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秦-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点声,别被淳于庸听见,这个御史大夫太能告状。”一个老头儿看到淳于庸踽踽独行而来,立刻提醒身边的人。
众人立刻禁声,直到淳于庸走过他们才松了口气,甘猛看着淳于庸的背影,压着声音骂道:“他娘的,这小子做了御史,没少给咱们添乱。”
“没办法,谁让皇上信着他了。要我看,这二世皇帝也不知转了什么性,尽是找些年纪小,资历浅的后辈。你看刚刚留在武信殿的两个小将。啧啧。”这人夸张的摇了摇头。
“那两个人我记的,高个的是李信的后人,叫李剑。另一个就是皇上上次比武选材选出来的,好像叫卫霍什么的。”
大殿中,卫霍憋不住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略带腼腆的看了一眼胡亥。
胡亥和蒙恬蒙毅正在商量关于科举考题的事情。
就命题,胡亥表明了意思,并不想出一些无关痛痒的文学题。他要考,就要考天下大事,时事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眼界。
这一点得到了蒙氏兄弟的认同。
蒙毅思考了一阵说道:“要考时事问题,有几个方向。现如今天下大乱,如何平定反叛,保住社稷是一个命题方向。还有就是马上进入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好多难民没御寒的衣物,若不妥善安置,恐再生变乱。这些问题就是臣面对,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如抛给这些考生,看他们能否写出宜于国家的论断。”
胡亥看着他笑道:“你这是要把自身的责任推脱给考生们。”
“臣也真有这个意思。若是有人能为臣分忧,倒是天大的好事儿。”蒙毅谦逊的笑道。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科举考试,以后要经常举行。这第一次先试试,考题你二人斟酌,最终我来划定。蒙家有好的后辈,可以参加这次考试,算是朕给蒙氏的一个赏。”
蒙恬和蒙毅都是聪明人,自己作为出题的官员,虽然最终裁定权在皇帝手中,但范围总是错不了。若这样,蒙家还没有人能考中,可真怨不得别人。
二人谢恩之后,胡亥示意蒙恬留下。这才把李剑和卫霍叫到跟前。
李剑和胡亥年纪差不多,倒是卫霍最小,略有腼腆。不过在武信殿中,卫霍还是强自镇定。
对年轻将领,胡亥下大决心培养。特别是如同李剑、卫霍这样年轻英武的名将胚子,一定要确保他们站在皇帝一边。
宫女给二人也搬来座椅,二人谢恩落座之后,胡亥才带着微笑问道:“这科考一事,你两位怎么看?”
李剑、卫霍没想到二世皇帝有次一问,略一愣神。倒是腼腆的卫霍反应快,拱手说道:“臣是武将,虽然粗鄙,但也知道科举考试是皇上为了天下百姓开出的一条光明大道。”
李剑点点头,没有做声。
胡亥看着拘谨的二人,笑道:“现在已经晚了,晚膳就在武信殿。我们边吃边聊。”
皇上令下,很快有膳食送上。酒肉果蔬,倒是样样都有,丝毫不像冬日的膳食。
胡亥一伸手,指着桌上丰盛的酒饭说道:“朕和蒙恬也算是借两位爱卿的光,今天改善一下伙食。”
“皇上也不必苛求自己,平日里饮食还是要注意一些。”蒙恬知道,胡亥大副缩减宫中开支,如今每顿饭只是两个小菜佐餐而已。
“不谈这些。”胡亥拿起酒壶,想了想笑道:“朕本打算给你们倒点儿酒,可若真的这样做,你们谢来谢去的,就没了味道。还是自己给自己倒酒。”说着给自己先斟满一杯,把酒壶递给了蒙恬。
见皇上如此做法,两个年轻的将领内心稍稍放松,紧绷的身子也轻柔下来。
待酒都斟满,胡亥拿起杯子,起身说道:“此殿名武信殿,你们都知道来历了吧?”
