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师-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自然要多给年轻人机会。”许正阳也不否认,目光一瞥:“再说了,你推荐的方元,不也是一样年轻。”
“世叔,你弄错了,方元可不是我推荐的。”华丰摇头道:“我只是负责考评而已,把他的表现如实上报。”
“那他是谁荐举的?”许正阳也颇为好奇。
“不知道。”华丰据实道:“我只是奉命故意和他接触,近距离观察他的实力。如果有可能的话,顺便摸一摸他的底细。”
“咦?”许正阳惊愣道:“他不是国内的风水师吗?你们居然查不清楚他的底细?”
华丰苦笑了下,无奈道:“世叔,我们又不是什么特务机关,怎么可能事事都调查清楚。况且,他的身家清白,干净犹如一张白纸,太让人奇怪了。”
“什么意思?”许正阳错愕道:“身家清白,反而成疑点了?”
“不是这个意思。”华丰犹豫了下,才轻声道:“世叔,这也不是什么机密,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不要外传就是了。”
“放心,世叔的人品,你还信不过吗。”许正阳保证道:“我绝对守口如瓶,只要走出了这个房间,就把你的话烂在肚子里,绝对不向第三人提起。”
“嗯。”华丰轻轻点头,表情也有几分怪异:“世叔,我说了你可能不会相信,但是经过我们反复调查,再三的探访,真是没有发现他的来历。在今年以前,他与风水界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平行线,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
“经过我们的访查,他小学中学大学,包括大学毕业后的两三年间,真的找不到他涉足风水界的丝毫痕迹。然而就是在今年的二三月份,他突然横空出世,异军突起……”
说话之间,华丰挠头道:“他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也不是什么世家传人,更加没有师承,着实让大家迷惑惊奇啊。”
“没有师承?”许正阳一怔,尽管也觉得奇怪,不过还是辩解道:“或许是自学成才。”
“可能性很小。”华丰摇头道:“他出道时间比较短,世叔你不知道他很正常。但是这大半年时间,他出手的次数虽然屈指可数,但无一不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大手笔……”(未完待续……)

第413章 救人如救火
ps:
新情节,要琢磨一下,今天两更,大家见谅。
“……布置的风水局精妙绝伦,寻龙点穴的功夫更是堪称一绝。”
这个时候,华丰又惊又叹:“他出手的案例,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刊物,让内部人员研究。但凡看过案例的人,如果不知道他的底细,都以为是风水大师的杰作。
“不是吧。”许正阳惊疑道:“我怎么没有耳闻。”
“那是由于他从来不显山露水。”华丰表情古怪道:“平常的风水师,有他的本事,哪怕再怎么低调,恐怕也已经名扬一方了。但他是真低调,好好的风水师不做,非要开什么设计公司,当成毕生的事业经营,从来不主动替人看风水。”
“这种情况下,他的声名自然不显,世叔不知道也很正常。”
说话之间,华丰苦笑道:“比如说那件事情,收到风声的风水师,哪个不是积极主动的想要参与其中,期待能够名垂青史。唯有他还是懵懵懂懂的,完全蒙在鼓里。”
“还有这种事情。”许正阳轻笑道:“那他也算是一位奇人了。”
“是啊。”华丰叹声道:“不过这位奇人,好像有些‘不务正业’,所以已经有许多人在琢磨着,应该怎么把他拉回到正途来。”
“有意思。”许正阳一笑,建议道:“你把那事告诉他就行,不怕他不动心。”
“现在还不行。”华丰慎重道:“他的师承,终究是个问题,上头不可能把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去办。”
“也是。”许正阳轻轻点头,话峰一转:“不过也不用急,那事到底能不能落实下来,还是个未知数呢。你们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的探查。”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华丰深以为然。
“不说了,今天大家也累了。休息吧。”
“好。世叔晚安……”
一夜过去,太阳照常升起。夜里下了一场小雨,使得早上的空气更加清新自然。方元习惯了早起,洗漱之后顺手推开窗户,一缕微凉的晨风拂了进来。让他精神一振。
“起来了?”
片刻之后,方元听到身后有动静,头也不回就知道是包龙图在房间出来了。
“嗯。”
包龙图懒洋洋的回应,随意斜躺沙发上,有几分浑浑噩噩的感觉。清早起来的人,大多数是这样的状态。好半响之后,他才清醒一些。随口问道:“今天去哪里游玩?”
