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嫣然-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吧去吧。”石绿笑着把她推出去,“只当是扔到水里去听声儿响罢了。”
丫鬟们布好饭菜,便都退了下去。侯爷和夫人若是一起用饭,便不喜欢有人在旁边伺候,这一点丫鬟们都知道,没人会留下来讨嫌。
周鸿皱皱眉:“其实你也才生产不久,只消把礼送过去也就是了。”
“到底叫外头人闲话。”顾嫣然当然不愿意去寿王府,但京城里就是有那么些人,总喜欢以宽容厚道自我标榜,若是顾嫣然这次连周润有孕的事都不去道喜,那必定有人在背后嚼说长房无情什么的。
顾嫣然都能想得到她们会说什么。无非是说周鸿只顾念母亲却不孝顺父亲,连圣人都说“为亲者隐”,周鸿若只记恨着母亲被逼做妾那件事,却忘记了周励毕竟是他的生父,如今也是他的伯父,那也是不孝了。
若是这些人只嚼说自己,顾嫣然是不在乎的,但她不情愿叫人议论周鸿。不过就是去寿王府里走一遭儿罢了,周润虽然是郡王妃,她却也是有诰命的一品侯夫人,又占着长嫂的名头,周润除非是不要自己名声,否则绝不敢明面上对她做什么的。
“皇上这下旨议立太子,朝堂上究竟怎么样?”不愿再谈论此事,顾嫣然便转开话题。
周鸿轻轻嗤笑了一声:“旗鼓相当吧。”本来这朝堂之上,大力支持晋王的多半只是那些执着于嫡出正统的清流文官,齐王明显占着上风。可如今晋王被升了亲王爵,就有不少人立时转了风头。
“这些日子,王爷府上可是川流不息的。”有些人的嘴脸实在是难看,这边晋王才升了亲王,那边访客就上门了,口口声声道着恭喜,也不看看晋王妃还卧病在床,晋王有没有心情接待。还有些略要些脸面的,当时没有登门,可这几日晋王妃的伤好了一些,那些人便打着探望王妃的旗号又上门了。
顾嫣然点点头:“说起来,咱们是不是过几日也该去看看王妃?我听表姐送来的消息说,王妃如今能进些粥汤,每日也能坐一坐了。”之前她怕去了添乱,只是打发丫鬟送了些药材过去,但现在既然晋王妃好转了,礼数上也应该去瞧瞧。
周鸿对这些礼数上的事儿向来由着顾嫣然拿主意,随意应了一声,心思还在朝堂上:“但也有人私下里传说,陛下正是因为想立齐王为太子,所以才为晋王升了亲王爵,算是补偿。”
“这是谁传出来的闲话?”顾嫣然颇有些惊讶,“倒是说得够厉害!”这样的猜测不无道理,必然会影响一些惯于见风使舵的人。虽然这些人晋王未必稀罕,可若是受了这样的影响,风向不免又要转向齐王了。
周鸿轻蔑地一笑:“还能有谁,茂乡侯府呗!陆大将军素来是善于揣摩人心的。”之前一个丁忧,不就把皇帝感动得对他信任有加吗?若不是他在西北边关的时候出手太急,恐怕如今情形还不容乐观呢。
“那陛下的心意,到底是瞩意于哪位殿下呢?”顾嫣然想来想去,也觉得心里不那么踏实。
这话周鸿也不敢乱说:“依我看,如今晋王殿下至少不落下风了。至于其它的事儿……慢慢走着瞧罢。”
第二日,周家三个房头的女眷聚在一起,往寿王府而去。
顾嫣然是有些日子没见沈青芸了,此时一见,才发觉她憔悴了许多。毕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从前保养得好,又没有一丝半点的烦心事,便显得年轻;如今先是夺爵又是娘家出事,诸般烦恼一生,便再也保持不住往日少女般的容颜,眼角横生了几道细纹,连法令纹都露出来了。
不过沈青芸今日气色倒是很好,看了顾嫣然出来,竟然脸上还能带着笑道:“原当侄儿媳妇不肯赏脸的,想不到竟拨冗了,真是难得。”虽是讽刺,语气却是轻快的,显然心情确实很好。
顾嫣然也知道她在高兴什么。沈碧莹虽然抢先怀了孕,前几日却只生了个女儿。而且因为孕中娘家就出了事,她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个女儿生出来也是病歪歪的,连洗三也没有办。这会儿周润又有孕了,只消她生个儿子,沈碧莹这个女儿就半点价值都没有,沈碧莹也就是白忙活了一场。
“寿王府这样的喜事,自然是要去道喜的。”顾嫣然没什么兴致跟沈青芸斗嘴,只是淡淡敷衍了一句。
沈青芸自然听得出她的意思,无非是说这登门道喜是为了寿王,不是为了周润。不过这有什么两样?横竖周润才是寿王妃不是吗?如今皇帝终于肯议立太子,只要齐王能被立为太子,寿王的身份便水涨船高,周润这个寿王妃自然也是一样。等到日后齐王登基,只怕到时候周鸿和顾嫣然都得跪在她面前求一条生路呢!