见几人点头,胡亥说道:“既然如此,这第一杯酒当敬给李信将军。”
二世皇帝如此一说,众人顿时肃穆起来。李信累死武信殿前,这份功劳无人可比。
李剑更是一脸庄严,想到疼爱自己的李信,悲从中来,只是当着皇帝的面,无法落泪。
敬过李信之后,胡亥这才动筷,先给蒙恬夹了一块肉,然后示意李剑和卫霍随意。
“朕听说你们俩在三川郡并称王贲麾下两大先锋官,不错。”胡亥赞叹两个青年臣子。
都说人是越来越进化的,可是想想他呆过的那个时代,和卫霍这般大的青年还是大孩子,还在高中读书,准备高考。
想到高考,胡亥叹息一声。科考不过是一个前站,他要在大秦普及教育,如果国立允许,他也要搞义务教育。
只有给人们创造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社会才有可能真的和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这梦想,他上大学时候和寝室人谈过。不过那时只是空想,现在身在皇位,若抗得住这些反贼们的冲击,保得住大秦,他就有机会实现那些人生目标。
“陈涉灭了,接下来刘邦项羽就要粉墨登场。如何应对?”胡亥喝了口酒,看着眼前的李剑和卫霍,思量着。
第154章怒火中烧的闫三儿
面对秦二世的夸奖,李剑和卫霍很自谦。
胡亥饮了一杯,说道:“这科考一事,运作好了,是国家的根本。不只文官,将来武官选拔,也要两条路同时进行,一个是从军中选拔,另一个就是举行武科考。”
“我大秦将官,蒙恬、章邯还算能战,王贲已老。至于王离,能给朕守住北疆,就算是大功一件。现在天下反贼蜂拥,朕还是很看好你们这些后起之秀。这次回到三川郡后,在你们军中给朕留意一下,有可用的人,就直接报到太尉蒙恬这里。”
李剑和卫霍立刻点头。给他们选举将官的机会,这简直就是皇上在给他们开了个后门。
君臣几人饭罢,胡亥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开武信殿。
在皇帝离开后,蒙恬慢慢起身,走到方桌前,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明黄色丝绸圣旨,转身递给李剑说道:“这是皇上给王贲的圣旨。现在战争时期,宣旨官员来往费用不少,这次就不专人宣旨,你二人回三川郡,把这个圣旨给王贲看过就好。”
李剑和卫霍连忙点头。那圣旨是用火漆封好了的,被李剑拿着,异常珍重。
蒙恬是太尉,大秦所有的军队都归他调动兼管。李剑和卫霍更是他带到军中,三人明里是上下级关系,暗里却是师生至亲。
详细的问询了一下三川郡现如今的情况,和赵国的动态,蒙恬这才让二人离开武信殿。
兄弟二人离开咸阳宫之后,李剑因为家在咸阳帝都,要回去。回咸阳这几日,卫霍一直都跟着李剑,今日突然结拜了刘墨和闫三儿两个兄弟,他到惦记上了。和李剑说了一声,直接打马向太学馆来找刘墨。
此刻已经酉时过半,太学馆的儒生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离去,而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私下里谈论着什么。
卫霍来到太学馆,看到那些儒生交头接耳,内心腻歪的紧。他身为武将,最不喜欢就是文人动不动就摇舌鼓唇的谈论不靠谱的事情。
在这群儒生中,刘墨倒是很好找。
因为别人都聚在一起谈论,只有他坐在一边,手里拿了一卷竹书,一边看,一边把书上的内容誊写到面前的纸上。
自从将作监把研制出来的纸在官方普及之后,胡亥立刻给太学馆专门拨发了一批纸张,让这些儒生把太学馆的存书都抄写到纸上。
只是这些儒生被养的懒惰者居多,这浩大的工程竟然只有几个人在干。这干活的几个人中,领头的就是伏完,最努力的就是刘墨。甚至已经身为御史大夫的淳于庸偶尔也会回来抄写一些篇章。
这些儒生对刘墨本就有微词,今日听说皇上要举行科举考试,立刻说刘墨积极抄写书籍是早就得到了风声,为科举做准备。
这些事儿,刘墨自然不屑与他们争辩。
“二哥,我和大哥明日就离开咸阳,今日来找你和四弟聚一下。”卫霍老远的看到刘墨,热情的喊道。
刘墨见卫霍到来,把手头的竹简放下,一脸喜色的说道:“三弟等哥哥一会儿,我把这句话写完。”说着笔下不停,刷刷点点的把一句话写完。
不一会儿,刘墨出来拉着卫霍就往嗅香楼去找闫三儿。
卫霍笑着问道:“什么时候太学馆这么忙,过了酉时都还在。”
刘墨看着那些交头接耳的儒生,鄙夷的说道:“这群人不知道哪里听说皇宫里派人召见老伏,说是要给他个大官当当。这部,都在等老伏回来,好巴结一下呢。”
“是么?”卫霍想到了殿上听到皇上说要令伏完做科举的考官,一想到刘墨也要参加科举考试,忍不住说道:“哥哥为什么不留下来巴结一下这伏完。”
刘墨傲然一笑说道:“老伏岂是那种任人巴结的俗物?”他看了卫霍狡黠的眼一下,突然领悟了什么。
一拉卫霍的袍袖说道:“对了,你下午不是在武信殿面君。说说,莫非老伏真的平地飞升了不成?”
