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鉴宝师-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耀辉没跟那他嬉皮笑脸的,只摇头说,‘老王’我可没你跟开玩笑,而且,我刚所说的,可不是十万块。”
老王更加无语,连连摆手,‘一万块!那不如去抢好了。”
徐耀辉道,‘老王’我们都这交情了,你居然还这样……实在太让我失望了。还有,我刚说的是一千块。这几件作品,仿得真心很不错,比起那此行货来,确实好了很多,我觉得值得这个价。”
老王忙道,‘徐老弟’你在开玩笑吧!这几件东西,绝对不可能都是仿品。
要都是仿品的话,我哪敢拿出来忽悠你。”
苏晓茹这时候终于忍不住插嘴说,‘确实’这件东西确实并不都是仿品,除了仿品外,还有印刷品,制作相当jīng良,可成本也不会太高,一千块已经是相当厚道的价格了。”
‘老王’我说,你这是准备挖坑埋我节奏啊!”徐耀辉脸上虽然带着笑意,可眼神却不是一般的冷。
老王顿时打了个哆嗦,原本还很灿烂的脸上,立马像是开了间染料铺,各种颜sè都漂浮出来。他真的没想到,这小姑娘的眼力竟然会这么高。
而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也知道,徐耀辉他们并不是在诈他,而是切实地鉴定出来,这此是高仿品和印刷复制品。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徐耀辉他们也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直言不讳说这些都是高仿品和印刷品,多少得给他留点面子。
到现在,老王也只得收起他原本那高人一筹的心思,小心翼翼地应对当前的局面。
徐耀辉可是老东海人,在圈子内混得很开,人际关系网铺得相当开,说他是这里的地头蛇,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即便像他现在这样,不给面子,当面揭穿说这是仿品印刷品,老王也没辙。他根本没底气和他对抗,因为这此东西,确实不是什么真品。
其实,要能忽悠住他,让他高价买下来还好口按照行规,只要卖方不是切实承诺是真品的话,交易完成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找对方的麻烦。就像徐耀辉之前打眼,买下那件乾隆珐琅彩一样,还不是得由他自己承担苦果。
最害怕的,还是遇到现在这样尴尬无比的场景。
老王也在暗自庆幸,他刚才没有把话说得太满,这事情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他很快也就笑着说,‘徐老弟这么说可就不对啦’老哥我只是个平常人,也有走眼的时候。
大家都是做这生意的人,也能相互谅解不是,一起发财才是最终目的不是。既然徐老弟你也打算往书画方面靠拢,我们以后更得多亲近亲近。但一千块这样的价格,实在太低,像这样东西,我收来的价格,都不止一千块。徐老弟,你再给添点?”
‘一千块还不够啊!”徐耀辉不满地说,他早就知道老王脸皮厚,其实他自己也不差,所以,他也就不往深处追究这茬,谈生意,把侃价才是真理。
徐耀辉也谨记得刚刚周夏的鉴定结果,照着这老王的表现看来,他似乎还真没意识到,那幅潘天寿的《兰石图》有可能是真品,要不然,早该理直气壮地反驳,或者单独,将那《兰石图》给提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几幅画一起谈价格。
弄清楚老王的底之后,徐耀辉内心也安稳了很多,同时也有些幸灾乐祸,叫你丫骗老子,你也有打眼的时候。
‘徐老弟你也清楚’这可不比那此粗制滥造的行货,所以,这个价格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跟你说句老实话,上万块并不稀奇,最低的,也得五千块。”
徐非辉朝他瞪眼,把他刚才的话还回去,‘老王’我劝你别开店,干脆去抢算了!来钱更快。”
‘老王我可芒厚道人’说的也都是实话,不信你去打听打听,是不是这个价。”老王就差没赌咒发誓了。
‘喂’老王你稍微乍点节cāo好不好?”徐耀辉才不会上他的当,对此表示极度怀疑,还拿鄙视的眼光看他。
老王陪着笑脸,‘也是徐老弟你来了’如只诚心要的话,我亏本给你,这样总行了吧!”
徐耀辉不屑,‘得’我剐子真有那么大就好了。要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可不能都要,总不能让你一直亏本不是。你就说说,这里面最便宜那幅多少钱,我今个先开张收件东西,图个吉利。”
老王还留了个心思,‘看徐老弟你喜欢哪件’我们好谈价格。”
徐耀辉道,‘我都喜欢’按我刚刚说的那价格,我给你全部拿下来如何?”
