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瘦骨嶙峋的躺在那里,王和安一边跟她说话,一边给她做按摩。
  他对人体穴位及其熟悉,手上又有劲道,跟护士学了按摩手法以后,按得比护士还舒服,只要他过来,都会给老太太按一遍。约摸是想弥补这些年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愧疚。
  宋玉安敲门得到回应以后推门进去,老太太看见跟在宋玉安身后的福宝,有些不敢置信,整个人猛的直起身子,浑浊的双眼迸发出亮光来,随后,终于确认这就是她牵肠挂肚的孩子,两行热泪从布满沟壑的脸颊上滑落。
  “福宝,是我的福宝来了。”
  因为不确定福宝会不会来,为了避免老人家期盼后又失望,所以王和安并没有和她说。老太太突然见了福宝才会这么激动,认真说起来,她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这孩子了。
  “外婆,你还好吗?”
  王和安给老太太身后垫了一个枕头,福宝走到病床边上,握着他骨瘦如柴的手,乖巧的和老人家问好。
  “好,好,外婆好好的呢,我福宝长大了,高了,也壮实了。外婆看到你这样就放心了。”
  老太太一直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儿子和福宝,她这辈子生了两儿一女,一个儿子牺牲在对越自卫战的战场上,现在女儿也没了,就只剩下这两个牵挂。强撑着这口气,就是放心不下他们。
  小儿子回来了,她的心放下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福宝,但是她知道这孩子心结重。所以老太太完全没有想过硬逼孩子来看他,王和平之前的行为,确实是自作主张。
  和福宝说了几句,老太太才把目光转向宋玉安和宝珠。
  “两位就是宋先生和宋太太吧,明月走的时候来见过我一面,说把孩子放在你们那里。我们这个家,确实不适合孩子回来,以后,还要麻烦你们了。”
  “妈妈,我现在转军区了,以后就留在京城,如果你想——”
  “不,不用,你姐姐希望孩子跟着宋先生,那就叫孩子跟着他们吧,我把她生下来,一天福都没叫她享过,这是她最后的心愿,我们不能叫她死了都不安心。”
  听母亲这样说,王和安就没把剩下的话说出来。
  福宝陪老太太聊了很久,说说这两年的生活,他的学习成绩,还有宋家以及两个弟弟。
  聪聪和灵灵都是有礼貌的孩子,见哥哥和这个奶奶感情好,也乖巧的跟着叫外婆,还许诺一定会照顾好福宝哥哥。
  等太阳落山了,宋玉安才带着孩子跟老太太告别,临走前,老太太交代道。
  “回去吧,以后别来了,只要你好好的,外婆就放心了。若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就给你小舅打电话,这是你亲舅舅,不会害你。”
  福宝垂着眼泪点头,又抱了抱老太太才跟着宋玉安离开。
  他们这一趟耽搁了太久,离开学不远了,宝珠学校里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所以没几天,宋玉安又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回家以后,宋玉安第一件事情,就是跑苗地里去看他育的果苗长势如何,见一棵棵葱葱郁郁的精神得很,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这两年干旱,果核都不好找,这些可都是他前几年偷偷摸摸藏在空间里的,才能育出这么一大片来,周围几个村子死了的那些小树要补种,可全看着这一片呢。
  “我怎么感觉,咱们镇子上外人多了不少。”
  吃饭的时候,宝珠忽然说道。
  “正常,过来玩的,以后会更多,等大哥说的这批人来了,我再安排一批过来做安保工作。”
  日子都进入九十年代了,老百姓吃饱了以后,精神文化这一方面的需求就会体现出来,夏市现在交通不便,宋玉安承接的几个景点也还没维修好,名气没有打出去,外省人肯定少。
  但是节假日本地的城里人也是愿意找地方放松的,现在除了湖东村,别的地方也没有他们这种农家乐的模式,再加上湖东村山美水美风景美,还能吃到抗浪鱼,喝到桃花酒,已经有不少熟客在周末的时候会固定过来玩。
  想到这茬,宋玉安还想着要不要开放月亮湖的垂钓,再买些小船回来租给游客,或许还可以在旁边弄个小型的儿童游乐园。
  不过这些东西挣钱是挣钱,也能吸引游客,但是安全方面一定要弄得很好,还是等有足够的人手之后再说吧。
  吃了饭,宝珠去学校,孩子们外出和小伙伴联络感情,分发礼物。宋玉安就往月亮湖那边走,这乌龟和甲鱼养下去他就没管过,离开这么久回来了,怎么也得去看看。
  “还不错,刚来回来那几天因为气候环境不同,还有路上颠簸,死了几十只小的的五六只大的,但那批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死过了。你弄得这个蝗虫粉饲料还挺爱吃的,你看这批小的,都长大了不少。”