昨天才参加比赛,晋级名单肯定不会那么快下来。与其给自己压力,不如去游玩散步,算是劳逸结合了。
“先吃了早餐再说吧。”方元无所谓道:“之后再讨论。”
“行。走。”包龙图顿时在沙发上爬了起来,一说到吃的,他比谁都积极。
方元一笑,才准备出门,手机就叮铃响了起来。
“谁呀。”包龙图揣测道:“华哥,还是许先生,又要请客?”
方元摸出手机一看,也有几分惊讶:“不是他们,是房老。”
“房老?”包龙图一怔,又连忙示意道:“你接听呀,可能有什么急事。”
事实证明,包龙图的推测,有时候还是挺靠谱的。方元顺手接听电话,才与房东升寒暄了两句,他就有些急切道:“方师傅,最近忙吗?”
“呃。”方元迟疑道:“也不算多忙,不过我现在在南京……”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房东升惊喜交集道:“方师傅不忙就好,我这边有件比较棘手的事情,希望方师傅能够出手,以解燃眉之急。”
方元一滞,然后问道:“什么事情?”
“很严重的事情。”房东升严肃道:“关系到一方百姓,几千人的生计问题。还请方师傅不要推托,求民于危难之中,解民于倒悬之际。”
“……房老,有那么夸张吗?”方元有些怀疑:“百姓的生计问题,也轮不到我操心吧,有关部门干什么吃的,他们不管?”
“风水问题,有关部门想管,也管不了啊。”房东升急声道:“方师傅,这事十分麻烦,在电话上也说不清楚。你有空的话,还是过来一趟吧。”
“这个……”方元犹豫道:“房老,我在南京有事……”
“去吧。”
就在这时,包龙图拍了拍方元的肩膀,轻声道:“反正后天才公布晋级名单,大后天才开始新一轮淘汰赛。你能赶回来最好,赶不回来也没关系,不是有我在嘛。”
“我们的水平差不多,如果我连淘汰赛也过不了,就算你在估计也会被刷下来。”包龙图自信道:“所以你安心的去吧,一切交给我。”
方元想了想,也抹不开面子拒绝房东升,当下点头道:“房老,那我就回泉州一趟吧。”
“泉州?”手机传来房东升解释的声音:“不不不,方师傅你误会了,我现在不在泉州,而是在徽州啊。”
“徽州?”方元惊诧道:“房老,你怎么跑到徽州去了?”
“有朋友请我来作客,我就过来了。”房东升轻叹道:“本来在徽州游山玩水,倒也有几分乐在其中。但是眼下的这档事,也让我没有游玩的心思了。”
“什么事情呀?”方元忍不住再问。
“麻烦事。”房东升含糊其辞道:“方师傅,救人如救火,你还是赶紧过来吧。”
“……行,那我收拾行李,立即过去。”方元挂了电话,沉吟了下之后,就招手道:“走,吃早餐去。”
包龙图愣了一愣:“不是说十万火急吗,你还有心情吃早餐?”
“再急,也要填饱肚子呀。”方元淡定道:“再说了,我觉得这事,不要看房老嘴上说得十分严重,好像要火烧眉毛了。实际上,或许很麻烦,但是应该不急。真急的话,他就不是给我打电话,而是直接飞过来找我了。”
“好像也是啊。”包龙图想了想,笑着说道:“没错,房老也是直脾气,真要是有什么急事,肯定坐不住。”
“所以呀,有什么事情,先解决了早餐再说。”
话是这样说,方元还是先打电话预定机票,然后才到楼下餐厅吃早餐。等到填饱了肚子,返回房间收拾行李,再来到机场,恰好可以起程。
南京到徽州的距离很近,毕竟两省相邻,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
在乘坐飞机的时候,方元也努力回想徽州的一些情况。他的地理不错,加上徽州有大名鼎鼎的徽派建筑,也是他上学时候研究的重点,对于徽州自然不算陌生。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徽州与其境内的绩溪、婺源两县共同构成的古徽州地区,创造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孕育了明清商界闻名达五百余年的徽商。
徽安的产生,这也是有历史根源的。毕竟皖南地区,群山环抱,耕地面积少。徽州人想要谋求出路,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也只能经商了。
以至于自古以来,就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说法。同时也就是徽商的存在,才造就了流传很广的徽派建筑。毕竟古代的商人,由于朝廷的抑商政策,哪怕商人赚了许多钱,地位也不会很高。
按照土农工商的排序,商人再有钱,身份也很卑微。所以商人发家致富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回乡置田,供家族子弟读书,希望他们科举及第,出人头地。
有钱,又有上进的动力,那么徽州的文化事业,自然是蓬勃发展。读书人一多,那么考上进士的人自然不少,什么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类的事情,也不算稀奇。
官商儒一体,对于居住的环境,肯定讲究起来。加上徽州地区,有山有水,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
