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秦-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装备的军队能够打到咸阳脚下,完全是靠着士气和一股运气。堪称数十万的军队,精兵装备的能有十几万就算不错。

张楚军这种水准的叛军,对蒙恬和王贲这种老将来说,看上去都有点小儿科。所以两位老帅直接让李剑和卫霍各带领一万人作为前锋,可以伺机而动。

这种战场,正是历练新晋将领的殿堂。

一句‘伺机而动’给了二人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李剑和卫霍各代一万人,在两军对阵之前就已经出发,进驻到戏水周文大营一边。

不同的是李剑傲然狠勇,并不隐藏行迹,直接牵扯了周文军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对阵大秦三军的同时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和这一万秦军对阵。

卫霍则是另一种行事风格。

他低调,在离开大秦三军之后,就仿佛消失了一般。一个万人的先锋队就那么失联了。甚至连蒙恬都掌握不到卫霍的去向。

若不是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心思,蒙恬都会以为卫霍带兵逃离了战场。

战阵对圆,秦军从陈胜吴广叛乱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集团军作战。

周文这个号称知兵的儒生在戏水迎来了他人生第一场硬仗,也是最后一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军战阵中传出高亢的军歌,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化作声浪的怒涛,冲击着张楚军兵的心神。

“我大秦的二世皇帝已经带兵深入敌后,烧了叛军的粮仓。皇帝尚且身先士卒,我辈不战,情何以堪?”大嗓门的动员官在军阵中高呼。

“我辈不战,情何以堪!”大秦三军怒吼,声浪比刚才更高。

“皇上现在腹背受敌,要不要杀散贼兵,救出皇上?”

“杀散贼兵,救皇上!”所有甲士怒吼咆哮,大秦气势一时无两。

张楚大军也不势弱,只是他们多出自陇上,正规军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对它们来说没啥意义。