想到那美妙的情景,沈青芸真是打心里要笑出来。昌平侯府闹的那事儿,她也细细的查过了,虽然没有实证,但她总疑心是周鸿做的。险些害得她的润儿抬不起头来,真是可恨!幸好幸好,润儿是个有福气的……
沈青芸这么想着,便也没有跟顾嫣然再计较什么,反而转头去跟周三太太说话:“宝哥儿的大名可起了?”
说起宝哥儿,这事就足够可乐了。下生都好几个月了,大名仍旧没有取好。依着周家的排行,该是取个水字旁的名字,但周三老爷找人给他批了八字,又说命里于水不利,这带水字边的名字就不好起了,故而直到如今,家里还是宝哥儿宝哥儿地先叫着。
这事儿,周三太太不知跟顾嫣然念叨过多少回,也颇有几分忧心。但跟沈青芸,她也不愿多说,只含糊着敷衍了两句。沈青芸自然听得出她的敷衍,便嗤笑了一声:“我说三弟妹,你如今架子也大起来了呢。别急,这哪块云彩有雨还说不定,其实不必急着这时候就下种子种庄稼的。”
周三太太胀红了脸,顾嫣然在旁边瞥了一眼,轻描淡写地道:“二婶娘大约不大过问庄子上的事儿——这时候冬小麦都已经种下了,若是再等,可就误了农时了。”
两人都是一语双关。周三太太轻轻松了口气,沈青芸的目光却冷了起来。顾嫣然素来会说话她是知道的,可如今这些话说出来,又与从前不同了。长房得了平南侯的爵位,果然就将她这乡下丫头都养出一副夫人的气派来。别着急,这会儿容你再放肆些时日,只要日后你 别后悔就成!
第128章
寿王府;顾嫣然还只是第二次来。
周润的陪嫁丫鬟早就等在二门;满面笑容地将众人迎上小轿,抬着往正院去,一路上跟在沈青芸的轿子旁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王妃诊出喜脉,王爷可高兴了;今儿听说太太过来;特意留在府里等着见太太呢。晨起王妃吐了一回;王爷就急得不行,赶着亲自去厨下;叫他们做些酸酸的清爽东西来给王妃开胃……”
顾嫣然坐在轿子里听得直想笑。这丫头哪里是说给沈青芸听的;分明是说给她听的。丹青跟在她的轿子旁边;小声说了一句:“跟捡了金元宝似的……”
抬轿的轿娘走得飞快,片刻也就进了正院。顾嫣然扶着丹青的手下了轿子,一抬头便见一个清瘦的人影从台阶上迎下来:“姑母,三太太,平南侯夫人。”
顾嫣然一时有些诧异——这是沈碧莹?怎么也瘦成这样子了?
沈碧莹从前的样子,顾嫣然还记得,算得上是个身材高挑丰腴的少女,更兼才生了孩儿不久,原该正是作养得皮光肉滑的时候,可如今瞧着,怎么倒比从前还不如?而且算算日子,这会儿她应该还未坐满月子才是,怎么倒大冷天的跑到外头来迎客了?
周三太太也吓了一跳。从前沈碧莹沈碧芳姐妹也常去周家,周三太太也算是看着她们长大的,不免总有几分怜悯,脱口道:“听说你才生了个姐儿,怎么不在屋里养着,倒出来了?”
