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人这东西-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男人在婚姻生活中与妻子保持性关系,首先是希望生儿育女,建立家庭;其次才是对妻子抱有性幻想。当然大多场合,男人是因爱才去亲近妻子的。但是,伴随着岁月的流逝,爱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多数情况下,温存变成了敷衍。最终他们把与妻子做爱看成了一种义务,这就是男性把结婚称作“妥协的爱”的真正原因。
  话虽那样说,但他们并不讨厌妻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适度地珍惜妻子的存在。
  孩子出生后,他们又会去培育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爱了。不过,这的确是一种以绝对的性爱为前提却又不同于绝对爱的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绝对的爱无关大局,但是,既然身为夫妻就需要性爱。如果没有性爱,倒不如称之为生活同伴或同住者了。
  总而言之,要想保持绝对爱,必须夫妻双方共同努力。
  但是,在目前这种婚姻关系中,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作为唯一的解决对策,也许采取平安时代贵族间一度时兴的“幽会式”婚姻制较为理想。但是,考虑现今日本的住宅情况,这一点也是难以办到的。
  因此,所谓绝对的爱最终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幻影,它难以与岁月相抗衡。
  然而,尽管人们对此心知肚明,可是往往还是憧憬着绝对的爱,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实际上是否一起去死并不重要,但为自己所爱的人敢于献身却是极其好的事情。
  能够尽一生去爱一个人,其充实感是任何事物都无与伦比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么强烈的人生体验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多得的。
  献身精神是随时间飘移的,但是,能够在某个瞬间点燃生命的火花的人与不能做到这点的人相比何者更幸福,何者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呢?恐怕这是个不问自明的问题。
  第十四章 分手的形式
  “离得漂亮”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因为在离别之际双方理所当然地会暴露出自私和丑恶的面目。
  离别使人在悲伤和艰难的同时消耗掉许多能量,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尝试离别。
  人云:“相逢乃离别之始”,此言得之。有相逢也就会有离别。既然去爱别人,那么,“离别”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宿命。当然谁也不会从一开始爱对方就作好了离别的准备。
  相爱之初,人们都期望着自己的爱能够永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从何时起,离别的念头就会降临到两个人之间。
  对于离别,大多数认为:“既然一定要离,就要离得干净漂亮。”然而,“离得漂亮”这个字眼听起来容易,但是,有些言过其实而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具有密切的性关系、互相间真正相爱的男女,他们的离别决不是说些漂亮话便能草草了事的。说不定她们之间会发生感情纠葛或令人不快的争吵。
  如果说真能“离得漂亮”的话,那么它只能发生在以下场合:两人之间的交往不深,没有产生达到一定程度的爱;或者男女双方同时厌烦起对方,都想分手。尤其是在两个人都另有他人的场合,轻松分手的比率较高。
  然而,像这样双方同时厌倦对方的情形只占极少数,大多情况下是一方想分手,而另一方却恋恋不舍。
  可见,一般情况下的离别,男女双方就像在微妙的纤绳上较劲一样,只要一方强烈地眷恋着另一方,那么他们就不可能顺利地分手。即便最后能够离得成,也势必发生诸多麻烦,有时甚至会反复爆发激烈的争斗。
  因此,“离得漂亮”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因为在离别之际双方理所当然地会暴露出自私和丑恶的面目。
  总而言之,离别使人在悲伤和艰难的同时消耗掉许多能量,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尝试离别。
  然而,既然要去爱别人,与人相知,那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分手打交道。所以,如何逾越这一险阻就成了影响人的一生的重大问题。
