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以后,过去的人给宋玉安打电话。
  “怎么了,找不到吗?”不至于吧,他记得两广人挺爱吃这东西的啊。
  “不是,找是找到了,就是和我们的估算有点出入,所以我打电话跟您请示一声。”
  宋玉安也没有养过龟和甲鱼,听采购员说了以后才明白,原来他一开始的设想就是错的。
  在宋玉安的想法里,甲鱼甲鱼嘛,和鱼一样是水产生物,又是卵生的,卵生的一般繁殖很快,像鱼排一次卵,就能有几百颗。
  他以为甲鱼也是这样的,他养的不多,预定上百来只大鳖,几百只小鳖,应该足够了。
  可是这采购员过去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甲鱼和乌龟里最能生的,也就是十颗蛋而已,这还是要养七年以上的,一般五六岁的龟要减半。这样一来,他们原来准备采购鳖的数量就大大的不够了。
  再加上这东西在两广本来就很受欢迎,这几年百姓生活好过不少,有钱的小老板越来越多,所以市场前景好得很,价格一点也不比夏市那边野生的低,所以这资金预算也是不够的。
  宋玉安听完以后,还是决定买,当即就通知财务去汇钱,不说饲料已经生产了,就说这人都跑过去了,池子也弄好了,总不能因为预算不一样就放弃吧。
  这东西本来就是中高档消费品,贵就贵些吧,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养出来的东西,等以后夏市发展起来,说不定也能像抗浪鱼一样打出个招牌来。
  钱到位了,那边采购员也利索,没几天就拉着一车甲鱼和乌龟回来,宋玉安头几天还好奇的每天过去看看。
  后来没什么兴趣了,看魏磊养得不错,也就不去管了。这批甲鱼和乌龟宋玉安依旧和湖里的鱼一样,给魏磊分红利,所以他也不怕魏磊会不上心。
  蝗虫的事情彻底解决了以后,宋玉安一直呆在明珠镇没外出,最多就是时不时的带着老婆孩子去市里玩一圈。
  进了中秋,明珠镇的水果迎来了大丰收,因为前两年的干旱,水果严重减产,所以价格相当的不错,明珠镇的居民家家户户喜笑颜开的,还有人卖了水果以后买了小轿车回来,鞭炮放得震天响。
  王发财和宁嘉嘉两边都要货,还有罐头厂等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宋玉安空间里一箱水果都没收进去,连给孩子们开毕业会的都是提前摘好收起来的,不然来游玩的顾客就嚷嚷着要摘。
  “你说今年嘉嘉怎么没来?那天忙着,她打电话只说有事,也没说什么事情。”
  因为宁嘉嘉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一次,所以今年她没来,宝珠还挺担心的。
  “那打个电话问一问吧。”见老婆担心,宋玉安也没犹豫,拿起电话就拨号。
  “我爷爷住院了,医生说,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电话里宁嘉嘉的语气疲惫又消沉。
  宁老爷子今年七十多岁,但是因为年轻时候战场上落下的一身伤,晚年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近两年都在修养,今年天气变温的时候病了一场,这一病就一直没好利索。
  宋玉安听了这个消息,和宝珠商量,决定北上一趟。叶维国是宁家的女婿,也是宁家这一派除了宁胜利以外,军衔最高的一个,叶家和宁家早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老爷子病重,做为姻亲,他们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探望一番。
  但叶卫军的身体一样不好,宝珠舍不得叫他来回颠簸,肯定是不去的。
  宋玉安和叶保国商量了以后,决定北上的人选,老一辈里,三叔三婶带头,他们身体还算康健,年轻一辈里,宋玉安和宝珠一家都去,还有叶平国和玉梅,他们现在放暑假,有时间,另外就是叶建国夫妻。
  叶建国经过这两年的努力,终于能进房间睡了。他这人的性格大概就是有点小贱,以前牛兰芝对他巴心巴肝的好,他一点不知道体贴人家,现在牛兰芝不把他当回事,他反而变成了贴心小奶狗。
  牛兰芝去菜地里摘棵菜他都要眼巴巴的跟着。这前后巨大的转变叫宋玉安咂舌,若不是对方只在牛兰芝跟前这样,宋玉安还以为他也被穿越了呢。
  听说要北上,叶建国当即就表示要带着牛兰芝去一趟,牛兰芝在医院躺了那么久,谁知道在身体上会不会留下什么不好的影响,听说三嫂找的那个医生很厉害,他想带牛兰芝上去看看,也开点药调养调养。
  叶保国平常不是在办公室就是下乡,家里老人照管不到,刘彩彩一个人忙不过来,既然叶建国和叶平国都去了,那叶康国就得留下来,老人家要照顾呢。
  人选定好了以后,宋玉安就打电话叫人订票,宝珠这边也在收拾东西,她在京城老师同学不少,不上去就算了,既然人去到了,少不得要去拜访拜访。
  宁老爷子病得确实很严重,人还在重症室,宋玉安他们也没能说上话,只是隔着玻璃探视了一眼。宁嘉嘉几个没进部队的孙子,孙女,媳妇在外边轮流守着,情绪都很萎靡。