倒是一群骂阵官兵站在阵前向着大秦军队开始了吼骂,一时间“亲娘祖奶奶”“日你先人板板”之类侮辱女性的词汇回荡在张楚军大阵上空。

张楚士兵越骂越是有劲儿,气势竟也在骂声中空前高涨。

一边鼓舞士气,一边破口大骂。

两军到了这种状态,已经没什么好说的,就只有一个字——战。

“风起,大风!”秦军左右翼的强弓硬弩在这特有的吼声中,齐齐开工,更有巨大的卧弩床弩吱嘎吱嘎的缓缓拉开,蓄势待发。

“进攻!”随着一声令下,秦军大阵中发出一声巨大的“嘭”声。

这是秦军弓弩手训练有素,同时释放弓弦所产生的共振之声,震骇敌胆。

“盾,射!”张楚这边立刻有盾牌兵高举铁盾,同时弓弩兵也毫不客气的开弓放箭,只是和秦军甲士的齐射比起来看着有些散乱。

一时间,半空中的箭如同黑云一般,遮天蔽日。

特别是秦军齐射,羽箭破空的声音整齐划一,震颤着降落在张楚军的阵营之上。

虽然有盾防御,但这种杀伤力巨大的齐射,中间还夹杂着床弩卧弩的强力射击。张楚军的盾阵坚持了一下就被打破。

在张楚军的弓箭还未落入秦军军阵之中时,秦军第二波齐射已经发出。一些弓箭在空中对撞,跌落。更多的则落入军阵。

但相对于秦军齐射的杀伤力,张楚军的散射就显得弱小了许多。

一时间,两处军阵人仰马翻。

“大秦的勇士么,跟我冲入他们左翼箭阵,打烂他们。”李剑怒吼,万人队从周文大军的侧翼杀出。

他一马当先,手中强弓挥舞。在他身后的一万人都是骑马射箭的好手,紧紧跟随。

由于李剑并没有隐藏行迹,张楚军并不感到意外,立刻有一支军兵迎向李剑所部。

弓弦震响中,不断有人落马。

羽箭在李剑身边不住的飞射,他一边冲击,一边射箭,还不时的把迎面而来的飞箭磕飞。

骑射,没有人比李剑更加精准,弓弦一响立刻有张楚士兵应声而倒。

他们这一万人在李剑的带领下果真如一支利剑,直插张楚军左翼。

张楚大军虽然早有防备,但被李剑这支如同猛虎的队伍一冲,还是受到影响,左翼的队形微微震荡,很大一批张楚军兵在这波动中被秦军箭阵射杀。

“杀!”眼看李剑已经冲入张楚军范围,秦军停止射箭,两翼隐藏的骑兵和车兵在一声号令之下,如同迅雷般冲出。

周文在杏黄大旗下,发号施令,张楚军也分别冲出。只是他们还要阻挡李剑的侧翼冲击,所以看起来阵形散乱。

李剑的一万先锋队,虽然对周文的大军造成了一点冲击,为两军决战制造了先机,但毕竟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周文恼恨李剑旁敲侧击的插一杠子,竟然分出两倍于他的兵马,前来围攻。

张楚军满以为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定能吃的下李剑的这支骑兵。

可他们哪里料到,军队是有军魂的。这种玄之又玄的军魂就来自于主将。

李剑的骄傲,骁勇完全感染了这支骑兵队。面对着对面两倍于己的对手,这群大秦骑兵不但没有一个退缩者,反而和李剑一样,昂扬着斗志,向着张楚军冲撞上去。

第86章决战(2)

李剑的先锋骑兵和周文的迎击部队撞到一起的瞬间,兵戈交击。一丛丛血花在不同的人身上绽放,冲击着视觉。

血腥味弥漫开来,一瞬间交战的地方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此时,秦军主阵尚未和张楚军交锋,但李剑的局部冲击已经更大的鼓舞了大秦军人的气势。

“修我戈矛,杀!”

在李剑的先锋部队冲击张楚军阵开始不久,秦军主阵就已经大兵压境,车骑兵最先和张楚军的车骑兵冲撞在一起。

一时间人仰马翻,车兵的长戈不断的收割着敌人的生命,同时也被别人收割着。

周文的张楚大军因为李剑的侧翼冲击,在一开始吃了些亏,被大秦堂堂军阵直接绞杀了前几排。

但这些敢于造反的农民有几个不是亡命之徒?其中更有沾亲带故的,在同伴近乎被秒杀之后,他们不但没有心生怯意,反而激起了复仇的凶性。

什么军阵,什么战法,通通被张楚士兵抛弃。在她们眼中只有杀了他们亲友的秦军。

张楚士兵的疯狂使得他们的气势瞬间暴涨,冲在前面的大秦车骑虽然勇猛,可这些悍不畏死的张楚士兵更是疯狂。

有的十几个人直接扑向一辆战车,不顾战车的碾压和车上甲士的长戈击刺。有人被长戈刺穿,却就势抓住了长戈,而握着长戈的大秦士兵则被疯狂扑上来的张楚士兵或刺穿,或斩首。

更凶悍的是张楚的车骑,他们只有一千多辆老旧战车,并且这些御者武士不论在驾驭能力和技击技巧上都和大秦精锐之师有所差距,但要命的是这些人根本就不去和秦军搞什么回合战。

一些战车上只有御者一人,驾着马车直接冲向迎面而来秦军车骑。不论秦军如何击刺,伤痕累累的御者就只有一个动作——冲。

这些御者有的在半途中就被秦军车骑射杀,但却靠着马车的惯性直接撞毁前面的秦军战车。

张楚军的疯狂,给大秦军士带来了巨大的损伤。原本李剑创造的一点点优势被他们的疯狂撤回来,双方竟然斗了个势均力敌。

战争就是生命的搅拌机,无数的深闺梦里人化作了戏水河边骨。

阻挡李剑的两万张楚军没有前军那么疯狂,所以在李剑所部高涨的傲气之下,被冲的七零八落。

在层层叠叠的张楚军中央,一杆杏黄色绣着斗大周字的大旗随风飘扬。

李剑长枪飞舞,枪尖划过身前几个张楚士兵的咽喉要害,顺势向前猛力一贯,直接把对面一个偏将扎了个透心凉。

他双臂用力把偏将从马上挑起,怒吼一声,把偏将的尸体甩出丈许,砸翻了几个张楚士兵。

见李剑如此勇猛,张楚士兵心中骇然,除了几个疯狂的,没人再敢上前。

李剑长枪连续挑飞几人之后,一些疯狂的张楚士兵在这种绝对的虐杀之下,终于恢复了冷静,看着李剑仿若看着死神一般,纷纷后退。

长枪直指杏黄大旗,李剑吼道:“追随我李剑的先锋甲士,可愿随我直杀张楚主将旗下,斩他首级?”