  说到分手,人们接受它的方式会因年龄而异,而且分手的理由也各有不同。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例如,十五至二十岁的年轻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还没有缔结姻缘的意识,所以他们只是单纯地凭借自己的好恶感决定与人交往或是分离。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选择的余地很大,相互间接触的机会也较多,而与此同时,他们分离的比率也高。也就是说,由于他们眼下与谁交往都不用承负社会责任和负担,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取舍。
  然而,当人到了意识到该结婚的年龄时,就会遇到尽管喜欢对方却因他(她)不适合作结婚对象而不得不与之分手的情况,而且双方分手的情况更为复杂。已婚男子因有家室而且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离别的理由与单身者有所不同。
  尽管如此,不同年龄段的男人却有着共通且独特的离别心理。而且,离别时他们所采取的行动方式与女性完全不同。
  首先,男人是一种孤独而懦弱的动物,他们不愿单身独处。因为他们从小就不习惯作家务,长大后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人,生活会极不方便,基于这个原因他们是不肯离别的。
  其次,由于男人年轻时性欲较强,一旦失去保持稳定性关系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是相当致命的打击。因此,即便与现在的女人之间没有了感情,只要没有找到下一位情人,他们是不会下决心分手的。这是男人特有的行为模式。即使爱情已不在或早已淡漠,他们也常常会毫不在乎地求欢。
  如果是男人提出分手,首先肯定是他又有了其他女人。
  在这点上,女人与男人大相径庭。当性格不合或厌恶对方时,即使没有心仪其他男人,女人也会提前考虑分手的。
  除此之外,女人一旦决定分手,她就会十分明确地告诉男方,并且会一五一十他说明分手的理由。相形之下,男人通常则是采取暧昧态度,他们几乎不使用诸如“我讨厌你了”之类直接了当的语言。
  其原因是:男人在潜意识中认为“不能对女人说过份的话”,“应该保护女人”,等等;加之,男人本来就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他们倾向于采取不明朗的态度。
  这样一来女人们或许注意不到男人的真正用意而常常产生误解。
  男人打算分手时,首先表现为减少扫电话和约会的次数。这时,如果女方问他,“为什么最近不常打电话?”那么他就会回答说“工作很忙”,或者找出其它一些理由来搪塞。
  对之信以为真的女性的确也不少。无论多么忙碌也不至于连个电话都打不了。事实上,恋爱之初他们是勤于联系的,无论如何也会抽出时间跟女方见面。因此,以工作忙作推托之辞简直是岂有此理。
  缺乏温情也是即将分手的信号之一。比如说,以前女方一提出“想去某处”,男方便会欣然答应,然而,想分手时,听到这话,他就充耳不闻了。然而,在这方面容易搞错的是:由于双方过于亲呢产生了安心感,而这种安心感可以使双方不必刻意关注对方亦可达到关系融洽的效果,这时男方也会疏于理会女方。但是,这种“疏忽”与前述疏忽是似是而非的。
  以上两种信号可以说是男人发出的准备分手的黄色信号。一旦到了这个阶段,是否有恢复的可能性,就取决于女方的态度了。
  但是,如果男方妄自菲薄他说出诸如“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配不上你这样规规矩矩的女人”或者“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男人”之类的话语,那么这就等于他在暗示:“已不能与你在一起”,这样就接近红色信号了。因为男人式的类似台词可以理解为“已经讨厌你了”。一旦势态演变到这种程度,恐怕他就难以回心转意了。
  不明真意的女人如果回答说:“不,你是个好男人”,那男人就会想:“真是个感觉迟钝的女人。”
  总之,到了这种阶段,男人对女人几乎不作任何辩解。
  比如说,即使被自己的女人逼问:“是不是与其他女人约会了?”他也不会反驳。
  或者只是生气地说声“讨厌!”,或者装出一副将错就错的样子说,“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红色信号了。
  然而,即使发展到这种地步,多数男人也不会亲口说“分手吧”。如果女方说:“你真是个绝情的男人”,那么他就愈发会将错就错他说:“你说对了,我就是那种人。”
  以这种暧昧的语言表达分手之意,目的是不想给女方造成打击,这也是男人温柔的一面,但是,如果以反面看,那么他们的用意是不想使自己成为恶人,不想承担抛弃他人的罪名。不能不说这是男人的狡猾之处。
  这种情况下,多数男性都希望自己能被女方所讨厌。他们自己不愿说出有决定性的话语,只是等待对方说:“再也无法忍受像你这样无情的人了。”
