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月天唐-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画舫上的二人正是陈浩与林月瑶,自从陈浩决定留任东都之后,永泰商号也将总部从淮南迁移到了到了东都洛阳。即便陈浩知晓此举会对尚未稳定的永泰来说,是一个极不明智的决策,但是陈浩也义无反顾下了这个决定。
因为陈浩觉得对林月瑶歉疚太多,一路走来眼前的这个女子一直跟随左右。不但未给予她安稳的荣华富贵,反而因为他而受到连累以致劳碌奔波。时至今日还为了他隐与幕后打理事情,而他至今仍旧未给月媱一个正式的名份。
看着陈浩愧疚眼神,林月瑶会心一笑:“知晓就好,以后可不能抛弃月媱……”想来她还是对陈浩当初将她秘密送往金陵一直耿耿于怀。
轻轻的将月媱拢入怀中,一起看着冉冉升起的朝阳。陈浩喜欢阳光照在身上特有的坦荡温暖的感觉,纵情沐浴在温柔金黄的阳光中。
陈浩侧脸看着欣然偎依在怀的月媱,继而轻声道:“白首不离,此生不弃!”
林月瑶幸福一笑,但随后眼神中却有了一丝的担忧。敏锐的陈浩自然发现了端倪,于是询问其缘由为何事烦忧。
犹豫一会的林月瑶这才道:“不知小花,小桌子他们如今还好么……”
见林月瑶提起此事,陈浩不禁微微一叹,继而神色复杂的安慰说:“月媱不要怪我,曾经我也想让他们有个好的前程……”
“那又为何……”林月瑶有些施施然的反问道。
“他们几人是自愿的,你放心,我会尽量确保他们周全,也许两年之后他们会悉数安全的归来……”陈浩深沉的回应道。
……
东都之所以称之为东都,是因为洛阳曾经是大唐的陪都。城中自然有着与长安一样的官制机构,也有着规模宏大的宫殿。由于雍王与永福公主二人的身份,最后就歇息在城西的上阳宫。
花园内池塘边李泷正惬意的喂着池中鱼儿,这时一宫女领着一位白发官员向这里走来。待来到近处,恭敬的率先一步近前禀道:“东都国子监祭酒关创奇,拜见公主殿下!”
李泷依旧在池塘边喂着她的鱼,边投鱼食边问:“东都洛阳美景多不胜收,本宫对此甚是满意!”
关创奇见公主殿下对洛阳甚是满意,心中不由宽慰了许多。正要谦虚两句,不料李泷话锋一变道:“只是这东都的文士与京城相比又是如何?东都国子监会不会是徒有虚名而已?”
“启禀公主,东都学子文士自然不能与京城相较,然也并非徒有虚名,东都国子监六学之中,皆是人才辈出……”见公主当着他的面说国子监徒有虚名,关创奇这个国子监祭酒顿时面红耳赤起来。这是在怀疑他的工作能力,因此年过六旬的他鲠直了脖子反驳道。
李泷听闻此言停止了投食,继而回眸看了一眼关创奇:“哦?何以见得?”
“启禀公主,国子监下设六馆分类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此六学之中集会了各州道众多学子,不说群英荟萃亦是人才济济!断不会如公主所听闻那般不济……”关创奇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向李泷述说着国子监的设置。
李泷听着关创奇如此喋喋不休,心中有些不悦,心道本宫可不是唤你来讲学的。于是没好气的将盛装鱼食的玉钵扔进了池塘里,继而池水溅起一丝浪花。关创奇见公主似有不悦之意便停止了汇报工作,沉默不语的立于一旁。
“那这六馆学子与如今的东都留守陈浩相比呢?”李泷不耐烦的冷言问道。
额……
这可把关创奇给问住了,思忖你和谁比不好,非要与那个妖孽对比,这能比得了吗?正在关创奇犹豫之际,李泷眉头紧蹙似要发怒。
“回公主殿下,陈大人之才天下皆知,我国子监中的诸多学子恐望尘莫及!”关创奇谦逊的回应道。这话他关创奇自然不敢说满,否则日后传入陈浩的耳中,唯恐会遭到陈浩的不悦。
因为在关创奇看来,你陈浩虽是博学多才,诗书画三绝,但是他国子监中也是卧虎藏龙。你陈浩即便才华横溢,难道你能各个学科都冠绝无人吗?
