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家的小娇娘-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十几岁的时候便有了莫四娘,自然在这男女的事上颇为精通,如今搂着一个善良柔软的乡村小姑娘,不几下便弄得她丢盔弃甲,在他怀里嘤嘤咛咛的,就这么成了好事。
    双鱼姑娘难以切齿地说起这事儿来,最后小心翼翼地问阿烟:
    “我听说他家里是有王妃的,那位王妃可好说话,可能容我?”
    阿烟心想那个王妃便是能容你,李明悦必然设法除掉你的,别说你,就是莫四娘她也容不下啊。不过这话当然不敢说,怕吓到这小姑娘,想着以后她慢慢就会知道了,当下倒是不好多说,只是温声安慰道:
    “冥冥世间,凡事儿自有定分,你既救了齐王殿下的命,如今又是他的人,他必然不会亏待你的。你们二人大难不死,将来必有后福,你且放心,便是前面有些阻碍,将来也是有享不完的福分的。”
    这话让双鱼姑娘心里好受多了,点了点头,咬唇道:
    “夫人,谢谢你,如果我有一日真如你所说能有享不完的福,必然不会忘了夫人的诸般教导。”
    等这一行人终于来到锦江城附近的时候,这才明白如今这仗的形势。原来现在沄狨的兵马已经被萧正峰彻底打散,鹍敳也被萧正峰一刀砍下项上人头,挂在旗杆上示众。
    传闻萧正峰当时昂藏七尺男儿身穿战甲骑在战马上,严酷地俯瞰着对面的北狄军,有睥睨万物之风姿,亦有无人争峰之气概。他在取了鹍敳的项上人头后,在那血腥之中沉声宣道:
    “凡侵大昭者,我萧正峰必诛之!”
    这句话气势磅礴,在粗犷辽阔的沙场上回旋,传到了每一个大昭人的心里,也传入了每一个北狄人的耳中,有人听到精神鼓舞士气百倍,也有人听到后心惊胆战忐忑不安。
    而萧正峰的名字,在众多大昭将士们心中,已经犹如神祗一般不可侵犯。这么几年的沙场征战,这么几年的誓死卫国,他已经成为大昭军民心中的不死战神。
    这个事情传到了阿烟耳中的时候,阿烟正抱着糯糯坐在马车里,看着遥远的地方那招展的旗子,想着这几个月前在夜色中仓皇离开的锦江城。
    她低下头,温柔地抚摸过娃儿那幼滑的脸蛋,轻轻地呢喃道:
    “糯糯,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你爹爹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锦江城附近却产生了巨变。
    原来德顺帝的御前侍卫军将孟聆凤齐王一行人等团团围住,德顺帝便在兵马拥簇中,缓缓地走了出来。
    “刘栔湛,你还有脸出来见朕吗?”
    阔别多日的燕王,如今的德顺帝,站在宽阔豪华的四轮马车上,在众多锦衣貂绒侍卫的拥簇下,居高临下地望着眼前的众人。
    他的目光,鄙薄地盯了劫后余生的齐王半响后,缓缓地移动,最后来到了马车辕子上的阿烟身上。
    阿烟清瘦了许多,穿着乡间妇人的碎花裙,头上也无任何装饰,怀里抱着一个红色的襁褓。
    德顺帝的目光停留在那襁褓上半响后,再次回到了阿烟脸上。
    阿烟下了马车,跟随众人一起,规规矩矩地向如今的德顺帝行了叩首之礼。
    刚才她看着自己怀里的娃时,是一抹柔顺温和的笑意,动人的眸子中说不出的慈爱和安详。可是当她拜见德顺帝的时候,面上那抹笑意便渐渐地消逝了。
    春日里白花花的阳光下,站在万人拥簇的华贵宝车上的德顺帝,一双细长的凤眸微微眯起来,略带嘲讽和阴沉的目光遥遥望着那个女人,那个为其他男人生儿育女的女人。
    女人终究是女人,为其他男人生了儿女,便再也不可能属于他了。
    齐王在众人之中,拜见了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当今的天子。
    “臣大意失了锦江城,又遭奸人暗害,羞惭万分,如今侥幸夺得性命,实指望戴罪立功,击退北狄军,夺回锦江城。不知道皇上这话是何意,是要怪臣无能吗?”