  如此看来,男人是种惯于装腔作势且又极其狡猾的动物。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为了不伤害对方,他们甚至不愿说出刻薄的话语,可见,他们又是懦弱的动物。
  那么,感情破裂到如此地步,男人还能够回到女方身边吗?其实,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这一点也是男人的奇怪之处。
  男人与女人交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他们常常与多个女子同时往来,目的是便于相互比较。
  比如说,在与A女交往时,B女又出场了。这时如果他喜欢上了B女,那么就会移情于她,而从A女身边走开,并减少与之见面的次数。
  但是,他并不完全想与A女分手。虽然理所当然地减少了见面的机会,但是,偶尔仍想见见A女。尽管百分之八十的感情已经转移了,但是对A女仍有百分之二十的依恋难以割舍。因此,如果时间和经济条件都允许的话,尽管大部分情感都用到B女身上了,他仍想与A女适当地交往。
  这时如果又出现了C女的话,他也许会与这三个人同时交往。而且,在与B女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还是A女好。
  他就会回到A女身边,同样如果与C女进展不顺他也有可能再次回归A女。就是这样,巧妙周旋于几位女性之间的男性也为数不少。
  这种情况就可称之为“脚踏两只船”或“脚踏三只船”。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只要条件允许,男人就容易采取这种行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男人一方面对前面的女人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他又并不觉得周旋于多位女性之间应该有负疚感。
  女人中也有同时与数位男性交往的人,但是多数女性都是一旦有了新的男友,就断然与前任分手。也许可以说这就是女人与男人的区别之处。
  总而言之,如果往好处说女人是光明磊落;如果往坏处说她们又太残酷,分手时她们会毫不在乎地说出“再也不想看到你”啦“再也不会爱你了”之类的刻薄话。
  然而,男人即使移情别恋,也会对前任女友依依不舍,只要没有特殊原因,他是不会张口伤人的。
  因为男人就算爱上了别人也不会完全淡忘故人,所以一旦情况有所变化,他极有可能重新回到旧情人身边。因此,对女方而言,哪怕觉察到男方最近似乎另有所爱了,只要他不是你想失去的人,你与其动辄发怒,早早绝望,毋宁多想想办法,修复关系为好。
  遗憾的是多数女性在男方移情别恋期间不能忍耐。她们去责备对方,有时因嫉妒而对对方冷嘲热讽。这样做反而会使双方关系尽早结束。
  女人们常说:“他一定是把我的爱视为负担了。”实际上男人们想分手,极少情况下是因为单纯的负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算男人们从女人的爱中感到一点负重感,也会认为那是对方爱已至深,全心全意为自己的表现,因而并不觉得沉重。如果对方感情过于激烈,男方会感到些许郁闷和不快,但是一想到为了自己她已尽心尽力到如此地步,也就觉得不好意思无端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了。在这方面女人也是同样,当男方全心全意把爱奉献给她时,她也会觉得:“他对我这样好,我怎能……”,于是心肠一下子就会软下来。
  如果女人想要结束两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只要不是过于迟钝的男人都会很快地感觉到的。因为女人对恋与爱非常诚实,心里想要分手,就会清楚明白地表现在言行上。女人的爱情不具有暧昧性。相形之下,男人的性格显得极其暖昧,敷衍了事。
  当女方萌生去意之时,男方会惊慌失措地试图让她回心转意。如果她正处于迷惘阶段,我们可以暂且不论,但是一旦她心意已决,男方就无法挽留住了。
  然而男人总是喜欢以己度人,以为即使女方离开自己也有回归的可能。但是到了这种份上,如果男方还在勉强,那么就有可能被女方抢白,什么“脸皮真厚”啦“不知害臊”啦,等等,反而被更加疏远。
  这样,透过“分别”现象观察男人和女人就能够发现男女对爱的认识上的差异。当爱情之火燃起时,女人的感情波动很激烈;而当她们决定分手时也会毅然决然地离去。
  与此相反,男人不像女人那样感情激荡,但是,一般情况下却能保持永久的爱意,对对方依依不舍。即相对于女人果断、坚决的性格特征,男人的性格显得极其粘糊、懦弱。
  总而言之,分手是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把它仅仅看作是悲伤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诚然,经历分手是痛苦的,不仅本人受到伤害,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暴露出自己丑恶的一面,让自己后悔良久。