  宝珠最担心的是老太太,当初她上学那会儿,老太太没少照顾他。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平时叶红军有个小感冒,大伯母都着急上火得不行,宝珠就安排老太太撑不住。
  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太太精神还不错,见宝珠来了还能招待她。但宝珠还是看得出来,老太太心里不好受,和她聊天的时候时不时的都会说道。
  “我们家老宁就喜欢吃这个。”
  “老宁不喜欢那样的衣裳,说是花里胡哨的不正经。”
  说完反应过来以后,她情绪又会消沉些。
  宋玉安倒是看出来了,这就是个外表要强的老人家,哪怕心里再难过,在他们这些小辈面前,也要保持着大方得体的一面,思及此,宋玉安也和宝珠没有多留,又寒暄了几句后,留下礼品就带着孩子回了四合院。
  老爷子病了,可是作为长子的宁胜利还是回不来。军人就是这样,任务一来了,就是有天大的事情,都得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前头,不能脱岗。
  并且他不仅仅是老爷子的长子,也是宁家这一脉的领头人,五十多岁的他已经是中将军衔,全都是靠实力晋升上来的。作为老爷子的接班人,若是他在这时候跑回去,才是会气到老人家。
  叶维国也一样回不来,自从宋玉安把航空母舰带回来以后,他就一刻都没有清闲过,天天都得去盯着那边的进展。
  不过他知道宋玉安到了京城以后,叶维国倒是抽空打了一个电话给他。
  “你那边的工厂里,还招收人吗?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要提供食宿的那种。”


第142章 
  明珠集团的招聘每年都在进行,上至跳槽教授,博士生,下至农村里大字不识的民工,从研究院,公司高管,学校老师到建筑集团的建筑工,工厂女工,卖场销售,果园农工,总有适合的工作。
  别看每年招收这么多人,但能熬过三个月试用期的一半都没有,宋玉安在用人这方面挑剔得很,比如说建筑工人,可以不识字,但是必须要有责任心和基本的诚信。
  明珠集团很多职位的制度和其它公司是不一样的,这源于宋玉安这些年的见闻。
  比如建筑工。
  工地上的民工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妻子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孩子,丈夫外出打工。
  很多人只觉得男人辛苦,毕竟工地上的活计又脏又累,宋玉安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这几年在农村近距离接触以后发现,其实家里的妻子更辛苦,丈夫外出的女人要承担的责任,有很多男人一定做不到。
  种地哪有那么容易,包产到户以后,一个人差不多能分到两亩地,一亩田,一家人加起来就是近十亩。
  而一亩水田插秧,就要四个人从天亮插到天黑才能插完,插下去以后还要施肥,定时锄草。这些活计繁多,但好在还轻省。
  但农村里可不止这些活计,像夏市这种山地丘陵的地形,大机器进不来,犁地就只能靠人工来完成。还有收获的时候,山地里的玉米,一篮子就是六七十公斤,女人们被压的早早驼了背。
  就算不是收种的时节,还有施肥呢,现在一包化肥可是五十公斤装的,那就是足足一百斤,湖东村最远的山地爬山要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这是宋玉安打空手的参数。
  背上背着一百斤,全程上坡路途,宋玉安自认他做不到,在夏市农村,这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主妇身上,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那些丈夫外出打工,家里又没有骡子的女人,就是靠着自己瘦弱的肩膀把化肥背上山。劳作一天,回来也不会空着手,要么玉米桔柑,要么柴火,总有背一背回来。
  公婆好些的,会帮着一起干活,哪怕不干活,也会帮忙带孩子做饭,命不好的,一天累死累活回到家里,还要喂猪做饭伺候一大家子,吃了饭也不能休息,孩子大人的衣裳等着洗呢。
  有良心的男人知道老婆辛苦,出去打工不会打全年,在收种的这两个月他们就会回家。
  不然老婆一个人白天黑夜,晚上熬到三四点也做不完家里的活计。毕竟家家户户那么多地呢,你请人帮忙都请不到。
  但是很多专业的建筑公司要做就得做完一个工程,中途不能走,走了你就拿不到钱。
  这也是明珠集团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明珠集团很少临时找工人,宋玉安开的工资比其他工头高,从来不拖欠。在明珠集团干久了的,从来不会跳槽。
