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秦-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话一放出来,几个大臣都看着胡亥的脸色。

但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胡亥根本没有纠结李斯这话是不是说自己从前行径,反而直接抓住李斯所说的重点是信任问题,说道:“取信于民,我大秦的祖上就做过这样的事儿。诸君难道忘记了曾经的商君变法?”

他这一提,几个人顿时如醍醐灌顶,明悟过来。

皇上已经把事情说的如此透彻,剩下的小细节他们若还要支支吾吾做不好,那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蒙毅立刻起身,说道:“臣这就去把府库再清点一番,把农业上用的钱先准备好。”

“取信于民这事儿,请皇上容臣先想个办法,然后发个通告出去,估计就妥了。”李斯也起身抱拳说道。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倒是急性子。这件事儿先这么办。你们督管后方钱粮的好好配合,先把这事儿办妥。春耕耽误不得,朕要结果,方法你们自己想。”

“诺!”几个臣子离去之后,只剩下蒙恬依然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丝毫没有注意他们的说话。

只见他的脸上一会儿喜,一会儿忧,有时候还露出思索的神色。

胡亥看蒙恬的样子,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轻轻咳嗽了一声,笑道:“蒙将军,想到了什么?”

被秦二世这一提醒,蒙恬顿时醒悟过来,起身抱拳说道:“臣失态了。”

胡亥点点头,嘴角微微向上一翘说道:“给朕说说,是什么让我们蒙将军失态的。”

蒙恬看到胡亥没有怪罪的意思,立刻精神一震,再次回到自己的状态,语调带着一丝兴奋说道:“皇上刚刚和他们讨论的是后方钱粮的解决方案,可一句话却点醒了臣。”

“臣久在边关,到现在半生过去,经历大小战争不可细数。可今天皇上一句话终于点醒了臣。我们的战争为何只能纠结于一城一地的争夺?何不学学北方的匈奴,靠着游击袭扰,抢夺敌方物资,斩杀敌人首级来获取战争的胜利呢?”蒙恬不愧是个老将,在胡亥的一句抢夺敌人粮草引导下,竟然想了许多。

“臣突然明白为何我们对匈奴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请皇上准许臣亲自带领一队兵马,去和这些反贼作战,若不建功,请皇上斩了臣的脑袋。”蒙恬越说越兴奋,竟然以一个参赞府首脑大臣的身份要重返疆场,杀敌立功。

胡亥前身是历史老师,对历史本就懂得很多。如今听到蒙恬的一席话,顿时也让他想到了中国历代的一些军事行动。

他一拍大腿,起身拉着蒙恬的手说道:“将军所言,是互相启发。你的话让朕也想通了。”

这一刻,他想到了毛主席曾经提出的伟大的游击战理论,还有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这种超前的观念,就是胡亥这个历史老师也没想到。如今在蒙恬的提醒下,他一下明白了这个战略是多么伟大。

“将军冷静,战争这种事情,需要的是统帅制定方针战略。将军如今就是我大秦的统帅,真正领兵冲锋陷阵,是前方将领的事儿。咱们只要干一件事儿,那就是从军中选拔优秀的将令,然后把这个方针战略交给他们。”胡亥双手按在蒙恬的肩膀上说道。

“对,我们来个以战养战。”蒙恬振奋。

“以战养战,我们要做流动的土匪,狠狠的抢他们的后方。”胡亥眼中闪耀着贼光,从皇上成了一个山大王。

P:推荐一本新书《汉卫》,喜欢历史的可以去看看。

第215章下马威

如今的大秦军队,主要有老将王贲和新晋统帅章邯负责。

为了避免历史性的失败,胡亥特意让王贲率领了从北方归来的王离军,令他们集结在北路,以函谷关为壁障,能攻则攻,不能进攻,则死守函谷关。

而在历史上向东北方向赵国进攻的章邯部队则被胡亥调离了原来的方向。

章邯,代替了原来镇守武关的秦将。

历史上,项羽巨鹿之战大破章邯。如今,胡亥就故意让章邯远离了赵国,远离了巨鹿。

这种调动原本是为了错开历史上的重大失败,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胡亥和蒙恬定下大军固守,奇兵游击袭扰叛军后方的政策之时,从函谷关大军方向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老将军王贲因为年高加上戎马劳累,竟然一病不起,无法统领军中事物。