在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有古代工匠发挥的余地。在一代一代匠人的积累下,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格局,自然是应运而生。
说白了,古代也和现代一样,基本上是有钱有地位的人,才修得起好看奢华的大房子。没钱的,有茅草屋、泥瓦房住就不错了,也不可能形成什么建筑流派。
纵观古今中外,都是一个样,没有什么例外。
在方元沉思的时候,飞机也平安抵达徽州机场。等他拖着行李走出机场,然后就看到有人高举一个写着自己姓名的大牌子,应该是房东升安排迎接他的人。
方元也不迟疑,直接朝那个人走去。走近了,他也看得清楚,那人二十多岁左右,身材壮实,模样有些憨厚,应该是司机之类。
方元自我介绍,那人也十分热情,不过很尽职尽责,看了他的身份证之后,这才引着他来到外面上车,然后轻快开车而去。
方元没来过徽州,对于这里的情况不熟悉,更加不清楚房东升住在哪里,所以一上车就闭目养神,根本没有留意司机开车前往的地方越来越偏僻。
或者说就算留意到了,方元也不会在意。毕竟房东升也说了,他受朋友之邀来游玩,他的朋友估计也是大富豪之类。富豪都有在山郊野外修建别墅的癖好,车子现在朝偏僻的地方开去,自然也不奇怪。
不过偏僻的地方,路途也不怎么好走,崎岖不平,有些颠簸。突然之间车子晃荡一下,接着就熄火了。司机呆了一呆,连忙下去察看,随即懊恼道:“轮子陷坑了……”

第414章 被坑了,打棍求雨!
“什么?”
此时,方元探头观望,只见右边的车轮,果然陷入一个凹陷的窟窿中,由于陷得比较深,车子动力不足,攀爬不上去,自然熄火了。
“倒霉。”司机有些生气,直接踢了下车轮,然后不好意思道:“方丈夫,你能不能下车帮我推一下。”
“可以呀。”方元爽快道,直接下车走到后面,搓了搓手掌,准备推车。
“谢谢方丈夫,那就麻烦你了。”司机喜形于色,连忙到驾驶位上坐好,然后重新启动引擎,并且探头指挥道:“一二三,起……”
方元屏气凝神,双手按在车尾,再从腰腿发力,一鼓劲车轮就顺利的在坑中开了出来。见此情形,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也颇有几分成就感。
这个时候,司机把车子开到道路比较平稳的地方,然后探头笑道:“方丈夫,你这么年轻就出来招摇撞骗,你家里人知道吗?”。
“呃?”方元呆了一呆,有些迷茫。他还在想着,这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只见车子突然嘟嘟震响,车尾喷出一溜青烟,然后变得动力十足,飞快奔行起来,风驰电掣而去,瞬时消失在附近的弯路尽头。
“不好……”
愣了一下,方元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随之摸了摸口袋,脸色变了又变。因为这个时候他才想到,上飞机的时候,他把手机钱包之类的东西。全部塞到行李箱中了。然而他的行李箱,就放在车上。
“靠,被坑了!”一时之间。方元苦笑起来,也是一肚子的火。但是人已经跑了,再大的怒火也无处发泄,只有憋着,更加郁闷。
好半响之后,方元才算是冷静下来,然后琢磨着这事应该是那人自作主张。如果房东升知道了,必然会另外派人来迎接自己。又或者说,那人良心发现。只是玩个小恶作剧,一会儿就开车回来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方元耐心的等待起来。一等就是好久,没有手表、手机。他也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但是凭经验感觉,他觉得肯定有十几分钟了。十几分钟过去,在这个偏僻荒凉的破烂公路上,不要说有车返回经过了,连人影都没见半个。
此时,恰好是中午时分,天空火辣辣的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烤熟似的。一点风都没有。方元舔了舔嘴唇,感觉被晒得头顶都要冒青烟了。当下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咬牙切齿咒骂了几句之后,立即转身迈步而去。
“找到人,打个电话,立即回南京,这事我不管了……”方元心里那个恨呀,怒火熊熊燃烧,绝对可以焚干五湖四海。
方元的想法是美好的,觉得一直往回走,只要受点累,肯定能够见到城市。但是走了好一阵子之后,他就有些傻眼了。因为眼前出现了一个三岔口,有两条路供他选择。到底哪条路是刚才过来的方向,他之前根本没有留意,现在自然捉瞎了。
没有导航定位,更加不熟悉地理环境,自然让方元十分为难,举棋不定。纠结了半响,他终于有了决定,选了一条路面比较平整的公路继续走去。
“错了也没有关系,只要遇到开车的,不求能搭顺风车,但是借手机打个电话,应该没有问题吧。”方元喃喃自语:“只要看到活人就好。”
这点信念,已经是激励他走下去的动力了。这一走,又是半个小时。途中他还真是看到了一些车子的踪影,但是当他兴高采烈挥手拦截的时候,车子却视若无睹,直接风驰电掣,没有丝毫停顿的呼啸而过。
“呸!”