  每个员工进公司之前都会询问清楚是否要放农忙假,要和不要,签的合同是不一样的,是的,在明珠集团,建筑工人也是要签合同的,完全不是别的工地那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模式。
  这样公司可以知道在农忙的那两个月,有多少人是要回家的,然后接工程人手够不够,也完全能计算出来。
  但不管是签哪一种合同的员工,在平时都必须有责任心,做事不能马虎,更不能无缘无故的请假缺勤。
  事假和缺勤都有明确的次数规定,一旦超标了就会被辞退。
  建筑工是这样,工厂女工也是这样。综上所述,明珠集团每年都会有不少员工被开除。
  但明珠集团的福利好是全国出名的,就连实习期的工资,也快赶上其它单位的正式工了。工厂里的女工怀孕了只要不是超生的,产假哺乳假比国家规定的还要长出三个月。而且回归以后,位置不变。
  所以明珠集团每天开除的人多,但是来应聘的人更多。
  宋玉安把大致情况跟叶维国说了一遍。
  “这次秦飞的事情出来以后,我就叫人关注了退伍老兵和烈士家属的生活,发现像秦嫂子那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个例。
  更心寒的是有一些战场上受伤退下来的老兵,因为身体的原因,找不到工作,居然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所以想问问你,能不能帮一帮这层人,至于你说的责任诚信纪律问题,那你完全不用操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怕他们退役了,但这都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再没有哪一个职业的人比他们更能遵守规章制度了。
  至于那些军属,只是给她们提供一个机会,比如秦嫂子,秦飞是农村人,他们住的房子是老人分给的。这次秦飞没了,家里又因为抚恤金闹翻了,所以老人把她和孩子赶出去,娘家那边也嫌弃她,不愿意收留她。
  天大地大的,竟然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如果她去了夏市,你那边有员工宿舍,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完全可以进寄宿学校,等她挣了钱也能租房子,怎么都比现在好。
  当然,虽然他们是军属,但我只是希望你给他们这个入职的机会,如果她们自己不愿意遵守规章制度,那你一视同仁,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毕竟不愿意自救的人,谁也帮不了。
  最后就是有一些技术人才,是裁军的时候裁下去的,因为各种各样的短板,在转业以后干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比如我这次见到的一个小伙子,手速特别快,当初在部队枪械组装比赛年年拿第一。但是因为入伍前没有上过学,没什么文化,现在分配的工作是在铁轨上清理垃圾。”
  叶维国开这个口,自然不是单单指现在这一批人,他的意思是想和宋玉安达成一个合作的模式。他现在已经是师长了,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继续往上走,他希望自己师部,集团军里的战士,军属,以后都能有这么一个面试的机会。
  成不成的再说,但一开始就有一个机会,或者说有一个优先录取的机会,总好过他们因为刚刚脱离社会,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而自己去乱转,被人骗了要好。
  毕竟明珠集团的招聘,大学生这边,无论是哪里的都欢迎,但是对于男工女工,在同等条件下,明珠集团会优先录用本地人。
  知根知底的,便于管理。
  不管什么企业,确实都不愿意使用带伤残的员工,有愿意使用的,一般工资都压得极低。明珠集团之前也是不用的,但如果对方是退伍战士,那宋玉安倒是不怕麻烦,愿意给他们一个便利。
  统计统计,还是能找到他们可以胜任的岗位的。比如腿脚不便的,工厂里很多职位都是坐着干的,看的是手上的速度。
  如果是手上使不上力气,或是其中一只手能用,那可以去果园菜地。宋玉安现的果园已经全部装了水管,实行滴灌淋灌了。灌溉的时候只要把电闸推上去,看着灌溉满脸一块地,就把小阀门关上,拧开另一块地的小阀门。
  不论是小阀门还是电闸刀都轻轻松松的东西,适合手残的人干。他现在有几千亩果园,菜地,这一块用人数不少。而战场上退下的,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手有问题吧。
  若是问题太大完全什么都干不了的,叶维国也不会送过来。
  至于那些健康的,有技能的,宋玉安就更欢迎了,虽然军队里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个败坏整个队伍名声的,但是整体素质比起来,确实比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要高很多。