这个消息传到了咸阳皇宫之中,参赞府几人立刻商议之后奏报给秦二世胡亥。

如今王贲病重,宿将王离又被胡亥调归北方边陲,防范胡人进攻。此刻镇守函谷关的北路大军之中,竟然没有一个统帅之将。

虽然李剑、卫霍都表现出不俗的战功,可二人毕竟年轻。经过参赞府的权衡,蒙恬等人一致认为,还是章邯应该调任到函谷关作为统帅。

至于武关的士兵,是当年修建骊山的囚徒所组成,算不上大秦精锐之师,教给名将之后,年轻沉稳的李元也勉强可以。

众人商议一定,胡亥立刻令优旃撰写旨意,把调令八百里加急连夜送往武关和函谷关。

一方面,调任章邯为函谷关大军统帅,另一方面任命李元为武关大军统帅。从节制上,章邯和李元齐头并进,并无大小之分。

在安排完将令的调任之后,由大秦皇族派出仅存的王族公子高亲自去函谷关接回老将军王贲。同时,胡亥在咸阳西郊举行祭祀仪式,为王贲祈福,希望老将军早日康复。

这种种表现,顿时赢得朝野一片赞叹之声。尤其是一些大秦的名将宿儒之家,顿时觉得皇上没有忘记他们。

感恩最深的还是王家。远在边关的王离先听说传闻,之后才看到官方的邸报,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皇上为了王贲在咸阳西郊祈福祭天。王离内心震动,对边关的把守更加严密,每日整饬军马,使得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胡人也安静了一些。

当王贲回到咸阳,李元接管了武关的大军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安稳下来。

唯有胡亥内心隐隐的感到一丝不安。

他原本特意安排的让章邯远离赵国巨鹿之地,就是为了避免历史上项羽成名之战,也是大秦王国之战——巨鹿大战。

可鬼使神差,王贲病的巧合,北方大军尽是精锐,若然李元或者李剑、卫霍这样的新晋将令来带领,无疑会造成大的动荡。

在这种形式的逼迫之下,只有章邯一人可以胜任。

原本他打算给章邯一道旨意,就是不可轻易出击赵国。

可行军打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一个皇帝在后方对前线的形式指手画脚,无疑是对将令的一种不信任,对战争的不负责任。

权衡利弊,胡亥决定还是让章邯到函谷关,其中关节,他会好好拿捏。

此刻,骑在马上的章邯并不知道胡亥的担心。

这位从大秦一个文官之位崛起的将军雷厉风行,从接到圣旨的一刻起,一点儿时间都没耽搁,直接顶盔掼甲,只带着十几个亲兵,每人骑乘两匹战马,不眠不休的疾驰赶路。

随着征战开始,章邯越来越感到战局的变幻根本容不得任何人的一点点间隙。他要最快时间赶到函谷关。

虽然他一直统领南路大军,可北方的形式他也没有断了研究。

秦灭六国,赵国死伤最惨。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四十万降卒,一时间赵国几乎没有男丁。