“那六馆学子,外加助教博士组在一起,与之相比可有胜率?”
“这……”关创奇感到十分疑惑的是,这公主殿下一大清早把他传唤到此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陈留守与他国子监的学术比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若是还顾及臣工之谊而贬低国子监,那国子监也太一无是处了。若是日后传将出去,想必他这个国子监祭酒也无脸当下去了。
想到这里关创奇郑重的回禀道:“若要比较,陈大人自然不能与国子监六馆学子相较!”
“好!本宫要的就是你的这句话!”李泷眼笑眉飞的乐声道。
关创奇感到疑惑的询问:“不知公主闻此所为何事?”
李泷高深莫测的嫣然一笑,继而轻启朱唇:“几日后便是洛阳花会,本宫有意让此次花会有别于以往……”
……
春日的洛阳是最为繁华的,洛阳牡丹甲天下,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称。时逢牡丹花季,故此较之以往热闹了许多。洛阳城上看是花,下看是花,举目所望,处处是花,无论贵家寒门,户户门前聚簇红,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头上插花,大街小巷春意盎然,洛阳蓦然变成了一座花城。而今年的这牡丹花会,较之以往却有所不同……一更。……by:89|10054177……》
第三十章 千古风流
第三十章千古风流
而今年的洛阳花会较之于以往,却是有所不同。因为就在昨日国子监的学子们纷纷宣传,东都留守陈浩陈翰林,于洛阳花会之日在国子监讲学。
此消息一出可是让洛阳的众多才子佳人震惊了不小,这洛阳花会年年有,但是陈翰林讲学可是有史以来头一遭。士林之中谁人不晓陈浩,即便百姓之中,纵使不知所谓诗词歌赋为何物,但也知晓当年东瀛献宝之时,是一个叫陈浩的年轻人力挽狂澜。
因洛阳花会各地才子佳人齐聚洛阳,其中既有闻名天下的文人骚客,也有从各地涌来的年轻才俊。然而因为陈浩讲学的这一劲爆消息,更使得各地士林学子云集至此。众人都有一个目的,均是要见一见这个大唐文坛的传奇人物。
而作为此事的当事人陈浩,却是在今日的早晨才得到消息。看着手中的烫金帖子,陈浩不禁暗自苦笑。心道这哪是让他去讲学,这明摆着是想让他难堪。不仅如此,他还是最后一个知道,连一点准备也没有。
然而陈浩明知来者不善,但这还得迎难而上。倒不会他故意逞强,而是此事已经箭在弦上。如今大街小巷均已传开,若是他不去应邀定会遭受他人诟病。到那时自己在东都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对以后的施行政令会有很大影响。
虽是如此,但陈浩此刻的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这是他第一次面对此事,有了一丝的心虚。国子监乃是大唐的最高学府,可谓是集会了大唐的众多才子。即便如今他面临的是东都的国子监,那也是不容小觑。
若是中间有学子刁难他,引用经义与之辩论,对于只知皮毛的陈浩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以往陈浩挑战的是一两位才子,可如今是一人挑战一个国子监。陈浩想到这里都觉得背后发麻,心道这到底是哪个缺良心的给他使了绊子。最后陈浩觉得自己有必要找帮手,于是便带着方枫与李商隐参加这次鸿门宴。
陈浩看着马车外的方枫与李商隐,心中有了些底气。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如此。陈浩自知诗文不精,但是有了此二人便可高枕无忧矣。
若是中场寻不到应景的诗作,那就李商隐顶上,毕竟李商隐是晚唐代表诗人,除了杜牧已然难出其右;若是有人询问经义文章之类的问题,那就方枫补上,状元之才对于经义还不是手到擒来?