  宋玉安消毒过后,穿着水鞋跟魏磊进了池子,果然和魏磊说的一样,小的那批都长大了不少,精神还很足,这里爬爬,那里爬爬的。
  “不错,继续养着吧,以后可以叫他们自主繁殖了。”
  “不是,你还真打算一直养下去啊?”魏磊还以为宋玉安养了这批就不养了呢,毕竟这东西长得太慢了。”
  “养,怎么不养,你最近应该有感觉吧,往叶家客栈那边送的抗浪鱼和金线鲃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没错,确实比以前多了些,不过这和乌龟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了?咱们这里有山有水,但青山瀑布那边山水更好呢,为什么城里人不爱去那边愿意往这里来,就是因为这边能吃到各种美食啊,以后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多发展一些特色菜才行。
  水产方面,你是行家,你看看螃蟹啊,虾啊,要是有合适的品种,也可以引进一些过来,资金不是问题。”
  宋玉安想起省城有家宵夜店,他去查账的时候路过几次,每次都坐满了人,外面还有不少等着桌子的。老板娘不外卖,有些人等一两个小时都愿意,就是因为他们家有一道招牌醉虾。
  所以宋玉安从来不会小看美食的力量。
  宋玉安接下来几天都在研究所,随着几位专家的成果公布出去,还有宋玉安压轴,明珠研究所在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今年毕业季的时候,又招收了一批应届毕业生。
  只要是有能力的,宋玉安来者不拒,都给予很好的待遇。湖西村现在空着,那边一整个自然村都是他的地盘,现在没种果树的土地全部弄了成一块块的试验田,想研究什么都可以。
  宋玉安很好说话,只要不是来浑水摸鱼的,他也不要求人家一定要研究粮食。蔬菜,花卉,药植,只要没脱离植物的范畴,他都出资金支持。
  小年轻们干劲十足,一块块试验田里种的都是不同种类的东西,宋玉安甚至还看到了一块毒草,据说是有个小伙子想研究一种全天然没有副作用的杀虫剂。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宋玉安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他今年太忙了,手上什么项目都没有,也就只能转转提别人解决解决瓶颈了。
  不过他也没休息几天,黄屯县和郁县那边的蔬菜快成熟了。
  宋玉安夸下了海口,他名头太大,两个县的人又在受灾的时候受了他的恩惠,对他信服得不得了。听说这种菜是宋玉安提出来了,家家户户都种上了。
  那可是整整两个县的土地啊,得有多少菜,罐头厂的厂子去看了一眼,直接被吓蔫了,这么多,就是把他们厂子里的员工一个当十个用,那也弄不完啊,老板这是想干嘛?
  这一摊子他要怎么解决?


第145章 
  宋玉安当然有办法,人要学会灵活变通,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黑大头的方法不难,只要会做咸菜的都会。至于会不会做咸菜,农村里就没听说哪家人一个会做咸菜的都没有当然。
  所以宋玉安直接在每个村里弄一个小作坊,就请村子里的小媳妇来帮工,当然,因为大家都很忙,不一定每家都愿意来,所以宋玉安又使了一点小手段。
  “在大家种菜之前,我曾经答应过大家,这批菜一定会全部按照市场价收走。说过的话,我不会食言。
  大家也都知道,我前两年拿出了很多钱,现在没什么流动资金,要是这些菜没卖出去,我一时之间还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只能拖欠着。
  但如果这些菜运出去,我找的外省老板答应先给定金,菜到了以后立马给尾款,所以大家能不能立刻拿到钱,就要看咱们发货的速度了。
  虽然那边着急,但大家也不能马虎,要是质量不好,万一那边的老板不要了,那咱们剩下的菜要怎么办?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希望大家可以尽尽自己的力量,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村民们虽然对宋玉安一开始说全收,现在又这样的说法有些微词,但对方说的也没错,特别是郁县,他们可是实实在在的拿到过宋玉安的实惠,所以大家也可以理解。
  人家虽然没钱了,但是还在积极的帮助他们,有点要求,也无可厚非。
  村民们一来怕宋玉安拖欠他们菜钱,二来呢去做女工也是有工钱的,所以哪怕自己很忙,做女工又要讲究卫生,要求多。
  但是为了拿到钱,家家户户还是派人去了。
  黑大头这里解决了,油白菜那边就更简单了,宋玉安当着村委会几人的面,亲自做了一个示范。