这种灭国之痛,在赵国的人民之中深深种下。就算是之前刘邦项羽争斗,其他五国后裔纷纷卷入其中,赵国也没有卷入,而是目标明确,就是要和大秦死磕。

张耳陈余在重新立了赵王之后,说服所有赵国大臣,把白霸请回了赵国。

因为王贲的病重,大秦军队疏于防范,原本夺取的函谷关外之地,被白霸再次抢回赵国的版图。

李剑和卫霍屡次想要出击,可老将王贲虽然病重却没有糊涂,他知道现在赵国正在锐气之上,不可硬挡。生生的一点一点退兵,把城池让给了白霸。

函谷关成为大秦东北方向一个重镇。

目前赵国军队就在函谷关外,遥遥的和大秦军队对峙。其他五国见赵国军盛,竟然也集结了联军,前来助拳。

这一切的情势,都在章邯的掌握之中。然而这些不是让章邯最着急的。

最让他忧心的是此刻,刘邦项羽重归于好,随着楚王景驹神秘暴毙,两人现在都于楚王熊心的麾下听令。

此刻,项羽的叔父项梁已经率领着数万楚军向着函谷关方向进发,一旦让他们集结完毕,必然是一场恶战。

这一切,从章邯接到北路军统帅封命的那一刻起,就在他的脑海之中盘旋。

现如今,章邯所要做的就是立刻赶到函谷关,整合军队,在项梁的大军到来之前,先把赵国军队击破。

虽然所谓六国联军,兵势浩荡,可谁都知道,若论战斗力,还是项梁所率领的楚军最为犀利。只有先击破这些跳梁小丑,才可能和项梁正面硬撼。

一路风尘,章邯带着十几个亲随只用了不到一夜的时间,就赶到函谷关下。

当东方的微观照亮函谷关地区的山岭之时,章邯已经来到了函谷关下方。

他抬头望向函谷关的城楼,只见上面旌旗招展,绣带飘扬。

此刻虽然是晨曦之中最让人贪睡的时刻,可是借着东方的微光依然能隐约看到城楼之上的士兵各个身姿笔挺。

此情此景,章邯暗暗点头。函谷关守军,不愧是大秦精锐之师,和他所带领的骊山囚徒绝对是两种感觉。

“城上军兵听清了,新任统帅章邯在此,速开城门。”章邯的亲随在取得章邯同意之后,向着城头高声喊道。

城上的守城士兵早就看到他们这一队人马的到来,此刻听到喊话,却并没有开城,而是立刻向此刻负责的偏将报告。

少顷,函谷关的巨大城门在吱呀的声音中,缓缓打开。

看到这一幕,章邯冷笑一声,内心暗骂道:“虽然岗哨林立,可这负责的将军也是个草包。这么顺利的就开门迎接,万一是敌人诈称怎么办!”

他下定决心,要给这函谷关的守将先来个下马威。

第216章饿透了

就在章邯内心暗暗不满的时候,函谷关刚刚打开一条缝隙的大门突然停住,一骑当先飙出。

在那一骑之后,紧跟着十余骑,几乎是瞬息之间就从门缝之中冲出。

这些骑兵冲出函谷关大门后,并没有立刻过来,而是围绕在大门周围。直到函谷关的大门在支呀呀的声音中,沉重的关上,为首的一骑才一摆手中的长枪。

随着他的收拾,他身后的所有骑士立刻整肃战马,十几个人战马踏着整齐的步伐,缓慢的向着章邯几人走来。

看到这一幕,章邯那被战争磨练的不行于色的脸上微微动容之后,再次沉寂下来。不过虽然依旧是面无表情,但他的心已经从之前的小看函谷关守将到现在的有些喜欢转变。

“前方可是章邯将军?”当先的一骑之上,年轻的将令开口,不卑不亢的问道。

他的声音清亮,让章邯听到很舒服。

章邯的随从刚要搭话,却被他挥手制止。一带马的缰绳,章邯的战马踏步向前,开口说道:“章邯在此,还不速开城门。”

他这话说的威严,一股以大压小的气势,从他的身上表现出来。

作为一个未来的主帅,居高临下的感觉拿捏的极其到位。

函谷关的年轻将令向前一步,拱手说道:“请章将军见谅,末将没见过将军,只认得朝廷调令。”

章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对面的年轻将令看的清清楚楚。他的嘴角也露出一丝冷笑,一双有力的手从来就没离开手中的枪杆。

看到这年轻将令的执拗和认真,章邯的内心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再试探。

之前挂在脸上的骄傲,高大瞬间都收敛起来,向着对面的将军拱了拱手说道:“函谷关有将军这样的人镇守,我大秦幸甚。”