卫霍摇了摇头笑道:“平地飞升倒是没那么夸张,不过你倒是真应该巴结一下这伏完,没有意外的话,恐怕他就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了。”
看了一脸震惊的刘墨,卫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二哥开口老伏闭口老伏,想必和伏完很熟。”
刘墨是读书人,虽然行为跳脱,但还有知识分子的傲气,双手往后一背说道:“大丈夫行事,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卫霍见他说的大义凛然,伸出大拇指刚要夸上两句,却不料刘墨下半截话说道:“不过有些事儿只看结果,不问过程。我辈读书人不可迂腐。待会儿晚上,我去找老伏,透透口风。”
卫霍被他的大喘气呛得一口血差点吐出来。不过看样子刘墨和老伏完关系不错,这点倒是不用自己担心。
兄弟二人说笑着,直接奔嗅香楼,找闫三儿而来。
此时夜色降临,嗅香楼正是一天最为忙碌的时刻。
**子闫妈那中年徐娘的嗓音在嗅香楼中不时的回荡。嫖客和**行房的声音仿若背景音乐一般,把个嗅香楼衬托成了一个软玉温香,人间天堂般的存在。
就在这一片和谐中,突然从二楼传来一声尖叫。
紧接着,一个**从房中跑出。
那房门“砰”的一声被里面的人一脚踹的粉碎。紧接着,从里面冲出了三个腰挎弯刀,赤着上半身的北方胡人。
其中一人身上还纹着狼头,看上去狰狞恐怖,气势不俗。
“**子,龟奴子,给老子滚出来。”纹着狼头的胡人用生涩的秦语吼道。
闫妈连忙上前,满脸堆笑的安慰着几个胡人,另一边偷偷的问跑出来的**原因。
那**面带惊恐的比划着说道:“他们的东西好大好长,看着怕人。”
闫妈偷着骂了一句道:“死贱人,大长不正好享受一下。”
“可他们要一起来,还要一起放到那里,就是驴也受不了啊。”**胆怯的争辩道。
恶趣味的嫖客闫妈遇到过,可是三根同时都放一个里的玩法,她真的没试过,也不知道什么姿势能允许三个人同时进入一个穴。
闫妈忙叫闫三儿端了两壶好酒给三个胡人送上楼,一边赔笑一边说道:“几位爷先喝着,这个姑娘不懂事儿,我再给你们换个。”
此时闫三儿正好把酒送到胡人面前,那身有狼头的胡人一巴掌把闫三儿抽翻在地,操着生涩的口音骂道:“去他娘的,别的姑娘老子不要,听说绿萝不错,叫她来陪老子。”
闫三儿本是闫妈的杂种儿子,做龟奴也习惯了被人打骂。可今日他刚刚和李剑、刘墨、卫霍结拜,知道李剑钟情绿萝。
听了胡人的话,闫三儿怒火再也忍不住,从地上跳起,手中盘子直接摔向胡人,大骂道:“我操你奶奶逼的,一身臊臭的胡狗也想要绿萝……”
不等他骂完,几个胡人大怒,抽出弯刀向闫三儿冲来。
闫三儿街头斗殴经验丰富,见几个人凶神恶煞的追来,立刻从二楼滑到一楼,向门口跑去。
以往他以这招对待恶客,都很灵光。
可只见那纹身的胡人从二楼一个飞跃,直接落在了一楼,堵住了闫三儿的去路,手中的弯刀更是毫不留情的向闫三儿脖子斩落。
(赶上更新了,求个收藏和推荐!)