    齐王跪在那里,低头朗朗问道。
    德顺帝闻听,挑眉冷笑,鄙薄地望着齐王:
    “刘栔湛,朕素日待你不薄,你也是先皇的血脉,我大昭皇室的亲王,可是你竟然顾念和叛贼贺骁云昔日的甥舅之情,竟然叛敌通国,大开城门,放了北狄军入城,将我大昭的北边门户拱手于人!”
    德顺帝这番话说来激昂慷慨,他俯视着地上的齐王,冷冷地道:
    “你以为,你装作这么一副落魄的样子回来,朕就能被你蒙蔽,从而放过你吗?卖国蛀贼,人人得而诛之,朕今日岂能饶你!”
    作者有话要说:  上辈子的番外,萧的沈越的,都有,不过得等最后了,么么哒。

☆、第211章 

孟聆凤皱眉,上前就要说话,一旁的成洑溪伸手将她按下,俯首在她耳边道: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
    说完,他上前跪在齐王身边,朗声道:“草民成洑溪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顺帝骤然间见这么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出现在眼前,不免略诧:
    “你是何人?”
    成洑溪跪在那里,不亢不卑地道:“草民成洑溪,乃南陵书院一学子,今日斗胆上前见驾,是有话要讲。”
    德顺帝唇边泛起冷笑:“你一介草民,有何话要讲?”
    成洑溪恭敬地跪在那里,说出的话声音却极大:“齐王殿下并非卖国通敌之人,当初大开城门,放了北狄军入城的,另有其人,这是一个要陷害齐王殿下的阴谋!”
    他这话一出,一旁众人尽皆哗然,不由面面相觑,心中泛起疑惑。
    其实对于齐王卖国通敌这事儿,大家伙心中未必就真信,可是帝王都这么说了,金口玉言,自然没有人再敢说什么。
    如今呢,一介平民,一个白身,就这么在大庭广下,将这个大家心里泛疑可是没有人敢说出的话,堂而皇之地说出话来了。
    有些话一旦说出来了,听到人耳中,便开始越发引人回味和怀疑。
    德顺帝脸色微变,扬眉声:“无凭无据,空口胡话吗?”
    说完这个,他手一招,就见手下送上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却是昔日齐王麾下的贴身侍卫。
    他淡淡地道:
    “当着大家伙的面,也当着你们的主子齐王的面,把当初齐王交待你们办的事儿都一一道来吧。”
    齐王见此,切齿冷笑道:“原来是这两位卖主求荣的小人!”
    这两个侍卫原本都是齐王身边的得力助手,此时见了齐王不但没有半点敬意,反而两眸冷漠充满了恨意,他们跪在那里,厉声控诉道:
    “启禀皇上,齐王当日暗暗地把我等召集过去,说是他的舅父这一生坎坷,实在不忍心在舅父年迈之时这般和他作对,所以他要帮着自己的舅父贺骁云,让我们拿了他的令牌,趁着天黑之时,偷偷地命守城将士把城门打开,又私底下报信给贺骁云,这让使得北狄军入了锦江城,使得我数万大昭将所剩无几。这齐王就是千古罪人,卖国通敌的叛贼,我等当初受了他的迷惑,干些天大的蠢事,如今只求皇上能够将我等处斩,才能消我等心中歉疚之心。”
    这一番话说得真叫一个痛心疾首,感人肺腑,一时众人都有些疑惑,想着到底是哪边可信。
    齐王盯着那两个侍卫的双眼犹如寒芒一般:
    “你们二人,不但放开城门残害了我大昭多少将士,如今又血口喷人诬陷于我,试问我刘栔湛身为先皇长子,如今又身为大昭亲王,享尽尊宠,我为何要去通敌卖国,那北狄又能许我什么好处?难道我放着大好的亲王不做,却要留下一个通敌卖国的千古骂名,只为了去北狄当一个受人忌惮的臣子吗?这简直是滑天下之稽,可笑至极!”