说着,一挥手。

他身后的亲随立刻打马上前,双手托着一个锦盒,送到年轻将令面前。

年轻将令伸手接过锦盒,轻轻打开一看之后,原本在脸上的冷意顿时收敛起来。

他把锦盒不紧不慢的装好,送还给章邯的亲随,这才把手中的长枪挂在得胜钩上,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末将卫霍,前来迎接元帅。置此战争之际,末将不敢不谨慎处事,请元帅见谅。”

对这个年轻的卫霍,章邯早就有耳闻,如今见面,更是喜欢。他哈哈一笑在马上用手虚扶了一下说道:“卫将军快快请起,咱们都是打仗出身的爷们儿,就别整那些文臣的话儿了。”

卫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显得更加年轻阳光。

利索的起身之后,向着后面大喊一声:“章邯元帅驾到,开城。”

他身后的十几个骑兵一起喊道:“章邯元帅驾到,开城——”

随着他们的传话,章邯明显注意到,在函谷关城头之上,有一员顶盔掼甲的年轻将令一挥手。立刻城上一排排早就准备好的弓箭手纷纷撤下。

看到这一幕,他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王贲病重,匆匆离开之后,临时负责函谷关防务的就是李剑和卫霍。如今卫霍亲自出城迎接,那城上带领弓弩手的将军定是李剑。

这两个将军看上去都很年轻,但是处事沉稳,的确名不虚传。

随着一声声“开城”的呼喊,函谷关的大门这一次是真的缓慢打开。

在城中,早有一大队步兵,在一溜小跑之中,从城楼下冲出,分列两边。这些士兵一个个衣甲鲜明,挺胸叠肚,更是很多人脸上都带着大大小小的伤疤,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恭迎章元帅!”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一下就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城门之中,李剑骑马而出,来到章邯面前翻身下马,单膝施礼说道:“末将昨日受到朝廷的邸报,不想元帅今日就到,有失远迎,请元帅恕罪。”

章邯开口,沉声说道:“战局变化莫测,咱们这些做将军的爷们儿都知道,时间不等人。所以就连夜赶来了。”

说着,他看着四周那些军兵,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一摆手道:“快别整这些没用的了,兄弟们都跑了一天一夜,饿透了,给整点儿吃喝的,咱们边吃边说。”

他这话虽然是沉着脸说出,可身后跟随的亲兵却都笑了起来。

卫霍和李剑看到章邯的状态,也觉得这新来的元帅不错。尤其是李剑是李信的孙子,章邯早就见过,虽然不熟,但也不陌生。

在一片笑声之中,章邯身后的一个年长亲随开口说道:“我家将军文官出身,就是说笑话也板着脸,大家都习惯了就好。”

李剑和卫霍看了看章邯,只见章邯依旧是一脸麻木的表情,却对身后老军的说法没有反驳。两个人对视一笑,带着章邯手下的十几个人进入函谷关。

在李剑和卫霍的带领下,章邯他们越过元帅办公的府邸,直接来到了军中后厨。

“现在是卯时末,早饭应该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先吃点儿垫垫底儿。”李剑一边说,一边请章邯向里面走。

刚刚走到后厨的门口,就听到里面一个略带沙哑的嗓子喊道:“都他娘的好好干,把这些埋汰玩意儿都收拾一边而去。”

“你,把那泔水汤倒后面猪圈去。还有你,那烂菜帮子还能吃了么?扔了扔了,我们大秦的军士要吃就吃最好的,要打就打最厉害的敌人。”

他的声音不断传来,里面被他骂的人也都嬉皮笑脸的回道:“三哥,你天天这样扯着嗓子喊,咱们都习惯了,也都知道要好好干,对得起咱们的将士不是,你歇会儿吧。”

“就你们这群灰孙子,我要是歇着,指不定出啥乱子呢,切。”