沈碧莹瘦瘦的脸颊抽动一下,仍旧挂着一脸的笑容:“王妃有孕,阖府都大喜,我自然要来伺候着。再者听说姑母、三太太过来,我做晚辈的,也该出来迎接。”
沈青芸仿佛没有听见周三太太最后那句话,只管抬脚就进去了。周太太太怜悯地看了看沈碧莹,叹了口气,跟着也往里走。沈碧莹目光一黯,随即又殷勤地凑到顾嫣然身边:“听说表嫂生了哥儿,一直还没去道喜。表嫂想来也知道,我出门不易——在这儿给表嫂道个喜,这点东西,也是我一点心意。”说着便递过一个荷包来。
顾嫣然笑笑,接过来轻轻捏了一下,知道里头大约是一挂长命锁。既知道沈碧莹也生了女儿,她今日过来当然也有准备,回手从丹青手里也拿个荷包给沈碧莹:“这是打的一对小镯子,给姐儿戴着玩罢。”
“多谢表嫂。”沈碧莹见顾嫣然不但接了她的东西,还给女儿也送了一份礼,顿时红了眼圈,“也就是表嫂还肯惦记我——王妃这一诊出有孕,就闹得府里天翻地覆——表嫂也知道,我,我这月子还没坐完呢,也得天天到她眼前来立规矩……”说着,连忙又拿帕子去拭眼角,“这话我也没处说去,姑母是早就不顾念我了,家里又闹腾成那样,我那可怜的姐儿,今儿表嫂给的这镯子,竟是她收到的头一份礼。”
居然惨成这样?顾嫣然虽然知道沈碧莹必然也有惺惺作态的意思在里头,但那大面上应该是差不多的。沈家正忙着想脱罪,开始或许还想着倚仗沈碧莹肚子里这个孩子,但既然生下来是个女儿,也就没了指望,想必是不会再多顾念她了。至于沈青芸——是侄女重要还是女儿重要,还不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虽然沈碧莹委实受了冷遇,顾嫣然可也并不打算跟她多说什么。周润自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可沈碧莹也相去不远,不过她出身不如周润,做不得正妃罢了。单看她一个侧妃,就敢抢在正妃进门之前有孕,若真是生了庶长子,如今还不知要怎么样呢。
“最近天气委实冷得厉害,侧妃还是要自己注意保养才是。”顾嫣然随便点了点头,敷衍了一句,就往游廊上走去。
沈碧莹见她不但只是随意敷衍,且并不接“表嫂”这个称呼,反而管自己叫侧妃,后头那些诉苦的话儿便都咽了下去,连忙跟在后头,压低了声音道:“表嫂要小心,王妃这些日子憋了不少气,今儿请表嫂过来,必然没安好心。”
顾嫣然微微皱了皱眉:“侧妃说这话,可要当心些。”这毕竟是在周润的院子里呢,何况周润现在能对她做什么?沈碧莹有些危言耸听了。
“我也只是担心表嫂罢了。”沈碧莹便微红了眼圈,低下了头,“大姐儿自出生也还没见过亲戚们呢,表嫂见过了王妃,可否来我屋里看看大姐儿?”
要按亲戚算,这是应该的。可沈碧莹只是个侧妃,客人去不去她院子里,得周润说了话才好,顾嫣然自然不接她这个茬,随口道:“若是王妃允许,自然要去看的。”稍稍走快几步,将沈碧莹落在后头,踏进了屋子里。
屋子里温暖如春,没有薰香,只放了几盆腊梅和水仙,浮动着淡淡的清香。沈青芸和周三太太已经进了屋里,正由丫鬟们帮着脱去外头的披风大氅。周润已经由两个丫鬟拥着从内室出来,一见沈青芸便欢声道:“娘!”