    说着,他咬牙抱拳,对着高高在上的德顺帝,对着自己昔日的三皇弟一拜,切齿道:
    “皇上,今日之事,望请明鉴,若是单单凭这两位小人之言便定我通敌卖国之罪,我刘栔湛不服!便是九泉之下,我也要奏请西归的父皇,请他老人家评判一番!”
    德顺帝闻听,却是冷笑:
    “刘栔湛,我且问你,你往日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从无败绩,如今又为何败在你的舅父贺骁云之手,这是为何?你敢说不是因为你顾念亲情不忍杀他吗?当日先帝尽数斩了贺骁云家眷三百二十一口,又诛了贺家九族,当年你的母妃也是因此而死,你敢说这些年来,你不曾有丝毫怨言?不曾有半分怀恨在心?你敢说你对父皇毫无芥蒂吗?”
    一边说着,他一边挥手,却见一旁的大理寺卿竟然捧上一些信函,一封又一封。
    德顺帝将一封信函扔向齐王:
    “这是你的亲笔书函,是你通敌卖国勾结叛贼贺骁云的证据!”
    齐王面无表情地拾起信来,却见上面白纸黑字,果然是自己的笔迹,而上面的话语,自然是足以诛他九罪的罪言。
    成洑溪皱眉,上前,接过那信函,试图从中找出破绽。
    齐王的手微微颤抖,冷沉沉的双眸直直地盯着宝车上的德顺帝,帝王威仪,高高在上,往日是不能轻易仰视的。
    可是如今,他一双锐目冰冷而嘲讽地望向这个昔日的三皇弟。
    耳边,成洑溪低声道:“这是伪造的,我可以证明这是伪造的信函。”
    齐王唇边扯起一抹凄冷的笑: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既然皇上要我死,那成公子便是为我找出一百个理由辩解,他也不会信的。”
    意欲杀人,何患无辞!
    只要他一死,身后诸事还不是留予他人涂抹。
    书写史书的笔,是握在史官的手中,而史官却是领着德顺帝的俸禄。
    德顺帝垂眸望着宝车下方的芸芸众生,斜飞的眸,高挑的眉,高贵而冰冷的神情,倨傲而冷然地道:
    “将叛贼刘栔湛拿下!”
    他话音一落,便有锦衣将士上前,腰间长剑已出,纷纷指向了齐王,一时只听冰冷森寒的兵器出鞘之声,听着让人齿冷。
    孟聆凤咬牙,抱着大刀,就要上前。
    可是一旁搂着怀中襁褓的阿烟,却感觉到了异样。
    遥远的地方,有铁蹄阵阵,仿佛有大批兵马再向这里进发。
    她皱眉,拉住孟聆凤,低声问道:
    “这是什么声音?”
    成洑溪侧耳倾听,忽而间望着这已经出鞘的锦衣将士,唇边泛起一点笑:
    “看起来是萧将军来了。”
    阿烟见成洑溪也这么说,心间顿时涌起狂喜,她和萧正峰分别了这么些日子,又经历了太多的事端,如今乍然听到能见到萧正峰,一刻有些惶恐的心顿时落定了。
    恰在这个时候,怀里的糯糯竟然慢腾腾地睁开了眼睛,一双晶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她欢喜至极,一时眼中竟有些发热,不免俯首让自己的脸颊贴着糯糯幼滑的小脸蛋:
    “宝宝,你听到父亲要来了,也是高兴吗?”
    德顺帝听到这兵马之声,微皱了下眉头,不过脸色却未变。萧正峰来了又如何,来了依然是要跪在这里口称帝王,依然是无法更改他定下的结局。
    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距离此处数里的锦江城里却忽然出现异动,城门大开,里面本应该严守的北狄军却缓缓地出城来,黑压压的一大片向这边拥过来。
    德顺帝身边的护卫见此,也来不及捉拿齐王了,纷纷拥簇在德顺帝身旁,摆开队伍以人身筑造营垒,前排持着大盾,后排则用拉起□□来保护德顺帝。
    德顺帝蹙眉,锦江城易守难攻,北狄人既然得了这个城,平日守城轻易并不会外出,如今怎么忽然带兵而来,竟是要在城外来一场鏖战吗?