“三哥,别的咱不敢说,咱自家吃的东西,绝对没有半点儿马虎的。要是真的出问题,你拿杀猪刀斩了我。”这番话说完,里面又传来一阵叫声。

“这话说的倒还人性。俗话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咱们大秦的军队,那是必须吃肉地,都好好干,等新来的元帅到了,我给大家申请一下,也配个长矛大刀啥的,有机会咱们也上上战场,杀杀敌人,立个军功毛的。别以为咱们只会杀猪不是。”

“那是,咱们虽然是厨子。但杀人和杀猪没啥区别,统统干了。”

后厨之中传来一片热闹的喧哗。

李剑和卫霍看了看章邯,脸上想笑却又都忍住了。里面的正是他们结拜的兄弟,闫三儿。

只听一人吼道:“闫三哥,就你那点儿面皮,能见到章元帅么?还长矛大刀,给咱整点儿利索的杀猪刀就不错了。”

“你……”就在闫三儿要狡辩的当口,章邯推门而入。

李剑和卫霍紧随其后。

里面喧闹的众人看到李剑、卫霍跟在一个顶盔掼甲的陌生人身后,顿时住嘴。

圆滑聪明的闫三儿看到这种情形,立刻知道眼前这陌生将军来头不小,也缩了缩脑袋,不说话。

“我就是章邯,你们的长矛大刀,还有新的杀猪刀,我帮你们解决。”章邯表情麻木,众人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真的,都不说话。

看到众人这样,章邯勉强在脸上挤出一丝笑意,说道:“都他娘的饿透了,能不能先给弄点儿吃的再说?”

第217章掎角之势

闫三儿是及其伶俐的一个人,听到章邯的话,立刻吩咐下去。

不过片刻的功夫,热腾腾的早饭就端了上来。

章邯看了看端上来的粥饭,虽然简单,却热气腾腾,给人一种暖心的感觉。

他端起碗尝了一口,新米的清香合着热气,一下冲散了连夜奔驰的寒冷感觉。他麻木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丝笑意。

闫三儿看到他坚硬的笑意,眼珠转了转,笑道:“元帅,那个长矛大刀……”

章邯眉头一皱,旋即放下。

他是大秦的军队元帅,在文官的时候倒也讲究官威。可如今进入军中,执掌兵权,不是简单的威严就能带兵打仗的。

吧嗒吧嗒嘴,章邯一挥手说道:“军厨虽然是后勤保障的地方,但也是军人,该配的武器还是要有的。下午你带人到府库中领取兵器。本帅不失言。”

闫三儿脸上顿时兴奋起来,向着陪坐的李剑和卫霍眨了眨眼睛。

李剑端着粥喝了一口,没有正眼看他,却微微的示意他快退下。

卫霍和闫三儿毕竟年纪相仿,向着闫三儿偷偷挤了一下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忍不住的笑意。

闫三儿看着两位兄长,点点头,转身高兴的退去。这下他回到后厨可有的吹牛了,兵器搞到手。真要是敌军杀到后厨,他们除了菜刀也有了武器对抗。

这一餐,章邯并没有吃很久。

一碗粥,一张饼,再加点儿小咸菜,被他风卷残云的吃掉。再没有一点文官的风度和状态。倒是那股雷厉风行的作风让众位武将感到特别亲切。

“说说现在赵地叛军的形势?”章邯没有离开饭桌,直接问道。

卫霍看了看李剑,李剑开口说道:“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白霸率领叛军先锋,攻城略地,在其他几股叛军的配合下,在函谷关外驻扎。张耳率领赵国主力盘踞在钜鹿,在他们的北方,陈余说服了齐地的叛军,和他们犄角而立,易守难攻……”

李剑手里拿着筷子蘸着碗里的汤水,直接在桌子上画出了函谷关外大致的情形。

章邯脸色木然的看着桌子上李剑所描述的情形。

等到李剑说完,他脸色淡定的端坐一会儿,说道:“赵地叛军倒是不足为虑。张耳、陈余虽然是至交好友,可毕竟是文人出身。老子最了解的就是文人之间的友情。破之不难。目前对咱们威胁最大的倒是这个白霸。他横在函谷关之外,如同一根鱼刺扎在喉咙之中,不吐不快。”