车没拦着,反而吃了点灰尘,方元顿时感到一些悲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算了,求人不如求己……”
方元就不信了,顺着公路一直走下去,会看不到人烟。要知道这里可是华东地区,人口十分密集,而不是西北地广人稀的情况,只要中途不放弃,迟早看到村落。
事实证明,方元的辛苦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当他走得大腿酥麻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连绵的建筑,白墙黑瓦,树木葱笼,正是一个村子。
“苦心人,天不负啊。”
霎时,方元十分激动,差点热泪盈眶,然后二话不说,立即连奔带跑朝村子而去。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村子也是这样。村子和公路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方元跑了七八分钟,他都气喘吁吁了,村子还是没到。不过也已经拉近了不少距离,起码走上了通往村子的乡间小路上。
乡间小路两边,却是一块块田地,方元放慢了速度,左右打量两边的田地情况,发现田里种植了不少农作物。但是太阳太毒辣,这些农作物都有些蔫了。
主要是缺水,方元环视一圈,都没发现附近有小溪河流的踪迹。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徽州山地很多,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山多了水少田少,以古代的耕种技术,肯定养活不了那么多人。被逼无奈之下,徽商自然应运而生,不仅养活了家人,更带动了一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当然,这个时候,方元也没心思理会什么经济发展,只是觉得口渴得厉害,想要到村里讨碗水喝,再顺便借手机打电话……
希望就在眼前,方元动力十足,速度也快了几分。不久之后,就可以看到村口了,然后他就听见一阵颇有规律的声响。
“什么声音?”方元一怔,脚步又慢了,专注的聆听起来。
“好像是在敲打什么东西……”方元觉得有些惊讶,随之走进了村口,再看旁边的屋子,发现这些屋子大门紧闭,显然屋主人不在家。
方元想了想,就顺着声音走去。一番拐弯抹角之后,敲打的声响愈加清晰了,其间还伴随着阵阵热闹的吆喝声,好像是在举行什么聚会。
没错,就是聚会。这个时候,方元十分肯定,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在村子的中心,一片比较宽阔的坪地上,有好几百人聚集在一起,好像在搞什么活动。
方元走近了,才发现这个聚会,应该是全村出动了,男女老少团团围在四周,专注观看坪地内的表演。是在表演,他踮脚一看,只见在坪地里头有一帮青壮小伙,每个人都拿起一根手臂粗的长棍,然后按照一定的动作、节奏,不断的敲打地面。
“哔哔啪,哔哔啪……”
木棍敲打地面的声音很有韵律感,而且这只是前奏而已。
“长龙戏水,嘿!”
不知道是谁,突然高声叫喊了起来,忽然之间有锣鼓伴奏,然后长棍队伍也跟着变阵,分成两排,与人面对面,将棍子往地面一跺,交叉互打。哔叽啪啦的声音,节奏感非常强烈,就好像是大雨哗啦而下,敲打在门窗上的动静。
“单珠引龙!”又是一声令下,队伍也立马变阵,围成一个圈子之后,又挥动长棍互打,敲打地面。滴滴答,滴滴答,长棍声声,动作整齐划一,好像已经演练了千百回,根本没有丝毫的失误。
乍看之下,方元也感到十分惊奇,迷惑不解:“这是在做什么?”