  然而,男人与女人相逢相爱本身决不是坏事,就算最终他们会分手。他们互相撞击、争斗不仅可以加深做人的见识,而且与此同时他们会更加了解自己。除此之外,与没有经历过爱和离别的人相比,有这类体验者拥有更为丰富的人生记忆,他们能够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养成宝贵的、洞察人心之微及人生的观察力。
  但是,爱并不是只带来恩惠。有的人也会因爱而受伤害,失落、厌世、与世间格格不入。不过,所有这些都因事,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孰好孰坏。
  这方面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不幸受到了伤害,也要重新爬起来。
  由于日本的父母亲们过于期望孩子们安全成长,因此大多数日本母亲都杜绝孩子体验有伤害性的恋爱,不允许孩子们胡来。当然,她们的想法是出于对孩子的幸福的关心,但是,我总觉得那样太过于狭隘了。
  受伤害却能重新站起来,有了这种睿知,受伤害本身也会成为人生之宝。而且,经过时间的磨硕,分手肯定会为他(她)的人生增添光彩,使他(她)的人生更加浓郁芬芳。
  如果说相逢是离别之始的话,那么离别就会成为寻求新的自我的起点。我衷心希望有关诸君能够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把握住光明的未来。
  第十五章 “梦”与现实
  性对男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能否顺利且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影响到男人性格的形成以及生存方式和态度的选择。真正的男性好事持重、有涵养、讲求信誉,而这些品德归根结底都与良好的性关系相涉。性的重要性之于男性完全不同于女性,它可以塑造男人的品格。
  根据某项调查,曾考虑过与丈夫离婚的女性的比率在结婚后第五年达到百分之四十;在第十年上升到百分之七十;实际上,他们中间有的人真的离了,而有的人并没有真离。
  这种差距来自何方呢?想必这是由每对夫妻各有的情况决定的。不过,以这组调查数据看,对女性而言,婚姻未必都是玫瑰色的。
  然而,说到离婚,情形十分复杂。从蜜月完了离婚到壮年离婚,根据结婚年限、年龄,有无子女等,致使离婚的理由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另外由于受近年来的社会大潮流影响,尤其在年轻一代中,离婚现状与以前大为不同,因此,作为父母似乎有许多人对子女的结婚。离婚问题感到困惑。
  历经三年、四年苦恋终于结成了夫妻,可是结婚不到一年双方就离婚,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而且近年来这种情况有增长的趋势。每当耳闻这方面的实例,我就痛切感到:恋爱与结婚不是一回事;与此同时我又想:话虽那么说,但是男女在交往过程中就不应该更多地了解一下对方吗?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离婚的人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其理由似乎是“我从来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的人”。本以为交往时间比较长,已经了解对方的性格了,然而开始共同生活后才发现他有与往常不同的一面。恐怕这也可以解释为:恋爱时彼此只愿让对方看到好的一面,从而互相以为对方的性格适合自己所致吧。
  男人中也有“没想到她居然是那种人”的。他们感到不满的理由是:“恋爱时她那么勤快,结婚后全然不顾家务了”、“本来觉得很温柔,一结婚就摆架子了”,等等。
  这样下去的话,将来势必会出现诸多问题。然而尽管男人的幻想会破灭,但是,他们仍然不会立即考虑离婚的。
  那么,为什么女人刚结婚就会因他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人而立即考虑离婚呢?总的说来女性比男性对婚姻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和幻想,因此她们对婚姻的态度比较极端。
  这种倾向也表现在结婚仪式上。据说在演艺界近年来流行“朴素婚礼”,但是大多数普通女性仍然希望把婚礼办得豪华气派一些。
  对于普通女性来说结婚是一生中唯有的一次自己作主角的大事,因此她们想奢华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男士当中却有人对结婚仪式持有这样的看法:“我不想把结婚仪式弄成自己一生中最华丽的舞台。”因为过于奢侈的婚礼不仅为自己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会被周围的男人们轻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究其原因发现:男人们的真正想法是等到自己将来在社会上有所成就了才踏上人生的盛大舞台。