‘那可不行!“老王连忙摇头,‘潘天寿的《兰石图》,徐老弟你给我个成本价,三千块就好。”
徐耀辉瞪着他的眼睛道,‘老王’这就没意思了不是。都到现在了,你竟然还给我打马虎眼,是不是真不把我徐耀辉当朋友看啊!”
老王马上哭丧着一张脸,‘我说徐老弟’你吃肉,好歹得给我留点汤喝不是?”
徐耀辉哈哈笑道,‘就知道你这里面水分十足’两千块,我收了!讨个好彩头。你也别整得跟个怨妇似的,以后大家合作的机会还很多,要为此生疏了感情,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老王这才勉强答应下来,嘴里还在絮絮叨叨地哨咕着,‘这下真是亏大啦!徐老弟你以后可得多照顾点生意。”
徐耀辉数钱给他的时候,也在心底暗自偷笑,要老王知道,这是真品的话,只怕会更加痛不yù生。
除了苏晓茹之前忽然跳出来揭穿老王把高仿品印刷品当真品卖之外,她和周夏都是在旁边打酱油,看这两大影帝之间的jīng彩对决,感觉这两人的演技在伯仲之间,果然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演员。
苏晓茹对老王这家伙的脸皮厚度,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她原本还自认脸皮算厚的,可跟老王一比,那就真的是一今天上,一个地下。而且他这心理素质,绝对是泰山压顶面不改sè,杠杠的强,能在各种尴尬环境下,若无其事地转移话题,值得她仔细揣摩和模仿。
周夏则是完完全全地打酱油,并开启围观模式,但他也有用心琢磨,该怎样把自己的演技,也练到他们两人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
交易完成,周夏他们也没有在他这儿久呆的意思口瞧着他摆出来的满店书画作品,基本都该是仿品和印刷品。各大名家都有什么巨作都有,周夏连尝试一下的心思都没有。
出门的时候,老王还送他们出来,徐耀辉这时候和他倒是很客气,没有刚刚交锥砍价时候的争锋相对,大家又都一团和气的样子。
‘还真是不容易呀!这老王,演技也太jīng湛了。要不是周夏你出言提醒,我可能就栽在那幅李可染的书法作品上了。好在有了这幅潘天寿的《兰石图》,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徐耀辉感叹着说。
从后面他和老王的对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徐耀辉也就清楚地知道,他和苏晓茹看中的那幅李可染书法,铁定是仿品无疑,要不然,怎么可能以上万块的价格卖出来,尽管徐耀辉没买。
周夏笑着说,‘徐叔叔和他有交情’所以容易迷失眼睛。我跟他没什么纠葛,看东西也就相当比较客观一些,也不容易被他所蛊惑。倒是这幅《兰石图》,也不知道是他看走眼了还是怎么地,回头我们找个老行家看看。”
徐耀辉很是开心,‘退一万步说’即便这幅《兰石图》是高仿品,我们也不会亏,两千块而已,请个好点的画师都不止这点价格。更何况,我相信周夏你的眼光。我在想,要是老王知道他的这幅《兰石图》走真品的话,不知道脸上的表情该怎样jīng彩,真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
苏晓茹嘻嘻笑,‘我也觉得是老王他看走眼的几率比较大’但另外几幅李可染的作品,他肯定确切知道是赝品的。最为搞笑的是,徐叔叔说起要买最便宜的画时,他竟然还舍不得那几幅明显是赝品的东西,可见,他对这件《兰石图》,确实不怎么看好。”
徐耀辉点头表示赞司,这幅《兰石图》不管是周夏所认为的真品,还是他们先前以及老王所认为的赝品,都需要在市场上检验,才能见知晓。!!!