国子监外宽阔高台平地而起,周围牡丹花点缀凸显隆重。今年的牡丹花会注定流传史册,以往主持花会的乃是东都留守亦或是国子监祭酒,而今年的主审却是由国子监祭酒关创奇、雍王李渼与东都留守陈浩三人共同主审。
往年的花会也只是单纯意义的花会,多是文人骚客才子佳人附庸风雅的一次聚会。而今年却是将国子监的众学子参与其中,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这些都尚在其次,重要的是陈浩也参加了这次花会。
今年洛阳牡丹花会规模空前,各地才俊蜂拥而至乃是历年最精彩的一届,还未等花会开始高台之下早已人满为患,众人均翘首以盼等待花会开始也好一展才华。
众人等待多时,与预定的时间早已过去了半柱香的时间,然而作为主审官的陈浩却迟迟未到。这让众人不禁窃窃私语寻思着其中的原因,使得众人一阵焦急。
人群中李泷女扮男装的站在一旁,身后跟随的宫女此刻也换上了男子装束。见陈浩依旧迟迟未到,宫女却鄙夷的自语道:“公子,莫不是那陈大人心生惧意不敢前来了吧?”
李泷不置可否的轻笑了一声,旋即打开折扇自语道:“言之有理!胆小如鼠!”
李泷的话刚落音,却遭致旁边的一灰衣男子反驳:“这位兄台,莫不是陈翰林抛弃了你家妹纸,才使得你怨气如此之重?”
“你好大的狗蛋,竟敢对我家公子如此说话,你可知我家公子……”宫女见灰衣男子羞辱公主,于是便自发的护主谩骂道。
李泷虽被这灰衣男子的话气得不轻,但是也不愿暴露身份,于是打断了宫女的话继而问道:“在下只是实话实说,兄台如此激愤,莫非那陈大人乃是你家亲戚不成?”
“哼!在下不过是说了一句公道话,多余的解说在下不想多言。在下乃是布衣寒士,是以陈翰林为此生所榜样……”灰衣男子说着一副尊崇之意顿生。
就在这时周围的士子佳人人也听到了这里争辩,其中一人华服公子很是支持道:“曾经在下不知读书为何物,自从听闻陈大人那一番才子之论后,在下才明悟,能够名垂青史的,能够被众人所铭记的,不会风花雪月的旖旎,不是浮华无用的辞藻,而是忧国忧民与感怀世事……”
小宫女一副鄙夷瞥了一眼二人,表情甚是不屑。而李泷却是面带深思,她竟没想到这个陈浩在士林之中,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力。正在她深思的时候,却见留守府的陈升前来传信。
之后关创奇便起身宣布牡丹花会正式开始,并说明陈浩这位主审官因事情耽搁,稍等片刻便会来到这里。一时之间街道旁边楼阁坐满了达官显贵金小姐,她们雍容华贵沉鱼落雁,端坐含笑凝望满腹经纶,英俊潇洒的才子吟诗作赋。
洛阳牡丹花会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每一年都从花会之上产生许多佳话,这也成了牡丹花会越办越红火的重要原因,天地牡丹争奇斗艳,世间才子也字字珠玑,针锋相对之间可谓是唇枪舌战,让初次来到洛阳的人们不禁暗自赞叹,不愧为闻名天下的牡丹花会。
有了国子监六馆的学子倾力参与,使得此次牡丹盛会更添新意。台上争斗没有刀光剑影,但却精彩纷成,让人叹为观止之余不禁拍案叫绝。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不时传出叫好声音,更给牡丹花会增添了气氛。
最后一番角逐下来只有十二位才子得以成功晋级,而这十二位都是天下学富五斗,出口成章的英才,各地才俊各显神通,精彩诗篇层出不穷,斗酒诗篇之间让人如痴如醉!