“打棍求雨啊。”
方元只是在轻声自语,然后旁边却有人回复道:“这是村子的习俗,相传某年大旱,两个牧童在村南放牛,因草木枯死,牛无草吃,他们便各砍了一根柏树棍,敲打地面以消愁。”
“随着棍打地面的劈啪声,山顶就飘起了乌云。两个牧童见状,敲打得更加起劲,乌云越聚越多,不一会下起了大雨,解除了旱灾。”
方元转头看去,立时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回答的他的,竟然是个青春亮丽的少女,上身是简单的白衬衫,下身是笔直简约的牛仔裤,顿时将修长纤细的双腿展现无疑。
俏脸白皙如玉,一双眼睛十分灵动,略有几分俏皮的感觉。长长的头发扎起了单马尾,声音甜美清脆,给人风华正茂、活泼少女的印象。
“……从此以后,以后凡遇天旱,村子便打柏棍求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套求雨的仪式。”少女解释之后,纤手一举,一只长话筒就递到了方元的面前,然后就见她甜笑道:“丈夫,你是慕名而来参观求雨仪式的吗?”。
“呃?”方元愣住了,目光一瞥,发现话筒贴有地方电视台的标签,另外在不远处还有一个人扛着一台摄像机,正稳稳地对准自己。
“我连打棍求雨这事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是慕名而来?”方元心里嘀咕,本来想老实的摇头,但是注意到四周也有一拨村民围了过来,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他压力好大。
“如果说不是,会不会连碗水给不给喝?”
心念百转之间,方元挤出一抹笑容,含糊点头道:“是啊。”
一瞬间,许多村民笑逐颜开,显然很满意方元的回答。与此同时,俏丽少女也是弯起了一双笑眼,继续问道:“那你对于这个求雨的习俗,有什么看法?”
“……这是很好的民俗传统,应该予以传承保护。”方元豁出去了,侃侃而谈:“不管它的本意是什么,但是习俗已经沿袭了数百年,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中……”(未完待续……)

第415章 引水补基
方元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竟然这么能说,从打棍求雨的传统习俗,再延伸到非物质文物的传承保护上,再结合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得出结论。
“……国家应该大力扶持,积极保护民俗精粹,将打棍求雨的仪式加以推广,再不济也要整合资源,打造一个文化村,在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时,也拉动地方旅游业发展。”
方元一口气说话,只觉得口干舌燥,不自觉伸手道:“给瓶水。”
“……哦。”少女一愣,本能地拿了瓶水递了过去。
“谢谢。”方元飞快接过水,打开瓶盖倒头就喝,咕嘟咕嘟几声,一瓶矿泉水立即见底,他才酣畅叹气,感觉活过来了。
这个时候,方元才注意到众人惊异的目光,顿时讪然笑道:“这天气,缺水严重啊,的确是应该求雨。”
众人抬头看看**辣的太阳,也深以为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求雨仪式什么的,也就是个花架子,根本没用。”忽然,有人趁机乱入,闯进了摄像机镜头范围内,冷笑道:“按我来说,与其浪费时间求雨,不如引水补基。”
众人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说话的人,身穿传统的大袍,袍前有阴阳图案,后背是八卦图形,头上戴着裹头巾,脚下是一双布鞋,手里还托着一块罗盘。这样的职业,已经非常明显了。分明是个风水师,在民间也叫阴阳丈夫。
问题在于,人家在弘扬民间传统习俗的时候。这人出来凑什么热闹?
扛摄像机的人也很纳闷,直接关了镜头,眉头一皱,嘴上倒是挺客气:“大叔,我们在拍摄呢,回头要在电视台上播放,你能不能让一让?”
“拍我啊。我有话要说。”那人五十岁上下,肤色黝黑,手大脚粗。应该是做惯了农活的模样。这样的形象,披着阴阳八卦袍,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仿佛民间常说的。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但是他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反而瞪眼道:“你们电视台的,怎么区别对待啊。能拍他们,干嘛不能拍我?”