  由于这种想法自然延伸开来,多数男人从而认为新婚生活没有必要过得那么富裕且奢侈。最初阶段应该从零起步,慢慢地积累社会经验,一步步地发展自己,最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筑起自己的房子。在这种过程中男人们可以体会到男性特有的充实感。因此没有必要在一开始便万事俱备。这就是作为社会人的男性的人生哲学:凭借自身的力量办成事情才能感到满足。也许这缘于男性的本能性欲望。所以展望将来时,男人干劲十足,他们希望得到贤妻的鼎力相助。他们相信,哪怕目前生活简朴了点,但是通过努力将来会取得更大幸福的。
  然而,多数女性则不希望婚后的生活水平低于婚前。这样,从结婚的第一步起,男女方对婚后生活的幻想就产生了差异。
  与从前有所不同的是:现代女性都非常奢侈,很会享乐。她们去国外旅行、购买名牌商品:首饰、服装、手袋,等等,她们也出入高级餐厅。在这种女性中有不少人认为婚后如能与自己喜爱的男人共享这种快乐会倍感幸福。可见,现代女性的婚姻观与十年前大为不同。十年前的女性认为:“只要能与他结婚,再苦也能忍受。”
  因此,现代女性对初恋时陪自己出门旅游,可一结婚就非但不陪自己出去玩还说什么“节约点儿”的丈夫颇感失望,她们牢骚满腹,说什么“刚结婚就开始约束我了”啦,“没想到他是这么小气”,等等。
  此外,在现在的年轻男性中也有人在恋爱时表现出了过份的温情,甚至有刻意讨好女性的倾向。大多数女性也乐于接受,还对男方颐指气使。然而一旦开始共同生活,男方不仅不再对女方言听计从,反而会对她挑三拣四起来,自我主张多了,作为男性的要求也强硬了。在女方看来不就成了“他一结婚就变了个人”吗?这简直是一种背叛。
  总而言之,女人认为结婚后快乐会倍增,而多数男人却认为既然已经结婚了就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浮躁,而应该振作精神。因此,婚后男女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
  一般而言,丈夫们即便不认为接受女方娘家的援助是种耻辱的事情,也不会引以自豪的。而在另一方面,近来的女性是这样描绘新婚生活的蓝图的:使用精美的餐具;陈列品位极高的家俱;两人像恋人那样举杯共饮美酒……。为了实现这种目标,她们会向娘家要这要那。如果她喜不自禁地说:“这是爸爸给我买的”,以夸耀家俱、餐具、手袋之类的东西的话,丈夫就会说:“自己能做的还是自己做吧”,这对妻子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想必读者中的不少人有待字闺中,或刚刚结婚的女儿。
  尽管你们自己曾经历过简朴的新婚岁月,但是你们仍然会因担心女儿吃苦而对她们百依百顺吧?在早些时候,对男子而言,结婚即意味着完全独立。一般认为,要想自立门户就必须百分之百地依靠自己。然而,近些年来,男性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有些男子希望新婚伊始之际,妻子的娘家能够给予援助,让他们小俩口过上富裕而舒适的新婚生活。他们与前述自力更生型的男子截然相反,他们非常现实,认为与其暗自抵抗勿如向父母低头来得轻松愉快。
  然而,以父母的角度看,既然出了钱,就总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父母会经常干预子女的生活。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如果父母为他(她)买了公寓,那么他(她)就得听父母的活,这样最终两代人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妻子对唯父母命是从的丈夫一感到失望,就不难产生“没想到他居然是个有恋母情结的男人”之类的想法,从而疏远丈夫。
  总之,既想奢侈又不想被父母干涉这种任性而自私的想法恐怕难以得逞。所有这些都缘于从新婚之初便贪图优裕的生活条件。另外,助长孩子这种心理的父母也难逃关系,因此这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总而言之,结婚并不是玫瑰色的,其中包含着许多艰辛。尽管双方原本是相互喜爱的,但是由于婚姻改变了适可为止的生活环境,所以两人间产生紧张感和不适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生活中如果能相互谦让,相互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那么渐渐地两个人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然而通过这种努力最终达成和谐稳定的关系,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因此,夫妻双方都要有忍让三年的耐心。