  这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也是能积福积德的事情,宋玉安没思考就答应下来了。
  “行吧,你看看叫下面的人整理一个名单出来,然后给我一个联系方式,我叫招聘办那边腾出一个人来负责这个事情。”
  想了想宋玉安又叮嘱道
  “关于军人这块,我希望你能叫他们弄个号码,同一个连队出来的,就统一标注一个号码。”
  战友情牢不可破,如果把同一个连队出来的退伍战士放在一块儿,避免不了抱团现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宋玉安一开始就要交代招聘办那边的员工,把他们分开,分到不同的厂子里去。
  宋玉安和宝珠接下里的时间都待在京城进行各类拜访。特别是宝珠的几位教授导师,这些年可是给明珠集团输送了不少人才的,宋玉安对他们上心得不得了。
  具体体现就是连珍藏的茶叶都拿出来了,他厂子里有个小领导以前家世代种茶,炒茶手艺不错。宋玉安发现了以后就把他叫过来炒茶。
  前两年干旱,虽然茶地海拔高,宋玉安也去浇水,但产量比起前些年减产不少,连何耀宗都没有分到,宋玉安能拿出来,可见这些教授在他心里的重要程度。宋玉安可是还指望着他们退休以后去明珠镇养老呢。
  为了照顾福宝的情绪,他们在京城的这些天就住在京大不远的小胡同里,三婶他们住在属于他们的那一座院子里,宋玉安一家就住在福宝这边。
  王明月走了以后,这里的一草一木宋玉安都没有叫人动过,平时也是锁着的,打算等福宝长大以后,交给福宝自己打理。
  虽然第一天情绪有些消沉,但福宝还是很珍惜住在这里的时间,不出去玩的时候,他就自己拿着抹布到处打理卫生,连一个死角也不放过。
  院子里有一株玫瑰花,是当年他喜欢吃鲜花饼,王明月亲手种下的,她活着的时候,每次开花了都会摘下来给福宝做玫瑰饼。
  福宝小心翼翼的,给它剪枝,施肥,浇水,就像对待一个珍藏的宝贝。
  宋玉安他们忙着各处拜访,叶建国带着牛兰芝开了一堆药以后,就和和叶平国一起,带着媳妇去各大商场采购,衣服鞋子包包,叶平国还好,叶建国就像疯了一样,只要牛兰芝喜欢的,全部都想买下来。


第143章 
  宋玉安和宝珠每天在外面走亲访友,叶建国兄弟就带着媳妇买买买。都快把整个京城给逛过来了,眼看上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三婶就思量着,是不是该回去了。
  但还没等她和孩子们商量回去的事情,宁家那边忽然传来了消息,宁老爷子人没了。
  宋玉安和宝珠都愣了,他们前几天才去看过老爷子,人已经醒了,他们还以为能撑过这一次,谁知道这么突然。
  宋玉安带着叶家人赶过去宁家的时候,宁老爷子的遗体已经从医院接了回来,宁胜利的媳妇带着几个男孙在给老爷子洗漱,换洗衣裳。
  宁老爷子出身不显,靠着一身本事在乱世里为宁家打下这份基业,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不仅没有像一些得意忘形的军官那样和发妻离婚,反而是对子女多加约束,整个宁家家风正,子孙后代团结互助,他们对宁老爷子又崇拜又敬爱。
  家庭和睦,自然就没有那么争权夺利,
  所以老爷子一走,无数小辈伤心得不行。
  宁胜利子在老爷子临终前被叫了回来,见了老爷子最后一面。宋玉安他们最后一次去见老爷子,他并不是好转了,而是回光返照,撑着一口气等长子回来交待遗言。
  现在就是宁胜利在外头主持大局,招待听说了消息以后赶过来的客人。叶维国,叶宁辉叶宁耀和宁家其它在军营里的后辈也在。比起哭成一团的女人孩子们,这些铁血军人虽然很伤心,但神色镇定不少。
  老爷子半生戎马,一身荣光,葬礼自然不能马虎。
  “节哀顺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帮忙的。”宋玉安见了宁胜利,这个一直意气风发的男人眼下虽然还镇定,但神色还是有几分凄恍。
  “谢谢,如果可以,希望弟妹能陪陪老太太。”宁胜利最担心的就是老太太,老人风风雨雨走过几十年,他怕老太太想不开。宁家的孩子别说陪伴开解了,反倒要老太太来安慰她们。
  宋玉安点点头,宝珠就带着孩子们去了老太太屋里,陪她说话。
  第二天,宁家的亲戚全部都赶来过来,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根本等不得,宁胜利看该回来看老爷子最后一眼的后辈都回来了,便定了第三天下葬。
  宁老爷子的葬礼在烈士园林举办,前来吊唁的人很多,几位大领导都到场了。宝珠这几天都陪着老太太,此刻也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来送丈夫最后一程。
  聪聪灵灵福宝几个孩子本来是安静待在角落里等大人的,却在这时候遇到了麻烦。
  福宝满脸抗拒的看着眼前的人。
  “我不认识你,请你不要来打扰我。”
  “我是你大舅,你怎么能说不认识我!你外婆躺在病床上想见一见你,你居然不去,王明月是怎么教出你这么个不孝顺的兔崽子的?”