第九十章难题
苏晓茹伸手把画要过去,因为周夏说印刷品也就是复制品,由于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缘故,在自然光下,会比寻常作画用的墨,多出些东西和sè彩。(。)
她也就外面的自然光,仔细观察了下。
这幅《兰石图》并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的颜sè,算是比较正统的用墨,自然就不会是复制品了。加之除了纸质显得比较新亮之外,这幅画的其他方面,表现相当完美。当然,这也和这幅画本身就比较简洁流畅卒关,如果现代的艺术大师来临摹的画,做到以假乱真还是有可能的。
周夏则比较关心,接下来去哪里,他也询问了一下徐耀辉,还问他这幅画用不用先拿回家放着。
徐耀辉哈哈笑道“带上好了,反正也不占地方,说不定,等下就有人看上要出高价买下来呢!还有啊,我心底可是清楚得很,今天挖好坑等我跳的、埋好地雷准备炸我的人多了去,不愁没地方去。一个个老狐狸,都看我刚接触画法作品,觉得我好骗,都等着看我的笑话。好在我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有你们两个陪我一起,要跳坑挨炸也是大家一起上。我倒真想看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听得苏晓茹直咋舌“徐叔叔说得好恐怖的样子。”
徐耀辉依旧面带笑容“不是说得恐怖,是事实确实如此,刚刚老王的表现你们也都看到了。所幸,他还是给我留了面子,低价给了我们这幅《兰石图》。
我觉得,我们暂时就可以不用考虑请行家做鉴定,如果真是好东西,这些贪心的家伙,看见之后,自己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的。”周夏觉得徐耀辉这家伙也蛮损的,这时候也不忘调侃老王,不过他就喜欢这样的风格。他也豪情满怀地说“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确实应该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着他们转,也不会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管他龙潭虎穴,只要有好东西我们就敢收下,当然,那些破烂玩意,还是留着他们自己玩好了。”徐耀辉拍着他的肩膀哈哈笑了起来“对嘛!年轻人就是要有这样的朝气,我这老家伙都不怕他们的,你们就更不用畏惧,还得让他们好好见识我们的厉害。即便遭遇最烂的情况,也无需担心,看紧自己的钱袋就好。”
“徐叔叔说得是,我们又没什么好失去的,倒是他们自己,要小心他们的宝贝了!”周夏也笑了起来,面子什么的,能吃吗?
两个家伙意气风华得很,苏晓茹没法加入其中,但还是捏紧小拳头,呐喊助威。/那幅《兰石图》,也就交给比较细心的她来保管,这也让她觉得肩上责任重大。如果这真是真品的话,可是价值数十万的东西,她现在还没毕业,十万块对她来说,已经算是个天文数字了。
于是,徐耀辉前面领路,周夏和苏晓茹两人随后跟上,没走几步,徐耀辉就带着两人又进了路边的店里。老城徨庙区这边,除了餐饮小
吃店外,最多的就要数这些林林总总的古玩画店了,要闲着没事,挨家逛过去的话,估计一天工夫还不够用。
这家店也是以经营画法作品为主业的,里面的布局,和先前老王家的,倒是差不太多,甚至,连这些名家大师的画都很相似。齐白石张大千就无需多说,哪家开画店的,要没有这两大师的画作,肯定会被人鄙视的。除此之外,在东海比较受欢迎的潘天寿,陆俨少,黄胄,吴昌硕等画家的作品,也都应有尽有。
苏晓茹还饶有兴致地四下打量一下,徐耀辉则是根本连看都不多看,直奔主题,找店主攀谈去了。
周夏则通过这家店摆出来的画作,琢磨着,这家店主等下会拿谁的作品出来。看得出来,这家店所经营的的,都是在东海画市场上,比较有受众的作品,大家都喜欢本地的名家嘛!这也就给了jiān商们弄虚作假的好机会,像这家店外面摆出来的画作品,周夏虽然没有看的特别仔细,只是一扫而过,但他还是敢下结论,最起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质品。
一般情况而言,也就一两幅画是真迹,这是用来压场子的。
徐耀辉却是很快就和这家店主聊上了,由于之前就有约好,这家店的老板李卫国很快就拿出两幅画来,给徐耀辉鉴赏。
徐耀辉也就招呼周夏和苏晓茹两人,一起过来研究。
当然,在研究之前,他还是向李卫国简单介绍了周夏两人,还是和先前在老王店里一样的意思,说他们是徐耀辉请来的参谋。
清瘦的李卫国只是笑笑,没有太当回事。但是,当他看见苏晓茹手里拿着的画卷时,顿时来了兴致,马上问她说“请问,小姑娘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画卷,能给我看看吗?”
苏晓茹把询问的目光投给徐耀辉,看他的意思如何,徐耀辉也就笑着回答说“老李你说这个啊!这是我们刚刚才收到的宝贝,好东西呢!”李卫国笑道“原来是老徐你收来的啊,给我鉴赏鉴舁总是可以的!”“当然可以,这幅潘天寿的《兰石图》,可huā了我不少钱。老李你看了之后,可得给我个诚实的评价,否则”徐耀辉笑望着他。
“这是是肯定的,大家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嘛!”李卫国马上点头答应下来,他也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徐耀辉这个刚入画这行的家伙,能买到什么好东西,大家可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苏晓茹这才有些舍不得地将画放在桌子上,还不忘嘱咐道“这幅画相当珍贵的哟!”