李剑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自从和白霸再次交战,无论是单挑还是阵战,他虽然没有败,但也没能胜过白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若不是有卫霍出谋划策,恐怕王贲不在的日子里,函谷关都几乎要沦丧在白霸手中。

“此人是当年武安君白起之后,这些日子交战看来,他的手段不在其祖之下。是一个难对付的将军。”李剑简单介绍了一下白霸的情况。

章邯点了点头。

白霸的名声,他在武关时候就已经听闻。就连一向稳重的李元都想调任过来,向这战国四大名将之后的白霸挑战一番。

“想要兵出函谷,就必须把这个白霸消灭。可他们势成犄角,很难攻破。看来需要另想计策。”章邯手指敲着桌面,说道。

李剑听了章邯的话,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可是皇上说过,只要死守武关和函谷,不让叛军进入大秦腹地就好。剩下的……”

章邯一摆手,制止李剑再往下说。

他刀削斧凿般的脸上没有表情,淡然的说道:“皇上的心思咱们做臣的明白。可是越是明白就越要给皇上分忧。前方的战事瞬息万变,不能都指望皇上在宫中决断。我们做将军的,料敌机先是本分。”

李剑想了想,虽然觉得有些不妥,可是章邯说的也有道理。若不是严守皇命,他也早就冲出函谷关和赵军先锋决战一番。

如今看到章邯战役盎然,他内心的压抑也一扫而空。

战将,面对战争,勇往直前,是勇者。可能在战争面前控制住自己欲望的,更是智者。

章邯是勇者,李剑是勇者,卫霍还年轻,也是勇者。

狭路相逢,勇者胜。

可函谷关外,不是狭路。是赵国和齐国的三路军队。

幸好的是,章邯等人虽然是勇者,却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张耳陈余,两个人辅佐赵王,绝对不是为了什么复国灭秦的大义。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利。这些所谓的文人,无非是求功名利禄。

他们的前身就是魏王无忌帐下的幕僚,虽然名声在外,可说白了也不过是靠着一张嘴,寄生在一个大人物手下的寄生虫罢了。

这种人,章邯看不起,李剑看不起,卫霍无所谓看不看得起。因为他年纪小,根本不在乎这两个人曾经的名声是否显贵。

章邯和李剑、卫霍还有自己带来的亲信商议几天。可面对赵地三军的掎角之势,根本无法攻破。

这几日,他们的一应供应都是闫三儿负责。

端茶倒水,闫三儿不离左右。

眼见得三人愁眉苦脸,跳脱活泼的闫三儿感觉很是无趣。

他生自妓院,所见所闻都是娼妓嫖客的风流事儿,对**暗地中的疾苦了解不多,所以一直是乐天的性格。

如今见到三人愁眉苦脸的想对策,别人他不管,可李剑和卫霍是他的结拜兄弟,他不能不管。

中午,他趁着送水的时候,来到几人议事的地方。

在议事厅,中央有一个大桌,桌上有个胡亥推行出来的沙盘。沙盘上正是函谷关和他周边的地形图。在函谷关外,有一个血红血红的标记,正是白霸的驻军所在地。

而在更远的地方,两处鲜红的地方各插了两面小旗,一个写着张耳,另一个则写着陈余。

众人正面对这个沙盘,愁眉不展。

“咳咳!”闫三儿故意大声咳嗽一下,众人没有注意到他的。

见众人没有反应,闫三儿又大声的咳嗽一下,如同炸雷。

这一下,终于引起了几人的注意。

章邯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继续低头研究沙盘。

李剑则暗示他快走,卫霍抽空冲他眨了眨眼。章邯带来的将官则有怒目而视的也有熟视无睹的。

“众位将军,这犄角阵,也不是多难攻破,何必如此愁眉不展呢?”闫三儿晃荡着大脑袋,笑嘻嘻的说道。

第218章闫三儿论嫖

李剑听到闫三儿信口开河,立刻摆了摆手说道:“章元帅正在为这事儿思虑,你干好本职的事儿,不要胡言乱语。”