  “谁叫你骂我妈妈的!你再说一句我杀了你!”
  福宝就像被惹怒了的狮子,忽然露出爪牙,狠狠的对着对面的人喷回去。
  王和平一脸阴郁,心情差到了极点,他一直在找这孩子,可是关于这孩子的行踪王明月藏得太好,他一直没有找到。没想到来参加宁老爷子的葬礼,居然见到了。
  也不怪王和平差不到,他把目光一直对准了王明月长大的地方,也就是栾七七的老家,找不到以后又去莫照归的老家找。根本没有想到王明月会把孩子放在生意伙伴这里,而且叶维国还为王明月扫过尾巴,他更是查不到了。
  “福宝,他是谁?”
  聪聪和灵灵见这人来者不善,两人一起挡在福宝跟前,和王和平对峙。
  “他是你那个坏女人的哥哥,也是一个坏人,我不喜欢他。”对着弟弟,福宝自然不会说瞎话。
  “你说谁是坏女人呢!”
  这句话戳到了王和平的痛脚,再加上这一年来遭受的各种闹心事,他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也不管这是什么地方,就想去拉扯福宝。
  “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聪聪和灵灵哪里能看着他欺负福宝,聪聪一把马当先的冲上去想护住福宝,嘴里还叫着。
  “弟弟,你快去找辉哥和耀哥过来,不能叫他带走二哥。”
  他可是还记得这是宁爷爷的葬礼,爸爸妈妈都很忙,他们不能去打扰把事实闹大。
  然而还没等几个孩子反应过来,纠缠福宝的王和平忽然就飞出去了。
  飞——飞出去了…………
  几个孩子看着忽然出现的人,目瞪口呆。
  来人约莫三十来岁,个子极高,穿着一套黑漆漆的衣裳,但仍然压不住他的帅气,和宋玉安阳刚的帅不同。
  他双眼上挑,是一种略带邪气的痞帅,高鼻梁,深邃的眼睛里此刻没有一丝一毫的温度,冷然的看着趴在两米开外的王和平。
  刚刚,就是这个忽然出现的人,一脚把王和平给踹出去的。
  对方武力值太高,出场太霸气,极高孩子乖得像鹌鹑一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做何表情。
  “老三,你干嘛?我是你哥哥!你是想要我的命吗?”王和平显然是认识来人的,看清楚以后就捂着肚子在那边厉声厉色的骂道。
  “你的命有什么值钱的,能换得回姐姐么?”
  他这句话说得极冷,虽然声线平稳,脸色未变,但几个孩子忽然觉得,如果王和平真的能换回他嘴里的姐姐的话,他说不定真会把王和平打死。
  “我做错什么了,是妈妈说要见这个兔崽子,我带他过去有什么错?”
  在男人冷漠的目光下,王和平不得不低头,那人虽然是他弟弟,可在当年那件事情以后,就再也没有叫过他一声哥哥。
  男人不再理会王和平,转过头来,面对三个孩子,他脸上的表情不再严峻,带了一丝微弱的笑意,却像春暖花开后融化的冰雪,一下子那股冷冷的寒意就散开了。
  “初次见面,我叫王和安,可以和你聊一聊吗?”