直至最后祭酒关创奇与雍王李渼,也难以评论这十二位高低之分。最后祭酒关创奇见十二人均是诗作难出其右,便即兴用“千古风流”为题,可为诗、为句、为赋。只取意境作为评比桂冠的标准。
如此一来晋级的十二人便各显其能,片刻之间便有几篇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其中一人作诗名为《竹韵风流》:“凌霜尽节万叶开,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千古潇洒出尘埃。”此诗一出将竹的气节与气质风流描写的是绘声绘色,让人不禁怕案叫绝,堪为为上作。
接着又有人起身吟道:“山外云边一缕霞,满城尽散牡丹花。万顷云溪连罨画,云水从今在天涯。”
“……”
接连十二首诗作皆已悉数完成,可谓是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有的神韵。然而若要分出高低,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就在祭酒关创奇左右为难之际,便听到大街的不远处传来有人吟唱。声音深沉却不是低迷,虽是吟唱却不失韵味。
“万里山河伴枕眠,潇洒纶巾千丘远。今犹同笑流千古,风流犹拍古人肩。”伴随着吟唱之声,众人循声望去,见街道上一辆马车缓缓而来。正在众人愣神之际,陈浩掀开车帘走了走了下来。手拿一柄折扇,冲着众人温和一笑。
此时此刻众人才从方才的诗句中回过神来,见此刻而来的正是今日的主审官,一时之间整个高台之下沸腾了起来。街道旁边阁楼上坐着的达官显贵的华丽妇人,仪态万千的千金小姐,宫廷达官深闺少女,她们纷纷起身凝望站在远处的陈浩。
陈浩身形颇高,温文儒雅之余含笑轻摇折扇,让众多佳人不禁心生向往。而陈浩脸上挂着随意的淡淡笑容,更是一时间俘获了不少人的心。即便是人群中的李泷,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陈浩较之以前,少了年少的那种稚嫩之气。此刻的陈浩除却了英俊的外表之外,多了一种难以言明的气质。
周围无数少女青春之心怦然心动,纷纷美目在在陈浩身上流转。可是陈浩根本没有望向那些楼上柔弱娇贵的富家小姐,而是含笑将手中折扇潇洒一收,轻轻打开车帘并且伸出一只手。
众人不知陈浩此举其意为何,心道莫非车中还有他人?但又是何人,竟有资格使得这位陈大人伸手去搀扶?上千人均屏息静气,所有目光都落在了马车上。
马车的车帘缓缓掀开,继而从车内伸出了一只白皙完美的玉手。这让众人中眼神好的,不禁失口道:“是女子?”果不其然,就在众人疑惑之时,从马车上缓缓走下一女子。一更。……by:89|10054178……》
第三十一章 以德报怨
第三十一章以德报怨
众人举目望去不禁为之失神,却见此女子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红色纱衣,貌美如花不可芳物,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犹如出水芙蓉。美艳之绝让文人士子为之倾倒,楚楚动人让在场佳人为之黯然失色。
女子轻轻一笑便将玉手递了过去,任由陈浩牵着下了马车。似乎能在众目瞩目之下与陈浩携手而来,是她此生最大的满足,眼神之中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便足以表明这一切。
陈浩牵着女子的玉手,在众人的注视下向高台走来。众人二人联袂而来,使得众人不禁赞叹,好一对璧人。男的英俊潇洒,超凡脱俗,而身旁的女子也是如此的倾国倾城。若是用一首诗形容此女,那只能是:清风轻摇拂玉颜,湘裙斜曳显金莲。回眸一笑百媚生,身如巧燕娇生嫣。