  他叫人去砍了一篮子菜回来,先过称,然后大锅里烧水。水开了以后,宋玉安把菜放下去焯到变色,然后立马捞起来,挂在绳子上晾干,再用稻草绑起来,就是一把能出售的风干菜。
  因为焯水前和晒干后都是称过的,所以这一斤干菜需要几斤鲜菜的比例也出来了。
  宋玉安按照市场鲜菜的价格提高了一毛钱,算是后续手工费,然后再以这个价格的十倍来收风干菜。
  煮菜晒菜这伙计不重,老人家和小学生都能做。现在还在假期,村们们看宋玉安的示范以后。
  想出了更省力的办法,他们驮了些柴到菜地里,纷纷去田地里架起了大锅,扯上了一排排的绳子。
  壮年的男人女人割菜,老人家在锅边放菜捞菜,孩子们就把父亲提到绳子边上的菜一棵棵挂在绳子上,时不时的还跑去帮爷爷奶奶加些柴。
  从这天开始,两个县的田地里,青烟缭绕的都是人。
  宋玉安的人就在村子里守着大称收菜,收满一车就往外拉。
  别看这批菜现在才出来,但是宋玉安早就找好了买家,王发财那边要一批,严丽珍那边也要一批,她管着的各个农贸市场,卖的就是这些东西。
  但是大头还在彪哥那里,苏联那边缺吃少喝的,到了寒冷的冬天,一瓶酱黄瓜都够他们当菜吃一个礼拜了,这些容易储存的菜蔬自然是很受欢迎的。这批菜不仅卖出去了,还在那边卖了高价,去掉运输成本以后,宋玉安又赚了一大笔钱。
  宋玉安虽然和村们们说的凄惨,但是那么多工厂每天都在盈利呢,他怎么可能真的一分钱拿不出来。所以这笔卖菜的钱宋玉安也没收回来,照例叫彪哥帮忙买机械设备运回来。
  他们已经这么熟了,宋玉安现在也有了自己的铁路运输渠道,不必买什么都要亲自过去了。
  村们们拿到了钱,脸上都乐得开了花。宋玉安在这两个县城的声望又高了很多。
  这一年开学,隔壁几个县报考明珠中学的学生更多了,以前因为明珠中学是私立学校,农村里的家长更相信公家的,所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哪怕孩子们想去,他们也会阻止孩子们报考,就怕对方是骗钱的。
  但是这次灾难里宋玉安的义举,叫他们知道,这真的是个好老板,不是奸商,是可以相信的。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明珠中学,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夏市范围内,明珠集团旗下的品牌,几乎已经变成了大家的优先选择,同等价格的货物,大家一定会买明珠集团的。
  甚至吃食上,哪怕明珠集团的东西比别人高那么一点,但是城里人只愿意选择明珠集团的,他们会怀疑便宜的,是不是质量不好。
  学校里学生多了,宝珠开心得不得了,宋玉安一开始就把校园基地买的这么大,比普通大学的占地面积还广呢。可以前哪里有那么多学生,所以教学楼都还空着好几栋。
  虽然明珠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一直很高,但是报考的基数大了,录取到的学生自然就多。至于老师这方面,也完全不用操心,明珠集团的招聘一直在进行。
  去两年有意向到明珠中学工作,但是因为教师已经饱和,而自身又不是教授级别的应届毕业生,招聘部那边要么给对方调换了工作岗位,要么就留下了联系方式,现在明珠中学要扩招,这一部分老师一个个的联系过去,没两天就找齐了。
  宝珠忙着给新来的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宋玉安则忙着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不断的往彪哥那里运东西,然后换机械设备回来。
  他有时候也想着,能不能像之前那样,再换取一个大的,但事实证明,那样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直到12月苏联解体,宋玉安也没有换到军用的大件,但是他厂里的各种设备却是多了三分之一。
  设备有了,各个工厂都要扩充人手,叶维国那里送来的人,踢除了品行不好的,其它全部被宋玉安吸收了。
  有些品行不好的人隐藏极深,就是在部队里,因为部队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所以他们小心蛰伏,也没被发现。但是到了社会上,这些人一下子就飘了,宋玉安毫不手软,全部开除。
  那些人没想到宋玉安手腕这么强硬,想要报复,但是宋家人全部都战士持枪保护呢,他们哪里是对手。
  有个裁军裁下来,之前职位挺高的还找人到了叶维国跟前告状,反倒是被叶维国把他联系的人都给批评了一顿。
  不仅如此,消息在内部传出去以后,那人的同僚们也对他进行了批评。
  退伍战士的安置,一直是他们比较头疼的问题,现在有人连军属都能接收了,人品不好的人家不要那也是正常的事情,你还想护短去找事,万一到时候人家一句惹不起直接不管了,知道消息的军属们闹上门来,谁去负责安慰?