自打沈家闹出那事儿,沈青芸几次要来寿王府探望周润,送过来的帖子都被寿王府发了回来,只说王妃身子不适要静养,因此这些日子也还是头一回见到女儿,不由得眼圈发红,迎上去一把拉住女儿,上下打量,含泪道:“瘦了好些。”
周润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就纤瘦,这会儿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变化,不过脸色确实不如在娘家的时候,但衬着身上大红缕金的袄子,倒也喜气洋洋的,挽了母亲的手笑道:“这些日子总是作呕,不思饮食,自然会瘦些。母妃派了两个嬷嬷过来照顾我,都说过了这几个月自然就好了。”
沈碧莹立在门边上,听着周润的话,暗地里咬了咬嘴唇。就在几个月之前,能这样得意地说话的还是她,不过短短一段时日,风水轮流转,便是将天做地,高下颠倒!这叫她如何甘心?
周润的目光漫不经心地自沈碧莹脸上掠过,微微一弯唇角:“沈侧妃,去书房禀报王爷,请王爷过来用饭。”
沈碧莹垂下眼睛:“是,妾这就去。”若是从前,周润恨不得把她关在院子里一辈子都别出来,哪会主动让她去书房请人?还不是看她如今憔悴支离容貌不复,才故做大方?她月子还没坐满,外头风寒入骨,路上还有残霜,这一趟走下来,寒气侵骨少不得再病一场。这就是周润打的好主意!
只是如今情势不由人,沈碧莹除了听话还能怎样?外头的丫鬟婆子们都是周润院子里的人,自不会有人替她备轿子,她只得扶了自己的丫鬟一路走去。绣鞋轻薄,乃是软缎所制,看起来光鲜美丽,在屋中穿也就罢了,一走到外头路上便抵不住那霜。一路走到寿王的书房外头,鞋底已然湿了,丝丝凉意透过棉袜,向脚心袭来。沈碧莹不自在地动了动脚,捡了阶下干爽的地方立了,向门外小厮道:“王妃请王爷去正院用饭,平南侯府二太太、三太太和侯夫人过来了。”
若是换了从前,这话自然是要她自己亲自进门去说的。可寿王爱美色,沈碧莹知道自己如今是个什么模样,若是还在他眼前打转,只会招来厌弃。
小厮将话传进去,没片刻工夫,寿王就走了出来,看见沈碧莹,脸上居然也没有厌弃之色,倒是满面笑容,难得地说了几句亲热话:“怎么你还亲自过来了,叫个丫鬟跑一趟就是了。”
沈碧莹半低着头,只让寿王看见她半张脸,轻轻抬起眼睛看了他一眼:“能过来给王爷传话,妾心里也欢喜。”她本想随口给周润上上眼药的,可看见寿王脸上的笑容,又改了主意——周润有孕,寿王仿佛也没这么高兴,怎么今日周家来人探望,寿王却笑得如此开怀?她揣摩不出其中原因,宁可少说一句,以她如今的情势,可容不得弄巧成拙了。
寿王不怎么在意地看了沈碧莹一眼。沈碧莹虽是憔悴了,但若只看半边脸,倒还没有那么形销骨立之感。且她睫毛浓密,这般轻轻抬起眼睛来的时候,眼波流动,倒也还有几分风韵。若是平日里,他少不得随口说几句轻薄话,只是此时他心已经飞到正院去了,只是心不在焉地看了一眼,便率先下了台阶,大步往后宅去了。
正院里,顾嫣然今日只是来做陪客的,送过了礼,连话都懒得说,只跟周三太太坐在一起,听着周润跟沈青芸母女说话。不过片刻之后,她便觉得周润仿佛不时地在用眼角余光瞥着她,可她看过去时,周润却又将目光转开了。
这又是想闹什么?顾嫣然正琢磨着,外头就传来丫鬟们的声音:“给王爷请安。”锦帘掀起,寿王带着一股子凉风走了进来:“岳母和婶娘来了,本王未来亲迎,岳母恕罪。”
沈青芸吃过几次寿王府的闭门羹,这会儿倒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含笑道:“殿下怎么这样客气?”