众人很自觉的让开了路,均在思量陈浩牵手的女子是何身份。见二人相互默契,女子又是目中含情,难道是眷侣不成?女子永远都是敏感的,只需一眼便可察觉到二人的关系。然而这个猜测却使得周围青春萌动的少女则心里酸酸的,颇感不是滋味。痴痴凝望云淡风轻的陈浩,此刻众女子心中十分羡慕牵手的为何不是她……
即便是人群中的李泷也不得不赞叹,陈浩身边的女子可谓倾国倾城,目光落在女子身上之时,既有短暂的失神亦有一丝的嫉妒。
众所周知陈浩至今未娶,这也是为何陈浩初到洛阳之时,府中除了一箱箱名刺之外,更是多了几箱香帕的原因。如今见陈浩牵手一位女子款款而来,而且是一位绝色女子出现在他们面前,这让她们仿佛感到久久未开的那一寸芳心有了破碎的痕迹。
跟随陈浩而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从江陵探亲回来的岳梦琪。此次这般设计也是陈浩有意为之,因为此举可以解决了他连日来的烦忧。
任职东都洛阳三个月,留守府中名刺越来越多。除了士林学子以及佳人的拜访名刺,更多的是这东都的达官显贵的名刺。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投贴访客是虚举荐联姻才是实。
对于这些人陈浩还不能一一拒之门外,于是只得笑脸相迎然后再婉言谢绝。本以为此事也就告一段落,却不想这些人依旧不屈不挠。每日的公务就已经让陈浩手忙脚乱了,如今又让这群人给以诸多烦扰,因此陈浩无奈之下只得严令,若不是公务,一切闭门谢客。
最后还是雍王李渼给他提了个醒,陈浩这才知道这问题的所在。原来这群人都看中了陈浩这里的正妻身份,能够将女儿嫁到陈浩府上当个正妻,待陈浩辉煌腾达之日自然也是他们的荣光。
陈浩心道这事情好办,就让岳梦琪陪她参加这次牡丹花会,也好以此正名让众人死了这个心。之所以选择岳梦琪而未选紫鸢与林月瑶,实则是身份的必要性。
林月瑶身为永泰商号的执掌者,注定不能显露于人前。因为此刻陈浩还不想让世人知道,他与永泰商号的关系。而紫鸢更是不可以出席这次盛会,若是期间有人询问紫鸢的家世,岂不是毫无根由可循?
陈浩与岳梦琪二人来到高台之上,身后的李商隐与方枫也紧随其后。祭酒关创奇来到近前向陈浩见礼,虽然二人的官阶相差无几,但是陈浩毕竟是有着巡察使的身份,因此礼节尚不可少。待陈浩表示迟到歉意并向雍王李渼行完礼之后,李渼很是歉意的私下低语道:“陈兄,今日之事可是与本王无关……”
看着李渼的无奈状,陈浩便大概知道此事是那个永福公主有关。既然事已至此也无需过多思虑,旋即问道:“殿下,关大人,这十二人便是此次花会的晋级者?”
“正是!但这十二位才子均是不相伯仲,老夫也难以分出高低……因此还需陈大人给予点评,如此以来,既可以分出高低优劣,大人也可在众人面前讲解精要……”关创奇轻捻胡须,颔首自语道。
这时关创奇身后的国子监司业李大人,却是狡黠的笑道:“今日国子监中诸多学子也在其中,陈大人也可乘此良好时机教导他们一番……”
陈浩轻抿香茶随后自顾道:“是吗?陈某有一提议不知殿下与关大人以为如何?”
李渼一听陈浩此言顿时来了兴趣,于是率先开口问:“陈大人有何提议说来无妨!”
陈浩见无人反对,于是便起身来到场中,朗声说道:“既然高台上的十二位高才难出其右,不如由本官把关,哪位若是胜了本官,那他就是本届的桂冠之主!”
嘶……
此言一出使得在场的众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这是一挑十二啊。就连台下的李泷听到陈浩说出这句话,也是心头不由一震。这是过度的自负还是胸有波涛,这个问题在众人的脑海中不停的萦绕着。
一旁的李渼可是被陈浩的这个提议,惊得是有些难以言语。他不放心的来到近前,低声提醒道:“陈兄,切不可意气用事,这十二位之中可是有众多国子监六馆弟子……”
而陈浩却是戏谑一笑:“这不正好让殿下与公主称心如意吗?”