    片刻的功夫,这一片枯草丛生的原野便沙尘滚滚,一时仿佛雷声轰隆一般,马声嘶鸣,马蹄阵阵,来不及逃跑的鸟雀受了惊吓地在空中胡乱飞舞,凄厉地叫着,飘落零散的羽毛,阿烟拿风帽遮住了糯糯的头脸,小心地护着。
    一旁早已经吓得腿软的双鱼靠在阿烟身边,牙齿都在打颤。
    她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啊,原本以为跟了齐王,终身有靠,却转瞬遇到了这种事!
    几乎要哭出来的她,哆嗦着问阿烟:
    “这,咱们,咱们是不是要被杀死了?”
    阿烟紧紧护着怀里的糯糯,低声道:
    “放心好了,没事的。”
    她就要见到她的男人了,她对自己的男人有信心。
    既然他来了,自然会没事的,自己肯定是安全的。
    那个男人一定会保护自己,保护糯糯的。
    当马蹄翻飞扬起的烟尘渐渐散去的时候,阿烟踮起脚尖望过去,终于遥遥看到了分别多时的男人。
    苍茫灰败的天空下,沙尘滚滚,旌旗飘扬,一望不到边际的大昭将士前,萧正峰一匹马,一个人,手握寒光四射的宝剑,凛然而立,骏马前蹄跃起,发出高昂的嘶鸣声,他反手有力地勒住缰绳,硬生生地将马止住,在那几乎直立的战马之上,他衣袂翻飞,神情粗犷,黑发张扬,整个人看起来凛冽桀骜,而那高昂的军马和黑色的战甲又映衬出一种威武严酷的气势,彰显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萧正峰的目光迅疾犀利地射向远处的德顺帝,顺着德顺帝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不远处的阿烟身上。
    他原本森寒嗜血的目光逐渐变得柔和起来。
    因为隔得远,看不真切,不过他看出她清瘦了些,纤细地立在那里,为这血风腥雨的沙场带来一抹温柔的色彩。
    正看着时,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心中微震,颤抖的目光落在她怀里的那个襁褓身上。
    远远的,阿烟和他隔着那万千人遥遥相望,她感觉到了他炙热的目光,于是轻轻一笑,摇晃了下怀中的糯糯。

☆、第212章 

萧正峰盯着在两军对垒之时,那个女人柔和温婉的一笑,心顿时安定下来。他硬生生地将自己的目光从女人,以及女人抱着的孩儿身上缓缓地移开,一双锐目重新落在了高高在上的德顺帝身上。
    他矫健地翻身下马,沉重的战靴一下下踩在冒出些许荒草的砂砾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
    有雄鹰低空掠过,掀起了一阵腥风,又在苍茫而凄厉的尖叫声中,伸展翅膀迅疾犀利地离去了,徒在这一片苍穹中留下一道过眼既忘的痕迹。
    萧正峰走到德顺帝面前,单膝跪下,拜见,然后铿锵有力地道:
    “齐王绝非通敌叛国,请皇上明鉴。”
    他的话,一字字地说,说出话来后,重若千金。
    还有什么比带领着千军万马走到这个帝王面前所说出的话更有分量呢。
    他话音一落后,身后,那些跟随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齐刷刷地跪下。
    那是他几年心血苦心经营的将士,训练有素,身经百战,此时便是连跪,都是齐刷刷的,千军万马,只仿佛一个人在跪。一千个一万个数万个铁甲摩擦着衣料的声音和膝盖跪在砂砾上的声音一起响起,那种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给人沉重而难以遗忘的震撼。
    萧正峰昂起头,冷冷地道:
    “请皇上明鉴。”
    若要证据,成洑溪可以给出证据,可是这个时候,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在帝王极权面前,需要的不是证据,而是实力。