  那人见这样的情况,也不敢多话了。
  到了寒假,宝珠陪着宋玉安到各个工厂去巡视,到总部查账,给员工们开年会,两人不在家,三个孩子都要成霸王了。
  这两年日本漫画逐渐在华国打开了市场,孩子们喜欢看,更喜欢各种动漫玩具。学校里课间的话题几乎全部变成了日漫的内容,还有炫耀玩具聚会。
  明珠中心的同学们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住校生周末看了以后,一到学校就讨论这个,男生还拿着日漫玩具打架。
  除了聪聪灵灵福宝和叶家的孩子,几乎都是这种状态。
  叶家不少前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所以几位长辈,包括宝珠对日本的东西都抵触得很。
  宝珠是个理性的人,她知道任何东西都有双面性,做为校长,她不会要求学校的孩子们不接触这些,顶多就是作文课多给孩子们讲讲抗战时期的故事。
  但是作为自己的孩子,宝珠却是控制得及其严格,不论是在宋家还是叶家,都不许孩子们看日本的动漫。不是说东西不好,是怕叶红军和叶卫军觉得自己后辈喜欢上日本的东西而伤心难过。
  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差,宝珠不敢冒一丝一毫的风险。聪聪和灵灵这些孩子调皮是调皮,但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所以平时都遵守得很好。
  但是看村里的小伙伴都买了各式各样的动漫玩具,聪聪实在是手痒得很。
  那么多没有见过的玩具,好想拆啊!
  但他自己是不敢买的,见宝珠和宋玉安不在家,人小鬼大的聪聪想了一个办法,他召集了一群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玩具过来玩。
  聪聪就拿着别人的玩具来拆卸,要是能装得回去的,装好了以后就原模原样的还给人家。要是装不上的,就拿自己的玩具,或是零花钱换下来继续研究。
  宋衍从这些孩子嘴里听到动画片的一些细节,自然也知道这是日本的,但孩子连动画片都不看,只是玩玩具,已经很可怜了。
  他对这些倒是不像叶家那样抵触,毕竟文化这东西又不分国界。
  不过他也能理解叶卫军,对方父辈,兄弟都死在日本人手里,那仇恨是大过天去的。哪怕知道宝珠的方法有些矫枉过正,他也不会干预。
  只是孩子也很可怜,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之下,几个孩子对日本也是讨厌得不得了。但是年轻人喜欢跟风,当班上的同学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情,玩同一种玩具的时候,就你一个人不看不玩,自然而然的会被其他人孤立。
  聪聪和灵灵没有被孤立是因为两个孩子本来就招人喜欢。但是聪聪喜欢拆东西,周围全是这样的玩具,他看了眼睛馋,手痒想拆,那也是正常的。
  宋衍觉得自己还是能理解孙子的心态的,于是他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给这些孩子放风。
  孩子们在家里玩,他就在院子里做事情,如果亲家过来了,他就拖住,叫孩子们赶紧把东西藏起来。


第146章 
  靠着爷爷的掩护,聪聪在父母回来之前成功的避着外公把小伙伴们的玩具都拆了一个遍,这些玩具的组装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只要拆下来弄清楚一个,其他的也就不难。
  听到父母要回来的消息,他知道轻重,立刻就停止了这项活动,否则妈妈生气了可不是好玩的,说不定爸爸会动手收拾他。
  但是他没有想到没等爸妈回来呢,眼前就有一个晴天霹雳在等着他。
  “为什么你的作业要叫我帮你做?还是最讨厌的单词抄写!”
  聪聪看着理所当然的弟弟,不可置信的问道。
  “因为你需要我替你保密,这是等价交换。”
  灵灵继续做着手上的奥数题,头都没抬,这些老师是怎么回事,抄单词这种假期作业不是小学生的专属么,他们都初中了,这些单词他也记住了,还要每个抄写二十遍,有病吧。
  但是好孩子不能对老师说三道四,也不能不做寒假作业,哥哥虽然笨了些,但他们是双胞胎,都跟着同一个教授练过书法,字体糊弄糊弄老师还是没问题的。
  “你不能这样,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作业也是,你不做作业,不做作业你怎么能学会知识呢?”