寿王笑了一笑,转头看向顾嫣然:“平南侯夫人也来了?哦,说起来,本王如今还该称一声嫂嫂呢。”
顾嫣然可不愿意当他这一声嫂嫂,只淡淡弯了弯唇角:“妾不敢当,给王爷请安了。”
“哎哎,都是自家人,何必多礼。”寿王哈哈一笑,伸手来扶,吓得丹青连忙抢先伸出手来,将他的手挡在外头。寿王倒也不在意,笑嘻嘻收回手道:“既然来了,便多留些时候,王妃如今有孕,格外思念家里人呢。”
周润在旁边看着,脸上带着微笑,衣袖里的手指却捏得紧紧的。沈青芸在这些眉高眼低之处素来精明,只觉得不对劲儿,少不得转头看了看女儿,却见周润眉梢微微一跳,便仍旧满面笑容地道:“王爷说得是。正好园子里那几株老梅开了些早花,妾身叫人在冷香亭安排了酒席,这时候对梅花饮酒烤肉,岂不正好?”
“好好好!”寿王连连点头,“还是王妃安排得细致,最得我心。听说王妃与平南侯夫人都是书画皆宜,饮酒赏梅之余,何不作起画来?”
丹青的脸一下子就黑了,强忍着不让自己说话。顾嫣然笑了一笑:“王爷有所不知,王妃有身孕,头三个月万不可劳累。书画之事,虽是消遣,却也要正心定意,全神贯注方可,亦是耗费心力的,却不宜此时拿来打发时间。王妃若有做画之意,至少也要四个月胎气稳固方可,且不可久立。”
寿王被她一番言论说得有些尴尬,干咳了一声:“原来如此。”
周润眼里掠过一丝冷笑,柔声道:“那真是遗憾,我不能与嫂嫂唱和了,不过嫂嫂画技精湛,纵然无人唱和,也一定有佳作。”
谁要在寿王府里做什么画!顾嫣然只觉得寿王夫妻两个都十分怪异:“家里元哥儿还小,离不得人;再说王妃刚刚有孕,也该多休息才是,并不好打扰。王妃若有雅兴,待小世子出世,我再奉陪王妃便是。”
周三太太也惦记着家里的孩子,并不愿意在寿王这里赏什么梅花吃什么酒,便附和着道:“正是。王妃肚子里小世子要紧,这书画本是消遣之事,日后有的是时间来做。且那些烧烤之物,孕中也不宜多食,更不可饮酒,王妃自己还要仔细当心才好。”她从前没有子女,对周润也是十分喜爱的,说起这些话来也是真心实意,纵然周润也能听得出来,只得点头受教。
说来说去,就只有沈青芸能留下用饭,顾嫣然和周三太太借着这话头便起身告辞了。他们一走,寿王便有些意兴阑珊的模样,又陪着沈青芸扯了几句家常,便也说前头有事走了。
寿王一走,沈青芸就变了脸色,看身边都是周润的陪嫁丫鬟,并无外人,便也不再遮掩,直问道:“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周润脸上的笑容早就没了,目光冰冷地道:“娘难道没听出王爷的意思?”
沈青芸当然听出来了,就因为听出来了,她才觉得匪夷所思:“莫不是王爷——居然还惦记着顾家丫头?”
周润狠狠地咬着嘴唇。今天从顾嫣然进屋,她就没拿正眼去看过她,但却始终忍不住要用余光去不停地溜。顾嫣然今日并无浓妆艳饰,只穿了玫瑰紫的二色金绣桂花的褙子,下头衬了淡杨妃色银鼠皮裙,外头搭了一条白狐皮披肩,并算不得艳丽。头发上也只别了一根赤金镶猫眼石的簪子,余下就是几朵绿松石与珍珠串成的花钿。
可这一身简单的装束,却掩不住她的好气色——那面色红是红白是白的,未施脂粉都看得出润泽光华,那里真正从里到外的健康血色。更不必说她神态从容,眼里总若有若无地带着一丝笑意,说起家里还有儿子的时候,虽是对寿王不假辞色,神情也不自觉地十分温柔。周润不知道什么母性的光辉,但她确确实实觉得,顾嫣然仿佛是会发光的,不言不语地坐在那里,也会引人注目。
若是从前,周润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逊色之处。她的容貌随了父母的好处,加以自幼就琴棋书画地培养着,举手投足都雅致脱俗,在京城的贵女圈子里素有美名。而顾嫣然,总归是乡野间小官的女儿,缺了世家贵女的那份雍荣华贵。可如今——周润不用照镜子都知道,自己身上那些雅致从容只是一层皮相,似乎下一刻就会被焦躁和怨恨磨穿。
所谓相由心生,纵然再用脂粉衣饰来妆扮着,周润也知道自己与从前不同了。若说从前自己是块玉,那如今便只是块打磨得十分细致的石头了。相反,顾嫣然却仿佛璞玉一般,被雕刻得光艳照人。这也就难怪,寿王一进屋来,那眼睛就像是黏上了一般,挪不开眼!