第155章从军
随着弯刀的斩落,闫妈哀嚎一声。
她接客半生,唯一一次失误留下了闫三儿这个别人口中的杂种。虽然闫妈偶尔也会这样骂,但她对闫三儿这个杂种却是很看重。
“大爷刀下留人。”闫妈嚎叫着。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闫三儿要被斩首在门口的时候,突然那大门从外
打开。一个身影看到弯刀斩向闫三儿的瞬间,仿若触电一般,瞬移一般出现在了闫三儿和那纹着狼头的胡人之间。
“找死。”胡人用生涩的语言骂道。弯刀毫不减速,只是目标从闫三儿变成了拦在前面的卫霍。
紧跟着卫霍冲进来的是刘墨,他一把拉过闫三儿,正要夺路而逃,却被随后赶来的两个胡人拦住去路。
看着两柄明晃晃的弯刀,刘墨虽然害怕,却没有退却,反而是一挺身拦在了闫三儿前面。
“秦人,不过是大地蝼蚁,和我们草原的雄鹰没法比。”拦住刘墨和闫三儿的两个胡人狞笑羞辱着二人,一边缓缓逼近。
“唉!”
“砰!”
一声惨叫一声重击,纹着狼头的胡人高大的身影竟然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直接倒飞出去,穿过嗅香楼打开的门,摔倒了街上。
他先前的叫声是被卫霍拿住手腕,轻巧的卸掉了腕关节。紧跟着被卫霍一拳击中胸口的狼头,整个人飞了出去。
那狰狞的狼头在卫霍一拳之下,竟然略微有些凹陷,显得更加恐怖。
“这小壮士好力道。”许多嫖客都是大秦子民,平日里最是讨厌北方的匈奴和胡人,如今见卫霍一拳把胡人大汉打倒,都称赞起来。
那大汉翻倒在地,一口血从嘴里喷出,竟然受了内伤。
他的两个同伙见状,立刻舍弃了刘墨和闫三儿,挥舞着弯刀砍杀向卫霍。
卫霍眼角微眯,身形闪转间,拳脚交加。几个回合下来,两个胡人大汉依样画葫芦一般,被卫霍丢出嗅香楼。
“草原的雄鹰?不过如此。”卫霍拍了拍手,指着三个胡人说道:“听好了,小爷我就是秦人中最不长进的,再在大秦撒野,见你们一次,揍你们一次。滚。”
两个胡人扶起那个纹着狼头的胡人大汉,踉跄而去。就连场面话都没脸再说半句。
见胡人离去,卫霍笑着向闫三儿说道:“四弟,明天我和大哥就走了,今天你我兄弟好好聚聚。走,去那个百家楼喝酒。”
见刘墨也含笑点头,闫三儿起身,不顾刚才的狼狈相,乐呵呵的走了出去。
闫妈见状,大叫道:“小杂种,你去哪儿?”
闫三儿回头,故作豪爽的回答道:“这是我的两个结拜哥哥,邀我出去吃酒,一会儿便回来。”
闫妈认识刘墨,对卫霍却很陌生,但见了刚刚卫霍的神勇,只剩下吱吱唔唔。
直到闫三儿大摇大摆的和卫霍、刘墨离开,闫妈才长叹一口气说道:“这小杂种,何时竟认的这般人物?”
卫霍和闫三儿在刘墨的带领下,徒步走往百家楼。期间卫霍问明了闫三儿刚刚胡人下杀手的来龙去脉,忍不住恨恨的骂道:“这群狼崽子,若不是在咸阳帝都,我非砍下他们的人头。”
不经意间,卫霍把战场上积攒的杀伐之气带出,看的一旁的刘墨和闫三儿心中一惊。
兄弟三人谈论着,踏着积雪来到了百家楼门口,还没等进去,就听身后的马蹄声响。
几人回头一看,竟是一身戎装的李剑。他胯下战马,马鞍上挂着常用的红缨亮银枪。在另一侧则挂着一张硬木大弓,慢慢的两壶羽箭整齐的排列着。
在李剑的坐骑后面,一匹空着的战马紧紧跟随,马鞍上也挂着长枪,正是卫霍的战马。
“大哥?”三个人异口同声的看着李剑,感到惊异。
李剑走过来,翻身下马,没有和卫霍先说话,而是伸手在闫三儿身上拍了拍说道:“刚才没事儿吧?”