“杀!”李剑身后的大秦骑士怒吼。

这一队大秦先锋带着高傲的情绪,直接从侧翼冲向张楚军阵中央的周文所在处。

就在李剑冲入张楚军阵数十丈处时,原本被他们撕裂的口子突然合拢。在李剑前方一杆门旗下闪出一将。

此人倒提着钢刀,下巴上长着一撮山羊胡,五短的身材,微壮。见到李剑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将,顿时高喝一声:“呔,张楚别将朱戈在此。尔已被围,还不下马投降。”

“滚!”李剑哪里肯和他废话,长枪如同毒龙,直取朱戈咽喉。

朱戈钢刀挺起,想要磕开李剑的长枪,却不想这个看似年轻,面如白玉的小将臂力竟然不小,长枪只是稍稍偏移,依旧向着他的脖子扎来。

忙乱中朱戈一矮身,只听当的一声,铜头盔直接被李剑一枪挑飞,原本盘着的发髻也因为这一枪之威散乱开来。

“我操!”朱戈再也没有先前的气势,伏在马背上,调转马头就消失在层层军兵之中。

朱戈虽然撤退,但张楚军兵的包围圈并没有散开,四周的人仿若潮水般向李剑所部冲来。

一时间,李剑等人的前进步伐被阻挡,他们在包围圈中不断的损失着人手。可这些跟随李剑的秦军毫无惧色,一寸一寸的向着杏黄的帅旗靠近。

朱戈败退,却并没有逃离太远,而是纠结了他的两个结拜兄弟符强、葛冒前来,三个别将外加层层叠叠的张楚军终于阻住了李剑前进的脚步。

李剑先锋队被围,三个将领带着亲卫队把李剑和十几个亲随围在中间,不断的有大秦骑士战死乱军之中。

李剑虽勇,却奈何不了对方人多。

李剑虽傲,却无法带着部属前进。

眼看着这支大秦先锋就要被张楚军逐步蚕食,李剑双眼冒火,嘶吼一声拼命冲向张楚三员别将制造的分割圈。

“秦将已败,不要短兵相接,我们累死他。”朱戈奸笑着,只管让身边的张楚军上去阻挡李剑,丝毫不管士兵死活。

前方,大秦三军已经渐渐把周文的军阵反扑压制下来,现在处于一种胶着状态。

毕竟秦军主力是由骊山的劳役和死囚组成,战斗力远不如蒙恬所在的边防军。就算最终能够取胜,估计那时候李剑的小队也应该全部被灭。

就在这种战争天平左右摇摆不定的时候,突然间在张楚军阵后方,号炮连声。

火光几乎和号炮同时升起。

张楚军的营地,虽然已经是个空营盘,但如今却是火光冲天。

只见张楚军后方烟尘滚滚,不知道少人马在烟尘中杀来。那喊杀声震天动地,看着带起的烟尘,少说也有十万人。

“张楚营地被偷了啊!”

“后阵起火快逃啊!”

“大秦蒙恬的主力从后方杀来了!”

