,我我我……”
就在这时,朱罗经身体一僵,直直站了起来,这是兴奋到了极点的神态。
此时此刻,电视画面切换了,出现了朱罗经的身影。一身青色的阴阳八卦袍,十分的鲜明突出,可惜没有露出正脸。
“咦,真播了呀。”
乍看之下,方元愣住了,有些难以置信。但是下一秒钟,他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因为电视主挂人的声音一下子变得严厉起来,解说的内容也充满了批判的意味。
“……旱情未解,就有居心叵测之徒,打着风水的旗号,借机敛财诈骗,希望大家高度警惕,不要轻信妄信,免得上当受骗。据悉,相关部门已经在积极采取措施,以科学为依据,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一抑一扬,朱罗经就成为了反面教材,让他当场呆了,满腔热忱完全熄灭,仿佛掉到了湖底,全身冰寒刺骨。十几秒钟的简讯很快过去,但是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信念。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霎时,方元一拍脑袋,暗叫不好,连忙看向朱罗经,小心翼翼道:“朱师傅,你没事吧?电视新闻在胡说八道呢,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朱罗经没有说话,表情十分茫然、麻木。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不过是想做件好事而已,一腔的热血,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为什么会换来这样的结果?
“朱师傅,你听我说,记者、媒体、新闻什么的,压根不用信。”方元不断安抚道:“他们最擅长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在方元耐心劝慰的时候,过了好几分钟,屋外有几个人走了进来,人还没有进入厅堂,声音就传了进来。
“朱罗经,你要出名了,居然能上电视。”
“嘿嘿,是出名了,不过是恶名,恶名远扬。”
“现在全市的人,都知道你是骗子,我们村子的名声,都被你败坏了。”
这几个人,也不知道与朱罗经有什么怨隙,直接倚在门口冷嘲热讽起来。方元听得皱眉不已,但是朱罗经却浑浑噩噩,一点反应都没有。
方元明白,这是心灰意冷的现象,常说哀莫大于心死,朱罗经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仿佛行尸走肉,只剩下身体这个空壳,灵魂已经不在了。
“……朱罗经,你还是赶紧走吧,投奔儿子去,不要留在村子了。”
“没错,有你在,我们村子的名声,也要跟着烂大街……”
几人肆意攻击,充满了落井下石的意味。
“你们够了吧。”
从被扔到荒郊野外开始,方元的心情就一直不好,现在几个跳梁小丑在旁边叽叽喳喳,就好像苍蝇在耳边嗡嗡叫,更让他不胜其烦,无名怒火迸了出来:“朱师傅有没有骗钱,你们心里还不清楚吗,少来这里借题发挥。”
“滚!”方元狠狠瞪眼,也懒得废话,直接抄起旁边的扫帚赶人。
“喂,你是朱罗经什么人,管什么闲事……”
“怎么打人啊,没礼貌!”
在方元的驱逐下,几人嘴上叫嚷得厉害,但是速度却不慢,逃跑似的走了。
“咣!”
适时,方元直接把大门锁上,然后回到厅堂,却不见了朱罗经的身影。他心中一惊,急忙搜寻起来,就发现朱罗经已经回房躺在床上,眼睛睁开,神情呆滞。
见此情形,方元心中叹气,知道朱罗经还没有从打击中恢复过来。当下又劝了几句,发现朱罗经根本听不进去,只得无奈走了出去。
这一晚,方元自食其力,自己找客房,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打水洗澡,自己睡觉。折腾了好久,可谓是身心疲惫啊,一倒在床上,立即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方元悠悠醒了过来,洗脸的时候发现身上有几点红印,那是蚊子的杰作,也亏他睡得死,居然没被咬醒。
“可怜啊。”方元摇了摇头,洗完了脸,就走到朱罗经的卧室,轻轻推开门打量,只见朱罗经还躺在床上,眼睛是闭上的,无声无息。不知道是没睡醒,还是醒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