    在这之前,萧正峰也曾经迷茫过犹豫过,面前有许多许多的路可以走,或者留下夺国骂名从此登上至高之峰,或者慷慨赴死留下身后命,或者隐忍负重待他日一展宏图,萧正峰在那么多条路中,终究选了最后一条。
    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女人一定在殷切期盼,那个女人要的是一世相守,白头到老。
    另外两条路,无论是哪种,都终将不能实现她那恬淡而安静的愿望。
    德顺帝深吸了口气,抬头看向萧正峰身后的千军万马,又转首,望向不远处,那停留在阵前观望着的北狄人马。
    他唇边泛起一个嘲讽的笑来,低低地喃道:“好一个萧正峰,真是好大的胆子……”
    不过这话,也只有他身边的近卫能听到而已。
    德顺帝扬眉冷笑,心中犹如被一个毒蛇在啃噬的他几乎无法窒息,那个毒蛇的名字叫嫉妒。
    他握紧拳,真得想将这个男人碎尸万段。
    他的铮铮铁骨,看在自己眼里,都是冰冷的厌恶,彻骨的恨意。
    于是他笑了,扬声笑着问跪在这苍茫天地中的萧正峰,对着那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的千军万马,在旌旗飘飞中,他轻轻地问道:
    “萧正峰,你要为刘栔湛洗脱证据,又凭什么?还是说你原本就和贺骁云有所勾结?”
    萧正峰听到这话,缓缓地起身,锐目如箭,望向遥远所在的贺骁云。
    贺骁云单人单骑,在北狄的双狮战旗下,扑簌迷离,眼眸中的神情难以分辨。
    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发下感慨,感慨那个为国效忠却最终只能投敌叛国的贺骁云,感慨那个一步错步步错从此误入歧途再也不能回头的贺骁云。
    没有人知道,当他望着昔日曾经率领过的大昭军,望着昔日自己曾经效忠过的大昭帝王,倒戈相向的他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如今,他的外甥就在那里,因为他遭受着帝王的质疑。
    萧正峰唇边掀起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来,恭敬而傲然地对德顺帝道:
    “启禀皇上,如果镇北侯从来没有背叛过大昭,那齐王通敌卖国的罪名岂不是便能一笔勾销了?”
    德顺帝闻言,不免哈哈大笑:
    “萧正峰,你是要同齐王一般大逆不道吗?”
    可是就在他的笑声中,那边北狄军忽然出现了异动。
    如今北狄军是由两位副元帅的,一个是贺骁云,一个则是昔日的威武大将军孙开英。就在德顺帝大笑的时候,贺骁云忽然纵马而起,犹如矫健的鹰一般直飞向了孙开英,以着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孙开英尚且不及反应时,已经一刀砍下了孙开英的人头。
    一时间,众人哗然,北狄军中出现不小的轰动,而德顺帝原本笑着的嘴,再也没能合上。
    便是连齐王,都震惊地看向对面方向。
    萧正峰重新翻身跃马,气概凛然地高声宣道:
    “北狄的人马听着,你们的左副帅孙开英已经身亡,右帅贺骁云已经投靠我大昭,主帅鹍敳也已经被我萧正峰斩于马下,尔等若是此时投降,可饶下性命,若是负隅顽抗,便是自寻死路!”
    他的声音低沉浑厚,苍劲沉稳,仿佛用了一些内力,此时字字句句道来,声震九天,如雷贯耳,竟使得满场千军万马个个都听得清晰。
    这么一来,北狄军震撼不已,不免哗然,其中便有一位副将名叫竔飏的,见状不妙,上前阴险一笑,高声嚷道:
    “不要听信他们的胡言乱语,贺骁云背叛了我北狄王,这里还有我竔飏,快些将贺骁云拿下!”
    萧正峰冷然一笑,战马嘶鸣中他眉眼森寒杀气逼人:
    “竔飏,你看那里,锦江城已经为我大昭将士拿下,你已经腹背受敌,还不受死!”