“朱罗经,你不要捣乱。”
就在这时,一个村长模样的人,立即走出来训斥道:“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你那一套。大家已经听腻味了,不要在记者同志面前卖弄了。让我们村子丢脸。”
从这话中,方元就知道了,那人姓朱,的确是风水师。罗经不是名,而是罗盘的别称。有些地方,习惯把风水师称为罗经师。
不过看情形,这个姓朱的罗经师,在这里混得不怎么样,没有得到村民的尊重。这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毕竟民间风水师实力良莠不齐,有人敬重,自然有人嗤之以鼻。
比如方元,受邀从南京飞来徽州,不是照样被人当成了江湖骗子,把他拉到穷乡僻壤的地方扔下,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想到这事,方元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更加坚定信念,还是老实当自己的设计师吧。风水师这行业,起落太大了。得意的时候,风光无限,一但失意,估计就成过街的老鼠,不仅不受人待见,还人人喊打。
就好比现在,那人不愿意走,但是村长叫来几个青年小伙,硬是把他拖走了。
“两位记者同志,你们可以继续了。”
适时,村长笑容满面道:“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这套打棍求雨仪式,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已经创造了一百零八种变化,连续敲打三四个小时,都不带重复……”
采访方元,还有朱罗经的乱入,也只是小插曲罢了。在村长的引导下,两个记者又重新开始工作,一个扛起摄像机拍摄,一个拿起话筒介绍,把村长的话复述一遍。
一帮村民也十分配合,打棍求雨的动作也愈加激烈了,而围观的百姓也是笑逐颜开,一派欢喜热闹和谐的场面。
然而在镜头以外,却是朱罗经黯然失落的样子。他环视一周,发现没有人理会自己,只得拖着佝偻的身躯,一步一步向外而去。
说起来也是讽刺,同样是作为“封建迷信”,尽管社会环境宽松了,但是风水依旧不怎么受普通人待见,但是求雨仪式却一跃成为传统风俗,受到推广保护。
不仅是打棍求雨仪式,就是其它祭祀活动,以前还属于迷信的范畴,但是时至今日,却是极具当地特色的民俗传统了,不仅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受到大家的追捧。
相比之下,风水就有些不给力了,好像见不得光似的,一般是低调进行。一但被曝光,立即受到千夫所指,口诛笔伐……
“难啊。”
看到朱罗经落寞的身影,方元心中暗暗一叹,忽然快步跟了上去。等到走了一段路程,他才开口叫唤道:“朱师傅。”
方元叫了两声,朱罗经才反应过来,回头一看,表情有些迷惑:“是你……有事?”
“总不能开口就借手机吧,好歹也要寒暄两句。”霎时,方元和煦笑道:“朱师傅,刚才听见你提到引水补基,我挺好奇的,能给我说说吗?”。
“你想知道?”朱罗经上下打量方元,然后摇头道:“说了你也不懂。”
“未必。”方元淡笑道:“据我所知,引水补基应该是风水学上的一种补救措施,有引沟开圳、挖塘蓄水、开湖、筑堤坝、造桥等各种方法。其目的就是让残缺不全的风水形势,达到最为理想的状况。”
“咦?”朱罗经愣住了:“你真懂啊。”
“知道一些。”方元笑道:“我记得古代风水书籍上,就有一些典型的案例。比如说将村中一处泉扩挖成月塘,以储内阳之水而镇丙丁之火。又比如说,因为村外来水躁急,则开挖湖塘,缓冲水势,储中阳之水以避邪。”
“这些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例子,更是引水补基,改造风水的典范。”
说话之间,方元话峰一转:“不过这村子,好像没有什么来水、泉眼吧,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朱师傅又打算怎么引水补基?”
“你也是罗经师?”朱罗经有些惊喜交集。
“……算是吧。”方元点了点头,毕竟同行好交流呀。等下借手机打电话,肯定不会被拒绝,说不定还能顺便借点路费,回头双倍奉还。
没错,方元就是在打借钱的主意,不然也不会舍弃一帮村民,直接追上来了。
方元脾气温和,但不代表他没有火气。泥人都有三分火性,更何况被人扔到荒野郊外,坑了一把,他真的很生气,不想联系房东升了,而是想直接返回南京。
他已经盘算好了,等下联系上包龙图,就向朱罗经借点钱,或者借他的银行账号,让包龙图打钱过来,然后立马走人。
带着这样的想法,当朱罗经热情邀请方元到自己家里作客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拒绝,欣然跟去。绕行了两三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说起来,朱罗经居住的环境,非常不错。粉墙黛瓦,参天大树掩映,枝繁叶茂的树冠,就好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把半边房子遮盖起来。人走进房子,顿时感觉一阵阴凉,烈日酷暑马上消散了大半。
当然,方元是行家,自然更加清楚,消暑的功劳,一半在树荫,另外一半在于房子本身。这是一栋很普通的泥瓦房,但恰恰就是由于泥瓦结构,才有避暑的功能。
实事求是的说,再豪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