“蒙恬在此,何人与我一战!”一声声腔调不同的吼声从张楚军后方传来。

原本处于平衡的天平瞬间因为这支突然出现的大军开始倾斜。

战争的胶着线开始崩溃,张楚军全面瓦解,大秦黑色的甲流席卷了大地,所过之处,血花飞溅,哀嚎遍野。

第87章决战(3)

张楚军后阵大乱,蒙恬来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蒙恬已经被秦二世斩杀,不要自乱阵脚。”一个偏将一边喊,一边试图把已经被冲乱的后阵稳住。

突然一员小将胯下马、掌中枪,从滚滚烟尘中冲出,长枪如同索命的毒龙,直接向前一探。

只听‘噗哧’一声,那正安稳后阵的偏将咽喉处爆出一片血花,刺眼的枪尖从他的脖梗后面钻出,直接扎了个通透。

不等偏将的尸身栽倒,小将的枪已经抽出,顺手一轮,枪尖所过之处,张楚军或死或伤,顿时刚有稳定的趋向的后阵再次散乱起来。

“蒙恬主力在此,谁敢与我一战!”小将怒吼,在他身后滚滚烟尘中人影晃动,不知道有多少秦军士兵蜂拥袭来。

张楚士兵从陈县出发,一路所向披靡,经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在戏水算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正规军的战斗。

原本凭借这些反军的一股匹夫之勇,与秦军正面硬撼也能抗衡一阵。

可这股突从后阵突然杀出的所谓蒙恬主力顿时打乱了张楚军的后阵。

蒙恬威名,在大秦妇孺皆知。他凭借着出色军事才能,收复河套失地,把匈奴牢牢的压在长城之外。凡蒙恬所驻守之地,匈奴不敢南下侵犯。

如今这张楚士兵听到蒙恬来临,又看到当先的小将杀伐果断,骁勇异常,不管信不信的都已经心胆俱裂,更有那些贪生怕死的开始跟着后阵冲杀过来的秦军一起胡乱吼叫,到处乱跑。

一旦军心动摇,就如同参天大树从根烂起,经不起风吹雨打。

对蒙恬的恐慌化成一股浪涛从后阵如同波浪一般迅速向张楚全军开始扩散。原本尚能和大秦三军正面抗衡一段时间的张楚军在这股浪涛的冲击之下,迅速开始崩溃。

任他周文自诩知兵,却也难挽回兵败的颓势。

从周文后阵冲出的,自然是卫霍所率领的一万先锋骑兵。只不过这些先锋骑兵有八千人的马尾巴上都系着树枝,把后面烟尘拖起来老高,看上去仿佛一支士气轩昂的大军降临。

只有两千精壮勇士随着卫霍杀到了张楚后阵之中。

卫霍这两千士兵很有一点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他们对后阵的造势和冲击,直接瓦解了张楚军的斗志。

兵败如山倒,戏水战场成了周文所率领张楚军的一个劫。

随着卫霍的虚张声势,整个战场受到牵连,李剑原本必死的先锋队也成了战场中央开花的一支奇兵。

朱戈等三个结拜的别将在乱军中被李剑一一射杀之后,围困他们的张楚军顿时溃散。

李剑帅人左冲右突,终于威胁到大军中央那绣着斗大周字的杏黄大旗。

“谁砍翻那帅旗,这三个别将的脑袋就是谁的。”李剑指着马上挂着朱戈三滴血的首级,大声吼道。

三个甲士的首级,加上砍倒敌人帅旗的军功,足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士兵得到不更爵位。

所谓不更,就是没有轮流服役的羁绊。

这种赏赐对普通的大秦子民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李剑的激励下,他手下被困的骑士再次焕发了生命的气势,众人随着他们的主将,如同一道利剑一般,在已经混乱的张楚大军中撕开一道血肉横飞的口子,直接插向周文的杏黄帅旗。

在周文杏黄帅旗外围,李剑遇到了最为精锐的周文亲卫队的阻拦。

这些亲卫队战斗力堪称张楚军最优,一路如同利剑一般的先锋队在这些亲卫队面前放缓了脚步。

周文的亲卫队长亲自带领最为骁勇的士兵阻拦住李剑的去路。

在那亲卫队长的长戈下,大秦的骑士死伤惨重。

李剑几次挺枪直取那亲卫队长,都被亲卫队长外围的精锐士兵阻挡,无法上前。

眼看自己的兵士在这里受阻,进展缓慢。李剑大怒,他怒吼一声,长枪把身边的几个张楚士兵震开,马头一拨回到身后的大秦骑士中,低吼道:“给我掠阵。”