  福宝不知道说什么,但是这人给他的感觉比王和平好很多,他点点头。
  王和安也没走远,带着他们往视线可及的一张长椅走过去。
  “我是你舅舅,你的母亲王明月,她是我三姐。”
  “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你。”福宝愣神,王家的人他都见过,有严肃冷漠的爷爷,慈祥的奶奶,讨厌的大舅,还有恶毒的坏阿姨。
  “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执行任务。”王和安沉声说道,脸上爬满了愧疚,若不是他的任务一直不能露面,不能回家,又怎么会叫姐姐和母亲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你叫福宝是么?有大名吗?”
  “有,我叫王思恩。”
  他以前是叫莫云峰的,后来他跟妈妈离开莫家,妈妈就没有再叫过这个名字,一直叫他福宝,在学校里,大家都以为他叫王福宝。直到把他交给干爹的时候,妈妈才和他说,以后他就叫王思恩。
  “王思恩,好名字,你想去看看你外婆吗?她病得很严重,想见见你。”
  福宝纠结了,整个王家,他和妈妈唯一喜欢的人就是外婆了,虽然她身体不好,大部分时候都是躺在病床上,但是她对他们很好,也同样不喜欢那个恶毒的女人。
  妈妈活着的时候,偶尔也会带着他和外婆私下见面,谁也不知道。
  可他怕去了以后,就回不来了。
  福宝年轻太轻,什么都放在脸上,王和安自然看出了他的犹豫。
  “有什么问题吗?你都可以说出来,我和王和平不一样,我不会伤害你。”
  “我想去看看她,但是我不想回王家,也不想见到其他人。我要和干爹生活在一起,这是我妈妈还活着的时候说的。”
  最后一句话,福宝说的有些哽咽,王和安心里忽然就像被扎了一刀。钝痛,他的姐姐,本来应该是他们最亲密的人,却被逼的完全不信任他们。
  他垂下头,不叫孩子看见他眼里的阴霾,柔声说道
  “没关系,你外婆在医院里,也不是今天要去,你决定好了时间可以呼我,我帮你带走王家其它人,一定不叫他们看见你。”
  叶维国他是知道的,这人不错,跟着福宝的两个小子这样维护他,说明确实是把福宝当兄弟的,叫孩子生活在宋家,比待在他身边要好。
  王和安没有多留,给福宝留了一个联系方式就扯着王和平走了。
  “大哥,你怎么能答应呢,万一那个人和刚刚的大坏蛋一样抢走你怎么办啊?”
  等王和安走了以后,聪聪急的团团转,刚刚他就想制止,可一来被灵灵拉住,二来这个男人真的太可怕了,聪聪也说不上来,反正在他旁边就觉得想逃开。
  此刻的聪聪还不懂,王和安会叫他害怕,是因为对方身上煞气太浓。
  孩子们是等葬礼结束回到家以后,才和宋玉安说了这件事情的。
  “福宝想去吗?和干爹说实话。“
  “外婆很好,妈妈也喜欢外婆,但是我不想离开这里。”
  福宝纠结的很,王家一个小孩子都没有,有一次外公来找妈妈,说是想把他接回去培养,进军队,当时妈妈和他大吵了一架。他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就怕外公把他抢走。
  “那我们就去,福宝放心,有干爹在,没人能抢走福宝。”


第144章 
  宋玉安没有贸然联系王和安,这人他不认识,也没听说过,不知根底的,万一被对方骗了怎么办?所以他先给叶维国打电话,向他打听,既然对方是王家的,那叶维国肯定能查到。
  “王和安回来了?”叶维国比他还吃惊,他最近在忙着岳父的丧事,显然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一听这语气,就知道叶维国肯定认识这人,听着还挺熟的样子。果然,没等宋玉安问,叶维国就接着往下说了。
  “既然王和平回来了,那你倒是可以带孩子去。王家老爷子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但是王明月她父亲这一脉,一家子男人争权夺利,除了牺牲了的王和泰,只有王和安还拿的出手了。
  他离开这么多年,现在既然回来了,那身上的功劳肯定不小,就是他爹,怕是也拗不过他,他这人不错,你可以接触接触。”
  心里有了底,宋玉安也没耽搁,立刻就联系了王和安。这次老爷子走得太突然,王家那老太太听说身体比宁老爷子还糟糕呢,万一有个好歹,那不是要叫孩子心里留下遗憾吗。
  双方都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一开口就直奔主题,两人确定好了时间,王和安就说他会安排好。
  王和安做事很靠谱,宋玉安和宝珠带着孩子去探视的时候,整个病房里只有他和老太太。
  老太太瘦骨嶙峋的躺在那里,王和安一边跟她说话,一边给她做按摩。
  他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