  聪聪歪着脑袋,说到最后,自以为找到一个很好的反驳理由。
  “这些知识我都学会了,你这样的笨蛋才需要多抄一抄。”
  来自于期末考英语98分的学霸对82分的学渣□□裸的歧视。
  “我就只有英语和语文没有考好而已,哪里是笨蛋了!”聪聪表示不服气,他数学物理几个科目也是考得很好的,就是这种死记硬背的东西,叫他头疼。
  “所以这种抄写最适合你做,谁叫你需要保密。”
  聪聪气成河豚,他是知道妈妈不喜欢这些东西的,要是妈妈知道了这段时间的事情肯定会难过,谁叫他管不住手呢。
  偏偏家里又有这么一个恶魔弟弟,除了被对方威胁,他还有什么办法。
  本来离寒假结束就不远了,过年那几天肯定是不做作业的,在过年之前,至少要赶完一半的作业,看着眼前一堆书,聪聪无奈,接下里的时间,全部泡在作业堆里了。
  对于他们这种偏理科的学生来说,文科作业费事又费力,简直就是噩梦好吗!
  宋衍不知道这其中的官司,看到聪聪跟哥哥和弟弟一样专心的做作业,也不出去玩了,还觉得这个孙子挺不错的。虽然有些调皮,但是玩够了就知道好好学习,除了每天定时的训练以外,哪都不去,连动画片都不看了。
  怕孩子只知道学习而忽略忽略其他,宋衍还特地嘱咐。
  “聪聪,还有时间呢,不需要这么着急的,你可以劳逸结合,做累了就去打打球,看看动画片调节调节。”
  聪聪泪流满面,不是不看啊,是完全没时间看啊,他和灵灵一个班,同一份作业做两遍,工作量可想而知。
  挨近年关,两年没回家的宋玉竹也回来,宋玉美一家自然不会缺席。她现在还在地质队,但是由于从宋玉安这边接到的工程太多,已经升值两次,也是一个小领导了。苏则一直勤勤恳恳的帮宋玉安管着材料,因为他的尽责,宋玉安工资开得很高。
  家里有了存款,宋玉美就把他们住的那个小院子从宋玉安手里买了下来,虽然是亲姐弟,但是弟弟帮了她那么多,两个孩子吃住都在弟弟家里呢,她也不愿意什么事情都占弟弟便宜。
  今年苏慧准备高考,这段时间一直窝在学校图书馆,宋玉美放假以后就过来宋家,倒是比宋玉安和宝珠要提前两天到。
  等宋玉安和宝珠回到家的时候,老爷子带着三个女儿,一群孩子,大扫除都做完了,该买的年货也买了。
  宋衍看着一家子高高兴兴的,想到躺在医院里孤孤单单的席芬芬和不知所踪的宋玉平,觉得这世间的事情果然都是有因果循环的,人啊,不能太作。
  这几个孩子明明每一个都是孝顺的,都能叫席芬芬作得连看都不愿意去看她一眼。
  不过这两年宋衍也看开了,比起那些白发苍苍还要去街边捡垃圾的人,席芬芬现在能好好待在医院还有人伺候,幸福很多了。这也算是他这几个孩子对她怀胎十月生下他们的最后一丁点儿回报吧。
  孩子们大团圆,玉竹两年没有回来,作为父亲,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对象问题。
  “没有喜欢的,不急,我年纪还不大呢。”
  父母的婚姻完全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哥哥很幸福,但就是因为哥哥太幸福太好了,所以宋玉竹对另外一半的要求就是宋玉安这一款了。
  她不想因为到了结婚的年纪就随意找一个人去讲究,要么不结婚,如果结婚,一定是因为喜欢对方,只是现在还完全没有遇到那个人。
  其实追她的人真的不少,可惜宋玉安珠玉在前,按照他这个标准来找,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被宋玉竹否决了也不奇怪。
  宋衍虽然关心,但是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要是真随随便便的嫁了,遇人不淑,那才可怕。所以他也不再催,只是叮嘱了一句
  “要是遇上合适的,你喜欢的,就不要拖着,带回来给爸爸帮你把把关。”
  催婚的话题就这么过去了,倒是宝珠想起另一件事,当即就问。
  “宁耀和安安是怎么回事?别说你不知道啊,你们三就是穿一条裤子的。”
  宋玉竹还真的知道,这事她虽然答应了要保密,可是她也听说了,是叶宁耀那个马大哈自己泄露出去了,现在叶家这边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所以她现在告诉嫂子,也不算泄密吧。最重要的是哥哥嫂子和韩家父母可是认识的,万一他们直接跑去找韩家问,那才叫糟糕。