他为了寻找卫霍,从太学馆一直找到嗅香楼,在追到这里,知道刚刚在嗅香楼发生的事情。
“幸好三哥出手,否则你们还真看不到小弟了。”闫三儿笑着说道。
李剑眼神中闪过一丝愠怒,不等他说话,一旁的刘墨已经看出蹊跷,说道:“天色已晚,大哥身穿戎装,背枪带箭,可是要出城。”
李剑点了点头,看着卫霍说道:“前方刚刚传来紧急情况,让我二人立刻赶回三川郡。”
“如此,你我兄弟可能再饮一杯?”刘墨说道。
李剑看了看天色,嗅着空气中的那一丝冰冷说道:“喝点烧酒,正好御寒。”
兄弟四人会心一笑,举步进入百家楼。
此刻百家楼内,各家学派的学子正在谈论秦二世皇帝科举制度的利弊,和朝廷的心思。
李剑和卫霍在武信殿听到了关于科举的整个过程,对这些书生臆测自然不感兴趣,倒是刘墨饶有兴趣的听着这些人的议论。
找了一个靠边的雅座,四人坐了下来。
点了几样小菜,要了几壶烧酒,这才谈笑开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剑压低声音和刘墨说道:“二弟,你今年向参加科举考试,做哥哥的帮不到你太多。不过今天在武信殿听政,哥哥有幸听到皇上所划下的考试范围。”
李剑把自己听说的考试范围和刘墨详细说了一遍。
刘墨呷了一口酒,说道:“这个考题范围好,考的是对天下大事的看法,和朝政的处理能力,有些意思。”
“依着哥哥看,当今皇上怎样?值得效力否?”刘墨又问道。
李剑说道:“当今皇上和传闻中大不一样,比老皇帝只强不弱,就是和那众所公认的扶苏公子相比,恐怕也不再其下。”
刘墨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李剑看了看最小的闫三儿,说道:“四弟年纪尚小,终日混迹嗅香楼,终究不是正事儿。我看不如让二弟带着,学些儒墨道法,将来也好参加科举,博得个一官半职。”
刘墨刚要点头,闫三儿却脑袋连连摇晃,说道:“大哥二哥好心我领了,不过学什么儒墨道法,小弟真没啥兴趣。男子汉大丈夫,当自立于天下,至少不被几个胡人欺负。我看三哥就挺厉害,不如三哥教我功夫。”
卫霍笑道:“跟我和大哥学都可以,不过不瞒你们说,我和大哥今晚就要离开咸阳,回到军中,整日征战。你敢上战场,和敌人真刀真枪的厮杀?”
卫霍的疑问顿时把闫三儿的万丈豪气激发出来,他一拍桌子,仰脖子喝下一口酒,红着脸说道:“我闫三儿不可能在**呆一辈子,学文也不是那块料。倒真不如和两位哥哥到军中谋个功名。”
李剑看着闫三儿,沉吟了一下说道:“好,正好我缺一个跟班,四弟你就辛苦下,先跟着哥哥,日后有了战功,在慢慢提拔。”
“能给大哥做马童,闫三儿乐意。”闫三儿眼中冒着精光,借着酒劲儿浑不把嗅香楼和自己的老妈放在心上。
话说道这份上,兄弟几人也不再多说,把残酒饮尽,和刘墨道别之后,闫三儿就那么跟着李剑和卫霍出城而去。
第156章势均力敌
闫三儿不曾学过骑马,只好和李剑、卫霍轮流共乘一骑。
咸阳城门已经夜禁,但有皇命凭证,李剑和卫霍带着闫三儿顺利的出了城。
“四弟要进入军队,不会骑马可不行。”卫霍一边奔驰,一边对身后的闫三儿说道。
闫三儿眨了眨眼睛,笑道:“我虽然不会骑马,但是驾车还是略懂的,可以做个御者。”
李剑听了摇了摇头,卫霍却噗哧一声笑出来,说道:“哪个战车的御者不是精通骑术的?”