对于这次的事情陈浩不相信李渼会比他晚知晓,也更不会相信李渼没有能力将此事取消。而如今李渼堂而皇之的坐在这里,若是他没有默许的话,国子监又岂会如此针对自己。
陈浩岂能不知这帮人玩弄的把戏,所谓的十二人难分高低,实则是要把这个难题留给他。待他在点评高低之时,定会遭致淘汰之人的质疑,到那时他每淘汰一人就会遭到淘汰者的各种反击。如此算来,等到评出本届的桂冠之主,陈浩就要面临十一人的反击。
这一环可谓是阴狠之极,想必到那时,美其名曰的讲学还未开始他便已经落败。届时他还有何种颜面在高台上给国子监学生讲学,此计不但有力地打压他,又反衬了国子监的权威。如今陈浩既然已经看破此中玄机,他又何必与这些人绕弯子呢。
李渼见陈浩那一丝深意笑容,他知道陈浩心中很是不快。但是他也有他的苦衷,奈何皇姐强硬的阻拦,才使得他未能阻止这场针对陈浩的圈套。但是于私而言,他也想见识一下陈浩的才学,毕竟传闻始终只是传闻,于是尴尬一笑便又回到了席位坐下。
随后因为陈浩的这句话,果然引起了众人强烈轰动。既然作为主审官的陈浩对此事没有异议,那关创奇便宣布十二人挑战陈浩胜利者可晋级……
这一下台下千余人将目光全部聚集在了高台之上,高台东面一张檀木长桌,陈浩居坐中央两边分别站立李商隐与方枫二人。而西面却摆放两排十二张桌子,十二人分别先后落座。
待关创奇宣布开始之后,首当其冲的一学子起身来到场中,先是向陈浩施了一礼,随后却道:“学生国子监张方,见过陈大人!”
“张公子可出题,本官应答便是……”陈浩伸手一施,示意张方可以开始了。
张方见陈浩如此随意,便朗盛问道:“学生有一事不明,对于这‘以德报怨’不知作何理解,还请大人指点迷津!”
说完之后一脸笑意的看向陈浩,而陈浩却是脸色一沉。这个问题从表面看来是一个简单而又明了的成语,解释完这个成语就可以了。但是要往深处处去想,却是内有玄机。当众人还在为张方的这一题疑惑之时,关创奇却是捻须深意一笑,他倒要瞧瞧陈浩将会如何应答。
陈浩心道这国子监的学子果然均不是善类,这一开始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他虽然对经义不甚精通,但是对这个‘以德报怨’还是深有了解的。这‘以德报怨’出自两位名人的口中,一个是玄学正宗老子,一个就是后世称为儒家圣人的孔子。
然而这二人所提出的见解却也不一样,故此这才是问题的所在,陈浩此刻否定哪一方都是绝非明智之举。这个问题曾经可是困扰了不少人,以至于后世也将这个词给予曲解。
张方见陈浩沉默不语,脸色有些阴沉,于是便提醒了一句:“大人若是无甚见解,学生告退便是……”
“张公子多虑了,本官虽不通经史但也对此题有着些许见解……”陈浩用折扇在桌子上有节奏的击打着,双眼微眯的看了张方一眼,心道这种问题又岂能难得了他。
陈浩的这句话让张方不禁脸部一僵,不通经史都能有所见解,那岂不是暗指他的题目出得很没水准?想到这里便沉声道:“学生洗耳恭听……”
“本官记得《老子》六十三章中有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的提倡我等用恩惠回报与别人的仇恨,可谓至善至理……”陈浩打了一个扇花,怡然自得的说道。当陈浩侃侃而谈说完,张方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惊讶,而是眼中多了一丝得意。于是在陈浩话音刚落,欲要上前反驳,然而却不想被陈浩抢了个先:“张公子,本官知晓你要说什么……”一更。……by:89|10054179……》
第三十二章 血腥与腐臭
第三十二章血腥与腐臭
说到这里陈浩来到场中,目视张方直言道:“因此以孔圣之意,以德抱怨是纵容有怨者,这样有怨者会越来越多。再者而言,以德抱怨,施德者若无回报,如此一来,施德者就会越来越少,则不利于教化众生……”
张方见陈浩将这两处出处一一道出,心中也是为之一惊。但随后调整心情反问道:“那以大人之见,此二则谁对谁错?”