立刻有四个骑士冲上来,护在李剑周围,形成了一个五人组。

“冲!”李剑指着那亲卫队长所在的方向,挂好长枪,摘下李家特制的桑木大弓,同时右手向箭囊里一探,提出三支狼牙箭。

只听弓弦一声响,第一支狼牙箭化作一道流星,直奔亲卫队长的哽嗓咽喉,李剑猿臂轻舒,弓弦连响,另外两支狼牙箭几乎不分先后,一取那亲卫队长的胸口,一个则射向他的坐骑。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剑虽然不知道后世有这两句诗,但他的做法却完全符合这诗的意思。

原本李剑以为那亲卫队长能够躲开他的第一箭,甚至第二箭也有可能要不了这人的命,所以他才射出第三箭直取敌将胯下马。

可对面的亲卫队长虽然骁勇,却没有李剑所想想的那么厉害,第一箭虽然被他稍稍避过哽嗓咽喉,也把他的肩胛射穿。

还没等他叫唤出声,李剑的第二箭正中他的心窝。

几乎同时,第三支箭直接从战马的眼窝射入了脑子中。那战马本能的跳起来嘶鸣一声,栽倒在乱军之中。

领头人的亲卫队长一死,这些张楚精锐立刻军心不稳,李剑的骑兵一个冲锋就把他们冲散。

立刻有人冲上去,用利刃割下了亲卫队长的头。对此李剑不闻不问。

一个甲士的头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但是对普通士兵就是从黔首到爵位的巨大变化。

在李剑的心中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的帅旗。只要斩断对方的帅旗,那些负隅顽抗的张楚军就会瞬间崩溃。

对于李剑这样高傲的人来说,斩获多少人头不重要,重要的是胜利。

张楚后军的变乱波及全军,李剑知道这定是卫霍所为。两人在选材的时候就开始竞争,如今这场战争,卫霍的乱军之功已经远远超过李剑。他必须斩断周文的帅旗,才能和卫霍的功劳相提并论。

军队是有魂的,李剑的意志就是他所率领先锋骑兵的意志。

周文的杏黄帅旗,李剑势在必得。

一个从少年阶段刚要跨入年轻人范围的小将卫霍此时正在后军中冲杀,他也看到了那杏黄的大旗。

卫霍虽然年轻,对进退之道颇有自己的理论。乱军中李剑的骑兵直指杏黄帅旗,特别明显。

对此卫霍只下达了一个命令,杀散杏黄旗下的卫队,搅乱张楚军的任何阵形,不给他们喘息机会。

卫霍知道,自己还年轻,功劳够用就行,天下第一永远没有天下第二安全。这场大功劳,他要帮李剑拿到手,并且不能有任何流言蜚语。

多年以后,卫霍统领天下大军,依然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那时候同样震慑北方民族的李剑却仍然不知道,在他们的第一场战役中,卫霍偷偷的帮助了他。

有了卫霍率兵冲击周文亲卫队,李剑的阻力小了许多。

眼看大秦的虎狼之师冲锋而来,周文的御者立刻拨转马头逃之夭夭。

李剑于乱军之中,弯弓搭箭。

弓弦响处,执旗的军士应声栽倒。

那杆杏黄帅旗在乱军之中缓缓栽倒。

看到杏黄帅旗的栽倒,原本拼死抵抗的张楚士兵顿时再无战意。

“帅旗倒了,败了啊!”

“快逃吧,帅旗倒了。”

与此同时,秦军中爆发了震天的吼声:“张楚主将周文伏诛,降者不杀。”

这声音远远传开,在战场上空回荡。

随着这股声音,不断的有张楚士兵缴械投降。对这些缴械的士兵,秦军果然不杀一人。

更多的张楚士兵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戏水的张楚大军就这样在经过数个时辰的决战之后,冰消瓦解。

周文拖着那残破的大旗,偃旗息鼓,向函谷关方向逃脱。

他却不知道,那个偷袭了他粮仓的大秦二世皇帝已经把函谷关夺了回去。

第88章惊退周文

周文兵败戏水。秦军三位统帅的率领下,一鼓作气追杀张楚的败卒。

现在驻扎在后方的,只有后勤部队。蒙毅因为咸阳城有人恶意抬高物价而急匆匆的回去处理,管理后勤物资的将军按照蒙毅留下的方案,有条不紊的向前线输送着补给物资。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所以胡亥先断了周文的后勤,戏水大战胜局已定。章邯这个文官出身的将军也终于初次品尝到了叱诧疆场,挥斥方遒的滋味。

胡亥不怀疑章邯的忠心,他原本就是文官,文官应该在参赞府,这是他给章邯留下的后路。但现在的章邯还要完成很多事,大秦真正能打的将领不多。忠心的,更少!