闫三儿吐了吐舌头,笑道:“王八犊子才胡言乱语呢。”

他这没来由的一句,顿时打破了大厅之中沉闷的气氛。有几个章邯带来的将令看到闫三儿吊儿郎当的样子,想笑又不敢笑,只好装作低头喝水,掩盖了笑意。

章邯终于再次抬起头,脸上木然的表情没有半分改变,但却在眼睛中流露出一丝笑意。他拍了拍手,起身离开那巨大的沙盘,饶了一圈说道:“这个小兄弟说的没错,我们何必愁眉不展的研究策略。这样下去只会走进死角,来,放松一下。我们活动活动筋骨。”

众人听到章邯的话,都面面相觑,尤其是跟随他时间长的几个将军,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在众人怔愣的时候,章邯转过头,木然的脸上挤出一丝怪异的笑容说道:“看妈了个巴子看,活动筋骨,咱们打一架。”

“诺!”几个将军立刻明白。

打架,是章邯带兵之后每次遇到难题时候都会做的事儿,而且每次打完之后,都会有临敌决断产生。除了李剑和卫霍,其他人早都见怪不怪。

就在众人领命准备起身的时候,闫三儿再次一抱拳笑嘻嘻的说道:“将军要打架也不急在一时,让小的说完破敌之策,也不晚。”

章邯一愣,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瘦的跟猴子一样的青年。说是青年那是抬举了闫三儿,实际上他也就是个半大孩子。

尤其是这个半大孩子穿着一件略大一点儿的军服,显得的晃里晃荡,不伦不类。更是因为长期混迹在后厨,他的一身军服都已经有了油渍。

最严重的是闫三儿的兜口袖口,油亮油亮的,一看就是经常私藏油脂大的食物所致。再看看闫三儿那一对儿八字眉毛,一脑袋的抬头纹,生生的把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脸给毁了。

章邯是文官出身,虽然转了武行,但也有些以貌取人的心思。刚想一挥手把闫三儿打发了,可一想到第一天来的早晨,就是这个猥琐的小子给他准备了热腾腾的早饭。打发闫三儿的念头瞬间动摇。

犹豫了一下,章邯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有破敌之策,说来听听也好。”

众人听着章邯的口气,就知道他不认为闫三儿能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便也都嘻嘻哈哈的看着闫三儿。更有几个章邯的部将悄悄的出去,准备打架的场地。

“这打仗,小的是不懂得。”闫三儿清了清嗓子,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之后,突然来了个神转折。

“你给我说下去,否则我肯定打死你。”卫霍第一个坐不住,露胳膊,挽袖子的就站了起来。

闫三儿最怕的就是卫霍这个三哥,平日里两个人的年岁差不多。卫霍为了让他能够在军中自保,空闲时间经常逼着闫三儿练功夫。

只可惜,这闫三儿守着卫霍这样的勇将,却不学无术,根本不肯下功夫学。只是照葫芦画瓢的练点儿花拳绣腿,决计不肯出力练功。

为此,卫霍没少收拾闫三儿。

所以闫三儿最怕的就是卫霍,因为这家伙是真的下手。

看到卫霍站起来,闫三儿连忙摇手,笑嘻嘻的说道:“三哥,你先坐下,先坐下,让我喘口气儿么!”

卫霍二话不说,作势迈步。

闫三儿连忙向着章邯一抱拳施礼说道:“小的听说将军要对付的是两个文人还有一个大将白霸。那小的说不定还真能帮上忙。”

不等别人再问,卫霍一瞪眼,闫三儿就立刻乖乖的说了下去。

“小的出身在咸阳的青楼妓馆,虽然出身低贱,可对这天下的人却见识不少。尤其是文人和江湖豪客。这两种出来嫖婊。子的人绝对是人中极品。”闫三儿笑嘻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