  然而,如果仅仅认为“自己让一步,想开些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就会出现问题,因为这种作法根本不会比通过两人沟通更能解决问题。近年来的年轻人不善于争论,有强烈渴望回避冲突的倾向。有鉴于此,许多伴侣间不愿说真心话,只是谈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另外,由于他们兄弟姐妹少又没有经历过在田野里玩耍的童年时代,因此害怕受到伤害,不敢与人争吵。但是,男女走到一起开始共同生活,由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冲突。然而,互相争执却又能互相理解是极其正确的相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良性的争执和冲突是双方实现沟通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有积极接受它们的勇气。
  “蜜月完了离婚”一词不知在何时何地便取得了“市民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般而言,“蜜月完了离婚”的伴侣大多都是经人撮合而成的,他们分手的理由仍然是“真没想到他(她)是那种人”。而这里所说的“那种人”大多是指有恋母情结的男人。
  然而如果想进一步探讨“恋母情结”的真正含义的话,那么只是简单地提及恋母情结这个字眼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它的后面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极为现代化的男女关系问题。
  如前所述,去海外旅行对近年来的女性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并不只是一次、两次便完事,她们几乎每年都出去。女人中所谓“见过世面”的人不少,而且在信息方面也是她们知道的多。
  相形之下,没去海外旅行过的男性非常多,他们中不少人只是在新婚旅行时才第一次去国外旅行。因此,一到目的地男人们便惴惴不安起来,就连去餐厅住旅馆也要靠女方引导。大多女性本来是指望男方带自己玩的,可是不要说让他带自己玩了,就是让他照着菜单也点不出令人满意的菜肴来。这样一来,新婚的妻子就会以为这样的丈夫靠不住,从而产生了“没想到他是这种人”的不快。至此,她们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然而,男方尽管在白天暴露出了“靠不妆的缺陷,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在精神上保持镇定,拿出胆敢指导女人的男子汉气概来,那么他们还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当然,所谓的”男子汉气概“指的是坚定的信念和度量等,同时性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所谓结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把从前属于某对父母的女人拉向自己一方的工作,完成这种工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性关系这种纽带把女方牢牢地与自己挂在一起。
  在自由恋爱式婚姻条件下,男女双方多在恋爱时就体验过性关系,而在介绍式婚姻条件下,双方在结婚以前一般都未发生过性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形,新婚旅行才是建立密切关系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时候。反过来说,如果在做爱时男方表现不佳的话,那么只能说他太悲惨了,最糟糕的情况是有可能导致女方提出离婚。即,人们通常认为“蜜月完了离婚”多多少少与性问题有关联。
  下面是位亲身经历过“蜜月完了离婚”的女士所讲述的故事:她是经人介绍与男方结婚的。从恋爱到结婚,双方只是有过亲吻体验,男方从未提出过接吻以外的任何要求。
  如果他要求的话,她本来会同意的。但是,由于是经人撮合而成的,所以她对男方未提出要求也并未觉得特别可疑。非但如此,她甚至还对他的行为怀有好感。由于他是毕业于日本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人品也好,当时她非常钦佩他那规矩、本份的品行。
  新婚之夜,彼此都很疲劳,加之两人都饮了许多酒,而且第二天一大早还要从成田机场出发去国外作新婚旅行,所以两人各自睡了。对此,她也并未觉得溪跷。第二天两人从成田机场出发赴欧洲,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他说:“飞机上没睡,又不适应时差,太疲倦了,今天还是休息吧。”
  尽管当时她心想:“还没做那事呢?”但是仍未觉得特别可疑。
  据男方说,婚前特别紧张,不想做那件事。本以为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后,两人一起愉快地出外旅行,就可以做到了,可是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