“这,这如何能成?”沈青芸又是惊又是怒,气得嘴唇颤抖,“王爷这是什么糊涂心思!这,这贱…人,早知道我今日便不该带她来!你也是,何必还特别要我将她带来?”原本她是以为女儿要在顾嫣然面前摆一摆威风,所以才特意要带她来的呀。
周润面无表情:“娘,王爷就是糊涂又怎样?”
沈青芸噎了一下,随即怒道:“可是她是有夫之妇!何况——也是我们周家的脸面!”这是周润的脸面,也是周家的脸面,若是被人知道平南侯夫人居然跟寿王有什么牵扯,周家长房固然面目扫地,难道二房就不会被人指指点点了不成?更何况说到底,周鸿其实是周励的亲生儿子!
周润一手就将案几上的茶杯扫了下去:“难道我愿意丢这个脸面不成!”
周润自幼就被教育温雅贤淑之道,纵在发怒之时也从不疾颜厉色,像这般一语不合就将杯子摔了的事,连沈青芸这个亲娘都是头一遭见识,不由得变了脸色:“你这是怎么了?既是有了身孕,万不可这样随意动气。”
“我倒是不想动气!”周润声音有些尖利,“之前娘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娘娘从宫里派了个女官来,府里的事儿都是她在管,我略说一两句,就敢给我脸色看,要不然就拿外祖父家的事儿来压我!我若说想回娘家看看,就拿出宫里规矩来教训我!若不是我怀了这个孩儿,只怕今日也还见不到娘呢!”
想起那些日子的憋屈,周润只觉得不堪回首。她在家中是千娇万宠着长大的,虽然沈青芸特意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她规矩,但那些不过是为了在外头仪态万方而已,并不是拿规矩来磋磨她,因此寿王府里的日子,别人或许过得,她却受不住了。
初时她还倔强着不肯低头,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寿王跟那些美婢们作乐,丝毫也没有将她这个正妃放在心上的意思,她终于还是犟不下去了。
周润不愿意回想自己是怎么把寿王又留在自己院子里的。从前她最看不上那些女孩子们为了引人注意而搔首弄姿,什么掉块手帕啊,半夜三更在园中抚琴啊,什么书房送粥啊,那是只有下贱女子才做的事儿!可是如今,她也都做过了。她需要一个儿子,否则,这寿王府只会是她的埋骨之所。
“我的润儿……”沈青芸的日子又何尝好过,不由得红了眼圈,“娘知道你受苦了,都是你表哥做下的糊涂事儿!”
“不是表哥,是周鸿!”周润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他不是为了要拿表哥,是为了要把茂乡侯府拉下水!”
沈青芸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了:“所以你才叫我带了顾家丫头来,是想……”倘若顾嫣然被寿王……那倒是解气得很呢!
周润不置可否,只是道:“如今陛下下旨议立太子,母亲看,齐王殿下可能被立为太子?”
沈青芸很想说能,可是她也知道,如今情形不比从前了,更何况晋王刚刚因救驾之功被封了亲王。
“靠着个女人救驾表功……”周润面露厌恶轻蔑之色,冷笑了一声,“可如今齐王殿下不占上风,也是真的。这里头,周鸿怕是居功甚伟呢!”若不是他在西北打了大胜仗,又钉了陆镇一个公报私仇的罪名,何至于此?
“茂乡侯府不比从前了,如今许家倒学起韬光养晦来了,算来倒是咱们家长房最风光呢。”周润语声中又是轻蔑又是痛恨,“母亲,若是咱们家长房也支持齐王,齐王殿下的胜算就大了许多。”
“这怎么可能?”沈青芸立刻便答道。
“若是顾氏被人点污了呢?”周润拨弄着自己的指甲,漠然道,“周鸿若是不肯,就将顾氏被点污的证据传扬出去——母亲你说,周鸿是会选顾氏呢,还是会选晋王殿下?”