如今北方不安全,冒顿已经回到了匈奴,一个劲敌将要崛起。所以,胡亥没有把王家的另一员战将王离调回,而是让他打着蒙恬的旗号威胁北方匈奴。

王离对这种安排很不满意,名将之后自有他的骄傲。让王离打着蒙恬的旗号,王离觉得他对不起爷爷王翦,对不起爹爹王贲,最对不起的就是他自己这个名将之后。他在等待一个机会,如果匈奴趁乱来袭,他要一战扬名。

令王离不满的是匈奴单于过于安分,平日里经常袭扰,可自从陈涉内乱开始,这起子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竟然老实的白日牧马,晚上造人。

听着前方传来大破敌军的战报,王离就好似功劳被人抢走了一般,很是不爽。就在他几乎按耐不住,主动挑起大秦和匈奴的争端之时,二世皇帝的诏书来了。内容很简单,告诉王离,守住北方漫长的边境线,大功一件。若擅自战而不胜,罪加一等。

接到这个诏书,王离安分了许多。

此时,函谷关内,二世皇帝胡亥正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溃散而来的周文大军。任嚣和李元则分别负责两处重要的城墙。

周文的大军依旧很壮大,被胡亥成功甩开的十五万大军再次回到他的麾下。

张楚军如潮水般涌来,胡亥却视而不见。他知道,这些溃败的张楚大军,断然不可能攻陷地势险要的函谷关。回头看看身边的蝶翠,胡亥道:“王离那边该有回音了。”

陈炳紧紧跟在胡亥身边,拱手道:“回陛下,今天早晨到的。王离说请陛下放心,北疆没事儿。”

“这个王离,倒是应该和他老爹多学学,磨练一下性子。”胡亥笑道。

函谷关外,大量的张楚溃兵涌来。

这些溃兵远远的看到函谷关城头的大秦军旗,立刻驻足一箭地之外。在那里嘈杂成一片,既不进攻,也不撤退。

函谷关内的大秦士兵严阵以待,弓上弦刀出鞘。更有强力的床弩设立在城头,只等这些溃兵上前半步就发动凌厉的攻击。

张楚的溃兵在一箭地外嘈杂了好久,终于后方一杆杏黄大旗缓缓走到阵前。

胡亥凝神观看,那杏黄大旗虽然破了几个洞,但依稀还能辨别出上面绣了个“周”字。在大旗下,一个面色白皙,五缕短髯,顶盔冠甲的将领提马向前,大声吼道:“李元何在?”此人正是周文。

胡亥站在城头显眼的位置,点指周文大笑道:“朕取这函谷关多日,周文小儿你怎么才来?”

周文新败,气势正衰。见城头上青年自称“朕”,立刻知道这就是他们口中那杀千刀的秦二世。他如何也没想到,二世胡亥竟然亲征。料想此刻函谷关定然有大秦重兵驻守,周文心惊胆战,不敢再耽误时间,大旗一挥,带领着溃兵立刻绕道向曹阳方向逃窜。

“追。”这种痛打落水狗的行为,是兵家最为提倡。

随着胡亥一声令下,李元率领着一万精兵,如出笼猛虎般从函谷关杀出。

张楚的溃兵见主将周文已经逃窜,更是没有一丝抵抗力,降的降,逃的逃。

李元可怜这些士兵都是种地农民出身,勒令军马,直追不杀,只俘不斩。一路上,被追的溃兵大半投降。李元这一万人兵不血刃,回到函谷关竟然带回了两三万俘虏,辎重无数。

此后陆续有周文的零散溃兵来到函谷关下,多被李元现身说法,收降为大秦士兵。

直到大秦三军先头部队赶来,函谷关士兵总数竟然激增到十万人。其中二世胡亥亲自带领的只有三万人,其余七万余人都是李元利用在张楚军的口碑声威招引而来。

胡亥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让李元亲自训练这七万降卒。李元更是佩服这个年轻的皇帝,尽心训练这支新降部队。