    众人听到这个,忙看过去时,果然见锦江城上已经将北狄的双狮旗换下,现如今飘飞着的已经是大昭的旗帜,上面堂然写着一个大大的“萧”字。
    萧正峰踏马上前,再次恭敬地问德顺帝:
    “皇上,贺骁云当年投身于北狄王庭,二十四年来忍辱负重,今终于为我大昭杀叛贼孙开英,不费我一兵一卒,便大开锦江城城门,实为我大昭立下汗马功劳,不知道免去了多少腥风血战,请问皇上,齐王通敌叛国之罪,是否可免?”
    德顺帝脸色非常难看,他便是再精明,也实在不曾料到今日今时的这一番变故。
    他清冷深沉的眸子里爆射出寒芒,盯着萧正峰,倨傲地问道:
    “萧正峰,你以为贺骁云二十四年投身敌国,只凭杀了一个孙开英,便能一笔勾销吗?”
    他鄙薄的眸光投向远处单枪匹马站在两军阵中央的贺骁云,那个身处大昭皇帝和北狄千军万马之间的贺骁云,黑眸眯起,冷光凛冽间,却是想起一件心事,当下盯着那人,淡淡地挑眉道:
    “想得未免太美了!”
    萧正峰垂眸,他自然早已料到了这一切。可是就在他和贺骁云偶尔间相遇,并试着开诚布公地去倾谈的时候,他就明白,有些事你可以不做,可是有些事你必须做。
    边关苦寒,粮草不济,前有敌军,后无援兵,一个走投无路的将士在这茫茫天地之间,不想就此捐躯,于是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去假意投敌,他实在是感同身受。
    贺骁云的今日,甚至险些就是另一个萧正峰自己。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发下誓愿,要为贺骁云扳回这一个走叉的人生,也为未来齐王能够问鼎帝王搬掉这一块绊脚石。
    贺骁云的事不处理妥当,齐王便是有朝一日能够登上帝王,也终将遭受群臣质疑。
    于是萧正峰走上前,沉声道:“皇上,贺骁云除了献锦江城,杀孙开英,还献上一件至宝,但凡皇上看到,一定能明白贺骁云对我大昭之心。”
    德顺帝轻笑,不屑地道:“至宝?”
    萧正峰压低声音,以只有二人能听到的声音低道:“北狄都城布阵图。”
    德顺帝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脸色一变,不敢置信地望向萧正峰。
    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北狄都城布阵图,即使是北地王庭备受信任的亲王,也未必能拿到的,那是北地王庭的命脉,是北狄王最不可言说的禁忌。
    拿到北狄都城布阵图,那就意味着已经将北狄都城拿下一半了。
    萧正峰挑眉问道:“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
    德顺帝咬牙,审视着眼前的萧正峰。
    一身战袍的男人,携带着千军万马,手里握着敌国的命脉,貌似恭敬有礼,实则桀骜不驯。
    这个男人在逼自己,逼着自己放过齐王。
    他深吸了口气,闭上眼睛,沉吟片刻,终于缓缓地道:
    “镇北侯贺骁云投身敌国二十四年,忍辱负重,赤胆忠心,日月可表,为我大昭之栋梁也!”
    当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在场所有的大昭将士都鸦雀无声了。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镇北侯,那个投敌二十四年的贺骁云,要回来了。
    这句话如果出自齐王之口,即便是齐王登基为帝后,出自他的嘴中,这句话就是一个千古笑柄。可是如今这个话却是出自于与齐王为敌的燕王,如今的德顺帝口中。
    德顺帝和贺骁云非亲非故,这番话说得自然是毫无私情。
    昔日威震四方的镇北侯已经是白发苍苍,此时的他听到这话,在这前不得后不得的两军对阵之间,不由得泪流满面,仰天长叹。
    灰白的须发从头盔之中散出,在苍劲灰败的天地间飘扬。
    他仰脸大啸,对着天,对着地,对着那已经逝去的昔日帝王,大声吼道:
    “谢皇上隆恩!”
    老迈浑厚的声音响彻天地间,震得两军中所有的将士都不免心中发颤。这个老人这么大的年纪了,他所求的是什么,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封侯拜将名震四方?