闫三儿张了张嘴,终于什么也没说出来。
三人打马向着三川郡方向急驰而去。
离开咸阳,过了骊山,就是一片连绵的灌木丛。这些低矮的灌木丛在隆冬季节仿若一团团刺猬,用枯枝刺破空气,狰狞在夜色中。
“火光!”李剑一带马,那战马饱经训练,知道主人的心思,立刻强行止步,并未发出嘶鸣。
卫霍也停止和闫三儿闲聊,眼睛微眯的看着远处灌木丛中若隐若现的火光。
“看这火光只有一团,没有军帐,人数不多。”卫霍说道。
李剑点点头:“这距离咸阳不远,没听说有军队驻扎。如果我判断不错,很可能是强盗或者马贼。”
闫三儿长这么大是第一次出咸阳城,听说前面的火光周围可能聚集着盗贼或者马贼,身体不禁一颤。
他从小就听各处的嫖客讲一些关于各种强盗马贼的故事,都是说这些人如何如何很辣,奸女人不洗澡,杀男人不眨眼。
“我们……绕过去?”闫三儿略带惊恐,试探着问道。他虽然知道这两个结拜兄弟是武将出身,可终究没上过战场,对厮杀很是畏惧。
卫霍笑了一下,安慰道:“没事儿,一切听大哥的。”
李剑剑眉一竖,说道:“保境安民是我们的责任,如果前方是客商还好,若当真是盗贼,只要人数不超过我这壶箭,那就降者收为部卒,抗者斩杀。”
卫霍笑嘻嘻的点了点头,三人从马上翻落,悄悄的绕了一个大圈,向那团火光慢慢靠近。
靠近之后,能清楚的看到火光周围围坐着几个人。
李剑数了数,一共九个人,更有九匹战马被拴在周围的的矮树上。
这九个人都是胡人打扮,要上统一挎着制式的弯刀,在那九匹战马上更是挂着弓箭。
李剑皱了皱眉,压低声音和卫霍说道:“这是胡人的骑兵,怎么跑到我大秦腹地?莫非北方有变?”
卫霍也认出这群胡人是骑兵,不过他一向胆大心细,此刻反倒镇定的说道:“这些人似乎没有帮手,应该不是胡人大部队。至于具体来我大秦腹地做什么,不如抓来问问。”
闫三儿听了二人的话,一吐舌头,这可是九个胡人骑兵。他们竟然要靠两个人捉拿九个人。
前面火光一闪,照的一个胡人脸色忽明忽暗。闫三儿看清那胡人的长相,险些叫出声。他赶忙一捂嘴,爬到李剑和卫霍身边小声说道:“三哥,你看那个胡人不就是在嗅香楼闹事儿的。”
卫霍定睛观看,其中三个可不正是在嗅香楼被他摔翻的几个。
此刻看那纹了狼头的胡人显然是他们九个人中的首领。胡人尚武,首领的战力一定是最高的。
有了这个判断,卫霍低声和李剑把嗅香楼的事情说了一遍,以便于李剑判断这几个胡人的战斗力。
一阵风吹过,几个胡人说话的声音渐渐清晰起来。
为首的胡人汉子用生涩的语言说道:“我们这次奉命越过河套,一切都要小心从事。今日之事,是我的错,以后不准发生。”
他说的显然是在嗅香楼的事儿。
几个胡人点头,其中一个说道:“贤王让我们寻找那如同草原飓风般没有固定踪迹的武灵遗宝,有些可笑。”
“可笑也要干。现在冒顿单于强势而上,若真的找到这武灵遗宝,献给冒顿单于,我末支小部也算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为首的胡人说道。
“依我看不如依靠东胡王,这人统治大草原东边数十年,是草原上的雄鹰。”一个胡人说道。
“东胡王老了,子嗣却没有出色的。恐怕将来不是冒顿单于的对手。贤王的决定是对的。”胡人首领反驳道。
李剑三人躲在不远处,别的没听进去,只有那‘武灵遗宝’四字清晰入耳。
“这伙人是来我大秦寻宝的,人数定然不多。”李剑低声说道。