李卫国倒是好脾气,脸上带着笑容,说一定仔细瞧瞧。
于此同时,他还不忘,丁嘱徐耀辉他们,让他们也好好鉴赏一下他拿出来的两件宝贝,都是他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还说什么,这也是他看徐耀辉的面子,换了别人,他才不拿出来云云。
徐耀辉对此早已免疫,连苏晓茹听了这样的话,都觉得特假,因为之前老王说得更煽情,可他拿出来的东西,却糟糕到不行。
周夏则根本没去管化们打嘴巴仗,径直先看起画来。
李卫国拿出来的两幅画,一幅是吴昌硕的牡丹图,一幅是陆俨少的云山图。
无需多说,两位画家的这样类型作品,在市场上,也都是属于质品泛滥的重灾区。
周夏先鉴赏的,是那幅吴昌硕的富贵牡丹图。
他也还是老一套,先从纸墨上鉴定,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那就根本不用看其他方面的东西了。
当然,也得先弄清楚,这幅画是什么时候画的。
这得从画上的题识来看,上面的题识是,忘诗一老出无车,心闲乃画富贵华。燕支用尽少钱买,呼婢乞向邻家娃。己未先立夏五rì,
安吉吴昌硕,周夏马上在脑子里进行换算,这己未,也就是凹凹年,距今九十多年,他就先看纸墨材质,是否真到了民国那样的时代。
当然,他也谨记着先前那幅,被系统鉴定为真品的潘天寿的《兰石图》的教训,看起来新的,也不一定就是仿品。得仔细从画稿上,找出最为真切实际的证据来。
不过现在的造假技术,比当初,实在进步了太多,如果用老纸的造假的话,这点就很难防范了。可即便如此,周夏这样的鉴定还是要做的。
通过再放大镜进行最为细致的鉴定,周夏并没有找出什么特殊的毛病来。
从种种迹象看起来,这幅吴昌硕的富贵牡丹图,确实有到民国凹凹年的样子。
再看上面的题识,周夏瞧着,和他之前所见过的吴昌硕的法风格很相似,铃印,印章之类的,也都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这让他有些犯难,拿不定主意,这究竟是不是吴昌硕的真品。
至于画上的富贵牡丹本身的鉴定,周夏其实并不太看重。
这其中也是有理由的,吴昌硕由于绘画题材太过狭窄重复次数也太多,以至于,他的牡丹图,成了后世的仿作者的必修课,要说连吴昌硕的牡丹图都仿得不像的话,那干脆别在这行混得了。吴昌硕的作品,尤其是牡丹图这类的,都是被仿作者批量制作的。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
署名为吴昌硕的作品,即便是真迹,其中很多,也是由人家代笔的。吴昌硕有许多人物画都是请王震代笔,而王震的画上也时时可见吴昌硕的题跋,故有“王画吴题”之说。吴昌硕晚年的画篆刻润格居高不下,因此质品时有出现。20年代,〖rì〗本人来上海买吴昌硕的画,开价达100两银子,由于吴昌硕应酬多,有时不得不请弟子赵云壑代笔。
所以,想购买吴昌硕作品的藏家,一定得仔细慎重才行。除了后防的质品外,吴昌硕请人代笔的作品,也需要仔细分清楚才行,这其中的价格,差距也都很大。
周夏没办法,只得祭出杀手锏来,让系统做出判定,然后再做结论。(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纠结
周夏内心清楚得很,他现在这点水平,要没有考古鉴定系统的话,要是敢到画市场来淘宝,绝对是死路一条。。光这吴昌硕作品的鉴定,就能活活折磨死他。
还是得靠系统做鉴定,他跟着慢慢学习,细细领悟才是正途。
于此同时,他也很好奇,这徐耀辉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特别相信他?对他们这样的外行来说,这里面的水实在太深了。
他想七想八的时候,系统已经做出鉴定,“该物品创作与公元1919年。”
难道这幅牡丹图真是吴昌硕的真迹?
周夏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这尼玛,出真品的几率也太高了!先前在老王家,能有一幅潘天寿《兰石图》的真品,已经让他觉得喜出望外,像是天上掉馅饼。这会,李卫国再来一幅吴昌硕的真品?这些jiān商们今天吃错药了,集体变成活雷锋?