嘶……
这个问题可谓十分尖锐,一个是玄学之祖,且如今大唐皇族李氏皆以李耳(老子)为先祖。另一个又是被世人所称为先圣先师的孔子,不论说谁对谁错都会遭到千万人的指责。
这时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才明白方才张方所问的问题是内有玄机。对张方用意之深的同时,对陈浩的回答甚是期待。本就安静的会场,此刻更是静逸非常。众人眼神各异,有期待、有戏谑、有嘲讽、有担忧……
这时雍王李渼眼中却是有了一丝愧疚,如今这等局面实为进退维谷之局。若是因为此事使得陈浩至此名誉扫地,那他这个朋友也太不够仗义了。
陈浩看了看眼前的张方又看了看众人,最后将双目一闭静静的站在场中,当众人不知所云之时,陈浩却颔首轻声道:“你闻到了什么?”
嘎!
紧张中带有期待的气氛被陈浩这句毫无由头的话,给搅得支离破碎。最为惊愕的当属张方,他实在不知陈浩这句话,与他所问的有何联系。即便有些迷茫,但是也遵从了陈浩的意思深吸了一口气。
“大人,学生闻到了牡丹花香!”淡淡的花香在风中弥漫,让人顿感沁人心脾。
“哦?可本官却未曾问道花香,却闻到了血腥与腐臭……”陈浩依旧双目微闭,然双目却是微微皱起,一丝忧愁写意在脸上。
“大人说笑了,今日牡丹花会芳香四溢,又岂会有大人所说的血腥与腐臭……”张方觉得眼前的这位陈大人嗅觉是不是有问题,这芳香四溢又岂会有什么血腥与腐臭。
台下众人也自然听得到二人的对话,陈浩的话刚落音便引起众人的哄堂大笑起来,都觉得陈浩的嗅觉极不好使。甚至有人在台下高声的戏谑陈浩,也有不少落选国子监学子,更是鄙夷陈浩在故意拖延时间。
陈浩对于众人的嘲讽之言充耳不闻,待缓缓睁开双目后,便对着台下悲沧的说:“往事如昔烽烟依旧,三十年多前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在这洛阳焚毁了河阴转运院的大量钱帛粮食,并与安史故将嵩山僧人圆净策划焚烧东都宫殿,并且肆行杀掠无恶不作,屠戮洛阳百姓……
这难道诸位皆以忘怀?或许在座的诸位对三十多年前知之不详,未曾经历那些已故血腥之事,然众位读史书又是为了什么?不是以历史为鉴,而是在这每年一度的洛阳花会一展风流?”
一席话说得众人一阵惊愕,甚至有的学子面红耳赤的低下了头,众人皆是饱读诗书学子,对于史书自然了然于胸。今日被陈浩这么一说,自然忆起当年洛阳城内曾经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屠戮……
陈浩见众人大多陷入沉思,随后轻轻一叹接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腐臭之味诸位没有闻到?诸位皆是有识之士,想必应当知晓本官所言何事。天生便有高低之分,达官显贵,富豪乡绅,能有今日之显贵自然也是祖孙辛劳勤奋而来。
然而诸位既然已经得天独厚,又何必让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再临秋霜?如今河南府各州县乡绅显贵,肆意妄为吞并田产私设租税,可曾怜悯穷苦百姓的死活?诸位想必也有本官口中达官显贵,富豪乡绅子孙,然而诸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