卫霍冷笑一声,道:“胡人真是丧心病狂,竟然觊觎我大秦腹地的宝物。如今既然让我们遇到了,说不得就要管一管。”
“先前,那几个胡人要杀四弟,一会儿那个首领活捉,让四弟亲手宰了他。”李剑向来是有仇必报。
闫三儿愣了一下,他街头打架都是皮外伤,就是偶尔见血也不过是划破一点皮肉,如今见李剑谈论杀人,仿佛论家常一般,内心有些震动又有些向往。
李剑让闫三儿躲在远处,自己则和卫霍悄悄的摸向那几个胡人所在地方。
距离几人还有十几步距离的时候,李剑停了下来,卫霍则绕了半个圈,到了九个胡人所在的另一侧。
在卫霍就位之后,李剑缓慢的从背后的箭壶中抽出三根雕翎箭。缓缓的拉开了桑木大弓。
“嘭”的一声弓弦震响。
雕翎箭在黑夜中划出一道看不见的黑线,直接插在除了那胡人首领之外,最为高壮之人的脖颈上。
那高壮的胡人还没来得及发出惨呼,李剑的第二箭已经射出,此时胡人才发现有人袭击,那第二箭已经插在另一个胡人的脖颈上。
“嘭”第三箭射出的时候,九个胡人才发现那高壮胡人脖颈间喷出的鲜血,可此时第三个人已经被雕翎箭射穿咽喉。
“敌袭!”胡人发喊一声,纷纷抽出腰间的弯刀,向李剑所隐藏的方位冲过来。
这六个胡人身手都不弱,如今有了防备再想正面射杀已经很难。李剑弃了桑木大弓,提起早就准备好的长枪,迎了上去。
就在几个胡人冲向李剑的时候,卫霍的身影宛如一道幽灵,迅速且悄无声息的冲向胡人的背后。
此刻所有的胡人都面向李剑,没人看到背后出现的卫霍。
卫霍的手握的是一柄短剑,急速的冲到最后一个胡人的背后,短剑狠狠的插进此人背心之中。与此同时,卫霍一伸手,捂住了那人的嘴,使得他没能发出一声警告。
卫霍的短剑在胡人背心搅动几下,确定那人不能不死,身子一转间又冲到一人身后,如法炮制。
等胡人发现后方有人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三个人。
此时他们和李剑已经短兵相接,李剑本来就是用枪高手,如今长枪对上胡人的弯刀,更显优势。
在一枪撂倒冲在最前面的胡人之后,剩下的两个胡人大惊失色。他们九个人不过瞬间就被斩杀了七人。
“这下势均力敌了!”卫霍把手中的短剑挽了个剑花,笑嘻嘻的说道。
闫三儿此时也从暗中走出来,老远的喊道:“我们三个,他们两个,现在是我们人多势众。”
第157章武灵遗宝
那为首纹着狼头的胡人看到闫三儿,顿时怒吼一声:“是你?”
闫三儿虽然嘴里说着势均力敌,可心中却明白清楚,自己不过是个小孩子,若真的站到这两个胡人面前,只会给李剑和卫霍添乱。他站的远远的喊道:“不错,就是你小爷我。敢来大秦撒野,今天就遭报应了吧!”
胡人大汉眼睛一转,以为李剑和卫霍二人是闫三儿找来报仇的高手。他们此次来大秦所图极大,涉及到自己所属部落将来归属的问题,所以这胡人不想节外生枝。
看着几人,胡人大笑一声,反倒把刀收了起来,向着李剑和卫霍一拱手说道:“我们是末支小部的族人,此番来大秦国是做生意。今日在嗅香楼对这位小哥多有得罪,钱财,你们统统拿去。只求放我二人一个生路,把这些同伴的骨灰带回大草原。”
说着,这领头的胡人带着仅存的同伴,向着三人深深施礼。
就在他们弯腰施礼的瞬间,只听绷簧响声中,两个胡人背背花装弩被他们触动机关。
只听咯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