    他所求的,不过是一句原谅吧。
    这是一个穷途末路的英雄,是一个把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的英雄。
    远处的齐王,僵硬地立在那里,遥望着这个昔年曾经教导过自己骑射刀剑十八般武艺的亲舅舅,这个铁骨铮铮早已经为人夫为人父的男子忽而间跪在那里,泪流满面。
    如果他的母妃泉下有知,是不是也能看到,他的舅父终于可以回来了。
    他的母妃,临死前瞪大双眸,虽死而不能瞑目。
    后来的很多年里,尽管他的父皇曾经多次试图和他修复昔日的父子亲情,可是他依然无法面对那个杀死了自己外家所有人的父皇。
    可是如今他的舅父终于可以回来了,他的姥爷姥姥以及其他所有的舅父终于可以沉冤昭雪,从此正名。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贺的历史原型,一辈子留在了匈奴,一辈子都没有回来。不过我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是好的。当年他怀着怎么样的心情送走了十九年坚守得苏武,一个是矢志不渝,一个是投敌叛国,他那个时候的心情无人能想。不过多少年后,他在匈奴享有很高的地位,后代更是登上帝位,拓拔氏就是他的儿孙。可是苏武却在大汗并不得志,早早死了。
    一个欣赏并善待自己的匈奴王,一个怀疑自己的大汉皇帝,气节和现实,我也不知道哪个更重要。
    附上传说是他写的一首诗
    径万里兮度沙漠。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
    虽欲报恩将安归。
    

☆、第213章 

站在两军对垒之中的贺骁云,面朝苍天仰起颈子哈哈大笑,笑声萧冷沧桑,笑得老泪纵横,浑浊的泪水爬过满脸的皱纹,打湿了花白的胡子。
    身后的北狄军在竔飏的指挥下,不知道多少长弓已经拉起,尽皆对准了贺骁云的后背。只等竔飏一声令下,便将这贺骁云射一个万箭穿心。
    萧正峰防备地望着对面,一抬手间,身后众将士已经蓄势待发。如若北狄军要杀贺骁云,他就一定要保。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贺骁云仰颈大笑之后,遥遥望着沙尘之中的齐王,自己的亲外甥,那个记忆里不过是个几岁孩童的外甥。
    “我这一生,先是不得已叛了大昭皇帝,其后又追随本心叛了对我倚重信任的北狄王,今日我贺骁云又怎敢再回燕京城,遭受史官的笔伐刀诛,落得一个天生反骨三姓家奴的骂名,我又怎有脸再去见燕京城昔日故交!”
    他双目圆睁,盯着齐王道:
    “我如今唯有一愿,我有一女,名南锣,今年二九,乃我骨血,齐王殿下,我将她托付给你,望你保她一世安稳!”
    齐王已经意识到了什么,起身就要纵马上前,厉声喝道:“舅父,不可!”
    然而身边众人怎么可能让他以身犯险,已经有人形成人墙用盾将他拦下。
    而贺骁云则是哈哈大笑,笑声淋漓畅快,遗恨凄怆:
    “燕京城里,晋江河畔,今日应是杨柳依依,东十四街,漯阳酒楼,想来定是美酒飘香时,可叹我贺骁云漂泊异乡二十四年,终究埋骨他乡,再也无缘去看一眼!”
    说完之后,长刀起,白光闪时,一腔热血喷洒而出。
    这个时候夕阳正是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这一片苍茫辽阔的原野上,远处乌鸟的哀鸣声断断续续地响起。
    那个骑在战马上的白发老人,鲜血染满了铠甲,夕阳映红了长刀。
    当满腔的热血落在地上的时候,那个苍劲雄健曾经威震四海的贺骁云终于犹如一座倾倒的高山,缓慢而不可挽回地摔倒在地上。
    遥远的燕京城里,深宫之中,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忽而间蹙起了眉头。
    怦然的一声巨响中,齐王咬牙,泪流满面。
    远处的北狄军中响起来一个凄厉的尖叫:“父亲!”
    紧接着,一个身穿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