沈青芸一时被惊住了:“那也不能让王爷……”
“横竖都是要**的,不如让王爷一偿心愿。”周润淡淡地说,“这也是王爷的主意。”若是成功了自然最好,能拉拢一员大将,她便是功臣;纵然不能成功,周鸿对寿王恨之入骨,顾氏也已经**了,倒要看看日后长房还怎么过日子!
周润冷冷地想着,眼中闪过一抹恶毒——顾嫣然脸上那惹人厌烦的从容笑意,也该被扒下来了!
第129章
京城的规矩;是大年三十中午衙门封印;到正月十六再开印办公事。虽说是过午才封印,但除了五城兵马司或府尹衙门之外,大部分衙门都早早将事务处理完毕;三十那日过去也不过是点卯罢了。
可是今年这个大年三十注定又要过得不平静了,晨起宫门一开;就有一道旨意传了出来:皇帝身体不适;明日祭太庙;由诸皇子中爵位最高的晋亲王代祭。
这一道旨意,仿佛在火堆上泼了一碗油;把本来就因议立太子弄得暗流纷涌的京城哄一下又炸开了锅。
顾嫣然和周三太太闲来无事;正把两个孩子放在一张床上逗着玩呢。
今年因有孩儿;周家长房三房都不愿闹出些动静来惊吓着孩子,未满周岁的孩子,都说是魂魄都还未凝实呢,若受了惊最易离魂,君不见时常有出门给小孩儿叫魂的事发生么,故而两家今年一切从简,连鞭炮都只买了小小一挂,应个景儿罢了。
虽说是从简,其实发给下人的赏钱半分未少。周家的产业自不必说,有周三老爷帮着,顾嫣然下狠手裁掉了几个蓄意生事的掌柜和账房,又将人员做了一番调整,其余的人顿时老实了许多。
这些人里头,其实大部分还都是不愿生事的——不管东家是谁做,他们总是干活挣工钱的,只要新东家不扣工钱,不关铺子,于他们而言,实在没甚变化,不过是掌柜们带头儿闹事,他们都在掌柜手底下做事,不敢不听从罢了。
周三老爷这些年在周家,虽说没什么实权,但也是帮着打理这些产业的,与这些掌柜伙计们的接触远比周励要多,对其脾性能力也熟悉些。有他帮着,顾嫣然就知道该裁撤谁,又该将谁提拔起来接替这位置。故而虽然也很费了一番手脚,却把人理清了,各个铺子田庄虽略乱过一阵,却又迅速回到了正轨,到了年下一算,也并没有损失什么。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烧过了,也该给些甜头。顾嫣然并不吝啬,今年发的年下赏银比往年都还要丰厚一分,尤其是被提拔上来的那些人,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就为了这工钱赏银,他们也得好生出力,将自己这新位置坐得牢牢的,不能再叫人拿了去!
至于长房一开始分到的那几处铺子田庄,今年更比从前好。田庄上种的花初见成效,供应自家铺子不成问题,明年花开更多,还可卖给别人哩。
手中有银,心里不慌,顾嫣然这个年自然过得从容。周三老爷如今给长房打理产业,分到手的红利也是不菲,三房的日子自然也过得更好。两房也就越发亲近了。
周鸿从衙门回来的时候,元哥儿和宝哥儿这叔侄两个,正面对面地趴在床上哇哇大哭。起因不过是宝哥儿手里抱了个梨,他闻着甜香就想去啃,但嘴里没牙哪里啃得动。元哥儿却想跟他玩,见宝哥儿只顾啃梨不理他,就把人家的梨扒拉掉了。宝哥儿呆呆的,梨掉了也没哭,也不知怎么想的,竟是捞起元哥儿的胖手啃了一口,登时把元哥儿啃哭了。宝哥儿啃了一口才发现这不是梨,于是也大哭起来。
周鸿掀帘子进来,只听屋里一片笑声掺杂着两个孩子的哭声,不由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笑什么呢?”两个孩子哭成这样,妻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