周夏觉得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他自然有怀疑的理由,因为就算这幅画真是于公元1919年,也就是和画面上所提的时间一致,也不见得就真是吴昌硕本人的手笔。
吴昌硕的作品,在他尚且在世的时候,已经出现很多的仿品。除了吴昌硕自己因为应酬多忙不过来,授权给学生亲人代笔外。还有人经常趁着他午睡的时候,拿伪作到他家,找他的管家给钤盖吴昌硕常用印,铃一幅一个大洋。
要准确鉴别。就需要对吴昌硕在每个人时期的风格特别格外熟悉才行。最起码,像现在,就得对吴昌硕在1919年的时候,也就是他75岁高龄时期的。绘画,尤其是题词风格,有罪深刻的了解。
由于周夏之前并不是专门研究画法作品的,即便临时抱佛脚,恶补了一些知识,但还是远远不够用。要是他能在短时间内就把所有名家大师的风格都了然于胸,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
到用时方恨少!周夏心底顿顿时涌起一阵无力感。这尼玛的,这样的鉴定,也太有难度了,有木有!
可事到临头。再难,他也只得硬着头皮上。
周夏也不会抱怨系统给的鉴定结果太简略,能有系统做出准备的年代判断,放在任何一个人从事这行的人身上,恐怕做梦都会笑醒。(。)没什么不知足的。
这会,也是真正考验他的时候。
周夏就尝试着从逻辑上推理分析,然后结合这幅画的情况,鉴定这是吴昌硕真迹。还是他门人代笔,或者干脆就是同时代外人的仿作。
所幸。周夏还记得,鉴定吴昌硕的作品。最主要的就是要看他的法题款。
吴昌硕一生浸**画法,几十年如一rì的临帖写字,没个几十年的功夫,想模仿他的法都不容易。
而且在1919年的时候,吴昌硕不管是画还是法,都已经至臻化境。运笔娴熟,折转自然,气吞古今之势,那是必然的。
这样的富贵牡丹图,周夏估摸着,那时候吴昌硕本人年岁已高,怕是没那jīng力亲自作画,这样的富贵牡丹图,明显是为应酬的作品,就该交给门人弟子去画才对。
而且上面的题款,周夏这时候再仔细观摩,感觉用笔显得有些生硬,笔滞气塞,并没有吴氏的神韵。用笔有意表现为持重,导致用墨过多,过犹不及,就显得很“滞”,这其中的度,也是仿作者最不好把握的。
至于印章上面,周夏倒是挑不出毛病来。这也很好解释,极有可能是吴家管家收了钱,私自印上去的。何况吴昌硕当时,别人拿仿作的作品来给他鉴定,他也给上面题款。
反正,周夏最后的鉴定结果就是。
这幅画还是不沾的好,即便真是经过吴昌硕认可的,也只能算是次品。花大价钱买下来砸在自己手里肯定不合适,还不如敬而远之的好。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周夏感觉他自己已经出了一身的汗。
有了考古鉴定系统,他做起鉴定来尚且如此艰难。
那些搞了一辈子收藏,花光了家产,最后连一件真品都没有的,大家也就可以理解。
周夏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这时候也发现,他太把鉴定出真伪得失看在眼里,照理说,他现在应该和苏晓茹一样,纯粹抱着学习的态度才是。看她一直都是乐呵呵的,能多学点东西,就觉得有收获。
这时候,她在看的是另外一幅陆俨少的作品。
陆俨少是中国当代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功底深厚,才识渊博,创造力非凡,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他的山水画创作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
陆俨少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也广受欢迎,最高成交价虽像李可染的作品一样过亿,但最高也有六千多万,作品的均价也相当不低。在东海市场上,尤其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热捧。
当然,有这样广阔的市场,其赝品自然不会少,私下地交易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光在拍卖会上,就有一万六千多件署名为陆俨少的作品参与拍卖。这其中有多少水分,明眼人一看便知。
但每个人有心底都有这样的错觉,觉得自己眼力不错,管他外面赝品再多,只要自己拍到的,收藏的是真品就行。
眼下这幅陆俨少的作品,从题款上可以看出来,一九八零年三月,陆俨少作于西子湖上。
一九八零年的作品,周夏还是先鉴定纸墨是否到代,有没作为的痕迹,是不是印刷复制品等等,这是最为基础的东西。
旁边的苏晓茹都快习以为常了。
等这些基础工作做完之后,周夏才从艺术方面,对这幅画进行鉴定。