  “他们两高中就互相有意思了,只是没有捅破,高考以后,叶宁耀和安安表白,但是安安家里情况特殊,她有个姑奶奶曾经是军嫂,一个人等了男人十几年,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却因为长时间的分离,被文工团的抢了丈夫。
  安安说那个男人被人举报,部队那边叫他转业了,但是伤害已经造成了,所以他们家不让找当兵的。叶宁耀又是要考军校的,安安就拒绝了他。
  之后他们一直有联系,两人也没有找对象,这事情被安安的妈妈知道了,她看安安一直不开心,几年了也没有变化。
  韩阿姨心软之后就答应,如果叶宁耀有随军资格,结婚以后不用长时间分离的话,她可以帮忙说服安安的父亲。
  然后现在叶宁耀还在努力呢,这事儿安安的家里除了韩妈妈,其余人都不知道,他们才叫保密的。”
  这种事情,宝珠也没有办法,韩家听说几代人都活跃在律政,但是像韩安安姑奶奶这样的情况,碰上了国家军队,就是再厉害的律师也不好使。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那些男人本来就是垃圾,叶家一家子军人,宁家一家子军人,也没见谁干出这样的事情。家教不好,人品不好的男人,不管进了哪个行业都会做出这样恶心的事情。
  但因为做军嫂太辛苦,女方需要付出的太多,一旦被辜负了。她们受到的伤害你社会上的主妇大很多,所以韩家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就是因为这些渣滓,所以军人的婚姻越发困难,要宋玉安来说,转业都是便宜那人渣了,直接开除才大快人心呢。
  事情搞清楚以后,宝珠当天晚上就给叶维国打了一个电话,兄妹俩聊了很多。宝珠的意思是年轻人不容易,安安家里的要求也不过分,叶宁耀现在年纪也不大,还不是着急找对象的时候,所以希望叶维国和宁家那边不要催孩子。
  叶维国和宁胜美都不是迂腐的人,而且家里有一个到现在都没开窍的叶宁辉把夫妻两人磨得没脾气了,听说老二这个情况,也大方的表示只要孩子想结婚就行。
  既然女方提出这个条件,那小子又同意了,那就等呗。也算是一个激励孩子上进的目标。
  所以叶维国除了给叶宁耀打电话,教育他想往上爬是好事,但是不能操之过急,不择手段以后,其它的也就随他去了。
  现在过年也没有什么节目,就是一家人乐呵呵的看春晚。宋玉安想着其他地方的活动,想着他们明珠镇是不是也能弄个舞狮子舞龙什么的,娘娘庙不是建好了吗,到时候弄个庙会,也能吸引人气。
  不过这些都是叶保国刘宝珠他们的事情,宋玉安想到了,最多就是提一提建议。
  年后几天,明珠镇的大妈们都学着春晚节目里的演员学起了中式“探戈”,宋玉安有时候去研究院或者政府大楼,就能看见大妈们聚集在哪家院子里集体比划着。
  想到二十年后的广场舞大军,宋玉安忍不住迥然,原来这么早就有了苗头啊。


第147章 
  明珠中学每年都要补课,作为校长,宝珠自然是不得清闲的,所以年后没几天,她又忙活起来。
  并且因为叶宁耀和韩安安这事情,宝珠还准备了一个新的资料,打算在今年的班主任例会上,跟老师们讲讲关于学生早恋的问题。
  与前十几年,十六七岁就忙着找对象不同,这几年学校对于早恋这个话题可是重视得不得了,早恋猛如虎,各个班主任对学生严防死守,就怕孩子们因为早恋而影响了学习。
  要是有学生触了这个雷,一定都是批评教育,找家长写保证的程序走一趟。
  在父母眼里,自己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所以不论男生女生,因为这件事情被找了家长,在大部分家长眼里,都是一个思想。
  “我的孩子这么乖,一定是对方带坏了他/她”
  因为这种想法,有些家长在教师办公室就能吵起来,遇上有一方是骂街惯了的,直接吵成了仇人。
  孩子们在最美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