傍晚时分,有军兵来报:“章邯在城外求见。”

“传他来见朕。”胡亥吩咐韩谈。

不多时,只听外面甲叶子叮当碰撞,文官出身的章邯大步走进胡亥所在厅堂,倒身下拜,口中带着一丝惶恐和一丝责备道:“陛下,臣来迟了。陛下偷袭函谷关,该说一声,臣等知道担心的要死。蒙帅和王帅让臣先来问安告捷,他们在外整饬军马,收编降卒。”

胡亥看着顶盔冠甲的章邯,一脸笑意的说道:“不错,穿上了这身盔甲,倒也有武将的声威。”

章邯执拗的跪着道:“臣等请陛下再莫以身犯险。”

摇了摇头,胡亥无奈的答道:“朕知道了,将军请起。”

章邯叩谢一下,哗啦一声站了起来。

“将军下一步怎么办?”胡亥问道。

“臣立即率兵追击周文,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这支反军。”章邯拱手答道。

“你的军队不需要休整?”胡亥皱眉道。

章邯躬身答道:“臣进城前,让他们在城外抓紧休息。一会儿就出发,争取今夜追上周文。蒙帅和王帅的大军分给臣调度,他们则留下辅助皇上。”

胡亥知道,蒙恬和王贲是害怕自己再次以身犯险,留下来目的就是劝谏。

点了点头,胡亥沉吟了一下,从蝶翠手上拿过一个黄色的干粮袋,转身双手递给章邯,神情庄重的说道:“这是朕此番所用粮袋,今送与将军,望将军早日凯旋。”

章邯接过粮袋,只觉得触手颇硬,似乎是最为寻常的行军大饼。章邯心中一震,没想到二世皇帝吃的竟同普通士兵一样,他心中对胡亥的评价立刻攀升。

章邯并没有过多耽搁,交待完公事,匆匆离去。在他腰间挎着胡亥御赐的粮袋,他要给士兵们看看,大秦的皇帝此时正和他们共进晚餐。皇帝吃的,也不过如此。

在章邯离去之后,胡亥再次打开军用地图,只不过这次地图边上除了任嚣还多了一个李元。

“二位将军,说说你们此刻的看法。”在军事上,胡亥一直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任嚣看了看李元,笑道:“对张楚的了解,臣不及李将军。”

李元也不客气,在胡亥和蒙恬的注视下,伸手点在地图上,沉声道:“这里是大秦敖仓,支撑咸阳日常用度的粮食都聚集此处。”他手指按的地方,正是李斯长子李由镇守的三川郡。

第89章刺客

“假王吴广带兵几十万正在围攻三川郡的荣阳,一旦荣阳陷落,我军士气将大受打击。所以末将认为当首先援救三川郡。”李元看了看任嚣,目光最后落到胡亥身上。

胡亥沉思起来。就他对历史的了解,章邯成功逼迫周文自杀,然后解救三川郡,直下陈县,灭掉了建立张楚政权的陈涉。直到秦楚巨鹿之战之前,章邯都是无往不利的。到底要不要先去救援三川郡,改变历史的进程?胡亥在心里划了个问号。

按照历史的流程走,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整合大秦人力,收服一匹忠心的臣子。可章邯的巨鹿失败不知道能否避免。改变历史的进程,出兵三川郡,增加直接指挥战争的经验,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亲临战场,自己的武技显然比不上任嚣、李元这等高手,危险情况下,自保是个问题。

二世皇帝对咸阳大牢那场刺杀记忆犹新。那执强弓的壮猛大汉、携长刀的妖异青年还有透着一丝诡秘的吹笛操蛇者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亥内心深处隐隐察觉到一定是“冢”个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