本来画法作品的鉴定,并不是像他们现在这样,拿着放大镜看上几眼,再凭借主观感觉,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得需要谨慎详细的论证,多方查阅资料,尤其需要仔细对比分析,方能得出最后的结论。需要鉴定的作品,须得和公认的真品也就是被大家成为“标准器”的作品,风格一致才行。
但眼下,他们是出来买东西,也就不可能仔细研究个三五天。
由于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子的作品,几个人的准备工作也做得相当不充分。像现在,几人都有些抓瞎,虽然陆俨少很有名气,在东海也很受欢迎,可徐耀辉几人,在此之前,都没有特别仔细地研究过他的作品,这时候遇上,自然有些抓瞎。
这种盲人摸象的感觉,苏晓茹体会得更深,不过她也不着急,因为她就是跟着学习长经验的,她也不指望一口就吃个大胖子,立马就成为周夏那样的高级鉴定师。跟着周夏他们一起做鉴定,苏晓茹更能深刻地体会,周夏这年薪百万的高级鉴定师身上,所承担的巨大压力。
倒是徐耀辉,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李卫国在仔细鉴赏那幅《兰石图》,他们几个也就可以轻声商量些事情。徐耀辉在仔细看过两幅之后,也小声对周夏说,“这还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还是愣是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来,尤其是这幅陆俨少的《万壑云居图》,感觉特么像真的。周夏,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了方向,就该老老实实地玩瓷器玉器才对。”
周夏笑着讲,“徐叔叔太过杞人忧天,就当我们是来学习的好了。但凡学习,都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拿不准的,我们不买就好。陆俨少的很多作品,都收藏在港台,大陆这边的数量其实并不多。如果这件作品是从港台回流的,也不能就判定为真品。毕竟,我们都不太熟悉,是伪作的可能xìng同样相当大,那边的高手也很多,故意把仿品往大陆送也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
“那师兄是不看好这幅画啦!”苏晓茹问道。
“是的,我总感觉,这幅画和陆俨少的风格,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不够大气,陆俨少在山水画上,可是顶尖的宗师级人物,他都自创一派,在八零的时候,可谓是他最为登峰造极的时刻,不管是气度还是落笔,都不会显得很拘谨。虽然没有看到原作,但我感觉,和他的风格,还是有些差距的。造假者也正是利用我们对画不熟悉,从而在这上面做文章,他们手里其实是有真品的,但只要他们不把真品放出来,这样高仿的作品,即便有些细小的缺点,也能瞒过大部分人,不管是上拍卖会还是私底下流通,都能让他们大赚特赚。”周夏只能如此回答道,其实他是用系统做过鉴定,得知这幅画,是于公元两千年的时候创作的,而不是画上所写的公元1980年。相对而言,这幅画用系统鉴定就要容易得多了,因为时间对不上,肯定是赝品无疑。
“徐叔叔,港台那边真的有流传很多仿品回内地吗?”苏晓茹是好学的孩子,不懂就问。
徐耀辉点头道,“多了去,不止是港台回流的,很多打着海外回流的藏品,其实就是内地弄出去再倒腾回来的。那这幅画我们也就不用考虑了,另外那幅吴昌硕的,我看着也挺像是真的,你们怎么看?”。。)
s
第九十二章出手
现在,徐耀辉,周夏和苏晓茹几人,基本形成了一票否决制,倘若任何一人觉得不对的话,就不会以真品的价格来买。
先前那幅潘天寿的《兰石图》,周夏虽然知道的真的,但他们两人都不太看好,他也就建议用买高仿品的价格买下来,怎么着都不会吃亏。
眼下这幅吴昌硕的《富贵牡丹图》,徐耀辉更想听听周夏他们的看法如何让。那幅陆俨少的《万壑云居图》,被周夏鉴定为香港回流的高仿品,也在徐耀辉的预料之中。
周夏也就坦白直言,“吴昌硕的画我拿不太准,但这字,我觉得不像是吴昌硕本人题写的,照理说那时候吴昌硕都已经七十多岁,常年题写的字,不会这样泛散无力。”
徐耀辉本就觉得有些事实而非的,这会听了周夏的话再仔细一瞧,感觉确实如他所言的那样,没有得到吴氏风骨和jīng髓。
周夏随后又补充道,“虽然这幅画的确是老物无疑,印章也是真的,但我看更多的,还是那当时的仿作。只能算是次品,虽然有些价值,但绝对不能用吴昌硕本人真迹的价格来买。”
徐耀辉点头称是,他也是知道吴昌硕的画作品其中一些奥妙之处。而且,他是做古玩生意的,只要周夏把东西真假一点明,他自然就能判断得出,收进这幅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